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课时同步基础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课时同步基础 (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课时同步基础诊断
一、单项选择题
某市第三小学的家长向当地记者反映,每天一到上下学时段,学校门口的交通就“堵得慌”,乱成一锅粥,人车抢道的现象非常突出。为了改变“堵得慌”的状态,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①家长们轮流在上下学时段维护交通秩序
②上下学时段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③宣传遵守交通规则知识
④制定相关的强制性处罚措施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元史 许衡传》记载:夏日外出,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
A.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严于律已,不断地反省
B.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提醒等外在约束
C.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改变规则
D.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将规则内化于心中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修订的《刑法》对多项罪名进行了补充、修改。侮辱国旗、国徽、国歌罪;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妨害安全驾驶罪;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等行为被明确为违法犯罪。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部分公民规则意识有待提高,朝令夕改不利于国家的管理
B. 这样可以杜绝违法犯罪的行为
C.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符合统治者的要求就好
D. 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原有的规则不符合实际就应调整完善
“小型观赏犬在允许出户时间内,必须束犬链,并由成年人牵领。”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我们要经常性地修改规则,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B. 我们要坚定维护既有规则,不做任何变化
C.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完全否定旧规则
D. 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变化,我们应该制定新的规则并加以调整和完善
免费公园、免费博物馆、免费图书馆……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免费供市民使用。市民遵守这些公共场所的规则更多的是要靠(  )
A. 他律 B. 自律 C. 法律的处罚 D. 道德的谴责
2020年2月8日,哈尔滨市某社区防疫工作人员提示一男子应佩戴口罩,但该男子拒不听从规劝,大声辱骂和恐吓工作人员,并称“我就是不带口罩,你管不着”。最终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进行行政拘留十日处罚。此案例告诉我们(  )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的秩序,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自律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自由是有界限的,要自觉遵守规则以保障自由的实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图图片的“温馨提示”。这表明(  )
A.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
B. 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自律
C. 我国公民缺乏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D. 一切社会规则都不具有强制性
“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②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④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20年8月,自贡市开展不文明养犬专项问题整治行动。根据《自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携带犬只出户,未使用牵引绳的,乘坐电梯、出入人员密集场所犬只未就嘴套或者未将大只装入大笼大袋、怀抱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这告诉我们(  )
A. 要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B. 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C. 遵守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D. 遵守规则需要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漫画《转变》最能体现出(  )
A. 参与制定规则 B. 自觉遵守规则 C. 坚定维护规则 D. 积极改进规则
小勇在亲友聚餐时拒绝使用公筷(注:公筷可防止可能的疾病相互传染,通常指专用于夹菜但不用于吃饭的筷子。见图),当表弟劝说他时,他镇定地说:“亲友之间不用公筷不要紧,再说用不用公筷是我的自由,你就别管了!”小勇的话说明他没有认识到(  )
A. 遵守规则只能靠自律 B. 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
C. 应当选择性遵守规则 D. 不遵守规则必然违法
如图漫画《代价》警示我们(  )
A. 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B. 依靠他人监督,遵守社会规则
C. 依靠他人提醒,遵守社会规则 D. 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疫情期间,专家建议遵守“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视频中市民自觉自律间隔一米以上的排队现象,折射出上海人自身的文明素养。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进入胶着对垒的关键期。自觉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以及购买口罩,其行为说明了(  )
①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只要守规则就能避免感染
③规则更好保障人们的自由
④社会规则为自由划定边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对下列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不遵守社会秩序,会给社会造成混乱
②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持,秩序需要规则维系
③我们行人过马路时,靠规则不如靠自己
④对于这样过马路的人都要给予刑罚处罚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莱蒙特的这句话揭示的道理是(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④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校训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以下校训勉励学生(  )
①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不断追求完美境界
②要有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不懈的坚持
③要树立底线意识,做到“独善其身”
④要勇于开拓创新,战胜和超越自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下列属于规则的有(  )
①法律
②社会制度
③守则、纪律
④道德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二、分析说明题
【社会生活守规则】
以下是吴桐一家人2021年元旦乘坐“和谐”号动车去合肥出行的记录,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所见】候车厅人头攒动,乘客们自觉排起长队,快速有序地通过安检和闸机检票上车。车厢里乘客们对号入座,秩序井然。
候车厅和车厢里的良好秩序是怎样形成的?
【所闻】广播里传出:“女士们,先生们!本次列车是绿色环保无烟列车,车厢设有烟雾报警器,为了您和他人的乘车安全,请不要在车上吸烟……”
如果你发现有人在动车上吸烟,你会怎么做?并简要说明理由。
【所思】吴桐上网查阅了对在动车组上吸烟处罚的相关资料,和爸爸一起探讨:如何有效禁止在动车组上吸烟?
