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15.分享真快乐 课 时 1备课教师 单 位教学目标 1.体验分享的快乐,乐于分享;2.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3.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教学重点 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教学难点 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教学准备 课外阅读书、纸牌、手工纸教 学 过 程 复 备分享阅读更有趣1.猜谜语。(谜面教材P59的儿歌,稍有改动。)有一个魔法师,他有神奇的魔法:可以把一个人的快乐,传递给大家;把一个人的办法,变成大家的办法。请你猜猜它是什么?指名猜。2.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绘本故事。(教材P58)3.说说读懂了什么?指名交流。生:故事中,妈妈给小女孩一本很好看的书。她把它带到了学校跟同学一起看,同学们很高兴。同学们看了小女孩的书之后又一起参加故事会,把故事演给大家看,这样更多的小朋友看到这本书了。小女孩分享了自己的书本,自己获得了快乐,同学们也获得了快乐。4.小结:在分享中获得的快乐真不少呀!板书课题:分享真快乐5.说说自己类似的分享经历。(1)指名交流。(2)同伴交流。6.初步理解“分享”。指名交流。(分享就是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好吃的、好看的、好听的、好玩的等等自己的东西。)【谜语总是带有魔力,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谜语导入,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分享有方法1.组织学生分享活动。时间:5分钟人员:4人一组分享内容:(参考教材P60)折纸组、故事组、作品欣赏组等学生分组活动,教师观察并记录。2.反馈分享活动情况。(1)小统计:分享活动中快乐的人数,不快乐的人数。(2)分享快乐的原因。指名交流。(故事分享得有趣,听得看得说得开心。折纸时有困难,同学愿意耐心教,最后做成功了,很开心。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表扬,欣赏到了很漂亮的作业,很开心。)(3)说说不快乐的原因。指名交流。(随机媒体出示物品)生1:故事书有被撕坏的,看不了了,不开心。生2:折纸的时候,一个地方怎么也折不好,他教了我两次,就不教了,还说我笨,不开心。生3:他讲的故事很没有意思,不开心。生4:刚才在玩的时候,他特别凶,都玩不起来了,不开心。3.针对实际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1)同桌选择一个问题讨论解决方法。(2)指名交流。生1:故事书有被撕坏的,看不了了,不开心。——作品分享小心点。(媒体随机出示)生2:折纸的时候,一个地方怎么也折不好,他教了我两次,就不教了,还说我笨,不开心。——方法分享仔细点。(媒体随机出示)生3:他讲的故事很没有意思,不开心。——故事分享生动点。(媒体随机出示)生4:刚才在玩的时候,他特别凶,都玩不起来了,不开心。——与人分享礼貌点。(媒体随机出示)4.再分享一次,实践分享的方法与技巧。5.小结,出示完整儿歌(教材P60),师生配合读一读、记一记。【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围绕不同的分享主题,开展分享活动的实践体验,在反馈中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随机针对问题教授一些分享技巧与方法。】分享有原则1.过渡:有一个小朋友,他也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可是他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让我们来帮帮他吧!2.情景创设:不爱惜分享的物品(1)教师叙述情景。(2)随机指名解决问题。(如果不爱惜别人的物品,别人就可能不愿意再与自己分享物品了,所以要爱惜物品。)2.情景创设:有特殊意义的物品(1)教师叙述情景。(2)随机指名解决问题。(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东西不必勉强与人分享。)3.情景创设:自己从不分享(1)教师叙述情景。(2)随机指名解决问题。(总是单方面付出,没有获得互利的体验,分享行为便不可持续。所以要懂得分享。【直接模拟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不愿与人分享的原因,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学会客观地看待他人的“吝啬”行为,从而在换位与移情体验中反思自己的分享行为。】板书设计 15.分享真快乐讲方法用技巧 → 真快乐讲原则教学反思当堂达标训练题15.分享真快乐一、辨一辨1.分享就是一种炫耀。( )2.借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要有破损。( )3.小明遇到了难题,同桌耐心细致讲解方法。( )4.自己有独到的学习方法,自己保留,不与他人分享。( )二、说一说分享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幸福。小朋友们要学会分享,说一说你能为其他小朋友分享什么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