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2020九上·南浔期末)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开始规模化种植大豆(大豆喜光喜热,需水量大),目前已是全球第三大大豆出口国。结合图1,回答问题。
1.阿根廷大豆通过海上运输出口至中国,首先要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甲地成为阿根廷大豆主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③高原广阔,土壤肥沃
④接近港口,出口便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九上·南浔期末)2020年是列宁诞辰150周年,他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据此回答问题。
3.图2为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武装起义示意图,此图可用来研究(  )
A.俄国“二月革命”期间相关历史
B.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沙皇专制统治在俄国历史的终结
D.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的形势
4.1921年春,基于对现实的思考,列宁开始重新思考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新俄国。列宁当时面对的“现实”是(  )
A.苏联面临严峻经济发展困境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C.外国武装干涉威胁新生政权 D.苏联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障碍
5.(2020九上·南浔期末)革命口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革命口号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准确的是(  )
①打倒列强,消灭军阀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③④
6.(2020九上·南浔期末)对图3著作及其相关内容描述正确的有(  )
①最早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②该书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
③文章揭示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④系统地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九上·南浔期末)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据此回答问题。
7.图4组图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部分刊物。从这些刊物的命名中可看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
A.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B.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大力帮助
C.联合各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已在全国各个地方先后建立
8.纪录片《百年中国》中提到,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意指中国(  )
①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④革命有了先进政党领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九上·南浔期末)制作年代尺梳理和列表比较历史事件等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据此回答问题。
9.四位同学对以下年代尺进行了解读,其中正确的有(  )
甲:该年代尺反映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
乙:①③时期的成果表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
丙:②时期共产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丁:④时期中的淮海战役最能体现人民的力量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0.下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著名战役与影响搭配正确有(  )
选项 战役 影响
① 不列颠之战 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② 中途岛海战 日本从此丧失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动权
③ 阿拉曼战役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垮台,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④ 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0九上·南浔期末)电影《八佰》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讲述了1937年10月底,谢晋元率领国民革命军“八百壮士”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在上海四行仓库孤军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以下关于影片所述战斗说法正确的是(  )
A.佟麟阁、赵登禹在此次战斗中英勇就义
B.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的壮举
C.这场战斗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极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士气
二、非选择题
12.(2020九上·南浔期末)2020年春夏季节我国多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江淮地区洪涝尤为严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12020年各梅雨监测区域主要参数表
区域 Ⅰ区域 Ⅱ区域 Ⅲ区域
入梅时间 6月1日(-7天) 6月9日(-5天) 6月10日(-11天)
出梅时间 7月11日(+3天) 7月31日(+18天) 8月2日(+18天)
梅雨量 615.6mm(+68.5%) 753.9mm( +168.3%) 659.0mm( +149.2%)
注:图8中我国江淮流城梅雨监测区城分为江南区(Ⅰ区)、长江中下游区(Ⅱ区)和江淮区(Ⅲ区)三部分。图9中当前水库水位(海拔)65米,大坝高度100米,海拔115米。表格1括号中“-”、“+”分别表示偏早/偏少、偏晚/偏多。
(1)根据图8及表一判断,图8四城市中正常入梅时间最早的是   。结合表1,分析2020年江淮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2)根据天气预报,2020年7月10日,图9所在区域将有强降雨。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地政府准备组织群众转移。请结合图9判断甲乙丙丁四村中最需转移的村庄并说明理由。
13.(2020九上·南浔期末)面对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和改变行动方向。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摘编自1927年毛泽东在文家市对起义军的讲话
材料二: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
——摘编自姚明华《1935年陈云莫斯科之行述论》
材料三: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摘选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写出毛泽东所说的“我们”接下去要去的地方名称。
(2)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的理解。
(3)本次会议为“建设一个新世界”提出了怎样的努力方向。
14.(2020九上·南浔期末)梁希,湖州籍著名林学家,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阅读梁希的部分生平简介,回答问题。
梁希生平(部分)简介
1883年12月,梁希生于浙江省吴兴县(现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1906年,梁希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并经常在其机关刊物上撰写诗文,挞伐腐败辱国的清王朝。1912年,他专程回国参加辛亥革命。
1927年梁希再次回国后,辗转在北京农业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高等学府任教,1937年11月,梁希随国立中央大学一起西迁重庆。
1945年9月3日,为彰纪念,梁希参与创建的民主科学座谈会更名为九三座谈会。
1949年10月1日,梁希作为九三学社代表,在天安门城楼见证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启。
(1)写出材料中“机关刊物"的名称。
(2)根据材料,简述“西迁重庆"和“座谈会更名”的历史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历史新纪元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解析】【点评】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① 地形:高度:平原适宜耕作业;山地适宜畜牧业。坡度:大于25°不适合种植业。② 气候:光照、热量(温差)、水分。③ 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④ 水源
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阿根廷的地理位置可知,阿根廷大豆通过海上运输出口至中国,首先要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甲地成为阿根廷大豆主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①②,正确。③高原广阔,土壤肥沃,题中没有信息。④接近港口,出口便利,不是自然条件。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3.B
