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7科8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7科8份)

资源简介

武昌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政治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B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B卷7
至8页,全卷共8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牲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里,
认真核对与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
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的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
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或答题卷指定区域外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用2B铅笔涂黑.考生应
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答题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城内,答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题卷尸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本卷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意的。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回答1-2题。
1.科技发展需要经济实力的强有力支持,而其带来的不仅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
更可转化为国家的科技竞争力,确立该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正是由于这一原
因,中国的尖端科技进步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这表明
①经济是基础,经济是政治的集中表现
②文化由经济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③ B.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2.在2011年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后,神舟九号首次实现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载人交会对接,2012年6月24日,又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这愈味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领域又迈出重要一步。这说明
①实践能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    ②科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③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④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 ①②
3.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 呢?实验表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属动物,因此在一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牛吃草所以牛和草地在一起。 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价值选择
C.文化的差异带来生活方式的差异
D.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
4.《人民日报》以固定的版面,中央电视台每天以固定的时段刊载和播放《永远的丰碑》, 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只有健康有益的文化才能对人产生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报纸和电视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5. 2011年7月25日,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框架下的“茉莉飘香—江苏文化周”开幕式举行。以传统文化艺术展览和昆剧经典折子戏展演为主要内容的开幕活动将中国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无遗。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6、岭南文化能与基督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和睦相处,而且敢于和善于同异质文化进行直接嫁接,拿来为“我”所用,形成独特的文化流派。这表明岭南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它的
A.独特性 B.多样性 C.开放性 D.包容性
7.书法、京戏脸谱、皮影、武术……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己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A.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B.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C.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D.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9.核心价值体系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其部分内容可以通过文化产品潜移默地 影响群众的文化观念和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要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必须
①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②杜绝滋生低俗文化的土壤
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④发展流行时尚的通俗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0.剪纸由于受到材料和工具局限,在处理形象时,不能采取写实手法。而更强调写意,抓住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主体一目了然。这说明
A.艺术创作强调从艺术想象出发
B.写实手法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艺术
C.艺术创作不需要细节的真实
D.艺术创作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1.世界人口已于2011年10月31日凌晨达到70亿,人口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各国政府均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或抑制生育、或鼓励生育,或经历由抑制生育到鼓励生育政策的转变。这说明
①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要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地历史地统一
③没有判断人口政策正误的确定的标准
④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 ①④
12.我国一位工程院院士曾说过,就科学研究来说,失败也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会给研究提供极为宝贵的经验.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不允许失败”原则。从 思想方法上分析,“不允许失败”原则属于
A.形而上学B.辩证法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
13.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自然界,视自然界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自然界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自然,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③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④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真理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
1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下列说法与该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①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莱亡
③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5.华盛顿合作定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诱,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这主要是因为:合作者多了会分散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惰化合作者的积极性,容易产生组织内耗,减弱了群体工作效率。从辩证法角度看,破解华盛顿合作定律,应该
①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
②科学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 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①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②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③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很多名人名言包含深刻的哲理。对下列名人名言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联系是普遍的
②马克思: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一一一一物质决定意识
③赫拉克拉特: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矛盾就
是对立统一
④别林斯基: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运动是事物的
固有属性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2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握好各项目标、任务之间的平衡,稳中求进。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和“稳中求进”的哲学依据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③要坚持用矛盾观点看问题
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0.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21.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安装好了。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这一案例表明
①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②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
③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
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
A.生严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B.社会历史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解决社会实践
C.社会实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
D.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改革
23.右边的漫画可以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 2012年是《感动中国》十周年,十年沉淀下来的感动,是中国人心灵的历史,是一种慢慢变化的精神价值。100多个普通人的故事能感动我们的心灵,这说明
①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就是看其贡献
②有令人感动故事的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④应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卷共3小题,共52分。
25.(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龙文化,上下8000年,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向心力.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凡是世界上华人聚集的地方,总能看到龙的身影,龙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标志,龙文化得到了世代传承和弘扬.
(1)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4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们今天对龙文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10分)
26.(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
材料一
解决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靠科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面向产业需求,
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健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继续实施粮食
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
织,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
伍。
材料二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34票赞成、6票反时、11票弃权,表
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税法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在此
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了社会公众对修改草案的意见,最后表决的个税法修正
案将起征点由原定的3000元提高至3500元,“枕级”由修改前的9级调整为7级,以利
于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辩证法知识,对国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加以分析说明。
(1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必要性。(10分)
27. 2011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世界贫易组织10周年的日子.10年风雨10年跨越,
辉煌成就令人鼓舞,深刻启示弥足珍贵.加入世贾组织,扩展了我国发展的国际空间,
极大地发挥了我国的比较优势,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产业升级,
护大了就业总量,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向世界敞开大门,不仅惠及我国13亿人民,而
且给世界带来了繁荣发展。10年过去,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出现了很多新变化.一方
面,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主要经济体复
苏步伐放缓;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劳动力等资源比较优势正在减退,经济增长的环境
资源约束强化,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日显紧迫.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我国如何提高对外
开放水平?(12分)
武昌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调研考试
政治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D C B D C A B D D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C B B B D C A C D B D
二、主观试题(3大题,共52分)
25.(1)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2分)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分)(2)①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辩证的认识龙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升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分)②目前海内外华人均以“龙”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应充分发挥龙文化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激发中华民族的的生命力、创造力。(3分)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同时也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倾向。(3分)
26、
27.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3分)②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要看到事物发展的有利条件。加入世贸组织10多年来,扩展了我国发展的国际空间,极大地发挥了我国的比较优势,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产业升级,扩大了就业总量,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传统的劳动力等资源比较优势正在减退,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约束强化,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日显紧迫。(3分)③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既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也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从外部条件看,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对外贸易困难增大,从内部条件看,我国经济急需调整和转型。(3分)④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3分)(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整体和部分)武汉市武昌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谣诼/拔擢 窗户框/匡俗济时 兴风作浪/逸兴遄飞
B.载体/下载 冠心病/冠冕堂皇 提纲挈领/度长絜大
C.玉玦/捧袂 倒装句/大倒胃口 非诚勿扰/少安毋躁
D.赍发/辑录 处女作/处心积虑 大有裨益/纵横捭阖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赝品 蟊贼 美仑美奂 残羹冷炙
B.租赁 国萃 礼尚往来 晨光熹微
C.纨绔 元宵 责无旁贷 皇天厚土
D.寒暄 付梓 提要钩玄 流觞曲水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并不缺少道德基因,2011年“小悦悦事件”终于让中国刮起了一场“道德风暴”,“拒绝冷漠,传递温暖”的呼喊不绝如缕。
B.林书豪的NBA之路颇为坎坷,他长期替补,也没有什么上场的机会,如果说姚明的成名是一帆风顺的话,林书豪的爆红只能用一鸣惊人来形容了。
C.最近,朝鲜准备再次发射火箭的消息犹如石破天惊,震动了美、日、韩三方政坛,“朝鲜威胁论”又被重新提起。
D.与5月份相比,6月份武汉二手车市场表现差强人意,总体成交量下降显著,库存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价格更是大幅度下降。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打假斗士方舟子向韩寒发射了一枚名为“代笔”的炮弹,纷争的原由最早起源于今年1月15日麦田发表的一篇博文公开质疑韩寒的作品。
B.自从今年全国扶贫工作会议调整扶贫标准后,全国便有更多低收入的人被纳入国家扶持与救助的范围,城乡分割的社会救助制度开始趋向城乡一体化。
C.《中国教育报》开辟了刊登教学一线老师阐述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如何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文章。
D.回家的车票、年终的薪资,甚至仅仅是提供一本好书、开通一个信箱,对于农民工来说,就不仅是心灵的慰藉,更是生活的便利。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和阿根廷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代表作分别为中篇小说《老人与海》、长篇小说《百年孤独》。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C.《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此外还深刻描写了当时贵族家庭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冲突。一面是“情重愈斟情”的感伤,一面是“忽喇喇似大厦倾”的末世感。
D.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著有《人·兽·鬼》《围城》等。《围城》重点叙写的是方鸿渐个人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的经历,由此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当今国人颇热衷于区分东西方文化之不同,比如中国,崇尚“性本善”,并由对人性善的认知形成一种耻感文化;而西方却崇尚“原罪说”,并由对人性恶的认知形成一种罪感文化。这两种文化就其本源来讲,也许不相伯仲,各有千秋,但从其传承、演变和发展来看,就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了。
西方的罪感文化源起于基督教的“原罪说”,“原罪说”中的“罪”,指的是一种“罪性”,并非一种“罪行”。如《圣经》中列举的“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嫉妒、暴怒、傲慢。这“七宗罪”与其说是“罪”不如说是“欲”——只有时刻警惕和节制这些欲望,人才不至于犯罪。西方的罪感文化正是由此发端,逐渐形成原罪文化的核心内涵,即它特有的忏悔意识、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
中国的耻感文化若按其本义来讲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似乎相差无几,所谓“知耻近乎勇”,若作“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或者说是“勇于承认错误”阐释,并将“耻感”当作善恶、是非、美丑的辨别标准,那当是不错的。但国人对“耻感”的阐述毕竟比较笼统,远不如西方对“原罪”的界定那么具体。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由春秋而战国,由封建而集权,这种耻感文化便随着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而逐渐变异了。比如楚汉相争,项羽兵败之后,不愿听从船夫的劝告渡过乌江逃生。有学者认为这正是项羽的耻感所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思”的是什么?“思”的正是他的“耻感”。然而,项羽又为何而感到羞耻呢?是因为他在争霸中的残忍杀戮吗?显然不是,他的“无颜见江东父老”完全是因为他的失败。在这里,本原的耻感文化已经被“成王败寇”的价值取向给异化了,并逐渐蜕变成颇具中国特色的“面子文化”。不过,项羽毕竟还知道羞耻,倘若换成刘邦呢?他会“不肯过江东”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想想看,一个亲爹被对方俘获并声言要烹掉,竟然还提出可分一杯羹的市井无赖,怎么可能有羞耻之心呢?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无耻之徒坐上了龙椅,当了汉朝的开国皇帝。汉朝的大一统从此将皇权专制的体制扎实地奠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就这么些不知羞耻的开国皇帝王公大臣,我们能将其纳入耻感文化之中么?在如此的意识形态领域里,无耻便比知耻更得人心,耻感文化便也从此沦为面子文化和无耻文化——整个社会的表面也许还在崇尚耻感,而内里却早已奉无耻为圭臬。
如此看来,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似乎并非不相伯仲,各有千秋,否则,“知耻”何至于蜕变成无耻了呢?答案很简单,西方的罪感文化源于基督教的宗教信仰,而由“原罪说”所生成的忏悔意识、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又似乎天然地导向社会的平等与自由、民主与法治。在罪感文化的浸润下,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具有了一种纠错的功能,就可以处在一种不断完善的境地。比如德国,经历了二战之后,全国上下都认真进行了反省,不止一次地公开向受害最深的犹太人谢罪,不能不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有“面子”,罪感文化所起的先进作用亦不言而喻。而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日本至今也未认真反省他们在二战当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其文化原因恐怕正是他们把“耻感”定位在战败上,这也就难怪他们的政府要员时不时地要去参拜靖国神社了。
耻感文化就其本原意义来讲,注重的是人的道德伦理,似乎只要“圣人出”,只要“吾日三省吾身”,天下就“大同”了。然而,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与约束,此类道德自律能靠得住吗?圣人统治导致的只能是专制与独裁,道德伦理也只能沦为空洞的说教和虚伪的做秀.于是,人们对“知耻近乎勇”的阐释就不再是“勇于承认错误”,而是敢于报仇雪恨。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勾践卧薪尝胆以雪“会稽之耻”的故事,不就是从这个角度来阐释“耻感文化”的吗?
