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民风民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家乡民风民俗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新 疆 歌 舞
新疆地方音乐简介(一)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是我们伟大祖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闪耀璀璨光芒的珍稀瑰宝。
“木卡姆”(大曲)因地区不同而分为“喀什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3种。每个“木卡姆”都由大乃格曼、达斯但、麦西来甫等3大部分组成。12套“木卡姆”连续演唱一遍需要20多个小时。
木卡姆以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音乐。
维吾尔音乐的鲜明特点还表现在民族乐器的多样性。主要为独它尔、弹拨尔、扬琴、艾捷克、热瓦甫、沙塔尔、唢呐、已拉曼、笛子和达甫(手鼓)、纳格拉等。
维吾尔族乐器及特点
弹布尔:其声铿锵、悦耳,十分独特。弹布尔常用作独奏乐器,在家庆宴乐中与热瓦甫、手鼓等乐器组台,为歌舞伴奏。
都塔尔:是维吾尔族民间唯一的指弹弦乐器。这种乐器音色柔美,可独奏,也可与手鼓一起为歌舞伴奏。
达卜:汉语称手鼓,是是维吾尔族民间广泛使用的古老的打击乐。
纳格拉:是以木槌敲击演奏的乐器,汉语称铁鼓。民间广泛使用的古老的打击乐。
唢呐:是明清以来传统中国民间经常使用的乐器,维吾尔族称苏奈尔 。
彩绘手鼓
萨巴依
萨巴依
都塔尔
弹布尔
手鼓
铁鼓
热瓦甫
唢呐
维吾尔族拉弦乐器,又称塞他尔, 。
木制瓢形琴箱,琴杆较长,与弹拨尔近似。
沙塔尔
艾捷克,又名哈尔扎克,
维吾尔族拉弦乐器。
新疆地方音乐简介(二)
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职业的吟唱诗人被称作“阿肯”,
哈萨克族民间音乐按照传统可分为“奎衣”和“安”两大类,所谓“奎衣”就是器乐曲,“安”就是歌曲。“奎衣”主要是用冬不拉演奏, “安”(歌曲)一般都比较短小,曲调优美动听,易于上口。著名的“玛依拉”、“我的花儿”……等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声乐坛上经常演唱的曲目。
按照习惯,新生婴儿诞生时要唱“祝诞生歌”;婚礼中要唱一整套的“劝嫁歌”、“揭面纱”等饶有风趣的“婚礼歌”;亲友离别时要唱“别离歌”;亲人去世要唱“送葬歌”。
哈萨克族的传统民间乐器主要有冬不拉、阔布兹、斯不兹厄等。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
新疆地方音乐简介(三)
柯尔克孜族的民歌同样散发着草原的新鲜气息。
歌曲、歌词大多由“阿肯”创作、加工和传播,民歌的形式有牧歌、叙事歌、风俗歌等。
柯尔克孜人喜爱使用本民族特有的弹拨乐器考姆兹作为主要的伴奏乐器,民间乐器有克亚克、鹰笛、铁簧、锣和钹等。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民间史诗。同蒙古族的“江格尔”和藏族的“格萨尔王”并称为我国的三大民间史诗。
柯尔克孜族的孩子们表演民族乐器考姆兹
柯尔克孜族的孩子们表演民族乐器考姆兹
考姆兹常用杏木、桑木和白松制作,为扁葫芦形。音色清亮而柔和。
柯尔克孜族人民最喜欢考姆兹弹唱。著名独奏曲有《夜莺曲》、《啄木鸟》、《愿望》、《白鹿》和《库尔满别克》等。著名演奏家有新疆歌舞团的买买提·托列米西等。
鹰笛,柯尔克孜语称却奥尔。
管身多用鹫鹰的翅膀骨制作,
音色高亢明亮。
铁簧,柯尔克孜语称奥孜考姆兹。
簧长7厘米,呈钳形。音色优美,
有金属声。
新疆地方音乐简介(四)
新疆的蒙古族是有着自己独立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民族,著名的《江格尔传》产生于新疆蒙古族。新疆蒙古族的民歌以长调为主,短调辅之,有极鲜明的地方性和部落性,不同于内蒙。
在新疆蒙古族中流行的乐器有马头琴、四胡三弦和“超尔”(同哈萨克族的斯布兹厄)。
锡伯族和达斡尔族,自18世纪中叶从东北迁入新疆以来,至今仍保留着本民族古老的民间音乐。像锡伯族著名的民歌《田野歌》(又称《街道歌》)就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民歌中常见的呼唤式的牧歌音调等特点。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近似蒙古族,但在歌曲结构和旋律方面,仍具有本民族音乐独特的风格。
塔吉克族的民间歌曲,富有高山民族热情奔放的音乐风韵。在帕米尔高原上,塔吉克牧民常常吹起用鹰翅骨做的短笛“那艺”(即鹰笛),在手鼓、热瓦甫的伴奏下,引吭高歌,一唱众和,曲调悠扬,令人陶醉。
塔塔尔族的民间歌曲节奏轻松,富于抒情,广泛使用了手风琴、曼陀林、吉他等乐器伴奏。著名的塔塔尔族民歌《巴拉米斯肯》、《白天鹅抖动翅膀》等,以其华丽跳荡的旋律,特别受到各民族青年的喜爱。



四胡
三弦琴
曼陀林
维吾尔族人尤其以能歌善舞著称,女性舞蹈姿态优美、舒展大方,男性舞蹈则刚健奔放。
维吾尔族传统歌舞
哈萨克族民间舞蹈
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歌唱的民族,哈萨克族民歌悠扬,高亢,在冬不拉乐器的伴奏下,草原气氛分外浓厚;而哈萨克族舞蹈动律性极强,表演风格粗犷有力。
哈萨克族民间舞蹈
蒙古族传统舞蹈
蒙 古 族 顶 碗 舞
塔吉克族传统舞蹈
柯尔克孜民歌节奏明快,热情活泼。
柯尔克孜族的孩子们表演民族乐器考姆兹(共23张PPT)
基本介紹:
新疆人口:約1700多萬人。
新疆宗教:
新疆是個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 主要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道教、薩滿教、16世紀時很多人信喇嘛黃教。
民族荟萃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共有47个民族,其中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13个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从1954年起,新疆相继建立了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
新疆行政区划分
