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过程与方法: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反应实验。教学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教学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常见的一些食物教学过程:一、研究米饭的变化1.今天早晨大家吃早餐了吗?吃的是什么?咱们东北人的主食是什么?我相信大多数的人都喜欢吃米饭,平时也经常吃,但是今天老师请大家做一件简单又不简单的事情——品尝米饭。(课件:要求)2.按顺序取米饭品尝,取完米饭后,杯子、筷子交组长统一管理。3. 品尝时,闭上眼睛,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讲,做到安静研究。4. 品尝的同时思考两个问题:1)记住米饭刚入口时是什么味道?2)咀嚼一会儿又是什么味道?分发材料,开始品尝。5.交流我们的发现。1)你有什么发现?2)你认为米饭为什么会变甜?3)小结: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物质,在唾液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使米饭变甜了。板书:米饭+唾液 甜味4)这甜味的物质还是米饭吗?那么这种变化是什么变化?二、研究淀粉的变化1.认识淀粉淀粉厨房里常用的烹调用品,大家熟悉吗?你们都在哪里见到或看见别人使用过淀粉,今天我们就近距离接触一下淀粉,如果要观察淀粉,我们可以怎么去观察?2.说说淀粉的特点。3.假如我给米饭滴一滴碘酒,看看它会发生什么变化。(演示)发现什么了?是不是米饭的主要成分遇到碘酒会发生变化?谁知道米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4.刚才同学们认为米饭变蓝是因为淀粉遇到碘酒发生了变化,淀粉遇到碘酒真的会变蓝吗?我们可以给淀粉加几滴碘酒来试试看。你会使用滴管吗?(课件:演示使用滴管的要求)温馨提示:滴管不可以碰到淀粉,也不可以把滴管倒过来,为了方便大家,同学们在使用滴管后,直接把滴管插在瓶子里就可以了。交代:实验完成后,材料员把碘酒送回。(材料员领取碘酒、滴管)5.交流我们的发现同学们有发现了吗?板书:淀粉+碘酒 蓝色大家想一想:这蓝色的物质还是淀粉吗?(新物质)那么这种变化,我们叫它是什么变化?(化学变化)三、找一找淀粉的影子1.平时,我们生活中的食物还有很多,有些食物含有淀粉,些食物不含有淀粉,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想办法区分出来吗?2.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几样食物,(学生逐一说出食物的名称)3.猜一猜,哪些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填写记录表的预测栏)4.如果我们要用碘酒来检验,要注意什么?实验要求:(课件)1)每次检验,滴管不可以碰到食物。2)食物之间不要碰到一起,避免实验不准确。3)对有争议的食物,可以重复做一次。4)实验完成后及时填写记录表,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的完成。5.交流。6.介绍淀粉的作用。四、课后延伸用水将淀粉稀释,用毛笔蘸着写一封信给你的好朋友。让他(她)想办法将信的内容显现出来,大家回家后去试试吧。下节课再和老师、同学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