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敬畏生命》课件(20张幻灯片)+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敬畏生命》课件(20张幻灯片)+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八课第二框 敬畏生命
七年级 道德与法治
1.通过社会热点观察,理解生命至上,懂得敬畏生命,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培养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
2.通过事例分享,理解生命之间休戚与共,培养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的情感。
学习目标
思考:我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说明我们对生命抱以怎样的态度?
生命至上 敬畏生命
一、生命至上
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生命又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敬畏生命
“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
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
价,我们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史无
前例的严格管控。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
的政治勇气,需要果敢的历史担当。为了保
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医者仁心
生命至上
思考:张伯礼院士不顾自身安危去拯救他人生命是不珍爱自己的
生命表现吗?他的行为诠释了怎样的生命至上的内涵?
二、休戚与共
生命休戚与共
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
生命休戚与共
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对生命的敬畏是我们内心的自愿选择。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生活。
生命休戚与共
生命休戚与共
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倡导守望相助、尊老爱幼,讲求自由和自律统一、权利和责任统一。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好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筑牢中华儿女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
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
(2020,四川省泸州市,1)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年初爆发于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全国的驰援。医护者勇往直前,志愿者冲锋陷阵,普通民众大力支持……交出了一份让国人满意的答卷。
这启示我们( )
①生命的意义在于伟大,不在于平凡
②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又要善待他人的生命
③要关切他人的生命,漠视自己的生命
④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课堂训练
(2019,北京市,3)应急车道,是专门供工程救险、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或民警执行紧急公务等处理应急事务车辆使用的车道,也被称为“生命通道”。我们要保持“生命通道”畅通,是因为( )
A.生命是脆弱的,要自立自强
B.要保障其他军道的行车速度
C.生命至上,要保障及时救援
D.生命是独特的,道路是不同的
C
课堂训练
(2020,江苏省苏州市,8)2020年4月,在全国各地开展的“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增强了群众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意识。这告诉我们( )
A.应该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
B.生命总是脆弱的、艰难的
C.自己生命比别人生命重要
D.守护生命首先要养护精神
A
课堂训练
(2019,辽宁大连,2)“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 )
A.要关心自己的身体 B.要增强生命的韧性
C.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D.要活出生命的精彩
C
课堂训练
敬畏生命
生命至上
休戚与共
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
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
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敬畏生命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是道德生活的需要
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他人
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休戚与共的关系
课堂小结
请与同学分享上述观点的看法。
观点分享
心存敬畏,会让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有何不同?
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
也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年级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课题 《敬畏生命》 指导教师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培养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的情感。能力目标: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学会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知识目标:理解为什么敬畏生命,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理解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关系,探讨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2.教学难点:对敬畏生命的认识实现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再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初一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如果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或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顿、行为失控等问题,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如何坚守善待生命的底线,追求生命的美好,对初中学生来说也是巨大的考验。
教学方法 目标情景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策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武汉保卫战》问题:我们能夺取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是因为我们始终对人的生命抱以怎样的态度?导入课题:敬畏生命 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视频《武汉保卫战》帮助学生领悟到: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要用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生命,从而导入课题《敬畏生命》。
二、教学环节 环节一:生命至上[自主学习1]1.播放视频——敬畏生命1问题:当看到确诊人数和传染范围不断扩大,当听到鲜活的生命被病魔摧残甚至变得冰冷,我们对生命有怎样的感受?2.播放视频——敬畏生命2问题1:生命至上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至今哪些情景仍然让我们感动呢?问题2:这些情景又让我们对生命有怎样的感受?[自主学习2]1.展示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重要讲话问题:“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说明了什么?2.播放视频——生命至上问题1:张伯礼院士不顾自身安危去拯救他人生命是不珍爱自己的生命表现吗?问题2:他的行为又诠释了怎样的生命至上的内涵?环节一:休戚与共[自主学习3]播放视频——生命休戚与共1问题:如何理解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自主学习4]播放视频——生命休戚与共2问题:我们如何敬畏生命,与他人、社会休戚与共?[自主学习5]展示图片——孟子“四端”问题:在此次的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中华儿女是如何诠释孟子的侧隐之心,仁之端的呢?[自主学习6]展示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重要讲话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理解了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懂得了生命至上的内在含义。理解了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休戚与共的关系,同时认识到,对生命的敬畏是人们应有的道德需求,而不是迫于谁的命令。敬畏生命是内心一种主动的选择,也是一种道德的选择。 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独立完成教学问题思考和作答。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独立完成教学问题思考和作答。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独立完成教学问题思考和作答。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独立完成教学问题思考和作答。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独立完成教学问题思考和作答。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独立完成教学问题思考和作答。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独立完成教学问题思考和作答。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独立完成教学问题思考 通过播放视频,帮助学生感受到:我们因为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感到畏惧,看到生命被病痛折磨甚至逝去而感到我们的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通过播放视频,帮助学生回忆:抗疫大战中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为守护生命而拼搏,医务工作者为挽救生命而努力,国家举行公祭活动为悼念生命而默哀。从而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护佑和敬仰每一个生命,这些情景又让我们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通过学习张伯礼院士的故事,帮助学生领悟到: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播放视频,帮助学生领悟到: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播放视频,帮助学生领悟到: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通过对孟子“四端”的解说,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生活。通过学习,帮助学生领悟到: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克疫情。不仅仅体现了我们主动选择敬畏生命,主动选择道德生活。更是在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体现。
三、反馈练习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年初爆发于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全国的驰援。医护者勇往直前,志愿者冲锋陷阵,普通民众大力支持……交出了一份让国人满意的答卷。这启示我们①生命的意义在于伟大,不在于平凡②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又要善待他人的生命③要关切他人的生命,漠视自己的生命④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应急车道,是专门供工程救险、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或民警执行紧急公务等处理应急事务车辆使用的车道,也被称为“生命通道”。我们要保持“生命通道”畅通,是因为A.生命是脆弱的,要自立自强B.要保障其他车道的行车速度C.生命至上,要保障及时救援D.生命是独特的,道路是不同的“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 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A.要关心自己的身体B.要增强生命的韧性C.生命价值高于一切D.要活出生命的精彩 2020年4月,在全国各地开展的“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增强了群众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意识。这告诉我们A.应该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B.生命总是脆弱的、艰难的C.自己生命比别人生命重要D.守护生命首先要养护精神
四、课后延伸 与同学分享,对“心存敬畏,会让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有何不同 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也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这个观点的看法。 学生课后拓展训练 把课堂知识延伸至生活。
五、结束语 这节课的学习即将结束,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给同学们带来新的收获……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