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6科6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6科6份)

资源简介

音乐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A卷)
一、单选题(共50分)
1.关于国家本质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B.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C.国家是在订立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
D.国家是土地、人口、主权等要素的组合
2.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其中,根本职能是 ( )
A.政治统治职能 B.社会管理职能
C.维护公共秩序的职能 D.体现人民最高意志的职能
3.国家制度包括( )
A.民主与专政 B.国家管理形式与结构形式
C.国体与政体 D.封建专制与民主共和制
4.关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国体决定政体,国体相同政体也必然相同
B.国体是国家的内容,政体是国家的形式
C.政体可脱离国体而独立存在并起作用
D.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5.社会主义的民主政体与资本主义的民主政体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社会主义国家元首称主席,资本主义国家元首称总统
B.各自的经济基础和体现的国家性质不同
C.社会主义国家元首拥有实权,资本主义国家元首只是虚位元首
D.立法机关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6.民族和国家结构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
A.民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结构形式
B.民族是决定国家结构形式的唯一因素
C.单一民族一般实行单一制,多民族国家一般实行联邦制
D.民族并不影响国家的结构形式,历史和文化是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决定因素
7.东南亚国家联盟是( )
A.政府间的、世界性的、专门性的国际组织
B.非政府的、区域性的、一般性的国际组织
C.政府间的、区域性的、专门性的国际组织
D.政府间的、区域性的、一般性的国际组织
8.当代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的作用有( )
①可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可以促进主权国家的交流、协调、合作 ③一些国际组织成为某些大国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④每个国际组织都设立司法机构解决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表明( )
A.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B.世界政治一体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之间可以和平共处 D.国际组织的活动范围广泛
10. 我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是( )  
①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②我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③联合国及其有关组织已成为中国引进资金、技术、信息的一条重要渠道
④我国有原则地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是( )
A、代议制 B、都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
C、委员会制 D、全体公民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1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一种代议制,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最显著、最重要的特点是( )
A、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 B、人民代表大会由选举产生
C、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D、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实行民主集中制
13、国家结构形式是指( )
A、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B、国家的整体与部分、立法与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
C、国家的中央与地方、立法与司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D、国家的立法与司法、立法与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
14、一个国家采取何种国家结构形式,归根到底是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是( )
A、人口 领土 政权 B、主权 人口 领土
C、国土 人口 主权 D、民族 主权 领土
15、我国建立特别行政区并不会改变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列能够表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建立特别行政区,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体地位
B、特别行政区遵守我国的所有法律法规
C、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政府
D、特别行政区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表明(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④人民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中共十六大报告在谈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时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职能是( )
A、制定和修改宪法 B、依法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C、制定法律,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D、依法制裁有争议的诉讼案件
1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意味着( )
A、公民具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B、公民都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公民言论、集会、游行的自由不受约束
D、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19、联合国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由大会选出、任期两年的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其中,5个常任理事国是( )
A、中俄法意美 B、中俄法英美 C、中德俄英美 D、中德法英美
20、联合国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的原则,指的是在决定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实质性问题时
A、15个理事国必须一致通过
B、15个理事国中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C、五个常任理事国都必须赞成才能通过
D、五个常任理事国只要有一个投反对票,决定就不能通过
21、.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三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是相互独立,互相制衡的关系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的领导机关
C.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D.国务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务院执行机关
2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必然性。下列说法中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 ②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结果和历史的选择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照搬和套用了西方的议会民主制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3、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具体地说( )
①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权力 ②立法机关严格按法定程序制定法律
③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 ④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4、APEC通过独特方式推进经济体之间加强合作。所谓APEC方式,就是( )
①经济技术合作,主要由市场机制驱动,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开展双向合作
②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
③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 ④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
⑤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25、扩大后的欧盟,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总量都超过了美国,并且欧盟成员国越来越以一个声音说话。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得到加强
B、欧洲通过建立政治军事同盟抗衡美国
C、世界出现欧美两强争霸格局和态势
D、欧盟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主权国家
26.材料一:列宁说:“民主共和知识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利,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是这个权利动摇。”
材料二:2012年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选之年。美国、法国等许多国家都要进行选举。这两国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国家元首的称谓却并不相同。
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一蕴含了国家学说的哪些道理?(4分)
(2)为什么美国、法国的国体相同而政体不相同?(4分)
27.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 6分)
28.WTO的基本原则是什么?(8分)
29.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在对应的栏目里打“√”)。(12分)
按成员性质分 按地理范围分 按职能范围分
政府间国际组织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全球性国际组织 区域性国际组织 一般性国际组织 专门性国际组织
联合国
世界卫生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国际奥委会
30.英法两国政体的差异(10分)
31.请你写出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名称?(6分)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期终试题(A卷)答案
26.(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用有效的政体。(4分)
27.大会、安理会、经社会、国际法院、托管理事会、秘书处(6分)
28.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8分)



称音乐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25%)
A 选出与所给单词划线部分发音相同的单词(5%)
1. permit
A. fist B. behind C. island D. smile
2. question
A. revolution B. exhibition C. suggestion D. education
3. empty
A. toilet B. dozen C. general D. connect
4. Social
A. precious B. certain C. discovery D. decision
5. forget
A. ordinary B. major C. world D. report
B情景对话(5%)
Repairman: Good afternoon. 6
Customer: Hello. My mobile phone isn’t working. Could you repair, please
Repairman: 7
Customer: It worked well yesterday, but I simply couldn’t turn it on this morning.
