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2021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上 《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三课时)我们是场外代表快问快答温习旧知思辨明理有人认为,有人大代表替人民发声,为人民代言,国家大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思考: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这既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思辨明理我们是场外代表。珍惜权利 积极发声想一想从视频当中,同学们发现“场外代表”都可以在哪些方面向政府建言献策呢?我发现深圳市民对住房、教育问题的关注度很高我发现有人关注房价,也有人关注身边的事情,比如高峰期的拥堵;我发现这些意见提出后政府能够及时地解决。场外代表在关注市民们对于身边的热点问题,诸如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可以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场外代表在关注我发现人民不仅关注身边的事情,也关注到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城镇化、精准扶贫、科技创新、反腐等发展问题。场外代表在关注公民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国家大事、社会发展,也可以是公民急需解决的身边问题等。场外代表参与讨论的内容参政议政途径多思考交流:你发现朱先生是通过哪些方式关心国家大事的?朱先生通过联系人大代表,表达自己的建议;同时他在有关部门公开征集意见时,通过相关机构表达自己的观点。参政议政途径多思考与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方式可以建言献策呢?拨打12345热线,有一次我和妈妈发现路边的水管破裂了,我们就是打12345进行反映的。他们还会回访呢。我坐爸爸车的时候,曾经听到电台里有市民直接拨打热线电话,跟政府工作人员直接交流有关孩子上学的问题。参政议政途径多i深圳APP国务院APP互联网平台多给有关部门写信、打电话向人大代表反映参与听证会、专家座谈会等登录政府部门网站或app留言……参政议政途径多公民参政议政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青少年也可以积极参政议政。“小代表”,不简单全国人大常委会回函小学生立法建议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某小学的几名学生收到了一封不同寻常的来信,他们提出的立法建议得到了重视。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以正式回函的方式,对小学生的立法建议予以回应。这封信告知这几名小学生有关建议的研究情况和有关部门的反馈情况;感谢他们提出的立法建议,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小学生提出的建议主要是针对广告中与少年儿童有关的突出问题,从时间、内容、形式等方面对广告法提出了修改意见。相关部门均表示, 将认真研究他们的建议,在今后立法和执法时予以参考。阅读角原来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提出建议啊!同学们的“心声”从这两个案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呢?从这两个事例中,我懂得了只要留心观察,关注生活,积极思考,提出合理的建议,小学生的议案也会受到重视。“小代表”,不简单思考与交流你想通过哪些方式对哪些问题发表自己的建议呢?我可以登录国务院app留言,对完善暑假托管和课后延时服务提出我自己的建议。我想给人大代表写信,反映公园儿童游乐设施的安全问题。小公民,参议政,内容广,方式多,细观察,勤思考,献妙计,盼国好。课堂总结珍惜权利勇担责任我选择的方式:我想反映的问题或表达的看法:做参政议政的小先锋小组合作,到社区观察调研,并用学过的方式,围绕你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提出你的希望或建议。课后实践谢谢观看!积极参政议政,做合格的场外代表。6《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三框“我们是场外代表”教学设计【课程背景】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课程。本框题旨在通过了解“参政议政的内容和方式”,让学生懂得每个公民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和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为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本设计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融入教学内容,用学生熟悉的网络应用程序鼓励进行参政议政的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兴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公民责任意识。(二)能力目标:从生活出发,观察并发现问题,通过适当的形式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三)知识目标:了解公民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内容和方式。(四)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公民权利和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教学重点:了解了解公民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内容和方式。三、教学难点:学会从生活出发,观察并发现问题,通过适当的形式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四、教学过程(一)快问快答,课前热身1.出示视频,跟做快问快答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每年三月初在北京召开。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我们小学生也可以参加选举。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也要履行职权,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2.教师小结:通过温习,再次感受到了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使命和担当。(二)学习新课环节一:思辨明理,我们是场外代表有人认为,有人大代表替人民发声,为人民代言,国家大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思辨】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小结】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履行职权,而其他公民则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场外代表”,同样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和责任。我们要珍惜这项权利,积极发声。环节二:倾听民声,参政议政范围广观看视频:两会深圳街头采访【思考讨论】同学们发现“场外代表”都可以在哪些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呢?【小结】市民们对于身边的热点问题诸如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而民众的这些心声也被我们的政府听到了,无论是社会焦点住房和教育,还是老年人关怀,深圳市政府都给市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出示政府解决有关住房、教育、老年人关怀等问题的新闻截图)观察与发现:观察课本“我有问题问总理”图片,回答根据网民向总理提问的问题类别,从这张图中,同学们又有什么发现呢?【小结】社会发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应当关注,并参与其中。拓展:立法公开征求意见在全国人大的官网上,专门开辟了一个专栏就各项立法向民众公开征求意见。比如备关注的民法典的部分法律草案就在中国人大网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出示截图)同学们可以登录这些网站作进一步的了解。【小结】由此可见,公民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国家大事、社会发展,也可以是公民急需解决的身边问题等。环节三: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方式多案例解读,总结途径出示朱先生案例,交流分享通过哪些方式关心国家大事的?联系生活,发现途径1)你还知道哪些方式可以建言献策呢?介绍听证会出示课本图片、深圳司法局立法听证截图、深圳规范课外培训机构听证会截图。与时俱进,更新途径拓展:互联网平台。出示截图:i深圳-政民互动、国务院app市民留言及政府回复。拓展观点:人民的留言都能够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及时回复,感受参政议政的便捷。【小结】通过刚刚的分享和讨论,我们一起来总结公民参政议政的方式:给有关部门写信、打电话;向人大代表反映;参与听证会、专家还可以参与座谈会等、登录政府部门网站或app留言。环节四:小代表,不简单观点:参政议政不仅是成年人的事,青少年也可以积极参与。案例思考:出示课本案例及深圳中学生提案被两会采纳案例,交流分享:从以上两个案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呢?分享:谈谈你想通过哪些方式,针对哪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呢?总结新课儿歌总结,激发实践愿望小公民,参议政,内容广,方式多,细观察,勤思考,献妙计,盼国好。课后作业分小组合作,到社区调研,发现身边存在的问题,并整理出一份自己的建议,并选择一种方式提交。【本课的创意性】本课的创意性集中体现在教学内容本土化和运用数字化两个方面。在设计中,采用具有时效性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本土素材,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跟时代脉搏,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向学生推荐各种数字化的应用程序进行参政议政,充分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3《我们是场外“代表”》教案.docx 6.3《我们是场外“代表”》课件.pptx 两会深圳街头采访.mp4 快问快答.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