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正视发展挑战(课件29张PPT+教案+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正视发展挑战(课件29张PPT+教案+说课稿)

资源简介

大家好:
我是道德与法治教师XXX,\\上节课通过学习,我们一起了解了中国文化,知道了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在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昌盛的同时,作为青少年还要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认识到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存在的问题,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正是发展挑战”。
\\接下来,同学们先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我国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树立忧患意识,培养珍惜、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品质,认同、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能力目标:正确看待我国人口、资源问题的基本国情,认清当前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辩证看待人口政策的变化与调整,能阐明人口政策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理;积极宣传计划生育、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及有关知识。\\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当前的人口状况,知道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和呈现出的新特点,理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明确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理解人口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了解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下面阅读教材第74页“运用你的经验”里面的内容,老师将这些公益广告还原成视频,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这些熟悉的广告词吧!(播放视频)视频看完,同学们,你知道这些公益广告涉及生活中哪些主题吗?对于这些广告,你是不是有所感受呢?\\在这些公益广告中,呈现出水资源紧缺问题,\\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人与环境关系的问题,\\随时随地注意保护环境问题,把这些问题引入公益广告,\\可以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号召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影响身边的人做起。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资源环境危机正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造成危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有人口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今天的一个问题——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请同学们看这段资料,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在《世界人口展望》的报告中对人口数量和60岁以上年龄层进行了数据分析。资料中,曝光了两个突出的人口问题,即\\“人口数量过快增长”\\“人口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人口老龄化严重)”\\从国际视角看,人口数量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针对人口问题,我们再看两则数据分析:第一则数据分析,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出的,到2019年末,全国各类人口比例变化的数据。第二则数据分析,是关于今后15年,我国人口变动趋势的分析。
\\根据这两则数据,让我们把视角从国际拉回到我国。从我国视角看,\\首先,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在人口问题上的重要国情。\\在这个重要国情之下,我国还呈现出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的基本特点。\\除此之外,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一系列的新的特点,增速趋缓 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城乡分布不平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
\\大家看这样一组数据:第一组是2015的年人口抽样调查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教育程度的相比值;第二组数据是全球受教育程度以及拥有高等教育程度的国家和人口比例分析。根据以上分析数据,请同学们思考,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从纵向看,我国国民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人口文化素质整体改善。\\从横向看,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还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文化素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由此可见,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国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人口文化素质不高,将会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口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基于我国人口基本国情和人口发展形势,我国及时作出科学判断,提出了“三个不会根本改变”,即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解决人口问题的策略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需要长期坚持。\\由于问题是发展变化的,所以,计划生育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
\\我们来看教材76页相关链接里面的内容,当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计划生育将不再是政策,而是法制化了。2016年,计划生育法补充条款提出并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请大家思考,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是不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摒弃?说说你的看法。\\实行“全面两孩”政策并不意味着放弃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而是基于国情,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有关生育政策的调整,为人口政策积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对解决人口问题意义重大。\\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随着社会发展,国策也进行了有效调整。而调整之后的国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982年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至今,我们国家的劳动力人口有没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看教材77页的材料数据分析。这则数据,对1982年—2016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0—14岁人口数量、15—64岁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依然值得关注。从上述材料中,你能看出我国近年来劳动力人口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吗?结合生活实例,说一说劳动力人口状况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在这则材料的数据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呈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等。\\这种劳动力人口状况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例如: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加剧,企业用工成本显著提高;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结束,投资回报率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增加了社会养老负担;等等。(同学们,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除了人口问题,对于资源环境问题,同样也是全球性的问题。大家先来看这幅图,我们对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了解多少?\\资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是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的一部分。解决好资源和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和行动。\\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人们的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已经危及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立足长远、放眼未来、综合考量、系统思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二个内容的学习——资源环境面临危机。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紧密相关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些也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要全面正确地看待我国的资源现状,\\既要看到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的优势,\\也要看到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的劣势,我国总体上资源紧缺,这一形势并未改变。\\继而得出一个结论: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同时,我们也得到一些启示: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既造成了资源枯竭,又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一时增长。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zhong)的发展道路。
