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燃烧和灭火课题1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情景导入燃烧的条件01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注意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一些物质的着火点40℃240 ℃无烟煤700 ℃ ~750 ℃183 ℃木炭320 ℃ ~370 ℃燃烧的条件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原理: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比较薄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产生的不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燃烧的条件探究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没有___________,热水中的白磷没与_____接触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_______且与_____接触达到着火点氧气着火点氧气燃烧的条件(1)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对比,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说明实验是通过控制氧气来研究氧气对燃烧条件的影响。反思交流(2)通过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从而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又通过对比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现象,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燃烧条件示意图(火三角)燃烧的条件一、燃烧的条件1.物质是可燃物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燃烧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0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开辟防火隔离带隔绝空气隔离可燃物降低温度它们灭火的原理是什么?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1.要有可燃物。2.要有氧气(或空气)。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三者只需其一三者同时具备灭火的原理就是至少破坏燃烧所需的一个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实验 现象 分析Ⅰ 熄灭 可燃物与空气隔绝Ⅱ 继续燃烧 与空气接触Ⅲ 产生气泡后熄灭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Na2CO3+2HCl===2NaCl+H2O+CO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事例和方法隔绝空气用灯帽盖灭熄灭酒精灯灭火原理灭火方法灭火事例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熄灭蜡烛嘴吹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煤气着火关闭阀门隔绝可燃物森林防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灭火的原理和方法Na2CO3+2HCl=2NaCl+H2O+CO2↓吸滤瓶碳酸钠浓溶液浓盐酸切勿让侧管对着别人或自己!注意:灭火器原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03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2、什么物质能引起化学性爆炸?(1)可燃性的气体 (2)可燃性的粉尘可燃物爆炸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化学变化爆炸物质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爆炸物理变化爆炸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注意事项1.厂房、仓库等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有足够防火距离2.厂房、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静电消除设备,消防器材齐备,严禁烟火,杜绝一切能产生火花的因素。3.所有电气设备和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封闭和防爆型装置。4.盛装的容器要牢固、密封,外面要有警告标志,并标物质名称、化学性质和注意事项5.不能跟其他物质混存,对接触易引燃的物质,及灭火方式不同物质应隔离贮存。6.对遇水、光照易发生燃爆的,不能存放在露天或高温地方。7.存放不能过高过密、堆与堆(与墙)间要有一定距离通道8.仓库要人走电断,经常性防火检查。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比较燃 烧 爆 炸 缓慢氧化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的急剧燃烧 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发生 条件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不需要达到着火点点拨燃 烧 爆 炸 缓慢氧化是否发光 发 光 发 光 无明显发光现象能量变化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放热较慢,不容易察觉联系 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爆炸也不一定是由燃烧引起的;缓慢氧化可能引起燃烧。 点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比较谢谢聆听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七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的条件。2、通过燃烧的条件推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探究燃烧的条件;(2)探究灭火的原理。2、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投影]展示火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师]大家有何感想?[学生活动]学生谈论自己的感想。[导入]火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使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火是人类最早有意利用的化学反应,但使用不当就可能带来灾难。所以我们要认识燃烧,控制燃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二、新课讲授知识点一 燃烧的条件[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着火点,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下面是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投影]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强调]注意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提问]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根据对燃烧的了解作出一些猜想并简要地说明猜想的依据。【实验探究】[演示实验]取一铜片,铜片上放一粒白磷,再放一粒红磷,在烧杯中放热水,并放入一粒白磷把铜片也放在烧杯上。[师]猜想一下,哪里的磷会燃烧?[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演示实验]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反思交流]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2、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3、当热水中的白磷通人氧气时,白磷也燃烧起来,再一次证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4、综合讨论,得出燃烧的条件。[学生活动]讨论、归纳、交流。[学生活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归纳出燃烧的条件。[投影]展示火三角图片,引导学生对燃烧的条件的关系进行讨论和交流。[结论]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要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教师演示]将蘸了酒精和水的混合物的手绢点燃。[学生活动]观察、解释。知识点二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过渡]火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投影]展示由火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图片。[提问]如何灭火?[投影]展示实际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及其原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从而得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小结]灭火的方法、灭火的原理[实验探究]点燃蜡烛,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熄灭。[学生活动]设计并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亲手设计并实验,获取第一手材料,再对其进行分析,伴随师生互动交流。[小结]展示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任满足其一即可,[实验探究]点燃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罩上一只大烧杯,哪支蜡烛先灭?观察、思考、记录实验现象,进一步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突破难点。知识点三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过渡]可燃物在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后,就有可能急剧地燃烧,在有限的空间内就会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为了使警钟长鸣,所以,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常看到下面的一些图标,同学们讨论讨论,这些图标向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投影][提问]同学们想想,这些图标在哪些场合最容易出现呢?[生]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等等.[师]为什么在这些场合容易出现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演示实验,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演示实验]教师按照课本P133做实验。[现象]发生了爆炸。[讲解]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师]通过这个小实验,哪位同学给大家总结一下,为什么在油库、面粉厂等场所会出现一些图标。[生]因为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地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师]所以,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一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提问]根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还有哪些场所应该加贴一些防火图标呢?[学生讨论]加油站、锯木厂、煤气站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针对燃烧的条件,学习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增强防范火灾的意识,并且注意学习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的急救措施。板书设计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的条件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1 燃烧和灭火(课件)(共24张PPT)-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pptx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