Repairman: 8
Customer: Here you are.
Repairman: Well,I think we,11 be able to fix it. You can pick it up this Friday.
Customer: Oh, no. That’s too long. 9 I need it as soon as possible.
Repairman: 10 What time
Customer: Let me see. How about Wednesday afternoon
Repairman: After five o’clock
Customer: Ok. Thank you.
A. That’s great. B. I beg your pardon
C. Let me have a look. D. What’s the problem
E. Pm sorry to hear that. F. What can I do for you
G. I wonder if you could fix it earlier.
C 选择最佳答案(15%)
11. In almost all the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now, college students sometimes earn enough money by ______ of part time job to support themselves.
A. assist B. way C. means D. aid
12. The law ______ the sales of wine to people under the age of 16.
A. encourages B allows C. helps D. forbids
13. _____ news came ______ Dolly died of a terrible disease.
A. Disturbing, that B. Disturbed; which
C. Disturbing; which D. Disturbed; what
14. He was _____ down for some days after he heard that he didn’t pass the exam.
A. broken B. cast C. cut D. discouraged
15. I tried my best, but I couldn’t _____ the driving tests.
A. get through B. get off C. get up D. get away
16. Look at the trouble we’re in. If only we _____ our teacher’s advice.
A. had taken B would have taken C. took D. have taken
17. — Good morning, can I help you
— I’d like to have this watch _______.
A. fixed B. to be fixed C. to fix D. fixing
18. ____ in thought, he almost ran into the car in front him.
A. Losing B. Having lost C. Lost D. To lose
19. Once _____ , the machine will keep running.
A. start B. started C. to start D. starting
20. The new discovery is of ________.
A. great significance B. very significance
C. great significant D. very importance
21. What did you ____ me ____ I’m a teacher, not a doctor.
A. take; over B. take; up C. take; off D. take; for
22. I could just see a car in the distance, but I couldn’t _____ what color it was.
A. look out B. get across C. make out D. take after
23. ______ from the space, the Great Wall looks like a dragon.
A. Having seen B. Seen C. Seeing D. To see
24. He was in hospital for 6 months. He felt as if he was ______ from the outside world.
A. cut off B. cut up C. cut through D. cut out
25. The two friends ______on the Internet for three hours, and they would go on till the next morning.
A. have been chatting B. had been chatting
C. were chatting D. had chatted
二、 完形填空(20%)
One afternoon,my son Adam asked me, "Are all people the same even if they are different in color "
I thought for a minute, and then I said, "I'll explain, 26 you can just wait until we make a quick 27 at the grocery store. I have something 28 to show you.”
At the grocery store, we 29 some apples --- red, green and yellow ones. Back home, I told Adam, "It's time to 30 your question. " I put one apple of each 31 on the table. Then I looked at Adam, who had a 32 look on his face.
"People are like apples. They come in all 33 colors, shapes and sizes. On the 34 , some of the apples may not 35 look as delicious as the others." As I was talking, Adam was 36 each one carefully.
Then, I took each of the apples and peeled (削皮) them, 37 them back on the table, but 38 different place.
"Okay, Adam, tell me which is which. "
He said, "I 39 tell. They all look the same now. " "Take a bite of 40 . See if that helps you 41 which one is which.”
He took 42 , and then a huge smile came across his face. "People are 43 like apples! They are all different, but once you 44 the outside, they're pretty much the same on the inside.
He totally 45 it. I didn't' need to say or do anything else.
26. A. although B. so C. because D. if
27. A. stop B. start C. turn D stay
28. A. expressive B. encouraging C informative D. interesting
29. A. bought B. counted C. saw D. collected
30. A. check B. mention C. answer D. improve
31.A. size B. type C: shape D. class
32. A. worried B. satisfied C. proud D. curious
33. A. ordinary B. normal C. different D. regular
34. A. outside B. whole C. table D. inside
35. A. still B. even C. only D. ever
36. A. examining B. measuring C: drawing D. packing
37. A. keeping B. placing C. pulling D. giving
38. A. on B. sward C. for D. in
39. A. mustn't B. can't C shouldn't D. needn't
40. A. each one B. each other C. the other D. one another
41. A. admit B. consider C. decide D. believe
42. A. big bites B. deep breaths C a firm hold D. a close look
43. A. just B. always C. merely D. seldom
44. A. put away B. get down C hand out D. take off
45. A. made B. took C. got D. did
三、阅读理解 (20%) A
I had the meanest mother in the world.While other kids ate candy for breakfast.I had to have cereal, eggs and toast.Others had cakes and candy for lunch, while we had to eat a sandwich.As you can guess, my supper wa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kids'.But at least I was not alone in my suffering.My sister and two
brothers had the same mean mother as I did.