\\这里有一份材料,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则材料是关于我国快递业每年包装物消耗的统计。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不可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胶带,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近3000万吨。\\这则材料其实隐含着造成严峻的资源问题的原因,那就是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面对这样严峻的资源形势,九年级二班同学以“我国资源面面观”为主题进行讨论。四位同学各持己见,请你点评以上观点,并说明理由。“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靠的就是资源支撑”和“多用些资源也是值得的”的两个观点是错误的。\\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不能仅靠资源支撑,还要靠科技支撑,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再看“我国经济发展了,有了钱就可以到国际市场买资源”的观点,也是错误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四人观点中,只有“与节约资源相比,更重要的是合理利用资源”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只有把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破解我国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难题,才能减少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影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和水土资源承载能力,才能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个探究的分析结论,我们也了解到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叠加效应。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学们,教材79页中,小源的描述你遇到过吗?霾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危害?它造成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我们可以为减轻霾做些什么?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一起来认识一下“霾”。(播放视频)视频看完,同学们想必都能从视频中有所感悟有所了解。\\霾,影响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健康;\\由于机动车辆增多,高能耗工业比重大,北方冬季燃煤取暖,受弱高压控制,逐渐形成霾。\\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做一名义务宣传员,积极宣传环保知识,积极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节約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段话使我们深刻理解到:\\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毁灭。
\\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利用资源,环境的相对优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快速提高。\\同时,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呈高发态势。\\所以,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寻找新出路。
\\同学们,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从本质上讲,都是发展问题,发展中出现问题,\\我们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方向,才能得到解决。\\因此,在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基础之上,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这节课讲到这里就已经接近尾声了,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当今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它们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面临的问题,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特点、原因、危害以及策略的分析,得出结论: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同学们,我们接下来做几道题,来验证一下自己对这节课知识的了解,请看题:如图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新特点是( )A. 人口素质偏低,人口增速趋缓 B. 人口基数大,出生率低C. 城乡分布不平衡 D. 人口增速趋缓。这道题,题干中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趋于平缓,甚至有下降趋势,题干中人口增速趋缓的人口现状新特点,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不是新特点,排除AB;C与题意不相符。 故选:D。
\\请看下一题:国务院决定于2020年11月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是为了(  )
①全面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 ②确保人口普查的真实性
③完善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 ④解决我国资源短缺问题
四个选项: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这道题,题干是国家为了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掌握我国人口发展状况,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决定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意不符;④错误,“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目的不是解决我国资源短缺问题。故选:A。
\\请看下一题:世界上可以被人类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我国就有137种。但我国人均耕地、淡水量、煤炭储量、森林蓄积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24%、47%、13%,这表明:(  )
A. 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B.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D. 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资源浪费严重
题干提到的是我国资源现状,与环境形势无关,A不选;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法错误,B不选;从题干可以看出我国矿产资源137种,说明资源种类多,但是我国人均耕地、淡水量、煤炭储量、森林蓄积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24%、47%、13%,可以看出人均资源占有量少,C正确;题干并没有提到资源的开发利用,D无关。 故选:C。
\\最后,根据教材80页的内容,给大家留一个作业,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展板、手抄报、宣传栏等。
\\同学们,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目益关注的四大问题。这些问题关乎着世界的发展;关乎着中国的发展;关乎着中华儿女子孙万代的发展。我们每个同学都要正是发展挑战,坚持贯彻国家的人口政策,节约并合理利用资源,增强环保意识,走绿色发展道路,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改革尽一份微薄之力。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我们下节课再见!年级 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课题 《正视发展挑战》 指导教师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我国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树立忧患意识,培养珍惜、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品质,认同、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能力目标: 正确看待我国人口、资源问题的基本国情,认清当前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辩证看待人口政策的变化与调整,能阐明人口政策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理;积极宣传计划生育、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及有关知识。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当前的人口状况,知道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和呈现出的新特点,理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明确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理解人口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 了解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 2.教学难点:人口问题的本质。
