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8科8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8科8份)

资源简介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0分。
2.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代号用2B铅笔填在答题卡上,第II卷的答案或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4分×15=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5分×5=25分)
三、解答题(7分+8分+10分+10分= 35分)
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数 学 试卷类型 A
出题人:王强 审题人:陈佳林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
高一数学试卷类型A
21世t纪教育网资源(ww.21cnjy.com)
21世t纪教育网资源(ww.21cnjy.com)
21世t纪教育网资源(ww.21cnjy.com)
21世t纪教育网资源(ww.21cnjy.com)
21世t纪教育网资源(ww.21cnjy.com)
21世t纪教育网资源(ww.21cnjy.com)
21世t纪教育网资源(ww.21cnjy.com)
21世t纪教育网资源(ww.21cnjy.com)
21世t纪教育网资源(ww.21cnjy.com)
CCAB
2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П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第П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网络给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同时,借助这一平台,谣言也得以迅速传播。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必须
①提升网络参与者的素养 ②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③防止网络信息传播扩散 ④增强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01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
①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
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在2012年2月召开的Z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Z市市长提请关于市口岸局局长的任命并未通过。市长提请任命的人选被人大常委会否决,这说明
①地方人大是本行政区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行使了决定权
③人大常委会拥有对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权 ④行政权力受到人大常委会的有效制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目前,新疆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2.48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多人。西藏有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僧俗信教群众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各族信教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由此可见
①宗教信仰的本质已经发生变化 ②各民族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③宗教信仰具有相同的阶级基础 ④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从太空眺望地球,这个蓝色星球非常美丽。然而,地球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我国淡水资源尤为短缺。针对我国这一问题,56位在津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关于恳请国家制定扶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政策的提案》等多份提案。在政协委员推动下,2011年国家制定了《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政协委员这一做法属于
A. 依照宪法和法律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B.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质询权
C.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进行民主监督 D.参与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
6.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负载的大量有害物质能直接进入人体肺部,甚至渗入血液,诱发多种疾病。从2012年起,北京、天津等地环保部门率先开展PM2.5监测,并把监测数据向市民公布。这一做法表明
A.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B.政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
C.政务公开有利于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D.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
7.2012年2月7日,国务院总理邀请12位基层群众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他们中有教师、网络微博负责人、家政服务员和养猪专业户等。这表明国务院贯彻了
A.对人民原则 B.依法治国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人民监督政府原则
8.2012年1月1是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这一规定
A.确立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B.方便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缩小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范围
9.某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2012年1月中旬召开。会前,部分人大代表针对食品安全
问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形成议案提交大会。会议期间,市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
审议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这表明人大代表有权依法
①向人大提出议案 ②向政府机关提出质询 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④表决各项决定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这说明
①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正在从冲突对立走向趋同一致
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
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我国始终不渝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2010年12月23日,商务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相纸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有关规定,中国政府作出决定,自2012年3月23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相纸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竞争、合作和冲突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中国与西方国家既有合作,又存在竞争和冲突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④贸易冲突的实质是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综合国力较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近年来,公共外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 年,全国政协成功举办了以“对话、合作、共赢——中国与世界”为议题的第六次“21 世纪论坛”。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政协外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公共外交的书面发言,部分委员还提交了相关提案。由此可见,人民政协
A.创新了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 B.履行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职能
C.积极行使国家对外职权 D.是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据外交部统计,2006年我国出境3452万人次,2010年突破 6000万人次,驻海外企业超过1. 6万家。2011年外交部开通中国领事服务网,为出境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海外安全信息和领事服务,这一年外交部门共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约3万起。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 ②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③我国坚定维护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 ④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菲律宾政府无视历史事实,再制造事端,企图侵占黄岩岛。对此,中国政府作出了强烈反应。上述事实表明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③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④干涉别国内政是非正义的、错误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加上极端气候及病虫害所带来的粮食减产,目前全球有约10亿人在挨饿,数以百万计的人陷入更深的贫困,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可见
A.世界各国面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
C.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D.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
16.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
A. 坚持了公民权力至上的原则 B. 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 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异 D. 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
17.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体会议公开举行,绝大多数人大代表团分组会议也对外开放,许多代表团还在讨论结束后留出时间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人大会议对外开放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②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
③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表现 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组织上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
③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性
④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2010年12月,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一致商电,吸收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目前,“金砖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这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形成了新格局
B.合作代替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C.“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D.“金砖国家”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20.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段话强调中国共产党要
A. 善于运用统一战线 B.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C.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D.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21. 北京市某区政府把所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为每个网格配备若个工作人员。构建了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络)、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提高了收集、处理相关信息的效率,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一措举有助于
① 增强政府的科学执政意识 ② 提升政府为市民服务的能力
③ 增加公民的民主权力 ④ 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 某高中生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参加政治生活的有
①帮助居委会管理社区卫生 ② 为班级患病同学捐款
③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脑质量问题 ④ 在互联网上参与交通管理问题讨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3. 近年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接连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得到国内外高度赞誉,成功举办这两次盛会的重要原因是我国政治制度能够
①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 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③ 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④ 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4.2011年,山东省将开工建设新的山东省艺术馆,山东省美术馆等文化场馆,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这体现了政府
①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赋予人民基本的文化权利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说明我国
A.致力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B.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C.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平等权
D.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6.2011年2月,中共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材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A.依靠依法执政来保证科学执政
B.提高社会管理和依法行政水平
C.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努力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
27.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 600 多件,并全面完成了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政府依法行政的角度看,法制的完善意味着
①权力行使范围受到限定 ②权力运行过程受到监督
③减轻了政府的行政责任 ④提供了决策的科学依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8.2010年4月,某县一选区6444名选民,投票罢免了一名县人大代表。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
①人大代表参加行使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②人大代表必须满足和实现选民的利益诉求
③县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选民可以对本选区人大代表提出控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9.中国伊斯兰教协会2001年成立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正式开展“解经”工作。10年来相继出版的4辑《新编卧尔兹演讲集》,从教义和教规角度对伊斯兰教经典作出了既符合伊斯兰教信仰精神、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释。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进行的“解经”工作
①保障了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权利
②消除了信教群众在教义理解上的差异
③有助于丰富伊斯兰教文化内涵
④有利于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 2012年2月29日朝鲜和美国几乎同时发布第三次高级别对话结果。朝鲜同意暂停铀浓缩项目及核试验和远程导弹测试,作为条件,美国为朝鲜提供24万吨粮食援助。由此可见
①朝美两国不再存在利益的对立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国际关系实现民主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材料:2012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等。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政府应如何提高服务水平。(12分)
33.2012年1月29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非洲联盟第十八届首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加强中非团结合作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贾庆林在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将始终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与他国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贾庆林的上述演讲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5分)