My mother insisted on knowing where we were at all times.She had to know who our friends were and what we were doing.We had to wear clean clothes every day.Other kids always wore their clothes for days. We reached the height of disgrace (耻辱) because she made our clothes herself, just to save money.
The worst is yet to come.We had to be in bed by 9:00 each night and up at 7:45 the next morning.So while my friends slept, my mother actually had the courage to break Child Labor Law.She made us work. I believed she lay awake all night thinking up mean things to do to us.Through the years, our friends' report cards had beautiful colors on them, black for passing, red for failing.My mother, however, would only be satisfied with black marks.None of us was allowed the pleasure of being a dropout (辍学者).
She forced us to grow up into educated and honest adults.Using this as a background, I'm now trying to bring up my three children.I'm filled with pride when my children think I am mean because now I thank God every day for giving me the meanest mother in the world.
46.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 the writer's mother was____.
A. not generous at all B. very cruel to her children
C.very mean with money matters D. very strict with her children
47.Which of the following things did the writer hate to do most
A.Eating differently from other kids.
B.Letting mother know where they were.
C.Going to bed early and getting up early.
D.Wearing clean clothes made by mother.
48.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
A.the writer's family lived a miserable life
B.all the other kids studied better than the writer
C.Mother was punished for breaking the Labor Law
D.the writer worked hard and usually got good grades in studies
49.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The writer is very thankful to her mother.
B.The writer has a deep hatred for her mother.
C.Mother practiced economy in running her home.
D.The writer is strict with her children when bringing them up.
50.The passage was written in a way of tone.
A.humorous B.hateful C.ridiculous D.impatient
B
The fact that blind people can see things using parts of their bodies apart from their eyes may help us to understand our feelings about color.If they can sense color differences, then perhaps we, too, are affected by color without knowing it.Salesmen have discovered by experienc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at sugar sells badly in green wrappings, that blue foods are considered not agreeable to the taste, and that cosmetics(化妆品) should never be packed in brown.These discoveries have grown into a whole subject of color psychology.
Some of our preferences are clearly psychological.Dark blue is the color of the night sky and therefore connected with calm, while yellow is a day color connected with energy and encouragement.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colors, partly because they are connected with psychology, also have a direct effect on people's mind.People in bright red surroundings show an increase in breathing speed, heartbeat and blood pressure.Red is exciting.Pure blue has exactly the opposite effect; it is a calming color.Being exciting, red was chosen as the signal for danger, but a closer study shows that a bright yellow can produce a more basic state of alarm, so fire engines in some advanced areas are now rushing around in bright yellow colors that stop buses, trucks and cars.
51.The passage tells us that salesmen have____ .
A.tried colors on blind people
B.found out that colors affect sales
C.developed a special subject of color psychology
D.discove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r and psychology
52.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__ _.
A.blind people cannot sense color differences
B.foods sell well in green or blue wrappings
C.w hat color we prefer depends on our state of mind[
D.a bright color has exactly the opposite effect to red
53.The most effective color in the passage for warning people is____.
A. red B. dark blue C. green D. bright yellow
54.If someone is in an angry mood, which color is better for him to become quiet
A. Red. B. Dark blue. C. Brown. D. Bright yellow
55.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Colors and Feelings B.Colors and Sales
C.The Blind and Colors D.Preferences for Colors
四、单词拼写 (10%)
1. He went through all kinds of h_______(苦难) in the old society.
2.We decided that we should e_______ (选举)a new sales manager.
3. The brothers d________(不同;相异) widely in their tastes.
4. She u______(承担)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failure of the project..
5. The a ______(突然的) change of the schedule gave me lots of trouble.
6. I cannot b______(忍受) the smell of burnt sausage on the barbecue.
7. You are very much m________(错误的) if you think that people will agree to these changes.
8. People work in libraries spend a lot of time c______(分类) books..
9. I’m sorry to i______(打断) you but how could they live there
10. Some flat mates are neat and tidy while others are very m_______(脏乱的).
五、短文改错 (10%)
At Christmas Eve, Jim went with his father to choose a Christmas tree. They choose a big one. It was almost as taller as the room! They put them in the corner of the sitting room. Kate was covered it with a lot of Christmas light. The sitting room looked really beautifully at the moment. There was a fire burn in the fire place, and the Christmas tree lights were shinning brightly. Jim or his parents singing and dancing happily.
