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2张PPT)海南省2021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一、海南省2021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统计分析(一)成绩统计海南省2021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人数为128490人,全省平均分为58.28分。项目说明 项目值全省原始平均分 58.28全省最高原始分 100全省优秀率 23.23%全省良好率 35.71%全省及格率 51.17%全省低分率 20.77%全省原始分0分人数 1615海南省2021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原始分数段统计及分布序号 分 段 人 数 百分比1 0--10 2317 1.802 10--20 9236 7.193 20--30 14174 11.034 30--40 13005 10.125 40--50 12473 9.716 50--60 12121 9.437 60--70 12639 9.848 70--80 14345 11.169 80--90 19342 15.0510 90--100 18838 14.66小题 平均分 零分人数 满分人数 难度系数1 1.27 46992 81498 0.632 1.46 34626 93864 0.733 1.33 42824 85666 0.674 1.47 33831 94659 0.745 1.20 51467 77023 0.606 1.74 16910 111580 0.877 1.80 12581 115909 0.908 1.60 25583 102907 0.809 1.30 45285 83205 0.6510 0.86 72986 55504 0.4311 1.38 39592 88898 0.6912 1.66 21758 106732 0.8313 1.37 40532 87958 0.6814 1.34 42174 86316 0.6715 0.89 71016 57474 0.4516 1.10 58114 70376 0.5517 1.36 41199 87291 0.6818 1.47 33862 94628 0.7419 1.70 19487 109003 0.8520 1.14 55474 73016 0.5721 1.45 35544 92946 0.7322 1.06 60635 67855 0.5323 1.44 36208 92282 0.7224 1.45 35396 93094 0.7325 1.44 36276 92214 0.7226 1.31 44061 84429 0.6627 1.41 38061 90429 0.7028 1.45 35206 93284 0.7329 1.12 56838 71652 0.5630 0.75 79990 48500 0.3831 1.54 29860 98630 0.7732 1.09 58429 70061 0.5533 1.23 49728 78762 0.6134 0.40 102637 25853 0.2035 0.74 80668 47822 0.37(二)各题得分情况1.选择题得分情况小 题 平均分 零分人数 满分人数 难度系数36(1) 1.21 3.87 51607 28862 0.4036(2) 1.21 40450 21390 0.4036(3) 1.44 34901 112 0.3637(1) 1.67 5.29 35865 48415 0.5637(2) 1.49 42195 42700 0.5037(3) 2.13 37677 36782 0.5338(1) 1.31 3.81 34918 17480 0.4438(2) 1.31 50220 31994 0.4438(3) 1.19 46773 6370 0.302.非选择题得分情况题号 1~35 36 37 38赋分 70 10 10 10平均得分 45.32 3.87 5.29 3.8112.97难度系数 0.65 0.39 0.53 0.38全卷得分 58.28全卷难度 0.583.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平均得分情况二、海南省2021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题答题情况较好的题目归类1.以简单识记、判别、分析、应用为主的题目2.考点对应课标要求比较低的题目3.根据题目图文材料直接获取信息解答的题目4.因往年错误率高而加强训练的题目1.以简单识记、判别、分析、应用为主的题目8.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行为符合实现这一目标和低碳环保理念的是A.使用一次性餐具B.燃放烟花爆竹C.购物使用塑料袋D.课本循环使用(正确答案:D)2021年5月7日~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本次展会的吉祥物是海南黑冠长臂猿“元宵”。据此完成9~10题。9.海南黑冠长臂猿是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A.大田 B.铜鼓岭C.五指山 D.霸王岭(正确答案:D)1.以简单识记、判别、分析、应用为主的题目11.2020年底,中尼两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8848.86米.人们惊呼:“珠峰长高了!”珠峰长高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气候影响B.板块运动C.海平面上升D.人类活动(正确答案:B)1.以简单识记、判别、分析、应用为主的题目我国某地景观图(图5),可见阶梯状稻田、大面积的竹林和古朴的民居。据此完成12~13题。12.图中景观的聚落形式及生产方式是①城市 ②乡村 ③从事农业生产 ④从事非农业生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正确答案:C)13.该聚落可能位于我国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正确答案:A)图51.以简单识记、判别、分析、应用为主的题目14.东北一年一季(熟)的水稻,经试种,在海南琼海一年可种四季。这主要得益于海南A.纬度低,热量丰富B.平原广,土壤肥沃C.温差大,冬冷夏热D.水源足,灌溉便利(正确答案:A)1.以简单识记、判别、分析、应用为主的题目某地区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石油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据此完成15~17题。17.该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是A.气候干燥B.人口稠密C.季风影响D.农业发达(正确答案:A)1.以简单识记、判别、分析、应用为主的题目25.下列关于南极、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7月是极地科考的最佳时间 B.气候干冷,水资源贫乏C.企鹅为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D.光照充足,天然林茂密(正确答案:C)1.以简单识记、判别、分析、应用为主的题目读“台湾岛、海南岛简图”(图9),完成31~32题。31.夏秋季影响两岛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寒潮B.伏旱C.沙尘暴D.台风(正确答案:D)1.