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 学 试 卷
命题时间:2012年7月10日
第Ⅰ卷(选择题 共5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
C. ,或 D. ,或
2. 在等差数列中,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 http: / / wxc. / )
3. 已知,以下三个结论:①,②
③,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4. 已知在中,,,,则等于( )
A. B.或 C. D.以上都不对
5. 一个正整数数表如下(表中下一行中的数的个数是上一行中数的个数的2倍):
第1行 1
第2行 2 3
第3行 4 5 6 7
… …
则第9行中的第4个数是( )
A.132 B.255 C.259 D.260
6. 已知点,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
A. B.
C. D.
7. 两直线与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
A. B. C. D.
8. 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值是( )
A. B. C. D.
9. 在正三棱柱中,AB=1,若二面角的大小为60°,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
A. B. C. D.1
10. 下列不等式的证明过程正确的是 (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11.已知点 关于轴、轴的对称点分别为、,则( )
A. B.
C. D.
12.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不是平行四边形, 用平面α去
截此四棱锥(如右图), 使得截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则
这样的平面α 有( )
A.不存在      B.只有1个
C.恰有4个     D.有无数多个
13. 圆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B.
C. D.
14. 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底面,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B.平面
C.与平面所成的角等于与平面所成的角
D.与所成的角等于与所成的角
第Ⅱ卷(填空题和解答题 共64分)
注意事项:
  1.用蓝色或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本部分内容答在答题纸上。
  2.答卷前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答案写在密封线内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16. 一个多面体的直观图及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多面体的体积为 .
17.矩形中,,,沿将矩形折成一个直二面角,则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18.若三条直线:,:和:不能构成三角形,则的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
19.(本小题10分)
直线和轴,轴分别交于点,以线段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
△,如果在第一象限内有一点使得△和△的面积相等, 求的值。
20.(本小题10分)
如图,直线:与直线:之间的阴影区域(不含边界)记为,其左半部分记为,右半部分记为.
(1)分别用不等式组表示和;
(2)若区域中的动点到,的距离之积等于,求点的轨迹的方程;
21.(本小题14分)
下面的一组图形为某一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与侧面。
(1)请画出四棱锥S-ABCD的示意图,是否存在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如果存在,请给出证明;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若SA面ABCD,E为AB中点,求证:面面
(3)求点D到面SEC的距离。
22.(本小题14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与坐标轴的交点都在圆上.
(1)求圆的方程;
(2)若圆与直线交于、两点,且,求的值.
2011-2012下学期期末高一数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
21.(本小题14分)
解(1)存在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如图)即SA底面ABCD………………3分
∵,且AB、AD是面ABCD内两条相交直线
SA底面ABCD……………………5分
(2)分别取SC、SD的中点G、F,连GE、GF、FA,
则GF//EA,GF=EA,AF//EG
而由SA面ABCD得SACD,
又ADCD,CD面SAD,
又SA=AD,F是中点,
面SCD,即EG面SCD,
面面…………10分
(3)作DHSC于H,
∵面SEC面SCD,DH面SEC,
DH之长即为点D到面SEC的距离,12分
在RtSCD中,
答:点D到面SEC的距离为………………………14分
EMBED Equation.3
S
A
B
C
D
E
F
G
H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 学 试 卷
命题时间: 2012年.7月.13日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C 12 H 1 O 16
I卷(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小题,每小题3分。)
1.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症的政府目标,卫生部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碘盐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
B.加碘食盐对人体有益,吃得越多越好
C.只用淀粉就可以检验食盐是否加碘
D.检验海带中是否含碘需加H2O2将I—氧化为IO3—
2.下面是生活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化学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菜刀常出现红棕色斑迹,吸氧腐蚀
B.从安全角度比较煤气与天然气,天然气更安全,天然气主要成分CH4
C.糖尿病人少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蔗糖
D.燃烧方法可以鉴别蚕丝和人造丝织物,蚕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3.关于如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锌是正极,逐渐溶解
B.硫酸根物质的量不断减小
C.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D.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4.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最简式 —CH2—
B.硝基苯的分子式C6H6NO2
C.HCl的电子式是
D.CCl4的电子式
5.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A.碱性:KOH>NaOH>LiOH
B. 酸性:HNO3>H3PO4>HClO4
C.还原性: Cl->S2->I-
D.稳定性:H2O >HF> H2S
6.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中同分异构体数最少的是(  )
A.丙烷 B.丁烷 C.异丁烷 D.新戊烷
7.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则X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  )
A.3n-12 B.3n-8 C.5n-6 D.5n-4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3H+中含有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为2:1
②在C2H6分子中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数之比为6:1
③2mol乙烯与乙烷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氢原子数之比为2:5
④H2、D2、T2互为同位素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NO2 N2O4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反应停止了 B.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
C.容器内气体总质量不变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10.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O22SO3,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
A.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
C.加入催化剂 D.减小反应物浓度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B.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C.酸雨的形成主要由于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
D.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Na、Mg、Al等活泼金属
12.关于平衡常数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可逆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K值增大
B.对可逆反应,温度不变,加催化剂, K值不变
C.与化学反应本身和温度有关,并且会受到起始浓度的影响
D.只与化学反应本身有关,与其他任何条件无关的一个不变的常数
1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  B.乙醇的燃烧反应
C.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D.灼热的碳与CO2反应
14. 在25℃、101 kPa下,1 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OH(l)+O2(g)===CO2(g)+2H2O(l) ΔH = +725.8 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 = -1 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 =-725.8 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 = +1 452 kJ/mol
15.已知1 mol白磷(s)转化为1 mol红磷,放出18.39 kJ热量,又知:
4P(白,s)+5O2(g)===2P2O5(s) ΔH1 4P(红,s)+5O2(g)===2P2O5(s) ΔH2
则ΔH1和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1 =ΔH2        B.ΔH1 > ΔH2
C.ΔH1 < ΔH2 D.无法确定
16.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3X(?)+Y(g)2Z(g)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Y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左
移动
B.上述反应的△H>0
C.平衡体系中加入Z,Y的转化率降低
D.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X为气态
II卷(共52分)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7题~第2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1题、第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4题,共40分)
17(10分).在200℃时,将a mol H2(g)和b mol Br2(g)充入到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Br2(g)+H2(g) 2HBr(g)。
(1)反应刚开始时,由于c(H2)=________________,而c (HBr)=______,所以v正最大,而v逆最小为零;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趋势为c(Br2)______,
而c(HBr)__________,从而化学反应速率v正____________,而v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当反应进行到v正与v逆________时,此可逆反应就达到了平衡,若保持外界条件不变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百分含量都将________。
(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a mol H2(g)和b mol Br2(g),反应速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8(6分).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________。
(2)如用0.50 mol·L-1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3)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NaOH溶液
1 20.2 20.3 23.7
2 20.3 20.5 23.8
3 21.5 21.6 24.9
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经数据处理,t2-t1=3.4℃。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ΔH =________
[ 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 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 J·(g·℃)-1计算]。
19(6分).2CO(g)+O2(g)2CO2(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CO (g)氧化为1 mol CO2 (g)的ΔH =-283 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2)图中ΔH = ________kJ/mol。
20(18分).
(1)1 mol O2与足量氢气反应产生水蒸气放热483.6 kJ,若1 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 kJ,请写出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汽油裂解得到乙烯、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写出下列转化的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丙烯 聚丙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将N2、H2置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进行到4S末,测得N2 2mol 、H21.5mol、NH32mol。则用氮气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
(4)在500ml密闭容器中,将2mol A和1molB混合加热到500℃,达到平衡
2 A(g) +B (g) 3C (g) K = 16求A转化为C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5)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 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为原平衡的2.1倍,则 a _______ c+d(填“>”、“=”或“<”)。
(6)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1(12分).现有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当减小压强时,A的转化率变大,则:
(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___热反应,且m+n________p(填“>”、“=”或“<”)。
(2)加压时,B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B的转化率________
(3) 若C是有色物质,A、B均无色,则加入A(体积不变)时混合物颜色________;而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颜色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22(12分). 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提取的。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思考,写出在沉淀池的离子方程式 。
(2)操作A是 , 操作B是 。
(3)加入的足量试剂a是 (填化学式)。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有同学认为:可直接加热Mg(OH)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MgO制金属镁,这样可简化实验步骤,体现实验的简约性原则。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此观点。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化 学 试 卷 答 题 卡
命题时间:2012年.7月.13日 命题人:林杰
II卷(共52分)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7题~第2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1题、第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4题,共40分)
17(10分).
(1) c(H2)=________________,而c(HBr)=______,
(2) c(Br2)______,c(HBr)__________, v正____________,而v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v正与v逆________时, ________。
(4)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8(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3)ΔH =________
19(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填“有”或“无”)
(2)ΔH = ________kJ/mol。
20(1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 __________ 。
(4) __________。
(5) a _______ c+d(填“>”、“=”或“<”)。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1(12分).