东西方在本源上颇有些近似的两种文化,却因选择的路径不同而在传承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今是到了回溯本原耻感文化的时候了,对西方的罪感文化更不能拒之门外,而是应该虚心认真地加以吸纳,并让二者相互融合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回失去的灵魂,才能使扭曲的灵魂得到救赎。
(选自2012年第5期《社会科学论坛》)
6.下列关于“罪感文化”的内涵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原罪文化的核心内涵主要是指特有的忏悔意识、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
B.罪感文化源起于基督教的“原罪说”,它就是值得我们时刻警惕的罪行。
C.罪感文化强调一个人只有警惕和节制自己的诸多欲望,才不至于走向犯罪的深渊。
D.罪感文化可以使个人或社会具有一种纠错的功能,从而使之日臻完善。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能接受西方的罪感文化,我们就能找回失去的灵魂,使扭曲的灵魂得到救赎。
B.耻感文化崇尚“性本善”,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曾经起着极其重要的先进作用。
C.引用日本要员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例也间接地说明了耻感文化已经沦为无耻文化。
D.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本源是相同的,但在传承、演变和发展中却走向殊途。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封建而集权,耻感文化在皇权专制的意识形态领域里,发生了严重变异,由“知耻”蜕变成“无耻”。
B.如果有了相应的制度规范与约束,耻感文化原本所注重的道德伦理有可能不再沦为空洞的说教和虚伪的做秀。
C.“原罪说”对西方的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引领个人和社会勇于承认错误、公开道歉和真诚悔过。
D.因为国人对“耻感”的阐述比较笼统,所以人们对“知耻近乎勇”的阐释就不再是“勇于承认错误”,而是敢于报仇雪恨。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伊娄谦,字彦恭,本鲜卑人也。其先代为酋长,随魏南迁。谦性忠直,善辞令。仕魏为直阁将军。武帝将伐齐,引入内殿,从容谓曰:“朕将有事戎马,何者为先?”谦对曰:“愚臣诚不足以知大事,但伪齐僭擅,跋扈不恭,沈溺倡优,耽昏曲蘖。其折冲之将斛律明月已毙,谗人之口,上下离心,道路仄目。若命六师,臣之愿也。”帝大笑,因使谦与小司寇拓拔伟聘齐观衅。帝寻发兵。齐主知之,令其仆射阳休之责谦曰:“贵朝盛夏征兵,马首何向?”谦答曰:“仆凭式之始,未闻兴师。设复西增白帝之城,东益巴丘之戍,人情恒理,岂足怪哉!”谦参军高遵以情输于齐,遂拘留谦不遣。帝克并州,召谦劳之曰:“朕之举兵,本俟卿还;不图高遵中为叛逆,乖朕宿心,遵之罪也。”乃执遵付谦,任令报复。谦顿首请赦之。帝曰:“卿可聚众唾面,令知愧也。”谦跪曰:“以遵之罪,又非唾面之责。”帝善其言而止。谦竟待遵如初。其宽厚仁恕,皆此类也。既平王谦,谦耻与逆人同名,因尔称字。数年,出为泽州刺史,清约自处,甚得人和。以疾去职,吏人攀恋,行数百里不绝。数岁,卒于家,时年七十。
史臣曰:伊娄谦志量弘远,不念旧恶,请赦高遵之罪,有国士之风焉。
(选自《二十四史·隋书》,有删改)
邺伊娄谦聘于齐,其参军高遵以情输于齐,齐人拘之于晋阳。周主既克晋阳,召谦,劳之.执遵付谦,任其报复。谦顿首,请赦之,周主曰:“卿可聚众唾面,使其知愧。”谦曰:“以遵之罪,又非唾面可责。”帝善其言而止。谦待遵如初。
臣光曰:赏有功,诛有罪,此人君之任也。高遵奉使异国,漏泄大谋,斯叛臣也;周高祖不自行戮,乃以赐谦,使之复怨,失政刑矣!孔子谓以德报怨者何以报德。为谦者,宜辞而不受,归诸有司,以正典刑。乃请而赦之以成其私名,美则美矣,亦非公义也。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入内殿,从容谓曰 从容:随口
B.上下离心,道路仄目 仄目:斜着眼睛看
C.乖朕宿心,遵之罪也 乖:顺从
D.朕之举兵,本俟卿还 俟:等待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使谦与小司寇拓拔伟聘齐观衅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谦参军高遵以情输于齐 不赂者以赂者丧
C.乃执遵付谦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齐人拘之于晋阳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伊娄谦认为北齐君主越礼妄为,骄横跋扈,沉湎酒色。该国武将斛律明月已死,流言满天,上下异心,所以他很赞同北周武帝出兵攻打北齐。
B.是高遵的出卖致使伊娄谦被北齐拘留,北周武帝抓到高遵后就交给伊娄谦,要他当众向高遵吐口水,让高遵知道羞愧,但伊娄谦认为高遵的罪过还不至于受到吐口水的责罚。
C.两本史书对于伊娄谦与高遵的故事,在史实记述上没有多大区别,但看法不同,《隋书》作者认为伊娄谦高风亮节,有国士之风,而司马光则否定了伊娄谦宽恕高遵的做法。
D.司马光认为君主应该赏罚分明,对于高遵这样的叛徒应该用刑法进行惩罚,而不应该交给伊娄谦随意处置以复仇,伊娄谦的以德报怨也不公正。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设复西增白帝之城,东益巴丘之戍,人情恒理,岂足怪哉!(3分)
(2)以疾去职,吏人攀恋,行数百里不绝。(3分)
(3)为谦者,宜辞而不受,归诸有司,以正典刑。(3分)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殷浩,字深源,陈郡长平人也。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与叔父融俱好《老》《易》。融与浩口谈则辞屈著篇则融胜浩由是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蝶恋花·聚骨扇
[金]完颜璟
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
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注】①聚骨扇:折叠扇。②完颜璟,金世宗完颜雍孙,金世宗病死后继位。庙号章宗,谥号英孝皇帝,统治期间曾出现金朝发展的极盛阶段——明昌之治。③湘江龙骨:湘妃竹,这里指扇子骨架。
(1)这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片写出了聚骨扇哪些特点?(3分)
(2)词的下片由扇及人,写作者赏玩聚骨扇。请结合词句分析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说说最后两句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道小题作答)(5分)
(1)君子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3) ,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4)东篱把酒黄昏后, 。 (李清照《醉花阴》)
(5)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 (周邦彦《苏幕遮》)
(7)楚天千里清秋,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孤城
非鱼
浓雾锁城。不过才十几分钟,这座小城便成了孤城。
警察封锁了高速路、公路。雾太大了。得到警察封锁道路的消息,李生慌了。
他觉得害怕,好像自己一个人被扔在小城里,孤独无助。尽管他知道周围都是人,但这些人不是他的亲人。他的亲人在城外,在距离小城二十五公里的乡下,那里鸡鸭成群,小桥流水,李生迫切地想要回到那里,回到亲人的身边,那样才踏实。
李生跑下楼,掏出钥匙准备开车,想到警察已经封了路,又沮丧地收回钥匙。他只有走着回家了,警察总不至于连人都拦截吧。
浓雾遮蔽了周围所有的东西,除了身旁四五米的范围,其它什么也看不到。李生停下来,可以听到有高跟鞋叮叮叮敲击路面,有人在说话,隐约有人影影绰绰晃动.有人匆忙从他身边跑过,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什么,一个人在身后喊着那人的名字,那人答应一声,没有回头。偶尔有一束黄的光缓慢地闪过,远远有滴滴的喇叭声。
李生心慌得厉害。他想看到熟悉的人,看到熙攘的汽车,想跟人说话,说什么都行。
过了一个路口,又过了一个路口,雾似乎越来越浓,像牛奶漫天倾泻,抹也抹不开。
李生掏出手机,试图找出一个人跟他聊天,很奇怪,显示有信号,手机就是打不出去。他一遍一遍地拨手机里存储的每一个号码,不管谁。110、120、119,甚至114,他都拨了,一个也拨不出去。
李生加快了步伐。总会走出去吧。越这样想,却似乎越陷入了迷宫,好像一直在原地打转。像被人施了魔法,所有的东西都消失在浓雾里,轻飘飘地,就没了。
突然,一条黑色的小腊肠狗从身边跑过,李生欣喜若狂,可爱的小狗,尽管它不会说话,但也是个伴。李生紧跟着脚步轻盈的小腊肠,生怕跟丢了。
小腊肠似乎明白李生的心思,它的脚步慢下来,李生可以很轻松地与它并行。李生默默地说:小狗,谢谢你。
也许是觉得没意思,和李生一起跑了一会儿,小狗叫了几声,突然往斜刺里窜过去,李生喊“站住”,但无济于事。少顷,他听到了两只狗的叫声,小腊肠找到了它的伙伴。
真是悲哀啊。
走,赶紧走。赶紧离开这座可怕的孤城。
终于,到达出城的路口了。警察背着手站成一排,如果不是身上米黄的荧光背心,李生根本看不到他们。
他跑过去,想从警察中间穿过。可他们站得实在太密,李生又太胖了,根本穿不过去。李生说:警察同志,请让我过去。这些威严的警察居然没有一个人搭理他。李生拉拉他们其中一个的衣服:求求你,让我过去,我要看我爸看我妈我妹看姬小凡。还是没人搭理他,好像他面对的是一排水泥砌的警察。
李生哭喊起来,他的恐惧已经蕴集到了顶点,一下爆发出来,孩子一样大声地哭,绝望地喊。但那些警察依然无动于衷。
喊过哭过,李生的心稍稍安定了些。既然哭喊没用,就要想别的办法,必须尽快离开这里,离开这座浓雾紧锁的孤城。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李生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他只能盯着那些米黄的背心,连成一条线的黄背心,从那里感觉到一点温暖的气息。
过去的日子,排山倒海一样来到李生眼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妹妹在一起,和姬小凡在一起,快乐得到处都是和煦的阳光,多好啊。可现在,除了雾什么也没有。
就在李生一屁股坐到地上,丧失一切信心的时候,天居然一下放晴了。浓雾像缕缕的丝帛一样被轻轻抽走,霎时,阳光遍地。
他恍惚地站起来,看看前方,一条宽阔的道路,通往他家乡的路,路上全是等待进城的人和车。看看身后,一座座美丽的大楼高高挺立,楼上的招牌清晰可见。
一切就像梦一样。
一个小警察过来对他说:走吧,现在可以走了。
去哪儿?
你不是要回家吗?