巴市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 政治试题答案
1—5 ABBDD 6—10 BACAD 11—15 BDBCC
16—20 DBBCB 21—25 CBCBC 26—30 DABDD
33.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分)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4分)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中国将始终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立场和政策。(4分)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4分)试卷类型A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不包括( )
A.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 B.取消自由贸易
C.实行粮食税 D.实行成年人义务劳动制
2.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 )
A.采取余粮收集制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3.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并不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
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国家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C.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D.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工矿企业仍归国有
4.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 )
A.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C.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加强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5.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由于( )
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实行经济封锁所致
C.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D.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所致
6.苏俄在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最先决定实施粮食税制,这反映了( )
A. 农民问题是当时最主要最紧迫的问题 B. 粮食问题在当时各种问题中最为突出
C.经济政策的改革必须从农村开始 D.农业是俄国这个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
7.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8.1925年,苏联农业总产量已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总产量的87%,工业总产量相当于战前总产量的75%。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D.国家工业化的实现
9.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的罗斯福新政,从本质上说,都是( )
A.实行计划经济 B.变革社会制度
C.改革上层建筑 D.调整生产关系
10.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 )
A.从调整金融业入手 B.损害了部分资产阶级利益
C.允许农民自主经营 D.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
11.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12.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联共(布)“十五大”提出总方针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与农业集体化同时展开 D.到1937年基本实现
13.1927年,苏联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 )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 B.开始计划经济
C.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D.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14.以下对斯大林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36年宪法的颁布是其确立的标志 B.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
C.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位一体 D.有助于苏联成为世界强国
15.斯大林模式 ①前期存在弊端,后期克服纠正 ②经济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 ③政治高度集权,个人崇拜 ④文化高度集中,行政干预(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政治上最大的事件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
C.政治体制改革 D 扩大地方权力
17.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 )
A.农业 B.工业 C.金融 D.商业
18.戈尔巴乔夫改革①首先开始于经济领域 ②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 ④是造成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9.按顺序排列苏联解体过程中的重大事件①《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②《明斯克协议》签订 ③八一九事件 ④《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签署(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20.苏联解体①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 ②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崩溃 ③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21.二战后,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22.二战后,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的是通过
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怀特计划的提出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字
23.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
A.稳定国际金融体系 B.稳定国际汇率
C.帮助战后欧洲复兴   D.进行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24.二战后,资本主义货币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以美元为中心 B.美元与英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C.以英镑为中心 D.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25.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源于1944年一次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②它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③它对世界经济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④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6.《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
A.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 B.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C.正式的国际组织 D.永久性的协定
27.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的出现,表明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是
①公平化 ②法制化 ③体系化 ④制度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8.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①经济全球化 ②区域经济集团化 ③知识经济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9.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欧洲各国观众购买门票时使用最多的货币应该是
A.英镑 B.里拉 C.法郎 D.欧元
30.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是
A.欧洲联盟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世界贸易组织
3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有
①美国 ②加拿大 ③墨西哥 ④巴拿马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
A.1989年11月 B.1991年11月 C.1993年1月 D.1994年11月
3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最早是由哪个国家倡议成立的?
A.澳大利亚 B.美国 C.日本 D.韩国
34.自成立以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就?
①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②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③经济技术合作 ④商品、劳务的自由流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5.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36.世界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跨国公司的推动C.经济区域集团化减弱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局差距缩小
37.从1986年中国正式申请复关,到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经历了多少年?
A.11年 B.13年 C.15年 D.17年
38.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
A.多极化趋势   B.全球化趋势 C.区域集团化趋势  D.单极化趋势
39.下列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参加国际经济合作和分工 B.有利于直接主导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
C.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D.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竞争
40.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C.世界各国、各地区密切联系交往与合作 D.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
二、材料解析题(12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比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二 毛泽东在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了‘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一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区收购小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面粉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苏联全国大约饿死1000万人。”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通常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要按这种途径进行?(4分)
(2)斯大林认为,苏联产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采取这样的途径?(4分)
(3)据材料二、三分析,苏联采取的工业化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2分)
(4)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2分)
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是什么?(2分)
巴市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 历史试题
二.材料解释题
41.
(1)首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发展轻工业所需资金较少,易于获得利润,为重工业积累资金。(4分)
(2)苏联应首先发展重工业。苏维埃国家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必须首先发展重工业以保卫苏维埃政府。(4分)
(3)造成轻工业生产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货币不稳定;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2分)
(4)必须保证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有比例地平稳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2分)
三.问答题
42.
⑴英国经济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相反,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2分)
⑵英国最后接受了美国的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原因是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4分)
⑶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2分)本套试卷分为两部分,第I卷 75分,第II卷 45分,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 卷涂在答题卡上,只交第II 卷和答题卡。
第I卷 (选择题 7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14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 )1.What time is it now
A. 7:30. B.6:55.C.7:35.
( )2. What is the man's job?
A.A cook. B.A waiter. C.A salesman.
( )3.How does the man go to school every day?
A.He walks to school every day.
B.Every day he takes a bus to school.
C.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every day.
( )4.Why does the man like December best of all?
A.Because he can see snow in December.
B.Because he can skate in December.
C.Because he enjoys the cold weather in December.
( )5.Why does the man take a walk?
A.He wants to keep healthy by walking.
B.He is used to walking.
C.He won't feel well if he takes a bus.
第二节(共9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9分)
听下面3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都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一8小题。
( )6.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cinema. B.At an airport. C.On the phone.
( )7. Why did Nancy call Bob
A.Because she wanted to get in touch with him.
B.Because she wanted to tell him the good news.
C.Because she wanted to invite him to a party.
( )8. What were Nancy and Bob going to do that evening?
A.They wanted to see each other and discuss something.
B.They wanted to go to a restaurant for dinner.
C.They were going to a movie together.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一11小题。
( )9. Why does Mr. Hunt make the telephone call?
A.He wants to buy some furniture.
B.He plans to have a party.
C.He wants to book a table.
( )10. At what time does Mr. Hunt want the table to be ready on Saturday night
A.6. 45.B.7:00.C.7:15.
( )11.What will Mr. Hunt probably do on Saturday night?
A.Visit his mother. B.Have dinner with a friend.C.Buy a tabl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一14小题。
( )12. Why does the man say the lady may take the potatoes and watermelon for nothing
A.He doesn't make any money on his birthday.
B.He is joking.
C.They've known each other for a long time.
( )13.What is the possible price of the potatoes actually?
A.$1 a kilo. B.$2 a kilo. C.Less than$1 a kilo.
( )14.How does the woman feel when she leaves the store?
A. Funny. B. Unhappy. C.Angry.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7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7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7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5. Tom, as well as his parents, _______ the movie very much.