(1) __________,且m+n________p(填“>”、“=”或“<”)。
(2) 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B的转化率________
(3) ________; 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22(12分).
(1) _____________ 。
(2)操作A是 , 操作B是 。
(3) (填化学式)。
(4) 。
(5)   (填“同意”或“不同意”)。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化 学 答案
I卷(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小题,每小题3分。)
试剂a
沉淀池
生石灰
石灰乳
海水
引入
Mg(OH)2
MgCl2溶液
操作A
操作B
MgCl2·6H2O
无水MgCl2
Mg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 治 试 卷
命题时间:2012-7
说明: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选择题75分,简答题25分。
2.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到机读卡上,否则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合计:75分)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2、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体温来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C.人的体温就是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
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下图示意几组研究生长素的实验,对实验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②琼脂块中都有IAA,①﹤ ②
B.③、④琼脂块中都有IAA,③≈ ④
C.⑤、⑥琼脂块中都有IAA,⑤≈⑥
D.本实验研究目的主要是研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5、有关体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
B.体液是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
6、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7、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下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 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 水稻虫害严重
C. 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 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8、在光滑的裸岩上长出森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裸岩阶段;②地衣阶段;③苔藓阶段;④森林阶段;⑤灌木阶段;⑥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A.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一⑥
B.①一②一③一⑥一⑤一④
C.①一②一③一⑥一④一⑤
D.①一②一④一③一⑤一⑥
9、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② 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
③ 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④ 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图4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那么:
A.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为b
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为b
C.若曲线1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II表示对根的作用
D.若曲线1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II表示对单子
叶植物的作用
11、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出现: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12、如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协同作用的激素
13、某同学观察血涂片时,发现有一种细胞中,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的数目明显多于其他细胞,你认为这种细胞最可能是:
A.红细胞 B.浆细胞(效应B细胞)
C.效应T细胞 D.淋巴细胞
14、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
15、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B.强刺激b点,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C.强刺激c点,a、b点都会测到电位变化
D.A可能与感受器连接
16、如下图所示,A、B、C、D为神经纤维上的四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流计依次连接到神经纤维膜表面的两点(①AB,②BD,③AD)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B.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利用的
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18、切除正常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19、下图中琼脂块1和2按图中位置被转移至刚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几天后的结果应是以下哪一项 :
20、用正常的黄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设计的做法是:将用于实验的雌花在开花前套上纸袋,然后分别作如下处理,①1号花开花后给雌蕊柱头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②2号花开花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
A.1号花未进行人工授粉 B.2号花未涂生长素
C.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 D.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
21、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促进作用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22、葵花向阳的原因是:  
A.茎的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 B.茎的背光侧细胞分裂快
C.光合作用需要强烈的光照 D.茎的背光侧细胞生长速度稍快些
23、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A.喷洒氮肥 B.提高CO2的浓度
C.喷洒磷肥 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24、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可以杀死小麦田里的双子叶杂草,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A、此浓度只对小麦起作用 B、此浓度只对杂草起作用
C、小麦和杂草对此浓度敏感程度不同 D、此浓度对小麦和杂草都起抑制作用
25、将一株生长着的豌豆幼苗水平放置,经过一段时间,根能向地生长,茎能背地生长,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 ②根近地一侧生长素的分布比背地一侧多 ③根比茎对生长素反应灵敏 ④茎比根对生长素反应灵敏 ⑤根近地一侧生长快 ⑥茎近地一侧生长快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⑥ D、①④⑤⑥
26、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取甲、乙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果实(绿色),甲箱用一定量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乙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当发现两箱番茄果实颜色有差异时,从这两箱中取等量的果肉,分别研磨成匀浆,除去匀浆中色素,过滤。取无色的等量滤液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煮沸后,摇匀观察。下列对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甲箱番茄呈红色
B.乙箱番茄呈绿色
C.甲试管中也呈砖红色,但比乙试管中的颜色浅
D.乙试管中呈砖红色
28、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0、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据调查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19个省市频频发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3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龙葵 3.0 2.0 0.4 0 0
A.在豚草等植物的调查中应该采取样方法
B.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C.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在减少
D.可以推测该地区动物的丰富度将会增加
31、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32、下表中有一种必要的生长因子和另一种物质是由两种微生物合成的,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生物 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 被合成释放的物质
红色酵母 嘧啶 噻唑
毛霉 噻唑 嘧啶
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
33、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34、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
35、如下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36、调查昆虫卵的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A.样方法  B.灯光诱捕法 
C.标志重捕法   D.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37、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
B.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38、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都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39、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中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液体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B.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40、下列有关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S型曲线表示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
B.各阶段的种群增长率相同
C.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与时间无关
D.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41、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42、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
  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
  D.影响人口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
43、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概率降低
B. 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种的维持
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斗争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
D.自然界的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物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物种消失
44、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kg要吃l0kg小鸟,小鸟增重0.25kg要吃2kg昆虫,
而昆虫增重l00kg要吃1000kg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
A.0.05% B.0.5% C.0.25% D.0.025%
45、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虎鲸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
A.1 kg B.10 kg
C.125 kg D.1000 kg
46、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A.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
C.保持生态平衡 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47、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是B、C的能量之和
B.若C增加1 kg,则需要消耗A约41.6kg
C.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定多于C的个体数量
D.若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少
48、生物体内在不断发生着物质交换,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也不断发生着物质交换,下列有关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和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图1中的D
B.图2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图1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图2中的C所处的营养级
49、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50、下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殖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A、B、C之间的关系,可用简单的食物链C→B→A表示
B.种群B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所致
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第Ⅱ卷 简答题
51、(9分)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颜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请回答:
(1)从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体为 ,其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 。
(2)已如乙酣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 (结构)。此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双向/单向)的。
(4)鱼体色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
(5)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l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大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 。
52、(3分)下列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解释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
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某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一;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二;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支持观点三。
53、(8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值的单位为kcal/(m2·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源头是 。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是 kcal/(m2·a),能量在该生态系统中是沿着 流动的。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3)该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是通过动物、植物、微生物的 实现的。
(4)上图数据反映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判断依据是能量输入 (大于、小于、等于)能量输出。
(5)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无机环境中的碳以 形式进入该生物群落。
54题和55题为选做题:只做一道,如果两道都做只以第一道计分。
54、(5分)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__ ___和 _____。
(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 _____。
(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只计算_ ________个体。
(4)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若调查中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约为 _____。
55、(5分)右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试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这三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
___ ____ 。
(2)种群丙繁殖速度最快是在图中的哪一点? 。
AB段繁殖速度受到限制的原因是:
① ;
② 。
(3)丙种群在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中的___ ______。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答题卡)
命题时间:2012-7 命题人:管忠科
第Ⅱ卷 简答题
51、(9分)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颜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请回答:
(1)从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体为 ,其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 。
(2)已如乙酣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 (结构)。此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双向/单向)的。
(4)鱼体色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
(5)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l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大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 。
52、(3分)下列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解释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
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某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一;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二;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支持观点三。
