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促进民族团结(课件32张PPT+教案+练习+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促进民族团结(课件32张PPT+教案+练习+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1《促进民族团结》同步测试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
1、2021年2月3日,国家王席习近平在毕节市黔西县的苗族村寨——化屋村考察时强调,脱贫之后,要继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化屋村文化广场,总书记对乡亲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习总书记的谈话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B.民族区域自治
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2021年是遂宁与理县两地共同举办“遂理一家亲”系列活动的第五年。“遂理一家亲”主题活动是遂理两地“民族团结·合作共建”的精神符号和行动象征。这表明( )
①党和政府努力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②实现了各民族平等,消除了民族差异
③党和政府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④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2020年11月8日,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这条继青藏铁路之后的第二条进藏“天路”,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建设川藏铁路( )
①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是实现高度自治、维护国家统一的必要条件
③有利于巩固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
④能够有效推动西部尤其是川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凯里市居住着苗、侗、汉、水,瑶等民族,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该市某社区党员服务队帮助少数民族同胞解决生活困难,社区创建“民族之家”平台,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服务,解决住房、技能培训和随迁子女入学等难题,这充分体现了( )
①各民族亲如一家
②少数民族享有特权
③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守望相助的民族情谊
A.②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
5、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为此,各族人民应继续巩固和发展的关系是( )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自然和谐公平正义 D.富强文明安全稳定
6、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这些历史佳话说明( )
①中华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共同体
②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日。70年来,西藏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在西藏的广大人民,从贫穷走向小康,从毫无人身自由到享有一切平等权利,从没有任何保障的奴隶成为国家的主人、西藏的主人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世界各国的支持和西藏人民艰苦奋斗
③中央和地方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
④发展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202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日。70年间,西藏各方面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实行的(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某校道德与法治课上组织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到维护民族团结”、以下选项中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
A.帮助班里的少数民族同学学习
B.不嘲笑汉语讲得不流畅的少数民族同学
C.盛情邀请回族好朋友到家吃杀猪饭
D.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
10、2021年3月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新疆调研时指出,近年新疆自治区反恐维稳斗争成果全面巩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得到显著加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新疆呈现出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这一切得益于( )
A.党和政府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共同原则
B.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政治制度
C.党和国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富民兴边政策
D.党和国家保证民族地区各民族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11、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这要求( )
①每个公民都要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各族人民都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各族人民始终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④我们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邵阳市绥宁县境内有多个少数民族。2019年,邵阳市缓宁县民族中学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该校自2015年6月正式挂牌为邵阳市第一所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以来,在承担缓宁县少数民族义务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缓宁县民族中学的先进事迹说明(  )
①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
②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发展教育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基础
④不同民族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能增进民族感情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大会,其中少数民族代表有438位,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一现象充分表明(  )
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B.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C.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
D.人民可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14、2020年是浙江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的第十年。十年里,浙江4000多名干部人才奔赴西北边陲,150余亿元援疆资金注入戈壁绿洲。浙江行动旨在(  )
①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
②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③巩固互助的民族关系
④落实“一国两制”方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黔东南尽锐出战,挥师鏖战脱贫,彻底撕掉贫困标签,减少贫困人口96.67万人,1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8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0.81万人搬迁进城。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黔东南州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
(是什么)(1)黔东南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请问它主要是哪两个民族的区域自治?
(为什么)(2)黔东南州15个贫困县成功摘掉贫困帽子的原因有哪些?(至少2点)
(怎么做)(3)请你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提出几点脱贫致富的建议。(至少2点)
参考答案
1-5 DBDCA 6-10 AABCC 11-14 ACAB
15.(1)①苗族;②侗族。
(2)①坚持了党的民族政策,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黔东南州抓住机遇,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黔东南各族人民勤劳勇敢,脚踏实地,艰苦创业。
④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
⑤党和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推进脱贫攻坚。等等。
(3)①学习农业科学技术,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②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③团结拼搏、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④积极宣传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优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 “56个石榴籽,一个也不能坏 ”:2021年7月27日凌晨5点,家住新疆的伊敏江·库尔班和两名司机轮流驾驶装满一万个馕的面包车,抵达河南周口,完成这场跨越九千里的爱心援助。库尔班说,他生活的地方,在河南援疆干部的帮助下,发展得越来越好。他深情地将56个民族,比作56个石榴籽,“56个石榴籽,一个也不能坏!”
新闻链接:一万个馕,九千里路,两天三夜!
课堂导入
思考:你觉得库尔班为什么要完成这场跨越九千里的爱心援助?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7.1 促进民族团结
1.我国的民族概况、分布特点?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制度和新型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
3.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4.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5.我国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6.青少年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自学导航
请同学们在5分钟之内阅读完教材P90-96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01
民族大家庭
你知道她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吗?
