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1张PPT)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促进民族团结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明确国家为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所作的努力。能力目标: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贡献力量,从而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识。重点: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难点:国家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所采取的措施。1.我国的民族概况、分布特点?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制度和新型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3.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4.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5.我国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6.青少年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自学导航请同学们在5分钟之内阅读完教材P90-96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新知导入民族 拼音 民族 拼音 民族 拼音 民族 拼音阿昌族 ā chāng zú 鄂温克族 è wēn kè zú 傈僳族 lì sù zú 水族 shuǐ zú白族 bái zú 高山族 gāo shān zú 珞巴族 luò bā zú 塔吉克族 tǎ jí kè zú保安族 bǎo ān zú 仡佬族 gě lǎo zú 满族 mǎn zú 塔塔尔族 tǎ tǎ ěr zú布朗族 bù lǎng zú 哈尼族 hā ní zú 毛南族 máo nán zú 土家族 tǔ jiā zú布依族 bù yī zú 哈萨克族 hā sà kè zú 门巴族 mén bā zú 土族 tǔ zú朝鲜族 cháo xiǎn zú 汉族 hàn zú 蒙古族 měng gǔ zú 佤族 wǎ zú达斡尔族 dá wò ěr zú 赫哲族 hè zhé zú 苗族 miáo zú 维吾尔族 wéi wú ěr zú傣族 dǎi zú 回族 huí zú 仫佬族 mù lǎo zú 乌孜别克族 wū zī bié kè zú德昂族 dé áng zú 基诺族 jī nuò zú 纳西族 nà xī zú 锡伯族 xī bó zú东乡族 dōng xiāng zú 京族 jīng zú 怒族 nù zú 瑶族 yáo zú侗族 dòng zú 景颇族 jǐng pō zú 普米族 pǔ mǐ zú 彝族 yí zú独龙族 dú lóng zú 柯尔克孜族 kē ěr kè zī zú 羌族 qiāng zú 裕固族 yù gù zú俄罗斯族 é luó sī zú 拉祜族 lā hù zú 撒拉族 sā lā zú 藏族 zàng zú鄂伦春族 è lún chūn zú 黎族 lí zú 畲族 shē zú 壮族 zhuàng zú56个民族拼音表(按拼音顺序排列)7.1 促进民族团结高山族和满族朝鲜族和布依族苗族和壮族第五套人民币(背面)侗族和瑶族维族和彝族藏族和回族汉族和蒙古族采用藏、蒙、维、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新知讲解一、民族大家庭你知道她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吗?傣族泼水节彝族白族阿昌族维吾尔族朝鲜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苗族民族知识竞赛探究一 我国民族概况提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阅读P91页“相关链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捍卫祖国统一、推动历史进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统一、观念基本相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不断融合,由多元到一体、由松散到紧密,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思考:结合材料和左图,说说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新知讲解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捍卫祖国统一、推动、历史进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统一、观念基本相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不断融合,由多元到一体、由松散到紧密,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从以上材料中,结合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说说看你认为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怎样的民族情谊?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课堂笔记1、我国的民族现状(P91)①概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②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③各族人民的关系: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格局: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政治基础前提条件前提条件物质保证物质保证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材料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980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56个民族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材料二: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侮,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材料三: 盛夏7月,乌鲁木齐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得此消息,十省市精锐核酸检测人员迅速集结,第一时间赶赴乌鲁木齐市搭建核酸检测实验室投入核酸检测工作之中。不辞辛苦,无私奉献,为乌鲁木齐市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测一测新知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政治制度基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策)易错提醒:我国在各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居住”的地方。旧知回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前提≠高度自治≠完全自治≠独立自治地方人大、人民政府≠居住知识回顾:意义:①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②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知讲解国家帮助西藏发展建设的过程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主关系?2015年国务院发表《西藏发展白皮书》(节选)为帮助西藏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加快发展步伐,中央政府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建设,以优惠的政策和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为西藏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60多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1952-2013年,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各项财政补助达5446亿元,占西藏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95%。从1994年开始,中央实施对口支援西藏的政策,安排60个中央国家机关、18个省市和17家中央企业对口支援西藏。20年来,先后有七批5965名优秀干部进藏工作,实施援藏项目7615个,投入援藏资金260亿元,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平等、团结、互助、和谐4、新型民族关系请靖州苗族小朋友演唱本民族歌曲受邀参加百人合拢宴新知讲解5.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现: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由此段资料,我们能够总结出,各民族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拥有什么样的权利和地位?各民族在我国都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同样的法定义务。民族平等原则新知讲解在江孜保卫战中,藏族士兵们浴血奋战,体现了什么?新知讲解在面对外族入侵时,藏族同胞们与其它民族一样,永不屈服、奋起反抗在江孜保卫战中,藏族士兵们浴血奋战,体现了什么?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敌。由此可以看出各民族都致力于什么?都致力于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团结的重要性6.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这三个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新知讲解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各地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向灾区集结。河南省郑州市17名汉族青年当天就踏上奔赴灾区的路途。 青海省湟中县大才乡的回族同胞组织了一支农民工救援队赶赴灾区,自筹资金购买2箱药品、100箱方便面、4顶帐篷分发给受灾的各族同胞。四川省茂县的羌族村民凑钱租了一辆大货车,带着村民捐赠的帐蓬、彩条布、棉衣棉被和食物驶向玉树灾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维吾尔族医生和同事一到灾区,立即对伤员进行会诊、治疗。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老兵志愿者”到达灾区后一直忙着始运伤员,运运物资,救助灾民。全国各族人民的关怀和支援下,一个美丽的新玉树在青藏高原重新屹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守望相助的力量不断向武汉等重点疫区汇聚: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16个市州,广西果蔬、内蒙古的牛羊肉等民族地区农产品驰援湖北……危难关头,荆楚大地上演了一幕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血肉深情活剧。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实施方案》,在对口支援机制下,每年从内地学校选派一批优秀教师赴西藏、新疆支教,带动和培训当地教师,帮助西藏、新疆整体提升教育发展水平。阅读材料,思考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了哪些原则?民族团结③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作用)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重要性)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历史渊源)③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作用)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义务)6.