53、(8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值的单位为kcal/(m2·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源头是 。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是 kcal/(m2·a),能量在该生态系统中是沿着 流动的。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3)该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是通过动物、植物、微生物的 实现的。
(4)上图数据反映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判断依据是能量输入 (大于、小于、等于)能量输出。
(5)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无机环境中的碳以 形式进入该生物群落。
54题和55题为选做题:只做一道,如果两道都做只以第一道计分。
54、(5分)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__ ___和 _____。
(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 _____。
(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只计算_ ________个体。
(4)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若调查中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约为 _____。
55、(5分)右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试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这三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
___ ____ 。
(2)种群丙繁殖速度最快是在图中的哪一点? 。
AB段繁殖速度受到限制的原因是:
① ;
② 。
(3)丙种群在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中的___ ______。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理科答案)
命题时间:2012-7 命题人:管忠科
说明: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选择题75分,简答题25分。
2.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到机读卡上,否则不给分。
选择题:
种群数量增长率
t0
t1
t2
t3
时间
时间
K
种群大小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卷
命题时间: 2012年7月10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一个小球在坐标原点O被水平抛出,小球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瞬时速度和竖直方向所成的角为α,位移和竖直方向的所成的角为β,则α和β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 (  )
A. α和β都随时间增大
B. α和β都随时间减小
C. α随时间增大,β随时间减小
D. α随时间减小,β随时间增大
2、如图所示,固定的锥形漏斗内壁是光滑的,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在各自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VA>VB
B.ωA>ωB
C.aA>aB
D.压力NA>NB
3、一质量为I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1m.物体的速度是2m/s。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提升过程中手对物体做功12J
B.提升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2J
C.提升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J
D.提升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4、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要使汽车在开始运动一小段时间保持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
A、不断增大牵引功率 B、不断减小牵引功率
C、保持牵引功率不变 D、不能判断牵引功率怎样变化
5、质量为m的小球.从桌面上竖直抛出,桌面离地高为h.小球能到达的离地面高度为H, 若以桌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则小球距离地面为H时的重力势能为 ( )
A、mgH B、mgh C 、mg(H+h) D、 mg(H-h)
6、甲、乙、丙三个物体具有相同的初动能,甲的质量最大,丙的最小,要使它们在相同的距离内停止,若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为恒力,则合力 ( )
A.甲的最大 B.丙的最大 C.都一样大 D.取决于它们的速度
7、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带正电的点电荷,其电量Q1>Q2,点电荷q置于Q1、Q2连线上某点时,正好处于平衡,则 ( )
A.q一定是正电荷
B.q一定是负电荷
C.q离Q2比离Q1远
D.q离Q2比离Q1近
8、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和c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量的大小比b的小。已知c受到a和b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 )
A.F1 B.F2 C.F3 D.F4
9、一负电荷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该电荷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B两点电场强度EA、EB之间的关系为( )
A.EA=EB. B.EA<EB. C.EA>EB D.EA、EB的大小不能确定。
10、图中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C,带电量为Q,上极板带正电。现将一个试探电荷q由两极板间的A点移动到B点,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距离为s,连线AB与极板间的夹角为30°,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所做的功等于 (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4×7=28)
11、地球的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一颗离地面高度为R有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卫星加速度的大小为 B.卫星运转的角速度为
C.卫星运转的线速度为 D.卫星运转的周期为
12、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在O点正下方的P点钉一颗钉子,使悬线拉紧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θ,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时(  )
A.小球的瞬时速度突然变大
B.小球的加速度突然变大
C.小球的所受的向心力突然变大
D.悬线所受的拉力突然变大
13、如图,一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B—C的运动过程中( )
A、小球和弹簧总机械能守恒
B、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
C、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
D、到C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14、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一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接通开关K,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 ( )
A.保持K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
B.保持K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
C.断开K,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D.断开K,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
15、如图所示,P、Q是两个电量相等的正的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A、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用、、、分别表示A、B两点的场强和电势,则(  )
A.可能大于,一定大于
B.不一定大于,一定大于
C.一定大于,不一定大于
D.不一定大于,不一定大于
16、如图所示,在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细杆ab附近P处,放置一个正点电荷.达到静电平衡后, (  )
?A.a端的电势比b端的高
?B.b端的电势比d点的低
?C.a端的电势不一定比d点的低
?D.杆内c处的场强为零
17、有一带电粒子沿图所示的虚线轨迹穿过一匀强电场,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粒子从A到B点的过程中( )
A.电势能一直减小
B.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势能和动能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D.电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三、实验题
18、(4分)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来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V0= 用(L、g表示)其值是 m/s(g=10m/s2)
19、(4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1)若实验中所用重锤质量m=1kg.打点纸带如下图所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记录B点时重锤的动能为 ,从开始下落到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保留三位小数)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四、计算题(认真书写解题过程,包括受力分析图、公式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20、(10分)已知海王星和地球的质量比M:m=16:1,它们的半径比R:r= 4:1,求:
(1)海王星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
(2)海王星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21、(10分)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测得停止处对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如图所示,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设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动摩擦因数μ
五、选做题(从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不计分数)
22、(14分)如图所示,一束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流经电压U1的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垂直于偏转电场的场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已知偏转电场两平行板间的电势差为U2,极板长为L,两板间的距离为d,带电粒子通过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为θ.试证明:
23、(14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强度E = 2000V/m的匀强电场中,质量m = 1.73毫克的带电粒子以大小v0 = 10m/s、方向和水平方向成30°的初速度从A点射入,发现它恰能做直线运动。以A点所在的等势面为参考平面,电场区域足够大,试求:
(1)粒子的电性和电量;
(2)粒子沿直线前进的最大距离;
(3)粒子可以获得的最大电势能。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卷 答 题 卡
命题时间:2012年7月10日 命题人:王晓梅
三、实验题
18、 , 。
19、 。 。

四、计算题(认真书写解题过程,包括受力分析图、公式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20、(10分)已知海王星和地球的质量比M:m=16:1,它们的半径比R:r= 4:1,求:
(1)海王星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
(2)海王星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21、(10分)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测得停止处对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如图所示,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设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动摩擦因数μ
五、选做题(从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不计分数)
22、(14分)如图所示,一束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流经电压U1的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垂直于偏转电场的场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已知偏转电场两平行板间的电势差为U2,极板长为L,两板间的距离为d,带电粒子通过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为θ.试证明:
23、(14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强度E = 2000V/m的匀强电场中,质量m = 1.73毫克的带电粒子以大小v0 = 10m/s、方向和水平方向成30°的初速度从A点射入,发现它恰能做直线运动。以A点所在的等势面为参考平面,电场区域足够大,试求:
(1)粒子的电性和电量;
(2)粒子沿直线前进的最大距离;
(3)粒子可以获得的最大电势能。
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二、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4×7=28)
三、实验题
21、解:设该物体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θ,水平长度为x.
由能量守恒得:
mgh=μmgx+μmg cosθ(s-x)/cosθ
μ=h/s
答:动摩擦因数μ为h/s.
X
O
Y
V
β
S
α
θ
O
P
A
B
C
A
O
B
C
0 7.8 18.0 31.4 mm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试 卷
命题时间: 2012年.7月10.日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下列区域中,界线最明确的是( )
A.亚欧大陆 B.长江三角洲 C.温带森林地区 D.亚热带季风区
2.下列关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大
C.拥有一批具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 D.大多数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
3.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4.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B.大风日数多,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C.河流水量大,流水作用显著 D.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5.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最主要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 )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染污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6.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经验的是( )
A.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 B.基塘生产 C.加大开发力度 D.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
7.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① 产业结构的差异 ② 资源分布的差异 ③ 距海远近的差异 ④ 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
A. ① ④ B . ③ ④ C . ① ③ D . ② ④
8、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 )
A、阿根廷 B、澳大利亚 C、法国 D、美国
9、我国进行能源和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背景是:( )
A、我国东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太大
B、我国西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极少
C、我国南方和北方降水都很丰沛,但北方经济发达,故需从南方调水
D、能源西丰东缺,水资源南多北少,制约了东部和北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10、南水北调规划了“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中的“四横”四指( )
A、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B、长江、汉江、黄河、淮河
C、长江、通天河、大渡河、黄河 D、长江、渭河、淮河、黄河
11.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  )
A.以荒漠为主 B.以草原为主 C.以森林、草原为主 D.以草原、荒漠为主
12.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原因是(  )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13.限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是(  )
A.水资源 B.石油资源 C.天然气资源 D.太阳辐射能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因冬季河水结冰,航运价值不大
B、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从防洪入手
C、田纳西河流域水能丰富,但是利用率不高
D、田纳西河流域防洪设施的建设使当地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15、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最大的( )
A、电子工业基地 B、电力能源基地 C、汽车工业基地 D、宇航工业基地
16.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正确叙述是 ( )
①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 ②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③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 ④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17.区域内部特征具有 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 性。 ( )
A.差异 整体 B.绝对一致 相对一致 C.相对一致 差异 D.地带 非地带
18.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农业表现为面状 ②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③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
 B .加工工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C .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
 D .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的增长态势
20.下列关于东、中、西部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 ② 中、西部地带地域广阔,资源丰富 ③ 东部地带工业化水平较低 ④ 中、西部地带科技教育水平比较高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③ D. ② ④
21.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存在很大差别。其中,秦岭一淮河一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方地区跨越亚热带 B .南方地区水、热充足
C .北方地区水资源充足 D .南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
22.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不包括( )
A.实现共同富裕 B.加强民族团结 C.保持社会稳定 D.加大我国东、西部间发展差距
2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型企业的建立
24.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应该注意的是( )
A.环境污染问题 B.劳动力价格低 C.保护本国或本地区市场 D.提高关税
25.中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中的“三北”不包括下列哪个区域( )
A.东北 B.华北 C.长江流域 D.西北