A. like B. likes C. do like D. are like
16. It took Joan a long time to _______ a new dress at the store.
A. pick up B. take up C. take out D. pick out
17. ______ news came______ an unknown disease was spreading in the area.
A. Disturbing; which B. Disturbed; which
C. Disturbing; that D. Disturbed; that
18. In many ways, ______ on a bike is similar to ______ a car .
A. to riding; driving B. to ride; driving
C. ride; drive D. riding; driving
19. ______, don’t be surprised.
A. whatever happens B. whatever does it happen
C. whatever will it happen D. whatever may it happen
20. The girl the teachers considered ____was caught ______ in the exam, which surprised us very much.
A. to be the best; to cheat B. to be the best; cheating
C. being the best; cheating D. as the best student; to cheat
21. ˉWhy did she spend so much time searching shop after shop for a time
ˉ Oh, she was _____ about her clothes.
A. particular B. curious
C. special D. unusual
22. The ______ news made all of us ______ to death.
A. frightening; frightened B. frightened; frightening
C. frightening; frightening D. frightened; frightened
23. Son, you have ______ time to do it, so I suggest you to do it well.
A. plenty of B. a large scale of
C. a large number of D. many a
24. ˉWhat will happen if I smoke here
ˉAnyone______ here will be punished.
A. seeing smoke B seeing smoke
C. seen smoking D. seen smoke
25. The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meeting asked the people present to sit ______ together and listen______.
A. closely; close B close; closely
C. close; close D. closely; closely
26. As a businessman he was a success, but as a husband he was ______failure, so their marriage ended in______ failure.
A. /; / B. /; a C. a; a D. a; /
27. It is not how much we learn but how much we understand ______ benefits us so much in our daily life.
A. which B. that C. what D. who
28. ˉWhat do you think made Tom so upset
ˉ ______her new bicycle.
A. Because of B. Lost C. As she lost D. Losing
29. After the new equipment was introduced, they produced ______machines this year as the year before.
A. as twice many B. as many twice
C. twice as many D. twice many as
30. ˉCould you stop working and ______me a favor
ˉ With pleasure.
A. doing B. do C. to do D. done
31. ˉWhat do you think of Lin Shuhao’s performance in today’s match
ˉ______. He should have won more points.
A. it was just so–so B. I have no idea
C. I’m afraid not D. It’s my pleasure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适合填入对应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Chaplin, a native of London, was born in40 on April 16, 1889 to music hall performers. Chaplin only saw his 41twice until the age of seven. The man 42 him and his mother about a year after Chaplin was 43. During Chaplin's earliest years, his mother was a(n) 44and performer. Then her voice gave out, her stage career 45, and she began actively 46Church of England services. At the age of 47, Chaplin's mother was considered as the insane and sent to Cane Hill lunatic asylum (疯人院), and the 48 sent Charlie and his brother to live with his father, 49 had by then stopped all payments of child support.
Charlie Chaplin lived with his father only a short time 50 his mother was released from the lunatic asylum and then 51Charlie and his brother, to live with her once again.
32. A. character B. behaviour C. personality D. gentleman
33. A. act B. shoot C. direct D. edit
34. A. in case of B. in this case C. in case D. in some cases
35. A. possibility B. message C. culture D. promise
36. A. generally B. widely C. especially D. totally
37. A. him B. them C. us D. it
38. A. believed B. recognized C. realized D. known
39. A. really B. always C. still D. ever
40. A. happiness B. luck C. poverty D. peace
41. A. brother B. teacher C. mother D. father
42. A. taught B. left C. loved D. expected
43. A. born B. young C. ill D. old
44. A. actor B. artist C. dancer D. singer
45. A. ended B. began C. broke D. continued
46. A. attending B. working C. joining D. asking
47. A. eight B. seven C. nine D. ten
48. A. mother B. police C. family D. court
49. A. which B. what C. he D. who
50. A. then B. when C. before D. until
51. A. took away B. picked up C. took apart D. brought up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17小题,每小题2分, 满分24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小题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Peter King, 15 and Mary King, 13 went to see a doctor together. Peter had a bad cold, so the doctor gave him some pills to take. Mary had a bad cough, so the doctor |gave her some cough medicine.
These are the words on the bottle of medicine:
( ) 52. Mary should take ____ in a day.
A. 2 teaspoonfuls B. 3 teaspoonfuls
C. 4 teaspoonfuls D. 1 teaspoonful
( ) 53. People aged ____ cannot take this medicine.
A. 80 B. 15 C. 20 D. 3
( ) 54. Mary or her mother should ____ the medicine after the tenth month of 1998.
A. throw away B. take two times
C. stop to take D. take 3 times more
B
It seems school children all over the world complain about their school food. Cherie Blair, the wife of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 said that she would prepare a packed lunch for her son if school dinners do not improve. So what do students of your age eat for lunch at school
Japan
High schools have canteens(餐厅), which serve everything from noodles to rice, but not burgers and chips. Other children bring food from home such as cold rice balls, meat or fish, pickles(泡菜) and vegetables.
Students take home a menu for the coming month containing notes on nutrition value. Twice a year parents are invited to have a taste of the food. The class with the fewest leftovers(剩饭)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receives a prize.
Untied States
A typical menu from a US school is made up of a hamburger with fried potatoes or roast chicken, lettuce and pickles, fruit and cookies. School lunches must also provide at least one-third of the daily dietary allowances(定量) of protein, vitamin A, vitamin C, iron, calcium, and calories.
Australia
Meat pies, sausage rolls and hotdogs are all traditional dishes in Australian school shops. But as the natio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children’s health, healthier foods have started to find their way onto school menus.
Many schools have used a traffic light system. The sale of red-labelled foods, including pastries(点心), chocolate and soft drinks, is served only twice a week. Healthier green-labelled foods such as sushi(寿司), sandwiches, corn and watermelon, however, are available every day.
In some schools, students have a choice of up to 89 foods to choose from, including popcorn and rice.
South Africa
Most of South Africa’s schools do not serve meals at all. Classes end at 1:30pm and students get their own lunches. Many students bring food from home, usually sandwiches.
Fast food and fried food sell the best among students, which has led to a rise in obesity among children. But as more people began to realize the fact that being too fat may cause different diseases, some schools in towns have led the way towards better nutrition. Now students at these schools are provided with lunches of porridge(麦片粥) with vegetables, such as cabbages, onions, beans, carrots and tomatoes.
( ) 55.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obesity ”in the la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
A. Fighting. B. Sadness. C. Food shortage. D. Overweight.
( ) 56.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
A. a typical menu from a US school consists of enough nutrition.
B. most students in South Africa eat their lunch at home.
C. many schools in Australia have traffic lights outside their school.
D. you can have whatever you like in school canteens in Japan.
( ) 57.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Schools should try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students.
B. Schools serve different foods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C. Food served in the US is the best of all.
