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三大改造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5课 三大改造 图册
1 .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能力要求,如下图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的实施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图片可知反映的是三大改造,1953-1956年我国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农业方面组织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工商业方面实行公私合营、和平赎买,C正确;土地改革是在农村消灭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实行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A排除;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全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B排除;“一五”计划于1953-1957年实施,主要特点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D排除。故选C。
2 .下图是《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数据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改革开放的实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数据表,结合所学可知公有制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A;土地改革的完成在1952年,没有涉及所有制经济,B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在195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改革开放从1978年开始,D错误。
3 .如果在下面示意图的?处加一个标题,最恰当的应该是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土地改革 D.曲折探索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示意图的信息“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A符合题意;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B;土地改革完成后,实行的是土地所有制,排除C;曲折探索与示意图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A。
4 .如图是一幅创作于1953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出当时我国
A.人民公社获得了广大群众拥护
B.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浮夸风"
C.家庭副业调动了农民的积极
D.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热情高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时间“1953年,以及合作社养猪,农业合作有分工”等信息可知,当时正在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热情高涨,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人民公社的建立是在1958年,排除;B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浮夸风”,“浮夸风”现象出现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排除;C项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属于家庭副业,排除。故选D。
5 .如下图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私有制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是(  )
A.进行土地改革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三大改造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和分析图片的能力,结合图片的数字的变化联合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
6 .分析下列图片中所反映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④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③④表述正确,故C符合题意;②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是一五计划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②的ABD,故选C。
7 .某历史老师在课堂上呈现了以下三幅图片,他将要探究的主题是
A.一大二公
B.三大改造
C.巩固政权
D.恢复经济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实行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图二木业生产合作社体现的是三大改造时期对手工业实行的生产合作社的方式,图片三“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方式。所以题干探究的主题是三大改造。ACD项不符合图片信息,故选B。
8 .以下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三幅图片信息“农业实现合作化”、“手工业合作社报喜队”、“公私合营新生搪瓷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政府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走合作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加工订货、公私合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和题干无关。故选D。
9 .下图是1953年11月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当时发生在华北孙家庄农民孙志刚身上的故事,故事的主题应该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时间“1953年”,以及题干图片的“老孙入社”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民联合起来搞生产,极大的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把农民所有制转变成为集体公有制,B项符合题意;A项时间是1950-1952年底,不符合题意时间;C项是1958年以后的事件,不符合题意;D项是1978年以后实行的政策,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10 .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三幅图片。刘老师这节课讲述的内容是
A.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具体措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通过走合作化道路的形式变私有制为公有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B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指1950年——1953年,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而进行的战争。A不符合题意;“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C不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失误。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11 .你能够从下图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三大改造的原因 B.三大改造的实质
C.三大改造的途径 D.三大改造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图中“合作社”可知是农业和手工业改造的方式。依据“公私合营”可知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图中体现出的是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途径。故C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组织问题,排除A;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排除B;三大改造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排除D。故选C。
12 .下面图示是某同学记录的课堂笔记,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土地改革 D.大跃进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三大改造,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符合题意;ACD项与图片“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不符,排除,故选择B。
13 .下面两幅图共同反映了 ( )
A.“一五”计划的开展 B.“大跃进”开展的盛况
C.三大改造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这体现的是三大改造,故C符合题意;“一五”计划的开展拉开了中国工业化的序幕,“大跃进”开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强调一大二公,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 .下列图片中,不属于三大改造时期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通过法律得到土地”反映的是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国家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这与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不符合,故选D;三大改造包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农业和手工业改造主要是通过合作化的方式,建立农业和手工业合作社;对工商业的改造主要是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因此ABC均属于三大改造时期,故排除。
15 .下图是1954年印制的一幅关于农村生产面貌的年画。它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D.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1954年印制的一幅关于农村生产面貌”可知体现了农业合作化,1953年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到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故C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故A错误;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故D错误。综上答案C。
16 .如图是1954年创作的年画《农业社的托儿组》,该作品体现了
A.土地改革的成效显著 B.人民公社公有化水平高
C.农业合作社互帮互助 D.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1954年”“农业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因此,《农业社的托儿组》体现了在全国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中,各地创建农忙托儿互助组,帮助妇女摆脱参加农副业生产中孩子拖累的困难,故C项正确;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与题干“1954年”不符,排除A项;1958年,我国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与题干“1954年”不符,排除B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与题干“1954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7 .对下图所示“营业分证”的解读,下列正确的是该证
A.颁发于一九五六年底 B.许可经营粮食的销售
C.见证了生产合作社的发展 D.记录了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营业分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见证了生产合作社的发展,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的改造方式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符合题意;根据图片可知,该证颁布与1957年,A排除;图片没有涉及许可经济粮食,B排除;图片没有涉及工商业的公私合营,D排除。故选择C。
18 .如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进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
1953-1956年底实行三大改造,改造着农业和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从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三大改造的完成,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故B符合题意; “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排除C;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一大二公”的模式,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排除D。故选B。