26.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
A.沼泽、滩涂、下雨后的草地 B.河流、湖泊、广场的喷泉
C.水库、沼泽、滩涂 D.稻田、河流、低潮时水深不超过10米的浅海区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国鲁尔区相继遇到了产品滞销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据此并结合右图,判断27~30题。
27.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 )
A.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B.第三、第二、第一产业
C.第二、第三、第一产业 D.第三、第一、第二产业
28.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其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A.丰富的铁矿资源 B.丰富的煤炭资源 C.广阔的消费市场 D.便捷的水陆交通
29.“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的出现,主要原因不是( )
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
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乏力
C.钢铁出现世界性过剩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
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
30.20世纪7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
A.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业等“无烟经济”受到重视,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B.很多工厂变为农田,农业的地位不断提高
C.煤炭和钢铁企业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以增强对外竞争力
D.开发本国铁矿资源,减少进口铁矿石数量
31.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不包括( )
A.调蓄洪水 B.航运 C.发电 D.旅游观光
32.截止20世纪末,洞庭湖面积大幅度萎缩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围湖造田 B.降水减少,蒸发变大 C.植树造林 D.旅游观光业的发展
33.20世纪末以来,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整治洞庭湖问题并使其面积“变大” ( )
①退耕还林  ②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③跨流域调水 ④退田还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4.过去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
①过度垦殖  ②滥伐森林 ③航运开发 ④经常性的暴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
35.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科技发达 D.水电、火电、核电丰富
36.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注重了( )
A.以种植业为主 B.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农业
C.以水产养殖为主 D.以副业为主
37.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
A.防洪 B.航运 C.水资源综合开发 D.发电
38.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
A.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B.农业生产独立化 C.农业生产综合化 D.农业生产随意化
39.下列有关影响美国农业生产的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平原辽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B.美国本土气候温暖湿润,加之地形因素,农业从来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C.美国中部平原地广人稀,为商品谷物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D.发达的商品经济、先进的科技、便利的交通都是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0.关于处方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滥用化肥 B滥用农药
C使用除草剂、杀虫剂 D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定量的化肥、农药
41.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位置,国家特殊的政策,成为我国最早发展何种经济的地区之一( )
A外向型 B内销型 C辅助型 D内向型
42.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台地区在位置上相邻,而且与港澳地区形成了什么形式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模式( )
A前厂后店 B前店后厂 C前后皆厂 D前后皆店
43.鲁尔工业区内有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其中主要的天然河流为( )
A多瑙河 B莱茵河 C塞纳河 D泰晤士河
44.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是( )
①区域经济一体化 ②经济全球化 ③世界政治多极化 ④地缘合作与冲突并存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5.美国西部历史上曾经发生大规模的沙尘暴天气,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过度开采地下水 B.过度砍伐 C.过度开垦 D.过度樵采
46.20世纪中后期时,盛极一时的鲁尔工业区哪个工业部门衰落最明显( )
A.采煤和化学工业 B.钢铁和机械制造 C.化学和机械制造 D.煤炭和钢铁工业
47.关于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法国工业的心脏” B.鲁尔区铁矿资源丰富
C.区内均为人工运河,交通便利 D.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优势
48.鲁尔区的钢铁公司把高炉建在荷兰的海边,其原因是( )
A.荷兰海边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B.荷兰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荷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为了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进口的铁矿石
49.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C.增加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 D.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50.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
51.下列关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C.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 D.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52.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城市与乡村界限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
B.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C.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
D.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
53.下列有关“一镇一品”模式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  ②便于相互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 ③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 ④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首先得益于(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C.著名的侨乡,广大侨胞的投资、引商、引资 D.劳动力资源丰富
55.在夯实基础阶段,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属于( )
A.资金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劳动密集型工业 D.资源密集型工业
56.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从“三来一补”起步的。“三来一补”是指( )
A.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B.来人指导、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C. 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进口贸易
D.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人指导和补充贸易
57.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C.外贸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 D.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58.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区域经济中,产业的转化趋势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B.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
C.第一产业超过第二产业 D.第一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59.关于区域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
B.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增长的重要力量
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逐步形成
D.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扩大
60.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中,不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是( )
A.广西 B.新疆 C.西藏 D.贵州
Ⅱ卷
二、综合必答题:61—62题(共30分)
61、读下面的某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5分)
(1)从图中国家的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属于 带和 带(温度带),发展农业生产的 条件较为优越。(3分)
(2)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农业区(带):(3分)
④ ,⑤ ,⑧ 。
(3)⑨农业带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1分)
(4)分析①农业带形成的原因。(8分)
62、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分析回答。(共15分)
(1)图中数码表示的箭头含义分别是:①是晋煤外运,②是 ,③是 ,④是 。(3分)
(2)①与③调出的能源分别是 、 。(2分)
(3)②的主体工程调出的资源主要来自 盆地和陕甘宁地区,铺设管线到 市。(2分)
(4)简述②工程建设的战略意义。(8分)
三、综合选答题:63—64,每题10分。说明:两道题选择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道题均作答,则以第一题为准评卷给分。(共10分)
63. 简述湿地的重要作用。(10分)
64.简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0分)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 试 卷 答 题 卡
命题时间:2012年.7月10.日 命题人:许战荣
Ⅱ卷
二、综合必答题:61—62题(共30分)
61、读下面的某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5分)
(1)从图中国家的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属于 带和 带(温度带),发展农业生产的 条件较为优越。(3分)
(2)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农业区(带):(3分)
④ ,⑤ ,⑧ 。
(3)⑨农业带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1分)
(4)分析①农业带形成的原因。(8分)
62、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分析回答。(共15分)
(1)图中数码表示的箭头含义分别是:①是晋煤外运,②是 ,③是 ,④是 。(3分)
(2)①与③调出的能源分别是 、 。(2分)
(3)②的主体工程调出的资源主要来自 盆地和陕甘宁地区,铺设管线到 市。(2分)
(4)简述②工程建设的战略意义。(8分)
三、综合选答题:63—64,每题10分。说明:两道题选择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道题均作答,则以第一题为准评卷给分。(共10分)
63. 简述湿地的重要作用。(10分)
64.简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0分)
答案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试 卷
命题时间: 2012年7月7日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I.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film B. a book C. a record
2.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doing
A. Playing a ball game B. Cheering for Oxford  C.Watching a football match
3.Why will the man go to Edinburgh
A. to drive the woman there B. to have a meeting in Glasgow C.to meet some important people
4.What did the woman do yesterday evening
A. she ate out B. she saw a film C. she visited a friend
5.When is the pop show
A. At 7:30 B.At 8:20 C. At 8:30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8小题
6.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At an airport B. on a road C. in a hotel
7.When will the woman have to check out tomorrow
A.at 12:00 B. at 2:00p.m C. at 2:30 p.m
8.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should do
A. Leave some time earlier B. Keep her room clean C. Leave at 5:30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10题
9.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the weather will be like in the afternoon
A. foggy B. clear C.windy
10.How will the man get the weather information
A.He’ll listen to the radio B. He’ll ask the weatherman C. He’ll make a telephone call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14题
11.Who is Frank Stone
A.a patient of Dr. Milton’s B. A friend of the woman’s C. a visitor to the clinic
12.Why won’t Mr. Stone come to the clinic tomorrow
A.He can’t spare the time B. The clinic will be closed C. Dr. Milton won’t come to work
13.When is the clinic open in a week
A.From Monday to Friday B. On weekdays except Thursday C. During the whole week
14.what time has finally been fixed for Mr. Stone to come
A.5:30 p.m. Wednesday B. 6:15 p.m., Wednesday C. 6:15p.m., Thursday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What has made working at home possible
A. Personal computers B. communication industry C. living far from companies
16.Why do some people prefer working at home
A. to save time B. to get more jobs C.to make more money
17.what might happen in the future
A.The British firm could move to Belfast
B. We might work at home for a foreign company
C. we could call for the labour in Spain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Where does the speech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museum B. in a restaurant C. in the speaker’s home
19.What is the kitchen like
A. it’s full of wooden tables B.it can hold hundreds of people
C.it is a big room with a high ceiling
20.What does the speaker mainly suggest
A.the home design tells us about social changes
B. the kitchen is always the centre of family life
C. the family kitchen should be well designed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II.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21. —What’s population of our city
—It has population of 8 million.
A, /; / B, a; the C. the ; a D. the ; the
22.—I’d like to invite you to dinner this Saturday, Mr. White.
— .
A . Oh, no. let’s not B. I’d rather stay at home.
C. Oh, no. That’ll be too much trouble. D. I’m sorry, but I have other plans.
23. —A new film will be on tonight. Will you go to see it
—If you don’t go , .
A. so do I B. nor do I C. so will I D. neither will I
24. We the postcards yesterday, but it didn’t arrive.
A. should receive B. ought to receive
C. ought to have received D. must have received
25. Only after they had discussed the matter for a few hours _______a decision
A. they reached B.did they reach C. they reach D. do they reach
26. Every morning Helen goes for a jog, with her dog ________ after her.
A. run B. ran C. running D. to run
27.We hadn’t planned to meet. We met __ chance .
A.of B. in C. by D. for
28.Dr. Smith, together with his wife and daughters, __ visit Beijing this summer.
A.is going to B. are going to C. was going to D. were going to
29.---Which would you rather ___ , tea or coffee
---Neither. I would like some bread if you don’t mind .
A.to have B. have C. having D. done
30.In fact, most people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___ than they were two years ago because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poorer off B. badly off C. worse off D. richer off
31.---I can only spare ten minutes for you . Could you speak your plan ____
---OK. All right.
