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共39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共39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6.1 正视发展挑战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①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品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认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增强建设美丽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态度认同。
②认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客观现状和基本国情,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积极宣传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及有关知识。能从人口发展规律和我国人口现状的角度,辩证看待人口政策的变化与调整,能阐明人口政策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理。
③了解我国当前的人口状况,知道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和呈现出的新特点。理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明确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理解人口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了解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学习导航
学习
导航
1
2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我国的资源现状有哪些特点
2.我国的环境现状有哪些特点
3.环境问题的危害?
4.关爱和保护环境的原因?
5.我们如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世界人口问题现状?
2.我国的人口现状?
3.人口的基本特点、新特点?
4.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5.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思考: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2021年
人 口
世界总人口数量变化趋势
①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之一。
②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
人口爆炸的时代
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
世界上每天增加219028人
世界上每小时增加9126人
世界上每分钟增加153人
世界上每秒钟增加2.5人
一节课(45分钟)增加6843人
截止2021年01月17日,全球 230 个国家人口总数为7,845,204,179人。
1.世界人口问题现状?或(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人口问题?)
国家名称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尼 巴西
人口数量 14.43亿 13.42亿 3.23亿 2.58亿 2.26亿
2021年世界前5人口国家排名统计
思考: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或(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3.我国人口基本特点:
①人口基数大
思考:上述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3.我国人口基本特点: ②人口素质偏低
全球五大经济体(25-64岁)
拥有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2021年)
相较于2010年,我国每10万人中拥有高等教育程度的人数从8930人上升到15467人
注:统计数据分别来自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①总人口增速趋缓。②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③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④老龄化加剧。⑤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比2010年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均增长为0.53%(低速增长)
老人超2.64亿,2020年总和生育率1.3
男女性别比105.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
“城里人”增了2亿多: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
思考: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注: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
总人口增速趋缓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老龄化加剧
大量的人口流动
4.我国人口的新特点
放开三孩:总人口增速趋缓
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105.07:100:男女性别比偏高
下图反映了我国人口的哪些特点?
练一练
养老问题:老龄化加剧
大量的人口流动
高等教育少: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素质低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口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模式。
人口问题的影响
出生率低
出生人口下降,会导致养老金缺口、用工缺口,以及消费和创新能力的不足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加重,社会负担加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性别失衡
影响人口再生产,犯罪率上升,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




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严重的社
会问题
带来了
加重了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面对严峻的人口问题,我国推行了什么国策?
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
②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
③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
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5.为什么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长期坚持?(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原因)
6.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意义?
①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②有利于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③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思考:为什么计划生育政策要一直变动?
①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③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7.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或(2016年我国全面两个子女政策的意义?)
1980年,只生一个好
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2021年三孩政策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2
这四幅图反映了我国存在的什么问题?
①资源日益短缺。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生态系统退化。
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我国的资源环境面临怎样的危机?(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说一说下图是我国的什么资源?
森林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2.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②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资源 种类 资源总量 人均资源占有量 我国资源总量 世界排名 我国人均世界排名 中国 世界 美国 与世界
比较
国土 世界第三位 54名 0.9 2.75 3.87 约1/3
耕地 世界第四位 130名 0.09 0.28 0.78 约2/5
森林面积 世界第五位 134名 0.11 0.83 1.1 约1/9
林木储积 世界第七位 122名 9.6 62.8 83.4 约2/13
草原面积 世界第一位 138名 0.21 0.65 0.99 约1/3
水资源 世界第六位 121名 2700 10000 18000 约1/4
煤炭储藏 世界第三位 53名 234.4 312.7 1045 约3/4
思考:从上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
我国大部分矿产资源分布在山地、高原和荒漠集中的西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开发难度较大。
我国资源现状
世界上有150多种可被人类利用的矿产,在我国已初步探明储量的就有137种,其中铜、铝、石油等80多种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一些非金属矿藏总量居世界首位;钨的储量比世界各国的总和还要多得多;水的蕴藏量居世界第一……
资源使用情况
中国每创造1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其消耗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英国的2.97倍,美国的2.1倍。
据估计,目前我国快递业中纸板和塑料只有不到1/10得到了回收,而大部分包装,特别是填充物、胶带等塑料成分,基本完全被废弃。大部分废弃物还可能含有对环境污染有影响的成分。
③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3、我国的资源现状?(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
①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②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③长期以来,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④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资源现状原因:③
①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②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4.我国资源形势严峻的影响?(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的影响或后果?)
土壤破坏
化学污染
空气污染
混乱城市化
森林面积减少
极地臭氧层空洞
生物多样性减少
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土壤污染
水污染
大气污染
5.我国面临怎样的环境形势?(环境国情或环境现状)
①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②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6.我国环境现状的原因?
①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工业化进程加快。
③资源短缺。
④人口基数大等。
7.环境问题的危害?
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②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③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环境问题的危害
8. 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为什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或保护环境的原因?)
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②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③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④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⑤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
⑥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9.面对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10.针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国坚持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人口
环境
资源
正视发展挑战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世界人口问题现状?
我国的人口现状?
人口的基本特点、新特点?
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我国的资源现状有哪些特点
我国的环境现状有哪些特点
环境问题的危害?
关爱和保护环境的原因?
我们如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这组数据说明我国(  )
A.人口素质偏低 B.人口出生率低
C.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D.人口老龄化加剧
C
2.当前,我国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养老问题异常严峻。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这( )
①说明我国目前的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②启发我们应适时放弃计划生育,谋求人口结构的均衡发展
③表明我国人口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④体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D
3.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因为( )
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的浪费和损失严重
③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④我们树立了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4.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这意味着我国基本养老金实现“17连涨”。其意义在于(  )
A.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途径
B.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压力
C.能有效解决我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D.有利于促使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B
5.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问题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口基数大、出生率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②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③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表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④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C
6.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一政策的实施(  )
①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
②表明我国放弃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③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④有利于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7.五十多载寒来暑往,河北塞罕坝林场几代人持续造林护林100多万亩,将原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山秃岭修复成“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华北绿肺”。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塞罕坝的生态变迁给我们的启迪是 ( )
①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 ②人类要主动改善生态环境
③人类善待自然,自然则滋养人类 ④自然能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B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确立了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和高危多征、低危少征的正向减排激励机制。环境保护税法的施行( )
A.表明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B.体现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
C.提高了企业的排污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
D.说明我国把环境治理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B
9.《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综合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超标,约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约1/3城市人口暴露在污染超标的空气环境中。这说明(   )
A.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B.我们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C.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环境问题
D.我国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A
10.如图的漫画《快撑不住了》,说明了我国( )
①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②人口基数大、新増人口多
③计生育基本国策已过时
④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 ① ③ B. ① ④ C. ① ② D. ② 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