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中学2021学年九上社会·道法单元练习(历史与社会)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南苑中学2021学年九上社会·道法单元练习(历史与社会)卷

资源简介

2021学年九上社会·道法单元练习
卷 I
说明:本卷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用铅笔填涂到“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星”是指( )
A.美德率先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B.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军备竞赛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2.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 )
A.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3.“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4.在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先后都失败了,对此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主张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只有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才能成功
C.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曲折艰难
D.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实现独立、富强
5.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不同,其实是为了实现同一个伟大的目标。这一目标就是( )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C.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D.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6.同传统社会相比,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在进入20世纪后悄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导致变革的主要原因有(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②军阀割据和混战 ③工业革命的洗礼 ④中国传统经济的解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清末以来,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史料能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
①妃子文绣登报与皇帝溥仪离婚 ②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家电话局
③看电影、拍照片成为生活时尚 ④对地位高的人不再称老爷、大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③为印度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④领导印度人民打击了美国殖民统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1919年爆发的埃及人民反英大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A.埃及沦为英国殖民地 B.华夫脱党的政治主张得到埃及人民的广泛支持
C.英殖民当局逮捕华夫脱领导人 D.各大城市出现和平示威浪潮
10.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武汉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其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有( )
①武昌首义,推翻清王朝 ②共产党打响创建人民军队的第一枪
③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号角 ④八七会议,号召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坐在椅子上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2.五四运动中,一些爱国人士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些口号。这些口号表明五四运动( )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将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
C.改变中国外交被动局面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1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 )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北伐战争 ④创建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中,最能够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是( )
A.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B.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建立地方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D.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15.口号、民谣、诗词等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以下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民主”“科学”
③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 ④“打到列强,除军阀”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16.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按“东南西北”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 ②国民党一大召开 ③长征会宁会师 ④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17.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一大特色。以下某旅行社起草的景点介绍,正确的是( )
A.武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井冈山——党的诞生地
C.吴起镇——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D.汉口——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18.下列有关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根本原因是超前消费、股票暴跌 ②爆发于美国,很快席卷整个世界
③德、意、日由此建立法西斯专政 ④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缓解了危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右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人数变化情况,促使B点到C点变化的直接有效措施是( )
A.颁布《紧急银行法案》 B.颁布《农业调整法》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20.20世纪20﹣30年代法西斯势力不断扩展。以下表述中,哪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史实( )
A.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加剧了德国的社会矛盾
B.纳粹党通过政变成为第一大党
C.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以军部为核心
D.当时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主要有德国、日本和意大利
卷 Ⅱ
说明:本卷有5小题,共60分。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2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英国 法国 俄国 德国
工业产量位次 2 3 4 1
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 3350万 1060万 1740万 290万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材料三:1919年,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满怀喜悦地参加了巴黎和会,却被一瓢凉水浇了下来……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让国人震惊,让国人愤慨,一场浩浩荡荡的爱国运动爆发了。
根据材料一说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分)
(2)请你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角度,评析材料二中的观点。(3分)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哪两个国际会议建立了怎样的国际秩序?(3分)材料三中“凉水”是指列强做出了哪一决定?巴黎和会和这场“爱国运动”有何联系?(4分)
22.(1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相关资料 问题
材料一:见右图 (1)左图是我国哪一重要历史人物?从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角度谈谈他提到的“革命尚未成功”的涵义?(5分)
材料二:学者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 (2)结合20世纪初的史实对材料二中第二、第三阶段的反应加以说明。(4分)
材料三: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使中国的民主革命发生巨大变化…… 根据材料三,说说你对“壮大的阵营”和“使中国的民主革命发生巨大变化”的理解。(3分)
23.(12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材料二: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一些重要地点——火车站、桥梁、银行和政府大厦。因为11月时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就如同3月时的尼古拉一样,几乎没有什么虔诚的支持者……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由理想成为现实……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1)结合材料一分析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3分)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作者认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几乎没有什么虔诚的支持者”的原因,并指出材料二所反映历史事件的结果。(3分)
(3)材料三中“新的社会制度”是什么?“新的经济体制”是哪位领导人时期建立的?(2分)说出这种新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2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革命军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材料二:纪录片《中国1927》共有六集,依次对应北京、广州、武汉、上海、南京、南昌六座城市坐标,每个城市承载一个主题,用全新的表达方式解读不为人熟知的“那一年”。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是什么?(2分)
(2)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1927年的上海、南昌两座城市承载的主题分别为《风暴》、《惊雷》的原因。(4分)
(3)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发生在材料三中的哪一时段(写字母)?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请从国共两党关系的角度,为AB两段历史各取一个标题。从其带来的影响角度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4分)
25.(12分)红船劈波行,初心铸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① 材料② 材料③
【相关链接】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共在民主革命进程中遭遇多次危机,最终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材料①地点被称为中国革命新探索的原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根据材料②③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敢闯新路”、“拨正船头”的具体内涵。(4分)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我们在探索国家富强的道路上有怎样的启示?(4分)
2021学年九上社会 道法单元练习参考答案
选择题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A D D B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D B A D A C B
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2分)(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
(2)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3分)
(3)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分)列强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4分)
22.(12分)(1)(1)孙中山(1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4分)
(2)“制度反应”: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史实+影响,2分)
“观念的反应”:1915年以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史实+影响,2分)
(3)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1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分)
23.(12分)(1)经济上:一战前,俄国的经济实力比较弱,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分)
政治上:20世纪初,沙皇专制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2分)
(2)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工人和农民的愿望,继续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
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2分)
(3)社会主义制度(1分)斯大林(1分)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2分)苏联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从一个“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日后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分)
24.(12分)(1)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2分)
(2)上海: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群众;影响: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2分)
南昌: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发动起义;影响: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分)
(3)B段。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分)
A国共合作,B国共合作破裂/国共两党对峙或国共内战(意思围绕两党合作、分裂的关系即可,共2分)。启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2分)
25.(12分)(1)1921年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4分)
(2)“敢闯新路”:开辟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新道路。(2分)“拨正船头”: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错误,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及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3)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要依靠人民群众;要从本国国情出发;要有开拓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等(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