A.in general B. in advance C. in detail D. in particular
32.In the most web citizens’ opinion, we should __ Emperor Qin’s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秦始皇兵马俑)rather than dig them out again.
A.defend B. survive C. preserve D. rescue
33.---Bob looks upset. What has happened to him
---Perhaps his failure to the exam___ his low spirits.
A.accounts for B. looks for C. makes for D. takes for
34.News came from the school office ___ Wang Lin had been admit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A.which B.what C. that D.where
35.Now my hometown is ___ it used to be .
A. three times larger as B. as three times larger than
C. larger as three times as D. three times as large as
III.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teacher let her class play a game. The teacher 36 each child to bring a bag 37 a few potatoes. Each potato will be 38 a name of the person that the child 39 , so the number of potatoes that a child will put into his/her bag will 40 the number of people the child hates.
Some children had two potatoes; some had three and others had up to 41 potatoes. The teacher then told the children to 42 the bag wherever they go for a 43 .
44 the days went by, the children started to 45 because of the unpleasant smell coming from the rotten(腐烂) potatoes. And the students with five potatoes also had to carry
46 bags.
After a week, the teacher asked, “How did you feel?”the children started complaining(抱怨)about the 47 they had to 48 . When they had to carry the heavy and 49 potatoes everywhere they went.
Then the teacher said, “This is the 50 where you carry your hate for somebody 51 your heart. The smell of hate will 52 your heart and you will carry it with you wherever you go. If you cannot 53 the smell of rotten potatoes for just one week, can you imagine 54 it is like to have the smell of hate in your heart for your 55 .
36. A.warned B. liked C. told D. preferred
37. A. containing B. putting C. covering D. included
38. A. called B. given C. used D. offered
39. A. missed B. hates C. likes D. appreciated
40. A. depend on B. decide on C. set down D. write down
41. A. six B. two C. ten D. five
42. A. bring B. wash C. carry D. take
43. A. week B. day C. month D. holiday
44. A. After B. Until C. Before D. As
45. A. cry B. complain C. laugh D. disagree
46. A. heavier B. lighter C. bigger D. older
47. A. happiness B. joy C. trouble D. sadness
48. A. get along B. go over C. be settled D. go through
49. A. funny B. smelly C. tasty D. dusty
50. A. situation B. view C. expression D. sign
51. A. without B. outside C. with D. inside
52. A. injure B. keep C. pollute D. protect
53. A. like B. bear C. escape D. throw
54. A. whom B. how C. which D. what
55. A. youth B. school life C. lifetime D. childhood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IV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阅读下面四篇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短文后各题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第一节(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A
Win $ 50 in the Coolest Gadget of the Week
Look at what’s the coolest gadget (vote for a chance to win $ 50).
Cryo S: A Cool Netbook Cooler
Like the other devices of NZXT, the Cryo S was designed to provide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at PC gaming. It has two adjustable 120mm fans that provide powerful cooling.
The full post can be found on Trends Updates.
Starry Night Bed
Are you having trouble getting that good nights sleep that you’re needing Well, not any more. Why not take a look at the Starry Night Bed The Starry Night Bed is a great new invention which will revolutionize the way in which you sleep. Not only is this bed fashionable and comfortable but it’s also a gadget heaven. With this bed you get many added gadgets including anti-snore technology, movie projector with speakers,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many more.
The full post can be found on Tech Styling.
Fugoo—talking gadgets
Fugoo gets all your appliances(装置,设备) talking to each other so your alarm clock could first wake you up and then tell the coffee machine to start working while checking traffic conditions online to tell you how long it will take you to get to work.
The full post can be found on Decide What to Buy.
Vote What is this week's coolest gadget
〇 A Cool Netbook Cooler
〇 Starry Night Bed
〇 Fugoo—talking gadgets
56. Where can you find the full post of the “Cryo S”
A. Tech Styling. B. Super Cool Pets.
C. Decide What to Buy. D. Trends Updates.
57.If you buy a Starry Night Bed, you can get all the following gadgets EXCEPT ___________.
A. temperature control B. movie projector
C. adjustable fans D. anti-snore technology
58. From this passage, we learn that Fugoo can_________.
A. check traffic conditions B. wake you up
C. take you to work D. make coffee
59.Where does this advertisement probably come from
A. A magazine. B. A website. C. A newspaper. D. A textbook.
B
A lot of teachers hate doodlers(乱写乱画的人)during classes.“Pay attention!”Teachers will often warn doodling students,sure that they must be daydreaming.
However, according to a recent study, doodling while listening to a boring lecture helps concentrate the attention:
Andrade,a psychology professor in England asked participants(参加者)to listen to a boring lecture. Half the participants were told to color in squares and circles freely on a piece of paper while listening to the lecture.The other half weren’t given a task.After it was over, the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retell the lecture.
Those given the doodling task(color in squares and circles)remembered 29 percent more information than the non-doodlers.Andrade said.
“If someone is doing a boring task,like listening to a dull conversation,they may start daydream,”said Professor Andrade.
“Daydreaming distracts(使分心)them from the task,resulting in poorer performance.A simple task,like doodling,can stop them from daydreaming without affecting their performance at the task,”he said.
So the next time you’re doodling during a class,and you hear“pay attention”,you can tell the teacher with confidence that you’ve been paying attention to every word.
60.Teachers hate doodlers because they thought .
A.doodlers are not good at study B.doodlers are doing no task
C.doodlers pay no attention in class D.doodlers are not polite to them
61.According to the text,it is helpful to doodle when .
A.a boring lecture is given B.an interesting story is told
C.watching a long TV programme D.having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
62.Professor Andrade thinks .
A.those given the doodling task can remember less information
B.if you have daydream during classes you’ll have a good memory
C.daydreaming is better than doodling
D.doodling can stop us from daydreaming
C
The famous director of a big and expensive movie planned to film a beautiful sunset over the ocean so that the audiences could see his hero and heroine in front of it at the end of the film as they said goodbye to each other for ever . He sent his camera crew(摄制组)out one evening to film the sunset for him .
The next morning he said to the men , “ Have you provided me with that sunset ”
“ No , sir . ” the men answered .
The director was angry . “ Why not ” he asked .
“ Well , sir , ” one of the men answered . “ we’re on the east coast here , and the sets in the west . We can get you a sunrise over the sea , if necessary , but not a sunset . ”
“ But I want a sunset ! ” the director shouted . “ Go to the airport . take the next flight to the west coast , and get one . ”
But then a young secretary had an idea . “ Why don’t you photograph a sunrise . ” she suggested . “ and then play it backwards Then it’ll look like a sunset . ”
The camera crew went out early the next morning and filmed a bright sunrise over the beach in the middle of a beautiful bay(海湾). Then at nine o’clock they took it to the director . “ Here it is sir . ” they said , and gave it to him . He was very pleased .
They all went into the studio(摄影棚). “ All right . ” the director explained . “ now our hero and heroine are going to say good-bye . Run the film backwards so that we can see the ‘ sunset behind them . ’ ”
The “ sunset ” began , but after a quarter of a minute , the director suddenly put his face in his hands and shouted to the camera crew to stop .
The birds in the film were flying backwards . and the waves on the sea were going away from the beach .
63. One evening , the director sent his camera crew out .
A. to watch a beautiful sunset B. to find an actor and an actress
C. to film a sunset scene on the sea D. to meet the audience
64. Why did the director want to send his crew to the west coast
A. Because he changed his mind about getting a sunset .
B. Because he wanted to get a scene of sunset .
C. Because it was his secretary’s suggestion .
D. Because he was angry with his crew .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The crew had to follow the secretary’s advice .
B. If you want to see a sunrise , the east coast is the place to go to .
C. The camera crew wasn’t able to film the scene the first day .
D. The director ordered his crew to stop filming the “ sunset ” .
66. The director wanted to film a sunset over the ocean because .
A. it went well with the separation of the hero and the heroine
B. when they arrived at the beach it was already in the evening
C. it was more moving than a sunrise
D. the ocean looked more beautiful at sunset
67. After the “ sunset ” began , the director suddenly put his face in his hands .
A. because he was moved to tears
B. as he saw everything in the film moving backwards
C. as the sunrise did not look as beautiful as he had imagined
D. because he was disappointed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ero and heroine
D
For thirty years, Johnson arrived at work at 9A.M. exactly. He never missed a day and was never late.
However, on one particular day, 9A.M. passed without Johnson’s arrival, it caused a sensation (轰动). All workers stopped and wait, and the boss himself looked at his watch and complained.
Finally, exactly at ten, Johnson turned up, clothes dusty and torn, his face hurt and bruised(挫伤), his glasses bent. He limped painfully to the time clock, struck in with a strong fist, and said, knowing that all eyes were upon him, “I fell and rolled down two flights of stairs in the subway and nearly killed myself.”