我回去干嘛?又没事,我上个月刚回去过。
可是,你刚才哭着喊着说要回去的。
我现在又不想了。
李生转身向回走,一座大楼的十一楼上,有他打开的电脑,没干完的工作。
(选自2012年第5期《小小说》,略有删改,)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准备回家的李生被警察封路的消息吓慌了,他更加迫切地想回到家乡亲人身边,那样心里才踏实,所以就匆匆上路了。
B.作者用词极其精妙,如“被扔在小城里”里的“扔”字和“陷入了迷宫”里的“陷”字,都极富表现力,写出了李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恐慌心理。
C.李生的手机打不出去,充分说明在浓雾锁城之时,所有的人也像他一样,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却又回不去。
D.作者写到一条黑色小腊肠狗时,用到了先扬后抑的手法,李生开始从小狗那里得到了些许安慰却很快被小狗抛弃,最终仍是孤独一人。
E.文中提到了李生的爸妈妹妹和姬小凡,他们是李生的精神寄托,尤其在这样的大雾天,只有他们才能让惊慌失措的李生感到踏实。
17.“孤城”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孤城”内涵的理解。(6分)
18.作者在小说中多次写到浓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你结合全文的内容简要地回答。(4分)
19.当大雾锁城时,李生拼命要出城回家,雾散之后又不想回家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矛盾的心理历程。请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一下李生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从高中所学古典诗词中再举一个恰当的例子补写在下面横线处。要求所举例子引文正确、紧扣虚实关系,并有适当的分析,字数在100字以内。 (4分)
人们在分析艺术品虚和实的关系时常说:“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这一现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字面上是写景,但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浓情厚谊,又是抒情。所写之景是实,所抒之情是虚。这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再如苏轼《(江城子》中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作者与妻子伉俪情深,虽生死殊途而旧情难忘。积思成梦,悲喜交加,这是虚写。而实则是写梦醒后的悲伤。这样虚实结合,写出了诗人对亡妻思念之深之切之苦。还比如 。
21.下面是白居易的一首七律《自河南经乱》,其中颔联和颈联的词组已经打乱,请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诗歌的空缺处。(4分)
自河南经乱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 。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①骨肉流离②散作九秋蓬③干戈后 ④田园寥落
⑤辞根 ⑥道路中 ⑦吊影 ⑧分为千里雁
22.张明同学来信,请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问题: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到底有什么作用?请你以“刘民”的名义写一条短信回复给他。(限80字以内)(4分)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牵线”一词在我们语言交际里,有时表示互相牵拉成线形的意思;有时指傀儡戏的幕后拉线,喻背后操纵;有时指联络双方或多方促成某种关系。
“牵线”一词引起了你哪些联想和感悟呢?请根据自己的思考或联想,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二语文考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C(A.zhuó/zhuó,kuàng/kuāng,xīng/xìng;B.zài/zài,guān/guān,qiè/xié;C.jué/mèi,dào/dǎo,wù/wú;D.jī/jí,chǔ/chǔ,bì/bǎi)
2.D(A.美轮美奂;B.国粹;C.皇天后土。)
3.B(A.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B.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这里使用正确。C.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D.差强人意:含褒义,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4.B(A.“原由最早起源于”杂糅,改为“原由是”或“纷争最早起源于”;C.缺宾语,在句子最后加上“的栏目”;D.语序不当,“心灵的慰藉”与“生活的便利”位置互换。)
5.A(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作家。)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6.B(根据第二段可知,“原罪说”中的“罪”,指的是一种“罪性”,并非一种“罪行”。)
7.C(A.说法绝对,“只要……就”表示充足的条件,应改为“只有……才”;B.原文中是说“中国,崇尚‘性本善’,并由对人性善的认知形成一种耻感文化”;D.应是“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在本源上颇有些近似”。)
8.D(因果关系不成立。)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9.(3分)C(乖:违背。)
10.(3分)D(A.于是,就/通过,经由;B.把/因为;C.于是,就/竟;D.在。)
11.(3分)B(错在“伊娄谦认为高遵的罪过还不至于受到吐口水的责罚”,应该是伊娄谦认为高遵的罪过不是吐口水能够责罚的。)
12.(9分)【答案示例】
(1)(3分)如果是要在西边增扩白帝城,在东边增加巴丘的戍守,从人情常理上讲,哪里值得奇怪呢?(关键词“设:假如、如果”“益:增加”各1分,句意1分)
(2)(3分)因为疾病离辞,官员百姓(拉)扯着他的车恋恋不舍,(一个接着一个)不间断地一直跟着走了几百里路。(关键词“去职:离职、辞职”“攀:拉扯、牵挽”各1分,句意1分)
(3)(3分)作为伊娄谦,应当推掉而不接受,把高遵送交官府,以阐明验证法律。(关键词“宜:应当”“诸:之于,把他交给,把高遵交给”各1分,句意1分)
13.(3分)【答案示例】融与浩口谈则辞屈/著篇则融胜/浩由是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
14.(8分)
(1)(3分)【答案示例】特点:①材料华贵;②式样新巧;③修饰之美(或:扇面精美)。(言之成理即可)
(2)(5分)①闲适潇洒,喜好新奇风雅,但能自我控制,不误国事的君主;②作为君主不能因珍爱之物而误国事,我们不能玩物丧志。(意近即可,酌情给分。)
15.(5分)(1)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弦弦掩抑声声思;(4)有暗香盈袖;(5)登东皋以舒啸;(6)一一风荷举;(7)水随天去秋无际;(8)即冈峦之体势。(每空2分,出现错别字,或是漏字、增字不给分。)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16.(4分)A、C(A项错在李生不是“准备回家”而被雾“吓慌了”,因雾而想回家;C项中“所有的人也像他一样,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却又回不去”文无根据。)
17.(6分)【答案示例】标题“孤城”,一语双关。①表面上指一座被大雾封锁,交通中断(出城的道路被封锁)的城市。(2分)②暗指主人公自己就是一座孤城:处境上,作为外来的农村人孤独地在城市里打拼;心理上,在这个城市,与亲人隔绝,没有朋友,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内心倍感孤独。(4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
18.(4分)【答案示例】①交代了故事产生的背景和原因。②烘托了人物紧张、慌乱的心理。③象征着人在城市里的迷失。④是雾让李生强烈地感受到与亲人的阻隔。⑤线索作用,串联故事情节,设置人物活动背景。(答出两点即可,一点2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
19.(6分)【答案示例】李生在回乡与返城之间的心理是矛盾的。①当大雾阻隔了城市和乡村的交通时,
这种阻隔使李生产生了恐惧,害怕家乡和亲人与自己的隔绝,害怕失去故土和亲人,所以拼命想出城回家乡。②当李生在一个谋生的城市,在无人为伴,无人可以交流,感到孤独时,就格外地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所以想回乡。③李生还要在城里工作,城里有他的理想、事业的追求。④李生认为,只要能时常回家乡看看,知道家乡的亲人平安健康,这就够了。⑤现实中,许多人常常不得不像李生一样为了自己追求的理想、学业或事业而离开家乡和亲人,坚持着孤独地在城市里打拼。乡村温情与事业追求,亲友情感与城市孤独,由此产生了复杂而现实的矛盾心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4分)【答案示例】
【例1】白居易《琵琶行》三次写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依次烘托了诗人凄凉的心境、琵琶声的美妙动人和琵琶女孤独悲伤的心境。景是实,通过景物烘托出来的情则是虚。
【例2】李煜国亡家破,一国之君,沦为囚徒,终身受辱,千古蒙羞,胸中怨恨,难以尽言。词人用一比喻,极言愁苦之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化虚为实,以实写虚,把“愁”物化为一江东流的春水,多而不绝的愁绪形象地表达出来。
【例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塑造了三国时周瑜风流儒雅,才华出众,英俊伟岸的形象,再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赤壁之战时的场景,这是虚写。对历史人物的景仰和歌颂,正包含了诗人对自己的现状的不满,虚实结合,相反相成,在古今对比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评分标准:作者、作品名称正确1分,引文准确恰当1分,虚实分析各1分,语言表达1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
21.(4分)④③,①⑥。⑦⑧,⑤②。
22.(4分)【答案示例】张明,你好。我认为细节描写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表现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特点,二是交代草料场起火的原因不是林冲的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浅见仅供参考。刘民即日。(意近即可,酌情给分。)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60分)作文。
【立意提示】这个作文题采用的是“材料+自命题”的模式。材料中列举了很多“牵线”的含义,但是要想把作文写得有新意,就要赋予“牵线”新的内容。可以写有关牵线的人或事,有关牵线的见闻或感悟,可以写步线行针、穿针引线、断线风筝、牵肠挂肚、千里姻缘一线牵、无丝有线、牵线搭桥等等。
(参照2012年全国高考湖北卷作文评分标准)
分项分等 一等(25~21分) 二等(20~16分) 三等(15~11分) 四等(10~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5分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 基本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 大体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 不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不通,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
10~9分 8~7分 6~4分 3~0分
发展等级 特征10分 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显有文采略显创意 个别句有点深刻个别细节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略显个性
附:【译文】伊娄谦,字彦恭,本是鲜卑人。他的祖先是酋长,随魏迁到南方。伊娄谦性情忠厚正直,善于言辞。在魏时做直阁将军。北周武帝将要讨伐北齐,伊娄谦被召引到内殿时,武帝随口说:“我将要发动战事,先攻打谁呢?”伊娄谦回答说:“我实在不够了解大事,但伪齐越礼妄为,骄横跋扈而不恭敬,沉溺于与歌舞杂技之人的交往,沉湎酒色。他的武官斛律明月已经死了,小人口传流言,上下异心,走在路上不敢正视。如果兴兵讨伐,这是我所期望的。”武帝大笑,于是派伊娄谦和小司寇拓跋伟访问北齐去探察对方的破绽、漏洞(以便乘机发动进攻)。武帝不久发兵作战。齐王知道了,让他的仆射阳休之责备伊娄谦说:“贵朝在盛夏时节征发军队,准备打向哪里?”伊娄谦回答说:“我临出征时,没听说要发兵。如果是要在西边增扩白帝城,在东边增加巴丘的戍守。从人情常理上讲,哪里值得奇怪呢?”伊娄谦的参军高遵把北周将征伐北齐的情报通报了北齐,于是北齐拘留了伊娄谦不让他回去。武帝攻下并州,召见伊娄谦,慰问他说:“我发动战争,本来是要等你回来的;没料到高遵中途叛变,违背了我早先的想法,这是高遵的罪过。”就捉拿高遵交给伊娄谦,任凭他处置。伊娄谦叩头请求赦免了高遵。武帝说:“你可以召集众人向他脸上吐口水,让他知道羞耻。”伊娄谦跪下说:“以高遵的罪过,又不是向他脸上吐口水所能责备的。”武帝认为他说得对而没有责罚高遵。伊娄谦最终对待高遵一如既往。他宽厚仁爱,都像这样。平定王谦后,伊娄谦耻于和叛逆之人同名,因此称字号。过了几年,出京做泽州刺史,自己清廉节俭,很得民心。因为疾病离职,官员百姓(拉)扯着他的车恋恋不舍,(一个接着一个)不间断地一直跟着走了几百里路。过了几年,死在家里,时年七十岁。
史臣说:伊娄谦气量宽宏志向高远,不计较旧怨,请求赦免了高遵的罪过,有国士的风范啊。
当初北周的伊娄谦访问北齐,他的参军高遵把北周将征伐北齐的情报通报北齐,北齐便把伊娄谦扣留在晋阳。北周国主武帝攻下晋阳以后,召见伊娄谦,对他加以慰问。捉了高遵交给伊娄谦,任凭他进行报复。伊娄谦对北周武帝叩头,请求赦免高遵,武帝说:“您可以召集大家向他脸上吐口水,使他知道羞愧。”伊娄谦说:“以高遵的罪行,不是向脸上吐口水所能责备的。”武帝认为他的话很对而没有责罚高遵。尹娄谦对待高遵一如既往。
臣司马光曰:赏有功,诛有罪,这是君主的责任。高遵奉命出使异国,泄漏重大的机密,这就是叛臣;北周高祖自己不下令加以处死,却把他送给伊娄谦,让他报复怨恨,有失刑赏的教化!孔子所说的以德报怨者用什么来报德。作为伊娄谦,应当推掉而不接受,把高遵送交官府,以阐明验证法律。他却请求君主对高遵赦免以取得个人的好名声,美倒是美了,但并不符合公义。武昌区2011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数学(文)试卷
本试卷共5页,共21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舰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挂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认真核对与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拈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里.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常改动,用株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基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的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或答题卷指定区域外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题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全集U=R集合M={x|-2≤x≤3} ,P={x|-1≤x≤4},则等于
A、{x|-4≤x≤-2}  B、{x|-1≤x≤3} C、{x|3≤x≤4}  D、{x|3<x≤4} 
2、复数(1+i)(1-ai)R,则实数a等于
A、1  B、-1  C、0  D、±1
3、如图所示,D是△ABC的边AB的中点,则向量等于
A. -+   B. -- 
C、-    D、+
4、设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且成等比数列,则等于
A、5  B、4  C、3  D、2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人的x的值为2,则输出的x的值为
A. 23   B. 11   C.5   D. 16
6、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4x+2y的取值范围是
A、[0,10]  B、[0,12]  
C、[2,10]  D、[2,12]
7.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下(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分别为
  A. 24cm 2,12cm3
  B. 15cm 2,12cm3
C. 24cm 2,36cm3
  D.以上都不正确
8.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pq为真命题,则pq为真命题
B、“x>1”是“x2+x一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命题“xR,使得x2+x+1<0”的否定是“xR,都有x2+x+1>0”
D、命题“若x2>1,则x>1”的否命题为“若x2>1,则x≤1”
9.已知三个函数f(x)=2x+x,g(x)=x3一8,h(x)=log2x+x的零点依次为a,b,c则
A. a<b<c  B. a<c<b  C. b<a<c  D. c<a<b
10、已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x恰有三个公共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1] B、[-1,2) C、[-1,2] D、[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填错位置,书写不清,模棱两可均不得分.
