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3张PPT)1宦海浮沉 乱世抉择——《归园田居(其一)》《短歌行》对比阅读2学习任务安排任务一:诵读涵泳,体悟情志任务二:知人论世,分析形象任务三:辨析风格,赏鉴手法任务四:仿真高考,边练边悟任务一:诵读涵泳,体悟情志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此外还有谣、辞等均属于乐府诗。解题关于“乐府”“乐府”一词有多种含义:一是指宫廷主管音乐的部门,这种官方机构在秦、汉时已经设立。其主要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民歌以及创作歌辞等。习惯上把采自民间的歌辞称为“乐府民歌”。二是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曹操创作的《短歌行》属于此类。三是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仿照乐府诗的某些特点而写作的诗,通常被称为“新乐府”。如杜甫《兵车行》。四是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因为它们最初也是配乐演唱的。关于“古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形成于唐代。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分绝句和律诗。又称“古诗”“古风”,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包括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行”“引”“曲” 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文体知识关于“歌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题材,可配乐歌唱。“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指歌词音节长短而言《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文体知识诵读涵泳《短歌行》朗诵整体感知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英雄的慷慨悲歌人生苦短贤才难得功业未就忧依据注释,明了诗意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岁月短暂积极进取高昂激越、悲凉苍劲人生苦短(忧)贤才难得(忧)功业未成(忧)一统天下(志)激昂忧愁情感辨析全诗着眼点忧功业未就贤才难得全诗落脚点志一统天下体悟情志诗歌主旨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苦短诵读涵泳《归园田居(其一)》朗诵题目“归园田居”,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归”,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归《说文解字》:归,女嫁也。《说文解字注》:段注:《公羊传》《毛传》皆云:妇人谓嫁归。此非妇人假归名,乃凡还家者假妇嫁之名也。《诗·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整体感知品读诗意1.从何而归?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尘网”“樊笼”喻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反映了陶渊明对此的厌恶。用夸大的数字,说明误入时间之长、痛苦之深,是作者对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悔恨。2.为何而归?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守拙归园田为什么要“守拙”?陶渊明自比,意在表现误入官场急于回归田园的迫切心情。根本原因: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品读诗意3.归向何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方宅、草屋(近景)村落、炊烟(远景)榆柳、桃李狗吠、鸡鸣(声音)宁静、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静动品读诗意4.归去如何?抒发了回归园田的乐趣——自由、安逸、喜悦,与开头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相呼应的,使全诗首尾相应。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品读诗意尘俗杂事①静室,空室。②比喻心境。(虚室生白: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衬托恬淡的心境。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返璞归真(【解释】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同“返朴归真”。 )体悟情志任务二:知人论世,分析形象《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一“忧”一“归”,分别体现出曹操和陶渊明不同的人生志趣。曹操积极入世,决心建立一番功业;而陶渊明厌倦官场,决心归隐田园。请比较曹操和陶渊明不同的人生志趣,理解其各自的生命思考。汉末名士许绍《魏书》:“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 《三国志》:太祖运筹演谋……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唐太宗: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苏轼: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众说纷纭话曹操感知作者戏曲舞台塑造的人物形象: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奸臣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统一北方,结束了局部割据的局面,为后来西晋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指挥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官渡之战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诗歌风格沉郁雄健、慷慨悲凉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薤xiè露行》《蒿里行》,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散文风格清俊整洁,“改造文章的祖师”(鲁迅)北方屯田,兴修水利 ,用人唯才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宗、克马超、收张鲁知人论世相关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祸连年,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民饱尝流离的痛苦,面临死亡的威胁,中原地区尤为严重。那时,人心思治,尽快结束纷争的局面是大势所趋。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知人论世《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更有一种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短歌行》——求贤曲知人论世陶渊明名:潜 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陶的曾祖曾官至大司马,然而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得不到社会的重视,他到29岁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公元前405年,41岁的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郡督邮来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整齐去见督邮,陶渊明叹息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于是辞官归隐,终老田园。于六十三岁时贫困而死。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所以后代也称他为“靖节先生” 。缅思陶彭泽,解绶一何壮。……十年计未遂,口腹成魔障。《次韵宋南伯见贻之什》[宋] 郭印安得便如彭泽去,不妨且作山翁酩。《满江红·岁岁登高》 [宋] 吴潜宿旧彭泽怀陶令[宋] 黄庭坚潜鱼愿深渺,渊明无由逃。彭泽当此时,沈冥一世豪。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凄其望诸葛,肮脏犹汉相。时无益州牧,指挥用诸将。平生本朝心,岁月阅江浪。空余时语工,落笔九天上。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属予刚制酒,无用酌杯盎。欲招千载魂,斯文或宜当。白话译文潜伏的鱼希望藏身在幽渺的地方,渊水澄明鱼儿无处可逃。彭泽县曾经在古时,埋没了陶渊明这盖世英豪。汉室刘姓制作礼乐,到司马氏手中已衰微非常。中年以后陶渊明只用字号,要重振朝纲字号唤作元亮。凄怆地缅怀汉相诸葛,刚直倔强的个性也和他相仿。可惜当世没有益州太守刘备,能够任用贤才指挥良将,致使渊明平生徒存安邦定国的心愿,却只好把岁月消磨在江湖之上。空留下精工的诗篇,好像从九天落笔美妙非常。从古到今不是没有可敬的人,独有渊明最值得交友、景仰。不巧正遇我刚刚戒酒,因此不能斟杯酒向他献上。想要招回他千年以前的灵魂,或许这首诗倒还适宜、妥当。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伊古人之慷慨,病奇名之不立。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或居乡野击壤游戏以自乐,或出仕途拯救天下之百姓。无论隐居还是出仕,都合乎本分,各适其情。古人所以感慨悲叹,忧虑功名不得建立。宁愿守穷满足心意,不想委曲损害自己。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怀抱孤介之情安度此生,绝不出卖灵魂损我心志。