D. School children all over the world dislike their school food.
( )58. The article is meant for ________.
A. school lunch suppliers B. schoolmasters
C. students of your age D. nutritionists(营养学家)
C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出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A涂成A B涂成B C涂成C D涂成D E涂成AB F涂成AC G涂成AD
If you are hungry, what do you do Have your favorite meal and stay quiet after that 59 But it never lets you know, because you keep it busy thinking about your friends or favorite stars.So it silently serves your needs and never lets itself grow.When mind loses its freedom to grow, creativity gets a full stop.This might be the reason why we all sometimes think "What happens next ", "Why can't I think "
60 Why reading but not watching TV It is because reading has been the most educative tool used by us right from childhood.Since it develops other aspects of our life, we have to get help from reading.
Once you read a book, you run your eyes through the lines and your mind tries to explain something to you. 61 Now this seed is unknowingly used by you to develop new ideas.If it is used many times, the same seed can give you great help to relate a lot of things which you would have never thought of in your wildest dreams!
This is nothing but creativity. 62 Within no time you can start talking with your friends in English or any other language and never run out of the right words.
So guys, do give food for your thoughts by reading, reading and more reading. 63 Go and get a book!
A.The interesting part of the book is stored in your mind as a seed.
B.Why not do some reading while you are hungry
C.Just like your stomach, your mind is also hungry.
D.Now 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E.Hunger of the mind can be actually solved through wide reading.
F.Reading can help you make more friends, too.
G.Also this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your vocabulary.
II卷(非选择题 45分)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三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词拼写(10分)
64. Sam became rich because of the _________ (发现)of gold in this area.
65. Sam was getting b______ with the TV programme, so he turned off the TV and went to bed.
66. Charlie made people laugh and feel c_________(满足的)with their lives.
67. People are ________ (困惑的)about all the different labels on food .
68. In the past ten years, Government has ___________(减少) the price of certain drugs for some 11 times.
69. Charlie was given a special Oscar for his__________ (杰出的)work in films.
70. The news spread t_________ the world quickly.
71. ___________ (不幸的是) both his parents were killed in an accident.
72.He ___________ (克服) his fear of heights and followed the others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73.The play was so ________ (幽默的)that the audience laughed all through it.
第二节 短文改错(10分)
文中共有10处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记分。
第三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住在一个涉外小区,社区委员会请你帮忙用英文写一封电子邮件,将周末农家采摘活动的安排传达给住户。要点:
1.时间:下周六上午8:00至11:00 2.内容:采摘苹果
3.报名:办公室,周四下午5:00前 4. 提示:带帽子、手套
5.欢迎踊跃参加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结尾已为你写好;
4.参考词汇:社区community 委员会 committee 居民resident
Our dear residen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ty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一年级英语试题答案
第三节 书面表达(One possible version)
Our dear residents,
In order to enrich the life of the residents, the committee of our community has arranged a special activity for next weekend.
We plan to go to a farm to pick apples from 8 to 11 next Saturday morning. All the residents in the community can join.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activity have to sign up in the office before 5p.m.next Thursday.
In addition, while working there, you’d better wear a hat and gloves to protect your face from being exposed to the strong sunlight and your hands from hurting.
Welcome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activity. Wish you a wonderful time!试卷类型:A
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答案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案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以下关于几位物理学家所作出的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伽利略最早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B.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牛顿发现了海王星
D.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2. 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其轨迹为曲线,因此它不可能做匀变速运动
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其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做匀变速运动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不变,做匀速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始终指向圆心且不变,做匀变速运动
3、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速度逐渐减小,下图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的四种方向,正确的是 ( )
4、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每隔1s投下一颗炸弹,共投下5颗,若空气阻力及风的影响不计,在炸弹落到地面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5颗炸弹在空中排列成一条竖直线,地面上的人看到每个炸弹都做平抛运动
B.这5颗炸弹在空中排列成一条竖直线,地面上的人看到每个炸弹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C.这5颗炸弹在空中排列成一条抛物线,地面上的人看到每个炸弹都做平抛运动
D.这5颗炸弹在空中排列成一条抛物线,地面上的人看到每个炸弹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5、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通过一段位移的过程中,力F1对物体做功为8J,力F2对物体做功为6J,则F1和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 )
A.14 J B.10 J C.7 J D.2 J
6.下列物体中,机械能守恒的是(空气阻力均不计)( )
A.在光滑斜面上匀速下滑的物体
B.被匀速吊起的集装箱
C.光滑曲面上自由运动的物体
D.以0.8g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
7. NBA篮球赛非常精彩,吸引了众多观众.经常有这样的场面:在临终场0.1s的时候,运动员把球投出且准确命中,获得比赛的胜利.如果运动员投篮过程中对篮球做功为W,出手高度为h1,篮筐距地面高度为h2,篮球的质量为,空气阻力不计,则篮球进筐时的动能为 ( )
A.W+mgh1-mgh2 B.W+mgh2-mgh1
C.mgh1+mgh2-W D.mgh2-mgh1-W
8.质量为m的小球,从桌面上竖直向上抛出,桌面离地高为h,小球能到达的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若以桌面作为重力势能为零的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为( )
A.mgH B.mgh C.mg(H+h) D.mg(H-h)
9.质量为5t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的阻力为1.0×103N,汽车起动后第1s末发动机的瞬时功率为(已知前1s汽车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
A.1.0×104W B.1.1×104W C.2.0×104W D.2.2×104W
10.一质量为2kg的滑块,以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m/s,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所做的功为( )
A.0 B.8J C.16J D.32J
二. 多项选择题(4分×5=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1.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位置有一个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在小球的下降阶段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C.在C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D.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
12.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吹来的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越长 B.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越大
C.雨滴下落时间与风速无关 D.雨滴着地速度与风速无关
13.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不变 B.角速度不变 C.频率不变 D.周期不变
14.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C.物体的动能增加 D.重力做功mgh
15. 2012年6月18日, 载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于下午14时许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对接完成、两飞行器形成稳定运行的组合体后,航天员于17时多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这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历史上首次对一个在轨运行的航天器的拜访和驻留。假如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前所处的轨道如图甲所示,当它们处于图甲所示的轨道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九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的大
B.神舟九号的运行速度比天宫一号的大
C.神舟九号的运行周期比天宫一号的长
D.神舟九号通过加速后变轨可实现与天宫一号对接
第Ⅱ卷 共40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16.在运用下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由于本实验中的摩擦力较小,所以没必要平衡摩擦力
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的大小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17.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频率为)和直流电两种。质量为0.300kg的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g取9.8m/s2)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再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E.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
(2)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根据纸带可得重锤从B点到D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___,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_ __。
三.计算题(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10分)为了实现登月计划,先要测算地月之间的距离。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在地面附近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在地面上的重力,又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1)地球的质量为多少?