11.若sin+cos=,则sin2=_____
12.已知a>b,ab0,给出下列不等式:①a2>b2;②;③,其中恒成立的个数是____.
13.若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且=6,=6,,则边BC的长是___.
14、已知函数f(x)为偶函数,当x≥0时,f(x)=x3-8,则f(x-2)的解集为__
15、在△ABC中,已知点A(5,-2),B(&,3),且AC边的中点M在y轴上,BC边的中点N在x轴上,则直线MN的方程为____
16.双曲线=1的-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离心率为e,则的最小值为__
17、有如下四个推断:
①由=2n-1,求出S1=12,S2=22,S3=32,…,推断:数列{}的前n项和为;
②由f(x)=xcosx满足f(-x)=-f(x)对R都成立,推断:f(x)=xcosx为奇函数;
③由圆x2+y2=r2的面积S=r2,推断:椭圆的面积为S=ab;
④由(1+1)2>21,(2+1)2>22,(3+1)2>23,…,推断:对一切,
其中推理中属于归纳推理且结论正确的是____(将符合条件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小题满分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一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 ⊥平面
ABCD,PA=AD =AB.点M为线段PD的中点.
(I)证明:平面ABM⊥平面PCD;
(II)求BM与平面PCD所成的角.
20.(本小题满分13分)
某中学的高二(1)班男同学有45名,女同学有15名,老师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组建
了一个4人课外兴趣小组.
(I)求某同学被抽到的概率及课外兴趣小组中男、女同学的人数;
(II)若这个兴趣小组决定选出两名同学做某项实验,方法是先从小组里选出1名同
学做实验,该同学做完后,再从小组内剩下的同学中选一名同学做实验,求选出的两名同学中恰有一名女同学的概率;
(III)试验结束后,第一次做试验的同学得到的试验数据为68,70,71,72,74,第二次做试验的同学得到的试验数据为69,70,70,72,74,请问哪位同学的实验更稳定?并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mR,函数f(x)=,
(I)求g(x)的极小值;
(II)若y=f (x)一g(x)在[1,+)上为单调增函数,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4分)
设椭圆C: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上顶点为A,离心率为,
在x轴负半轴上有一点B,且=2.
(I)若过A,B,F2三点的圆恰好与直线x-y-3 =0相切,求椭圆C的方程;
(II)在(I)的条件下,过右焦点F2作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M,N两点,在
x轴上是否存在点P(m,0),使得以PM,PN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如果
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武昌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数学(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
1.D 2.A 3.A 4.C 5.A 6.C 7.A 8.B 9.B 10.B
二、填空题:
11. 12.0 13. 14. 15. 16. 17.①
三、解答题:
18.(本小题满分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解析:(Ⅰ)证明:∵平面,.
底面是矩形,.
平面.
平面,
.
又,点M为线段PD的中点,
.
平面.
又平面,
∴平面⊥平面.………………………(6分)
(Ⅱ),平面.
∴点B到平面PCD的距离与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相等.
由(Ⅰ)知,,
平面,即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设,则.
点B到平面PCD的距离为.
在中,求得.
设BM与平面PCD所成的角为,
则.
所以BM与平面PCD所成的角为.……………………………………(12分)
20.(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某同学被抽到的概率为.
设有名男同学,则,,男、女同学的人数分别为.……(4分)
(Ⅱ)把名男同学和名女同学记为,则选取两名同学的基本事件有
共种,其中有一名女同学的有种.
选出的两名同学中恰有一名女同学的概率为.………………………………(8分)
(Ⅲ),.
,.
∵1=2,s>s,∴第二次做试验的同学更稳定.………………………………(13分)
21.(本小题满分14分)
解:(Ⅰ)函数的定义域为.
.
当,当.
∴ x=1为极小值点.极小值g(1)=1. …………………………………………(6分)
(Ⅱ).
上恒成立,
即在上恒成立.
又,所以.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14分)
22.(本小题满分14分)
解:(Ⅰ),.
又,.
,.
所以过、、三点的圆的圆心为,半径为2c.
由圆与直线相切,得.所以.
所以.
所以,所求椭圆方程为.………………………………(6分)
(Ⅱ)设的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得.
设,则,.

当能构成菱形时,,即,
,即.
,即.
而.
所以存在,使得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 ………(14分)
A
B
C
D
M
P武昌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英语试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本试卷第一至第三部分为选择题,共100分;第四部分为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
共12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性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
认真核对与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
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的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
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或答题卷指定区域外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卷收回,考生自己保管好试题卷,评讲时带来.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
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
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
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might prevent the woman buying the table?
A. Its quality. B. The price. C. Its design.
2. Who planted the trees
A. The woman. B. Henry. C. Someone else.
3 .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
A. She got fired today.
B .She got promoted last week.
C. She was fooled by the man.
4.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 Watch the ball news with the man.
B .Ask the man to go to the other room.
C .Watch the evening news by herself.
5 .How long is a day on Mars
A. Less than 24 hours. B.24 hours and 37 minutes. C.37 hour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s document
A. It's about 30000 words long.
B. It's written in English.
C .It's a textbook.
7. Which language is the most difficult according to the man
A. Arabic. _ B. Spain. C. English.
8. What does the woman decide to do
A. Translate the document herself.
B .Hire the man to do the translation.
C. Look for another translator.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0题。
9. Why does the woman call the man
A. To place an ad in the newspaper.
B:To ask about something for sale.
C. To find out about a TV program.
10. When will the speakers meet this afternoon
A. At 2:00. B. At 3:00. C. At 4:00.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Why was the man disappointed
A. China lost the match. B. China didn't play well. C. China won too easily.
12. What did the woman enjoy most about the match
A. The passion of the sport.
B .The skill of the players.
C. The close score of the game.
13.What did the man say that surprised the woman
A. China cannot win close matches.
B .China will definitely lose to good teams.
C .China should hope for a bronze medal.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题。
1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the woman's. B. In the hospital. C. In an office.
15.What was the purpose of the meeting
A. To find out why the woman's recent work was poor.
B .To ask about the woman's family.
C. To fire the woman.
16. 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s mother
A. She was seriously ill.
B .She had a car accident.
C. She died of stomach cancer.
17.What was Mr. Travers' attitude to the woman in the end
A. He was angry. B. He was guilty. C: He was kind.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Where was Brandon last seen
A. In the frozen foods section.
B .In the sporting goods section.
C .In the toys section.
19. What is Brandon wearing
A. A white shirt and a red baseball cap.
B .Blue jeans and a black basket-ball cap.
C. A dark shirt and blue jeans.
20. What should guests do if they see the boy
A. Call the security department.
B.Take him to the Pizza Hut.
C.Take him to the security desks.
第二部分:词汇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 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A professor from a Chinese university said biological features would_criminals or
terrorists who are using false names.
A. figure B. identify C. illustrate D. acknowledge
22.Thanks to a micro blog his daughter posted on SinaWeibo, a good_,Ling Ming was
able to fulfill his dream of traveling the world in a matter of days.
A. means B. entry C. platform D. construction
23.In an effort to control illegal immigration, in 1996 American Congress passed a law which
_a turn towards tougher policies for both legal and illegal immigrants.
A. stood B. marked C. remained D. celebrated
24. If you discover an idea for a new product, you deserve to receive profit from it and____
for it.
A. trust’ B. assumption C.standard D. advantage
25.Markets are_and forever changing so that a company must learn to adapt.
A. exact B. solid C. considerable D. dynamic
26. They argue that the display is impressive and is_to attract thousands of new
visitors to this marvelous place.
A. bound B. stable C. abrupt D. acute
27. People are convinced that her_policies will succeed on condition that it can be
carried out seriously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A. delicate B. stubborn C. tough D. determined
28. It is said that the problem of traffic jam will be solved within the year, but it turns out to be worse___
A. in vain B. in place C. in brief D. in effect
29. When it comes to getting a job, continues calling does not_.If you call and call,
you're not going to get the job, because you're annoying.
A. get through B. keep up C. live on D. pay off
30. We should cherish the days we spend on campus, but I cannot_agree to the view that
schooldays are the happiest days of our life.
A. completely B. accurately C. appropriately D. somehow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 B, 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
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Thanksgiving Day was near. The first grade teacher gave her class a fun 31 to draw
a picture of something for which they were thankful.
Most of the class might be 32 badly off, but still many would celebrate the holiday
with turkey and other 33 goodies(美味食品)of the season. These, the teacher thought,
would be the 34 of most of her students' art. And they were.
But Douglas made a 35 kind of picture. Douglas was a different kind of boy. He was
the teacher's true child of 36 , weak and thin and unhappy. As other children played at break,Douglas was likely to stand 37 by her side. One could only guess at the pain Douglas felt 38 those sad eyes.
Yes, his picture was different. When 39 to draw a picture of something for which he
was thankful, he drew a hand. Nothing else. Just a(n) 40 hand.
His abstract image captured the 41 of his peers. Whose hand could it be One child
guessed it was the hand of a farmer, because farmers raise 42 .Another suggested a police
officer, because the police protect and 43 for people. Still others guessed it was the hand
of God, for God feeds us. And so the 44 went-until the teacher almost forgot the young artist himself. When the children had gone on to other assignments; she paused at Douglas' desk 45
down, and asked him whose hand it was. The little boy looked away and murmured, "It's yours,teacher.
She 46 the times she had taken his hand and walked with him here or there,as she had the other students. How 47 had she said, "Take my hand, Douglas, we'll go outside.”Or, "Let me show you how to 48 your pencil.”Or, "Let's do this together.” Douglas was most thankful for his teacher's hand.
The story speaks of more than 49 . It says something about teachers teachzrigand parents parenting and friends showing friendship, and how much it 50 to the Douglases of the world. They might not always say thanks, but they'll remember the hand that reaches out.
31.A. assignment B.assessment C. assistance D. anniversary
32. A. witnessed B. adopted C. considered D. distributed
33.A. abundant B. traditional C. holy D. elegant
34. A. diversity B. security C. profit D. subjects
35. A. various B. identical C. different D. suitable
36. A. ambition B. misery C. humor D. confidence
37. A. close B. out C. down D. up
38. A. throughout B. outside C. across D. behind
39. A. forced B. invited C. asked D. hired
40. A. lonely B. empty C. poor D. voluntary
41.A. imagination B.bravery C.justice D. enthusiasm
42. A. seagulls B. whales C. bison D. turkeys
43. A. apply B. prepare C. care D. send
44. A. conversation B.discussion C.celebration D. identification
45: A. bent B. calmed C. turned D. cast
46. A. counted B. analyzed C. organized D. recalled
47. A. much B. often C. long D. soon
48. A. hold B. purchase C. conduct D. obtain
49. A. happiness B.childhood C. thankfulness D. education
50. A. costs B. works C. takes D. means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分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篇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 B, 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After spending a year in Brazil on a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 her mother recalled, Marie
Colvin returned home to find that her classmates had narrowed down their college choices.
