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测试九年级社会试卷(10.21 PDF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测试九年级社会试卷(10.21 PDF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1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测试社政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 分)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两国都是哪一集团的成员国?一战后,两国所在地区矛盾十分
尖锐,为调整利益召开了哪一国际会议 ( )
A.协约国集团 巴黎和会 B. 协约国集团 华盛顿会议
C. 同盟国集团 华盛顿会议 D.同盟国集团 巴黎和会
2.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进分子梦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下列哪些探索活动是为
了实现这一梦想(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正确的把握历史事件的标志、性质和实质是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基本素养,下列观点错
误的是 ( )
A.国民政府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暴行宣告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B.辛亥革命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的思想,促成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
C.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 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与之相关的事件有
(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②辛亥革命③第二次世界大战④国民革命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
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 )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 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6.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提出:“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
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辛亥革命对五
四运动在思想领域的影响是 ( )
A.民主精神的传承 B.共和政体的确立 C.革命道路的延续 D.革命方式的改变
7.中国共产党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深刻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B.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必须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
8. 毛泽东于 1935年年 2 月在《忆秦娥·娄山关》中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
头越。”“从头越”是指(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B.进军井冈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D.长征胜利,实现战略大转移
9.周恩来(1898年﹣1976年)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
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下列关于周恩来的革命经历描述正确的是( )
A.26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成为第四军独立团团长,积极参加了北伐战争
B.29岁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他领导了武昌起义
C.37岁参加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他当选为红军主要军事指挥者之一
D.38岁积极发动西安事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作出杰出的贡献
10.“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秋收起义失败——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②五次反围剿遭受失败——红军长征
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利——五四运动④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如图是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两则史料,对下列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
1945年日军《华北方面军综合战果》中 美国军事观察组到延安和晋绥、晋察冀
写道:“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 抗日根据地考察后向国内报告:“最最重
在本年交战一万五千次中,和中共的作 要的、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共产党军队,
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二百万敌军中, 从抗日战争开始几乎一无所有,在华北、
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在我方所收容 华中一个很大地区里,不仅保存了下来,
的十九万九千具敌遣尸,中共军也占半 而且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实力,在那些
数。” 地区里他们正继续牵制着大量日军。”
A.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B.中国共产党军队在人数上超过国民党军队
C.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协作推动抗战胜利
12.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地区分史实与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①台儿庄战役歼灭日本军队一万多人 ②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
③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根本转折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 ( )
①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4.某些脍炙人口的口号、诗词、歌谣等往往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诗词、歌
谣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②“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③“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15.历史漫画往往能够生动地反映历史。对如图两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解读,最准确的
是( )
A.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B.华盛顿会议和慕尼黑会议
C.慕尼黑会议和雅尔塔会议 D.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
二.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对的打√,错的打╳)。(共 10 分,每题 2 分)
16.1914 年突发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 )理由:
17.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理由:
18.新文化运动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 )理由:
19.1915 年,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平等”两面大旗,
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 )理由:
20.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 )理由:
三:材料分析题(共 40 分,每题 8 分)
21. (8 分)【回忆家乡历史,感悟人民力量】
史料一:武昌一声炮响,党人群起响应。1911 年 11 月 5 日,宁波与省城杭州同日发动
起义。整个过程兵不血刃,秩序良好。市民们纷纷缠扎白布,竖起白旗响应。宁波光复对
于推动和发展全国尤其是东南地区的革命形势意义重大。
史料二:1919 年 5 月 7 日,宁波私立效实中学、省立第四中学等校师生通电声援北京学
生的爱国行动,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并成立“宁波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积极宣传演
讲、抵制日货。5 月中旬末,宁波杠帮(搬运工人)、船夫举行罢工,拒绝替日商卸煤、