六、写作 (15%)
在英语课堂上,你喜欢你的老师授课时只用英语,还是英语、汉语兼用?某英语杂志社就此话题邀请中学生发表看法。请你围绕“How do you prefer your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In English, or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这个问题,选择一种授课形式,写一篇英语短文。
授课形式一:只用英语
 优点:有助于提高听说能力等
缺憾:不易听懂等
 结论:…
授课形式二:英语、汉语兼用
 优点:易于理解等
缺憾:英语氛围不浓等
 结论:……
注意:词数100~120,开头已给出(不计词数)。 参考词汇:atmosphere氛围  I prefer my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in...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英语期末A答案
四、单词拼写 (10%)
1. hardships 2. elect 3. differ 4. undertook 5. abrupt
6. bear 7. mistaken 8. classifying 9. interrupt 10.messy
五、短文改错 (10%)
六、写作 (略) (15%)音乐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A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阅读理解(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4分)
①世上有好多地方,到过一次就不想再去;惟有一处,我去了不仅依然向往,而且岁月愈久,迷恋愈深。它就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中的那一片胡杨林。
②八月的南疆,难躲热浪。为品赏胡杨。我们奔波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熊熊燃烧的烈日将大漠当成硕大无朋的锅,金黄的沙砾成了锅中热炒的花生,“毕毕剥剥”的声响不时爆起。一种好想划拳下酒的感觉充盈心房。
③遥遥望见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眼眸便倏地一亮:在无休无止的干旱瘦瘠、无始无终的沙尘风暴的折腾下,竟会有如此灿烂的胡杨——巨帚般的树冠撑天摩云,浓浓的翠绿在天幕上写意般地勾勒出波涛似的线条;巍巍身子把脚下的戈壁绿地护卫得严严实实,好一派“泰山石敢当”模样。在目力所及的无边无际中,这里简直是一个最为苍凉壮丽的生命场,铺天盖地的是生命和自然的交响。
④陪同的友人介绍说:“戈壁滩,独领风骚的乔木就是胡杨;它们只生长在这一带;胡杨,生是戈壁的精灵,死是戈壁的魂魄;它以磐石般的信念独守千年岁月,你走近它、体味它,方知什么是真汉子,什么是伟丈夫……”听罢,旅途的疲惫和困顿霎时成了过眼烟尘。于是,我一马当先,跃入胡杨林,让这卓尔不群的雄奇浸润自己的眼睛和心房。
⑤越往前行,越显幽静。蓦地,一泓波平如镜的海子裸呈在我面前。阳光轻洒,映现高天流云的碧水便忽闪出锦缎般的光来。掬一口,每一根神经都透着清冽怡爽。在这仿佛混沌初开的漠野中,除了胡杨,还有什么能护住这晶莹透亮的海子呢?感动间,友人的话语又在耳畔回响:胡杨,早在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的上白垩纪就已问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木;它的躯干是优质建材,嫩枝树叶是牛羊的饲料,流出的碱汁既可制皂又可食用;国际自然保护协会宣布的“绝对保护珍兽”野骆驼,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黑鹳,世上罕见的蜂鸟,珍稀名贵的新疆大头鱼全赖胡杨林庇护生存。面对此情此景,不善诗词的我也不禁吟哦:“缄默着,永远奉献”——这是胡杨写在尘世的生命;“缄默着,永远奉献”——这是尘世写给胡杨的诗篇。
⑥怀着依依不舍的心绪,我驱车赶往另一片已然死去的胡杨林。
⑦那是一幅怎样惊心动魄永难忘怀的景象啊!