"Everyone else was already admitted to college," her mother, Rosemarie Colvin, said from the
family home. "So she took our car and drove up to Yale and said, `You have to let me in."'
Impressed-she was a National Merit(全国英才)finalist who had picked up Portuguese(葡萄牙语)in Brazil-Yale did, admitting her to the class of 1978, where she started writing for The Yale Daily News "and decided to be a journalist," her mother said.
On Wednesday, Marie Colvin, 56, an experienced journalist for The Sunday Times of London, was killed as Syrian forces attacked the city of Homs. She was working in a temporary media center that was destroyed in the attack.
"She was supposed to leave Syria on Wednesday", Ms. Colvin said. "Her editor told me he called her yesterday and said it was getting too dangerous and they wanted to take her out. She said she was doing a story and she wanted to finish it.”
Ms. Colvin said it was pointless to try to prevent her daughter from going to conflict zones. "If you knew my daughter," she said; "it would have been such a waste of words. She was determined, she was enthusiastic about what she did, it was her life. There was no saying `Don't do this.’This is who she was, absolutely who she was and what she believed in: cover the story, not just have pictures of it, but bring it to life in the deepest way you could." So it was not a surprise when she took an interest in journalism, her mother said.
51.What can we know about Marie Colvin from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1?
A. She was quite confident of herself.
B. She was good at persuading others.
C. She was a rude girl who often ordered others.
D. She was humorous and always joked with others.
52.Marie Colvin's story in the passage indicates that she was a_journalist.
A. honest and curious B. patient and confident
C. cautious and creative D. strong-minded and courageous
53.What can we infer from Marie Colvin's life
A. Any journalist should always obey the editor and follow his/her advice.
B .A good journalist can make a vivid report by his/her own experience in the situation.
C. Being a news reporter is not a wise career choice for a girl because it is too dangerous.
D. It is absolutely unnecessary for a journalist to go to a city under attack to cover a story.
54. What can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
A. Covering Stories in a Dangerous Conflict Area
B. Applying for Top Universities, a Successful Case
C. Recalling Her Daughter, a Journalist Killed in Syria
D. Choosing Lifelong Careers Based on Your Own Interest
B
1.2 million road deaths worldwide occur each year, plus a further 50 million injuries. Toreduce car crash rate, much research now is focused on safety and new fuels一though some electric vehicle and biofuel research aims at going faster.
Traveling at speed has always been risky. One cutting edge area of research in motoring safety is the use of digital in-car assistants. They can ensure you don't miss key road signs or fall asleep.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oftware allows these assistants to monitor your driving and makes sure your phone or radio doesn't distract you at a vital moment. Most crashes result from human and not mechanical faulfs.
Some safety developments aim to improve your vision. Radar can spot obstacles in fog, while other technology "sees through" high-sided vehicles blocking your view.
And improvements to seat belts, pedal controls and tyres are making driving smoother and safer. The color of a car has been found to be linked with safety, as have, less surprisingly, size and shape.
And alternatives to fossil-fuel based petrol, such as plant oils, are a hot area of research. Fuel cells based on hydrogen burn cleanly, and are the subject of a serious research effort.
But whatever is in the fuel tank,you don't want a thief in the driving seat and there have been many innovations(革新),some using satellite tracking and remote communications, to fight against car theft. Thes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an also come into play if you crash, automatically calling for help.
Accidents cause many traffic jams, but there are slighter interplays(相互作用)between vehicles that can cause jams even on a clear but busy road, such jams can be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tools. Robotic drivers could be programmed to make traffic flow smoothly and will perhaps one day be everyone's personal tool, but their latest efforts suggest that won't be soon.
55.What can we infer from paragraph One
A. Fully automatic cars will reduce car crash rate.
B .Safety research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to.
C. Faster electric vehicles should be produced more.
D. Road accidents increase to a shocking rate in China.
56. What has been researched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a car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Some developments in seat belts, pedal controls and tyres.
B .A digital camera that can help drivers to see obstacles in fog.
C .Satellite tracking that can help drivers to improve their vision.
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at help drivers to see through big vehicles.
57.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urpose of innovations that use satellite tracking and remote communications
A. To call for help when one's car crashes.
B .To track the car down when it is being stolen.
C .To prevent car thieves from getting into your car.
D. To call for help when the car gets jammed in the traffic.
58.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The improvements inside cars help to protect drivers.
B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n reduce car crash rate.
C .Different technology has been researched to avoid car troubles.
D. The serious fact of road accidents needs the concern of everyone.
C
"Happiness isn't just feeling good.It's good for you and for society.Happy people are more successful, have better relationships, are healthier and live longer,”said Ed Diener, a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Beyond your genes
Sonja, a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analyzed studies on identical twins and concluded that happiness is 50 percent genetic, 40 percent intentional and 10 percent circumstantial.
"Your circumstances-where you live, your health, your work, your marriage-can be tough to change .But most people are surprised that circumstances don't account for as much of their happiness as they think,”she said.
Life circumstances don't result in continuous happiness, she says, because we adapt.That new car, promotion or house feels great at first.Then we get used to it. Keeping that good feeling requires something else: control of how you act and think.
Happiness definition
To gain happiness, you need to understand what happiness is.
Martin Seligman, a psychology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ays happiness is the pursuit of engaging and meaningful activities.
By "engaging", he means when we get so absorbed in what we are doing that we lose track of time."Meaningful" would be using what you are best at to serve others or to participate in a cause that's bigger than yourself.
"Your purpose doesn't have to be giant," says psychologist Dan Baker. "If you'reyou’re your purpose can be getting into the college of your choice.When you're a parent, it can be getting your kids off to school safely and prepared for each day.
External factors
From 1981 to 2007, the World Values Survey took polls(民意汉lJ验)all over the world and measured what it considers happiness and overall life satisfaction.Of the 52 countries that completed the surveys over the 17-year period, happiness increases in 45.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analysis, economic growth helped promote happiness for some,
while Democratization(民主化)and rising social tolerance contributed even more.
Democracy provides more choice, which promotes happiness.Support for sex equality and tolerance of people who are different from oneself are also strongly linked.This is not just because tolerant people are happier, but because living in a tolerant society strengthens everyone's freedom.
59.Professor Sonja found that_.
A .happines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our genes
B .we get continuous happiness as a result of life circumstances
C .the way we act and think is the major factor to keep us happy
D·new car, promotion or house can make people happy for a long time
60 .From the Paragraph "Happiness definition”,we can infer that_.
A .happiness is the pursuit of something big
B .we needn't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happiness to gain happiness
C .there is no point in paying attention to engaging and meaningful activities.
D .to gain happiness, we should make ourselves get involved in what is worthwhile
61 .The World Values Survey suggests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promote happiness if.
A .they get much money or raise social states
B .they live in a democratic and tolerance society
C .they owns freedom and get support for sex quality
D .they can choose to be those who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s
62.We can learn from the whole passage that一一一一一
A .happy people achieve their goal more easily.
B .life circumstances can't at all bring us happiness.
C .being absorbed in what you are doing isn't happiness.
D .the polls indicate that happiness only increases in few countries
D
For a commuter(通勤者)rushi吧to catch a train, a minute can mea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nner with the family and foods in the microwave. What most passengers don't realize
is that their minute is already there.
Every commuter train that departs(离开)from New York City一about 900 a d盯一
leaves a minute later than scheduled. If the timetable says 8:14, the train will actually leave at
8:15.In other words, if you think you have only a minute to get that train一well, relax. You
have two.
The courtesy minute(宽限期), in place for decades and published only in private
timetables for employees, is meant for those who need the extra time to get off the platform and
onto the train.
"If everyone knows they get an extra minute, they're going to waste time doing
unimportant things," explained Marjorie Anders, a spokeswoman for the Metro-North Railroad.
Told of this article, Ms. Anders laughed. "Don't blow our cover!”she said.
Entirely hidden from the riding public, the secret minute is an odd departure from the
railroad culture of down-to-the-second accuracy. The railroad industry helped invent the concept·
of standard time, and time zone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880s, 35 years
before they were written into law. And most commuters know their train by the accurate minute
it departs. The trains quickly make up the minute:at all other stops, the public timetable is
carried out. The courtesy minute does not exist at commuter railroads in Chicago, Los Angeles,
Philadelphia, or San Francisco. But in New York, the secret minute dates back decades.
"That's been done forever, from my knowledge," said Jack Swanberg, 70, an unofficial
historian of Metro-North. "I was the trainmaster starting in 1970 and I'm sure it's been the case
since 1870 for all I know."
63.The courtesy minute was hidden from the public to_.
A. prevent the passengers' idleness
B .help invent the concept of standard time
C. show the railroad company's patience
D. follow the ancient tradition of New York City
64. The underlined part "Don't blow our cover" in Paragraph four probably means‘‘—,,·
A. Don't publish the timetable B. Don't forget commuter train
C. Don't catch commuter train D. Don't make it known by the public
65.What can we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A. The courtesy minute exists in many cities in the US.
B. The train will reach the destination one minute late.
C .Most railroad staff in New York know the courtesy minute.
D. In American rail system, train's departure time is accurate to the minute.
66. The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_·
A. the railroads in the US
B .the secret of New York minute
C .the mistake of the railroad industry
D. the history of New York commuter trains
E
Men have always believed that they are smarter than women. Now, a study has found that
while this is certainly true, men also have to deal with the fact that they are also more stupid than the fairer sex.
In the study, scientists measured the IQ of 2500 brothers and sisters and they found an
uneven number of men not only in the top two percent, but also in the bottom two percent. The
study's participants were tested on science, maths, English and mechanical abilities.
Though there were twice as many men as women in the smartest group, there were also
twice as many men among the foolish.
The total scores of men and women were similar.
One of the study's authors, psychology professor Timothy Bates, said that the phenomenon
may be because men have always been expected to be high achievers and women have been
restricted to spend more time taking care of their home.
"The female developmental program may be tilted(倾料)more towards ensuring survival
and the safety of the middle ground.”the Daily Mail quoted Professor Bates, of Edinburgh
University, as saying.
The research agrees with past results that men were more likely than women to receive first
class University degrees or thirds and women secured the seconds.
It has been said that men are more ready to take a risk when it comes to academics.
While women have always been found to be steadier in their learning.
A past study has shown that women are securing more firsts and seconds, while men are
continuing to receive more thirds.
The argument for the change is that the increase of coursework at the cost of exams favors
women's steady approach.
67.According to Timothy Bates, fewer women are in the smartest group because_.
A. they are not expected to be high achievers
B .they have to spend more time taking care of their home than men
C .they are expected to ensure survival and the safety of the middle ground
D. their studying approach is not good enough for them to achieve higher
68.The reason for the change that women are securing more firsts and seconds is that一一一.
A. More women are growing like men
B .higher expectation is given to more women
C. Women's steady approach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exams
D. More women have the chance to receive first class university
69. What does the fact that "men are moreready to take a risk when it comes to academics"
lead to
A. More men are stupid.
B .More men are in the bottom group.
C. More men are in the smartest group.
D. More men want to show themselves off:
70.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tell us that_.
