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破坏生态必然受到它的惩罚。2.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3.掌握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资源、绿色发展的方法,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学习目标2.怎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原因)?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主预习4.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措施)?5.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日本居世界前列、高达69%的森林覆盖率,但每年消耗的250亿双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而且他们还把用过的筷子回收制成纸浆。据《环球时报》报道,日本约96%的一次性筷子来自中国,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却“吝啬”到全靠进口解决一次性筷子生产的程度;然而,中国森林覆盖率不到17%,却大量砍伐林木生产一次性筷子换取外汇,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读过材料后,你有何感受?你觉得中国要不要禁止一次性筷子?应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禁止这种滥砍乱伐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在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段,专为藏羚羊设计的33条走廊——野生动物通道。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阅读感悟P82页地球的整个体系由一个巨大的能量来赋予活力。这种能量通过最精密的调节而供给了人类。尽管地球是不易控制的、捉摸不定的,也是难以预测的,但是它最大限度地滋养着、激发着和丰富着万物。这个地球难道不是我们人世间的宝贵家园吗?难道它不值得我们热爱吗?难道人类的全部才智、勇气和宽容不应当都要倾注给它,来使它免于退化和破坏吗?我们难道不明白,只有这样,人类自身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吗?摘自《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你读出了什么信息?(结合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来分析)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由于人类疯狂地掠夺自然,大规模地污染自然环境,以至于自然界不得不对贪婪的人类进行报复。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尘暴、大洪水、大旱灾、地震、沙漠化等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SARS、AIDS、禽流感等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的疾病,这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大规模破坏所带来的必然恶果。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原因或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探究与分享P82-83答:表面上是天灾,实际上是人祸,是燃煤采暖、燃煤发电所产生的污染物蓄积所致。根本原因是人类缺乏环保意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答(1)国家:①以立法的形式控制污染物排放,规范人们的环保行为;②坚持有法必依,严格执法。★ 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2)企业:①转变生产方式,加大环保投入,②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发展;(3)个人:树立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等等。人类文明历程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那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呢?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坚持绿色发展道路23.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P84(选择)答案与解析:(1)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条路是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第一条是通过毁山毁林、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的增长。第二条是绿色发展道路。(2) 余村封山护林,重新制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实践了“两山论”。阅读:教材第84页“探究与分享”请问:(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第一次致富之路对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的致富道路,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次致富之路关停矿厂,封山护林,提出特色产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①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020年,余村村集体年收入达7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700元增加到5.6万元,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华丽蝶变。如今的余村,山青水秀游人如织,老百姓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打心底里都觉得绿水青山就是个宝。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余村以智慧农业、家庭农场、休闲观光为重点,不断拓展‘两山’转化通道,着力打造乡村低碳产业体系。2019年,湖州安吉余村直接碳排放强度仅为0.04吨/万元,趋近于零。绿,是余村的底色,也是余村人一直悉心守护的颜色。十多年来,参与村里定期开展的“美村庄、靓家园”义务劳动,成了许多村民的一个习惯。村民还自发组成生态护卫队,及时纠正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监督农家乐有无偷排污水、乱倒垃圾,大家共同用自己的双手扮美绿水青山、守护美丽家园。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现在,余村制订的村规民约越来越全面,在土地、村民生活方式、消费维权、卫生保洁等方方面面都有专项规定。例如“垃圾不落地”,“余村范围内全年全时段禁止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严禁在水库、山塘等地投放对人体有害的鱼饵、食物或药物,不得排放任何废水","山林野外严禁使用除草剂等有毒有害农药,限量使用化肥,严禁野外擅自狩猎捕鱼”……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①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⑤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2.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国家)思考:(1)习主席说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分别是什么?(2)怎样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3.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看视频,说说如何建设美丽中国?4.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多乘公交车不用一次性餐具为建设生态文明和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青少年应怎样?4.为建设美丽中国,中学生应该如何行动?努力学习环保知识,为建设美丽中国出谋划策;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如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等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课堂总结共筑生命家园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1.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我们要( )A.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B.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C.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D.实行自力更生,助力脱贫攻坚A2.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下列举措有利于实现这一千年大计的是( )①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④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D3.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漓江时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这要求我们( )①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②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经济高速度发展③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禁止开发自然资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4.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意味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 )A.人类应该顺从自然B.人类应该凌驾于自然之上C.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D.人类可以对自然一味索取C4.2021年,玉林市重点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南流江、九洲江、北流河重点流域等生态区位、生态植被改造和桉树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做强做大做优特色产业。这些举措( )A.能提升政府的形象和依法执政能力B.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C.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玉林D.有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课件.pptx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11日举行 生物多样性消失速度加快 保护刻不容缓.mp4 美丽中国mp4.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