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表是襄阳市某居民2012年收入一览表(资料源于襄州市统计局)
内容 工资、薪金收入 房屋、土地等其他收入 国债收入 股票收益 利息收入
比例(%) 40 29 7 10 14
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该图表明
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该居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③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A.①②② B.②③③ C.①④ D.③④
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讨论的永恒话题。关于效率与公平,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工资薪金实行个税的超额累进税率,符合效率原则
B.根据收入多少确定个税的不同税率,符合公平原则
C.基于公平原则,个税征缴应做到平均纳税
D.基于效率原则,个税征缴应缩小纳税差异
3. 2011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2%,这是14个月以来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首次下降,当物价持续上涨时,国家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A.降低存款利率 B.提高存款利率
C.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税收 D.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
4.浙江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加快发展公租房建设,确保今年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8万套,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5000户。浙江省政府的这一要求是
①财政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表现
②发挥宏观调控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体现
③调控商品房价格的重要手段
④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5. 2011年11月1日起国家正式施行新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资源税改革是完整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组成部分,改革之后,纳税人将为国家缴纳更多的资源税。国家对资源税改革
①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表明资源的价格由税收决定
③是国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④能积极引导消费者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6.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支持,引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有利于
①加快实现民族平等 ②实现共同富裕
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④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逐步改为征收增值税。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
①意味着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经营额征税
②有利于促进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③有效解决重复征税问题,实现社会公平
④直接减少国家税收收入,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右侧库兹涅茨曲线表明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中国近年经济发展状况处于AB区间,要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AB区间转向BC区间,必须
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大财富蛋糕
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护公民合法财产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加强调节,力促公平
④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国家决定将个税起征点调高至3500元,并从2011年9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假如小李2011年9月份的工资所得税为395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小李的工资收入为
A.4750元 B.7250元 C.7500元 D.8250元
10. “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十二五”期间,党和国家将“民富”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①坚持公平优先,完善分配制度 ②增加货币供给,减少财政支出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④提高工资标准,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我国政府肩负着宏观调控的重任,为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经常会打出“组合拳”。下列政策、措施最有可能成为“组合拳”的是
A.增加税收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提高存贷款利率
B.紧缩性财政政策 降低税率 提高存贷款利率
C.减少国债发行规模 降低存贷款利率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D.积极的财政政策 增加货币发行量 降低存贷款利率
12. 2011年10月,有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报道被媒体反复报道,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公民对此也非常关注。在全社会要彻底解决“地沟油”这类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应该是
A.增强消费者的监督意识 B.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C.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D.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13.年末温和的经济增速、回落的物价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列措施中,属于政府调控的经济手段的是
A.实施楼市调控的限购令,抑制高房价
B.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的流通量
C.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反垄断调查
D.通过加息刺激投资,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14. 2012年是“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实施的第二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这一规划的主线。为确保“转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要坚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
①按劳分配向依靠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转变
②国有企业推动向依靠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协调推动转变
③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④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2011年7月29日,我国首次发布GDP质量指数,并进行排名。GDP质量指数采用了“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管理质量”五大子系统。这一指数的发布
①是对以往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的完全否定
②说明我国实现了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③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④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欧洲债务危机继续发酵,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又生事端。最新消息显示,备受关注的美债谈判不欢而散,并殃及全球资本市场,美国股市暴跌2%.原油、黄金等也纷纷创出近期新低。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全球性债务问题将直接威胁全球经济增长,而各国股市依然凶多吉少,近日十国集团(G20)、七国集团(G7)和欧洲央行纷纷召开会议,寻求对策,这表明
①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发展风险的根源
②经济全球化带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行国债不再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有效办法
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浙江万通铝业有限公司以9000多万元收购意大利豪华游艇品牌“DALLA PIETA”。宁波裕人针织机械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国际上第三大电脑横机制造商瑞士事坦格集团……等拉开浙商海外并购步伐。在这诸多案例中我们体会到跨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喜悦,但依然会面临许多未知的课题。这
①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
②表明经济全球化就是合作共赢的影响表现
③需要不断创新“走出去”的形式,来趋利避害
④表明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就是“走出去”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 2011年10月2 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八届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发表讲话时说,自由贸易区建成的一年里,不仅直接扩大区域内市场规模,极大地促进双边贸易快速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交通、旅游、投资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使中国和东盟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优势互补。这一事实能够
A.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流动
B.促进了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C.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局面
D.导致了区域内各个国家税收的大量减少
19. 2011年上半年,我国吸收外资达到608. 91亿美元,同比增长18. 4%0同时,我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39亿美元,同比增长34%0材料表明
①我国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
②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和实力明显增强
③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④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开放原则正在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011年10月12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面对这一压力,你认为我国政府应该
A.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对其不予理睬
B.坚持对外开放国策,满足美国要求
C.建立完全市场化的汇率制度
D.立足国情,在合作中寻找解决方法
21.温家宝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招待会上讲话指出:我们要大力推进科学发展。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破除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大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总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增进人民的福祉。这说明
①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②我国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
③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我国要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制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 2011年12月11日,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全文公布,广纳民意。国务院校车安全条例之所以要广纳民意,根本原因是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的民主具有全民性和真实性
D.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3.在学习《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时,有同学搜索到以下素材:①某中学生写信给市政府就网吧治理工作提出意见 ②重庆市民协助公安人员抓捕黑社会成员 ③深圳市民就2011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向市政府建言献策 ④广西一中学生发现某门户网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上标志的中国领土不完整,当即向该网站的管理者发出电子邮件,指出其错误,要求其更正。若按权利和义务对以上素材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A.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 B.①②③为一类,④为一类
  C.①④为一类,②③为一类 D.①③为一类,②④为一类
24.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A.公民对决策享有监督权 B.公民对决策享有知情权
C.公民对决策享有决定权 D.公民对决策享有建议权
25.杭州市政府“让民意领跑政府”的“开放式决策”荣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政府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列席政府常务会议、与市民在线交流等形式,共同讨论重大决策。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保证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拓宽公民民主监督的渠道
②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③避免政府决策的盲目性,方便市民直接参与城市管理
④推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保障市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6.政府能办很多事情,有了事情会不会找政府,能够体现出我们政治素养的高低。在下表中,从上到下各空格应该依次填放
出现的事情 所要找的主要政府部门
遭遇违法传销活动
出现交通事故
办理养老保险
A.公安局 工商行政管理局 民政局
B.公安局 民政局 工商行政管理局
C.工商行政管理局 公安局 民政局
D.工商行政管理局 民政局 公安局
27.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市场食品价格的上涨,为保障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政府有关部门可履行如下经济职能
①规定商品最高市场价格,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②制定并监督有关市场法规的执行
③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安定 
④及时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信息,改善市场供给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8.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情况紧急的除外。不得对居民采取断水、断电、断气等方式强制执行,公民受到行政强制权侵害时可获救济。这说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要做到
①加强司法机关队伍建设 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③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④坚持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 2011年7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条由不丹提出的非约束性决议,将幸福这一概念纳入国家“人类发展指数”的考核,即国民幸福指数。其内容:社会经济均衡发展,保护自然环境,保护传统文化,实行善治良政。一场以幸福、健康为目标的运动正波及全球。这对我们各级政府的启示
A.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
B.以人为本,认真履行立法职能
C.依法行政,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以人为本,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
30.某市政府规定,“凡是市政府发布或经市政府同意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文件,均需进行解读”。强调解读文件“要使用人民群众读得懂、听得明的语言”。这一措施
A.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B.体现了人民群众是一切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C.能使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政府决策
D.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
31. “三公经费”公开,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向社会公开。公开“三公经费”
①是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②有利于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③使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得到充分的推进
④要求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某市120余个政府机构集体入驻微博,打造政务微博群,其中7个官方微博粉丝已超过十万。该市的做法
A.创新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
B.转变了政府的基本职能,扩大了公民的自由权
C.有利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扩大政府的职能范围
D.有利于做好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
33.近来,一些地方连续出现令人痛心的重大校车事故。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定《校车安全条例》,力求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国务院此举旨在
①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公民权利 ②制定行政法规,确保有法可依
③参与校车运营,强化政府责任 ④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市场监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4.某县政协委员把县政府承诺的2011年28项民生工程任务作为自己监督的重要内容;同时,该县审计局派出多人次审计人员,对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工程款进行了结算审计。这两项举措都是为了
A.建立行政监督体系,促使政府依法行政
B.使人民政协与政府的相互监督落到实处
C.对国家权力机关进行监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防止国家管理机关的权力被滥用,使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5. 2011年10月,某县人大组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并由选民对代表开展评议。自2002年以来,这一活动已持续10年。该县人大常委会的这一做法
①体现了人大代表由选民产生,要对选民负责
②保障了广大选民对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
③方便选民监督人大代表,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有利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1年至2012年,全国县乡人大进行换届选举,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回答36~40题。
36.这次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采取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种选举方式:
①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③可以避免虚假宣传或贿选 ④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余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7.某校高三学生W参加X区人大代表选举,社区领导告知一定要选本社区的现任领导。W将此事反映给上级人大部门得到了满意地解决。这一事件涉及的公民的政治权利是:
A.知情权和表决权 B.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
C.申诉权和控告权 D.言论自由和参政权
38.为防止选举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X区人大开通了官方微博并建立起微博群,接受网友的监督,被网友称为“微博110”。“微博110”的开通:
A.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B.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改变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D.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39.在换届选举中当选的人大代表应当:
①代表人民利益,密切联系群众 ②积极建言献策,接受政府监督
③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代表职责 ④发挥参政作用,行使立法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0.本次选举坚持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三个平等”体现了:
A.我国国体政体的内在要求 B.公民权利与义务完全对等
C.民主是专政的基础和保障 D.我国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政 治 试 卷答 题 卡
命题人:任君友 命题时间: 2012年7月
二、非选择题(60分)
41. (9分)在发达国家有这样一句名言:“在我们这里,除享受阳光和空气外都要纳税。”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2012年全国第二十一个税收宣传月活动的主题是:“税收·发展·民生”。请简述我国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42.(12分)目前我国近三成农业户籍人口居住在城镇,处于“半城市化”状态,普遍面临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新市民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公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重视解决新市民的问题的理由。
43. (7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速9.9%。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将此称为“中国之谜”。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
44. (12分)A市就“拆迁、城建与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社会各届人士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踊跃参与,纷纷通过电子邮件、信件和教育部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但在城市“翻新”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政府在修筑公路时,与一村农民发生矛盾。该村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少数人组织、煽动部分村民堵塞该村公路路段,并打伤打退民警,砸坏公务车辆。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公民和国家关系的角度评析村民的做法?