A. men are smarter than women
B .men are more stupid than the women
C. men are more likely to receive first class university degree
D. new fact about the IQ of men and women has been found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完成句子(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阅读下列各小题,根据汉语句子,用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的相应题号后。
76. Many students are discussing the professor who will give us a lecture in the coming week.
He is said to_ breakthroughs in the scientific field. (make)
很多学生都在议论下周要给我们进行讲座的讲授。据说他在科学领域做出了多项突破。
77. It is the essential procedure, without which when it was first done. (fail)
这是一个关键步骤,没有它这个实验第一次做的时候就会失败了。
78. The other day, in_my colleagues with the picture of his newborn baby,
excited and merry. (come)
前几天,我的一个同事拿着他新出生孩子的照片走进来,满心欢喜。
79. Known as "the most creative structure", the museum consisted of more than 60,000 rods,
with each.(wrap)
这个博物馆被人称作“最有创意的建筑”,由6万多根包裹着彩纸的杆子组成。
80. He hurried to the hospital to see his wife, and found she_by an experienced
doctor. (operate)
他匆忙赶到医院,发现他的妻子正在由一位有经验的医生做手术。
第二节:短文写作(共一题;满分30分)
请你根据提示并结合生活中的一个事例,就“诚实”这一话题,用英语写一篇短文。
Honesty is telling the truth.
Honesty is straightforward conduct.
注意:1.标题已给出在答题卷上。不得照抄英语提示语;
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
3.内容必须结合生活中的一个事例;
4.文中不得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5.词数为120左右。
2012高二英语参考答案: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1-5 BABCB 6-10 BACBC 11-15 CACCA 16-20 ACABC
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21-25 BCBAD 26-30 ACDDA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31-35 ACBDC 36-40 BADCB 41-45 ADCBA 46-50 DBACD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分2分,满分40分)
51-54 ADBC 55-58 BABC 59-62 CDBA 63-66 ADCB 67-70 BCBD
完成句子(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71. should be given
72. I relied on
73. that leads to
74. Being fired/ That he was /had been fired
75. that he takes in
76. have made many
77. the/this experiment would have failed
78. came one of
79. wrapped (up) in colourful paper
80. was being operated on
短文写作:(共一题;满分30 分)
Honesty武昌区2011—2012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
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9页,第II卷10页至12页,全卷共12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指定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的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指定区域外无效。
4.考试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
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0年8月5日,一块巨大的冰体从格陵兰得曼冰川上崩离,形成一座260平方公里的巨大浮冰岛,这次冰川崩裂在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北极冰川加速融化的关注,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并预测其变化趋势,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A.RS和GIS B.GIS和GPS C.GIS D.RS、GIS和GPS
2.受冰川融化影响,2008年与1079年相比
A.北极地区气温不受影响 B.拉布拉多寒流势力加强
C.海水盐度升高 D.西欧和北美地区变暖
读“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回答3—4题。
3.图中反映出  
A.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B.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4.由图可知,防冶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保护耕地 C.设置沙障固沙 D.恢复天然植被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
5.上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甲——枯枝落叶 B.乙——土壤
C.丙——生物 D.丁——供给养分
6.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图”,回答以下7—8题。
7.由上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②伴随着产业转移过程,Ⅱ、Ⅲ类国家环境污染可能加重
③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④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8.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该(  )
A.加快②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B.与Ⅰ类国家分工合作,集中发展①、②两类产业
C.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读“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回答9—10题。(注: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9.图示城市中全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A.的黎波里 B.罗马 C.巴塞罗那 D.雅典
10.根据图中冬雨率等值线总体分布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雨率以地中海为中心向四周递减
B.南部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受年降水量很少
C.北部冬雨率较低的原因是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D.东南部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受大西洋影响大 ,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冬雨率的高值区出现在地中海的东南部;地中海海域较封闭,水体流动性较差,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极小;地中海地区冬雨率从地中海东南部向西向北递减。受西风影响时间越长,降水的季节分配越均匀,冬雨率越低,地中海南部与北部相比,受西风影响时间短,冬雨率高。
读“渭河某河段流域图”,完成11—13题。
11.关于图中北部地区河网密布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
B.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流水侵蚀严重
C.该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D.该地区海拔高,冰川作用强烈
12.根据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意义( )
A.防洪 B.发电 C.养殖 D.防治水土流失
13.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种植业生产的稳定性,主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该河段的主航道位于
A.②③附近 B.①④附近
C.②④附近 D.①③附近
15.受自然因素影响,该河段航运量最少的季节是
A.夏季 B.冬季
C.春季 D.秋季
下图是“5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比图”。1至5表示从最高到最低的五个等级,a至e表示五种不同的运输方式。读图回答16—17题。
16.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应选择图中的
A.a运输方式 B.c运输方式
C.d运输方式 D.e运输方式
15.若在两个山村之间修建b运输方式,选线时应注意
A.尽量穿越林区,以直达为 B.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
C.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和农 D.尽量通过人口稀少的地区
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引起该地区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候 B.植被 C.水分 D.地壳运动
19.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非地带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地带性
下图为“地中海某城市示意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 )
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
21.下列企业最适宜在丁处布局的是 ( )
A.印刷厂 B.自来水厂 C.化肥厂 D.服装厂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去曲线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该国人口总量到达最多和最少时期为
A.②① B.②④ C.④① D.④②
23.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 )
A.俄罗斯 B.中国 C.美国 D.印度
下图中,大圆为经线圈,两个小圆为此刻的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a、b两条等太阳高度线上的太阳高度分别是
A、30°、60° B、60°、30°
C、23°26′、66°34′ D、66°34′、23°26′
25、上图中所示日期和下图中哪一位置所示日期相同
A、甲 B、乙 C、丙 D、丁
第II卷(非选择题)
第II卷共3大题,共3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范围内,在答题卡指定的范围外作答无效。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1:帕斯和悉尼降水量统计表
城市 1月 7月 年降水量
珀斯 7 193 889
悉尼 104 84 1205
材料2:澳大利亚1月和7月气压分布图
(1)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的差值接近 百帕。(2分)
(2)图中M点在7月份时主要的风向为 ,并简述其成因 (4分)
(3)从风向、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比分析1月、7月表中两城市降水差异的原因。(6分)
27.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分析回答:(10分)
(1)该河汛期一般出现在 季,原因是 。(4分)
(2)图中湖泊对河流的哪一段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2分)
A.bd B. ab C.cd D.abd
(3)从甲到丙,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如果该区域植被遭毁,该河口地带的海岸 (变化趋势)(4分)
28.下表为武汉某地农村的农业基本情况统计表(13分)
(1)结合材料判断,该村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2分)
(2)该村在发展水稻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该村经济发展,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9.阅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材料1:我国汽车产业群地区分布图。
材料2-近十多年来,我国吸引多家欧美日汽车生产公司在我国投资合作或建厂,在2001年至2009年这短短的数年中,汽车产量从200万辆快速增长至上千万辆。而仅在2008年到2010年这几年里,汽车市场规模就将近翻了一番。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了1826万辆和1806万辆,中国无疑是全球汽车生产的大国和汽车最大消费市场,但我国还不是汽车制造强国,汽车出口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汽车出口大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1)根据材料1,说出我国汽车工业空间分布特点。(3分)
(2)材料2表明我国已成为汽车转移对象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3)外国品牌的汽车多在中国投资建立汽车组装厂,而车型均从国外引进,原因是什么?我国应如何应对?(6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B A D B A D C A C B D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B D B D B D C C A D C
26题答案:
(1)22 (2分)
(2)东南风(2分);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分)
(3)(6分)1月为夏季:悉尼降水多于珀斯,悉尼受来自海洋上的偏南风影响,地处迎风坡,沿岸暖流影响,降水多;珀斯受副高控制,沿岸寒流影响,降水少。 7月为冬季:珀斯多于悉尼,珀斯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悉尼受来自大陆内部干燥的西北风影响,降水少。
27答案
(1)冬(2分)该地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控制,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2分)
(2)A (2分)  (3)垂直(2分) 向海洋延伸(2分)
28答案:
(1)季风水田农业(2分)
(2)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低;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5分)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提高科技水平;提高机械化水平等(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9答案:
(1) 我国汽车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长江沿线及东北地区。(3分)
(2)我国汽车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广阔;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投资环境较好)内部交易成本低;(有相关产业的优势——与汽车业相关的钢铁、机械等工业我国排世界第一)产业基础好,有良好的产业协作条件。(6分)
(3)原因:组装环节需要较多的廉价劳动力,附加值低;设计环节附加值高,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2分)
应对措施: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研究、开发一起引进;加大自主品牌的投入、研发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4分)武昌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笠,
认真核对与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
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的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
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或答题卷指定区域外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用2B-铅笔涂黑.考生应根
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答题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
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题卷一并收回.
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硬:每小反所列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皿目要求的,#251R.每硬2分,#50分。
1.商鞍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鞍,姓
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A.因功得到的封地 B.自然的崇拜
C.所在地方的地名 D.母亲的族姓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
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负责
的官员。”文中“他”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3.“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法追求功禄,令学子神
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材料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C.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D.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4.顾炎武说:“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愚所
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这段话表明顾炎武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5.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
中的瑰宝。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隶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
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③“同光十三绝”是清末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④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  D.①②③④
6.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较
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    B.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
C.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 D.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
7.“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
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该归我
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9.阅读美国《南北双方大中小邦分布表》
上表中双方博弈的结果产生了美国的哪一项制度建设
 A.三权分立体制  B.众议院和参议院制度
C.总统制共和制  D.由邦联制过渡到联邦制
10.与文艺复兴不同,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是由一种欲构筑富有创造性的理论的信 念所驱使,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的、全新的思想,崇尚科学知识是其核心,坚信人的理性能够借助于“科学方法”去探究把握自然法则(包括人的本质的法则)。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中,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分野的重要标志
B.启蒙运动推崇通过理论创造而不是模仿传统来推广理性思想
C.启蒙运动基于科学革命的重大突破而强调科学与理性的结合
D.关于社会自我运行的基本法则的可认识性是启蒙运动的信条
11.“在洋务派的倡导和主持下,西方文明以西学为外衣,通过各种形式在中国大地传播,
汇成一股颇具规模的潮流,开启了中国上层社会的眼界,对广大士大夫知识分子阶层
起了启蒙作用。”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此处的“西学”主要是指西方先进制度文化
B.洋务运动的目标旨在全面推广“西方文明”
C.洋务派活动客观上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D.思想解放是洋务运动在当时的最重要作用
12. 1890年,梁启超自广东入京会试,返程途径上海,“从坊间购得《派环志略》读之,
始知有五大洲各国”。这本质上反映出
A.南北方文明开化不平衡性的存在 B.中国近代印刷业发展的严重迟缓
C.现代地理知识在科举中极为缺失 D.中国感知世界文明的狭窄和迟钝
13.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
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
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A.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14.黑格尔的思想将现代中国与中国文化置于一种尴尬的状态:如果中国文化的本质决定
中国的停滞与落后的命运,那么,只要在文化上依旧是中国,中国就不可能进步或现
代化;而中国一旦要发展或现代化,就必须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下列表述不能作为批
判黑格尔核心观点论据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提出与实践B.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
C.宋元成为转动世界进步发展轴心D.伏尔泰从中国形象中提炼出平等
15.《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由国民党公布)提出抗日的三项主
张: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
规定救国方针;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这三项主张的主旨是
A.国共捐弃前嫌再度合作  B.在三民主义基础上团结抗战
C.国民党承认中共合法地位 D.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6. 1937年年底,《时代周刊》将1937年的年度人物选定为蒋介石,而不是连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或新登基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理由则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时代周刊》这一反映了
A、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蒋介石主持抗大局的认可
B、美日远东格局的改变将直接决定于国民政府的态度
C、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中华民话抗战持悲观态度
D、其对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积极进取”持赞赏态度
17.某博客在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史文章中,涉及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D.“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
19. 1954年9月,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组织法》,标志着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和人民民主法制建设的新阶段。这里的“新
阶段”主要是指
A.新中国有了健全的民主和法制制度 B.国家根本大法和人民民主政权建立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宪政时代确立 D.明确全国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20.据《中国废约史》载,北京解放时,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通过东交民巷街道。后来,教育部接收由美国提供津贴32年的燕京大学。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另起炉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1.1946年2月美国驻苏大使乔治·凯南致美国国务院电报:总结起来说,我们面临着一个
政治力量……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
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乔治·凯南
这封电报的核心主张是
A.美国有能力通过非军事手段遏制苏联
B.苏联对西欧的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大的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22. 1992年4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美国以及盟国正进入一个永久关
系紧张的时代”。这种“关系紧张”是指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美日欧三极矛盾突出
C.由意识形态对立转移到经济实力抗衡 D.第三世界团结一致反对霸权
23.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
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
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
映出当今世界
A.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取代了全球化  D.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24.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 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千预 B.实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25.“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这是新中
国建立之初,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这群克服重重困难归国报效的知识分
子中的杰出代表之一是
A.杨振宁 B.詹天佑 C.李四光 D.袁隆平
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盈(26惬23分夕7瓜12分津8, 29, 30, 31题中任选一顺15分,共50分)
26. (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从13世纪的“大宪章”开始,国王与议会之间相互制衡的机制已逐步成熟,英国
革命至17世纪已是“水到渠成”。
二、自由贸易具有突破封建樊篱的明显特征,尤其是海外贸易快速发展,近代工商业
的繁荣,使私人财产权具有普遮的社会意义。
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推动了英国反极权主义的思想倾向,特别是宗教改革在英国
经过一阵“大动乱”之后莫定了国教基础,为英国人民创造了相当宽容和稳定的宗教环境.