学情 分析 本框学习中,学生到了初中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要把握人口资源环境国情的相关政策,课程与现实生活都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自觉履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 方法 教法:情景设罝,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材第74页“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你知道这些公益广告涉及生活中哪些主题吗?对于这些广告,你是不是有所感受呢? 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让学生感受设问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二、教学环节 目标导学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环节一:教材第74页“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你知道这些公益广告涉及生活中哪些主题吗?对于这些广告,你是不是有所感受呢?2.进入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产生了变化,是什么? 教师归纳: 在这些公益广告中,呈现出水资源紧缺问题,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人与环境关系的问题,随时随地注意保护环境问题,把这些问题引入公益广告,可以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号召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影响身边的人做起。 环节二:看材料,说问题(世界人口日与世界人口问题) 思考:突出的人口问题?特点? 教师归纳:“人口数量过快增长”“人口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人口老龄化严重)”从国际视角看,人口数量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首先,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在人口问题上的重要国情。在这个重要国情之下,我国还呈现出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的基本特点。除此之外,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一系列的新的特点,增速趋缓 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城乡分布不平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 环节三:看资料思考 思考: 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 教师归纳:根据以上分析数据,请同学们思考,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从纵向看,我国国民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人口文化素质整体改善。\\从横向看,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还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文化素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由此可见,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国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人口文化素质不高,将会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节四:P76相关链接 思考: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是不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摒弃? 教师归纳:实行“全面两孩”政策并不意味着放弃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而是基于国情,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有关生育政策的调整,为人口政策积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目标导学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环节一:看图归纳 思考:大家先来看这幅图,我们对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了解多少? 教师归纳:资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是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的一部分。解决好资源和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和行动。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人们的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已经危及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立足长远、放眼未来、综合考量、系统思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环节二:资料分析 思考问题: 严峻的资源问题的原因? 教师归纳: 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环节三:探究讨论话题讨论“我国资源面面观” 思考:请你点评以上观点,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总结 环节三:P79相关链接 思考:小源的描述你遇到过吗?霾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危害?它造成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我们可以为减轻霾做些什么? 教师点拨: 霾,影响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健康;由于机动车辆增多,高能耗工业比重大,北方冬季燃煤取暖,受弱高压控制,逐渐形成霾。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做一名义务宣传员,积极宣传环保知识,积极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节約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我国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知道了我国面临严峻的形势,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知道了我国资源环境面临严重危机,资源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知道了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明确了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利用视频的直观演示发,讲述法让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并回答 学生思考,教师点拨 学生思考,教师点拨 学生感悟,教师点拨 学生感悟,教师点拨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公益广告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从广告语中感知当今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本栏目通过对有关世界人口数据的统计,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问题的特点,感受世界人口问题的严峻性,把握我国人口问题的世界背景。 本活动意在引导学生理解人口素质的内涵,从人口素质的角度进一步了解我国人口国情,并且通过对比了解提高人口素质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理解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让学生了解国家在计划生育方面所采取的社会保障措施。 引导学生了解全球范围内环境问题的诸多表现及发展趋势,让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思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增进学生对幸福及走向共同富裕提升思想境界。 本活动设计了一个学生讨论的生活化场景,通过对四种不同观点的辨析,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正在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之间的关系,坚定走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增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思想境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反馈练习 如图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新特点是( )A. 人口素质偏低,人口增速趋缓 B. 人口基数大,出生率低C. 城乡分布不平衡 D. 人口增速趋缓。这道题,题干中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趋于平缓,甚至有下降趋势,题干中人口增速趋缓的人口现状新特点,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不是新特点,排除AB;C与题意不相符。 故选:D。 \\请看下一题:国务院决定于2020年11月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是为了(  ) ①全面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 ②确保人口普查的真实性 ③完善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 ④解决我国资源短缺问题 四个选项: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这道题,题干是国家为了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掌握我国人口发展状况,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决定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意不符;④错误,“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目的不是解决我国资源短缺问题。故选:A。 \\请看下一题:世界上可以被人类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我国就有137种。但我国人均耕地、淡水量、煤炭储量、森林蓄积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24%、47%、13%,这表明:(  ) A. 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B.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D. 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资源浪费严重 题干提到的是我国资源现状,与环境形势无关,A不选;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法错误,B不选;从题干可以看出我国矿产资源137种,说明资源种类多,但是我国人均耕地、淡水量、煤炭储量、森林蓄积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24%、47%、13%,可以看出人均资源占有量少,C正确;题干并没有提到资源的开发利用,D无关。 故选:C。
四、课后延伸 最后,根据教材80页的内容,给大家留一个作业,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展板、手抄报、宣传栏等。
五、结束语 同学们,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目益关注的四大问题。这些问题关乎着世界的发展;关乎着中国的发展;关乎着中华儿女子孙万代的发展。我们每个同学都要正是发展挑战,坚持贯彻国家的人口政策,节约并合理利用资源,增强环保意识,走绿色发展道路,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改革尽一份微薄之力。
板书设计 正是发展挑战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共29张PPT)
正视发展挑战
九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 习 目 标
能力目标
◎正确看待我国人口、资源问题的基本国情,认清当前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辩证看待人口政策的变化与调整,能阐明人口政策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理;积极宣传计划生育、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及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我国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树立忧患意识,培养珍惜、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品质,认同、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当前的人口状况,知道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和呈现出的新特点,理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明确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理解人口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