(2)地月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用已知量表示)
19.(12分)人拉原来静止的重300N的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拉力大小为20N,方向斜向上且与水平方向成300角,车前进500米,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03,求:
(1)拉力对车所做的功;
(2)摩擦力对车所做的功;
(3)车获得的动能.
20.(8分)如图,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相连接,导轨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静止木块在A处压缩弹簧,释放后,木块获得一向右的初速度,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是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通过轨道顶点C,不计空气阻力,试求:
(1)弹簧对木块所做的功;
(2)木块从B到C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16. A
17.B、C; 0.271J (0.269-0.275之间);
0.264J(0.261-0. 267之间) ; 存在阻力
四、计算题(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10分)(1) (2)
19.(12分)(1) 拉力对车所做的功
(2)摩擦力对车所做的功
(3)由动能定理;
20. ⑴、⑵、
A
B
C
D
E
4.03
4.42
4.80
5.18
单位:cm试卷类型A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豌豆的传粉方式和传粉时间分别为( )
A. 自花传粉,开花前 B. 自花传粉,开花后
C. 异花传粉,开花前 D. 异花传粉,开花后
2.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做杂交实验时需要( )
A.高茎豌豆作父本,矮茎豌豆作母本 B.高茎豌豆作母本,矮茎豌豆作父本
C.对母本去雄,授予父本的花粉 D.对父本去雄,授予母本的花粉
3.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植物杂交实验,成功地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
A. 豌豆是严格的闭花自花授粉植物 B.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C. 豌豆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  D. 杂种豌豆自交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
4.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狗的长毛和卷毛 B. 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 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 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5.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01高茎+10l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直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 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C.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D. 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
B. 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
C.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8.要判断某个体是不是纯合子,最好的方法是( )
A.让其与杂合体交配 B.让其与纯合体交配
C.让其与隐性类型交配 D.让其与显性类型交配
9.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杂合子亲本自交,其子代个体中与双亲遗传因子组成都不相同的是( )
A.0% B.25% C.50% D.75%
10.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1次抓取是DD的概率是( )
A.1/4 B.1/2 C.0 D.1
11.正常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一对夫妇为单眼皮,丈夫的父母均为双眼皮。这对夫妇经手术后均明显地变为双眼皮,则他们所生的孩子一定是( )
A.双眼皮 B.单眼皮 C.眼皮介于单双之间 D.不能确定
12.水稻中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蓝色,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纯种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色
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色,一半呈红褐色
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色,1/4呈红褐色
D.F1测交后所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色,一半呈红褐色
13.鼠的毛色类型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甲、乙黑毛雌鼠分别与丙褐毛雄鼠交配,甲三胎生出9只黑毛幼鼠和7只褐毛幼鼠,乙三胎生出19只黑毛幼鼠,则甲、乙、丙三只亲鼠的遗传组成依次可能为( )
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
14.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性状表现可能是( )
A.三黑一白 B.全部黑色 C.二黑二白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5.小麦的抗病(T)对不抗病(t)是显性。两株抗病小麦杂交,后代有一株不抗病,其余未知。这个杂交组合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A.Tt × tt B.TT × Tt C.Tt × Tt D.TT × TT
16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为有角,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为无角,Hh的绵羊中母羊为无角,公羊为有角。现有一头有角母羊生了一头无角的小羊,则这头小羊的性别和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
A.雄性hh B.雌性Hh C.雄性Hh D.雌性hh
17.将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的豌豆连续自交,按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得到下图所示的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
           
A.曲线 a 可代表自交 n 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曲线 b 可代表自交 n 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曲线 b 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曲线 c 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18.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测交 B.自交 C.与杂合子高茎杂交 D.与纯合子高茎杂交
19.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双亲表现型正常,生了一个患该病的孩子,若再生一个孩子患该病的可能性是( )
A. 100% B. 75% C. 50% D. 25%
20.将具有1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F3代中杂合体比例为 ( )
A.1/8 B.7/8 C.7/16 D.9/16
21.遗传因子为Aa的豌豆自交,子代的表现为( )
A.全部为显性性状
B.3/4为显性性状,1/4为隐性性状
C.全部为隐性性状
D.2/3为显性性状,1/3为隐性性状
22.通过饲养灰鼠和白鼠的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见下表,如果亲本中的Ⅳ灰色雌鼠和亲本中的Ⅱ灰色雄鼠杂交,结果最可能是( )
A.都是灰色 B.都是白色 C.1/2是灰色 D.1/4是白色
23.人类多指是由显性遗传因子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双亲一方的遗传因子为AA,那么子女均患多指
B.双亲一方只要含有A,其后代都有可能出现多指
C.双亲均为Aa,那么子女就患多指
D.双亲均为Aa,那么子女患多指的可能性为3/4
24.已知白化病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现有一表现型正常的女人,其双亲表现型均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该女人和一正常男性(其母亲为白化病患者)结婚。试问,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 )
A.1/1200 B.1/9 C.1/600 D.1/6
25.有一种软骨发育不全的遗传病,两个有这种病的人结婚,生了一个患软骨发育不全的孩子,而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却是正常的,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此病的几率是( )
A.100% B.75% C.25% D.50%
26.白化病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某男患白化病,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正常。如果他的妹妹与一个白化病患者结婚,则生出白化病孩子的几率( )
A.1/4 B.1/3 C.1/2 D.2/3
27.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①红花╳白花→红花、白花 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
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 ④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28.遗传因子为Aa的豌豆植株所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 ( )
A.♀=♂   B.♀A∶♂a=1∶1  C.♀A∶♀a=1∶1  D.♀>♂
29.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一 红花A×白花B 全为红花
二 红花C×红花D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
A.红花为显性性状 B.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D.白花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30.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不能适用于哪些生物(   )
①噬菌体 ②乳酸菌 ③酵母菌 ④蓝藻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31.遗传因子为AA的牛与杂合子(Aa)公牛表现为有角,杂合子(Aa)母牛与遗传因子aa的牛表现为无角。一对有角牛交配,生下一头无角牛,这头牛的性别是(  )
A.雄牛 B.雌牛 C.雌、雄牛都可 D.无法确定
32.下列属于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遗传因子的是( )
A.A与b B.Y与y C.E与E D.f与f
33.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① 甲(顶生)×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② 甲(顶生)×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③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顶生;甲、乙 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 D.腋生;甲、丙
34.把黄玉米和白玉米隔行种植在一块试验田里,让它们在自然的条件下传粉,结果黄玉米结出的果穗上子粒全部是黄色,白玉米果穗上子粒有黄有白。以下对性状和亲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对白色是显性,黄玉米是纯合子,白玉米是杂合子