《感士不遇赋》《归园田居》体现了陶渊明什么样的人格形象?率直任真、热爱自然、淡泊名利、保持本心……讨论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因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你如何看待他的归隐呢?“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十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魏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世,小隐隐于野。”《论语·微子篇》:“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人生志趣出世与入世,江湖与魏阙,历来都是一个相互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问题,这是不同的人生志趣;但说到底,出世与入世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短歌行》中曹操的忧思和悲凉,是因为宏伟的志向与生命的短暂之间的忧伤,是一种积极入世,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归去,是因为远大抱负与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后的离去,选择那个年代或许更不容易的独守自我,用躬耕田园的方式寻得心理安慰的同时保持自我的高洁。陶渊明不与污浊官场同流合污,本身也就是一种志向。两首诗歌都是有志之人对生命的高歌。一个选择世俗多数人认可的、也是那个时代多数人只能选择的方式,通过仕途建功立业,成就生命的精彩;一个在深思熟虑多次往返后终于决然离开,同样保持自我的高洁之身。并非无志之人,也非佛系而为。性格使然,人生境遇使然。一个是外显,兼济天下;一个是内隐,独善其身:都是在保持自我的高远志向。苏轼:“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这种生活方式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陶诗的“人性之光”不沉迷物欲,崇尚精神。不摧眉折腰,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坚守本性。任务三:辨析风格,赏鉴手法手法赏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薤露》《薤露》相传是齐国东部的歌谣,为出殡时挽柩人所唱的挽歌。其意为生命短促,有如薤叶上的露水,瞬间即逝。薤露哀雅伤绝,非后世复有。朝露:生命短促易逝(比喻)杜康:酒(借代)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与借喻区别忧:人生苦短《短歌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传情达意?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sì)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tāo tà独自徘徊的样子),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郑风·子衿》思慕情人君 (贤才)思慕贤才求贤若渴用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郑风·子矜》,用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的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的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帖。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作用:典雅耐读 富于文采增加内涵容量咏史以言志或抒情有据可依,生动形象,含蓄简洁分析手法用典“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 小雅 鹿鸣》。“雅”是宫廷乐曲歌辞,《小雅 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咏起所咏之词也。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将贤才比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比兴忧:贤才难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情感上照应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呼应想象客人主动来访的情景,大家会像久别相逢的老朋友一样亲密无间,谈心宴饮,欢愉无比。手法赏析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乌鹊”喻人才,“乌鹊南飞”暗示人才南渡。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诗人发出召唤:天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 充满对人才的渴盼,一片谦恭之气,但隐含着一种霸气。《史记·鲁周公世家》有这样的记载:“周公戒伯禽曰: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管子·形势解》渴盼能多招募人才,多多益善(与前文忧人才不够用照应)忧:功业未成志:一统天下用典手法赏析《归园田居(其一)》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手法赏析“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等用比喻写官场生活,用“尘网”“樊笼”设喻,写出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池鱼”是诗人自比,意在说明自己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自然的心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人的描写角度有何变化?白描、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融情于景方宅、草屋(近景)村落、炊烟(远景)榆柳、桃李狗吠、鸡鸣(声音)宁静、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静动手法赏析《归园田居(其一)》在营造意境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诗歌选择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简朴恬淡的意境。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白描工笔写意白描:简笔勾勒,朴实语言,写景叙事,与细节描写相对的艺术手法。平中见奇,淡而有味。张岱《湖心亭看雪》: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样寥寥几笔,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回顾学过的《观沧海》《龟虽寿》,联系这首诗,总结曹操的创作风格。风格探究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情调慷慨悲愤,沉郁雄健语言简朴刚劲,善用比兴钟嵘《诗品》: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刘勰《文心雕龙》: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梗概就是骨力强,风骨峻峭瘦硬;多气意即多慷慨之气)毛泽东: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曹操的诗歌是“建安风骨”的代表:悲凉慷慨。内容上刚健有力,形式上简练、峻拔。风格探究“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代表人物:三曹、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回顾学过的《归园田居》(其三),联系这首诗,总结陶渊明的创作风格。风格探究语言风格是:平淡自然。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北宋·苏轼渊明之诗,春之兰,秋之菊,松上之风,涧下之水也。——北宋·杨万里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南宋·姜夔陶诗句句近人,却字字高妙,不是工夫,亦不是悟性。只缘胸襟浩荡,所以矢口超绝。——清·张谦宜古诗自汉而下,定以靖节为宗,其词旨冲澹,弥朴弥巧,真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者也。——清·吴瞻泰风格探究陶渊明的影响李白: “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杜甫:“焉得思如陶谢手。”白居易:“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体裁 题材 节奏 风格 主旨 表现手法《短歌行》《归园田居》四言古诗抒情诗短促激越慷慨悲凉渴望建功立业之忧用典比喻五言古诗田园诗舒缓平和平淡自然回归田园之悠白描比喻情景交融两诗比较概览任务四:仿真高考,边练边悟1、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了《管子·形势解》的话,诗人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诗人远大的志向。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C2、下列各项中对《归园田居(其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D3.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B.中间四句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写出作者往来于田间,打理桑麻,虽孤独但也快乐的隐居生活。C.“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注】①轮鞅:指车马。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