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短歌行》《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课件53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短歌行》《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课件53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53张PPT)
1
宦海浮沉 乱世抉择
——《归园田居(其一)》《短歌行》对比阅读
2
学习任务安排
任务一:诵读涵泳,体悟情志
任务二:知人论世,分析形象
任务三:辨析风格,赏鉴手法
任务四:仿真高考,边练边悟
任务一:诵读涵泳,体悟情志
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
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
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此外还有谣、辞等均属于乐府诗。
解题
关于“乐府”
“乐府”一词有多种含义:
一是指宫廷主管音乐的部门,这种官方机构在秦、汉时已经设立。其主要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民歌以及创作歌辞等。习惯上把采自民间的歌辞称为“乐府民歌”。
二是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曹操创作的《短歌行》属于此类。
三是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仿照乐府诗的某些特点而写作的诗,通常被称为“新乐府”。如杜甫《兵车行》。
四是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因为它们最初也是配乐演唱的。
关于“古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形成于唐代。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分绝句和律诗。
又称“古诗”“古风”,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包括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行”“引”“曲” 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文体知识
关于“歌行”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题材,可配乐歌唱。
“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
指歌词音节长短而言
《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文体知识
诵读涵泳
《短歌行》朗诵
整体感知
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英雄的慷慨悲歌
人生苦短
贤才难得
功业未就

依据注释,明了诗意
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
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岁月短暂
积极进取
高昂激越、悲凉苍劲
人生苦短(忧)
贤才难得(忧)
功业未成(忧)
一统天下(志)
激昂
忧愁
情感辨析
全诗着眼点

功业未就
贤才难得
全诗落脚点

一统天下
体悟情志
诗歌主旨
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苦短
诵读涵泳
《归园田居(其一)》朗诵
题目“归园田居”,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
那么它的题眼是“归”,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说文解字》:归,女嫁也。
《说文解字注》:
段注:《公羊传》《毛传》皆云:妇人谓嫁归。此非妇人假归名,乃凡还家者假妇嫁之名也。
《诗·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整体感知
品读诗意
1.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喻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反映了陶渊明对此的厌恶。
用夸大的数字,说明误入时间之长、痛苦之深,是作者对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悔恨。
2.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
为什么要“守拙”?
陶渊明自比,意在表现误入官场急于回归田园的迫切心情。
根本原因: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品读诗意
3.归向何处?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方宅、草屋
(近景)
村落、炊烟
(远景)
榆柳、桃李
狗吠、鸡鸣
(声音)
宁静、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