4.B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点评】 1917年4月,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回到俄国首都彼得格勒;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然而,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3.图2为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武装起义示意图,此图可用来研究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沙皇专制统治在俄国历史的终结是在1917年3月。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4.当时的“现实”指的是新经济政策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导致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春,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故B符合题意;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十月革命中被推翻,排除A;十月革命胜利后,经过3年的艰苦斗争,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排除C;苏联模式在1936年形成,排除D。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5.【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西安事变;工农武装割据;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①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反映的是1926年的北伐战争,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生在1936年抗日战争时期,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是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的口号。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准确的是①③②④。
B项①③②④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要求具备准确识记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
6.【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②③描述正确。①最早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的是《新青年》杂志,④系统地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项②③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狂人日记》的识记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
【答案】7.A
8.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史实。
(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学生识记和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7.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创办了《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等一批专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它们的刊行启发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的结合,表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A项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由“1921年”结合所学,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③④理解正确。①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项③④是“新时代的开始”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9.B
10.D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大战的转折;三大战役
【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两党的关系。要识记两党关系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相关史实。
(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二战中的重要战役,要求识记重要史实。
9.据所学知,1924-1927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1926年,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7-1937年,国共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内战,给国内各民族带来了灾难,给日本侵华带来了可趁之机;1937-1945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故乙说法错误。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故丙说法错误。
B项甲、丁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途岛战役使日本丧失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动权;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国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进攻,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故②④正确。莫斯科保卫战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①错误;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③错误。
D项②④搭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答案】B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据题干 “谢晋元率领国民革命军‘八百壮士’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在上海四行仓库孤军抵抗日本侵略者”等信息,结合所学,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A项佟麟阁、赵登禹在此次战斗中英勇就义是在七七事变中,不符合题意;
B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的壮举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项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不符合题意;
D项极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士气的是第三次长沙会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淞沪会战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淞沪会战的相关史实。
12.【答案】(1)南昌;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持续时间长 ;梅雨期雨量大 (按教材写,也可)
(2)丙村。丙居民区附近河道弯曲,短时间内泄洪能力差;丙村为山间小盆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丙村周边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大,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图8及表一判断,图8四城市中正常人梅时间最早的是南昌。结合表1,分析2020年江淮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是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持续时间长 ;梅雨期雨量大 (按教材写,也可)
(2)、根据题意,结合图9判断甲乙丙丁四村中最需转移的村庄是丙村。丙居民区附近河道弯曲,短时间内泄洪能力差;丙村为山间小盆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丙村周边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大,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3.【答案】(1)井冈山
(2)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开始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3)会议指出乡村包围城市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得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攻长沙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转向了井冈山地区。(2)根据材料“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结合遵义会议的意义进行理解即可,如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开始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3)方向:结合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进行作答即可,如会议指出乡村包围城市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得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故答案为:(1)井冈山。
(2)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开始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3)会议指出乡村包围城市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得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的相关知识。
14.【答案】(1)《民报》。
(2)西迁重庆: 1937年 11月,上海沦陷, 日军向南京进犯,国民政府岌岌可危; 座谈会更名: 1945 年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3)新纪元指的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知识点】辛亥革命;“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2)西迁重庆:根据材料“1937年11月,梁希随国立中央大学一起西迁重庆”和所学知识可知,其背景是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日军向南京进犯,国民政府岌岌可危。座谈会更名:根据材料“1945年9月3日,为彰纪念,梁希参与创建的民主科学座谈会更名为九三座谈会”和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3)理解:结合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进行作答即可,如新纪元指的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故答案为:(1)《民报》。
(2)西迁重庆: 1937年 11月,上海沦陷, 日军向南京进犯,国民政府岌岌可危; 座谈会更名: 1945 年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3)新纪元指的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一“梁希的部分生平”为依托,考查同盟会,抗日战争,新中国的成立的相关知识及销售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同盟会,抗日战争,新中国的成立等知识。
