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师生之间课件(32张幻灯片+内嵌视频)+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课 师生之间课件(32张幻灯片+内嵌视频)+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六课 师生之间
七年级 道德与法治
我们经常与老师在一起,我们了解他们吗?
我们能愉快地与老师相处吗?
请你思考:
资料
学习
目标
通过感知老师的形象,知道不同的老师具有不同的风格,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1
2
3
4
通过对“尊师重道”故事的分析、探讨,知道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通过自己经历中老师日常工作的分析与讨论,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
通过化解情境冲突,学会与老师沟通,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学会正确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
第六课 师生之间
1
职业特点
2
不同风格
3
教学相长
4
亦师亦友
师生之间
目录
一、职业特点
资料
111111111111
一、职业特点
如果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你会怎样描述?
在以上三个不同时期,老师在你心目中的印象有变化吗?
回忆并分享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
一、职业特点
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他们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一、职业特点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被誉为
中国近现代教师的代表与楷模
古代
近现代
一、职业特点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1.教师职业的特点
(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一、职业特点
5:50起床、做早餐、送孩子上学
7:00到教室、检查卫生、通风、收作业
7:30-8:00看早读、找学生谈心
8:00-9:40上课、备课、批改作业
9:40-10:20组织学生下楼、课间操巡视
11:00上课、备课、批改作业
12:00-12:40发放午餐、巡视教室走廊
12:40-13:20检查午休
13:30-17:20上课、备课,批改作业
17:30-17:45检查班级卫生、消杀、静校
18:00-19:00批改作业、备课
19:30回家,洗漱后继续未完成的工作
一位老师的日常时间表
请你说一说,依据你的观察,老师每天的主要的工作有哪些?
一、职业特点
老师的办公桌
一、职业特点
老师和我们一起彩排合唱
讨论关于爱护公物的班会
老师利用课下时间辅导我学习
老师工作到晚上凌晨一点
在办公室里,班主任正在和几个调皮的同学谈心
老师总是耐心地为我解疑答惑、谈心
升旗时我差点晕倒,是班主任扶我去休息
老师和我们一起跑操
考试没考好的时候,老师给我说了学习方法,给我讲了道理
那道题正是我不会的,我很紧张,但是老师还是细心的引导我回答了那道题,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出去登高
老师在尽职尽责地上课
老师带我们一起为运动会加油
老师和我们一起布置宣传橱窗
一、职业特点
关于教师职业,你还了解哪些?
你如何看待身边的老师?
1.教师职业的特点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一、职业特点
视频中的老师们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2.时代对老师的要求
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
二、不同风格
资料
资料
资料
你喜欢哪种风格的老师?
为什么老师会有不同的
风格?
3.老师不同风格的原因
年龄、学识、阅历、性
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
差异,解决问题的方法
和表达方式不同。
资料
二、不同风格
资料
资料
你如何看待老师在风格上的差异?
不喜欢老师的风格,就可以不学相应的学科吗?
4.与不同风格的老师相处
(1)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主动交往。
(2)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资料
资料
三、教学相长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20年。他对老师很崇敬,两人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曾写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在哲学思想上,亚里士多德同柏拉图存在严重分歧。有人因此指责他背叛老师。亚里士多德回答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名言流传至今。
你认为亚里士多德尊敬他的老师吗?表现在哪里?
他是否背叛了他的老师?为什么?
三、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师生
相互陪伴、
相互促进、
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
三、教学相长
5.学会与老师交往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要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观点和见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
三、教学相长
墨子对弟子要求非常严格,尤其对耕柱子。一次,耕柱子很委屈地说:“论才智和学习精神,我不比别人差,为何老师对我这么严格呢?”墨子拍拍他的肩膀说:“假如我要去太行山,坐一辆由黄牛和快马拉的车,我是鞭策黄牛,还是鞭策快马呢?”耕柱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策鞭快马啊!”墨子接着问:“为什么?”耕柱子回答:“因为快马经得起鞭策。”
三、教学相长
你曾经受到过什么样的表扬和批评?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5.学会与老师交往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
回顾过往的经历,思考:
三、教学相长
5.学会与老师交往
(3)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你曾经跟老师发生过冲突吗?
如果跟老师发生冲突,应该怎么办?