民族自治州有: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
民族自治县有: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伊犁那拉提草原风光
柯尔克孜族
昌吉回民小吃街
民族语言文字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自治地区,世界六大语系(汉藏语系、 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 阿尔泰语系、 高加索语系和南亚语系)中有三大语系的语言汇集在这里。
新疆绝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在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使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5种语言文字。
民族节日
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两大传统节日,即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回族过肉孜节较隆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其他民族过古尔邦节比较隆重。
节日期间,民族群众要穿上盛装,准备丰富的食品,有的人家要宰羊,民族之间互相登门拜访,表示庆贺。
哈萨克族的“纳吾热孜节”、蒙古族的“麦德尔节”、锡伯族的“西迁节”(四一八节)、塔吉克族的“巴罗提节”(灯节)和“播种节”、俄罗斯族的“帕斯喀节”和满族的“颁金节”等等。
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回族欢度肉孜节
节日习俗
肉孜节又叫“开斋节”,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每年必须封一个月斋,伊斯兰教历9月为“斋月”,封斋期间白天不吃不喝,太阳落山之后,才能吃喝。10月1日为开斋日。
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是伊斯兰教历每年的12月10日,具体为肉孜节后的第70天,公历日期每年不固定。
民族风俗—— 之饮食
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以面粉、大米为主食,主要吃牛、羊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
所用的炊具、餐具都和汉族餐厅的炊具、餐具严格分开;供清真餐厅食用的牛、羊肉均由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群众自己宰杀,并且严禁与猪肉一起存放、运输和买卖。
小白杏
香梨
无花果
民族风俗—— 之礼节 (一)
少数民族很重礼节。亲友见面,一般都要握手问候。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群众在遇到长辈或朋友时,习惯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把身体向前倾斜30°,并连声地说:“撒拉买里孔木(意为‘祝您平安’)!”这些民族的老年人到别人家里或者在进餐时,常常双手摸面做“都瓦”(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有时互相见面握手之后也做“都瓦”。
民族风俗—— 之礼节(二)
在称呼方面,各民族都有其尊卑辈序之称,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等民族,一般年轻人都称呼老年人“大大”(大爷)、“阿娜”(大娘),称呼比自己稍长的人为“阿卡”(阿哥)、“阿恰”(姐姐);称呼比自己年幼的男女为“吾康”(弟弟)和“森额尔”(妹妹);青年同性之间互称“阿达西”(朋友);对干部和军人称“尧尔达西”(同志);对小孩、少年人多称“巴郎”。但对青年人则不宜随便叫他们“巴郎”,否则会引起对方的不快。
民族风俗—— 之礼节(三)
面,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人死后一般都实行土葬,先由宗教人士给死者擦澡,然后以白布裹尸,用移尸木匣抬到事先挖好的墓穴入葬。出葬时不许妇女和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到墓地去。死后的第7天、第40天和1周年,家属均要举行悼念活动,请阿匐念经,请亲友吃饭,此项仪式叫“乃孜尔”。
民族风俗—— 之服饰
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种类繁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套坎肩。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连衣裙宽大,胸前多褶,而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连衣裙下端多皱褶,塔吉克族妇女喜欢在裙子上系围裙。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的男子多穿过膝、无领、对襟“袷袢”(长袍),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蒙古族、达斡尔族喜欢穿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衣服的领口、胸前、袖口、肩、裤脚等处用各种彩线绣上精美的花卉花纹图案,有时缀上彩珠和各色亮片等装饰品。
戴帽几在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尤其喜欢戴花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别。如维族男女老少均喜欢戴绣工精致的四楞小花帽;哈族姑娘喜戴猫头鹰羽花帽;柯尔克孜族青年妇女则喜欢戴红色丝绒圆顶花帽;塔塔尔族妇女尤喜欢戴镶有彩珠的花帽等。蒙古族男子爱戴呢料大沿礼帽,显得潇洒大方;回族男性则为黑白小圆帽,显得整洁庄重。
各兄弟民族男女都喜欢穿长统皮靴。
每个民族都有美丽的传统服饰
锡伯族
哈萨克族的服装






乌孜别克族饰
柯尔克孜族服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