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册 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P1)同学们大家好,我是道德与法治教师XXX,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P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力目标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理性爱国;提高理解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能力。知识目标: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P3)课程开始,请同学们先观看下面的视频,边观看边思考为什么这些人被称为中国的脊梁?(播放视频),视频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携子以身试药”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一辈子专注青蒿素研究的屠呦呦,一生奉献给“中国天眼”的南仁东,在生命最后时刻还要为国家奉献的爆炸力学和核试验专家林俊德,隐姓埋名30年的核潜艇研究专家黄旭华,为新中国建立立下不朽功勋的周恩来。这些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始终将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秉承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因此被称为中国脊梁。同学们,在你心中可以被称为“中国的脊梁”的都是怎样的人哪?(P4)应该说,当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欺凌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奋起反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梁。为保卫祖国安全,远离父母,守卫在祖国边疆的解放军战士,是民族的脊梁。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是民族的脊梁。默默坚守自己的岗位,踏实工作的工人,是民族的脊梁。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大众,是民族的脊梁。这些人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格、远大的民族志向和民族理想、伟大精神都体现了民族精神。(P5)那么,总结一下,民族精神是什么哪?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渗透在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贯穿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始终,并成为其他方面的根本前提。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P6)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培育、集成发展起来的。我们可以通过名人故事感受民族精神。下面结合图片表达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第一张图片是“阿豺折箭”,阿豺用折箭的例子告诫儿子们团结的力量,兄弟齐心协力,体现了团结拼搏的民族精神。,第二张图片是“昭君出塞”王昭君别离故土远嫁匈奴,促进了民族和睦,为祖国和平献身自我的民族精神。第三张图片是“大禹治水”,大禹长年累月与民众一起奋战 "三过家门而不入",耗尽毕生活心血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展现了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第四幅图片“卧薪尝胆”,越王勾践为雪前耻品尝苦胆,策励自己勿忘耻辱,最终打败了吴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哪些展现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哪?(P7)还有许多,比如中华一家亲、天下一统、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名言警句都能体现我们对团结统一的重视。以和为贵、求同存异、六尺巷等成语和故事都闪烁着“爱好和平”的思想光辉。天道酬勤、克勤于邦、见义勇为等成语故事中凝聚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理念。愚公移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无不折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P8)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在当今集中体现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中国发展和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P9)中华民族精神不仅有着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能够经受种种考验克服重重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我国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形成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头脑清醒、目光远大”的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爱国创业求实”的大庆精神、舍身忘我的雷锋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都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P10)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民族精神又有了怎样的与时俱进哪,我们通过下面的视频来一起体会一下。(播放视频)思考:什么是伟大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和民族精神之间是什么关系?伟大的抗疫精神是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抗疫时期的具体体现。(P11)从井冈山精神到抗疫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伴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P12)那么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具有哪些作用和价值哪?202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习近平的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下,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抱着必胜信念,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广大医护人员“最美逆行”,展示了精湛医术和良好风貌;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冲在一线,守土担责;青年志愿者那里有需要就去哪里。(P13)工程建设者和防疫产品生产者加班加点,成就中国速度;海内外人士踊跃捐钱捐物;治愈出院患者自愿捐赠血浆……这些感人的抗疫故事,不仅体现了中国精神的磅礴力量,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世界某著名医学杂志评价,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用这样的速度动员各种资源,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思考: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精神?这种精神有什么价值?同学们一定从材料中感受到抗疫精神、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为我们成功抗击疫情,提供了精神支持和精神动力,是人们团结抗疫的精神纽带。(P14)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意义重大。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伟大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伟大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P15)在新冠病毒肆虐时,为了拯救生命在最危险的地方与时间赛跑的医护人员;居家学习期间,为了保障网课顺利进行,在山顶找信号上网的教师;在多地发生洪涝灾害时,与时间赛跑,与灾难抗争,闻汛而动的军民。请同学们想一想,他们的行为告诉我们可以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他们在国家危难时能够挺身而出,在关键时刻能够扶危济困、无私奉献。(P16)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创造精彩人生需要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P17)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构建中国价值。每个人、每个组织、每个社会都会不自觉地拥有自己的价值观,无论是个体的价值观还是群体的价值观都不是人们头脑中主观自生的,都是在价值评价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什么是价值观哪?它有着怎样的作用哪?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看法和态度。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它回答了人们“信仰什么”“追求什么”“珍视什么”这样的问题。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这是价值观的作用。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观是多元的,但是在这种多元的格局中,总有一种价值观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这就是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同样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18)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怎么形成的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已成为民族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等。思考:结合材料,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由来?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人与自然的合谐统一的思想。民惟邦本则是最初的民主思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则体现公平公正的理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传递出自立自强的信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爱国和个人的责任;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则从礼仪角度谈社会文明,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源泉,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源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P19)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须坚守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有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P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因汲取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而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三个层面分别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它需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为支持,需要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为依托。(P21)下面,我们一起从双百人物身上感受一下榜样的力量吧。从留下《可爱的中国》动人篇章的方志敏到狼牙五壮士,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从共产主义展示雷锋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从县委书记的焦裕禄到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出现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上。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先行者。请同学们讨论:这些榜样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这些品质有哪些作用?这些人物所处的时代不同,事迹也不同,但其精神品质都是一致的,他们都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祖国的骄傲,他们的精神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P22)从双百人物身上我们能够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P23)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理解。有同学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存在于观念中、落实停留在口头上。“有同学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长期过程,不能搞“一阵风”。有同学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太宏大了,在生活中无法照着做。“有同学认为,公民只要培育与践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就够了。“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存在于观念中、停留在口头上。”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长期过程,不能搞“一阵风”这两种观点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必须长期坚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太宏大了,无法在生活中照着做。“公民只要培育与践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就够了。“这两种观点不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是指导我们生活,影响我们价值判断的行为取向,渗透在生活中方方面面,国家层面价值的实现也需要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作为依托,三个层面紧密相连,都需要我们去践行。(P24)那么我们要怎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自觉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P25)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个人和社会意义重大。“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这是选自2014年《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一段话,由此我们可以了解,青少年处在价值观的形成的关键期,要争取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P26)下面,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本课的知识。凝聚价值追求围绕着民族精神、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体现,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民族精神讲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品格,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述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内容和作用,以及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27) (2019,云南昆明,中考24)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留给我们最宝费的精神财富,就是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 )爱国主义 B.改革创新 C.团结统一 D.勤劳勇敢。本题考查对民族精神的认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爱国主义,A选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排查,因此正确答案是A.(P28) (2019,山东菏泽,中考18)菏泽市实施“红心向党”工程以来,广大市民自发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共同演绎祖国的华美篇章,感受新时代中国朝气蓬勃的气息。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有利于(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弘扬以英雄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③激发爱国情感,涵养家国情怀④凝聚起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和民族精神的认识,考查理解能力。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广大市民自发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体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激发爱国热情,涵养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 ①③④符合题意,②观点错误,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所以,正确答案是C.(p29)今天的课后作业是完成倡议书,中学生志愿者积极开展服务社区、关爱老人儿童、保护环境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为了祖国的明天、民族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他们那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负责人的公民。我们倡议: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P30)结合本科学习的内容,我想对同学们说。青少年要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用青春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P29) (2019,四川内江市,中考5)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以下名言诗句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是( )①荀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④金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本题考查对民族精神的认识,我们需要首先明确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荀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金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体现的是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①④符合题意,正确。②不符合题意,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体现的勤俭节约,③不符合题意,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说明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正确认识自己。因此,正确答案是D。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