19 .下图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C.我国全面实现了工业化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反映我国三大改造的信息。到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伟大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D符合题意;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排除A;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排除B;我国目前属于发展中国家,尚未全面实现工业化,排除C。故选D。
20 .如图是1953年12月发表在《解放日报》上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画意在说明开展列哪一运动的必要性(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D.工业化建设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1953年”、《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等信息可知,漫画认为小农经济相对脆弱,无法抵抗自然灾害。因此要对小农经济进行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合作化运动,B排除;土地改革在1952年完成,C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化建设运动,D排除。故选择A。
21 .适合填入下图框格处的内容是
A.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C.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D.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1953-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A;BCD不是三大改造的意义,排除。
22 .下图为1950—1956年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示意图,对其原因解读准确的是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表可知,1950年到1956年,公有制的工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私有制的工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这是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想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的原因,C正确;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排除A;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故“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表述不准确,排除B;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排除D。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的解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知识点来解答此题。
23 .下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它由名医曲焕章在1902年创制,配方和制法从不外传。1955年,曲家后人将药方无偿献给人民政府。这一做法的时代背景是( )
A.建立新中国 B.实行土地改革
C.开展人民公社化 D.对资本主义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1955年,曲家后人将药方无偿献给人民政府。这一做法的时代背景是对资本主义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故D符合题意;建立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开展人民公社化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4 .下图凭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三大改造
B.文化大革命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中的关键信息“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3年到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时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最终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BCD项与图片信息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片中的关键词“公私合营”即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在采取的方式,由此进行选择即可。
25 .如下图同仁堂的商标。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1954年,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示范企业,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这一商标印证的是
A.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国家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故D符合题意;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符合史实,排除A;国家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符合史实,排除B;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排除C。故选D。
26 .如图所示为原汇昌花边线漂染厂的收据。这一历史遗存印证了
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三大改造。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C符合题意;ABD项图片中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C。
27 .如图中的庆祝场景,出现在
A.抗日战争胜利时 B.开国大典中
C.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D.中葡澳门交接仪式上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中“公私合营”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是在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1953年到1957年。因此图中的庆祝场景,出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45年,排除;B项发生在1949年,排除;D项发生在1999年,排除。故选C。
28 .下图漫画《奔向社会主义》生动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与漫画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图片中的关键信息“公私合营”可知,这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我国还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没有实现,排除;C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排除;D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故选A。
29 .下图是1956年天津群众举行的一次游行庆祝活动。据此推断,该活动庆祝的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
C.抗美援朝胜利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题时紧扣关键信息“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答案选B。
30 .广告是时代和社会的一面镜子,从一则广告里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特定时代流行的观念、行为、风气等。下图的酱油广告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B.实行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C.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生产得到恢复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
据图片信息“公私合营”并结合所学可知,“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是其高潮阶段,B符合题意;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A错误;1960年冬“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实行,生产得到恢复,C错误;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D错误。
31 .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相关的事件是
A.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故C符合题意;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排除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排除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排除D。故选C。
32 .王老吉是中国著名凉茶,下图是它在哪一时期的广告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上“公私合营”的信息可知与三大改造有关,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三大改造,其中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B正确;1950-1952年土地改革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消灭了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实行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A排除;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属于十年内乱,C排除;改革开放新时期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排除。故选B。
33 .舟山有位民族实业家——刘鸿生。下图是他创办的鸿生火柴厂与其他4家企业合并后生产的宝塔牌火柴盒上的贴标。该贴标反映了当时国家正在进行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B
【解析】依据图片中的文字“公私合营苏州鸿生火柴厂”,结合所学知识,三大改造中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种改造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B项符合题意;C项不合题意;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A项不合题意;“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误,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点晴:图片“公私合营苏州鸿生火柴厂”是解题的关键,由“公私合营”可知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熟记三大改造中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采取的方式:对农业、手工业采取建立合作化的方式;“公私合营”属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买政策是创新政策。从而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34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发行的股票凭证,它反映了( )
A.新中国一五计划成果显著
B.我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我国吸收外资进行经济建设
D.当时我国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答案】B
【解析】
由“公私合营”可知,三大改造期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实行公私合营,故答案是B。
35 .下图是一支中华高级绘图铅笔,由“公私合营中国铅笔一厂” 于1957年9月制造。这支铅笔见证的历史史实是
A.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国民经济恢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1954年-1956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先是公私合营,后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由“公私合营中国铅笔一厂”于1957年9月制造一支中华高级绘图铅笔见证的历史史实是社会主义改造,B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A排除;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C排除;国民经济恢复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之后发生,D排除。故选择B。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