⑧放眼望去,千姿百态的胡杨,在静默中挽一抹斜阳,被岁月消弭了生命颜色的身躯紫黑发亮。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似狮虎雄踞;有的如骏马嘶鸣;有的虽树冠被摧,肢断骨折,却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大气中闪耀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威光。站在它的面前,你的心灵会接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你会忽然悟彻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无声无息地成长,无声无息地壮大,无声无息地辉煌。
⑨据说,世界上,似这般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的胡杨林已是屈指可数的了。所以,我特别珍惜,将它当成城市中的绿化地,小心翼翼地逡巡,认认真真地思量。我忆起了劬(qú)劳的张骞、艰辛的玄奘、骁勇的霍去病、刚正的林则徐……一股干云豪气洋溢胸腔。是的,不深入胡杨林,也许永远不会清楚什么是生命的坚忍和昂扬,什么是生命的风采和永恒,什么是震撼人心的本相……
⑩这时,“打道回府”的唤声响了!从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随车离去,然而心却是留在胡杨林中迟迟难归。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画线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根据文中的内容,介绍胡杨(50字以上)(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胡杨卓尔不群的雄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胡杨在沙尘风暴中独立干旱瘦瘠的戈壁荒滩,展现苍凉壮丽的生命场。
B.胡杨在世界上,据说已是屈指可数的珍稀树种,数量日渐减少,特别值得珍惜。
C.胡杨是树中的真汉子、伟丈夫,它坚守信念,耐得千年寂寞。
D.胡杨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木,至今仍在经济与生态等方面默默奉献。
5.第⑨段写忆起张骞等人,其意图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①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②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③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今之学者读古人书( ) (2)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
(3)一客数败( ) (4)何暇论人哉( )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顷之 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B.人皆见之 助词,相当于“的”
C.人固不能无失 一定
D.平心而度之 量,比划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中的“默坐”正是作者弈棋后垂头丧气的表现。
B.第②段列举“今之学者”浮躁的治学态度,通过正反对比,提出自己的主张。
C.第③段在指出应如何看待别人过失后,批判了“彼此相嗤,无有已时”的错误做法。
D.本文以下棋打比方,告诫读者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不要妄自尊大,主观臆断。
第③段中,作者提及孔子的用意是(2分)
(三)元曲阅读(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1)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2)趱zǎn:赶快。(3)苫shàn:用草覆盖。
1.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层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字形和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霄 踯躅 (zhí zhú) 绰约(zhuó) 扁舟子(biān) 回眸一笑B.轩冕 绸缪(chóu miù) 戎马(róng) 捣衣砧(zhēn) 豆蔻词工
C.危樯 迤逦(yǐ lǐ) 荠麦 (jì) 玉簟秋(diàn) 列缺霹雳D.祠堂 潺湲(chán yuán) 碣石(jié) 玉搔头(shāo) 云栈萦纡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坚决放弃暴力、血腥、低俗、灰暗的新闻,让新闻更加温暖、更加阳光、更加有力量。”可是却有人大为感慨,记者的这番誓词为何总是让读者不知所云?
B.维基解密网站劲爆逾九万份美军在阿富汗战争的机密文件风波方兴未艾,由于据称维基解密手头尚有约一万五千份未发密件,白宫急忙呼吁维基不要再爆料。
C.对近期各地频出的房屋限购政策,王建铆教授认为有积极意义,但他同时指出,从长远看,这些政策是扬汤止沸,有影响劳动力合理流动等负作用。
D.在对他的前任的悼词中,罗格不吝任何溢美之词:“他将奥林匹克运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在顾拜旦后,萨马兰奇是国际奥委会最有影响力的主席。”
4.填入下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有一天,我在这些故事中______发现一件特殊的事,即这些故事中没有耕种田地的乡下人,一切人物都是武士、官吏和学者,从未有过一个农民英雄。
(2)这许多人名之中,我认为有几个新文化运动著名的领袖,是我十分______的人。
(3)嗷嗷待哺的老百姓举荐了一个代表团去见巡抚,请求______。
A.偶然    景仰    接济 B.偶然    敬仰    救济
C.偶尔    敬仰    接济 D.偶尔    景仰    救济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向是 ( )
A.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
B.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D.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般的安静来回答。
C.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签便条、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鸟雀呼晴, 。
2.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句词选自宋代词人 的《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洞庭波兮木叶下。
4.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映阶碧草皆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
7.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四、作文(40分)
一个乞丐每天总在想,假如我手头有两万块钱就好了。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了一只跑丢的很可爱的小狗,便把狗抱回了自己住的窑洞。
这只狗的主人是本市有名的大富翁,丢了狗后十分着急,因为这是一只纯正的进口名犬。于是他在电视台发了一则寻狗启事:如有拾到者请速还,付酬金两万元。
第二天,乞丐看到了这则启事,便迫不及待地抱着小狗准备去领取酬金。可是他发现街上出了新的启事,富翁已经将酬金改成了3万元,于是他停下脚步,转身将狗抱回了窑洞,重新拴了起来。第三天,电视上说那个富翁寻狗的酬金又涨了,第四天又涨了……直到第七天,酬金涨到了让所有市民都感到惊讶的数额时,乞丐这才跑回窑洞去抱狗。可想不到的是,那只可爱的小狗已饿死了。乞丐还是乞丐。
读了上面的故事,请你以“欲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答案(A)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1.(4分)(1)学者:求学的人 (2)若:如
(3)多次 (4)议论,评价
(三)诗歌阅读(8分)
1.两个层次。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主要运用了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音乐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利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户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2、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 )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
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削弱了地方的权利
3、有人指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以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在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上,与秦汉时期最大的不同在于 ( )
A.打破门第观念,体现公平原则 B.打破世袭传统,中央任命各级官员
C.考试选拔官员,消除豪族特权 D.根据军功大小,由中央任命官员[
4、“(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所采取的措施是 ( )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杯酒释兵权 C.设置转运使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5、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措施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 )