答案
7. B
【解析】①错误,营业税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经营额征税。增值税是对生产经营单位销售货物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④错误,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不一定使国家税收收入减少,但是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18. B
【解析】解题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自由贸易区扩大区域内市场规模,极大地促进双边贸易快速发展、使中国和东盟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优势互补”
24. B
【解析】本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公民对决策享有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3.【解析】国务院迅速制定《校车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国务院依法制定行政法规,确保有法可依,所以②符合题意,入选;制定《条例》是为了防止类似校车事故再次发生,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体现了以人为本、保障公民权利,所以①入选;制定《条例》是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政府并没有参与到校车运营中,所以③错误,不选;制定《条例》是运用法律手段,加强监管,所以④错误,不选。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的知识。解答时,可从税收的作用、我国税收的性质和公民依法纳税对国家的贡献等角度作答;
答案: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实现国家职能提供了财力上的保证。②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通过税收可以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我国公民依法纳税,既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每小点3分)
42.(12分)
【答案】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政府应依法保障新市民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重视解决新市民的问题,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有利于维护新市民的合法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具有组织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因此,政府重视解决新市民的问题是其重要职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解析】本题属于政治生活归因类试题,分析时要考虑对象的必要性、对象的重要性以及主体的必要性。从对象的必要性上看,新市民属于我国公民,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从对象的重要性上看,政府重视解决新市民的问题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从主体的必要性上看,要抓住主体“政府”,从政府的职能、责任上进行分析。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命题时间:2012 年7月13日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DNA扩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需要DNA解旋酶的参与 B.复性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
D.经过3个循环,1个DNA分子将变为16个DNA分子
2.下列关于月季的花药培养,认识错误的是
A.花粉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影响花药培养的成功率
B.选择花药的最适宜时期是完全未开放的花蕾,镜检花粉常用的染色方法是醋酸洋红法
C.选取的材料一定要进行消毒
D.花粉培养形成的胚状体可继续在原培养基中分化形成植株
3.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通常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①化学药剂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毒⑤高压蒸汽灭菌
A. ③⑤②①④ B. ⑤③②①④ C. ②⑤③④① D. ⑤③②④①
4.下列关于发酵产物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
C.泡菜制作产生的亚硝酸盐可以用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检验
D.发酵产生乳酸的量可以用比色法测量
5.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较低时诱导分化的是
A.根 B.芽 C.叶 D.胚性细胞团
6.提取胡萝卜素和提取玫瑰油时需要加热,但是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采用的是水浴加热法,而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油时是直接加热,其原因是
A. 前者需要保持恒温,后者不需要保持恒温
B. 前者容易蒸发,后者不容易蒸发
C. 胡萝卜素不耐高温,玫瑰油耐高温
D.前者烧瓶中含有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后者是水
7.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不含线粒体
B.果醋发酵与果酒发酵相比,前者所需温度相对较高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在腐乳装瓶腌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增加逐渐增加盐量
8.下面能够测定样品活菌数的方法是
A.稀释涂布平板法 B.直接计数法 C.重量法 D.比浊法
9.科学家将月季花的花药进行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幼小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彼此性状极相似 B.变异频率极高 C.属于有性繁殖 D.都是纯合
10.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正确的是
①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 ②DNA合成
③预期蛋白质功能 ④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
A. ① ② ③ ④ B. ④ ② ① ③
C. ③ ① ④ ② D. ③ ④ ① ②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C.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12.牛肉膏可以为微生物提供
A.氮源和维生素 B.氢元素氧元素
C.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D.无机盐
13.稀释涂布平板操作需要用到
接种环、滴管、酒精灯 B.接种环、移液管、酒精灯
C.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 D.涂布器、接种环、酒精灯
14.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A.无机盐、水、维生素 B.NaCl、水、蛋白质
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D.蛋白质、脂肪、NaCl、水
15.生物武器之所以令世人担心,原因是
A.毒性大 B. 传播途径多 C. 拥有生命力 D.难禁止
16.下列关于胡萝卜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胡萝卜素可用于治疗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
B.胡萝卜素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提取
C.提取胡萝卜素时,可采用石油醚、苯、丙酮等作溶剂
D.萃取过程中要采用水浴加热
17.从胡萝卜中提取的胡萝卜素,其颜色是
A.白色 B.无色 C.橘黄色 D.乳白色
18.玫瑰精油提取的过程是
A. 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
B. 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除水→分离油层
C. 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
D.鲜玫瑰花+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过滤
19.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的浓度越低,对DNA的溶解度越大
B.人体的血液不可代替鸡血进行该实验
C.柠檬酸钠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血细胞破裂
D.利用DNA易溶于酒精的特点可除去DNA中的部分杂质
20.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毒的环境 ②无菌的环境 ③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清、血浆 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⑤需要O2,不需要CO2 ⑥需要O2和CO2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⑥
21.现有两瓶密封的罐头已过保质期,甲瓶瓶盖鼓起,乙瓶外观无变化,打开后发现两瓶罐头均已变质。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CO2和乳酸
②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酒精和CO2
③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CO2和H2O
④乙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是乳酸
⑤乙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是酒精
A.①④ B.③⑤ C.②⑤ D.②④
22.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A. 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AATT—
B. 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 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 BamHI和BglII;末端互补序列—GATC—
23.下列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将抗原注人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灭活的仙台病毒作诱导剂,促使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2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酶处理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酶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有以受精卵为受体
25.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实现了物种间的DNA重组 B.全过程都在细胞外进行
C.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D.可能通过对天然基因库的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带来不利
26.下列技术不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A.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B.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C.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合成蛋白质 D.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27.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生物技术是                            
A.基因工程技术        B.诱变育种技术
C.杂交育种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28.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得到表达
A.青蛙的皮肤细胞 B.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
C.小白鼠的肝脏细胞 D.人皮肤的生发层细胞
29.精子的变形过程中( )演变为精子的尾?
A.高尔基体 B.细胞核 C.内质网 D.中心体
30.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
A.产生杂种植株 B.产生杂种细胞 C.原生质体融合 D.形成愈伤组织
31.与传统育种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在培育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突破表现在
A.证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B.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缩短育种周期,减少盲目性 D.快速培育无病毒植株,保留杂种优势
32.哺乳动物妊娠时间长,每胎产仔少,繁殖速度比较慢。为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目前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动物细胞培养    B、胚胎移植   C、动物细胞融合  D、核移植
33.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与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免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表明我国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描述与克隆无关的是
A.“复制”   B.无性繁殖     C.组织培养     D.基因工程
34.2001年2月,一只背上长着“人耳”的老鼠在北京展览馆与观众见面,这只老鼠其实是一只切去脾脏的老鼠它背上的“人耳”是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用物理方法增植成的,增植的“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A.细胞和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35.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卵裂 囊胚 桑椹胚 原肠胚
B. 受精卵 卵裂 囊胚 桑椹胚 原肠胚
C. 卵裂 受精卵 囊胚 桑椹胚 原肠胚
D. 受精卵 卵裂 桑椹胚 囊胚 原肠胚
36.体外受精的场所是
A.在水溶液中 B.在盐溶液中
C.在酒精溶液中 D.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
37.胚胎移植能否成功,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有关,首先应对供体和受体动物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
A.假阴道法 B.激素处理 C.电刺激 D.克隆
38.所谓的“设计试管婴儿”比一般所说的试管婴儿要多一个步骤,即
A体外受精 B胚胎移植 C基因检测 D细胞核移植
39.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是
A.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C.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小,核仁不明显;在功能上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D.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40.所谓“实质性等同”是指
A.转基因农作物中的成分完全没发生改变
B.转基因农作物中的部分成分没发生改变
C.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
D.“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最终评价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41.(11分)右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同学甲用A(带盖瓶子)装置制葡萄酒,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果醋发酵。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除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口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紧,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制果醋阶段打开夹子适时向充气口充气。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据此回答问题:
(1)从制酒和制醋两个阶段对装置的处理方式判断,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细胞呼吸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果酒制果醋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B装置中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腐乳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腐乳制作中,加盐的目的是(写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卤汤中酒的含量为何要控制在12%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3分)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如下图所示(以牛胚胎移植为例),请据图回答:
(1)可给供体母牛注射 激素,促进其超数排卵。
(2)分娩后产生的多个优质后代,其遗传性状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

(3)哺乳动物受精过程有哪些机制阻止多精子入卵受精(多选) ( )
A.精子获能具有差异性
B.精子穿越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触及卵黄膜,导致透明带反应
C.精子触发卵黄膜表面微绒毛的抱合反应
D.精子入卵后,触发卵黄膜封闭作用
(4)受精有关过程有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③顶体反应,④穿越透明带,⑤雌、雄原核的形成,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其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受精过程的完成,标志着 的开始
(5)若供体母牛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可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加速遗传改良进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目前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 。
②用于核移植的体细胞一般选用 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 。
③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 时期的胚胎进行操作。
④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具有相同遗传性状的根本原因是 。⑤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 。
⑥受体母牛必须和供体牛属于 。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 。
43.(6分)DNA在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有二重性,随着氯化钠溶液的变化而变化。
(1)请在下列氯化钠溶液中选出溶解度能使DNA析出最彻底的一种( )
A. 0.14mol/l B. 2mol/l C. 0.15mol/l D. 0.3mol/l
(2).提取鸡血中DNA时,要除去血液中的上清液,这是因为什么?
(3).填写本实验完成下列实验操作时所用试剂。
①提取鸡血细胞中核物质
②溶解核内DNA:
③提取杂质较少的DNA白色乳状丝状物
④DNA的鉴定
三、选做题:(本题包含两道题请任选一道题作答,)
44. (选修1)(10分)下图为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 和 ,同时还受到 、 、 和 等条件的影响。
(2).一般来说,要想萃取效果好,要保证

(3).萃取过程应该避免明火加热,采用 加热,其原因是

(4).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的目的是 。
45.(10分)根据模拟制作重组DNA分子的活动,甲DNA分子、乙DNA分子被EcoRI酶切后,即可获得所需的目的基因和质粒,回答以下问题:
(1)绿色硬纸板(甲DNA分子)的碱基序列为:
……ATAGCATGCTATCCATGAATTCGGCATAC……
……TATCGTACGATAGGTACTTAAGCCGTATG……
红色硬纸板(乙DNA分子)的碱基序列为:
……TCCTAGAATTCTCGGTATGAATTCCATAC……
……AGGATCTTAAGAGCCATACTTAAGGTATG……
其中, DNA分子含有“目的基因”, DNA分子是“质粒”。
(2)用剪刀代表进行切割,酶切位点在 (a处还是b处),切割的化学键称为 。请用“||”在甲、乙两DNA分子上标出EcoRI的作用位点。(3)你模拟插入的DNA片断能称得上一个基因吗? 。EcoRI属于 酶。
(4)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是常用方法,基因文库实际上就是
指导入了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断的 的群体。按照其中所含基因的量又可分为 文库和 文库。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 物 答 案
命题时间:2012 年7月13日 命题人:孟冬梅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45. (1)乙, 甲. (2) A 磷酸二酯键
绿色硬纸板(DNA分子甲)的碱基序列为:(1分)
……ATAGCATGCTATCCATG|| AATTCGGCATAC……
……TATCGTACGATAGGTACTTAA||GCCGTATG……
红色硬纸纸(DNA分子乙)的碱基序列为:
……TCCTAG||AATTCTCGGTATG||AATTCCATAC……
……AGGATCTTAA||GAGCCATACTTAA||GGTATG……
(3)不能,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4)受体菌 基因组 部分基因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 学 试 卷
命题时间: 2012年7月10日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按要求填涂在“机读卡”上,将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纸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部分,试题留存好以备开学讲评。
3、请将班级、姓名、考号等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好,要求字迹工整,班级必须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4、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Si 28 Fe 56 K 39 Cl 35.5
Na 23 Al 27  Ne 20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5×2=50分)
1.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0.016kg16O 含有约6.02×1023个氧原子
C.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D.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数目的多少决定
3.下列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5.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荷
B.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路,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
C.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D.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前者小于1nm,后者介于1nm和100nm之间
6.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关于化学物质和反应类型关系正确的是

7.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 :4:1 B. 3 :3:2
C. 6:7:3 D. 6 :9:0
8.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
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
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B.Na2CO3比NaHCO3稳定
C.氯化钙能与Na2CO3反应,也能与NaHCO3反应
D.与足量盐酸反应要得到相同质量的CO2,用NaHCO3比Na2CO3的质量要少
10.在4℃时,100mL水中溶解22.4LHCl气体(标况)后形成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
B.所得溶液的体积约为22.5L
C.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钾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钾离子和氯离子
B.二氧化硫溶于水能部分转化成离子,故二氧化硫属于弱电解质
C.硫酸钡难溶于水,所以硫酸钡属弱电解质
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12.下列替代过程合理的是
A.医院用BaCO3 代替BaSO4 作“钡餐”
B.家庭用食用醋代替CO2来增强漂白粉的漂白性
C.工业上用电解AlCl3代替Al2O3来冶炼铝
D.实验室用Ca(OH)2溶液代替CaCl2溶液来鉴别Na2CO3和NaHCO3
13.下列除杂质(括号中物质为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CO2(CO):O2 B.MgO (Al2O3):NaOH溶液
C.NaHCO3溶液(Na2CO3):过量的CO2 D.CO2(HCl):饱和NaHCO3溶液
14.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C.密度大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过饱和溶液
D.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科网
15.11P + 15CuSO4 + 24H2O = 5Cu3P + 6H3PO4 + 15H2SO4 反应中,被氧化的P原子与被还原的P原子个数比是
A.6:5 B.5:6 C.11:5 D.11:6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高
A.水玻璃中通入足量的CO2:+2CO2+2H2O==H2SiO3 (胶体)+2CO
B.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2Fe2++Cl2==2Fe3++2Cl-
C.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NaHSO4溶液: 2H++CO==CO2↑+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HCO3-+Ca2++OH =CaCO3↓+H2O
17.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
B.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
C.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
D.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
18.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14N16O和13C16O气体,下列对两容器中气体判断正确的是
A.中子数相同 B.分子数不同 C.质子数相同 D.气体质量相同
19. 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可分别使同体积的Fe2(SO4)3、ZnSO4、K2SO4三种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则三种硫酸盐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3         B.1∶3∶6
C.2∶3∶6 D.6∶2∶1
20.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
21.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22.V L Fe2(SO4)3溶液中含有a g SO,取此溶液0.5V L,用水稀释至2V 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天然气、水煤气和沼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24.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及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ClO-+H2O+SO2=Cl-+SO42-+2H+ 错误,碱性介质中不可能生成H+
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H2O2制取少量O2:4MnO4-+4H2O2+12H+=4Mn2++7O2↑+10H2O 正确
C NH4Al(SO4)2溶液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NH4++OH-=NH3·H2O 错误,产物中还有少量Al(OH)3生成
D 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Mg2++2H2O2Mg+O2↑+4H+ 正确
25.实验室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的量之比2∶1倒入烧瓶中,用水浴加热,同时滴入H2SO4,产生棕黄色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
A.Cl2 B.Cl2O
C.ClO2 D.Cl2O3
第Ⅱ卷(共50分)
二.必做题:第26题~第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共35分。
26.(12分)欲配制一定温度下的某NaOH溶液,已知:该溶液体积为V mL,溶液密度为d g/cm3,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 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用w、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小烧杯的质量(烧杯中盛NaOH),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天平静止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偏右位置,此时左边的托盘将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右边的托盘,欲使天平平衡,所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假定最终称量小烧杯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填“32.6 g”或“32.61 g”).