1 / 1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2020九上·南浔期末)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开始规模化种植大豆(大豆喜光喜热,需水量大),目前已是全球第三大大豆出口国。结合图1,回答问题。
1.阿根廷大豆通过海上运输出口至中国,首先要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甲地成为阿根廷大豆主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③高原广阔,土壤肥沃
④接近港口,出口便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B
2.A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解析】【点评】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① 地形:高度:平原适宜耕作业;山地适宜畜牧业。坡度:大于25°不适合种植业。② 气候:光照、热量(温差)、水分。③ 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④ 水源
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阿根廷的地理位置可知,阿根廷大豆通过海上运输出口至中国,首先要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甲地成为阿根廷大豆主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①②,正确。③高原广阔,土壤肥沃,题中没有信息。④接近港口,出口便利,不是自然条件。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020九上·南浔期末)2020年是列宁诞辰150周年,他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据此回答问题。
3.图2为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武装起义示意图,此图可用来研究(  )
A.俄国“二月革命”期间相关历史
B.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沙皇专制统治在俄国历史的终结
D.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的形势
4.1921年春,基于对现实的思考,列宁开始重新思考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新俄国。列宁当时面对的“现实”是(  )
A.苏联面临严峻经济发展困境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C.外国武装干涉威胁新生政权 D.苏联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障碍
【答案】3.B
4.B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点评】 1917年4月,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回到俄国首都彼得格勒;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然而,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3.图2为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武装起义示意图,此图可用来研究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沙皇专制统治在俄国历史的终结是在1917年3月。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4.当时的“现实”指的是新经济政策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导致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春,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故B符合题意;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十月革命中被推翻,排除A;十月革命胜利后,经过3年的艰苦斗争,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排除C;苏联模式在1936年形成,排除D。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5.(2020九上·南浔期末)革命口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革命口号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准确的是(  )
①打倒列强,消灭军阀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西安事变;工农武装割据;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①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反映的是1926年的北伐战争,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生在1936年抗日战争时期,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是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的口号。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准确的是①③②④。
B项①③②④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要求具备准确识记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
6.(2020九上·南浔期末)对图3著作及其相关内容描述正确的有(  )
①最早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②该书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
③文章揭示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④系统地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②③描述正确。①最早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的是《新青年》杂志,④系统地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项②③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狂人日记》的识记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
(2020九上·南浔期末)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据此回答问题。
7.图4组图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部分刊物。从这些刊物的命名中可看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
A.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B.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大力帮助
C.联合各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已在全国各个地方先后建立
8.纪录片《百年中国》中提到,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意指中国(  )
①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④革命有了先进政党领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7.A
8.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史实。
(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学生识记和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7.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创办了《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等一批专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它们的刊行启发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的结合,表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A项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由“1921年”结合所学,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③④理解正确。①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项③④是“新时代的开始”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0九上·南浔期末)制作年代尺梳理和列表比较历史事件等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据此回答问题。
9.四位同学对以下年代尺进行了解读,其中正确的有(  )
甲:该年代尺反映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
乙:①③时期的成果表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
丙:②时期共产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丁:④时期中的淮海战役最能体现人民的力量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0.下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著名战役与影响搭配正确有(  )
选项 战役 影响
① 不列颠之战 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② 中途岛海战 日本从此丧失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动权
③ 阿拉曼战役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垮台,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④ 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9.B
10.D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二战规模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大战的转折;三大战役
【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两党的关系。要识记两党关系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相关史实。
(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二战中的重要战役,要求识记重要史实。
