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新知导入降水的季节变化:一般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全年湿润冬季多雨全年少雨新知导入降水的年际变化: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北京年降水量极值新知导入穿越时空,你发现了什么问题?降水的时间变化降水的空间分布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阿塔卡马沙漠酒店鄱阳湖春季鄱阳湖夏季新知导入第 三 章 天 气 与 气 候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二课时)新知导学降 水 的 分 布1.各地降水的多少通常用 来表示,在同一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 。2. 降水的分布规律:(1)赤道附近降水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从赤道向两极逐渐_________(受_________影响)。(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______;大陆西岸降水______。(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4)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分布在 ,最贫乏的地区分布在 。降水量柱状图相同多少减少纬度位置多少多少印度的乞拉朋齐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新知讲解降 水 的 分 布回顾等高线、等温线的判读方法,学会正确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旧知回顾:等高线、等温线是如何定义的?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新知讲解降 水 的 分 布等温线模式图等温线: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那么,等降水量线呢?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称为等降水量线。新知讲解降 水 的 分 布ABC80mm60mm40mm20mm40mm60mm80mm等降水量线图D读图可知,A、B、C、D四点的降水量分别为: 。发现: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图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80mm 60mm 40mm 40mm新知讲解降 水 的 分 布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下列问题。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读图找出赤道,观察图例中的降水量数值范围,可知赤道附近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有些地区超过2000毫米。归纳: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赤道新知讲解降 水 的 分 布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2.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北极圈南极圈读图找出南、北极圈,观察图例中的降水量数值范围,可知两极地区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归纳: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新知讲解降 水 的 分 布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在图中找出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1000毫米以上;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在200毫米以下。归纳: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多少新知讲解降 水 的 分 布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4.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在图中观察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中纬度的内陆和沿海地区,然后对照图例中降水量的数值范围。北极圈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南极圈多少多归纳: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新知讲解降 水 的 分 布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5.归纳: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新知讲解降 水 的 分 布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不同纬度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降水少;在山地地区: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新知讲解世界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分别在哪里?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降 水 的 分 布降 水 的 分 布阿塔卡马沙漠·星空降 水 的 分 布乞拉朋齐·树桥新知讲解降 水 的 分 布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乞拉朋齐成为雨极主要是地形因素。因为印度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处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是世界上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区,被称为“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位于布拉马普特拉河南侧卡西山地的南坡海拔1370米处,离孟加拉湾约400千米。卡西丘陵为东西走向,长约250千米,海拔约1500米,东端与缅甸西部南北向的阿拉干山和那加山相接,形成了一个宽广的向南敞开的漏斗状谷地。而印度洋是世界最潮湿的地区,那里是湿空气的“仓库”,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大量的水汽,使这里的6~9月降雨显著增多。当著名的西南季风从孟加拉湾吹向青藏高原时,暖湿的西南季风进入这个谷地,湿润空气被迫发生上升运动,凝结成大量雨滴,形成惊人的雨量,瓢泼般地降落在乞拉朋齐,使它成为世界“雨极”。新知讲解降 水 的 分 布阿塔卡马沙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课堂练习1.读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减少B.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C.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D.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迎风坡2.在北半球大陆的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热量变化 B.地形变化 C.水源变化 D.降水变化BD课堂练习3.图上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C4.下列大洲中加点的地区,降水丰富的是( )A. ①⑤B. ③④C. ②⑥D. ①②C课堂练习ABCD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3.A地降水量比同纬度地区更多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4.图中B地至C地降水量逐渐 (增加、减少)原因是减少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其年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位于 (重要纬线)附近。6.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是 大部分少于 毫米。5.图中A、B、C、D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地,7.由图可知,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 向 递减。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比大陆西岸降水 (填多或少)。BD2000赤道南极洲200赤道两极多课堂总结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四多四少)四多 四少 影响因素全球 赤道附近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纬度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降水多 大陆西岸降水少 海陆中纬度地区 沿海降水多 内陆降水少山地地区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12.读书是最低成本的旅行。你可以通过看书,走到天下的各个角落,结交不同的伟人名家。只要打开书,就随时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谢 谢 大 家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二课时.ppt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