(3)在标尺(图)上画出游码位置(画“△”表示).
(4)定容后将溶液振荡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少量水至刻度线,则测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7.(8分)请将6种物质: N2O、FeSO4、Fe(NO3)3、HNO3和Fe2(SO4)3 H2O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方程式为:
(1) + → + + +
(2)反应物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________ ,被还原的元素是 。
(3)反应中1mol氧化剂发生还原时转移电子数为 ________ mol
28.(15分) 现有A、B、C、D、E五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 H+、Na+、A13+、Ag+、Ba2+
阴离子 OH-、C1-、CO32-、NO3-、SO42-
已知: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A溶液与E溶液反应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A溶液与C溶液反应只有气体产生(沉淀包括微溶物,下同)。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C只能与D反应产生沉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 B______ C______ D E
(2)E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简述A中的阳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100mL0.1mol·L-1 E溶液中,逐滴加入35mL 2mol·L-1NaOH溶液,最终得到沉淀物质的量为 mol
三、选考题:第29题~第30题为选考题,同学们只需从这二道题中选做一个题,多做按第一题记分。每题15分。
29.(15分)物质A、E、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物质I的1个分子由4个原子组成并共含有10个电子,B、C、D、K在常温下都是气体单质,G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反应①~⑤都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各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 M
(2)写出A物质的电子式 物质I是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0.1mol/LE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5)反应④中,若转移0.02mol电子后停止反应,溶液的体积是200mL,则此时溶液(不考虑电解产物的相互反应)的PH=_________。
30.(15分) 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SiO2、Fe2O3)是工业上制备氧化铝的主要原料。工业上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① 沉淀 A、B的成分分别是 、 ;步骤②中的试剂a是 ;
② 试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式 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③试写出步骤③中滤液分解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简述氯化铝溶液经过结晶得到氯化铝晶体的实验条件是 。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化 学 试 卷 答 题 卡
命题时间:2012年7月10日 命题人:周秀芳
26.(12分) (1)计算:用w、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_______.
(2)此时左边的托盘将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右边的托盘,欲使天平平衡,所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假定最终称量小烧杯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填“32.6 g”或“32.61 g”).
(3)在标尺(图)上画出游码位置(画“△”表示).
(4)定容后将溶液振荡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少量水至刻度线,则测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7.(8分)
(1) + → + + +
(2)反应物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________ ,被还原的元素是 。
(3)反应中1mol氧化剂发生还原时转移电子数为 ________ mol
28.(15分)
(1)写化学式: B____________ C____ __ D E
(2)E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请简述A中的阳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4) 在100mL0.1mol·L-1 E溶液中,逐滴加入35mL 2mol·L-1NaOH溶液,最终得到沉淀物质的量为 mol
29.(15分)(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 M
(2)写出A物质的电子式 物质I是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0.1mol/LE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5)反应④中,若转移0.02mol电子后停止反应,溶液的体积是200mL,则此时溶液(不考虑电解产物的相互反应)的PH=_________。
30.(15分)
① 沉淀 A、B的成分分别是 、 ;步骤②中的试剂a是 ;
② 试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式 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③试写出步骤③中滤液分解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简述氯化铝溶液经过结晶得到氯化铝晶体的实验条件是 。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化 学 试 卷 答 案
命题时间:2012年7月10日 命题人:周秀芳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5×2=50分)
二.必做题:第26题~第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共35分。
三、选考题:第29题~第30题为选考题,同学们只需从这二道题中选做一个题,多做按第一题记分。每题15分。
29.(15分)
(1)B:Cl2 M:HClO
极性 (注意:此空1分,其余每空2分)
(3)c(Na+)>c(ClO-)>c(OH-)>c(H+)
(4)Cl2+2OH-=Cl-+ClO-+H2O
(5)13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试 卷
命题时间: 2012年7月12日
I卷(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合计60分)
1.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分封制度被废除 B 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C 等级制度被破坏 D 贵族特权被废除
2.学者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 中央集权制 B郡国并行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4.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A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 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 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 D 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
5.“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险远,……思有以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 中书省 C 理藩院 D 行中书省
6.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其中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是主要的一类。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这一现象的是
A 康熙帝将北京城“玄武门”更名为“神武门” B 唐太宗把“民部”改为“户部”
C 雍正帝将“军需房”改称“军机处” D 秦朝初年改“政月”为“正月”
7.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公元前6—5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
A 从诸侯国家走向统一/建立起民主政治 B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C 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 D 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
8.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 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的民主制 B 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 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 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9.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 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 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 平民中不再有债权 D 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10.在古罗马,既有贵族组成的元老院负责国家决策,又有公民大会审核元老院提案,既有执政官统帅,又有保民官可否决元老院决议。这体现的是
A 民主思想 B 共和思想 C 平等思想 D 自由思想
11.“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 重视法律程序 B 保留习惯旧俗 C 强调法官至上 D 体现人人平等
1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带着他已宣布的战后和平计划出席了巴黎和会,但他带回美国的包括国联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遭到了参议员的否决,威尔逊试图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以失败告终。”这说明在美国
①国会的权利高于总统 ②国会对于总统的行为有制约作用 ③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需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④总统没有权力与外国缔结条约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13.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 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C 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 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14.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了美国政治文化是
A 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 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 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 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15.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 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 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 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16.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标志是
A犁壁的出现 B犁铧的出现 C耦犁的出现 D曲辕犁的出现
17.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情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④“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18.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中
A规模大,分工极细 B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厂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C机器生产形成并发展 D形成了雇用和被雇用的劳资关系
19.关于我国陶瓷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陶器的发明 B 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C隋唐时期景德镇成为瓷都 D元代开始进入了彩瓷生产时期
20.“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C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 D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
21.宋代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盖都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材料所反映出宋代城市商业的特点是
A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B市分散在城中,形成街市
C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 D宋代取消了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
22.明朝中后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解体 D商品经济的发展
23.清朝的海禁政策对中国发展造成的影响是
①阻止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②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堵塞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渠道 ④造成了中国与西方力量对比的逆转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从战国到东汉,我国各大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的显著特征是
A、多样性和不平衡性 B、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C、南稻北粟的格局开始形成 D、汉代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
25.一个意大利传教士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来到中国参观考察,这一年他无法经历的事情是
A.看到苏州的许多人家从事纺织业
B.乾隆帝用中国的龙井茶招待他
C.委托中国商人把大量的中国商品通过海路运往欧洲
D.收到国内来信听说英国首相解散了议会
26.大规模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突出的现象。以下是几次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
秦末 陈胜、吴广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东汉 黄巾军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北宋 王小波、李顺起义 “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辈均之”
明末 李自成起义 “均田免粮”
这些口号反映出中国古代
A.土地集中程度后期比前期更高 B.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前期比后期更高
C.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后期比前期更为紧张 D.农民战争的目标前后期有实质性的变化
27.观察图7,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C.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 D.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
28.希罗多德在《雅典政治》中提出:“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反映材料所说的变化的改革是
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统治前期的改革 D.伯里克利统治后期的改革
29.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30.图8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 它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
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
A.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国民政府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 D.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31.下表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32.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3.下列图片(图9)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 农业承包合同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34.“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上述材料应出自
A.《欧洲联盟条约》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罗马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5.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C.两极格局的存在 D.南北经济发展的悬殊
36.“(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像事实上那样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的国民收入。”材料强调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有效集中全国物力 B 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
C 二战前苏联的体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D 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是苏联解体的原因
37.明代小说《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里有“一盘烧鹅肉,一碟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儿”的记载。第三十五回叙述西门庆翡翠轩宴客时,又有“两大盘玉米面鹅油蒸饼儿”。材料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 贵族们生活的奢华 B 中国烹饪技艺高超 C 玉米刚刚传入中国 D 西餐已经传入中国
38.“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恩来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的通俗注解
A “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 B “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C “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9.历史探究小组在介绍某国际组织时说,“成员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从亚洲、大洋洲到南北美洲。其中,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有现代崛起的工业国家;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有的领土横贯大陆,有的是浩瀚大洋中的岛屿”。这一国际组织是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亚太经合组织 C 欧洲联盟 D 东南亚国家联盟
40.“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 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 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1.(16分)2011年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某班学生做了一个关于世界历史发展模式的研究性学习。
探究一:中国的传统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⑴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3分)
探究二:西方模式
就制度而言,在近代发展中,有两种不同的复杂组织特别重要——民族国家及系统化的资本主义生产 ……从由这两种伟大的转变所导致的生活方式而言,近代是一项西方的工程吗?对此问题,直截了当的答案一定是“Yes”。
——吉登斯《现代化的结果》
⑵依据材料,以英国为例,说明西方近代化的进程。(4分)
探究三:苏联模式
苏联经济减速的一个原因是,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供应不断减少,这与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斯大林时期人力和自然资源都可以大量获得。另一个原因是经济规模日渐扩大,其内容日趋复杂,这使中央计划一切的做法变得日益困难也愈来愈无效。不过也许苏联减速的主要原因还在政治方面的——苏联的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⑶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苏联模式的特点。(4分)
探究四:中国的探索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
——《复兴之路》解说词 ⑷根据所学说明“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是怎样出现的?其为现代化建设提出哪些创见?(5分)
42.(13分)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符合本国国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美国总统布什在一次讲演中这样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⑴为了实现“以权力约束权力”,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学说?(1分)其学说的核心是什么?(1分)
⑵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2分。)
⑶依据材料三,指出这种政体在我国历史上留下过怎样的痕迹?(2分)。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⑷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3分)。试从行使权利的原则比较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西方议会的不同。(2分)。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涂黑所选题目的题号。
43.(11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民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现今不列颠国王拒绝批准那些对于公共福利最有用和最必要的法律。------我们谨庄严的宣告: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二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民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第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员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那些基本思想?(3分)反映在政治上其共同要求是什么?(2分)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较,其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3)以上三个文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4分)
44.(11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三国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日本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
材料二 “1950年7月,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驻进台湾海峡,声称台湾未来的地位须经联合国决定。”
   ——《战后美国史》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三国"是指哪三国?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一的积极意义。(7分)
(2) 材料二中杜鲁门为什么"命令第七舰队驻进台湾海峡"?造成了怎样的后果?(4分)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答案
选择题部分:(40×1.5=60分)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理)试题
命题时间:2012 年7月10日
一.选择题(145分=70分)
1.已知z是纯虚数,是实数,那么z等于
A.2i B.i C.-i D.-2i
2.有20位同学,编号从1至20,现在从中抽取4人作问卷调查,用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抽的编号为( )
A.5,10,15,20 B.2,6,10,14 C.2,4,6,8 D.5,8,11,14
3. 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空集,则实m的取值范围是
A.m3 B.m<-3 C.m≥3 D.m≤-3
4.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长度:cm), 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B.
C. D.
5.己知关于x的方程(m+3)x2-4mx+2m-1=0的两根异号,且负根的绝对值比正根大,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3<m<0 B.m<-3或m>0 C.0<m<3 D.m<0 或 m>3
6.将标号为的10个球放入标号为的10个盒子里,恰好3个球的标号与所在盒子的标号不一致的放法种数为
A、120 B、240 C、360 D、720
7. 已知m、n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m∥β,n∥β,m、nα,则α∥β;
②若α⊥γ,β⊥γ,α∩β=m,nγ,则m⊥n;
③若m⊥α,α⊥β,m∥n,则n∥β;
④若n∥α,n∥β,α∩β=m,那么m∥n;
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8.下列在曲线上的点是
. . . .
9. 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2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多一组学生数为a,视力在4.6到5.0之间的频率为b,则a, b的值分别为
A.78, 0.68 B.54 , 0.78
C.78, 0.78 D.54, 0.68
10.极坐标方程表示的曲线为( )
A 一条射线和一个圆 B 两条直线
C 一条直线和一个圆 D ( http: / / www. / ) 一个圆
11.直线和圆交于两点,则的中点坐标为
A. B. C. D.
12. 如图,矩形内的阴影部分是由曲线及直线与轴围成,向矩形内随机投掷一点,若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为,则的值是
A .     B.     C .   D.
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正半轴上有5个点,y轴正半轴上有3个点,连成15条线段,这15条线段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最多有
A.105个 B.35个 C.30个 D.15个
14.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成立,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 C. D.
二.填空题(46分=24分)
(一)必做题(15~17题)
15.若直线与曲线为参数,且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6.已知正数a,b满足3ab+a+b=1,则ab 的最大值是
17.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2,将八个直径各为1的球放进去之后,正中央空间能放下的最大的球的直径为______ ____.