以简单识记、判别、分析、应用为主的题目2.考点对应课标要求比较低的题目图1我国地理位置优越,读“中国疆域图”(图1),完成1~2题。2.甲地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A.藏族 B.黎族C.苗族 D.壮族(正确答案:A)2.考点对应课标要求比较低的题目6.小明和家人计划沿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自驾旅游,选择最适用的地图是A.电子导航图B.遥感影像图C.矿产分布图D.人口分布图(正确答案:A)21.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能力显著增强得益于下列哪个产业的发展A.交通运输业B.高新技术产业C.消费品制造业D.石油化学工业(正确答案:B)2.考点对应课标要求比较低的题目2.考点对应课标要求比较低的题目23.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农业合作属于A.南南对话B.南南合作C.南北合作D.南北对话(正确答案:B)2.考点对应课标要求比较低的题目24.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设置休渔期,修复渔业资源②大规模填海造陆,兴建别墅③砍伐红树林,发展水产养殖④污水处理达标方可排放入海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①④(正确答案:D)26.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蓝色国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国土最南端是永兴岛B.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C.黄岩岛、钓鱼岛位于南海D.大陆架上油气资源匮乏(正确答案:B)2.考点对应课标要求比较低的题目3.根据题目图文材料直接获取信息解答的题目图37.某班同学计划在未来几天组织一场室外篮球比赛,根据天气预报(图3),最适合比赛的时间是A.星期一 B.星期二C.星期三 D.星期四(正确答案:B)18.从图6可看出,建国以来我国人口①增长先慢后快②增长先快后慢③总数不断增加④总数先减后增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正确答案:B)3.根据题目图文材料直接获取信息解答的题目图6读“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情况示意图”(图6),完成18~19题。1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总数越多越好B.增长越快越好C.增长越慢越好D.应当均衡发展(正确答案:D)27.关于我国长江流域南北地区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南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B.以南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多C.以北地区耕地少,水资源多D.以北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正确答案:D)3.根据题目图文材料直接获取信息解答的题目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读表1,完成27~28题。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耕地 35.2% 59.2%水资源 80% 14.7%地区资源表1 我国长江流域南北地区部分资源调查表3.根据题目图文材料直接获取信息解答的题目28.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解决长江流域南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有效措施是A.大量抽取地下水B.大规模人工降雨C.实施南水北调工程D.修建水库蓄水(正确答案:C)4.因往年错误率高而加强训练的题目图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完成3~4题。3.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是由于A.地球自转B.地球形状C.太阳运动D.地球公转(正确答案:D)4.下列节气时段中,海南全为昼长夜短的是A.立春→谷雨B.立夏→大暑C.立秋→霜降D.立冬→大寒(正确答案:B)选择题失分较多的题目情况分析1.基础知识不牢固2.区域认知不清晰3.从地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能力欠缺4.文本解读能力弱,题意理解不到位5.空间定位能力差我国地理位置优越,读“中国疆域图”(图1),完成1~2题。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跨南北半球B.地跨寒、温、热三带C.临海,海陆兼备D.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正确答案:C)图11.基础知识不牢固1.基础知识不牢固图42021年5月7日~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本次展会的吉祥物是海南黑冠长臂猿“元宵”。据此完成9~10题。10.消博会汇集国内外消费精品,图4中的序号与下列宣传语所代表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A.①—“晋展风采”B.②—“豫众不同”C.③—“皖美消费”D.④—“冀艺精湛”(正确答案:A)2.区域认知不清晰某地区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石油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据此完成15~17题。15.材料中描述的地区是A.欧洲西部 B.东南亚C.南亚 D.西亚(正确答案:D)16.该地区的主要人种和大多数居民使用的语言是A.黑色人种—西班牙语B.黄色人种—汉语C.白色人种—阿拉伯语D.白色人种—英语(正确答案:C)20.港澳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其优势条件是A.自然资源丰富B.土地面积广大C.地理位置优越D.重工业发达(正确答案:C)2.区域认知不清晰33.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①四川盆地 ②横断山脉③青藏高原 ④黄土高原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正确答案:A)2.区域认知不清晰读“我国局部地区铁路示意图”(图10),完成33~34题。图103.从地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能力欠缺34.青藏铁路和在建的川藏铁路都经过的区域是A.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B.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C.内流区和外流区D.长江、黄河水源区(正确答案:B)图102.区域认知不清晰3.从地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能力欠缺图8美国巴西读两国示意图(图8),完成29~30题。