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走近数据分析一、学习目标:课本 P1181、 了解数据分析的几种常用方法2、 体验对比分析和平均分析的一般分析过程3、 了解大数据的含义,认识大数据分析在信息社会的重要作用。二、知识梳理:数据分析:课本 P119数据分析是指用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并形成结论的过程。数据分析的方法:课本 P119对比分析: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差异,从而揭示这些数据所代表的事物发展变化情况和规律。对比分为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平均分析:是运用计算平均值的方法,来反映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某一数量特征的一般水平。数据可视化表达:课本 P120以图形、图像和动画等方式更加直观生动地呈现数据及数据分析结果,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趋势和规律等的表达方式称为数据可视化表达图表是最常用的数据可视化表达方式之一。基本的图表类型有:柱形图、饼图和折线图. 常用图表制作方法:选定表格的数据区域——插入图表——应用“图表向导”工具,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图表数据分析报告:数据分析报告是项目研究结果的展示,也是数据分析结论的有效承载形式. 课本 P121数据分析报告的一般结构: 分析报告标题分析目的、背景和来源分析思路、方法和模型分析过程、结论和建议大数据:课本 P122大数据的特点: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大数据的意义:大数据的意义在于,我们有可能从如此庞大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并运用于管理、农业、金融、医疗和教育等各个社会领域,为社会发展服务。课本 P123三、例题分析: 选择题:1、某公司根据对上一年各个季度原材料供应商 A 送货量及时率的分析及建模,预测本季度该供应商的订单履约率下降 2%。该过程最有可能用到的数据分析方法有?( )A.平均分析 B.纵向对比分析 C.横向对比分析 D.一般分析2、要直观地展示某同学高二学年连续几次考试成绩的变化的情况 ,最合适的图表类型是( C)A.条形图 B.柱状图 C.饼图 D.折线图3、数据分析的过程不包括( ) A.首先要根据分析的目标提出假设 B.然后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C.验证假设是否正确D.根据分析直接得出相应的结论填空题:大数据是以 ① 大、 ② 多、 ③ 快、 ④ 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它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 ⑤ 、 ⑥ 和 ⑦ ,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平均分析就是运用 ① 的方法,来反映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某一数量特征的 ② 。探索人工智能一、学习目标:课本 P1261、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概念与应用领域。2、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趋势。3、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二、知识梳理:1、探索策略:课本 P126-P127盲目搜索:预定的控制策略进行搜索,而不考虑问题本身特性的搜索,称为盲目搜索启发式搜索:在搜索过程中加入估价函数等启发信息,不断自动调整搜索方向,加速求解进程,称为启发式搜索2、人工智能:课本 P128人工智能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分成: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4、 人工智能算法:课本 P130-P131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当前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目的是使计算机能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性能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模型。5、 人工智能硬件:神经元芯片、智能传感器 课本 P132三、例题分析: 选择题:通过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集道路中的车辆流量、行车速度等信息,经智能系统分析后调整各路口红绿 灯时长属于人工智能在( )领域的应用。A.智能物流 B.智能安防 C.智能控制 D.智能交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智能交通相关知识。通过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集道路中的车辆流量、行车速度等信息,经智能系统分析后调整路口指示灯属于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故本题选D。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基础是数据,本质是( )。A.函数 B.计算 C.程序 D.模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基础是数据,本质是计算,选项B正确。比如在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中,一般大约有12TB的数据,这些无人驾驶汽车背后的支撑就是快速的计算能力。填空题:3、智能传感器是具有 ① 功能的传感器。它属于人工智能的 ② ,用于感知外界环境。4、人工智能是利用 ① 或者数字计算机 ② 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 ③ ,感知环境, 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