B.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和白玉米都是纯合子
C.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是纯合子,黄玉米是杂合子
D.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和黄玉米都是纯合子
35.通过测交实验,不能推测被测个体的( )
A.产生配子的种类 B.各种配子的比例 C.遗传因子组成 D.产生配子的数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0分)
36.番茄果实的颜色红果与白果是1对相对性状,并分别由A,a遗传因子控制着,下表是关于果实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分析回答:(每空2分,共10分)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 ,依据 得出的。(填实验组)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37.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B、b遗传因子控制,现有两个开紫花的大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对所产生的后代进行统计,其中开紫花的有301株,开白花的有101株,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 分)
⑴大豆的花色中,隐性性状是 。
⑵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的组成分别是 ;后代中开紫花的大豆的遗传因子的组成是 ,开白花的大豆的遗传因子的组成是 。
⑶在后代的紫花植株中,纯合子约有 株。
38. 有一种腿很短的鸡叫爬行鸡,由显性遗传因子M控制,在爬行鸡的遗传实验中得到下列结果:(每空2分,共10分)
①爬行鸡×爬行鸡→2 977只爬行鸡和995只正常鸡。
②爬行鸡×正常鸡→1 676只爬行鸡和1 661只正常鸡。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一组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 ,子代爬行鸡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正常鸡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2)第二组后代中爬行鸡互交,在F2中共得小鸡6 000只,从理论上讲,
有正常鸡 只,能稳定遗传的爬行鸡 只。
巴市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一年级 生物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每空2分,共10分)
(1 )红果,实验2或实验3;
(2)Aa×aa, AA×aa, Aa×Aa
37.(每空2分,共10分)
(1)白花;
(2)Bb×Bb, BB和Bb, bb; (3)100
38.(每空2分,共10分)
(1)Mm×Mm, Mm或MM, mm;(2)1500, 1500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
常用原子量:H 1 C 12 O 16 Fe 56
第Ⅰ卷 选择题(60分)
选择题(单选,2分×30)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 糖类、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煤经气化、液化和干馏三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 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类的食品,可常喝糯米八宝粥
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下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a和b用导线连接时,电子由铜电极流向铁电极
D.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
变成浅绿色
3.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A.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NH3的热稳定性比PH3强
4.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5.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
A. HClO的结构式:H—O—Cl
B. H2O2的电子式:
C. CO2的比例模型: D. 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6.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MgCl2 B. NH4Cl C. Na2O D. H2O27.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不能加快反应速率
B.降低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8.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 。下列说法中,表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
A.N2、H2、NH3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B.N2、H2、NH3的浓度相等
C.N2、H2、NH3的浓度不再变化
D.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H2O2分解制O2,加入MnO2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B.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 
C.反应中,SO2不能全部转化为SO3
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CO2,用碳酸钙粉末比块状反应要快
10.下列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
A.6和8 B.11和13 C.11和16 D.12和17
11. a、b、c、d是四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a、b、d同周期,其中d的质子数最大;a、c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与b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a>c>d B.相应氢化物的沸点:d>c>a
C.非金属性:c>a>d D. c与a、c与b均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12.向5 mL 0.1 mol·L-1 的KI溶液中滴加5~6滴0.1 mol·L-1 的FeCl3溶液后,再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可证明FeCl3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是( ) A.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I沉淀产生
B.加入CCl4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
C.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Cl沉淀产生
D.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是否有血红色
13.下列对有机物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溴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共平面
B.在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一定是偶数
C.属于同种物质,说明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是完全一样的
D.CH2Cl2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②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15.在下列分子结构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
A.H2O B. PCl3 C.N2 D. CO2
16.将煤粉碎、经脱硫处理、在适当过量的空气中燃烧,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
①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煤的利用率 ②减少SO2的产生,避免造成“酸雨”
③减少有毒的CO产生,避免污染空气
④减少CO2的产生,避免“温室效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
中的某些成分
B.利用天然气做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
C.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D.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在饮食中必须控制油脂的摄入量
18.下列化工生产原理正确的是( )
①可以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钠
②可以用钠加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制取镁
③电冶铝时,原料是氯化铝
④炼铁高炉中所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的,故无需加热
A.②③ B.①③ C.① D.②③④
19.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的干馏 B.石油的裂化 C.石油的分馏 D.铝热反应
20.煤是我国的一种主要能源,在使用煤资源时,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燃煤时应通入足量的空气,且越多越好 B.将煤制成水煤气
C.燃煤时应将煤块粉碎或磨成粉末 D.将煤经过处理制成甲醇等
21.“绿色化学”追求减少化工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下列物质中可以称为“绿色氧化剂”的是(  )
A.浓硫酸 B.氯气 C.双氧水 D.漂白粉
22.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
A.过滤法 B.萃取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23.下列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中不合理的是(  )
金属 冶炼原理
A Fe Fe2O3+3CO2Fe+3CO2
B Hg 2HgO2Hg+O2↑
C Mg 2MgO(熔融)2Mg+O2↑
D Na 2NaCl(熔融)2Na+Cl2↑
24.如何实现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除可用作清洁能源外,也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等
B.煤的气化是指将固态煤粉碎成气态煤,以使煤燃烧时能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完全燃烧
C.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和石油催化裂化得到的汽油的成分和化学性质不相同
D.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和苯就是分别来自于石油和煤的基本化工原料
25.铝能用于冶炼难熔的金属(如矾、铬、锰等),这是因为铝具有下列性质中的(  )
A.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B.导电性 C.熔点低
D.还原性,在冶炼反应中放出大量热
26.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 )
① ②乙烯 ③CH3COOH ④CH3CH2OH
⑤CH2 == CH—COOH ⑥
A. ①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④ D. ①③⑥
27.下列5个有机化合物中,能够发生酯化、加成和氧化3种反应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⑤
28.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消耗O2的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 )
A.C3H6、C4H6O2 B.C2H6、C2H6O
C.C2H2、C6H6 D.C3H6O、C3H8O
29.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
A. CH3—O—CH3和CH3—CH2—OH B .CH4 和CH3CH3
C.O2 和O3 D.