相关链接:《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动车组上吸烟,按照违法行为的情节和后果,对吸烟行为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请你结合相关链接,为预防在动车组上吸烟的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给吸烟者提几条忠告。
【所行】到终点站下车时,吴桐对乘务人员说:“谢谢你们!为我们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你们辛苦了。”并深深地鞠了一躬。爸爸竖起大拇指为吴桐点赞。
简要说明爸爸为吴桐点赞的理由。
北京交警“随手拍”是北京交管部门推出的一款小程序,市民群众可通过“随手拍”平台举报交通违法行为,反映交通管理问题。市民仅需进行实名认证、登录平台、点击拍摄即可完成举报操作。
北京市交管部门“随手拍”平台自今年8月5日上线以来,累计注册用户54.3万人,对群众投诉的符合证据标准的约15万起交通违法线索已依法录入非现场执法系统。其中群众投诉较多的违法行为是“违法占用应急车道、公交车道、非机动车道”“遮挡机动车号牌”“主干道主路违法停车”“占用盲道、人行横道违法停车”等。
北京交警“随手拍”上线以来,持续引发网友热议。
小方:“随手拍”激发市民的社会责任感,对交通违法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小圆:“随手拍”是一种打小报告的行为,我们应该少管闲事,做好自己。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任选小方或小圆的观点,进行评析。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请从交管部门、举报人、驾驶人中任选两个主体为“随手拍”提出具体建议。
市中心的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突然灭掉,人们变得不知所措,交通逐渐变得拥挤堵塞……
材料说明了什么?
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调节我们的行为?
我们应怎样遵守社会规则?
【正确认识 科学对待】
下面是中学生小军拟定的三个生活准则,请你分别解读,回答问题。
准则一 在图书馆看书,必须保持安静。
准则二 等候公交车、地铁时必须排队。
准则三 过马路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三个准则共同体现了一个什么道理?
上述三个准则分别是用什么规则来约束和规范行为的?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
场景一:小明在上课时,悄悄地和同桌说话,被老师发现了,受到了批评。小明心里不服,暗暗想:“我只是和同桌说话,又没有影响其它同学,干嘛要批评我呢?”
场景二:星期天,王玲和爸爸准备乘车去外婆家。车站乘车的人很多,大家正在依次上车时,忽然跑来一个小伙子,直往车门挤,还差点将一位老大爷撞倒。很多人说:“挤什么?按顺序上嘛!”小伙子听后,脸一红,低下头到后面排队去了,上车秩序又恢复了正常。
场景三:一天,在某中学的校门外,几个社会青年以收“保护费”的名义,勒索同学们的钱物,出手打人,还刺伤了一个学生。学校立即派人制止,并向当地派出所报案。经过调查,公安机关依法拘留了这几个不法青年。公安部门还强化了一些管理措施,净化了学校周边环境。
上述三个场景分别说明是什么规则在起作用?
上述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答案】
1. D 2. A 3. D 4. D 5. B 6. B 7. A
8. D 9. D 10. D 11. B 12. A 13. B 14. D
15. A 16. D 17. C
18. ①维护良好的秩序靠规则。②乘客们自觉遵守规则。
有礼貌地劝阻。理由;①劝阻乘客吸烟是维护规则的表现,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维护动车良好秩序和动车运行安全。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①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动车组上吸烟是违法行为。法不可违,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②认清在动车组上吸烟的违法犯罪危害,绝不在动车组上吸烟。③要杜绝和矫正吸烟等不良行为。④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尊重他人可以赢得他人尊重,从而可以增强自尊、自信。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治,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④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⑤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⑥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小方的说法是正确的。市民通过“随手拍”平台举报违法行为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它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不仅自己要自觉遵守规则,而且还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人人遵守规则,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小圆的说法是错误的。有序的社会生活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市民参与“随手拍”活动,是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体现,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要自觉遵守规则,而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这是我们的责任。大家共同努力,道路交通会变得更好。
交通部门:对每一件举报信息依法、认真核实;对举报人信息予以严格保密;对恶意举报的,交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举报人:如实提供相关信息;举报前认真学习关于视频、照片上传要求。注意自身安全,遵守交通法规。
驾驶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淡泊。
道德、纪律、规章、法律等。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社会生活有规则。
准则一是靠图书馆纪律来约束的。准则二是靠社会道德规范来约束的。准则三是靠法律来约束的。
作用: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场景一: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无论是在教室、实验室里,还是在学校的其他场所,都要有一定的规则保证我们的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小明受到批评主要是课堂纪律规则在起作用。
场景二:促使小伙子排队上车凡事要是靠道德这个规则的力量。
场景三:制止几个不法青年的行为、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是依靠法律这个特殊规则实现的。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需要规则。如果没有行为的规则,人们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十分重要。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