回顾过往的经历,思考:
四、亦师亦友
厦门大学原校长王亚南,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十分珍惜难得的求学的机会,尊敬师长,虚心求教。上大学时,有位老师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很多同学对他很挑剔,不够尊敬。王亚南却认为,人人皆有所长,仍然十分尊敬这位老师,认真听课,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和道理。
四、亦师亦友
一次,那位老师看见一些同学只顾埋头读书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就对同学们说:“脑力劳动者每天至少要走十里路,这样看来是占用了学习时间,实际上调剂了精神,增强了体质,会提高学习效率。”一些同学不以为然,王亚南却认为老师的话很有道理,决心照老师的话去做。从此,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即使学习、工作再忙,也不停歇。
四、亦师亦友
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
晚年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和治学经验时,王亚南念念不忘大学时那位老师对他的影响。他常说:“听老师一句话,学生受用一辈子。”
四、亦师亦友
6.亦师亦友的良好状态
(1)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
四、亦师亦友
6.亦师亦友的良好状态
(2)尊重老师不仅体现了
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
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
言谈举止中。
1937年1月,老师徐特立60岁生日时,毛泽东写信祝贺,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说:“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交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
毛泽东和习近平是怎样尊重老师的?他们的尊师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你还知道哪些尊师的故事?
四、亦师亦友
视频中老师的哪些做法让你印象深刻?
6.亦师亦友的良好状态
(3)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和老师成为朋友。
资料
资料
资料
资料
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
课堂总结
拓展空间
1.寻找老师打动你的瞬间,用周记等形式记录。
2.用短信、邮件、书信、便签、心愿卡等形式
向老师表达你的感受。



谢年级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课题 《师生之间》 指导教师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养尊敬老师的道德品质;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愿意与老师交往,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2.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情感;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掌握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3.知识目标: 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理解教师工作的特殊性;知道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风格;知道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知道师生交往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风格不同的老师、教学相长2.教学难点:亦师亦友
学情分析 师生关系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学生具有向师性,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信息的多元化,学生会对老师的权威性产生质疑。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老师体谅老师尊敬老师,从而达成师生和谐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学方法 情境案例分析法、经验分享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感恩老师》一句“我想你了”承载的是对老师无尽的不舍与怀念。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很多成年人回忆青春往事,常常把与老师共处的校园生活看成一生中一段美好的经历。我们与经常与老师在一起,我们了解他们吗?我们能愉快地与老师相处吗?在探索这些问题时,我们会更好地理解身边的老师,从而和老师建立起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 观看视频回忆自己和老师交往的情景 用感人的视频导入,引起学生的共鸣,自然引出主题。
二、教学环节 环节一:职业特点活动1:我眼中的老师播放短视频还记得老师们这些经典的口头禅吗 作为学生的你们,记忆中又是否留下了几位印象深刻的老师?接下来请你思考:如果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你会怎样描述?在以上三个不同时期,老师在你心目中的印象有变化吗?回忆并分享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在年少的青春岁月,老师伴随我们一起成长。不同的老师给予我们的帮助不同,但都在帮助我们健康成长,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老师、尊重老师。活动2: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大家猜猜图中的人物都是谁: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他们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左边的是古代的教师代表,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右边是近现代的教师代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他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教师的代表与楷模。我们可以阅读课本上相关链接的内容,对两位教育家的事迹进行了阐述,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像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效解决学生的困惑。从古至今,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这就是教师职业特点的第一个方面: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活动3:了解教师职业我们把视线从古代近现代,再转移到当下,请你说一说,依据你的观察,老师每天的主要的工作有哪些?给大家展示一下一位老师的日常时间表,从早到晚,任务密密麻麻,字里行间透露出忙碌的身影。老师的办公桌上有你们的作业要批改,当然老师的工作中也有和你们在一起的场景。刚才的这些场景都是老师工作的部分内容,那么在成为一名老师之前需要哪些必备条件呢?我们来一起观察这个关于教师职业的思维导图,这个图也印证了我成为一名专业教师的历程:首先要取得专业的教师资格证,熟知教师法的相关内容、具备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从一名教师成长的时间成本来看,不管是职前还是职后,都需要不断地锻炼和学习。那么关于教师职业,你还了解哪些?你如何看待身边的老师?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只有符合这一职业要求的人才能成为教师,这个职业来之不易。教师职业的第二个特点: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活动4:时代要求播放视频:四有好教师视频中的老师们的事迹最打动你的是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教师的事迹启示我们,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环节二:不同风格活动:风格不同的老师播放视频:不同风格的老师有的老师幽默开朗、有的见解独到,还有的真实坦诚,我们喜欢的风格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老师也不例外。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老师有着不同风格的原因: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你如何看待老师在风格上的差异?不喜欢老师的风格,就可以不学相应的学科吗?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样,不同风格的老师有优点,也会有不足,我们要善于发现优点,明白老师的教育目的。不能因为不喜欢某一科老师就放弃学习该学科。我们要学会与不同风格的老师相处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主动交往(2)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环节三:教学相长活动1: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展示亚里士多德与老师柏拉图的交往故事。 