品读诗意
4.归去如何?
抒发了回归园田的乐趣——自由、安逸、喜悦,与开头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相呼应的,使全诗首尾相应。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品读诗意
尘俗杂事
①静室,空室。②比喻心境。(虚室生白: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衬托恬淡的心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返璞归真
(【解释】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同“返朴归真”。 )
体悟情志
任务二:知人论世,分析形象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一“忧”一“归”,分别体现出曹操和陶渊明不同的人生志趣。曹操积极入世,决心建立一番功业;而陶渊明厌倦官场,决心归隐田园。请比较曹操和陶渊明不同的人生志趣,理解其各自的生命思考。
汉末名士许绍《魏书》:“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陈寿 《三国志》:太祖运筹演谋……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唐太宗: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苏轼: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众说纷纭话曹操
感知作者
戏曲舞台塑造的人物形象:
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奸臣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
统一北方,结束了局部割据的局面,
为后来西晋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指挥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官渡之战
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诗歌风格沉郁雄健、慷慨悲凉
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薤xiè露行》《蒿里行》,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
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散文风格清俊整洁,“改造文章的祖师”(鲁迅)
北方屯田,兴修水利 ,用人唯才
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宗、克马超、收张鲁
知人论世
相关背景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祸连年,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民饱尝流离的痛苦,面临死亡的威胁,中原地区尤为严重。那时,人心思治,尽快结束纷争的局面是大势所趋。
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知人论世
《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
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
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
更有一种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
《短歌行》——求贤曲
知人论世
陶渊明
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先生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陶的曾祖曾官至大司马,然而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得不到社会的重视,他到29岁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公元前405年,41岁的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郡督邮来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整齐去见督邮,陶渊明叹息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于是辞官归隐,终老田园。于六十三岁时贫困而死。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所以后代也称他为“靖节先生” 。
缅思陶彭泽,解绶一何壮。……十年计未遂,口腹成魔障。《次韵宋南伯见贻之什》[宋] 郭印
安得便如彭泽去,不妨且作山翁酩。《满江红·岁岁登高》 [宋] 吴潜
宿旧彭泽怀陶令[宋] 黄庭坚
潜鱼愿深渺,渊明无由逃。彭泽当此时,沈冥一世豪。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凄其望诸葛,肮脏犹汉相。时无益州牧,指挥用诸将。平生本朝心,岁月阅江浪。空余时语工,落笔九天上。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属予刚制酒,无用酌杯盎。欲招千载魂,斯文或宜当。
白话译文潜伏的鱼希望藏身在幽渺的地方,渊水澄明鱼儿无处可逃。彭泽县曾经在古时,埋没了陶渊明这盖世英豪。汉室刘姓制作礼乐,到司马氏手中已衰微非常。中年以后陶渊明只用字号,要重振朝纲字号唤作元亮。凄怆地缅怀汉相诸葛,刚直倔强的个性也和他相仿。可惜当世没有益州太守刘备,能够任用贤才指挥良将,致使渊明平生徒存安邦定国的心愿,却只好把岁月消磨在江湖之上。空留下精工的诗篇,好像从九天落笔美妙非常。从古到今不是没有可敬的人,独有渊明最值得交友、景仰。不巧正遇我刚刚戒酒,因此不能斟杯酒向他献上。想要招回他千年以前的灵魂,或许这首诗倒还适宜、妥当。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
伊古人之慷慨,病奇名之不立。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或居乡野击壤游戏以自乐,或出仕途拯救天下之百姓。无论隐居还是出仕,都合乎本分,各适其情。
古人所以感慨悲叹,忧虑功名不得建立。
宁愿守穷满足心意,不想委曲损害自己。
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
怀抱孤介之情安度此生,绝不出卖灵魂损我心志。
《感士不遇赋》
《归园田居》体现了陶渊明什么样的人格形象?
率直任真、热爱自然、淡泊名利、保持本心……
讨论
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因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你如何看待他的归隐呢?
“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十六》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
魏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世,小隐隐于野。”
《论语·微子篇》:“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人生志趣
出世与入世,江湖与魏阙,历来都是一个相互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问题,这是不同的人生志趣;但说到底,出世与入世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
《短歌行》中曹操的忧思和悲凉,是因为宏伟的志向与生命的短暂之间的忧伤,是一种积极入世,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归去,是因为远大抱负与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后的离去,选择那个年代或许更不容易的独守自我,用躬耕田园的方式寻得心理安慰的同时保持自我的高洁。陶渊明不与污浊官场同流合污,本身也就是一种志向。
两首诗歌都是有志之人对生命的高歌。一个选择世俗多数人认可的、也是那个时代多数人只能选择的方式,通过仕途建功立业,成就生命的精彩;一个在深思熟虑多次往返后终于决然离开,同样保持自我的高洁之身。
并非无志之人,也非佛系而为。性格使然,人生境遇使然。
一个是外显,兼济天下;一个是内隐,独善其身:都是在保持自我的高远志向。
苏轼:“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这种生活方式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
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陶诗的“人性之光”
不沉迷物欲,崇尚精神。
不摧眉折腰,坚守节操。
不随波逐流,坚守本性。
任务三:辨析风格,赏鉴手法
手法赏析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薤露》
《薤露》相传是齐国东部的歌谣,为出殡时挽柩人所唱的挽歌。其意为生命短促,有如薤叶上的露水,瞬间即逝。薤露哀雅伤绝,非后世复有。
朝露:生命短促易逝(比喻)
杜康:酒(借代)
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与借喻区别
忧:人生苦短
《短歌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传情达意?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sì)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tāo tà独自徘徊的样子),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郑风·子衿》
思慕情人
君 (贤才)
思慕贤才
求贤若渴
用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郑风·子矜》,用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的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的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帖。
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作用:典雅耐读 富于文采
增加内涵容量
咏史以言志或抒情
有据可依,生动形象,含蓄简洁
分析手法
用典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 小雅 鹿鸣》。“雅”是宫廷乐曲歌辞,《小雅 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咏起所咏之词也。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将贤才比为明月,
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比兴
忧:贤才难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情感上照应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呼应
想象客人主动来访的情景,大家会像久别相逢的老朋友一样亲密无间,谈心宴饮,欢愉无比。
手法赏析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乌鹊”喻人才,
“乌鹊南飞”暗示人才南渡。
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
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诗人发出召唤:天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
充满对人才的渴盼,一片谦恭之气,但隐含着一种霸气。
《史记·鲁周公世家》有这样的记载:“周公戒伯禽曰: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管子·形势解》
渴盼能多招募人才,多多益善(与前文忧人才不够用照应)
忧:功业未成
志:一统天下
用典
手法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手法赏析
“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等用比喻写官场生活,用“尘网”“樊笼”设喻,写出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池鱼”是诗人自比,意在说明自己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自然的心志。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诗人的描写角度有何变化?
白描、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融情于景
方宅、草屋
(近景)
村落、炊烟
(远景)
榆柳、桃李
狗吠、鸡鸣
(声音)
宁静、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