30.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A. 装置甲:防止铁钉生锈 B. 装置乙:萃取碘水中的碘
C. 装置丙: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D. 装置丁:海水蒸馏得淡水
第Ⅱ卷 非选择题(4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31.(10分)实验室可以用下图装置进行CO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并测定其中铁的含量的实验(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炼铁的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热分解法 B.热还原法
C.电解法 D.湿法冶金
(2)实验开始后,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A中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铝和Fe2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实验引发该反应的方法是
(4)若样品的质量为3.6 g,通入足量的CO充分反应后,B增重2.64 g,
则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_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2.(14分)下列是模拟石油深加工来合成CH2=CHCOOCH2CH3(丙烯酸乙酯)等物质的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2)CH2=CHCOOCH2CH3的含氧官能团 (填名称)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B+C→CH2=CHCOOCH2CH3:
②丙烯→聚丙烯: ③苯→硝基苯如何加热?: 。其优点是 。
(4)目前制备酒精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
方法二:
①对方法一所涉及的有机反应类型分别为: ,
②对于方法二, M的分子式为: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代号) (1分)
A、从绿色化学的角度看方法一的原子利用率100%
B、从原料的可再生性来说,方法二最好
C、方法二产物乙醇储藏的化学能来自于太阳能
33.(6分)随着世界粮食需求量的增长,农业对化学肥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氮肥是需求量最大的一种化肥。而氨的合成为氮肥的生产工业奠定了基础,其原理为:N2+3H22NH3
(1)在N2+3H22NH3的反应中,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9mol·L-1。用N2表示其反应速率为0.15 mol·L-1·s-1,则所经
过的时间为 ;
A.2 s B.3 s C.4 s D.6 s
(2)下列4个数据是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v(H2)=0.1 mol·L-1·min-1 B.v(N2)=0.1 mol·L-1·min-1
C.v(NH3)=0.15 mol·L-1·min- D.v(N2)=0.002mol·L-1·min-1
(3)在一个绝热、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2NH3(g) △H<0。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温度不再变化
C.断裂1mol N≡N键的同时,断裂6 mol N—H键
D.反应消耗N2、H2与产生NH3的速率之比1︰3︰2
34. (4分)Ⅰ: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如下实验提取海带中的碘:
①粉碎海带,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后高温灰化;②用水浸泡海带灰,过滤;③用盐酸酸化滤液,加入碘酸钾(KIO3)氧化溶液中的碘离子(I—),生成碘单质;④用四氯化碳溶液萃取水溶液中的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③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步骤③中也可用H2O2代替KIO3,离子方程式为:

(3)检验用四氯化碳萃取碘后的水溶液是否还有碘单质的实验方法是

(共6分)II:从A.乙烯 B.乙酸 C.葡萄糖 D.纤维素 E.油脂
F.蛋白质 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字母序号填在空格内。
(1)属于烃类的是 。
(2)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直接生成的有机物是 。
(4)肉、蛋、奶等富含 。
(5)能作为制造肥皂的原料是 。
(6)棉花、甘蔗渣的主要成分是 。
高一期末化学答案
1-5 A C B BA 6-10 B C C B D 11-15 D D B D A
16-20A B C C A 21-25 C D C B D 26-30 D C A B C
31.(10分)(1)B
(2)有白色沉淀生成;Fe2O3+3CO2Fe+3CO2
(3) Fe2O3+2Al2Fe+Al2O3 在铝热剂上放KClO3,插上镁条并将镁条点燃
(4)62.2%
32.(14分)(1)CH2= CH2 (2)酯基
(3)①②略 ③ 热水浴;受热均匀,温度易控制
(4)①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②C 6H12O6 ③BC
CH3—CH2 和

CH3
CH3—CH2—CH3说明: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II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20分,第I卷的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
第I卷 阅读题(64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时代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也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的理论依据。
“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来,在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是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的。后来的伊斯兰以及基督教的传入也属于这种情形。自从16世纪末叶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得以在与异域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从而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和目标。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一方面,积极寻找各种文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
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作用?“和而不同”就是我们的哲学依据,“寻找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高扬“文化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应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理性而现实的态度。
“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从“文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文化中也含有一些糟粕成分,因而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要希望全盘西化等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新文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
《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共同发展,建构一个和谐的现代社会,正需要这样的文化心态作基础。
1、下列关于“和而不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和而不同”被公认为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
B.在《论语·子路》》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主张,成为有关和同之辨理论的源头。
C.在全球化使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的今天,“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
D.“和而不同”这一哲学依据,有助于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孔子不是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对三代文化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体现了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B.“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与异域的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C.在对待外来文化上,“和而不同”的态度使得本土道教和外来的印度佛教迅速融合,在中国形成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局面。
D.“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这提醒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应该自觉吸收其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种心态有利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
B.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其他诸子学说为脉脉潜流和不竭源泉,体现了“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
C.战国中后期儒学“驳杂不纯”的特征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汉代以后“独尊”儒学,表明这种心态的影响力急剧下降。
D.当今世界,“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更显其重要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4.下列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告:祭告 B.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负:背着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泛指绳索 D.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根本
5.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
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吾王之好鼓乐 B.盛以锦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又欲肆其西封 D.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毕礼而归之
6.对全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提挈全文,然后逐层论述。
B.文章的第二段通过庄宗不忘父志,发愤图强的史实印证“人事”的重要性。
C.文章第三段对比分析事理后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
D.文章结尾作者告诫为国者不应该沉溺于美色之中,而应该培养高雅的情趣。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8.诗歌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试简要赏析。(4分)
9.请找出三、四句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妙在何处?(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千古江山, 。
(2)满地黄花堆积, 。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4)莫道不销魂, 。
(5) ,尽西风,季鹰归未。
(6)青泥何盘盘, _______________。
(7)执手相看泪眼, 。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乙 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大题内的小题,不能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全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请在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内打“√”。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2分)
晚 秋
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瓦萨卡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落到了地上。两个身材娇好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飘过一阵沁人的香水的芳香。这样的姑娘瓦萨卡连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没敢奢望过。她们对他来说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和孤儿院长大的玛妮克结了婚。但那个曾经安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在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每天唠唠叨叨,不停地数落他,甚至连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气,所以他越来越不愿碰她的身体了。想到这儿,瓦萨卡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仿佛侮辱了自己的妻子。毕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伤痛,后来又生育了一个女儿。最近玛妮克不幸伤了胳膊,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尽快筹到钱给玛妮克拍x光片和治疗……
  瓦萨卡的心底一阵绝望。现在他就是在到处找工作,对他来说,时间非常紧迫,每一分钟都很重要!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当搬运工,可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可要治好疝气也得一大笔钱哪!
  又是一阵略带凉意的微风吹了过来,一种像翠菊似的黄色小花随风摇动着小小的脑袋。这片开满黄色的小花、撒着一片片树荫的草地让瓦萨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他们家住在市中心,后来他们的房子被拆掉了,他们只得到了一点点少得可怜的补偿金。他和父母颠沛流离,几经辗转,最后才在邻近市郊的一个地方落下了脚,生活也随之落到了贫困线之下。
  瓦萨卡低低地骂了一句。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复读生梅鲁日。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大富翁了……
  一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侧着身子从沿着人行道停着的两辆汽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于是瓦萨卡马上就把目光移到了别处。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车轮下。第一个从汽车驾驶室跳出来的是已经吓得半死了的司机,随后乘客们也慌慌张张地从车上走了下来。有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上那对亮闪闪的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叹息了一声:“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
  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就放左边,离他只有一、二十米远。瓦萨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这个小包最有可能就是那个受伤的女人的。现在众人正要把那个女人抬起来。瓦萨卡的注意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他要留意那个女人,又要留意这个包。这时候救护车开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救护人员,把受伤的女人放到救护车里拉走了。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
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肯定价格不菲!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的眼前,离他只有一、二十步远……
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他刚走了两步,马上又停住了:他心砰砰跳地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同时,他又忍不住朝那个小包的方向看了一眼,结果他惊恐地发现,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着两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依旧迈着跳舞似的脚步朝着一个小花园的方向走去了。
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偷光了!