But the boss said, “And to roll down two flights of stairs took you a whole hour ”
68. How long did Johnson work in the company
A. 9 years. B. 10 years. C. 20 years. D. 30 years.
69. What did the other workers do when Johnson was late for work
A. They were waiting for Johnson.
B. They did their work as usual.
C. They complained against Johnson.
D. They were excited to see Johnson was late.
70. What does the boss mean when he said “And to roll down two flights of stairs took you a whole hour ”
A. He was worried about Johnson’s health.
B. He was glad that Johnson was late for work.
C. He was surprised at Johnson’s being late for work.
D. He wanted to know more about the reason for Johnson’s being late for work.
第二节:(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As we all know pollution is getting worse on the earth. Everybody of us has our own duty to protect our earth and we can do our best in our daily life and make a difference. Here are some tips.
★Reuse plastic packages. Throwing away plastic wrappings adds greatly to the amount rubbish.
71 If you take a look around your home you will most likely find a new possible way to reuse the bags.
★Use organic (有机的) cleaners. Organic cleaners have almost no pollutants and are much better for not just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you and your families. Think about your pets which walk across the floor and then lick their paws __72 .
★ __73 take a look at all your toilets and faucets (水龙头) in the house. If any toilets run much longer than they should, adjust them so they are a bit more efficient. If you have a faucet or sink that drips, fix it . Those little drips can really add up .
★Use energy-efficient bulbs. Energy-efficient bulbs can really help in reducing your electricity payment every single month. 74 Energy-efficient bulbs stay cool requiring very little energy to light.
★___75 Do you live in or near a city and have access to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Try taking the bus or subway a few times per week. This will help in reducing the amount of vehicle pollutants in the air.
A. Save water.
B. Improve the equipment.
C. Use public transportation.
D. Organic cleaners are better to use at any time.
E. Regular bulbs give off a great amount of heat only wasting more power.
F. Whenever possible if you use plastic bags , try reusing them for something else.
G. Plastic packages can be used to create artistic works instead of throwing them away
注:请将七选五的答案写在二卷的答题卡上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英语 试 卷 答 题 卡
命题时间:2012年7月7日 命题人:袁丽虹
七选五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
71________ 72_______73_______74________75_______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2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干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次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If you walk around in some public places , you will notice most of smokers are young people
and some are stil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 It is said that in China the number of people smoking
are about 45% . Why do so many people smoke Some think smoking gives themselves pleasure .
Some even think that smoking can refresh them . In the fact ,smoking is a bad habit that makes
great harm to people’s health . Studies of smoking shows that many kinds of diseases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smoking. Smoking itself is a waste , that costs one so much money . Besides
, many fires are often causing by careless smokers . Today more and mor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want to give up smoking . If you are not a smoker , never start .
第二节:书面表达(共15分)
下面是一个关于中学生怎样使用零用钱的调查结果,请根据表格提示写一篇文章。
零用钱的使用现状 1. 购买书籍、学习资料,约占55%;2. 饮食方面,约占27%;3. 娱乐方面(上网、玩游戏等),约占18%。
零用钱的使用建议 1. 购买学习用品;2. 把零用钱积攒起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3. 你的看法。
〖写作注意〗1. 文章要涵盖表格内的所有内容;2. 词数100-120。
零用钱:pocket mone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英语答案
短文改错(共10分)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书面表达(共15分)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 治 试 卷
命题时间:2012 年7月10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在我国,要保证人民充分享有民主,就应该(  )
①加强专政职能,打击侵害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为 ②不断扩大人民民主范围,使所有的人都享有民主 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④坚持依法治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当公共权力被滥用,当政府官员不尽职,造成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受到损害、人民群众的权益受到威胁时,公民,请举起手中的利剑,依法同腐败分子作斗争。回答2-3题。
2.公民手中的利剑是指(  )
A.公民的监督权 B.公民拥有惩罚权 C.公民的选举权 D.公民的罢免权
3.作为一个公民,在举起手中的利剑时(  )
A.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B.要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C.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
D.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 2007年9月19日上午,由枣庄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枣庄国际石榴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隆重开幕。共有1338名国内外客商参加这次投洽会,带来了182个投资签约项目,合同利用外资140多亿元。材料中政府履行的职能是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5.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三令五申严厉禁止和查处“形象工程”,根本原因是“形象工程”
A.有损当地政府的威望,影响了中央权威
B.缺少透明度,容易导致腐败
C.劳民伤财,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行使
6.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就是要求
①各级党组织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行政 ②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③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处理国家行政事务 ④各级司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 起初,深圳“率先”在全国提出了200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两年后又“率先”将这个时间表推迟到了2010年,同时又大规模修正了现代化指标。这体现了深圳市政府
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B.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在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D.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
8.2010年4月15日,湘西小镇溆浦县一选区6444名选民投票罢免了被判刑的县人大代表米某。这说明:
A.选举人大代表和罢免人大代表是选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B.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C.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D.人大代表依法参与行使国家权力
9.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在促进政府解决物价、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
A.行使提案权,依法提出有关问题的议案 B.行使质询权,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方案
C.行使立法权,按照人民的意志制定法律 D.行使决定权,对国家重大事务做出决定
10.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以154票赞成,2票反对,4票弃权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这说明( )
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B.法律是多数人意志的体现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D.法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2.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 )
①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③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④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形成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走进新时代》的歌词(节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上述歌词反映的事实表明了( )
①党的领导是关系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
②党具有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职能
③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④党带领我们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当前实行民主执政,一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二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这些制度,实行民主执政的根本目的是( )
A.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其领导核心地位
B.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5.中共中央建议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内容写入宪法。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目标 ②经济立法的职能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 政协的“定位、到位、不越位”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充分体现( )
A. 政协在参政议政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B. 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C. 政协是权力机关又是协商组织
D. 政协尽职尽责发挥其在政治生活的领导作用
17. 人大和政协的主要区别是( )
A. 前者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后者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 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C. 前者是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行政机关
D. 前者是我国的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性质,后者与国家性质无关
18. 在我国,每个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且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上述材料体现了( )
A. 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B. 各民族都有平等权利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C. 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D. 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地区事务
19. 我们之所以高度重视和维护民族团结,是因为民族团结( )
①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 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③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 ④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 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治基础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
B. 广大教徒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全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C.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D.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制定
21.当前,对伊朗核问题,美国和日本呼吁联合国安理会采取行动,俄罗斯和中国则表示反对。各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不同心态和做法表明
A.世界多样化格局已经形成
B.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C.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使得国家之间呈现出复杂的关系
D.国际社会向来纷纷扰扰,无统一的决定和行动
22.伊朗核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
A.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B.世界各国都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维护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国家主席胡锦涛早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就呼吁建立“和谐世界”,并宣布了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五项重要承诺。回答23—24题。
23.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建立“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表现在有利于
①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 ④消除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24.五项承诺中指出:中国将在3年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相关援助,为其提供包括防疟疾特效药在内的药物;帮助他们建立和改善医疗设施、培训医疗人员;培训培养3万名各类人才。这一承诺直接体现出
A.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C.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25.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高度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这体现了我国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外交活动是政府的中心工作
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结盟关系 D.不断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
26.在国际社会中,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各国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
27.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各国之间应该(  )
A.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B.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C.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D.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2009年7月2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了来华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据此回答28~29题。