◎了解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导入
水资源
紧缺问题
人与动物、自然
和谐共生的问题
人与环境关
系的问题
随时随地注意
保护环境问题
公益广告引领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影响身边的人做起。
新授
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一)全面认识人口问题
人口数量过快增长
人口结构不合理
(特别是人口老龄化严重)
从国际视角看,人口数量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新授
(一)全面认识人口问题
2. 从我国
视角看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基本特点
增速趋缓 出生率低
老龄化加剧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城乡分布不平衡
“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
……
新的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重要国情
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新授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国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人口文化素质不高,将会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探究分享
(1)从纵向来看,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人口文化素质整体改善。
新授
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二)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策略
人口问题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
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
全局性
长期性
战略性
发展问题
本质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计划生育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
思考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是不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摒弃?说说你的看法。
探究分享
实行“全面两孩”政策并不意味着放弃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而是基于国情,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有关生育政策的调整,为人口政策积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新授
(二)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策略
计划生育
基本国策
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实施的意义
调整必要性
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探究分享
(1)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呈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等。
(2)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加剧,企业用工成本显著提高;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结束,投资回报率下降;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减缓,抑制了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速度;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增加社会养老负担;等等。
探究分享
(1)资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是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的一部分。解决好资源和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和行动。
(2)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人们的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已经危及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3)要立足长远、放眼未来、综合考量、系统思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新授
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一)我国当前面临的资源问题
资源问题现状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总量大
种类多
自然资源丰富
开发难度大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①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既造成了资源枯竭,又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处理好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一时增长。
③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发展道路。
启示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快递业的包装主要集中在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各种材质的包装箱、胶带以及内部缓冲物(填充物)等七大类。2016年,我国快递业包装物共消耗快递运单约312.8亿枚、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封套约34亿个、包装箱约37亿个、胶带约3.3亿米……这些不可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胶带,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近3000万吨。
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资料分析
探究分享
新授
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二)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形势
原因
危害
   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一方面是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叠加效应。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危害
影响身心健康
成因
①机动车辆增多 ②高能耗工业比重大
③北方冬季燃煤取暖 ④受弱高压控制
行动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做一名义务宣传员,积极宣传环保知识,积极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节約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生态环境
没有替代品
用之不觉
失之难存
关爱和保护
环境走向重生
漠视和破坏
环境走向毁灭
相关链接
新授
(三)对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反思
充分利用资源
环境的相对优势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巨
大成就,国家的工
业化、城镇化、市
场化和国际化程度
快速提高。
资源日益短缺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
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呈高发态势。
转变发展方式
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新授
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四)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
发展问题
本质
转变发展方式
策略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我们的必然选择
人口问题
资料
资源问题
资料
环境问题
资料
小结
正视发展挑战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反馈练习
练习
D
(2020年,通辽市,中考12)
如图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新特点是( )
A. 人口素质偏低,人口增速趋缓 B. 人口基数大,出生率低
C. 城乡分布不平衡 D. 人口增速趋缓
(2020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22)
国务院决定于2020年11月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是为了(  )
①全面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
②确保人口普查的真实性
③完善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
④解决我国资源短缺问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反馈练习
练习
反馈练习
练习
(2020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10)
世界上可以被人类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我国就有137种。但我国人均耕地、淡水量、煤炭储量、森林蓄积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24%、47%、13%,这表明:(  )
A. 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B.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D. 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资源浪费严重
C
作业
课后延伸
结束语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目益关注的四大问题。这些问题关乎着世界的发展;关乎着中国的发展;关乎着中华儿女子孙万代的发展。我们每个同学都要正是发展挑战,坚持贯彻国家的人口政策,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增强环保意识,走绿色发展道路,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改革尽一份微薄之力。
谢 谢 大 家 聆 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