(二)选做题(18~19题,注意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18.已知为 .
19.直线上与点的距离等于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
三.解答题(共5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13分)在极坐标系中,从极点O作直线与另一直线相交于点M,在OM上取一点P,使.
(1)求点P的轨迹方程;(2)设R为上任意一点,试求RP的最小值.
21.(13分)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11年8月12日到23日在深圳举行 ,为了搞好接待工作,组委会在某学院招募了12名男志愿者和18名女志愿者。将这30名志愿者的身高编成如右所示的茎叶图(单位:cm):若身高在175cm以上(包括175cm)定义为“高个子”,身高在175cm以下(不包括175cm)定义为“非高个子”,
且只有“女高个子”才担任“礼仪小姐”。
(1)如果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个子”和“非高个子”中
中提取5人,再从这5人中选2人,那么至少有一人是
“高个子”的概率是多少?
(2)若从所有“高个子”中选3名志愿者,用表示所选志愿者中能担任“礼仪小姐”的人数,试写出的分布列,并求的数学期望。
22.(15分)已知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且,,平面,、分别是线段、的中点.
(1)证明:;
(2)判断并说明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
(3)若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23.(15分)已知是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且,若任意的,当时,总有.
(1)、判断函数在[-1,1]上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2)、解不等式:;
(3)、若对所有的恒成立,其中(是常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数 学 试 卷 (理)答 案
命题时间:2012年7月10日 命题人:陈海忠
选择题(145分=70分)
二.填空题(46分=24分)
(一)必做题(15~17题)
三.解答题(共56分)
因此,至少有一人是“高个子”的概率是. ………………5分
(2)依题意,的取值为.        
 ,   ,
 , . …………………9分
 因此,的分布列如下:
……10分
. …………13分
(Ⅲ)∵,∴是平面的法向量,易得,
…………………………………………………………………………………9分
又∵平面,∴是与平面所成的角,
得,,平面的法向量为
∴,
故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5分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卷
命题时间:2012 年7月10日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3分,共72分。下列各小题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l.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磁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
B.有电场就会产生磁场,有磁场就会产生电场
C.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2.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射线一般们随着或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3.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做原子核
B.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
4.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对于爱因斯
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E=mc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B.根据ΔE=Δmc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C.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核能,表明此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
D.E=mc2中的E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5.关于波的干涉和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横波能发生衍射,纵波不能发生衍射
B.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时,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任意两列波叠加都能产生稳定干涉现象
D.两列波叠加发生干涉现象时,在振动加强的区域,有时质点的位移等于零
6.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中最容易表现干涉、衍射现象的是射线
B.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以后产生的
C.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
D.红外线的波长比红光长,它具有显著的化学作用
7.一个单摆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的频率f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0.5s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2m
C.若摆长减小,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
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8.如图是一弹簧振子的示意图,O是它的平衡位置,在B、C之间做简谐运动,规定以向右为
正方向,它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 s时刻,它的位置在O点左侧
B.t=3 s时刻,它的速度方向向右
C.t=4 s时刻,它的加速度为方向向右的最大值
D.4s末到6s末,它的加速度在增大
9.如下图所示,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将系绳小球拉开到一定的角度,然后同时放
开小球和小车,那么在以后的过程中
A.小球向左摆动时,小车也向左运动,且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B.小球向左摆动时,小车向右运动,且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C.小球向左摆到最高点时,小球的速度为零而小车速度不为零
D.小球摆到最低点时,小车的速度达最大
10.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发出连续频率的光
C.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
D.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
11.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
质量亏损.聚变过程中
A.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B.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C.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D.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
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C.200个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0个
D.在中子轰击下生成和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13.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若波速[
为200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的加速度将增大
B.图示时刻,质点b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
列波的频率为50Hz
D.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沿波传播方
向迁移了2m
14.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B. 截止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减小
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15.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O注入人体,O在
人体内衰变放出的正电子与人体内的负电子相遇湮灭转化为一对γ光子,被探测器采集后,
经计算机处理生成清晰图像.则根据PET原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O在人体内衰变方程是O→N+e
B.正、负电子湮灭方程是e+e→2γ
C.在PET中,O主要用途是作为示踪原子
D.在PET中,O主要用途是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
16. 如图所示,两种同种玻璃制成的棱镜,顶角α1大于α2,两束单色光A、B分别垂直于
三棱镜,从一个侧面射入后,从第二个侧面射出的两条折射光线与第二个侧面的夹角β1和β2且β1=β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的频率比B光的高
B.在棱镜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
C.在棱镜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
D.把两束光由水中射向空气中均可能发生全
反射,但A光的临界角比B光大
17.用频率为的光照射某金属表面,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若改用频率为的另
一种光照射该金属表面,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已知普朗克常量为,则为:
A. B. C. D.
18.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
为4×1026 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A.1036 kg B.1018 kg C.1013 kg D.109 kg
19.裂变反应是目前核能利用中常见的反应.以原子核U为燃料的反应堆中,当俘获一个慢
中子后发生的裂变反应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可表示为:
U + n → Xe + Sr+3X
235.0432 1.0087 138.9178 93.9154
反应方程下方的数字是中子及有关原子核的静止质量(以原子质量单位 u 为单位,取1 u 的
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02 MeV,此裂变反应中
A.释放出的能量是30×102 MeV,X是中子
B.释放出的能量是30 MeV,X是质子
C.释放出的能量是1.8×102 MeV,X是中子
D.释放出的能量是1.8×102 MeV,X是质子
20.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6 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
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的不同波长的光有:
A.6种
B.10种
C.12种
D.15种
21.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
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22.用频率为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
率分别为的三条谱线,且,则:
A. B. C. D.
23.一列横波如图所示,t1时刻波形为图中实线所示;t2时刻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
知Δt=t2-t1=0.5s,且3T<t2-t1<4T,则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
A.16m/s
B.32m/s
C.52m/s
D.60m/s
24.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横截面为半圆环的均匀透明柱体,其内圆半径为r,外圆
半径为R,R=r。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水平端面A射入透明柱体,只经过两
次全反射就垂直于水平端面B射出。设透明柱体的折射率为n,光在透明柱体内传
播的时间为t,若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A、n可能为 B、 n可能为2
C、t可能为 D、t可能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8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二、实验题 ( 8分)
25.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
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
A、斜槽末端的切线要水平,使两球发生对心碰撞
B、同一实验,在重复操作寻找落点时,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实验中不需要测量时间,也不需要测量桌面的高度
D、实验中需要测量桌面的高度H
E、入射小球m1的质量需要大于被碰小球m2的质量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用刻度尺测量出平抛射程OM、ON,用天平测量出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8分)(解答时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6. 甲车的质量是2 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上表面光滑,右端放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物体.乙车上表面粗糙,质量为4 kg,以5 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甲车碰撞以后甲车获得8 m/s的速度,小物体滑到乙车上.若乙车足够长, 求:
(1) .乙车与甲车碰后瞬间乙车的速度
(2) .小物体滑上乙车达到相对静止时二者的共同速度
四、选考题:(12分)(在27、28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如图所示,木块A的右侧为光滑曲面,且下端极薄,其质量为mA=2.0㎏,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B=2.0㎏的小球B,以vB=2.0m/s的速度自右向左运动冲上曲面A,与A发生相互作用,相互作用过程中无能量损失,假设B球不能飞出去,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B球沿A曲面上升的最大高度h;
(2)、通过计算,求B球与A曲面相互作用结束后,A、B球各自的速度。
28、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卷 答 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3分,共72分。下列各小题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二、实验题 ( 8分)
四、选考题:(12分)
28、解:(1) 设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得:
=n① (2分) 由已知条件及①式得 r=30°② (1分)
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右侧,光路图如图所示.
设出射点F,由几何关系可得
AF=a③ (3分)
即出射点在AB边上离A点a的位置.
20
x/m
y/cm
-20
O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文)试题
命题时间:2012.07
一.选择题(145分=70分)
1. 若复数是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
A. B. C. D.
2. 设,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3.在极坐标系中,过点且平行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
A. B. C. D.
4.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5.极坐标方程和参数方程(为参数)所表示的图形分别为( )
A 圆,圆 B 圆,直线 C 直线,直线 D 直线,圆
6在极坐标系中,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
A. B.1 C. D.
7. 若a>0,b>0,且函数f(x)=4x3-ax2-2bx+2在x=1处有极值,则ab的最大值等于(  )
A.2 B.3 C.6 D.9
8.已知三棱锥中,底面为边长等于2的等边三角形,垂直于底面,=3,那么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B C D
9.设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 C. D.
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中△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为正六边形,那么该几何体的侧视图的面积为( )
A. B. C.1 D.2
11. 已知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在以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该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12. 已知是球表面上的点,,,,,则球的表面积等于
(A)4 (B)3 (C)2 (D)
13. 直三棱柱中,若,,则异面直线
与所成的角等于
A 30° B 45° C 60° D 90°
14. 点在椭圆上,则的最大值为
A. B. C.5 D.6
二.填空题(45=20)
15.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16.设,,则的最小值为 。
17. 直线过点,倾斜角是,且与直线交于,则的长为 。
18. 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内,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60分)
19.(15分)已知直线经过点,倾斜角。
(1)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
(2)设与圆相交于两点、,求点到、两点的距离之积
20.(15分)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
(Ⅰ)求a的值;
(Ⅱ)若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
21.(15分)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点E在线段AD上,且CE∥AB。
求证:CE⊥平面PAD;
(11)若PA=AB=1,AD=3,CD=,∠CDA=45°,求四棱锥P-ABCD的
体积
22.(15分) 在直角坐标中,圆,圆。
(Ⅰ)在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分别写出圆的极坐标方程,并求出圆的交点坐标(用极坐标表示); (Ⅱ)求出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
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文)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20.
21. 【解析】(1)证明:因为PA⊥平面ABCD,CE平面ABCD,所以PA⊥CE,
因为AB⊥AD,CE∥AB,所以CE⊥AD,又PAAD=A,所以CE⊥平面PAD.
(2)解:由(1)可知CE⊥AD,在直角三角形ECD中,DE=CD,CE=CD.
又因为AB=CE=1,AB∥CE,所以四边形ABCE为矩形,所以
==,又PA⊥平面ABCD,PA=1,
所以四棱锥P-ABCD的体积等于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命题时间:2011年7月10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其写在题后括号中,每题1分,共60题)
1. 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气象灾害的是
A.地震 B.风暴潮 C.干旱 D.泥石流
2.影响我国夏秋季东南沿海灾害性天气成因的是
A.气旋 B.反气旋 C.锋面气旋 D.冷锋
3.形成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成因的是
A.副极地低压 B.反气旋 C.气旋 D.赤道低压
4.地震作为主灾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
A.台风、暴雨 B.暴雨、海啸 C.暴雨、滑坡 D.海啸、滑坡
5.洪水和雨涝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
A.江河上游地区 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
C.蒸发微弱的高纬地区 D.降水丰富的山地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据此完成6~7题。
6.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①热带气旋 ②副热带高压 ③温带气旋 ④极地大陆气团 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 ⑥极地高气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7.热带和温带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的区域有
A.欧洲北海沿岸 B.美国东海岸
C.我国南方海区沿岸 D.南亚印度洋沿岸
8.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
①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②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 ③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 ④气候干旱 ⑤水灾频繁 ⑥台风多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给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国家带来史无前例的灾害,预计造成15万人死亡.回答9-11题.