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新知讲解二、家和万事兴分析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1、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屋脊”上的通讯青藏公路少数民族中小学校①有利于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②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新知讲解习总书记慰问藏族民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新知讲解 在祖国西南的一个彝族山村,过去,村民的温饱都成问题,几乎家家住茅草房。现在,危房改造、生态家园建设全覆盖,一幢幢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以前,该村的百草坪土地贫瘠,种一坡,收一箩。现在,该村依靠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依托得天独厚的草场优势,靠畜牧业、旅游业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百草坪成了民族风情旅游的好去处。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阿克苏苹果不仅誉满全疆,而且闻名全国。在政府推动下,当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在内地设立直销店,发展“农超对接”平台,而且搭建了网络销售平台,推行电商销售新模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阿克苏苹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2. ★如何实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①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①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④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西气东输青藏铁路西电东送新知讲解近年来,新疆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惠民工程。持续实施南疆3年(2018年至2020年)10万人转移就业计划,已实现深度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7.5万人;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就业、有组织转移就业、创业带动就业,2016年至2018年,新疆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0.08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830.5万人次;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南疆城乡一体学前3年免费教育;落实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大病保险全覆盖,农村贫困人口15种大病集中救治和慢性病签约服务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续提高。开展“西藏班”教育模式新疆全面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广西城乡居民医保就医服务将实现“一卡通”广西就业提供一站式服务2、国家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措施)②民生方面: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相关链接刘三姐是传说中的壮族民间歌手,聪慧机敏,歌如泉涌,被誉为“歌仙”。“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壮族民间认为流传了一千多年的歌圩就是刘三姐传歌形成的。“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就是为了纪念刘三姐。刘三姐歌谣以歌代言,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情感表达方式,见证了壮族的文化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刘三姐歌谣传承比较完整,种类丰富多彩,传播地域广泛,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006年,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型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全球公益巡演新知讲解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开展,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什么意义?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新知讲解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开展,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有利于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2、国家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措施)③文化方面:必要性: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措施: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节火把节藏戏2、国家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措施)④政策方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补充P95)归纳小结:党和国家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政策方面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经济方面 加大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民生方面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文化方面 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共筑民族团结共同体“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家和万事兴3.青少年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①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②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关心少数民族同学。拓展提高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步骤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调查,体验民族魂、中国梦。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激发爱国情感。1、分小组,选择一个少数民族,了解其文化发展的某一方面。2、分析归纳,撰写调查报告。3、推选一名同学介绍所调查民族文化发展状况。“走进少数民族”文化调查活动活动要求选取材料要典型、具体、真实、感人。7.1 促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大家庭家和万事兴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什么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1.经济社会: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民生: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初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3.文化: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促民族交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措施归纳总结1.202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日。70年来,西藏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在西藏的广大人民,从贫穷走向小康,从毫无人身自由到享有一切平等权利,从没有任何保障的奴隶成为国家的主人、西藏的主人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世界各国的支持和西藏人民艰苦奋斗③中央和地方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④发展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A课堂练习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共同繁荣。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是因为( )①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②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使各民族融为一体③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平等享有各方面的权利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A3.新疆奎屯市是徐州市的对口援疆地区,与徐州同为“一带一路”重要城市。徐州与奎屯加强合作有利于( )①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③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 ④缩小两地差距,实现共同富裕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课堂练习A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做的 政府工作报 告 中讲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和睦相处、团结温暖的大家庭.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继续加强对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支持.组织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纽带更加牢固.(1) 你认为怎样才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 (8分)(2)为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说说你将怎样做.(4分)答: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积极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 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答:青少年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义务,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努力学习, 将来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 并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pptx 从壮丽70年解读三个“为什么”.mp4 星光璀璨:王雅洁唱《中华民族唱起来》,太好听了.mp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mp4 第1视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mp4 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京隆重举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