28.胡锦涛在会见潘基文时说,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无论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全球性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是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多边合作,都需要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重要作用。这说明联合国(  )
A.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
B.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对各国政府具有普遍约束力
C.代表了各国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D.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29.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感谢中方对联合国工作提供的支持,期待着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合作。下列关于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②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③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的改革工作 
④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组织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0.近几年,全球太空探索热潮再度升温,人类探月成为太空探索新亮点。美国“奋进”号、“阿特兰蒂斯”号和“发现”号航天飞机先后升空。日本“月亮女神”探月卫星升空。俄罗斯、德国、印度、韩国等也提出向月球发射探测器。这些事实表明( )
A.全球太空探索己成为当今时代主题
B.科技进步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C.探月升温是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D.综合国力的较量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二、材料分析题((41题15分,42题25分,共40分)
41、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共2987名。第一次会议于2008年3月5日上午开幕。会议先后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审查并通过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并决定了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以及决定十一届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成人员的人选。同时大会共收到代表们针对医疗、住房、教育、安全、环保、 “三农”等问题的数千件议案和批评建议。
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知识?(15分)
42、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开幕。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1.5万名各界代表在具体减排目标和资金等两个议题上争吵不休。发达国家认为:地球只有一个,发展中国家须“行动起来”参与减排活动。发展中国家则认为:气候恶化都是发达国家造的孽。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的行动目标。发达国家向中国提更多要求是不合理的,中国采取的自主行动没有任何谈判余地。
材料二 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政府部门要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全社会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我国政府、我国公民在节能降耗上应分别承担的责任。(12分)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政 治 试 卷 答 题 卡
命题时间:2012年7月10日 命题人:刘海燕
41、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知识?(15分)
42、(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我国政府、我国公民在节能降耗上应分别承担的责任。(12分)
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时间:2012-7-14
第Ⅰ卷 阅读题
注意:1、单选题按题号涂在机读卡上
2、时间120分钟
现代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苏 词
傅成 穆俦
①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这种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曲子中缚不住”的感想来。
②同词体的解放相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我们拿“大江东去”(《念奴娇》)与“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而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等都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印象,即在于此。
③豪放词是苏词最为人瞩目之所在,但在其词作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也就是说,苏轼在词体的创作中也是全能的。他有大量的婉约词,格调却显得高远典雅,真诚健康,起到了将以浓艳为主的婉约调领挈至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更有大量的作品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或清空,或旷达,常能“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刘熙载《艺概》)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
④苏轼对于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而将《贺新郎》、《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长调在篇章结构、摘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或句读上作大胆的调整。工匠以创造突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样的类型。
1.下列对“以诗为词”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作上。
B.凡能入诗的题材内容均可入词。
C.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扩大了词的意象。
D.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
2、下列对“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的印象”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词词体解放。
B.苏词感情雄驰,笔力健拔。
C.“大江东去”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在宣泄力度上不同。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词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词人的奇情豪气。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B.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是全能巨匠.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或不易简单归类的词,都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积极向上。
C.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
D、苏城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豪放词的开创、婉约词和其他多种风格词的创新、词的形式技巧音律的突破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7题
【甲】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乙】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4. 下列各句中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C.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必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5、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B.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
D. 方蔺相如持璧睨柱 方欲发使送武等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将相和”中,舍人的一番话从侧面烘托了蔺相如能忍能让的性格,突出了他心胸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
B.廉颇认为自己作为将军,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蔺相如凭借个人的口才获得赵王的提拔,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
C.蔺相如本是宦官头的舍人,心生嫉妒的廉颇就以此来挖苦攻击蔺相如,称之为“贱人”,表现出一种不平衡的心理。
D.蔺相如对廉颇的谦让之举,引起了门客不满,而他善于作比,委婉劝解,他的话传至廉颇耳中,深深地打动了廉颇。
7、翻译下列句子(8分)
(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分)
(2)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昭君怨
南宋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8.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5分)
9.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0、补充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
(2) ,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
(4)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 ,徒慕君之高义也。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7)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
(8) ,水随天去秋无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中秋夜里的一盏马灯
朱砂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时至今日,乡村里竟然还会停电,而且是在中秋节的晚上。
彼时,菜刚刚上桌,他正陪娘说话。哥哥在开啤酒,嫂子还在灶间忙活着,谁料却突然停电了,世界一下子掉进了黑暗,一如他此刻的生活。
2008年,美国的次级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一夜间席卷全球。他所在的投资公司破了产,不仅如此,家也散了,妻子留下一纸离婚协议书,带走了儿子和家里仅有的一点现金。他不怪妻子,只是委屈了只有6岁的孩子要面对一个破碎的家庭,一个可能此生再也见不到的父亲,一份从此寄人篱下的生活。
一想到儿子,他鼻子一酸,眼圈儿红了。
他点了根烟,习惯性地走出了客厅。
站在17楼的阳台上,看着楼下灯火辉煌的夜景,想着失业的自己,想着身上背负的也许一生都无法偿还的债务,想着即将因断供而被银行拍卖的汽车和房产,他苦笑,连哭的勇气都没有。
许多时候,人,总是在被生活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才会想到亲情。几天后,借着传统的中秋佳节,他回了老家,看望了瘫痪在床的母亲,并且,给爹上了坟。
来之前他便想好了,陪娘过完这个中秋,自己便彻底离开那座城市,浪迹天涯,走到哪算哪儿,他甚至希望,自己会因为某个意外而丧命,那样,所有的烦恼便会随之消失。
“这该死的电,早不停晚不停,偏偏赶着大家吃团圆饭的时候停。”母亲气嘟嘟地牢骚着。
“没事儿的,娘,咱有这个呢。”说话间,哥从柜子里拿出一盏马灯,点燃,屋里瞬间便有了光亮。虽然亮度比电灯差了不少,但并不影响吃饭,而且,只有一会儿,他便适应了这种暗淡。
接下来,一家人先后上了坑,围在母亲身边,话题从这马灯说开来,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聊着。
那个时候父亲是生产队上的饲养员,马灯是配发给父亲晚上给牲口加料用的。曾几何时,这盏马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他向伙伴炫耀的东西。与其它人家那些豆粒大小的煤油光比起来,这盏马灯简直就像大功率的探照灯。想来,那个时候可真幸福啊,在这马灯下,爹编苇筐,娘纳鞋底,他和哥哥做作业,偶尔,娘从柜子里摸出块冰糖来,给哥俩咬开,一人一半儿,含在嘴里,甜到脚底儿……
想到这些,他的心里,忽然就涌出一股温润。
娘不喝酒,也很少说话,偶尔夹口菜,更多的时候,娘只是乐呵呵地瞅着他们兄弟俩。
他和哥你一杯我一杯地对饮着,说小时候的事,说到兴起处,哥俩儿的嗓门越来越大。哥说他小时候偷了邻居张大爷院前的瓜,被张大爷找到家里来,他竟然对爹说谎是哥哥让他偷的,为此哥稀里糊涂地挨了爹一顿揍。他耍赖,不承认,说哥哥也窥视那瓜很久了,而且,瓜偷来后,哥哥也吃了。哥哥说他只吃了个瓜腚,而且不知道那瓜是他偷来的。
哥儿俩争得面红耳赤,嫂子乐得前仰后合的,娘更是高兴得咧着缺了牙的嘴,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欢喜得不得了。多日来的第一次,他忘了所有的烦恼,整个人都沉浸在童年的趣事里。那一晚,酒喝得高兴,话也很多,他和哥你来我往地划拳,嗓子都喊哑了。
夜里,睡觉时,嫂子给他抱来崭新的棉被,躺在娘的身边。他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日子可以过得如此踏实,好几次,他真想闭上眼睛不再醒来。
然而,说来还是会来的。第二天早晨,他不得不向娘告别。他很想就这样一辈子守在娘的身边,只要有口饭吃就行。可是,他不敢,他必须装得工作很忙的样子,他不想让娘和哥知道他此时的境遇。
和娘道了别,走到院子外,发动了车,正欲关上车门,哥哥双手抱着个小纸箱,放在了副驾驶座上,叮嘱他,回到家再看。
他疑惑地看了看哥哥,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和哥嫂说了再见,车驶出胡同,上了马路。虽然答应了哥哥,可他还是忍不住好奇,刚刚驶出村子,他便把车停在路边,打开了那个纸箱。
纸箱上面,是一张白纸,展开,哥哥的笔迹赫然入目:刚子,昨天你在爹坟前说的话我都听见了。电闸是我让你嫂子拉的,哥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哥却知道,电灯下能吃饭,马灯下也照样能吃饭。而且,不管停多久,这电迟早会来的,我们的下半辈子,生活在电灯下的日子肯定比生活在马灯下的日子长。
刚子,无论发生什么事,哥都希望,明年的中秋节,你不要让娘在眼泪里度过。
纸条下面,是那盏马灯和厚厚的一摞钱,几捆一百的,还有一沓散的,有五十的,也有十块的,甚至还有一块的。
虽然那些钱和他所欠的那些债务相比微不足道,但他却知道,那是哥哥所能给他的全部。
秋阳下,一个男人,抚着一盏马灯,泪流满面……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注意:本题的多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要涂在机读卡上)( )( )
A、中秋夜的这盏普普通通的马灯不仅是应急的照明灯,更是一盏照亮他的前程让他走出阴影的灯。
B、让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中秋夜停电是哥哥为能让“他”接受兄长的帮助而设的一个计策。
C、他觉得“真幸福”,是因为在追忆往事时,想起那时家里因有一盏其他人家没有的马灯。
D、马灯下,他和母亲、哥哥唠家常,忆往事,想到当年哥俩曾经为了偷瓜、吃瓜而争得面红耳赤。
E、“他真想闭上眼睛不再醒来” 的内涵很丰富,其中有家人的关爱让他觉得日子可以过得踏实的意思。
(2)、请分析3-6自然段插叙内容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5分)
                                        
                                        
(3)、哥哥说:“哥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哥却知道,电灯下能吃饭,马灯下也照样能吃饭。而且,不管停多久,这电迟早会来的,我们的下半辈子,生活在电灯下的日子肯定比生活在马灯下的日子长。”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4)、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哥哥”,还是“刚子”?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6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二(2)班班风正、成绩好,同学之间团结协作,举案齐眉,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
B.2010年2月22日,各方关注的许讯ATM机恶意取款被判无期徒刑一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控辩双方再次对簿公堂。
C.“五一”期间,各大城市服装市场热闹非凡,商家都摆出了积极迎战的姿态,除了引进质量优的产品外,还纷纷推出了降价、抽奖等促销活动,引得消费者慷慨解囊。
D.在2010年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那场罕见的旱灾的侵袭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前线救灾可歌可泣,后方支援可圈可点。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柳永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地方官的赏识,因而难免要对对方加以奉承甚至赞扬,这就使这首词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
B.《定风波》记叙的只是出游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词中寄寓了作者洒脱、放达的情怀,也表达了他对自己遭受政治打击的愤懑之情。
C. 承受着丧夫离乡之痛,李清照在辗转逃亡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珍爱的文物和古籍,还意外地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
D.辛弃疾对立有赫赫战功的孙权和刘裕的仰慕和赞扬,正说明了作者人到暮年仍旧壮心不已的气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
14、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15、仿照下面的句子,造两个句式一致,意思与整个语境吻合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4分)
当葱绿的叶子逐渐变黄,纷纷飘落时,我们却收获了累累的果实;当圣洁美丽的雪野消失后,我们却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 ;
,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如果没有失去,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获得。
16、把下面的五句话重新组合成一个长单句,给“银联标准卡”下个定义。要求:句意明确连贯,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①“银联标准卡”的卡面加贴有“银联”标志
②“银联标准卡”是国际标准银行卡
③“银联标准卡”由国内各发卡机构发行
④“银联标准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符合国际标准
⑤“银联标准卡”的卡号是以“62”开头
答:“银联标准卡”是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40分)
2011年除夕夜,“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组合、民工街舞团等“草根”明星经过选拔和自身努力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在全国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给人们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喝彩赞扬之声不断。不过,对于“草根”明星上春晚,中央歌剧院歌唱家,北京市人大代表马梅则发表了不同的意见,2011年2月8日的《新快报》登载了她的言论。她认为,“正规的艺术学校学生学了四五年上不去春晚,一些老艺术家一辈子也上不去,但一个在西单地铁卖唱的女孩,只因为媒体的报道,就成为名人上了春晚,是一种走捷径的做法。”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根据对材料的感悟,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④不少于800字。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10.默写 略