9.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烈度与震级有关.此次地震震级大,烈度一定也大,所以破坏性大
B.这些地区的房屋结构不结实,是造成损失大的主要原因
C.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有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太浅,加之引起巨大的海啸,造成的破坏大
D.夜里发生地震,所以破坏大
10.本地区是地震多发区,是由于
A.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B.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C.该地区为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区
D.该处的地形是在中生代形成的
11.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发展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灾害
A.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B.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等建设不当
C.水土流失、荒漠化
D.人口过多、工业集中
12.生态破坏的直接表现主要是
A.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日趋严重B.森林锐减和草原退化
C.水源枯竭,水质下降 D.泥石流多发、旱涝频繁
13.关于水土流失灾害的直接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变浅,洪涝增加B.山体滑坡渐增
C.泥石流危害日益严重 D.土地肥力下降,人类生存条件恶化
14.在水体污染灾害链中,导致地下水超采的最直接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增加,水源不足
B.污水排放量增加,地表水污染严重,水危机加重
C.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减少,水危机加重
D.全球变暖,海面上升,地下水位上升,水源充足
15.不属于对气候变暖事实叙述的是
A.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含量迅速增加
B.全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上升幅度也有明显增加
C.某些特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
D.某些传染性疾病蔓延的风险增加,防治难度加大,死亡率增加
16.因人类活动给我国南方农业带来灾害性的影响有
A.湖面萎缩,土壤盐碱化B.河道淤积,稻田减少
C.毁林开荒,坡地盲目垦耕D.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贫瘠
17.下列行为中可能会直接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A.生物灭虫 B.垃圾焚烧处理 C.建筑废料的填埋 D.推广施用有机肥
2004年7月中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遭遇暴雨侵袭,地下管道宣泄不畅,某些路段积水成灾,给城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回答18~19题。
18.这次暴雨给城市带来的损失远比附近郊区大,对城市“突发性考验”,远比郊区严峻,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绿化面积少,对雨水的调节功能差 ②交通堵塞 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④排水不畅 ⑤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高于郊区 ⑥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筑物多而集中,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19.由于暴雨而形成的城市地面径流,汇入河湖,可能引发的人为灾害是
A.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缺氧而亡 B.泥沙淤积,导致河湖面积减小
C.水质变坏,危及人类健康 D.水量剧增,淹没农田,冲毁交通
20.下列能够正确表述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是
A.由于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对自然的影响不断加大,所以目前自然灾害增多主要是人类活动不断加强导致的
B.各类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的频繁发生,实际上是自然对人类发展活动的报复
C.某些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分布范围不断加大、危害增强,实质上与人类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直接相关
D.某些自然灾害,如火山、地震、海啸等,发生剧烈,危害重大,对人类来说是难以避免和防治的。
21.有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正确的叙述是
A.地震多发区一定是滑坡,泥石流频发区
B.地质灾害的频率与人口快速增长无关
C.地震不能引发火灾,海啸等地质灾害
D.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质灾害
22.下列自然灾害中,①滑坡、泥石流②洪涝③火山喷发④台风⑤地震⑥寒潮,可能由人为因素诱发的是: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23. 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荒无人烟的某山区有频繁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B.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C.地震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相差3倍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
下图是《沿某段纬线地下震源深度及频度分布示意图》。图中P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屿,R点以东为海洋。据此完成24-25题。
24.图示地区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D.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25.下列关于该岛屿受地震影响产生的破坏程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岛屿东侧大于西侧 B.同样震级,震源a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b
C.同样震级,震源a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d
D.同样震级,震源b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c
26.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A.陡坡修筑梯田 B.围湖造田 C.过度抽取地下水 D.内蒙古高原垦殖草原
2002年10月底,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维埃纳火山发生猛烈喷发。两天后,意大利中南部又发生了震级为5.6级的地震及一系列余震,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7.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这是因为该国位于
A. 阿尔卑斯山的山麓地带   B. 两大板块交界地带 C. 地中海沿岸 D. 断层构造地带
28.地震虽然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但通过地震波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
A. 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及其构造    B. 推测海底地壳岩石年龄
C. 分析地质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   D. 了解各种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29.下列地区中,受该火山爆发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 巴尔干半岛  B. 亚平宁半岛  C. 伊比利业半岛 D. 索马里半岛
30.这次火山爆发将导致或加剧附近地区的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臭氧空洞    D. 光化学烟雾
31.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生物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非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32.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天然气 B.稻谷 C.土地 D.液化气
读图2--26“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路线剖面”,回答33~34题。
33.图中①、③所在的大运河河段南下运输的主要货物是
A.稻谷 B.铁矿石 C.石油 D.煤炭
34.此工程完成后,如不合理利用,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次生盐碱化 B.海水入侵
C.水旱灾害加剧 D.水土流失加重
2004_2005年的罕见旱情使整个北方地区用水告急,南水北调工程再次引起国人瞩目。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是情势所迫。根据表2--5“我国长江南北部分国情比较”回答35~37题。
35.长江以北的国土面积较长江以南广,人口却比长江以南少,主要是因为
A.长江以北平原面积小 B.长江以北干旱、半干旱面积广
C.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 D.长江以北地区人口迁出量大
36.表2--5中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5%和63.8%,这主要是因为
A.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 B.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
C.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水资源问题D.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
37.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B.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
C.研究推广抗旱作物 D.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图2--27为我国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单位:万平方千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的
知识回答38~40题。
38.关于该垦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各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B.本区的林地有巨大开发潜力
C.荒地中的沼泽地应停止开垦
D.应尽快将所有的荒地开垦为农田
39.该垦区的农业发展优势是
A.劳动力充足 B.动物资源丰富
C.光热水资源丰富D.土地资源丰富
40.该垦区的农业发展方向是
A.种植双季稻 B.发展畜牧业 C.栽种果树 D.种植大豆
41.一般来说,愈向食物链后端
A.生物体的总数量愈多 B.生物体的总质量愈大
C生物体的总能量愈少 D.生物体的个体愈小
42.某地鼠害严重,从长远利益考虑,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A.提高投放毒饵的数量和密度 B.经常发动群众进行围捕
C.禁止捕杀蛇类和猫头鹰等鼠类的天敌 D.保护好大小粮仓,使老鼠断粮
43.“蛇岛在l平方千米范围内生长着数I.~tYj计的蝮蛇,同时有大量的青蛙和鸟类,该岛四季长绿”。下列对前面叙述的评论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蛇岛的生态系统已失去平衡
B.蛇岛的生态系统处于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
C.赶走飞鸟,捕捉青蛙,可使蛇的数量增加·
D.大量的毒蛇和青蛙不可能同时存在
44.某氮肥厂废水不断排人河中,河中鱼类大量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中毒死亡 B.饥饿而亡
C.缺氧而亡 D.缺少饵类’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t'l i-~题。据此回答45~46题。
45.下列对“绿色 肖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46.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的扬尘、沙尘暴天气逐渐严重,发生次数增多,影响范围增大, 最远的可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沙尘主要来自于内蒙古地区,据此回答47----48
47.对扬尘、沙尘暴起影响作用的天气系统是
A.准静止锋 B.暖锋 C.冷锋 D.气旋
48.导致扬尘、沙尘暴加剧的原因主要是
①人们过度放牧,羊群破坏草原②采掘发菜,导致草场破坏,泥沙裸露③西西伯利亚冷高压势力逐年增强,风力逐年增大④世界气候越来越干,降雨量渐少,蒸发量不断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 9/6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 lO%是因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程建设破坏林草所造成;5%是由于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请仔细阅读文字,回答49----50~_。
49.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50.这些沙漠化土地的形成
A.主要是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是由于人类发展工农业所致
C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基地推进的结果
51.我国近海海域海水中一些元素含量普遍超标,富营养化十分严重,经常发生“赤潮”现象。下列生活用品中能引起“赤潮”的是
A.肥皂 B.含磷洗涤剂 C.加酶洗衣粉 D.化妆品
52.美国洛杉矶曾出现过“光化学烟雾”。造成这种污染的最直接的原因是
A.城市人口太稠密 B.大量汽车排放的尾气
C.工厂烟囱排放出大量浓烟 D.城市绿色面积不够
53.1998~现的全球温度升高,产生了显著的“厄尔尼诺现象”,干旱和暴雨灾害危害了许多地区。为了防止气候变暖的进一步恶化,联合国环保组织于1998年通过决议,要求各国减少工业排放量的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的氧化物 D.氟氯烃
54.城市垃圾不应随意露天焚烧,因为垃圾在不完全燃烧时,能够产生强致癌物
A.二嗯英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硫化氢
55.下列做法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居民的家中冬季用煤炉取暖 B.城市和乡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c.将工厂排放烟的烟囱加高 D.将城市的固体废弃物运到农村倾倒
56.室内装修使用大芯板、密度板、涂料等材料时,容易造成室内空气中污染物超标的是 ( )
①一氧化碳②苯系有机物③甲醛④二氧化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7.能使人的听觉器官易发生急性外伤,致使鼓膜破裂出血的噪声级为
A.100 B.120 C.140 D.80
58.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通过了有关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不得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这是因为这类洗衣粉中的磷会污染
A.大气 B.河流、湖泊 C.食品D.耕地
59.有关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汽车的高温引擎产生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
B.核能发电以铀一235为燃料,产生的核废料具有放射性,需妥善处理
C.使用无铅汽油主要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显著降低温室效应
D.电镀工厂若直接排放含高浓度铜、锌、铬等离子的废水,会造成环境污染
60.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营养物质过剩,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
A.富营养化 B.湖泊白酸化 c.有毒物质污染 D.湖泊氧化
二.综合能力分析题(61.62为必答题,63.64为选做题,任选一道作答)
6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 我国河流一半污染 目前我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监测水体的40%,流经城市的河段中78%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
据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0 000千米河长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河流近一半的河段受到污染,l/10的河流长期污染严重,水已失去使用价值。由于污染严重,目前淮河上游一半支流的河水完全失去利用价值,干流在枯水期完全不能利用的水占62.5%。水资源占全国总量12%的珠江由于污染也出现缺水,不少河道发黑、发臭。
进入90年代,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占全国年均排污量的40%,上海市的取水口已由昔日的黄浦江伸向了长江干流中心。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4分)
(2)河流污染有什么危害 (6分)
(3)根据我国河流污染的现状,谈谈防治措施。(6分)
6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03年,全国有40多个大中城市地面下沉,其中尤以沿海大城市沉降现象最为明显,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材料二 200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了2.5毫米,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且有逐年加快的趋势。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沿海大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人为原因。(4分)
(2)试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的原因。(2分)
(3)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角度分析,沿海城市地面沉降应该属于那一种人为自然灾害?请简要列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你的判断理由。(4分)
(4)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给沿海带来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4分)
***以下为选做题***
63.(10分)下图以极点为中 心的俯视图,ABC弧上太阳高度为0°,且与纬线70°相切于B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1分)
(2)我国北京(40°N)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此刻D点的昼长是 小时。(2分)
(3)此时,伦敦的地方时是 日 时。(2分)
(4)此时开普敦的气候特点是 ,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2分)
(5)南太平洋等温线向 (南或北)凸出。(1分)
(6)简述此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2分)
64. (10分)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经纬度位置:甲 。(1分)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 ,位于寒带的有 ,位于温带的有 。(4分)
(3)甲位于乙的 方向,丙位于甲的 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 ,其最短距离应 (小于、等于、大于)2222.2千米。(4分)
(4)丙、丁之间的距离 (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1分)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命题时间:2012年7月10日
64.(1)60°S,170°W(1分)(2)乙,丁 丙,丁 丙,丁
甲,乙(4分)(3)正东,西南,先西南再正西后西北 小于(4分)
(4)小于(1分)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题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
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
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man’s favourite soprt
A. Tennis. B. Golf. C. Baseball.
2. What would the weather be like
A. Rainy. B. Cold. C. Windy.
3. What’s the woman’s telephone number
A. 495643. B. 459643. C. 496543.
4. How long did the woman have to stay in bed
A. For one day. B. For two days. C. For a week.
5.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Guest and receptionist. B. Boss and secretary. C. Husband and wif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is the woman fed up with
A. Sitting on packing cases. B. Packing up cases. C. Sitting on packed cases.
7. What does the man worry about
A. They can’t find second-hand chairs. B. New chairs are very expensive.
C. Old chairs are cheap but shaky.
8. Why do the speakers plan to go to Portobello Road
A. It is mentioned in the guidebook. B. It is near where they are staying.
C. They want to find second-hand chair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0题。
9.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Conductor and conductress. B. Reporter and conductress. C. Organizer and reporter.
10.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 day before the race. B. Right after the race. C. A day after the rac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haven’t the man and the woman done
A. They haven’t called the hotel. B. They haven’t mailed a letter.
C. They haven’t picked up some shoes.
12. When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meet Howard
A.A t 12:30. B. A little before 1:00. C. At 1:30.
13. Why is it easy to talk to Howard
A. He is very quiet. B. He knows a lot. C. He has a lot to talk about.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What holiday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he summer holiday. B. The winter holiday. C. The spring holiday.
15. What do we knew about the woman speaker
A. She has been to most interesting places in Europe.
B. Her job includes the use of foreign languages.
C. She has a well-paid job in Britain.
16. What’s the man’s difficulty staying aborad
A. He is not used the climate.
B. He is not familiar with the situations.
C. He can’t speak foreign languages.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ere did the speaker go with Mary
A. To a shop. B. To a dance. C. To a party.
18. Who was Mike
A. Mary’s friend. B. The speaker’s dancing partner. C. Mary’s workmate.
19. Why did the speaker’s parents tell them to wait
A. They thought they were too young.
B. They didn’t like Mick. C. They didn’t like Mary.
20. What does Mary always say
A. You must sit and wait for things to happen.
B. You must go out and make things happen.
C. Don’t move, just wait.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I would appreciate ______ if you could let me know in advance when 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A. that B. this C. it D. you
22. I don’t know who invented _______ telephone, it’s really _______ most useful invention.
A. the; a B. the; the C. a; a D. 不填;不填
23. George Washington was born in 1732 in a rich family in _______ is now the state of Virginia.
A. which B. where C. that D. what
24.I feel it an honour __________ to speak here.
A. to ask B. asking C. to be asked D. asked
25. I have never dreamed of _______ such a good hotel in this town.
A. there was B. there is C. there being D. there have
26. ---Goodbye, Peter, remember me to your parents.
---_______.