29.关于两国自然地理环境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濒临大西洋B.河流均自西向东流C.中部地势低平D.热带雨林面积广大(正确答案:A)2.区域认知不清晰3.从地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能力欠缺30.关于两国人文地理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集中在本国北部B.人口数量均为所在大洲之最C.属于经济发达的国家D.盛产咖啡、可可、天然橡胶(正确答案:B)图8美国巴西3.根据地图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欠缺图9读“台湾岛、海南岛简图”(图9),完成31~32题。32.下列关于两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位于温带B.均濒临东海C.河流自东向西流D.台湾先看到日出(正确答案:D)4.文本解读能力弱,对题意理解不到位5.“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诗句所反映的现象主要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正确答案:C)4.文本解读能力弱,对题意理解不到位中国袁隆平团队在非洲设立了多个杂交水稻试验基地。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7),完成22~23题。22.最适合开展水稻抗旱性试验研究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正确答案:A)图75.空间定位能力差图1135.读图11,下列关于四个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位于太平洋板块B.②所在大洋跨纬度最广C.③东侧临近大洋洲D.④所在大洋东岸是非洲(正确答案:C)综合分析题失分原因分析1.基础知识不扎实2.基本技能不牢固3.写错字、别字多4.地理概念理解不清5.地理名词掌握不牢6.审题不仔细,对题意的理解不到位7.缺乏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意识8.地理思维能力和逻辑水平有待提高题号 1~35 36 37 38赋分 70 10 10 10平均得分 45.32 3.87 5.29 3.8112.97难度系数 0.65 0.39 0.53 0.38全卷得分 58.28全卷难度 0.581.基础知识不扎实37题考查欧洲西部主要气候类型、地形类型和农业类型,俄罗斯自然环境特点、交通运输方式以及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特点及影响因素等内容。38题考查我国重要山脉(秦岭)、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河流水文特征、黄土高原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名称、我国农业分布、河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等内容。39题考查地图阅读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绘制线段式比例尺、判断山谷山脊、分辨地形类型等),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海南岛的自然环境特点(地形分布特点、主要植被类型)等内容。2.基本技能不牢固(作图不规范)正确3.写错字、别字多正确:夏正确:畜牧业正确:矿产正确:秦岭正确:辽中南工业基地正确:水稻正确:管道正确:洋浦4.地理概念理解不清36.(1)甲地是 气候,其所在大洲的地形以 为主,受地形、气候影响,该地的农业类型以 为主。正确:畜牧业(乳畜业)错误:把“农业类型”理解成“农作物”。38.(2)图14甲所示的地形类型是 ,其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 部。研学中发现这里天然林茂密,植被类型主要是 。正确:山地;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错误:把“山体部位”当成是“地形类型”;把“植被类型”当成是“农作物”“土地利用类型”,写成“椰子树”“水稻”“天然橡胶”“耕地”“林地”等。5.地理名词掌握不牢36.(1)甲地是 气候,其所在大洲的地形以 为主,受地形、气候影响,该地的农业类型以 为主。正确:温带海洋性错误:温带海洋、热带海洋或寒带海洋(性)等等。5.地理名词掌握不牢37.(2)①地区河流流量比②地区 ;乙地曾经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近年来,通过 等措施逐步恢复生态谋发展,充分体现绿色发展理念。正确:水土流失错误:土地荒漠化等等。38.(2)图14甲所示的地形类型是 ,其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 部。研学中发现这里天然林茂密,植被类型主要是 。正确: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错误:5.地理名词掌握不牢6.审题不仔细,对题意的理解不到位36.(2)根据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的河流流向,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乙地与甲地纬度相当,但气候特征差异大,乙地降水集中在夏季,原因是乙地受 ________ 影响明显。正确:夏季风(季风)错误:海陆因素图126.审题不仔细,对题意的理解不到位37.(1)①和②地区以甲 (山脉)—淮河一线为界;③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长江、黄河的源头在 地区(填序号)。正确:④错误:直接填了文字误认为同一道小题里前后问的都是同一个地区致使答题出错。(一般都用“;”分隔开)7.缺乏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意识36.(2)根据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的河流流向,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3)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得益于 资源丰富。图12正确:(2)南高北低;(3)矿产(煤、铁、石油、天然气)错误:(2)东高西低36.(3)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得益于 资源丰富。俄罗斯通过 运输向中国输送天然气,俄罗斯国内货运以铁路运输为主,河流运输不占主导地位,原因是 (2分)。正确:俄罗斯货运以东西方向的运输为主(1分),国内河流多南北流向,且结冰期长,与东西货运方向不一致(1分)。材料一:俄罗斯地域辽阔,东部广大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城市和主要工业区多分布在欧洲部分。材料二: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示意图(图12)图128.地理思维能力和逻辑水平有待提高7.缺乏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意识0分没有结合地图和文字材料分析,凭经验答题。