运煤,这是中国工人阶级声援五四学生运动的最早罢工之一。
史料三:1937 年 11 月以来,驻守宁波的中国军队,多次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使日军
付出惨重的代价,尤其是中共领导的三五支队更是出其不意打击日寇。各阶层人民也纷纷
投入抗日洪流当中。
(1)史料一折射出的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文明进步作出了怎样的重大贡献?(2 分)
(2)从史料二中可见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与以往相比,该救亡图存运动显示出怎样新
的进步意义?(3分)
(3)请结合史料一、二、三加以概括近代救亡图存运动中的队伍发生了哪些变化?(3 分)
22.(8 分)【铭记党史,不忘初心】
材料:“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高举红旗进北京。”
——摘编自“红色旅游解说词”
材料二:“一兵身后九夫保,千里云沙双剑开。军得民心鱼得水,小车推出凯歌来”
(1)材料一有哪些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3分)
(2)材料一中“燎原烈火向天明”与“高举红旗进北京”之间有何关联?(2分)
(3)通过两则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有哪些?(3 分)
23.(8 分)【国共合作,砥砺而行,】
(9分)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1924﹣1949 年,国共关系呈现“合
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夫人宋庆龄问:“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时,孙中山回答说: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材 料 二 : 下 面 是 1924 ﹣ 1949 年 间 的 部 分 图 片 资 料
材料三:国共两党关系思维导图
(1)孙中山“为国民党注入新血液”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
(2)材料二图片中属于国共两党分裂时期的有 ;属于国共两党合作时期的有
(填字母)。(4分)
(3)结合所学,完善思维导图。(3分)
24. (8 分)【回首世界历史,关注人类命运】
材料一:1938 年 9 月,张伯伦的广播演说 “我们对一个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
多大的同情,但总不会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材料二:丘吉尔 1940 年 6 月广播演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斯大林:“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
来保卫城镇
材料三:“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
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1)材料一从张伯伦到丘吉尔,英国的政策有何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例举两位领导人号召下的抗争史实各一。由此可见二战性质相比
一战有何不同(4分)
(3)材料三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什么?此后,签署宣言的国家加强互相合作相配合请举一
史实。 (2 分)
25. (8 分)【正视战争沧桑,感悟人间正道】
材料一:电影《八佰》取材自 1937 年的一场会战,这场会战粉碎了日军欲三个月灭亡中
国的图谋。讲述的是“八百壮士”坚守四天四夜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电影向观众展现
了一幅战场上的众生相。也许开始时他们会自私、怕死、懦弱…但是最终他们都克服了恐
惧,勇敢面对不畏生死,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材料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
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我有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
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
乡 ...才能欢聚一堂 ”
材料三:时间:1931-1945 年,是苏联、美国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的三倍半。
结果:中日战场毙伤和俘获日军 155 万余人,占日军在二战中军队伤亡人数的 75%以上;
中国军民伤亡 3587.9 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 5000 多亿美元。
(1)材料一指的是哪场会战?并再举一例中国军民的“勇敢面对不畏生死”(2 分)
(2)材料二中的“悲惨时候”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对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东北人民
什么时候实现了“欢聚一堂”(3分)
(3)材料三信息说明什么?由此说说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3 分)2021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测试社政检测卷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D A A A C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D D B D
二、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共 10 分,每题 2 分)
16、( ╳ )理由: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17、( √)理由:1942-1945 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日军;1945 年苏
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抗击日本关东军;1942 年中国等 26 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
法西斯同盟建立(选择一点即可)
17、( ╳ )理由: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
流的闸门的运动
19、( ╳ )理由:陈独秀、李大钊等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
20、( ╳ )理由: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三、材料分析题(共 40 分)
21.(1)(2 分)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2
分) 国运动
(2)(3 分) 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革命运动(1 分)。 中国的工人阶级
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分)
(3)(3 分)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二:青年学生、工商界人士;三:全民族抗战
22.(1)(3 分) 中国共产党成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 、淮海战役 (写出一个一分,写出任意三个三分)
(2)(2 分)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沿着
这条道路,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3 分)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拥护、人民军队的
英勇斗争(一点一分,三点即可)
23、(1)1924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 分)
(2)BC;AD。(4 分)
(3)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十年内战时期)。(1 分)②北伐胜利进军,基本推翻
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 分)③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败。(1 分)
24、(1)(2 分) 由容忍退让的绥靖政策转变为坚决抵抗
(2)(4 分)不列颠之战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掠夺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二战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3)(2 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 分)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 诺曼底登陆(中途岛战役 苏美联合对日作战)
(写出一个即可)
25、(1)(2 分)淞沪会战 二十九军佟麟阁,赵登禹,壮烈殉国。(台儿庄战中,百团大
战,平型关大捷中中国军队英勇奋战)
(2)(3 分) 九一八事变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1945 年日本投降以后
(3)(3 分)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时间最长,中国人民付出
1
了巨大牺牲,做出重要贡献(2分)
地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方主战场。(1 分)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