A. I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 B. Thanks, I will.
C. You are so kind. D. Thanks, what a good idea.
27. They _____ on the program for almost one week before I joined them, and now we _____ it as no good results have come out.
A. had been working; are still working B. had worked; were still working
C. have been working; have worked D. have worked; are still working
28. The September 11 attack has been _____ by the entir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 condemned B. scolded C. criticized D. blamed
29. What a ______ smell! How long was it since you last cleaned the house
A. smelly B. tasty C. sweet D. disgusting
30. — Do you think he will come at this weekend
— ___________, because he has an important party to attend.
A. I don’t believe B. I don’t believe it C. I believe not so D. I believe not
31. They desired that they __________ the right to attend the meeting.
A. had B. have C. are D. were
32. Many applicants stood outside the manager’s office, nervously waiting _________ for the job.
A. to choose B. being chosen C. choosing D. to be chosen
33. It was at this shop _______ I bought my skirt. How about coming to my home to have a look tonight
A. that B. where C. which D. what
34._____ more about university courses, call (920) 746-3789.
A. To find out B. Finding out
C. Find out D. Having found out
35.Weather _________,the party will be held in the garden.
A. permitting B. to permit C. permitted D. permi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When I woke next morning, I was dying of 36 .I seemed to have a hole instead of a 37 I dressed quickly and hurried down to the dinning-room. It was a big room with six tall windows and the ugliest wallpaper(背景墙) I had ever seen ! 38 , I had been told the hotel was not beautiful but that you were better 39 there than in any other hotel; and that was 40 I wanted just then.
The waiter came hurrying up. Before I came downstairs I had prepared 41 carefully for what I must 42. I had looked three times in my dictionary to make sure 43 “breakfast” really meant “breakfast”. I had tried to get the right 44 and I had stood in the front of a mirror and twisted my mouth until it ached.
The waiter asked me 45 I could not understand, but I spoke only my one prepared word “breakfast”. He looked at me in a 46 way, so I repeated it, still he did not understand. It was 47 that English people didn’t understand their language. The waiter 48 his head and went away, but he came back in a minute and brought a tray with tea, bread and butter--- enough to feed a small army--- and went away. But I was hungry, and I left 49. When the waiter came back I thought his face showed a little 50, but you can never 51 what a waiter’s face really shows. In another minute he brought 52 tray with some bacon(熏肉) and some eggs. He 53 have misunderstood me , but I thought it was no use explaining to people who don’t understand their own language , so I just set to work on the bacon and eggs, wondering whether I could possibly clear that plate.
Well, I finished the bacon and eggs. I got up and made my way slowly to my room-----at least five pound 54 . I never believed until then that any meal could 55 me, but on that day I met my Waterloo(滑铁卢).
36. A. hunger B. cold C. anger D. illness
37. A. stone B. head C. breast D. stomach
38. A. Therefore B. Otherwise C. So D. However
39. A. received B. fed C. cared D. eating
40. A. just B. what C. that D. why
41. A. English B. meal C. questions D. myself
42. A. speak B. answer C. say D. explain
43. A. that B. about C. of D. to
44. A. pronunciation B. meaning C. form D. spelling
45. A. whether B. something C. when D. what
46. A. surprised B. friendly C. puzzled D. touched
47. A. unbelievable B. true C. thought D. a pity
48. A waved B. shook C. bowed D. patted
49. A. much B. a little C. nothing D. empty
50. A. pleasure B. surprise C. pride D. satisfaction
51. A. tell B. guess C. design D. express
52. A. other B. another C. more D. me
53. A. should B. might C. would D. must
54. A. lighter B. heavier C. weightier D. more
55.A. hurt B. fat C. defeat D. please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When I was an official of a school in Palo Alto, California, Polly Tyner, the president of our board, wrote a letter that was printed in the Palo Alto Times. Polly’s son, Jim, had great difficulty in school. He was classified as the educationally handicapped and required a great deal of patience on the part of his parents and teachers. But Jim was a happy kid with a great smile that lit up the room. His parents knew his difficulties, but they always tried to help him see his strengths so that he could walk with pride. Shortly after Jim finished high school, he was killed in a motorcycle accident. After his death, his mother submitted this letter to the newspaper.
“Today we buried our 20-year-old son. He was killed in a motorcycle accident on Friday night. How I wish I had known that the last time I had talked to him would be the last time. If I had only known that, I would have said to him, ‘Jim, I love you and I’m always so proud of you.’ I would have taken the time to count the many blessings he had brought to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who loved him. I would have taken the time to appreciate his beautiful smile, his laughter, and his genuine love to other people.
“When I put all the good things on the scale and try to balance them with all the irritating (恼人的) things such as the radio that was always too loud, the haircut that wasn’t to our liking, the dirty socks under the bed, etc., I find that the irritations really don’t amount to much.
“I won’t get another chance to tell my son all that I would have wanted him to hear, but, other parents, do have a chance. Tell your young people what you would want them to hear as if it may be your last conversation. The last time I talked to Jim was the morning of the day when he died. He called me to say, ‘Hi, Mom! 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 You have to go to work now. Bye.’ That day, he gave me something to treasure forever. ”
If there is any purpose at all for Jim’s death, maybe it is to make others appreciate life more and to tell people, especially family members, that they should take the time to let each other know just how much they care. You may never have another chance. Do it today!
56.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phrase “the educationally handicapped”
A. The learning difficulty. B. The physical problems.
C.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D. The communication difficulty.
57.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Jim is TRUE?
A. He was always sad about his school marks.
B. His parents always scolded him about his bad school marks.
C. His study needed more attention from his parents and teachers.
D. He was killed in a car accident.
58. What did Polly think of Jim
A. He was a lovely boy with a beautiful smile who always loved others.
B. He was physically sick but always happy.
C. He was an irritating boy with some bad habits.
D. He seldom expressed his love for his parents.
59. The purpose of Polly’s letter is to _______. .
A. memorize her son[
B. teach parents to appreciate their children
C. teach children how to be good boys
D. gi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deal with children’s problems
B
While IQ (Intelligence Quotient) tells you how smart you are. EQ (Emotional Quotient) tells you how well you use your smartness. Professor Salovery, the psychologist who created the term, EQ, says that it is IQ that gets you hired but it is EQ that gets you promoted.
Supported by his research, he suggested that when predicting future successes, a person’s brainpower, as measured by IQ tests, might actually matter less than a person’s character, or EQ. Professor Salovery may be correct. For example,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y some of the best and smartest students in your class end up failing exams Perhaps it is because of their EQ. People often make the mistake of thinking that EQ is the opposite of IQ. It is not. Although it is hoped that people have both high EQs and IQs, 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 those with low EQs have a hard time surviving in life.
For a long time, researchers discussed if a person’s IQ could be raised. The geneticists said no, while the social scientists said yes. Furthermore, the social scientists said that it was possible to improve a person’s EQ,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people skills”, such as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Recently, a professor released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o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en some normal students were introduced to some disabled students, they found that afterwards they were more willing to help people in difficul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was a marked change in the disabled students’ attitudes. They became more positive about their disabilities and were more eager to try new things. People with high EQs often hav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life and are open to different ideas, so they tend to be more creative in their thinking. Please remember that having a high IQ is helpful but having a high EQ might even be more helpful.
60. According to Professor Salovery, what factor matters the most in predicting whether a person will be successful or not
A. How a person tests his / her brainpower. B. A person’s character.
C. How smart a person is. D. A person’s IQ.
61. The second paragraph tells us that __________.
A. people who have a high IQ always have a high EQ
B. EQ is the opposite of IQ
C. people who have a low EQ tend to have a hard life
D. people who have a high EQ always have a high IQ
6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 EQ and IQ
A. IQ is more helpful to people than EQ.
B. IQ can be raised by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C. EQ can get people hired.
D. A high EQ is of great benefit in getting people promoted.
6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A. A person’s brainpower. B. IQ, EQ and success.
C. IQ and a person’s character. D. A person’s IQ and EQ.
C
Have you ever heard of blogs (博客) If you haven’t, you should have. It’s here, it’s growing and it’s having an influence on our life. Surf the Internet and you’ll find blogs everywhere. A blog, shortened from “weblog”, is a public Internet journal written by one person or a group of people. It is a website in which a person or a group can place news, personal thoughts, text, photos, video or audio files, or links upon which visitors can comment. A blog lets you post on the Internet without having to know web design or be technical. You are given an environment to make dated entries on the topic of your choice which are “published”, so other people can read them.
Authoring a blog, maintaining a blog or adding an article to an existing blog is called “blogging”. Blogging has revolutionized Internet publishing in the last several years because it gives everyone with Internet access the opportunity to become an online writer. Objects, such as “text and photos” in a blog can be called “blog posts”, “posts”, or “entries”. The person who posts these entries is called a “blogger”.
Now, somewhere around the world, a blog is created almost every 6 seconds. Because it’s great potential, Bill Gates views it as important as e-mail, BBS, and MSN. He’s trying to make blogs the important tools for future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64. A blog is __________ .
A. a comment B. an Internet journal C. a design D. a link
65. A person can do the following things in a blog EXCEPT _______.
A. talk to others B. give comments C. read articles D. enjoy photos
66. Who is a blogger
A. A person who posts letters.
B. A person who writes articles.
C. A person who posts text or photos in a blog.
D. A person who is an online publisher.
67.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____. .
A. Bill Gates will invent some tools for blogs
B. blogs will be an important business communication tool in the future
C. so far, only a few persons have created blogs
D. blogs will replace e-mail, BBS and MSN in the future
D
All Eskimos live most of their lives close to sea or fresh water. They may follow game inland for several hundred miles, but they always return to the shores of rivers, lakes, or seas. Eskimo land has a bare look. Large rocks, pebbles, and sand cover much of the surface. Plants called lichen (地衣) grow on the rocks, and where there is enough soil, grass, flowers, and even small bushes manage to live. No trees can grow on Eskimo land, so geographers sometimes call it the Arctic plains. There are some animals in Eskimo land, such as rabbits, which eat the plants. Other animals, like the white fox and the gray wolf, eat the rabbits. The Eskimo is a meat-eater, too, and may even eat a wolf when food is scarce.
The Eskimo year has two main parts: a long, cold winter and a short, cool summer. Spring and fall are almost too short to be noticed. Summer is the best time, as food is usually plentiful. But it is also the time when Eskimos are very busy. Winter is never far away, and the men must bring home extra meat for the women to prepare and store, for seldom can enough animals be killed in winter to feed a family.
The Far North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land of the midnight sun. This is true in the middle of summer, for between April 21st and August 21st the sun never sets in Northern Greenland. But in midwinter the Far North is a land with no sunshine at all. Around Oct. 21st the Eskimos of Northern Greenland see the sun set directly south of them, and they don’t see it again until February 22nd. All places on earth get about the same amount of daylight during a year. As a result, if summer is lighter, winter has to be darker.
Winter nights in the Far North are seldom pitch-black. As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 stars and moon provide a little light. The northern lights also help the Eskimo to see. And with the ground covered with snow, even a little light is reflected back to the Eskimo’s eyes.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 Eskimos do not usually eat wolves.
B. Eskimos like to chase one another.
C. Eskimos depend heavily on water.
D. Eskimos are meat-eaters.
69.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words “pitch-black” in Paragraph 4
A. Dark with a little light.
B. A little dark.
C. Not dark at all.
D. Extremely dark.
70.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that_______.
A. Eskimos are more likely to eat wolves in summer
B. Eskimo women are responsible for housework
C. meat is the main source of food for the Eskimo
D. hun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skimo life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71 . The time and money that doctors spend on their medical education are probably one reason for this problem.
A visit to a doctor’s office costs from fifteen to fifty dollars. It is impossible to pay for the medical care they need. 72 . Most doctors, however, disagree. They say that they were required to study medicine for a long time. Tuition(学费) for many years of medical education costs a lot of money. Doctors say that it is necessary for most medical students to borrow money from a bank to pay their tuition. 73 , young doctors need a lot of money for their work. 74 .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high cost of medical care in American is unnecessary. Because high tuition is one cause of high costs, 75 .