傣族泼水节
彝族白族阿昌族
维吾尔族
朝鲜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苗族
民族知识竞赛
民族大家庭
民族分布图
思考: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呢?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
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青海支援湖北生活物资
内蒙古支援湖北荆门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
各省份对口支援湖北16个地级市
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
民族团结
课堂笔记
1、我国的民族现状(P91)
①概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②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
③各族人民的关系: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格局: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
我国是怎样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呢?
概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2)处理民族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1)民族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3)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概况
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
政策
课堂笔记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制度、新型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P91(重点)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思考:怎样理解“各民族一律平等?
认识民族平等
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现
同等的社会地位
享有平等的权利
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
民族平等≠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照顾≠违背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认识民族平等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思考:为什么要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2、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重点)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P92
②有利于我们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P92
③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P96
④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P96
课堂笔记
有人认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仅仅是党和国家的责任,与青少年无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①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③在学校生活中,与各民族的同学相互帮助、友好相处,增进团结友谊;
④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 我们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重点)
课堂笔记
拓展:
处理民族关系
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政治基础
前提条件
前提条件
物质保证
物质保证
三者之间的关系
01
家和万事兴
思考:视频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了什么原则?
民族共同繁荣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P93
4、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课堂笔记
小组讨论
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经济方面
民生方面
文化方面
政治方面
①经济: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P94
5、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口支援
西部大开发战略
兴边富民行动
②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P95
5、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派遣援藏教师
积极的就业政策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③文化: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P95
5、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藏历年
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交流
①经济: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P94
5、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②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P95
③文化: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P95
课堂笔记
④政策方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推进新型民族关系。(补充)
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大家庭
我国的民族概况和分布特点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
家和万事兴
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国家怎样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青少年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课堂总结
1.202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日。70年来,西藏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在西藏的广大人民,从贫穷走向小康,从毫无人身自由到享有一切平等权利,从没有任何保障的奴隶成为国家的主人、西藏的主人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世界各国的支持和西藏人民艰苦奋斗
③中央和地方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
④发展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A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2、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这些历史佳话说明( )
①中华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共同体
②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课堂练习
3、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为此,各族人民应继续巩固和发展的关系是( )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自然和谐公平正义 D.富强文明安全稳定
A
课堂练习
4、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大会,其中少数民族代表有438位,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一现象充分表明(  )
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B.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C.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
D.人民可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A
课堂练习
5、2020年11月8日,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这条继青藏铁路之后的第二条进藏“天路”,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建设川藏铁路( )
①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是实现高度自治、维护国家统一的必要条件
③有利于巩固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
④能够有效推动西部尤其是川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6.2021年是遂宁与理县两地共同举办“遂理一家亲”系列活动的第五年。“遂理一家亲”主题活动是遂理两地“民族团结·合作共建”的精神符号和行动象征。这表明( )
①党和政府努力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②实现了各民族平等,消除了民族差异
③党和政府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④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B
课堂练习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课题 促进民族团结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上)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已经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知道国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能力目标 能正确看待并处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知识3、情感态度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懂得维护民族团结是责任和义务;理解并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
重点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治制度及新型的民族关系
难点 国家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闻链接:一万个馕,九千里路,两天三夜!视频:PPT思考:你觉得库尔班为什么要完成这场跨越九千里的爱心援助? 看视频、材料思考问题回答 促进学生对民族团结的了解,为理解民族政策做铺垫
自主学习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在5分钟之内阅读完教材P91-96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将答案在课本上划出。1.我国的民族概况、分布特点?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制度和新型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3.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4.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5.我国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6.青少年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一、民族大家庭1、图片:思考:你知道她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吗?(提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图片:思考: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呢?(提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3、(提示: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问:我国是怎样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呢?4、5、认识民族平等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思考:怎样理解“各民族一律平等?思考:为什么要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问:有人认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仅仅是党和国家的责任,与青少年无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目的是为了什么?家和万事兴1、视频《纪念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思考:下面视频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了什么原则?(提示:民族共同繁荣)问: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提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P93)2、小组讨论: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民生方面、文化方面)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梳理知识点赏课件,思考问题回答教材中找出标记要点赏课件,思考问题回答教材中找出标记要点赏课件,思考问题回答教材中找出标记要点赏课件,思考问题回答教材中找出标记要点 对教材资源进行再开发,使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初步感知和认识本节课知识点用形象的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用形象的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用形象的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用形象的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
课堂小结 聆听,思考情感升华 结构式板书,将两个主题知识点内容进行简洁呈现,逻辑清晰,直观明了,让人有一目了然之感,便于学生理解,力争让学生理解记忆。
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做题展示 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