你认为亚里士多德尊敬他的老师吗?表现在哪里?他是否背叛了他的老师?为什么?他对老师很崇敬,两人也是很好的朋友。这句话是最好的体现。师生二人在哲学思想上存在分歧,但是他并没有背叛老师。因为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这就是教学相长。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用韩愈的话来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概括一下:要学会与老师交往,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要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观点和见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活动2:快马经得起鞭策展示材料提出问题:你曾经受到过什么样的表扬和批评?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我想同学们也或多或少的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因为各种原因,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做过的题又错了、和同学之间发生冲突了等,同样我们也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因为进步很大、做了好事、作业写得好、积极回答问题等,我们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发展。面对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因为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这正是学会与老师交往需要注意的第二方面。如果在现实中我们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时,可能就会出现矛盾的场景你曾经跟老师发生过矛盾吗?如果跟老师发生矛盾了该怎么办?学会与老师交往,要注意的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学会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求同存异,主动关心。环节四:亦师亦友活动1:王亚南的故事展示材料回答: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老师,都要以内心彼此尊重的情感和态度对待。特别是对于不喜欢的老师,我们也要尊重他。因为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概括一下:做到师生交往亦师亦友的良好状态首先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活动2: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选用毛泽东和习近平尊师的事例:毛泽东和习近平是怎样尊重老师的?他们的尊师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你还知道哪些尊师的故事?即使位居国家领导人,他们依然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程门立雪是尊师重道的一个典故,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亦师亦友的良好状态,第二点就是尊重老师,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活动3:师生交往美好瞬间播放视频提出问题:老师的哪些做法让你印象深刻?这些老师的特点虽不同,但是他们都和学生们相处融洽,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老师引导我们徜徉知识的海洋,为我们插上“隐形的翅膀”,如一束束光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遇到好老师,是一个人一生的幸运。无论是藏在课堂内外抓“反面典型”,还是匍匐在案仔细批改作业;还是一个个知识点反复讲解从不懈怠,那些刻录在我们成长轨迹上的师恩记忆,点点滴滴都是对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概括一下:亦师亦友的良好状态,第三点:师生平等相待、相互促进,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活动4: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的教师工作给予了肯定播放视频总书记对教师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也让我们深知重任在肩,我们会在储备学识上发奋图强,在教育教学上与时俱进,在课题研究上攻坚破难,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环节五: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就是这些,下面我们一起总结回顾一下。师生之间这节课,主要是包括走近老师,对教师的职业印象即教师职业是什么和师生交往怎么做两方面。第一框题学习了是什么,主要通过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入手,体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第二框题是怎么做。师生之间怎么交往呢?交往的良好状态就是教学相长和亦师亦友。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需要正确对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表扬和批评,矛盾和冲突。保持亦师亦友的良好状态,需要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回顾梳理并分享思考回答结合自身经验说说老师的工作内容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感受不同风格的老师,并分析原因 阅读故事,回答问题阅读相关内容,思考回答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享阅读王亚南的故事,思考回答问题阅读事例探讨回答观看视频,感受教师工作的价值 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回顾各发展阶段老师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并分享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旨在为下一步认识老师的职业特点,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做好铺垫。选取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事例,旨在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印证,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懂得,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教师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尊敬。创设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走近老师,增进师生情感,感受教师的辛苦与付出。了解才能尊重,理解才有敬重,使尊重教师成为学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选取四有好教师的事例,引导学生感悟教师的执著与不易,感悟师生的共同成长。为下一框师生交往奠定情感基础。本活动通过影片中不同老师的人物形象,让更多不同风格老师在学生的思维中产生碰撞,引导学生认识到,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要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选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与老师柏拉图的交往故事,引导学生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选用墨子和弟子耕柱子的对话,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理解老师的良好愿望和良苦用心,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促进自我成长给出了解决师生矛盾的几种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对王亚楠尊师故事的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到尊重老师是人的基本道德修养。即使不对,不喜欢的老师也要学会尊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选用毛泽东和习近平尊师的事例,给学生树立尊重老师的榜样,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学生养成尊师的品德,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引入最新的时政材料更有说服力。
三、课后延伸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寻找老师打动你的瞬间,用周记等形式记录,用短信、邮件、书信、便签、心愿卡等形式向老师表达你的感受。 用多种方式向老师表达感受 巩固所学,提升与老师交往的能力。
五、结束语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职业特点不同风格教学相长亦师亦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