手法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在营造意境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诗歌选择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简朴恬淡的意境。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白描
工笔
写意
白描:简笔勾勒,朴实语言,写景叙事,与细节描写相对的艺术手法。平中见奇,淡而有味。
张岱《湖心亭看雪》: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
这样寥寥几笔,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回顾学过的《观沧海》《龟虽寿》,联系这首诗,总结曹操的创作风格。
风格探究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情调慷慨悲愤,沉郁雄健
语言简朴刚劲,善用比兴
钟嵘《诗品》: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
刘勰《文心雕龙》:志深笔长,梗概多气。
(梗概就是骨力强,风骨峻峭瘦硬;多气意即多慷慨之气)
毛泽东: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曹操的诗歌是“建安风骨”的代表:悲凉慷慨。
内容上刚健有力,形式上简练、峻拔。
风格探究
“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代表人物:三曹、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回顾学过的《归园田居》(其三),联系这首诗,总结陶渊明的创作风格。
风格探究
语言风格是:平淡自然。
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北宋·苏轼
渊明之诗,春之兰,秋之菊,松上之风,涧下之水也。——北宋·杨万里
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南宋·姜夔
陶诗句句近人,却字字高妙,不是工夫,亦不是悟性。只缘胸襟浩荡,所以矢口超绝。——清·张谦宜
古诗自汉而下,定以靖节为宗,其词旨冲澹,弥朴弥巧,真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者也。——清·吴瞻泰
风格探究
陶渊明的影响
李白: “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
杜甫:“焉得思如陶谢手。”
白居易:“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
体裁 题材 节奏 风格 主旨 表现手法
《短歌行》
《归园田居》
四言古诗
抒情诗
短促
激越
慷慨
悲凉
渴望建功
立业之忧
用典
比喻
五言古诗
田园诗
舒缓
平和
平淡
自然
回归田园
之悠
白描
比喻
情景交融
两诗比较概览
任务四:仿真高考,边练边悟
1、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了《管子·形势解》的话,诗人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诗人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C
2、下列各项中对《归园田居(其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D
3.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中间四句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写出作者往来于田间,打理桑麻,虽孤独但也快乐的隐居生活。
C.“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指车马。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