9.据所学知,1924-1927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1926年,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7-1937年,国共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内战,给国内各民族带来了灾难,给日本侵华带来了可趁之机;1937-1945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故乙说法错误。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故丙说法错误。
B项甲、丁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途岛战役使日本丧失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动权;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国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进攻,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故②④正确。莫斯科保卫战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①错误;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③错误。
D项②④搭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2020九上·南浔期末)电影《八佰》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讲述了1937年10月底,谢晋元率领国民革命军“八百壮士”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在上海四行仓库孤军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以下关于影片所述战斗说法正确的是(  )
A.佟麟阁、赵登禹在此次战斗中英勇就义
B.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的壮举
C.这场战斗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极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士气
【答案】B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据题干 “谢晋元率领国民革命军‘八百壮士’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在上海四行仓库孤军抵抗日本侵略者”等信息,结合所学,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A项佟麟阁、赵登禹在此次战斗中英勇就义是在七七事变中,不符合题意;
B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的壮举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项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不符合题意;
D项极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士气的是第三次长沙会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淞沪会战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淞沪会战的相关史实。
二、非选择题
12.(2020九上·南浔期末)2020年春夏季节我国多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江淮地区洪涝尤为严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12020年各梅雨监测区域主要参数表
区域 Ⅰ区域 Ⅱ区域 Ⅲ区域
入梅时间 6月1日(-7天) 6月9日(-5天) 6月10日(-11天)
出梅时间 7月11日(+3天) 7月31日(+18天) 8月2日(+18天)
梅雨量 615.6mm(+68.5%) 753.9mm( +168.3%) 659.0mm( +149.2%)
注:图8中我国江淮流城梅雨监测区城分为江南区(Ⅰ区)、长江中下游区(Ⅱ区)和江淮区(Ⅲ区)三部分。图9中当前水库水位(海拔)65米,大坝高度100米,海拔115米。表格1括号中“-”、“+”分别表示偏早/偏少、偏晚/偏多。
(1)根据图8及表一判断,图8四城市中正常入梅时间最早的是   。结合表1,分析2020年江淮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2)根据天气预报,2020年7月10日,图9所在区域将有强降雨。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地政府准备组织群众转移。请结合图9判断甲乙丙丁四村中最需转移的村庄并说明理由。
【答案】(1)南昌;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持续时间长 ;梅雨期雨量大 (按教材写,也可)
(2)丙村。丙居民区附近河道弯曲,短时间内泄洪能力差;丙村为山间小盆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丙村周边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大,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图8及表一判断,图8四城市中正常人梅时间最早的是南昌。结合表1,分析2020年江淮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是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持续时间长 ;梅雨期雨量大 (按教材写,也可)
(2)、根据题意,结合图9判断甲乙丙丁四村中最需转移的村庄是丙村。丙居民区附近河道弯曲,短时间内泄洪能力差;丙村为山间小盆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丙村周边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大,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3.(2020九上·南浔期末)面对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和改变行动方向。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摘编自1927年毛泽东在文家市对起义军的讲话
材料二: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
——摘编自姚明华《1935年陈云莫斯科之行述论》
材料三: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摘选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写出毛泽东所说的“我们”接下去要去的地方名称。
(2)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的理解。
(3)本次会议为“建设一个新世界”提出了怎样的努力方向。
【答案】(1)井冈山
(2)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开始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3)会议指出乡村包围城市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得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攻长沙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转向了井冈山地区。(2)根据材料“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结合遵义会议的意义进行理解即可,如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开始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3)方向:结合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进行作答即可,如会议指出乡村包围城市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得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故答案为:(1)井冈山。
(2)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开始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3)会议指出乡村包围城市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得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的相关知识。
14.(2020九上·南浔期末)梁希,湖州籍著名林学家,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阅读梁希的部分生平简介,回答问题。
梁希生平(部分)简介
1883年12月,梁希生于浙江省吴兴县(现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1906年,梁希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并经常在其机关刊物上撰写诗文,挞伐腐败辱国的清王朝。1912年,他专程回国参加辛亥革命。
1927年梁希再次回国后,辗转在北京农业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高等学府任教,1937年11月,梁希随国立中央大学一起西迁重庆。
1945年9月3日,为彰纪念,梁希参与创建的民主科学座谈会更名为九三座谈会。
1949年10月1日,梁希作为九三学社代表,在天安门城楼见证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启。
(1)写出材料中“机关刊物"的名称。
(2)根据材料,简述“西迁重庆"和“座谈会更名”的历史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历史新纪元的理解。
【答案】(1)《民报》。
(2)西迁重庆: 1937年 11月,上海沦陷, 日军向南京进犯,国民政府岌岌可危; 座谈会更名: 1945 年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3)新纪元指的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知识点】辛亥革命;“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2)西迁重庆:根据材料“1937年11月,梁希随国立中央大学一起西迁重庆”和所学知识可知,其背景是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日军向南京进犯,国民政府岌岌可危。座谈会更名:根据材料“1945年9月3日,为彰纪念,梁希参与创建的民主科学座谈会更名为九三座谈会”和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3)理解:结合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进行作答即可,如新纪元指的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故答案为:(1)《民报》。
(2)西迁重庆: 1937年 11月,上海沦陷, 日军向南京进犯,国民政府岌岌可危; 座谈会更名: 1945 年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3)新纪元指的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一“梁希的部分生平”为依托,考查同盟会,抗日战争,新中国的成立的相关知识及销售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同盟会,抗日战争,新中国的成立等知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