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时政汇总 2021年5—6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时政汇总 2021年5—6月

资源简介

2021年5月时政梳理
一、LDR及会议相关
1、2021年5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习近平与青年的故事》记述,习近平总书记深知青年的渴望,格外关心青年的成长。与青年通信,同青年谈心,参加青年活动,常把青年记挂心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给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成为当代青年修身立德的八字箴言。
2、2021年5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致贺信。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当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开幕,由商务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3、2021年5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4、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
5、2021年5月21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用好科技成果评价这个指挥棒,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坚持正确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要强化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合理补偿机制,稳定调价预期,确保群众负担总体稳定、医保基金可承受、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可持续,提高医疗卫生为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加强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往接,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发挥生态保护补偿的政策导向作用。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6、2021年5月21日晚,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各国应携手努力,共同守护人类健康美好未来。
7、2021年5月26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通知》明确,要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准确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深入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跟进学、前后贯通学、联系实际学。要把握"四史"宣传教育内涵,注重内容上融会贯通、逻辑上环环相扣,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8、2021年5月25日电,北极理事会日前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举行部长级会议,会议通过了雷克雅未克共同宣言,并发布了北极理事会历史上首份十年战略发展计划。在共同宣言中,各方重申致力于维护北极和平稳定与建设性合作,强调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目标的重要性。
二、荣誉、奖励及新修法律
1、2021年5月3日电,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日前决定,授予王殳凹等30名同志第二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克冠行动"工作团队等14个青年集体第二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确认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等6个青年集体获第二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集体"、刘烨瑶等4名同志获第二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三、三大攻坚战相关
1、2021年5月11日电,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发布《关于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通知》,《通知》指出,自2021年起各级预算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预留年度食堂食材采购份额,通过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原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
2、2021年5月12日,欧盟委员会出台一项行动计划,致力于到2050年将空气、水和土壤污染降低到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不再有害的水平,从而打造一个"零污染"的环境。
四、重大事件
1、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发布:截至 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 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 2000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2、2021年5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仪式和成立大会并讲话。
3、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科学院院十、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从医70多年来,成功救治了1.6万余名患者。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 91岁。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202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日,西藏拉萨、昌都、林芝等地各族各界群众举办多种纪念活动。
5、2021年5月25日电,今年我国夏粮生产势头良好,冬小麦面积扭转连续4年下滑势头,增加了 300多万亩。
五、科技文化热点
1、2021年5月13日电,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的国内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13日迎来第一颗卫星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即将进入小卫星批量生产阶段。本次下线的卫星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是面向批产的典型卫星。
2、2021年5月15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和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 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圣境举行。活动揭晓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是"互"字。
3、2021年5月19日下午,习近平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同俄岁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育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习近平对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表示热烈祝贺,向两国建设者致以崇高敬意。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我同普京总统商定,将在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双边关系向前发展。面对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中俄相互坚定支持,密切有效协作,生动诠释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刻内涵。
4、2021年5月19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过程两器分离和着陆后火星车拍摄的影像。着陆平台驶离坡道以及祝融号火星车太阳翼、天线等机构展开正常到位。
2021年6月时政汇总
6月1日-6月6日
6月1日,首个“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在广州体育馆建成并投入使用。
6月1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在京举行 2021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视频会议。据介绍,今年6月是第20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
6月3日零时1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风云四号02星是我国新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首颗业务星,主要应用于天气分析和预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
6月6日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以“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发展成果”为主题。
6月7日-6月15日
6月7日,由中铁四局施工的芜湖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热滑试验圆满完成,标志着国内首条连续钢构跨座式单轨,芜湖市首条单轨进入调试阶段,为芜湖打通快速交通网奠定坚实基础。
6月8日,“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碳减排量转让协议签约仪式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 标志着中国首个“蓝碳”项目交易正式完成。
6月8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陕北地区营堡中遗迹保存最好、最完整的明代长城城堡——清平堡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进展,发现30 余尊保存完好的彩绘泥塑造像,接近真人大小,颜色鲜艳,造型栩栩如生。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6月12日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开幕。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物映耀百年征程”。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6月15日起,将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5%提高到7%。
6月17日-6月18日
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6月17日是第二十七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前,我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荒漠化、沙化、石漠化土地面积近5年以年均2424平方公里、1980平方公里、3860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续缩减,沙区和岩溶地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6月18日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正式开馆。这对于深入研究中共六大历史、总结历史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为祝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开馆,经国家邮政局批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特种邮票首发仪式6月20日在北京举行。这套邮票1套1枚,邮票面值为1.20元,发行数量为820万套,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发行。
6月22日-6月29日
6月21日,雅中—江西±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投运,这是“十四五”期间我国首个建成投运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在海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超深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明天然气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最大水深超过 1500 米,最大井深达 4000 米以上,是我国自主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深水气田。
6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中国正能量 2021“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在京启动,旨在发挥正能量激励人、鼓舞人、引领人的重要作用,网聚正能量,构建同心圆。此次活动以“奋斗的人民,奋进的中国”为主题。
6月26日,“中山大学”号驾驶舱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拉响汽笛,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交付仪式圆满完成。据介绍,“中山大学”号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排水量6880吨,续航力15000海里。
6月29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6月29日,“丰功伟业——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特展”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开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