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课题 《做负责任的人》 指导教师 新授课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对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言代价与回报的人心怀感激之情,并努力向他们学习;能够自觉履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无怨无悔。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能力,能够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自主反思自己的能力,学会承担责任、努力履行责任的能力。3.知识目标: 理解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也会获得一定的回报,懂得不履行责任要承担相应的后果。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履行责任的代价,正确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2.教学难点:确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勇气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但受认知水平和阅历所限,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还不够强,履行责任的意志还不够坚定,视负责任的人为固执等。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懂得负责任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可以从小事开始逐步培养,引导学生自觉履行责任,做到无怨无悔。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对比法、感悟升华法、启发法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抗疫特别节目:“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陈薇回忆起抗疫经历。教师总结:我们都想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要成为负责任的人,关键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一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观看视频,感悟体会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通过视频内容,回顾体会在疫情中无私奉献每一个人,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教学环节 环节一: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师出示图片:中国女排比赛的场景。教师讲述中国女排克服重重困难,勇夺五连冠,1998年郎平宣布辞职的故事。教师提问:1.承担这个责任,郎平和袁伟民付出了什么 2.承担这个责任,对他们有什么帮助? 3.如果你是郎平或袁伟民,还会继续带领女排坚持到底吗?教师总结:承担责任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也会获得回报。无论是谁,承担责任都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教师继续讲解中国女排的故事,并提出问题:我们如何对待自己选择的责任?教师播放视频:新疆军区空喀山边防连前哨,战士彭小龙写下三封遗书的故事。教师总结: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既然我们选择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念,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做出合理的选择。无论怎样,我们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环节二:我承担 我无悔教师出示图片:疫情初期,一张钟南山院士“乘餐车去武汉”的照片曾在网络上热传。照片中,已经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乘高铁毅然赶赴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镜头记录下他在高铁餐车上休息的瞬间。教师提出问题:钟南山院士为什么这么做?他这样做值得吗?教师总结:钟院士之所以在第一时间登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是因为他知道作为医生的职责所在,他知道这是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所以他要承担起这份责任,他这样做值得。教师出示照片:援鄂护士集体理发合影。教师继续提问:护士们为什么这么做?她们这样做值得吗?教师总结:医护人员临危受命是救死扶伤的责任所在,有时我们虽然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可以改变我们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去履行好这些责任。举例:小青担任学校舞蹈队队长的故事。教师提问:小青为什么这么做?她这样做值得吗?教师总结: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这样,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承担,我无悔。 教师举例:播放视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一位当代优秀青年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奉献,黄文秀的事迹呈现了新时代青年用青春芳华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秀美人生。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与回报的人。正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这就是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课堂小结:本课通过两个目题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负责人的人,在不言代价与回报一目里,我们学习了承担责任会付出什么代价,会获得哪些回报。我们如何对待自己选择的责任?在我承担我无悔一目里,我们学习了怎样正确对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责任,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要提升责任素质增强履责能力。 看材料,体会感悟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感悟提升,反思自己的行为 感悟边疆战士承担责任的代价。感悟思考,讨论交流。感悟思考,体会提升。学生思考感悟,培养思辨能力。总结概括知识,整体感知,落实知识点。 观看视频,提升情感体验。观看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情境感悟,使学生进一步辩证、冷静看待责任问题,学会作出合理的选择。一旦作出选择,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言代价与回报。树立学生责任意识、奉献意识。问题的设计,提升课堂氛围,由此引导学生感悟,提升学生对国家意识、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教师对问题的及时总结,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落实核心素养。通过创设负责任的事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增强自身责任意识和能力。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为讲述“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做好铺垫。让学生感悟坚守本职工作,履行职责的意义所在。使学生认识到,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坚守。视频的内容有利于落实本节课的核心素养,同时贯彻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总体把握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和板块结构。用知识导图标注,条理清晰,落实知识目标,便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三、反馈练习 (2020,辽宁营口,3)24岁的中国女孩刘仙,自疫情暴发以来,在短短的40天的时间里,每天都要做400多份盒饭。因为她当时没有防护服,经常穿着雨衣奔走在路上为医护人员送餐,所以大家亲切地叫她“雨衣妹妹”。刘仙的行为不仅在中国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也鼓舞着世界各国人民参与抗疫行动。“雨衣妹妹”刘仙( )①自觉承担责任,奉献社会②付出了时间、精力和金钱③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赞许④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①②③ B.①③④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8位功勋模范荣获“共和国勋章”。干航天一辈子都不会累的孙家栋,年近90依然坚持下田科研攻关的袁隆平,一生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带来希望的屠呦呦……他们在各自的岗位默默坚守、辛勤耕耘,犹如一朵朵奔腾的浪花,争相汇入祖国发展的洪流。功勋模范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不言代价与回报地承担社会责任 ②回报的多少决定了人生价值的大与小 ③奉献社会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精神 ④要全身心投入自己应该做的事,不抱怨、不懈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 根据本节所学内容,分析问题。 引用学生时政问题及中考模拟试题,夯实本节所学知识,便于学生的能力提升。四、课后延伸 责任的价值从来不是靠空谈,而是来自实践,体现于实践,实现于实践,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表现出责任的担当,才是具有良好责任感的标志。今天留给大家的作业是请选择参加一项社区、学校或家庭组织的集体活动,主动承担一份工作,并记录自己完成工作后的心情,与大家交流分享。 根据提示,思考总结。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拓宽思路,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切实发挥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五、结束语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懂得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意义,增强责任感和责任心,自觉自愿地承担责任,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健康成长,谱写绚丽多彩的青春篇章。 体验和感悟 引发共鸣,升华主题。板书设计 《做负责任的人》不言代价与回报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我们如何对待自己选择的责任。二、我承担我无悔1. 怎样正确对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责任。2. 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3. 提升责任素质增强履责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