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江淮 花鼓(教案)-音乐五年级下册 -苏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情系江淮 花鼓(教案)-音乐五年级下册 -苏少版

资源简介

听:情系江淮 花鼓
1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的声音演唱《凤阳花鼓》,记忆主题旋律,积极参与歌表演。
(2)听辨、熟悉《花鼓》三个乐段,能在全曲欣赏中听辨出现的顺序。
2学情分析
能积极参与听、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在体验中感受主题旋律的音区、速度、情绪,大胆想象民间热闹的歌舞场面。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多种音乐活动熟悉、体验、表现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
听辨主题不同的表现方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唱《凤阳花鼓》
1.老师带来一段绕口令,多用儿化音,这也是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中的衬词,跟老师学一学。简介左手锣右手鼓,边唱边奏的形式,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反复的儿化称词,是歌曲情绪很欢快。
3.跟老师分句学唱歌谱,听听小花藏着的是哪3歌音。
2、3、4乐句开头音都是前一个乐句的结尾音。这种手法叫“鱼咬尾”
4.师生接龙咬一咬
5.用LU模唱曲谱
6.加入歌词
活动2【讲授】欣赏《花鼓》
(一)聆听引子
1.老师带来一首钢琴曲《花鼓》,作者瞿维先生用钢琴模拟了锣鼓声,听!
2.练节奏,跟老师念、奏
3.随音乐来一遍
初步感受全曲
完整听全曲,当钢琴模拟鼓声时和老师一起奏起凳子鼓,同时思考两个问题
A全曲鼓声 共出现几次有没有相同和不同的鼓声
B旋律有熟悉的吗。是什么
(二)感受第一乐段
1.听老师唱一部分的主题,从中你能发现曲谱中运用了什么手法和《》一样,都运用“鱼咬尾”手法
2.随琴用LU模唱曲谱,感受音调
3.完整听听第一部分,听主题一出现了几遍几遍之间有什么不同
4.第一遍在高音区,音色明亮些,在钢琴上用右手弹奏,请女生用LV模唱,第二遍在低音区,音区低沉有力,在钢琴上用左手弹奏,男生你想怎样表
5.小结这段音乐的特点表格
(三)感受第二乐段
1.仔细聆听,初步感受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在情绪、力度、速度上有何不同
2.跟老师动一动,进一步感受音乐的不同
3.那二部分音乐素材取自什么呢
4.先跟老师唱一唱曲谱。
5.老师取其中几组音,重新排列,随琴唱谱,这是曲名是,这是取自咱们江苏民歌《茉莉花》。
(四)感受第三乐段
1.仔细聆听第三部分,当听到主题一时请随乐拍腿,并思考和一部分有何不同
2.第三乐段中一、二乐段的主题如何呈现的呢
3.两个主题同时出现,左右手交替演奏,借助PPT,介绍两个主题交替呈现,叫这种出做手法叫复调。
4.请男生用凳子鼓表现《凤阳花鼓》旋律,女生用双手做演奏姿势表现《茉莉花》变奏,一起表现一番。
(五)、完整聆听
1.我们回一下《花鼓》曲式结构
2.听辨三个部分的主题,分别用你喜欢的动作示意。
3.引导学生听辨几个主题出现的顺序,了解全曲结构。
活动3【活动】交流
这节音乐课你了解到了什么
活动4【活动】总结
正是因为我国民间有各种形式的名,给了我们不同的音乐源泉,,也许这话还是茉莉花,这鼓还是凤阳花鼓,但这首《花鼓》确实一首极具中国音乐风格的乐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