  那个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
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卸重负。“我鬼迷心窍了,”他心烦意乱地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
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
他信步在街上走着,孤身一人,漫无目的。只是当他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从前的老同学梅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独楼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
11.下列对这篇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 中年男人当着瓦萨卡的面拿走了小包,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因为在瓦萨卡看来,那个小包本该属于自己。
B.“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这段骂人的话语表明瓦萨卡从小缺乏教养。
C.小说中有关女式小包的细节,暗示了受伤女人的富有,也凸显了小包对瓦萨卡产生的心里冲击。
D.小说通过瓦萨卡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他与梅鲁日不同人生际遇的对比,揭示出社会的不公,为作品结尾作了铺垫。
E.小说的标题“晚秋”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包含了耐人寻味的丰富意蕴,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
12. 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6分)
13. 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14. 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2分)
数学奇才华罗庚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 l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予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12. 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 请简要分析(6分)
13. 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请简要说明(6分)
14. "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 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第Ⅱ卷 表达题 (5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5.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供认/供奉 臧否/否极泰来 如法炮制/炮烙之刑
B.提取/提防 脉搏/含情脉脉 冠冕堂皇/沐猴而冠
C.强迫/勉强 为难/为虎作伥 泥沙俱下/泥古不化
D.处置/处所 露头/风餐露宿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一个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其是非功过,任人评说,安之若素方是真君子。
B、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C、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剧目。
D.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1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不但菊花能够供人观赏,而且能够泡茶,泡茶味道还很好,菊花真有用啊!
B.能否实现“科研兴校”的战略,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
C.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
D.近几年来,由于我省的大部分地区连续不断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旱,致使农业生产尤其是蔬菜生产损失极为严重。
1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近几年,有轰动效应的社会事件,大都和网络有着密切关联,华南虎案、药家鑫案、甬温动车事故、小悦悦事件等等。网络声音潮水般地浸进现实社会,也浸润着、改变着现实社会。 , , , , , 。
①良好的网络心态将有助于社会的成长
②网络社会是日常社会中的一部分
③作为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平台和全新的社会存在方式
④反之,它的盲目与非理性必将引发社会思想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⑤网络并非是无关现实的“虚拟世界”
⑥网络心态是社会心态的反映和延伸
A.②⑥⑤③①④ B.⑤③②⑥①④ C.②⑤⑥①③④ D.⑤②①③⑥④
19.另换一种动作或表情,仿写句子。(4分)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
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
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六、20.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让你产生怎样的感悟与思考 不要脱离材料范围,请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
高一语文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33)
7.答案见参考译文。(8分)
(1)探究庄宗得到天下,和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给分点:“原、所以、其”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忧患辛劳可以使国家(自己)兴旺发达,安逸享乐可以让自己丧失性命(让国家灭亡),这是非常明白的道理。(给分点:“兴、亡、也”各1分,句子通顺1分)
8.(4分)“倚”,“依偎之意”,湛蓝的天空如水洗过一般明净高远与红楼相依相偎,(2分)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红楼高耸入云的雄姿,流露出诗人对秋日红楼景色的喜爱之情。(2分)
9.(4分)细节:觅户钩(1分)。妙处:诗人访友不遇,并不返回,而是反客为主,寻找开门的工具,看似唐突无理,实则无理而妙,可见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以及诗人对这里的熟悉、和主人相知之深。(3分)
10.(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3)无边落木萧萧下。(4)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休说鲈鱼堪鲙。(6)百步九折萦岩峦。(7)竟无语凝噎。(8)徒慕君之高义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2分)
11. A,B (4分)
12.(6分)(1)反衬(2分)瓦萨卡心情烦闷,处境凄凉(2分)
(2)照应标题(或渲染氛围)(2分)
13. (6分)心动---紧张---惊恐----慌乱---失望----轻松 (答对一处给1分,顺序错误一处扣2分。)
14.(6分)(1)不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萨卡的性格使然②瓦萨卡善良,即使对妻子不满也会自责③瓦萨卡正直,当看到一个姑娘摘伤者耳环时愤愤不平④瓦萨卡良知尚存,事后认为自己对小包有所企图是“鬼迷心窍” ⑤瓦萨卡能坚守道德底线,“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表明瓦萨卡即使有机会拾到小包也不会据为己有。
(2)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萨卡的性格及小说中的相关情景使然。②瓦萨卡贫病交加,急需钱解燃眉之急③社会不公导致心理失衡;家庭遭遇拆迁而致贫,不会读书的同学成了有钱人④周围没人,为瓦萨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⑤当中年男人拾走小包之后瓦萨卡认为是“把他偷光了”,表明瓦萨卡在心理以把小包视为己有。(理由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2分)
11.(1).(4分)A,B
12.(6分)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使他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13.(6分)①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②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③教给学生“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读书方法。(每点2分)
14.(6分)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①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②赛场观战,“观棋不语
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5.A
16.B.(3分 )(“鳞次栉比”多指船只或房屋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此处使用对象不对。)
17. (3分)C项(A.语序不当,“不但”放在“菊花”后;B.搭配不当,在“加速培养”前加上“能否”;D.缺主语,删去“致使”即可)
18.(3分)B (原文前面讲的是网络声音和现实世界。⑤句“虚拟世界”照应前句,应作为首句,排除了A,C;④句“反之……”照应了①句,应在①句后,排除D。)
19.(4分)流泪,不等于软弱/流泪有时是对淫威的愤怒/有时是对弱者的同情
微笑,不等于快乐/微笑有时是对困难的蔑视/有时是对胜利的憧憬
20.作文(略)
审题要求:考生应把握到这句话里高峰和彩虹以及梯子用的是引申意义,不能只说登山之道。
【参考立意】
1、要想实现心中的理想就应该付诸行动,脚踏实地地去做。
2、要想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不要停留于幻想,要靠自己切实的努力。
3、一个人在订立人生目标时应结合自身实际,不切合实际,盲目追求,将 无法达到预定目标。
【参考译文】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为的吗 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枝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王,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者,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到祖庙去祭告,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扔在地上,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为的呢 《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没有人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结果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有智慧、有勇气的人常常会因为沉溺某事物不能自拔而陷入困境,难道只是伶人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