1分初步懂得从地图或文字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但信息获取不够全面、完整(没有图文结合),且未表现出清晰完整的地理思维链条。2分能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解题信息,并能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处理,形成逻辑比较清晰的思维链条。8.地理思维能力和逻辑水平有待提高1.基础知识不扎实37.(3)丙工业基地的名称是 ;丁为长江经济带,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请分析长江对于丁地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资源、交通方面分析,2分)。正确:水能资源(或水资源)丰富(1分)、航运便利(1分)(其他符合题意的回答均可得分)0分完全没有答到点上······1分只答到一个点。2分答到两个点。38.(3)海南岛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太平洋与 洋的联结部位。海南岛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A 港至东方一带,请从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这样布局的原因是:(2分)。正确:位于主导风向(或东南风)的下风地带(1分),工业废气、烟尘等污染物对全岛环境污染小(1分)。8.地理思维能力和逻辑水平有待提高图147.缺乏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意识0分凭经验答题,没有结合地图信息,也没有经过地理思维加工。没有认真审题,误认为是分析工业布局在西部的有利条件。1分能够从地图中获取关键信息(主导风向),但没有认识到起主导风向对工业布局的真正意义,即没有抓住风向对工业污染的影响。没有利用地图中的关键信息(主导风向)进行分析,未能建立起“因为所以”的思维逻辑。2分能够从地图中获取关键信息(主导风向),正确认识主导风向对工业污染的影响,语言表达逻辑清晰。凌乱的卷面······三、教学建议(一)对照课标,依据教材(二)联系生活,关注时事(三)读图有法,用图分析(四)纵横联系,提升思维(五)指导答题,规范书写(一)对照课标,依据教材初中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考试说明》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它规定了知识的内容、考试的范围、考试的形式和难易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对照《地理课程课标》对每一个知识进行分类,分清哪些属于识记,哪些属于理解,哪些属于运用;在复习过程中还要结合《考试说明》,找准每一个知识的位置,保证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重要素材,虽然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材所呈现知识描述和各类图表的权威性、体系性、完整性,以及案例的典型性都是一般参考资料难以替代的,所以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应以教材作为主要依据,要引导学生多读教材、用教材。(二)联系生活,关注时事围绕课程内容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基本理念,关注地理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一些新闻时事中与地理相关问题。教学中多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知识、身边的地理现象、近期比较受关注的热点新闻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分析现实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三)读图有法,用图分析地理图表是地理中考命题的重要载体,因此,把握正确的图表解读方法,充分挖掘图表信息,是保证顺利解答地理试题的前提条件。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通过“看、填”结合的方式,训练学生认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概括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发现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理解地理现象的成因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和思路读图,规范学生的读图程序,强化读图技能。此外,在描述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的过程中,也要多借助各种类型的图表,引导学生从各种类型的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对相关的地理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四)纵横联系,提升思维自然环境包括位置与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五大要素;人文环境包含人口、文化、经济三大要素。区域地理的学习就是掌握某个区域的两大方面、八个要素的主要特征。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既有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又有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活动的影响。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既要对重点知识要进行系统整理,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寻找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自然、人文和区域之间构建起完整而清晰的知识网络;又要抓住区域的突出特征,以点带面,做到“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观点,熟悉世界地理区域,探讨中国发展问题,提升地理思维能力”。只有理解了并把握住这些联系,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五)指导答题,规范书写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抓住题干叙述的关键信息和题目问题的关键点。通过讲解典型例题来指导解题思路,并归纳类型问题的答题方法。教学中我们要规范表达,注重地理专业术语的表达和训练,强调答题的规范用语和书写,以及答题的条理性和逻辑性,避免写错字、别字,提高答题的有效性。提高答题的有效性要落实以下三要领:条理性:答题要条理清楚,也可分点叙述。层次性:把最重要的放在前面,尽量少而精。逻辑性:将地理原理与题目设问之间建立起一个逻辑清晰的地理思维链,使之巧妙相接。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