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课件+教案+素材(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课件+教案+素材(22张PPT)

资源简介

小学道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人教版小学道法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中的第二课。本课的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2条“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对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并开始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仍有片面性。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相关的信息,能够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有利于纠正其认识上的片面性。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懂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亲如一家,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2.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二、能力目标1.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2.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热爱各民族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2.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和运用信息,加深对“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理解,理解并认识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教学难点 培养热爱各民族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搜集、整理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在哪些地区,历史上或当前生活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以及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一)欣赏歌曲
师:同学们,假期刚结束的奥运会,想必点燃了很多同学内心对祖国的热爱吧?老师这有一首充满热血的红色歌曲,想邀请大家一起听一听!(播放《爱我中华》)
(2)讨论交流
师:相信有同学听过,那么谁知道歌词中提到的“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指的是什么?
生:它们是指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
师:没错,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可是个大家庭呢!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了解民族背后有趣的故事!
(板书:中华民族大家庭)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活动一 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
师:在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中,你们知道有哪些民族吗?
生交流自己了解的中华民族。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民族其实离我们一点也不远,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民族,有些同学还和我们的民族不一样呢!老师在课前就对咱们学校五年级学生的民族构成提前做了统计,快来看看调查结果吧!
本校五年级学生民族构成数据表
民族人数 汉族 壮族 回族 蒙古族 满族 朝鲜族 纳西族 傣族 布依族
200 182 5 4 3 2 1 1 1 1
师:统计结果显示,汉族学生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91%,其他8个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9%。这个调查结果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汉族在人数中占比最大,约九成,而其他少数民族的占比只有一成。
师:是的,如此看来,少数民族虽然种类多,人数占比却很少。
再来看看教材第54页右上角的饼状图,这是一组来源于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1:我发现年级调查到的民族构成比例和书上全国的民族构成比例很相似。
生2:我明白为什么叫“少数民族”了,不是因为种类少,而是这55个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师:你们真聪明,对我国少数民族的了解又增加了一分!
那你们知道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吗?请同学们阅读有关民族分布的资料,看看这些少数民族分布在哪些地区,和同桌分享你的发现。
(出示《中国民族分布地图》)
生观察图片,同桌互相交流。
师总结:这种民族分布有种称呼叫“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板书:大散居,小聚居)
过渡:
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变得更加频繁了!快看第55页活动园,阅读资料,从数字的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55页《省级行政区域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和《民族成分齐全的省级行政区域》条状图)
生:我发现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了!很多省有了更多的少数民族定居,也有很多省的少数民族更加齐全。
师:这会带来什么好处呢?
生:各民族的流动可以促进相互间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
师总结:大家想象一下:有的少数民族以前只在固定几个省份可以见到,现在却流动到祖国各地,他们可能成为了我们的同学、邻居,与我们朝夕相处,多么神奇!各民族的流动,也汇聚成了一个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大家庭。
(二)活动二:民族平等做主人
师:虽然少数民族的人口占比较少,但是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看看这张各民族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照片,这说明什么?
生1:可以看出参会的除了有汉族代表,还有身穿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代表。
师:是的,少数民族也和汉族一样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力,都是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学生阅读相关链接,板书:民族平等做主人)
师: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些“兄弟姐妹”?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生:尊重、平等、团结、互助。
师小结:正是因为我们国家重视民族平等和团结,我国民族才能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团结互助,互惠共赢!
(板书:尊重、平等、团结、互助)
(3)活动三:民族团结共繁荣
师:祖国今天的繁荣,离不开各民族团结互助。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第56页活动园就介绍了古代茶马古道民族交融的案例,同学们一起观看视频。①(播放探访“茶马古道”)除此之外,你们还搜集到哪些历史或当下有关民族交融的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如:汉代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蔬菜、使用的民族乐器,黎族人教授的棉纺织技术。
师分享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出使西域,不仅完成了国家赋予的外交任务,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丝绸之路”的大门,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
师小结: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密切联系,我国经济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板书:经济发展)
过渡:
师:此外,各民族还在相互借鉴、欣赏和促进中,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看第58页活动园,下面是一些同学查找到的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事例吗?
生分享,师补充。
(板书:文化交融)
三、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了我国的发展进步,奏响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时代赞歌。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训练案》作业。
2.查阅资料,了解西瓜、黄瓜、核桃、葡萄、胡萝卜等瓜果、蔬菜在我国历史上是怎样传播开的。
3.把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民族交流交融的故事,分享给身边的同学和家人听。
板书设计: 大散居,小聚居
尊重、平等、团结、互助
中华民族大家庭 经济发展
文化交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2
0
2
1
7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
中华民族大家庭
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信息?
歌词中提到的“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指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大家庭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我国有56个民族,大家是兄弟姐妹,就像一家人。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一)活动一 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
说一说,你从本校五年级学生民族构成数据表发现了什么?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民族吗?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一)活动一 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
你都发现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ロ已达13.7亿。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一)活动一 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
看看各民族分布在哪些地区,和同桌分享你的发现。
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地图”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一)活动一 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
藏族
维吾尔族
壮族
苗族
回族
大散居,小聚居
相互交错杂居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一)活动一 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
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地图”
各民族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照片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民族大家庭
(二)活动二 民族平等做主人
尊重、平等、
团结、互助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三)活动三 民族团结共繁荣
活动园:
观看茶马古道的故事。
你还能尝试说一说历史上的民族交流交融的故事吗?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三)活动三 民族团结共繁荣
我听说过的特别了不起的故事就是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不仅完成了国家赋予的外交任务,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丝绸之路”的大门,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三)活动三 民族团结共繁荣
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来自不同民族的人民携手抗日,留下众多英雄事迹。
经济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三)活动三 民族团结共繁荣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密切联系,我国经济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维护领土完整的事业中,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
汉朝时,中原的丝绸就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北边境地区。
棉花、芝麻、大蒜是由古代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传入内地的。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三)活动三 民族团结共繁荣
在长期实践和不断的交往中,各民族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对中华文化有哪些突出的贡献呢?让我们去看一看事例吧!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三)活动三 民族团结共繁荣
相关链接
我国文学宝库中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也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创作。例如:《诗经》是我国古代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汇总;楚辞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记录或者整理少数民族仪式歌、民歌的作品,元曲的繁荣有着少数民族多方面的贡献;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满族的社会生活;源自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
活动园
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
“胡同”——蒙古族
旗袍——满族
芦笙——苗族
棉纺织技术——黎族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三)活动三 民族团结共繁荣
课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西瓜、黄瓜、核桃、葡萄、胡萝卜等瓜果、蔬菜在我国历史上是怎样传播开的。
完成《课堂训练案》作业
01
查阅资料,了解西瓜、黄瓜、核桃、葡萄、胡萝卜等瓜果、蔬菜在我国历史上是怎样传播开的。
02
把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民族交流交融的故事,分享给身边的同学和家人听。
03
作业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