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27张PPT+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27张PPT+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凝聚法治共识
九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了解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知道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能力目标
初步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建设法治中国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践行法治精神。
导入
向交通局反映
找工商局办理
向教育局求助
向农业局反映
到民政局去办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
新授
一、法治政府
性质
作用
(一)我国政府
宗旨
决定
体现
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
为人民服务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是国家行政机关
是人民的政府
管理社会生活
提供公共服务
探究
保障百姓住房
资料
维护社会治安
资料
保障义务教育
资料
救助流浪人口
资料
思考
观察图片,结合生活,想一想,人民政府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
探究分享
探究
思考
政府的权力该怎样行使呢?
拿出“权力清单”
明确政府该做什么,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
资料
给出“负面清单”
明确企业不该干什么,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
资料
资料
理出“责任清单”
明确政府该怎么管市场,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
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切实保护公民权利。
(二)法治政府建设
探究分享
(二)法治政府建设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法治
涵义
目标
运 原作 则
基 准本 则
核心
规 范
政府的行政权
本质
“治 官”
“治 权”
依法行政
如何落实?如何建设?
法治
政府
落实
依法行政
打造法治政府、阳光政府
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全面推行政务公开
全国试点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行全过程记录制度
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政府
角度
公民
角度
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发挥公民参与作用
发挥公民监督作用
资料
建设
法治政府
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保证政府行为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提高政府公信力,强化人们对法律和制度的信仰
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推进
全社会
尊法守法
带动
治权
保权
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法治中国的基本要素,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对法治中国全方位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
资料
探究分享
监督政府
行为的渠道
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
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群众的监督
司法机关的监督
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
探究
资料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二、厉行法治
(一)内涵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二)具体要求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内容
要求
环 境 要 求
厉行
法治
主体
要求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
社会
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文化
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公民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内容
要求
环 境 要 求
厉行
法治
主体
要求
每个人都应自觉树立守法观念,从内心崇尚法律。
探究分享
法治严格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做尊法守法的榜样。
资料
相关链接
“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这里的“人心”,指的是社会成员对法律公平正义的普遍要求。
资料
资料
探究分享
有人说:“法律和道德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和谐社会
思考:对于以上观点,你是怎么看的呢?
资料
小论坛
德治
法治
滋养
强化
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教化)
(规范)
(三)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法治既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行则将至,让我们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
资料
凝聚法
治共识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政府与人民
依法行政
要求
权力来源
工作宗旨
工作要求
核 心
要 求
地 位
两对关系
法律与道德
相辅相成
法治与德治
相得益彰
小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练习
2020年,泰州市,中考17
2020年1月1日,《泰州市文明行为条例》正式施行。针对广大市民反映强烈的不文明行为,《条例》从法律层面加以规范约束,同时对文明行为的推行进行道德层面的提倡和引导。材料表明(  )
①推行文明行为需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②需要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推进文明城市建设需要制定更多法规
④需要发挥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D
练习
2020年,四川省,中考12
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
A. 为公民服务 B. 建设美丽中国
C. 全面依法治国 D.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
课后延伸
作业
开展法治文化宣传
设计法治主题活动
营造法治文化氛围
板报、海报设计
校园法治短剧
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的法治宣传
开展“与法同行”
主题班会
同学们,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中国,任重道远。全社会要厉行法治,凝聚法治共识,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共同创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实现法治中国而努力奋斗。
结束语
谢 谢 大 家 聆 听!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课题 《凝聚法治共识》 指导教师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建设法治中国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践行法治精神。 能力目标:初步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知道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教学 重难点 1.教学重点:依法行政的核心、要求、意义。 2.教学难点:厉行法治的具体要求,法治与德治的联系。
学情 分析 九年级学生虽然在八年级时初步接触过法律知识,但是由于社会阅历缺乏,人生经历有限,知识结构局限,法治意识浅限,还是不能够深入理解法治的内涵,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关系,对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 方法 教法:情景设罝,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屏幕出示材料: 学生思考并讨论: (1)遇到这些事情,要找哪些部门解决?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时刻感受着政府作用。 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让学生感受设问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二、教学环节 讲授新课 第四课 建设法治国家 第二节 凝聚法治共识 环节一:学习新知 一、选择法治道路 1.政府的性质、作用、宗旨?(识记) 一般来说,政府发挥什么作用,取决于政府的性质,也体现着政府的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必须的责任,因此,政府的作用就必须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这是政府不变的宗旨。 环节二:探究新知 1.看漫画 追问:观察图片,结合生活,想一想,人民政府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看漫画 思考:政府的权力该怎样行使呢?(理解) 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切实保护公民权利。 活动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让我们从涵义、目标、运作原则、基本准则四个方面对法治政府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原则的落脚点在于法治,而基本准则就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其核心点在于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其本质体现在,“治官”“治权”两点上。 环节三:大屏幕出示进程图: 观察漫画,思考并讨论: (1)如何进行法治建设? 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依法行政,从政府角度来说,要将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更好地落实依法行政,就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这些年,我国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全国试点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行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打造法治政府、阳光政府。这些政府策略的推行,保障了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进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促进了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从公民的角度看,积极创造发挥公民参与作用与监督作用的环境和机制,进而更好地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环节四:探究分享,学习新知 学生阅读课本P53.“探究与分享”栏目,思考并讨论: 同学们知道有哪些监督政府行为的渠道?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 环节五:看漫画 厉行法治 思考:厉行法治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 首先,从内容上看,坚持厉行法治,就要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其次,从主体要求来看,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环节六: 看图,思考 习总书记曾经说过: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故有人说:“法律和道德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只有依法治国加以德治国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基于以上观点,你是怎么看的呢?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学生思考,老师点拨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并回答 学生思考,教师点拨 学生感悟,教师点拨 学生感悟,教师点拨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学生感悟,教师点拨 学生感悟,教师点拨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初步感知法治的必要性。 了解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增进学生对政府的理解,提升思想境界。 帮助学生理解图中反映的问题。 引导学生从基本知识中,寻找与我们这堂课有关的理念,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可以通过微观点滴来感悟。 通过讨论,能够让学生更深一层的去挖掘依法行政的意义。 增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思想境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思想境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反馈练习 2020年1月1日,《泰州市文明行为条例》正式施行。针对广大市民反映强烈的不文明行为,《条例》从法律层面加以规范约束,同时对文明行为的推行进行道德层面的提倡和引导。材料表明(  ) 有四个内容①推行文明行为需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②需要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推进文明城市建设需要制定更多法规 ④需要发挥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有四个选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这道题,题干内容表明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所以①②④说法正确;③中,文明城市建设需要制定更多法规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D。 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 A.为公民服务 B. 建设美丽中国 C.全面依法治国 D.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这道题根据教材内容可知,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故D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BC的说法不合题意,排除。故选:D。
四、课后延伸 开展法治文化宣传、设计法治主题活动、营造法治文化氛围
五、结束语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法治政府的建设有了深刻的认识,知道建设法治政府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了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的建设的进程。同时,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知道厉行法治的主体要求和内容要求和环境要求是什么,知道了要做到厉行法治,还要做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同学们: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中国,任重道远。全社会要厉行法治,凝聚法治共识,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共同创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实现法治中国而努力奋斗。 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节课再见!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