宗教改革就其社会意义而言,本质上是一种对极权制的“抗议”,它非常普遮地唤醒了
各阶层人民的自我觉醒意识.
一一《冷眼向洋》上卷
材料二
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
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于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一一《华盛顿传》
(1)依据材料概括近代民主政体率先在英国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19世纪英国
民主政治的新进展。(13分)
(2)作为总统,他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4分)
(3)以上述两种政体为例,简述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人说儒家思想有不竭的生命力主要在于它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
整,也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按照其观点,他绘制了儒家思想的形成、
发展和演化的轨迹图。
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化的轨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他的关于儒学思想发展的观点。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规定,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28, 29, 30, 31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
计分。做答时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8.(巧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魏用李性,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作力而戏仁义,先富有而
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精株.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则弱国
或绝祀而灭世.
—(史记,·平准书》
(1)请评价魏国李慢变法。(6分)
(2)评价论述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9分)
29.(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度之.
—谭A7同《仁学》
材料二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lig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构禁、审问、处罚.
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
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五、人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
六、人民有居住、迁徒之自由.
七、人民有信教之自由。
第七条人民有请愿于议会之权。
第八条人民有陈诉于行政官署之权。
第九条人民有诉讼于法院,受其审判之权.
第十条人民对于官吏违法损害权利之行为,有陈诉于平政院之权.
第十一条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
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十三条人民依法律有纳税之义务。
第十四条人民依法律有服兵之义务.
第十五条本章所载人民之权利,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
浓法律限制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谭嗣同的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的思想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9分)
30.(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
的莫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
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
普遮接受。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捉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和安全”,
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
实,应该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
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各种往来,并FA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
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
(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老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6分)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31.(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康照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谙求“照.…
高丽外国之例,称巨奉贡.’味照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康熙帝)始终将和谈方式作为统一台湾的墓本策略.无论是两岸和平对峙,还是兵
戎相见,甚至在清军攻克澎湖、兵临本岛的最后阶段,清政府都将和谈招抚放在优先位里.
—施门松《台清郑氏政权从拒绝到归顺的历史鉴戒》
材料二
蓄地方初定,娜(免除)三年摇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阂粤之人倍至,
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跪莱,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1)材料一中郑氏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的实质是什么?康熙帝始终
坚持‘嚼和谈方式作为统一台湾的基本策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帝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9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跋分,共50分)
1.A 2.A 3.B 4.D 5.B 6.C 7.A 8.C 9.B 10.A 11.C 12.D 13.A 14.B 15.B
16.C 17.C 18.B 19.C 20.D 21.A 22.C 23.B 24.D 25.C
二、非选择
27. (12分)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28. (15分)
(1)李悝变法使魏国强大起来.改革措施有普遍性,为其他国家树立了具模式与典范。同时,也促起了社会价值风气的转变。(6分)
(2) 经济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上为统一的多民族国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军事上使富国强兵成为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9分)
29. (15分)
(1)观点:“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主权在民的思想。(6分)
(2)体现:“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以及人民的自由、权利、义务的规定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5分)三权分立的政治结构实现了国家权力的分权与制衡。(4分)
30. (15分)
(1)使战争受到法律的约束,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危害。(6分)
(2)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集体安全、经济制裁;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灾难,使人们更加深了对战争危害的认识。(9分)
31. (15分)
(1)实质:分裂国家,谋求台湾独立。(3分)目的:避免战争,保护两岸人民不受伤害。(3分)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5分)
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4分)武昌区2011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数学(理)试卷
本试卷共5页,共21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舰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挂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认真核对与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拈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里.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常改动,用株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基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的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或答题卷指定区域外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题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如图所示,D是△ABC的边AB的中点,则向量等于
A. -+   B. -- 
C、-    D、+
2、全集U=R集合M={x||x-|≤},P={x|-1≤x≤4},则等于
A、{x|-4≤x≤-2}  B、{x|-1≤x≤3} C、{x|3≤x≤4}  D、{x|3<x≤4} 
3.设i是虚数单位.复数z=-tan45°-isin60°,则z2等于
A、-+  B、--  C、-  D、+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人的x的值为2,则输出的x的值为
A. 23   B. 16   C. 11   D. 5
5.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下(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分别为
  A. 24cm 2,12cm3
  B. 15cm 2,12cm3
C. 24cm 2,36cm3
  D.以上都不正确
6.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公比为q,且
.S3 ,4S9 ,7S6成等差数列,则q为
  A、    B、-  C、    D、-
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pq为真命题,则pq为真命题
B、“x>1”是“x2+x一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命题“xR,使得x2+x+1<0”的否定是“xR,都有x2+x+1>0”
D、命题“若x2>1,则x>1”的否命题为“若x2>1,则x≤1”
8.已知三个函数f(x)=2x+x,g(x)=x3一8,h(x)=log2x+x的零点依次为a,b,c则
A. a<b<c  B. a<c<b  C. b<a<c  D. c<a<b
9.若将一个真命题中的“平面”换成“直线”,“直线”换成“平面”后仍是真命题,则称该命
题为“可换命题”.下列四个命题:
①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③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其中是“可换命题”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①④
10.已知函数f(x)=,
函数g(x)=asin()一2a+2(a>0),若存在x1,x2[0,1],使得f(x1)=f(x2)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填错位置,书写不清,模棱两可均不得分.
11.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P(-1,),则cos=_____
12.曲线y=3x2与x轴及直线x=1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____.
13.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和为___.
14.双曲线=1的-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离心率为e,则的最小值为__
15.给出下列说法:
①从匀速传递的产品生产线上每隔20分钟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某种检测,这样的抽样 为系统抽样;
②若随机变量若-N(1,4),=m,则=一m;
③在回归直线=0. 2x+2中,当变量x每增加1个单位时,平均增加2个单位;
④在2×2列联表中,K2=13.079,则有99.9%的把握认为两个变量有关系.
附表:
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为____(把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都写上)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某货轮在A处看灯塔B在货轮的北偏东75“,距离为12n mile,在A处看灯塔
C在货轮的北偏西300,距离为8 n mile,货轮由A处向正北方向经过2小时航行到达D处,再看灯塔B在北偏东1200.求:(I)货船的航行速度
(II)灯塔C与D之间的距离(精确到1 n mile).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1-().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bn=2n一1,记,求数列{}的前n项和..
18.(本小题满分12分)
(III)从学校的新生中任选4名学生,这4名学生中上学所需时间少于20分钟的人数
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以直方图中新生上学所需时间少于20分钟
的频率作为每名学生上学所需时间少于20分钟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梭锥P -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AD =2,AB=1.点M线段PD的中点.
(I)若PA=2,证明:平面ABM ⊥平面PCD;
(II)设BM与平面PCD所成的角为θ,当棱锥的高变化时,求sinθ的最大值.
20.(本小题满分13分)
设椭圆C: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上顶点为A,离心率为, 在x轴负半轴上有一点B,且=2.
(I)若过A,B,F2三点的圆恰好与直线x-y-3 =0相切,求椭圆C的方程;
(II)在(I)的条件下,过右焦点F2作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M,N两点,在
x轴上是否存在点P(m,0),使得以PM,PN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如果
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mR,函数f(x)=,·
(I)求g(x)的极小值;
(II)若y=f (x)一g(x)在[1,+)上为单调增函数,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III)证明:
武昌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数学(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
1.A 2.D 3.A 4.A 5.A 6.D 7.B 8.B 9.C 10.A
二、填定题
11. 12.1 13. 14. 15. ①②④
三、解答题:
16.(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在△ABD中,∠ADB=60°,∴∠B=45°.
由正弦定理,得= .
即AD===24 .
所以货船的航行速度为 .…………………………………(6分)
(Ⅱ)在△ACD中,∵AC=8,∠CAD=30°,由余弦定理得
CD2=AD2+AC2-2AD·ACcos∠CAD=242+(8)2-2×24×8cos30°=192.
即CD=8≈14().
因此,灯塔C与D之间的距离约为14 n mile. …………………………(12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当n=1时,.
当时,.
..
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6分)
(Ⅱ),
. ①
. ②
①-②,得.
.
. ………………………………………………(12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由直方图可得:
.
所以. ……………(2分)
(Ⅱ)新生上学所需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频率为:

因为,
所以600名新生中有72名学生可以申请住宿. .…(6分)
(Ⅲ)的可能取值为0,1,2,3,4.
所以的分布列为:
0 1 2 3 4
.(或)
所以的数学期望为1. ………………………………………(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解析:(Ⅰ)证明:∵平面,.
∵点M为线段PD的中点,PA= AD =2,.
又∵平面,.
平面.
又平面,
∴平面⊥平面.………………(4分)
(Ⅱ)设点B到平面PCD的距离为.
∵AB∥CD, ∴AB∥平面PCD.
∴点B到平面PCD的距离与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相等.
过点A在平面PAD内作AN⊥PD于N,
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AN就是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
设棱锥的高为,则AN=.
在△中,.
.
因为,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 ………………(12分)
20.(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
又,.
,.
所以过、、三点的圆的圆心为,半径为2c.
由圆与直线相切,得.所以.
所以.
所以,所求椭圆方程为.………………………………(5分)
(Ⅱ)设的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得.
设,则,.

当能构成菱形时,,即,
,即.
,即.
而.
所以存在,使得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 ………(13分)
21.(本小题满分14分)
解:(Ⅰ)函数的定义域为.
.
当,当.
∴ 为极小值点.极小值g(1)=1. ………………………………(4分)
(Ⅱ).
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
又,所以.
所以,所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8分)
(Ⅲ)由(Ⅱ),取设,
则,即.
于是.
.
所以. ………(14分)武昌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 二 物 理 试 卷
本试卷共11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 祝考试顺利 ★
本卷第1至10题为选择题,共40分;第11至12题为实验题,共16分;第13至15题为计算题,共34分;第16至18题为选做题,共20分。全卷共8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认真核对与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的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或答题卷指定区域外无效。?