A. It is possible for the poor people to see the doctor in America.
B. Many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nk that doctors are overpaid.
C. One way to lower costs would be to have medical schools that are free or have low tuition.
D. They are not willing to pay high tuition for the doctors.
E. The cost of medical care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very high.
F. Because this money must be repaid to the bank.
G. So, they charge people high prices for medical care.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英语期末考试题
第II卷
七选五(10分):71.____ 72._____ 73._____74._____ 75.______
单词拼写(共10分,每题0.5分):
I.根据汉意或所给首字母填写单词(5分)。
76. This d_______ of the culture is not surprising when you know the history of California.
77. Cloning plants is straightforward while cloning animals is very c________.
78. I could see he was terrified of being a_________ by us.
79. Nobody has the right to s______ in the street.
80. However, he was f___________ by the 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
81. The necklace was well _________ (保存).
82. This time with great __________(谨慎,小心) I bent down to examine the snakes and found them very sleepy.
83. Eliza is a poor flower girl who has _________ (雄心勃勃) to improve herself
84. Luckily, Tom could be our ____________(翻译)
85. How ________( 难为情) to be discovered by her friend, Claire thought.
II.短语翻译(5分)
86、不管、别惹;让…..一个人待着 87、对…….知道、明白,意识到
88、保持优秀成绩,继续干下去 89、不可能的,不值得讨论的
90、与…..合作或一起工作 91、支持、赞成
92、偶尔,有时 93、次序颠倒,发生故障
94、就…..来说,从……角度 95、受……支配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同学相互修改作文。假设以下作文为你同桌所写,请你对其进行修改。共有10处错误,每句最多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记分。
3 必须按答题要求做题,否则不给分。
I saw an accident happened on my way to home this afternoon. A girl was crossing the
street on a zebra crossing while a young man drove a motorbike towards her. The young
man saw the girl and tried to stop, and he drove too fast to stop. He hit the girl and fell
off her motorbike. The girl was badly hurt and couldn’t move. The young man didn’t
know how to do. I ran to a phone box nearby and dialed 110. Soon the police reached.
They sent her hospital at once. One of the policeman talked to the young man and wrote
something down while was talking. I think it is very dangerous to drive very fast.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如你叫李华,是某校的高中学生。请你根据目前MP3 / 4在中学中流行的现象,用英语给一家英文报社写信反映此事,并发表你的看法。
利:1. MP3/4 便于携带;
2. 有利于学习,尤其是训练英语听力;
3. 可以下载歌曲、音乐、电影等,丰富文化生活。
弊:
1. 频繁使用可导致听力下降,有害于健康;
2. 一些学生沉溺于歌曲、音乐等,影响学习;
3. 有些学生路上边走边听,影响安全。
注意:词数:100左右(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经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Dear Editor,
I’m a senior student. Now MP3/4 is popular among u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re are some advantages about it.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Yours,
Li Hua
高二期末考试答案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1——6,13——15题的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其他题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姓名、胸卡号填涂在机读卡指定位置。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墨西哥发现提及2012预言的玛雅文字新记录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9日消息,古玛雅人预言2012年将是世界末日,无论是考古学家还是普通公众都对这一预言予以极大关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考古学家承认,他们发现了第二个提及2012年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字记录。这一记录是在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刻在一块砖块上。
  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在此之前,考古学家只发现一件提及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物,即在墨西哥湾塔巴斯科的托土盖罗发现的一个刻着象形文字的石板。
  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发言人阿托罗·门德兹表示,这个砖碎片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人发现,一直在进行深入研究。这件文物一直保存在研究所,并未对外展出。在一些网上论坛,专家们对这个被称之为“科马卡科砖”的古玛雅人文字记录进行了讨论。
  很多人仍旧怀疑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提到2012年12月21日或者12月23日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玛雅铭文专家大卫·斯图亚特表示:“一些人认为这是另一个提及2012年世界末日的文物,但我仍持怀疑态度。”砖块上的铭文记录了所谓的“历法圆”,这是日子和月份位置的一种组合,每52年重复一次。
  砖块提及的日期为第13个Baktun末期。Baktun是一个大约394年的周期,13是一个重要数字,在玛雅人心目中拥有神圣地位。玛雅长计数历开始于公元前3114年,第13个Baktun大约结束于2012年12月21日。但斯图亚特表示,砖块上的日期同样与过去的一些类似日期相符。他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是古代的另一个日期,与古典时期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关。实际上,砖块上的第三个象形文字似乎是动词 huli,意为他/她/它来了。与托土盖罗发现的石板不同,这个砖块上没有采用将来时的记述,更多的是讲述科马卡科的历史,而不是预言未来。”
  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可能是在1300年前左右刻上去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有隐含意义。托土盖罗石板提到了可能发生在2012年的事情,这些事情与玛雅人心中的神秘神灵——掌握着战争和创造的Bolon Yokte有关。石板上的腐蚀痕迹和一道裂缝导致一些象形文字几乎无法辨认,最后的一段已经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似乎可以解读为“他将从天而降”。
  科马卡科砖刻有文字的一面朝内并且上面涂以灰泥,说明不想被人看到。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一再表示2012年12月末将是世界末日或者将发生改变世界事件的传闻不过是西方人对古玛雅历法的一种曲解。他们一再重申西方的救世主想法歪曲了玛雅等古代文明的宇宙观。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一系列圆圈,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一个圆圈的结束并不代表任何末日灾难。
  鉴于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有关2012年末日灾难的流言,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将于本周在墨西哥南部的帕伦克考古遗址举行圆桌会议,邀请60名研究玛雅的专家出席。他们将在会上为消除人们对玛雅长计数历中一个时代结束和另一个时代开始的种种疑虑而展开讨论。
1、下列关于原文第1、2两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还是考古学家都对玛雅人“2012世界末日”预言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并且有人们都相信这一预言的真实性,并且为之不断验证和探索。
B.不论是托土盖罗的象形文字石板,还是科马卡科废墟上的文字砖块,都出自墨西哥,所以墨西哥人在“古玛雅文明”以及“2012世界末日”研究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拥有最权威的研究成果。
C. 科马卡科是墨西哥现存的最完好的古玛雅人砖结构寺庙,它出土的雕刻有古玛雅文字的砖块,为当代人研究玛雅预言和文明提供了帮助。
D. 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砖块意义重大,但它并不是我们研究玛雅文明的唯一的信息来源。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国家历史研究人员承认他们已经发现科马卡科废墟砖块很多年了,之所以没有向世人公布,是因为其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还未获得有把握的结论。
B. 包括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大卫·斯图亚特在内的很多人都怀疑“玛雅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
C. 大卫·斯图亚特对科马卡科砖块上铭文所记录的 “历法圆”非常认同,但同时他又提到砖块上记录的时间也可能与过去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的日期有关。
D. 科马卡科砖块上提及的日期Baktun或可作为证明“世界末日论”的证据,但动词huli却在暗示我们它讲述的是历史而非预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专家们认为,由于缺少研究资料,再加之学术思想的偏狭,西方学家对玛雅文明的研究存在着曲解。
B.依据石板上已几乎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为“他将从天而降” 的解读,我们可以判断,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块都是在向我们讲述着一段历史往事,而不是在预言后世。
C.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的一系列圆圈的观点可以验证砖块提及的第13个Baktun末期是世界末日的预言。
D. 在帕伦克举行的会议旨在对玛雅长计数历进行科学论证,将会平息互联网上对有关2012年末日灾难的流言。
二、古诗文阅读(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殷,字长盛,新兴人也。高祖陵,汉光禄大夫。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服丧三年,未曾见齿。时人嘉其至性,竞以谷帛遗之。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
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俭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①颓然而不可侵也。乡党亲族莫不称之。郡命主簿,州辟从事,皆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司空、齐王攸辟为掾,征南将军羊祜召参军事,皆以疾辞。同郡张宣子,识达之士也,劝殷就征。殷曰:“当今二公,有晋之栋楹也。吾方希达如榱椽耳,不凭之,岂能立乎!吾今②王母在堂,既应他命,无容不竭尽臣礼,使不得就养。” 宣子曰:“如子所言,岂庸人所识哉!而今而后,吾子当为吾师矣。”遂以女妻之。宣子者,并州豪族也,家富于财,其妻怒曰:“我女年始十四。姿识如此,何虑不得为公侯妃,而遽以妻刘殷乎!”宣子曰:“非尔所及也。”诫其女曰:“刘殷至孝,兼才识超世,此人终当远达,为世名公,汝其谨事之。”张氏性亦婉顺,事王母以孝闻,奉殷如君父焉。及王氏卒,殷夫妇毁瘠,几至灭性。
 太傅杨骏辅政,备礼聘殷,殷以母老固辞。骏于是表之,优诏遂其高志,听终养,敕所在供其衣食,蠲其徭赋,赐帛二百匹,谷五百斛。赵王伦纂位,孙秀重殷名,以散骑常侍征之,殷逃奔雁门。及齐王冏辅政,辟为大司马军谘祭酒。既至,谓殷曰;“先王虚心召君,君不至。今孤辟君,君何能屈也?”殷曰:“今殿下以神武睿姿,除残反政,故不敢不至也。”冏奇之,转拜新兴太守,明刑旌善,甚有政能。
  属永嘉之乱,没于刘聪。聪奇其才而擢任之,累至侍中、太保、录尚书事。竟以寿终。
《晋书·列传第五十八》
注:①【颓然】恭顺的样子 ②【王母】曾祖母王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清而不介 介:孤高
B.骏于是表之 表:上表举荐
C.优诏遂其高志 遂:于是
D.明刑旌善 旌:表扬
5.以下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明“刘殷至孝”的一组是(3分) ( )
A.①服丧三年,未曾见齿 ②望之颓然而不可侵也
B.①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 ②事王母以孝闻
C.①皆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无容不竭尽臣礼,使不得就养
D.①殷夫妇毁瘠,几至灭性 ②优诏遂其高志,听终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刘殷七岁丧父,居丧期间悲哀超于常人,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从不露齿而笑。为奉养曾祖母王氏,放弃了多次做官的机会,他的孝顺也为当时人所赞赏。
B.刘殷刚成年,就广泛的学习。阅读文诗赋,精通经史;他性情酒脱。有济世的志向,节俭而不鄙陋,看上去恭顺而不可侵犯。
C.征南将军羊枯征召刘殷任参军事,他称病推辞。同郡张宣子不赞同他的做法,认为刘殷是唐人的见识,但敬佩服刘殷的孝心和才华,把女儿嫁给了他。
D.适逢乱世,刘殷多次放弃为官,但齐王司马冏辅政时,征入刘殷任大司马军谘祭酒,刘殷应召到任,后又调任新兴太守,政绩突出。
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5分)
译文:
(2)姿识如此,何虑不得为公侯妃,而遽以妻刘殷乎(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关山月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①星旗映②疏勒,③云阵上祁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注释】①星旗:星名。 ②疏勒:西域国名,也是其王城。 ③云阵:军队。
8. 诗歌表现了“客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5分)
9. 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 _,谈笑间,_____ _____。(苏轼《水调歌头》)
(4), ,彩彻区明。(王勃《滕王阁序》)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所在的方括号内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汽车等着的时候
夜幕初降,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来到小公园里那个宁静的角落,坐在长椅上看书。她的衣服灰色朴素,她的脸蛋非常漂亮。前一天和再前一天,她都在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知道这件事。
这个年轻人走近前来。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书滑出了她的手指,落在地上。那年轻人捡起来,有礼貌地将书还给那女孩子,说了几句关于天气的话,然后就站在那里等着。
那女孩子看看他朴素的衣服和平凡的脸。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下,”她用女低音说,“光线太差了,不宜看书。我倒愿意谈谈。”
“你知不知道,”他说,“你是我见到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我昨天就看见你了。”
“不管你是谁,”那女孩子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一个有身份的女人。”
“请原谅,”这个年轻人说,“这是我的不是,你知道——在公园里有些女孩子——当然你不会知道,但是……”
“好啦,别说啦,我当然明白。现在谈谈这条路上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他们为什么如此匆忙?”年轻人没有回答,他捉摸不透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我跑来坐在这儿,是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可以接近普通群众。我跟你说话是因为我要跟一个未受金钱玷污的人说话。哦,你不知道我多么讨厌它——钱,钱钱!还有那些包围我的男人。我讨厌享受,讨厌珠宝,讨厌旅行。”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说,“金钱一定是一样很好的东西。”
“当你拥有几百万几千万的时候,兜风、宴会、戏院、舞会、晚餐!我讨厌这一切。”这位年轻姑娘说。
小伙子颇有兴趣地看着她。“我一直喜欢,”他说,“读到或是听到有关富人生活的情况。而且我一向认为,香槟酒是连瓶冰镇,而不是把冰搁杯里的。”
“哦……也许……是的,我们闲着无聊有时就靠标新立异来找消遣。目前流行的花样是把冰块搁在香槟酒里。”女孩子岔开话题,“有时候,我想,如果有一天爱上一个人,我要爱一个普通的人。——你的职业是什么?”
“很低微,但是我希望出人头地。你说你能够爱一个普通人,当真的吗?”
“当然。”她说。
“我在一家餐厅工作。”他说。
女孩子缩了回来。
“不是当跑堂吧?”女子略微带着央求的口气说。
“我在那家餐厅里当出纳员,也就是那家你现在看得到的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
女子看看表,站了起来,“你怎么不上班呢?”她问。
“我上夜班,”小伙子说,“我得一个钟头之后才开始工作,我还有希望再见到你吗?”
“我不知道,也许。我必须快走。哦,今晚还有一个宴会和一个音乐会呢。也许你来的时候注意到一辆停在公园拐角上的白色汽车吧?”
