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数据及其特征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教 学 目 标 1. 认识数据,理解数据的概念,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数据,感受数据的多样性。 2.了解各种数据的记录方式,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的思维。 3. 理解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方法。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提升信息素养。教 教 学 学 重 难 点 点 重点:理解数据及其特征,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难点: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教 学 方 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探究法、实例分析法等教 学 反 思 本节是高一信息技术第一课,通过播放“中国空间站”视频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畅想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怀。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达到预期教学计划和效果。教 学 过 程 课程介绍 1.观看“中国空间站.mp4” (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畅想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热情。 2.介绍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的学习内容及课堂要求。 3.了解学生的基本操作水平和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摆正学习态度。 新知学习 明确本节课题和学习目标 教师引出数据,给出数据的概念 学生列举出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数据,感受身边数据的多样性。 数据的记录方式: 1.师生共同讨论和总结生活中的数据都有哪些记录方式。 2.教师介绍计算机中数据的形式——二进制 数据的基本特征 通过实例分析,教师讲解数据的基本特征 二进制 语义性 分散性 多样性与感知性 讨论探究: 各组同学查阅并分享能够体现数据基本特征的生活实例,同时讨论数据还有哪些特征。讨论的过程中利用熟悉的软件进行整理并分享结果 二进制 播放“计算机与二进制.mp4”片段,让学生理解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 二进制的基本规则 联系生活中常用的十进制,师生共同归纳出二进制的基本规则。 教师讲解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十进制:按权值展开 十进制→二进制:除2取余倒序法 巩固提高:哪个小组算得最快? (36)10=( )2 (11011)2=( )10 总结、作业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 作业: 1.常见的进制还有哪些? 2.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怎么相互转换?(共19张PPT)100010010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中国空间站目录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第三章 算法基础第四章 程序设计基础第五章 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123456第二章 知识与数字化学习第六章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1. 认识数据,理解数据的概念,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数据,感受数据的多样性。2.了解各种数据的记录方式,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的思维。3. 理解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方法。学习目标:123数据的概念数据的记录方式数据的特征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1231数据的概念生活中的数据2数据的记录方式心率:110次/分计算机中的数据文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数据03010204二进制语义性分散性多样性与感知性数据基本特征利用熟悉的软件进行整理并分享结果讨论探究各组同学查阅并分享能够体现数据基本特征的生活实例,同时讨论数据还有哪些特征。123认识二进制二进制基本规则1. 两个基本数码是0和12. 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 例如:1+1=103. 不同的数位对应不同的权值4.书写格式 (101110)2 或者 101110B十进制→二进制方法: 除2取余倒序法即将十进制整数除以2,得到商数和余数,用商数再除以2,依此类推直到商数为0为止,将每次得到的余数按照逆序排列,即为换算的二进制数的结果。例如:(21)10=( )2二进制→十进制方法:按权展开法例如: (1011 )2=( )101111将每一位上的数码乘以该位的权值,将所有的乘积相加即可1×20+1×21+0×22+1×23=算得快:(36)10=( )2(11011)2=( )10巩固提高1.常见的进制还有哪些?2.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怎么相互转换?课后作业数据改变生活51671116800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 数据及其特征 教案 数据与计算.docx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1.1 《数据及其特征》课件.pptx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1.1+《数据及其特征》课件中视频.mp4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1.1+《数据及其特征》课件中视频我国空间站 (1).mp4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1.1+《数据及其特征》课件中视频计算机与二进制.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