4. 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用2B铅笔涂黑。考生应根
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答题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题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对平衡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不一定为零
B.一对平衡力中,其中一个力做正功,另一个力一定做负功
C.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正
2.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体所受合力越大,其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
B.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当运动轨迹变为曲线时,其外力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C.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质量大的物体下落快
D.下落的苹果所受地球的作用力与地球所受太阳的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
3.如图所示,一小球放在光滑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一段时间后压缩固定在斜面上的轻质弹簧且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小球可视为质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在小球开始压缩弹簧后的下降过程中,弹簧的
弹力对小球做负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
C.小球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D.小球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4.如图所示,重物质量为m,AB、BC两根轻绳与竖直方向都成60°角,现保持B点位置不变而只将BC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缓慢减小至0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BC绳移动到竖直方向的过程中
A.刚开始移动时,绳BC的拉力大小为mg
B.绳BC的拉力有可能小于mg
C.绳BC的拉力有可能大于mg
D.绳BC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但不会超过mg
5.飞机现已广泛应用于突发性灾难的救援工作,如图所示为救助飞行队将一名在海上身受重伤、生命垂危的渔民接到岸上的情景。为了达到最快速的救援效果,飞机一边从静止匀加速收拢缆绳提升伤员,将伤员接进机舱,一边沿着水平方向匀速飞向岸边。则伤员对地的运动轨迹是
6.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不动。现对木块施加水平推力F,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图丙反映的可能是木块的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A.x轴表示力F,y轴表示位移s
B.x轴表示时间t,y轴表示速度v
C.x轴表示时间t,y轴表示加速度a
D.x轴表示时间t,y轴表示位移s
7.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有关同步卫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卫星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
B.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卫星运行时受到地球引力的大小为
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8.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第1秒内受到2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水平外力变为同方向的1N。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 B.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
C.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 D.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
9.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研究物体在0~8秒内的运动,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在0~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第2s末速度最大
C.物体在第8s末离出发点最远
D.物体在第2s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10.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和b,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C和D上,质量为ma的a球置于地面上,质量为mb的b球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当b球摆过的角度为90°时,a球对地面压力刚好减为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ma : mb = 3 : 1
B.ma : mb = 2 : 1
C.若只将细杆D水平向右移动少许,则当b球摆过的角度
小于90°的某值时,a球对地面的压力就能刚好减为零
D.若只将细杆D水平向左移动少许,则当b球摆过的角度
小于90°的某值时,a球对地面的压力就能刚好减为零
第Ⅱ卷(共70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1题~1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6题~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计算题的解答过程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必考题(共5道题,合计50分)
11.(6分)
某学生为了测量人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的阻力系数k(人骑车时所受地面的阻力f与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的比值叫做阻力系数;本测量只计地面阻力,忽略其它阻力),他依次进行了以下操作:
A.找一段平直路面,并在路面上画一道起点线;
B.用较快的初速度沿直线骑车驶过起点线,当自行车把手(也叫“车龙头”)过起点线瞬间同时从把手上放下一团橡皮泥,橡皮泥落地即粘稳在地面上;
C.自行车的把手刚驶过起点线瞬间就停止蹬车,让车靠惯性沿直线行驶,记下自行车停下时车把手在地面上投影的位置;
D.用卷尺量出起点线到橡皮泥落地点的距离s、起点线到自行车停下时车把手在地面上投影的距离L及车把手离地的高度h。
根据上述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自行车驶过起点线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要求用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来表示)。
(2)自行车在行驶中的阻力系数k=__________(要求用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来表示)。
12.(10分)
如图所示,利用此实验装置既可以探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也可以探究合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1)若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除需要平衡摩擦力外,你认为此实验还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某次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关系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G是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所加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计数点B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m/s;若测得小车(含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为500g,钩码总质量为31g,则打下B点到F点的过程中合外力对小车做功为____J(可认为小车所受合外力大小等于钩码重力);在这个过程中小车(含车上砝码)的动能变化量为____J,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所有计算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13.(10分)
足球运动员常采用折返跑方式训练(如图所示),在直线跑道上,起点“0”的左边每隔3m放一个空瓶,起点“0”的右边每隔9m放一个空瓶,要求运动员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0”上,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1”号瓶,推倒“1”号瓶后再全力跑向“2”号瓶,推倒“2”号瓶后……。运动员做变速运动时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4m/s2,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8 m/s2,每次推倒瓶子时运动员的速度都恰好为零。求运动员从开始起跑到推倒“2”号瓶所需的最短时间为多少?(运动员可看做质点)
14.(10分)
一个质量为0.3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图线A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时的v—t图象,图线B表示撤去水平拉力后物体继续运动的v—t图象,取g=10m/s2。求:
(1)水平拉力的大小;
(2)0~3s内,水平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15. (14分)
如图所示,物块A、木板B的质量均为m=10kg,不计A的大小,B板长L=3m。开始时A、B均静止。现给A以2m/s的水平向右的初速度从B的左端开始运动,同时给A施加一个=30N的水平向右的外力。已知A与B、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和μ2=0.1。g取10m/s2。
(1)通过计算说明:物块A能不能滑离木板B?
(2)木板B滑行m需要多少时间?
(3)木板B滑行7m的过程中,外力做了多少功?
(二)选考题:共20分。请考生从给出的第16、17、18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6.【选修3— 3】(20分)
(1)(6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
B.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运动的速率均增加
C.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同时减小,而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E.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
(2)(4分)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已知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V,配制的油酸溶液中,纯油酸与溶液体积之比为1∶500,1 mL溶液含250滴。那么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V=________cm3;该实验中一滴油酸溶液滴在水面上,稳定后的面积为4×10-3m2,则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 m。
(3)(10分)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已知状态A的温度为300 K。问:
① 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
② 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
放热?简要说明理由。
17.【选修3— 4】(20分)
(1)(6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机械波的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B.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运动速度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
C.在水中的潜水员斜向上看岸上的某物体时,看到的是该物体的虚像,且虚像的位置比该物体的实际位置高
D.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光的衍射现象
E.在用偏振片眼镜观看立体电影时,这副眼镜的两个镜片是一对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片
(2)(4分)
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波速为0.4m/s,M点的横坐标x=10m,图示时刻波传到N点,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经t= s, M点第二次到达波谷,在此过程中N点通过的路程为 cm。
(3)(10分)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沿与玻璃球直径BA的延长线成60°角的方向射入玻璃球。已知玻璃球的折射率为n=,直径为D=20cm,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108m/s。求:
① 光线刚进入玻璃球时与直径AB的夹角;
② 光线从刚进入玻璃球并在玻璃球内部经过一次反射而离开玻璃球经历的时间。
18.【选修3—5】(20分)
(1)(6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最早是由汤姆孙提出的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的“枣糕模型”结构,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我国大亚湾核电站就是利用重核的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D.当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会辐射出光子
E.紫外线照射到锌板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增大该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2)(4分)
铀核裂变的一种方式是: ,该反应的质量亏损是0.2u,1u相当于931.5MeV的能量。
①X代表的粒子是 。
②该反应放出的能量是 J。(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10分)
如图的砂袋用轻绳悬于O点,开始时砂袋处于静止状态,此后用弹丸以水平速度击中砂袋后均未穿出。第一次弹丸的速度为v0,水平向右打入砂袋后,砂袋向右摆动,轻绳与竖直方向所成的最大夹角为θ(θ<90°),当砂袋第一次返回图示位置时,第二粒弹丸以另一速度v又水平向右打入砂袋,使砂袋向右摆动且轻绳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仍为θ。若弹丸质量均为m,砂袋质量为4m,弹丸和砂袋形状大小及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求:两粒弹丸的水平速度之比为多少?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测试
高 二 物 理 答 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D AB ABD B C BD A C A
11.(6分) (1) (3分) (2) (3分)
12.(10分)(1)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2分) ;
(2)0.53 (2分); 8.1×10-2 (2分); 7.8×10-2 (2分);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分)。
二、(一)必考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13.(10分)解:第一阶段由“0”到“1”的过程中
设加速运动时间为t1 ,减速运动时间为t2
由速度关系得: ----------------------------- (1) (1分)
由位移关系得: ------------------(2) (1分)
(2分)
第二阶段由“1”到“2”的过程中
设加速运动时间为t3 ,减速运动时间为t4
由速度关系得: -----------------------------(3) (1分)
由位移关系得: --------------(4) (1分)
(2分)
运动员从开始起跑到推倒“2”瓶所需的最短时间为t
-------(5) (2分)
14.(10分)解:(1)0~3秒内加速度大于3~6秒内加速度,所以拉力与摩擦力同向。
设拉力大小为F,摩擦力大小为f ,取f的方向为正方向。
第一阶段:加速度大小为 -----(1) (1分)
----------(2) (2分)
第二阶段:加速度大小为 -----(3) (1分)
------------------(4) (1分)
N-----------------(5) (1分)
(2)由图可知0~3秒内物体的位移s: ----(6) (2分)
水平拉力F与位移方向相反 ---------(7) (2分)
15.(14分)解:
(1)第一阶段:A受拉力N,A作匀速运动,B作匀加速运动。
设B加速度大小为 a1 -----------------(1) (1分)
假设A没有滑离B,当B的速度达到2m/s时,所用时间为t1
m/s2 -----------------------------(2) (1分)
--------------------------------(3) (1分)
此时 ------------------------- (4) (1分)
------------------------ (5) (1分)
假设成立,A不能滑离B。 (1分)
(2)第二阶段:可以判断:A、B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会一起作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大小为a2: -----------------------(6) (2分)
此后A、B一起匀加速运动5m,所用时间为t2
-----------------------(7)(1分)
(1分)
木板B滑行m需要时间t -----------------------(8) (1分)
(3)外力F作用下发生的位移为 s=sA+5m=9m ----------------(9) (1分)
---------------------(10) (2分)
(二)选考题:
16. 【物理——选修3— 3】(20分)
(1) ACE(选对一个给2分、两个给4分、三个给6分,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2) 8×10-6 (2分) 2×10-9 (2分)
(3) (10分) 解:①设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TB。
-------------------------------(3分)
------------------------------------(2分)
②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等容降压,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2分);
体积不变,做功W=0 (2分);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气体是放热 (1分)。
17. 【物理——选修3— 4】(20分)
(1) ACE(选对一个给2分、两个给4分、三个给6分,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2) 29 (2分) 145 (2分)
(3) (10分) 解:①由折射定律得:
-------------- (2分)
-------------- (2分)
②光线进入玻璃球经一次反射运动路程s=4Rcos30°=2D cos30° --------- (2分)
光线进入玻璃球运动速度 ----------------------------- (2分)
光线进入玻璃球运动时间 ---------------------------- (2分)
18. 【物理——选修3—5】(20分)
(1) BCD(选对一个给2分、两个给4分、三个给6分,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2) ① (电子) (2分) ② (2分)
(3) (10分) 解: 弹丸击中砂袋瞬间,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动量守恒。
设碰后弹丸和砂袋的共同速度为v1,细绳长为L,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 (m+4m)v1 --------------------------------------------------(3分)
砂袋摆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
----------------------------------------------(1分)
设第二粒弹丸击中砂袋后弹丸和砂袋的共同速度为v2
同理有: mv0-(m+4m)v1= (m+5m)v2 -----------------------(3分)
-----------------------------(1分)
联解上述方程得 -------------------------------------------------------- (2分)
(说明:和式只要说到“砂袋的最大摆角两次都为θ,故v1=v2”的意思,即给分)
A
B
C
A
a
b
c
d
A
a
b
c
B
a
b
c
d
C
a
b
c
d
D

0
y
t

0
F
F

x
F/N
t/s
- F0
F0
0
2
4
6
8
b
C
D
a
A
B
C
D
E
F
G
5.00
5.60
6.20
6.80
7.40
8.00
厘米
纸带
打点计时器
小车





●●●
1
0
3
4
●●●

2
0
A
v/m·s-1
t/s
1
1
2
3
4
5
2
3
4
5
6
B
F
A
B
0
A
p/atm
V/m3
1
0.5
1.0
2
B
C
y/cm
x/m
M
N
5
-5
0.4
0.8
0
B
A
60°
235 U + 1 n→ 143Nd + 90 Zr + 3 1 n + 8X
92 0 60 40 0
O
v0
A
600
B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