A.分割地方权力 B.对地方官的监察 C.发挥文官作用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6、东汉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置,本质上反映了
( )
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D.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7、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副对联:“虎贲三千,直扫燕幽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此联充分说明 ( )
①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 ②太平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
③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④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8、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呶呶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 )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自己不能直言上谏
C.同僚的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D.同僚的倾轧、并肩落后和军费不足
9、美国共十天被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一内容出现在哪个条约签订后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嵌入联中的“民”“国”“总”“统”四字。其讽刺的是( )
A.孙中山 B.袁世凯 C.黎元洪 D、冯国璋
11、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曾说:“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这表明了袁世凯 ( )
A.害怕国民党通过组织责任内阁来限制其权利
B.担心孙中山制定《临时约法》限制其权利
C.认为国民党势单力薄,不能用武力夺取其权利
D.害怕国民党通过民主选举剥夺其临时大总统职位
12、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想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 )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颁布《临时约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对抗战路线问题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 )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和下棋艺术 B、放弃抵抗,亦战亦和,能扭转中国战局
C.国名党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D.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1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 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15、1980年,著名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的回答是 ( )
A.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B.加强现代化建设
C.坚强国防建设 D.加强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16、马克思说:“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政府形式,才能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马克思所说的是下列哪个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结果
A.德意志的统一 B.日本明治维新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17、英国和美国的代议制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下列对其表述和评价正确的是 ( )
A.他们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美国的代议制优于英国的代议制
C.美国的政府首脑是民选的,而英国的政府首脑是世袭的
D.美国贯彻“分权制衡”原则,而英国不是。
18、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 )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
19、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三大外交政策。其中“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体现的是下列哪项外交政策 (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独立自主和不结盟
20、中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思想与建国初期的外交思想,在本质上保持一致的是 ( )
①反对霸权主义 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外交的根本目的是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世界和平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1、张强同学向图书馆借阅《红楼梦》、《苏州府志》、《天工开物》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选项最有可能成为这篇论文主题的是 ( )
A.唐代苏州的风俗 B.元代的海外贸易 C.明清江南的手工业 D.晚清的文学创作
22、“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表明洋务运动 ( )
A.能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 B.对外国经济实力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 D.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3、从1953年—195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该计划体现了党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
B.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C.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
D.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24、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科技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5、学者认为,遵义会议开始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历程。其理由是( )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二、非选择题(26题14分,27题18分,28题18分)
26、“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阅读材料:
材料一:“秦有天下,列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诸侯)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之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的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循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三:“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以上三段材料出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柳宗元分析秦“天下大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肯定了秦朝的什么制度(2分)?
材料二中,柳宗元分析西汉“奔命扶伤之不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后来西汉是怎样消除这一弊端的(2分)?
材料三中,柳宗元分析唐朝“桀滑时起,虐害方城”的原因是什么(2分)?柳宗元根据对秦汉唐弊端的分析的出了什么结论(2分)?
顾炎武的分析结论中把封建统治的弊端总结为什么(2分)?
27、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的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他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来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变化,它更注重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题目中说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请你根据这句话的内涵,分别列举出南京至少2个与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的重大历史事实:
