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年级 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课题 《第一、二单元复习课》 指导教师 课型:新授课教学 目标 帮助学生快速构建第一第二单元的整体框架和对主干知识进行复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社会现象。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概述;主要知识复习。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学情 分析 学生对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整体框架的理解不是很清晰需要进行整合,基础知识的熟练度需要提高。知识熟练度上去了才能更好地去分析问题。教学 方法 举例法、讲授法等。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是天津市第102中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常虹,今天非常高兴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前面我们已经进行了第一二单元的学习,今天我们来把这两个单元做一个总结性复习。我们的复习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整体概述;第二,主要知识复习;第三,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二、教学环节 环节一: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册书的整体结构。 环节二:每一单元都聚焦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今天我们重点复习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现在解读一下第一单元的逻辑框架图。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包括两课内容,第一课围绕改革开放,第二课围绕创新展开,改革开放和创新都是指向富强这个价值观的,富强就要国富民强。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的分析让我们明白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个过程中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的内容,在体制和机制上我们要进行改革,要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科教兴国,需要制度、平台,需要文化氛围。创新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开辟万众创新的局面,我们每个人作为自然人可以去创新,我们的企业也可以创新。富强好比国之脊梁,改革开放是战略,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中国号”巨轮必将到达富强的彼岸。 环节三:好,同学们,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第一课的知识内容。这部分内容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复习巩固。 第一个部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二个部分,改革开放40年,创造中国腾飞新奇迹。 第三部分面临新挑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第四部分,坚持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成果,推动社会建设。 环节四:好,现在我们来复习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主要复习巩固。 第一个问题,生活中感受创新的基本特征,认识创新的价值。 第二个问题,创新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动力。 第三个问题,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四个问题,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弘扬创新精神。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创新是实现富强的引擎和第一动力。 环节五: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二单元。同学们,我们先从整体上来了解一下第二单元的知识框架结构。新型的民主和法治中国都是指向民主的价值观的,在新型民主当中,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民主追求,社会主义的新型民主的本质特征、基本特点、具体形式和政治制度来体现。那么,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行使我们的民主权利,同时要增强我们的民主意识。法治中国,首先也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法治,我们要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坚持立行法治,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绘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蓝图。 首先来看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我们从四个层面进行复习。 第一个层面,社会主义民主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 第二个层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这部分内容一方面要了解“新”在哪里?另一方面,要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民主特点。 第三个层面,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这里强调的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与民主参与的效果之间的关系。 第四个层面,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塑造现代公民,有利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 环节六:民主的是现实需要法治的保障的。第二单元第四课主要讲的就是建设法治国家。主要从五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个角度,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第二个角度,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绘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蓝图。 第三个角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第四个角度,厉行法治,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五个角度,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环节:本节课课堂小结。我们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道德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这就好比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请学生进行单元整体框架的讲解,鼓励学生 做出思维导图。 学生分组选择部分框题进行主干知识讲解。 请学生进行单元整体框架的讲解,鼓励学生 做出思维导图。 学生分组选择部分框题进行主干知识讲解。 从整体上来了解一下第一单元的知识框架结构。 进一步理解巩固各框题知识结构。 从整体上来了解一下第二单元的知识框架结构。 进一步理解巩固各框题知识结构。三、反馈练习 (2020,江苏省连云港,中考18) 2020年春节,新冠病毒来势汹汹,举国上下总动员,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材料一:面对严峻疲情,党中央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奋斗在一线,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要让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这说明了什么?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基本政治制度。关键词是“党旗”,设问角度是“说明”属于“是什么”,要从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来解答。 材料二:疫情就是命令,各级人民政府立即组织力量开展防控工作,及时公布疫情信息。但也有个别官员,缓报疫情,延误时机,甚至为了地方利益,违法扣押征用途经本地的防疫物资,收获的不是政绩,而是追责。可见,依法履职,政府要“有作为、不乱为”。 从“法治政府”的角度阐释政府要“有作为、不乱为”。 解题分析:考查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关键词是法治政府,设问角度是“解释”属于“怎么样”,限定词是“有作为、不乱为”。“有作为”是指法定职责必须为,原因是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做法是要对人民负责;“不乱为”是指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因是政府行使权力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做法是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符合法定程序。 材料三:有科学家说,“人类最后一个敌人是病毒”。战胜病毒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谋未来就要谋创新,只有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国家战略安全。 (3)从国家和个人角度,就如何“谋创新”各提一条建议。 解题分析:考查的是创新永无止境。关键词是创新,设问角度是“建议”属于“怎么做”,限定词是从国家和个人角度。国家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个人则要思想上要树立创新意识,保持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行动上多实践等。 学生分组讨论四、课后延伸 这道探究实践大题从不同角度带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构建整体框架和及时复习主干知识。 承前启后,为下一框题的学习做铺垫。五、结束语 同学们,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这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投入法治中国建设,用我们的力量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奋斗!板书设计 第一、整体概述 第二、主要知识复习 第三、运用知识分析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