“红色轮子的那辆吗?”年轻人说。
“哦?……对,我总是坐辆车来的。司机在那里等我,晚安。”
“现在天色挺暗了,”年轻人说,“公园里人杂。我能陪你走到汽车那边吗?”
“哦……假如你尊重我的愿望,你得在我走后,在这条凳子上再坐10分钟。”她说着就走开了。
年轻人看着那那优雅的身姿,然后站起来,悄悄跟着她。当她走到公园门口时,她扭过头来看看那辆汽车,在它边上走过,穿过喧闹的大街,走进那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一位红发女郎离开出纳员的桌子,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接替了她。
年轻人把手插到口袋里,慢慢地沿大街走去。迟疑地逗留了片刻,然后,他跨进那辆等着的汽车,舒舒服服地往座垫上一靠,吩咐司机说:“亨利,俱乐部。”
(取材于欧·亨利《汽车等着的时候》)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作者将故事安排在夜幕初降的小公园的宁静的角落里发生,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创设了特定的背景,更有利于主旨的体现。
B.男青年乐于助人,关心女子的处境和安全,也不揭露女子的谎言,显得彬彬有礼,并且善解人意。
C.小说对处于下层社会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表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D.小说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及心理细节的描写,塑造两个青年的形象,借此揭露、批评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尚。
E.小说结尾出人意料,既让忍俊不禁,又令人回味无穷,讽刺了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凸显出了“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艺术魅力。
(2)小说中多次提到一辆汽车,“汽车”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3)小说结局出人意料,但前文有多处伏笔。请找出其中的两处,并做分析。(6分)
(4)根据文本,概括女孩的形象。并且谈谈你读过这个故事后的思考。(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走进狂人毕加索
①面对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强悍茁壮、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我们常常只有惊叹。其他都是惊叹之余或曲终之后的惋惜与回味,或许还有细细地咀嚼——品咂其中的苦味和甘甜,以及咸涩。
②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些艺术家是难以超越的,他们本来就是这样一些强大特异的生命。这些生命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一生可以纵横涂抹而不知疲倦。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一个长长的生命、漫漫的创造历史:从很早即开始起步,直到最后才缓缓终止。毕加索最早的作品是十岁左右画出的,如十四岁的《裸脚的女孩》《老渔民》等杰出作品——仅此一条。这是一个非凡的绘画天才。
③纵观他一生的无数作品,可以从中找到各种风格倾向各种情绪,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它们本身即组成一个宇宙,其中繁星闪烁,风云变幻,既有风和日丽也有雷鸣电闪,更有惊涛骇浪,那种动人的美,让人过目不忘的最为独到的呈现与表达,简直比比皆是。我们可以一口气列举出《站在球上的孩子》《特技表演者的家庭与孩子》《奥尔喜肖像》《持扇的女子》……多到一时难以穷尽。最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心底从来都是充斥了不安:怀疑自己的意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艺术生涯中的无数次激变,是无头无尾的探求,大嬉戏和大玩笑,包括大绝望大痛苦;还有恶作剧,装傻与佯疯,傲世与自欺……这一切综合一起,让后来人去清理和辨析,去极为困难地分拣。阅读者也常常是不知所措的,在这亘古未见的一大堆斑驳灿烂面前,大半只有叹息,而没有能力去鉴别——他们甚至在这样的生命面前连起码的冷静都要丧失,视听失灵。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双重悲剧。
④有人不止一次地指出他是现代绘画史上的“巨灵”,除了“野兽派”以外,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它们使当时和后来的艺术处于激活状态,它们也使各种尝试变得可信和可能。但当我们面对一大堆千奇百怪、巧思百出,有时直接就是丑陋怪异到目不忍睹的东西时,难道不应该产生一些怀疑吗?是我们错了还是当年的大师错了?追问的结果是:大概谁都没错,是时代错了。在一个人类正在物化、异化,正在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的时代,作为个体,一个生命,你尽可以呼号,但没有回音,更没有应答……至此,我们或许可以稍稍窥见毕加索当年的伤痛。面对那样的时代,人们所能做到的大概也就是像当时的大师那样,做下这疯癫无忌的大喧哗和大游戏了。他要可意地尽情地嘲讽一番,既嘲讽自己,又嘲讽时代;既嘲讽去者又嘲讽来者。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表达心中的全部感触、百缠纠结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⑤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对一个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时代,特别是一个虚荣的时代。看来一个艺术家被逼到了尽头,就偏要穿上皇帝的新衣,偏要以此为东——他与另一些人的不同就在于他的自觉与清醒。毕加索兴之所至任意涂抹,像儿童一样嬉戏不休,上下游荡,四方徘徊,进入化境般的流畅自如,实际上却是隐含了一个生命的全部悲冷无告。这儿有泪水,有傻笑,更有绝望的哀求,在他这儿等于是以歌当哭。
⑥就最后而言,就其背后的意义而言,毕加索是消极的。
⑦他没有将一个人追求完美的努力、将这种生命的搏斗进行到最后。他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屈服。我每一次看到他的不可征服的创造,就在心里悄悄发出叹息: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
【注】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法国现代派主要代表,一生画风和风格迭变。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他生活自由,家庭私事弄得一塌糊涂。自己的几任妻子、情人和孩子们对这位天才画家的评价褒贬不一。他在世时人们争先恐后地同他结交,在他去世四分之一世纪以后,世人仍在为他的故事和名声争执不休。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中说毕加索的作品“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的原因是毕加索从来都在怀疑自己的意义、创造和人生道路,所以他的作品无数次激变,他坚持不断的探求。
B.文章第三段说“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艺术鉴别能力有限。
C.人类被物化、异化,正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时代,而毕加索的创作风格的变化正是受到这一荒漠时代影响的表现。
D.本文开篇以“惊叹”和“惋惜”总领下文,然后先对应“惊叹”突出毕加索的“伟大”,再对应“惋惜”表现其“屈服”,最后以“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作结。
E. “自觉与清醒”是毕加索与其他艺术家的不同之处,他的“自觉与清醒”表现为借助作品长歌当哭。
(2)请联系全文,分析第③段中划线句子“双重悲剧”的具体内容。(6分)
(3)作者认为毕加索是一个“伟大狂放的艺术家”,他的“伟大”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6分)
(4)对于毕加索的一生,世人的评价是不一致的,有人认同他的行事为文,有人不耻于提起他的经历。你是如何看待毕加索及其创作的呢?(8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
B.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C.随着2012年选情不断升温,美国政府以邻为壑,利用人们对中国崛起的忧患心理提高自身的支持率,使两极化的美国政客团结在一起。
D.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我国探月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正式由初样研制转入正样研制阶段,嫦娥三号探测器计划2013年发射,将进行月球软着陆探测与月面巡视勘察。
B.我们浏览本地的几个教育网站和学校网站,发现各个学校都在大兴博客工程,教研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学生个人博客,应有尽有。
C.美国经济疲软除了这次房屋次贷危机的原因外,另一个更深层次原因是美国政府实施了穷兵默武的政策耗尽了国力所致。
D.从医近50个岁月,吴孟超始终认为医德比医术重要,“德”是他挑选弟子的首要标准。吴孟超定下规矩: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便宜的药,尽量减少重复检查。
15.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 。 ; 。 ; 。 。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①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②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③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④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⑤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
⑥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16.根据下面表格显示的内容,将表后文段的空缺处补充完整。要求,语言连贯、简洁,不得出现数字。(5分)
近年部分国家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支出比例统计表
国家分项 发达国家 新兴经济体
美国 英国 巴西 印度 中国
经济增长率 3% 2.3% 6% 6.8% 9.6%
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 16% 21% 14% 13%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率不但远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1) 。然而,我国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发展支出方面还存在欠缺。例如教育、卫生、社保等基本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就与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协调,(2) ,甚至低于经济落后于我们的印度。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3) ,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缔造“幸福中国”。
17. 仿照例句中划线的部分,续写两句话。(6分)
例句:只要热爱生活,一竿傲然的劲竹,也能让你品出铮铮的气节;一方嶙峋的瘦石,也能让你悟出不阿的风骨。
只要热爱生活, ; 。
;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
一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弗里茨·克莱斯勒在一家乐器店偶然看到一把绝色的小提琴。他一见倾心,无奈钱不够。等他从家拿了钱再赶回乐器店的时候,那把小提琴已被一位收藏家买走了。
克莱斯勒心有不甘,辗转找到了买家的住所,想要说服他把小提琴转卖给自己。可那位收藏家说:“这是我最喜欢的藏品,不想拱手让人。”克莱斯勒于是向主人提出了一个请求:“在把它的生命交付给寂寞之前,能否让我用它最后拉一支曲子 ”
他的要求得到了主人的许可。当哀怨的琴声如诉如泣地从琴弦上倾泻而出的时候,收藏家被这动人的琴声震住了,他激动地说:“这把琴应该属于你,我没有权利把它据为己有。只有你才能赋予它生命,才能让世人听见它灵魂的歌唱。”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③自拟题目;④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和范围作文。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命题时间:2012年7月10日
参考译文:
刘殷,字长盛,新兴人。高祖刘陵,是汉光禄大夫。刘殷七岁丧父,居丧悲哀超于礼制,服丧三年,从不露齿而笑。当时的人赞赏他天性孝顺,竞相赠给他谷米丝帛。刘殷都接受而不推辞,只是说等以后富贵了报答他们。
刚成年,就博学精通经史,综合归纳考查各家的学说,文章诗赋无不备览。性情洒脱,有济世的志向,节俭而不鄙陋,清约而不孤高,看上去恭顺而不可侵犯。乡人亲族无不称赞他。郡中任命他为主簿,州中征召他为从事,都以家中无人供养为由,推辞不就任。司空、齐王司马攸征召刘殷担任掾,征南将军羊祜征召他任参军事,都称病推辞。同郡张宣子,是个有识见,能洞达事理之人,劝刘殷接受征召就任。刘殷说:“当今这二公,是晋的栋梁。我正希望成为架屋承瓦的榱椽,不依靠他们,哪能成事呢!现在我家有曾祖母王氏在堂,一旦接受了别的使命,不由我不竭尽为臣之礼,就不能再亲自供养。”张宣子说:“您所说的话,哪里是庸人所能懂得的呢!从今以后,您将成为我的老师。”于是把女儿嫁给他。张宣子是并州的豪门大姓,家中富有财产。他妻子生气说:“我女儿年方十四,姿色见识如此,还担心不能做公侯的妃子吗?你却怎么急着把她嫁给刘殷呢?”张宣子说:“这不是你能考虑得到的事。”告诫他女儿说:“刘殷极尽孝道,再加上才识超世,这人终将大大地发达,成为当世名公,你应当好好地伺候他。”张氏性情也很婉顺,事奉婆母王氏以孝顺闻名,伺候刘殷如君父一般。到王氏去世时,刘殷夫妇悲哀损伤身体,几乎丧命。
太傅杨骏辅政时,备礼聘请刘殷,刘殷以母老为由坚辞。杨骏于是上表,皇帝下褒奖嘉美的诏书成全他的高志,允许他完成奉养母亲的孝道。敕令地方上供给他衣食,免除他的赋役,赐帛二百匹,谷五百斛。赵王司马伦篡位,孙秀向来看重刘殷的名望,以散骑常侍之职征召他,刘殷逃奔到雁门。到齐王司马囧辅政时,征入任大司马军谘祭酒。到任后,对刘殷说:“先王虚心地召君,君不来。现在孤征召君,君何故能屈就呢 ”刘殷说:“现在殿下凭着神武聪慧,除暴复帝位,所以不敢不来。”司马囧认为他很奇特,改任他为新兴太守,刑罚明察表彰善美,很有政绩。
适逢永嘉之乱,落到刘聪手中。刘聪欣赏他的才能而提拔他,历任侍中、太保、录尚书事。最后高寿而终。
(2)【参考答案】①艺术家的悲剧:作家的创作中充斥了不安:怀疑自己的意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艺术生涯中的无数次激变,是无头无尾的探求,大嬉戏和大玩笑,包括大绝望大痛苦;还有恶作剧,装傻与佯疯,傲世与自欺……这一切综合一起,让后来人去清理和辨析,去极为困难地分拣。
18、作文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耐人寻味的材料作文题,审题时有一定的难度。作文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①从琴的角度。琴是有生命的,如果不能遇到懂它的人,那只能是一生“寂寞”。由此可立意为:物遇知音方得其妙。考生写作时应深入理解,探究人与物的关系,而不应仅仅停留在喜欢与欣赏的层面。②从收藏家的角度。收藏家克制私欲即狭隘的占有欲,体现了他的胸怀和气度。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收藏家一样,就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了。由此可立意为:爱,不是狭隘的占有,而是让你所爱的人与物找到最广阔的天地、最能发挥价值的舞台。③从小提琴家的角度。小提琴家弹奏的魅力征服了收藏家,收藏家最后决定拱手相让。由此可立意为:用“实力”说话;实力,感动人的法宝。
200905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