“饱受劫难”的史实(2分):
“奋进求索”的史实(2分):
材料一中所说的“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什么战争(2分)?“界碑”的实质内涵是指什么(2分)?
材料一中说“这场战争……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的东方的胜利”。这里“先进的西方”在政治、经济上“先进”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政治上的表现(2分):
经济上的表现(2分):
根据材料二所说的“现代化”的概念和现代社会的四个特征,简要分析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在现代社会建设目标上主要体现出那几个特征(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8世纪近代工业初期,科学知识本身很贫乏,不能直接应用与工业过程。……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科技进步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以及自学成才者。 ----《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1870年—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的多,19世纪最后30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虽然这不是说传统的、来自经验的方法大部分或甚至全盘被抛弃了。经验主义在许多工业中仍然占统治地位,有些工业时至今日依然如此。但是,自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的多。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如果说工业化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英国学者汉斯.豪斯赫尔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在发明者、科技进步对工业门类的影响这两方面的不同特点。(6分)
依据材料三,请分别列举出两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运输工具方面主要的发明人和发明成果(每次工业革命中至少列举2个)(6分)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简要归纳科技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附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A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请将答案答于试卷Ⅱ的表格中)
二、非选择题(26题14分,27题18分,28题18分)
26、(1)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郡县制
(2)分封同姓王或“七国之乱”;推恩令
(3)藩镇割据;节度使拥有军权及坚持实行郡县制
(4)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封建专制制度
(4)民主化—建立中华民国
法制化---颁布《临时约法》
工业化---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均富化---提出平均地权音乐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A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面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泰山日出是旭日东升的壮观景象,宋代词人梅圣尧有“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描述这一奇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2~3题。
2.一年中,泰山观日出时刻最早的方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梅诗说明欣赏泰山日出应:
A.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B.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C.选择位置,把握时机 D.人化自然,天人合一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
①色彩美 ②动态美 ③声音美 ④形象美 ⑤人工美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5.下列自然景观与其观赏要领,对应正确的是:
A.黄果树瀑布—选择观赏位置 B.武陵源峰群—把握观赏时机
C.敦煌壁画—选择观赏角度 D.华山—充分享受人文景观的魅力
观察下面的四种自然景观,完成6~7题。
6.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分别是:
A.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
B.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
C.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晴时、仰观
D.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
7.形成 “女神司春”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侵蚀、沉积 B.溶蚀、搬运
C.搬运、沉积 D.风化、侵蚀
瑞典北部边睡有个小镇叫洛布尔,由于纬度高,冬天天寒地冻且地广人稀。当地人们用一块块冰砌成圆形的小屋,名日“冰砌旅馆”,吸引大量年轻人投宿。据此回答8~9题。
8.青年人到“冰砌旅馆”旅游的目的是:
A.增长知识 B.科学研究 C.探险寻古 D娱乐消遣
9.洛布尔小镇是通过下列哪一要素吸引游客的:
A.民俗活动 B.名胜古迹 C.旅游纪念品 D.住宿
唐代诗人白居易游览庐山香炉峰大林寺时题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庐山既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又是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10~11题。
10.家住重庆的一位退休教师欲乘火车到庐山旅游,距离最短的乘车路线是:
A.襄渝线—焦柳线—湘黔线—浙赣线—京九线
B.成昆线—宝成线—陇海线—京九线
C.川黔线—湘黔线—浙赣线—京九线
D.川黔线—黔桂线—湘桂线—京广线—浙赣线—京九线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是重要的人文景观
B.山东的泰山是著名的断块山构造,有很重要的地学价值
C.北京故宫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资源
D.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英国人汤姆想到中国旅游,但不知何时旅行最好。当地旅行社向汤姆提供了一幅“中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季节与纬度关系图”,帮助汤姆确定旅行的时间。回答12~13题。
12、从欣赏南、北方山水风景的角度,汤姆应该选择在什么季节?
A、夏季 B、春季
C、秋季 D、冬季
13、从感受地域辽阔气候差异显著的角度,
汤姆应该选择在什么季节出行?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受旅游价值、客源市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交通通达性、基础设施、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据此回答14~15题。
14、壶口瀑布具有十分独特的自然景观,但每年到此旅游的游客并不多,主要原因是
A、旅游价值不高 B、交通通达性较差
C、地区接待能力不足 D、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15、下列有关旅游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规模不受承载能力的限制
B、活动规模应小于环境的承载能力
C、活动规模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D、活动规模越大,环境的承载能力越大
16.下列关于选择观赏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②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景观,要置身其中远观方知其妙
③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俯视
④观赏江河湖海应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17.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属于
①玄武岩 ②大理岩 ③沉积岩 ④石灰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8.巴黎的古建筑多沿塞纳河两岸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交通运输便利,利于获得建筑材料②沿河建设古建筑,欣赏价值高 ③使人文景观临河分布达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④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交通运输主要是水运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整体为红层峰林式结构,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380多座,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读后回答19--20题。
19. 材料中描述的地貌景观属于
A.火山地貌   B.花岗岩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丹霞地貌