作文【运用指南】
2011年春晚,“旭日阳刚”和“西单女孩”等“草根”一族首次亮相春晚,但却遭到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马梅的炮轰。对于马梅所谓“走捷径”的批驳,我们认为,没有艺术的捷径,只有生活的真实。此素材适用于“艺术”“真实”“捷径”“乐观”“微笑”“草根”等相关的话题、材料和命题作文。
【角度一】草根上春晚不是走捷径。“西单女孩”从地铁站走红网络,得到了登上了舞台的机会,这本就是她的成功方式。要知道,全北京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地铁站卖唱,他们中有很多人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能从他们中脱颖而出,引人注目,“西单女孩”所付出的不一定比专业人士少。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卷
命题时间: 2012年7月
I卷(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题,合计60分)
1.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兼并战争 B.周王室衰微 C.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各国变法运动
2.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是
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
3.徽商、晋商等诸多商帮活跃于全国是在
A.两汉时期 B.唐宋时期 C.元代时期 D.明清时期
4.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5.对欧洲开辟新航路起决定作用的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商路
C.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D.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6.新航路的开辟导致其经济地位迅速下降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葡萄牙
7.下列那一点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A.工厂制的形成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市场经济基本形成 D.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8.“梅隆拉响警笛,胡佛敲起警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冲。”这首流传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美国民谣描绘的是
A.华尔街股市暴涨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经济危机爆发 D.美国经济繁荣
9.古人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A.实行社会救济 B.调整工业政策 C.整顿银行业 D.兴办公共工程
10.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A.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河 B.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D.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1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2.“一五”期间建立起来的中国过去没有的重工业部门有
①轮船制造 ②飞机制造 ③汽车制造 ④重型机器制造 ⑤航天器制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3. 为克服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4.“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④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16.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历史为邓小平的结论提供了依据,如
A.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D.俄国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
17. 既是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开放的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厦门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18.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19、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沿海地区形成的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 D、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20.“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21、“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22.影响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很多,包括
①西方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渗透 ②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③近代中国政局的变化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四大件”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80年代后: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彩电;当前:DVD、手机、电脑、汽车。导致“四大件”不断演变的决定因素是
A.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 B.企业对利润的追求
C.旧的“四大件”不够实用 D.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
24.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B.有利于美国进行大规模的商品输出
C.反映了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的绝对优势
D.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体制
25. 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维持美元价格 B赚取更多英镑 C支持浮动汇率 D制造金融混乱
26. 2011年6月以来,中国南方降雨频繁,造成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使灾区人民遭遇严重损失,灾后重建任务艰巨,中国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7.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这个在国际金融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协作,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汇兑的稳定,协助成员国在经常项目交易中建立多边支付制度的国际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世贸组织
28.西欧国家开始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有
① 经济政治上深受美国的控制 ② 受到苏联及东欧盟国的威胁
③ 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密切 ④ 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联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9.下列关于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于1967年 B.欧共体是美国主导下的经济政治集团
C.欧共体的成立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 D.欧共体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欧盟
30、有人以“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来形容北美自由贸易区,这说明
A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主导的 B加、墨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C美国对加、墨两国进行剥削 D实现三国合作是美国的最终目标
31. 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
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32.中国加入的经济合作组织有
①欧盟 ②世界贸易组织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 ④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33、“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说明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 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
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 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
34、2011年3月以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日本本国的蔬菜、海产品、汽车、电子等受到严重影响,而且日本在其他国家的产业链由于本土生产环节的停产或减产也受到了重大影响,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理应受到遏制
B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
C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独立性日益丧失
D日本是具有决定世界经济走向能力的经济大国
35.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 全球化的本质是西化
C.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36.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你认为这种观点
A.正确,因为全球化正是发达国家主导的
B.偏颇,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C.基本正确,发展中国家最好别趟这股浑水
D.基本错误,发展中国家应无条件支持
37、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38.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这一现象表明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
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
39.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
A和谐的人际关系 B礼貌待人
C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 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40.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里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学习思考相结合 D择优而教
41.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
42、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A.民贵君轻 B.人应互爱互利 C.反对掠夺战争 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43、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
A.韩非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44.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荀子认为
A、自然界变化有规律 B、人能够利用自然 C、人要保护自然 D、人无法改造利用自然
45、祭祀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月舞活动,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八日孔子诞辰时举行。同时,世界各地很多地方也同时进行“祭孔”活动。下列对全球祭孔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回归②体现儒家思想的影响力③体现了民族尊严和价值④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6、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47、“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下列言论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①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②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48、王阳明说:“王道息而伯术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无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谓天理者乎?”这评价的应是
A荀子思想 B董仲舒新儒学 C宋明理学 D维新思潮
49.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 它是封建社会的一种进步思想 B 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的需要
C 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主要内容 D 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50.董仲舒的新儒学包含①孔子的儒家学说②《公羊春秋》的大一统主张③法家思想④黄老之学和阴阳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1.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三教合一”这三教中不包含
A佛教 B道教 C儒教 D景教
52.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确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53.有关新儒学——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发展继承孔孟学说,有两个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B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对“理”的来源的理解不同
C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D陆王心学认为天理存于心中,是一种消极反动的思想
54.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代
55. 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取消农业税,河北灵寿农民自己出钱铸青铜鼎(下图),记录“告别田赋”这一亘古未有的大事。我国最早向个体农户征收“农业税”出现在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西汉
56.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
A.西汉 B.东汉 C.唐代 D.宋代
57.我国最早的职业商人产生在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代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代
58.清朝前期的商人“以末致富,用本守之”的做法,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力缺乏 D.资金短缺
59.对闭关政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封关闭疆,一概禁绝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往
B.有效地维护了民族独立,保证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C.严重削弱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稳定性
D.使中国长期处于与外界基本隔绝的状态,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6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
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
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 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61、6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63、6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61.(17分)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年的征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材料三:深圳的变化
(1)据你推测,材料一图片中的口号反映什么历史事件?(1分)
(2)材料二表明我国当时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3分)结合史实说明形成这个特点的必要性。(4分)
(3)分析材料三中左图到右图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深圳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给中国人民带来过哪些思想上的震撼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社会主义改革有什么新的认识?(3分)
62.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既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3分)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 (2分)
(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能表明这一宗旨 (2分)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 (2分)
(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3分)
请考生在第63、64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涂黑所选题目的题号。
63、(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后来孟子和荀子初步发展了儒家思想,在人性论方面,他们是一致的。西汉时期,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材料一中共有3处说法不符合史实,请指出错误并予以改正。(3分)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董仲舒传》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引起的改革在历史上有何影响?(4分)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3)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4分)
64. (1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讼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3分)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分)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末考试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