20. 构成上述地貌的物质基础是
A片麻岩    B.砂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
下面是一封家信。据此完成21——23题。
小华:
你好!
离家后,我和阿强一起坐上了当晚7点30分从省城开往深圳的列车。现在的火车真快,路上没有经过其他省会城市,一路风驰电掣直达目的地,路上用了不到10个小时,下车时正赶上这里下雨,听说这里现在快进入雨季了。我俩已进入同一间电子厂,从家里穿来的毛衣毛裤在这里已变得多余了。
田里的油料作物成熟后要及时收获。
阿辉
21.信中的油料作物是指
A.花生 B.葵花子 C.油菜 D.胡麻
22.阿辉与阿强是沿下列哪条铁路线到达深圳的
A.广深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陇海线
23.阿辉所在省(市、区)著名的风景名胜是
A.梵净山 B.三峡 C.衡山 D.庐山
黄山以“三奇四绝”而著称于世,据此回答24~25题。
24.黄山位于:
A.长江以南   B.安徽省的中部
C.地势第二级阶梯 D.温带季风气候区
25.黄山“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
A.奇松 B.怪石 C.云海 D.温泉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杭州市政府2009年3月1日在上海举行“杭州旅游消费券”首发仪式,以吸引更多的国内游客来杭州旅游。杭州旅游消费券发往几乎所有国内(含港澳台)旅游市场,重点区域及发放数量见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简述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具体表现。(4分)
(2)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这是因为旅游资源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______________越短,则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高。发放消费券次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这表明__ __ __地区是旅游的主要消费市场。(4分)
(3)某游客打算去杭州游西湖,以______________(季节)最好,欣赏西湖的“平湖秋月”观景角度为______________,该景点因此才显得更美。(2分)
27.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1分)
(1)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试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
(2)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钱塘江大潮卷人事件主要是受哪个因素的影响?(5分)
(3)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欣赏钱塘江大潮宜:(  ) (2分)
A.选择合适的位置 B.选择恰当的观察时机
C.抓住景观特点 D.以情观景
(4)你认为当地管理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2)小题中类似事件的发生。(2分)
28.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6分) 
资料一:敦煌莫高窟为已有1 600多年历史的大型石窟,保留着精美绝伦的壁画、彩塑及从晋到宋近十个朝代的各种写经、文书、帛画等文物,是驰名中外的一颗艺术明珠。
哈密地处新疆的东大门,有绿洲民族风情游、大漠风光游、巴里坤草原风光和伊吾河谷风光游,游人可在一天之内游遍“新疆”风光。
资料二:上述区域相关资料示意图。
(1) 据图中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敦煌许多文物经历千余年仍保存比较完好的自然地理原因。(2分)
(2).每年4月份大量的鸟儿飞去青海湖的鸟岛繁殖,6月就陆续的飞走。请据此说出去鸟岛赏鸟的最佳时间并说明欣赏该景观应把握的关键。(2分)
(3) 每年夏天,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游完敦煌莫高窟后,乘坐敦煌至乌鲁木齐的火车,途经哈密到吐鲁番旅游,而去哈密的游客很少。简要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1分)
(4) 据所提供资料分析说明该区域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分)
29.读等高线地形图,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8分)
(1)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A __ _
(2)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____米以上。
(3)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 。A在B的 方向。
30.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5分)
材料:海南入境客源(港澳台及国外游客)变化图
(1)据图说明海南入境游客变化的特点;近年来,在入境游客中,俄罗斯游客较多,简要分析其原因。(3分)
(2)小兵在海南旅游时,面对色彩美丽的珊瑚礁怦然心动,决定购买一些带回给亲朋做纪念。对他的这种做法,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2分)
3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形名称:A ,B 。
(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 (①或②)线,理由是 。
(3)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村,理由是 。
(4)作CD剖面线之间的地形剖面图。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期末答案A卷
一.选择题:(50分)
1—5 DABCA 6—10 BDCDC 11—15 BADBC
16—20 ACADB 21—25 CBDAC
二.综合题(50分)
26.(1)回笼货币资金;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4分)(2)上海  经济距离  北京(或台湾)  经济发达(4分)
(3)春季 平视(2分)
(4)划定禁止进入游玩的区域;树立宣传牌,向游客宣传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注意事项及钱塘江大潮可能产生的危害;大潮来时及时提醒游客等。(2分)
28.(1) 敦煌所处地区年降水量50 mm以下,气候干旱;风沙淹埋。(2分)
(2) 5月份为欣赏的最好时机,观要注意把握观赏时机。(2分)
(3) 知名度低、旅游资源的特色不突出。(1分)
(4) 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大于市场的需求,投资规模过大造成资金、旅游设施等的浪费。(1分)
31.(2)不赞成(1分)购买珊瑚礁,会导致对珊瑚礁的大量开采,从而破坏近海生态系统和环境。(1分)
6.(1)陡崖 山脊 (2) ①,坡度小,工程量小
(3)丁 地势平坦开阔,水陆交通便利 (4)音乐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A卷)
班 级 姓 名 成 绩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
2、(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已知复数,则( )
A. 2 B. -2 C. 2i D. -2i
4、若函数的图像的顶点在第四象限,则函数的图像是( )
5、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 )
A. B. C. D.
6、已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M和m,则M—m为( )
A.12 B. 27 C. 32 D. 37
7、已知函数表示的曲线过原点,且在处的切线的斜率均为-1,给出以下结论:①的解析式为② 的极值点有且仅有一个;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等于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8、( )
A. B. 1 C. D. 2
9、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可导函数则为单调增函数是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B.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
C.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D.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已知曲线C:,则曲线C上横坐标为1的切线方程为 。
12、已知在处有极值为10,则 。

为 。
15、类比平面几何中的勾股定理:若直角三角形ABC中的两边AB、AC互相垂直,则三角形三边长之间满足关系:。若三棱锥A-BCD的三个侧面ABC、ACD、ADB两两互相垂直,则三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之间满足的关系为 。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6、已知
17.假设关于某设备的使用年限x(年)和所支出的维修费用y(万元),有如下的统计资料:
x 2 3 4 5 6
y 2.2 3.8 5.5 6.5 7.0
由资料知y与x呈线性相关关系.估计当使用年限为10年时,维修费用是多少万元?
18、若函数,当时,有极值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若关于x的方程有三个零点,求范围。
20、已知函数在与时都取得极值。
①求的值及函数的单调的区间。
②若对,不等式恒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期末答案A
14、
15、
三、计算题(共50分)
18、(每小题5分,共10分)
(1)
(2)
19、(10分)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