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班级生活有规则》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班级生活有规则》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
章节名称 《我们的班级》第6课《班级生活有规则》 学时 2课时
课标要求 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第二课。此课根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9条“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誉”中的“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并且做到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以及“动脑动手、有创意的生活”生活中第5条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推展游戏或推动活动而设计的。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低年级学段明确指出“培育学生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本课要落实的任务就是在引导学生共同商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理解和形成个人对班集体的责任感、权利和义务感,初步建立公民意识和规则意识。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概述: 本课是包含“班级生活放大镜”“大家一起来约定”以及“把‘约定’做成文明棋”这三个活动主题,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生活中各种各样遵守或不遵守规则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规则存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树立自觉遵守班规的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的公共生活。 本课分为两个版块:第一板块分为四个环节,从初识规则、感知规则、制定规则、遵守规则四个方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 第二板块也分为四大环节 主要以学习制作文明棋活动为载体,通过回忆规则,交流规则,践行规则,内化规则四方面,进一步加深对班级生活规则的记忆和理解,跟踪评价,借助评选班级、学校规则之星,引导学生内化规则,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重点 认识规则的重要性,关心班级生活,感受个人行为与班级的关系,提高自觉遵守班级规则意识。 运用班级规则,创造性地制作“文明棋”,树立自觉遵守班级规则的意识。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班级公共生活规则的制订与管理,自觉遵守班级规则的情感意识。把规则内化于心,引导学生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喜欢试探,好奇心强。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对于规则及其作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有时并不知道自己的一些行为违反了班级规则,从调查问卷不难看出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已初步建立,道德行为方面还缺乏落实,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和关注。 通过对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和观察,在规则意识方面,71.82%的学生知道应该遵守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59.7%的学生在情感上认同班级制定的规则,但是只有32.55%的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可见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情感远远比行动落实要好得多。 从课前的咨询、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孩子不能遵守规则的主要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感觉规则太多太麻烦,感觉不自由;2.规则都是老师制订的,不自主;3.有些规则不知道怎么做,规定不明确?结合上述调查结果,课堂中我们就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较弱,行为习惯不可能通过一节课就能养成,需要不断强化、认知,需要不断督促与管理,才能成为自觉的习惯。因此,我们将教学向课外延伸,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落实德育课程观,最终促进学生的习惯养成。
学习目标 1.游戏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班级规则对于班级公共生活的意义,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创设主题案例《米小圈班级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班级生活场景,一起合理地调整和设立制定班级规则,在“两难问题”辨析中进一步提升班级责任感与使命感。 3.制作并遵守“班级规则文明棋”,跟踪评价,评选班级、学校规则之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制作文明棋和下文明棋中,加深对班级规则的记忆和理解。 5.在下棋活动中明白从小学会在班级生活中遵守规则,才能成长为文明人。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课前预习本课,填写调查表,了解规则。2.观察班级的同学在平时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3.先在家中简单试做一下文明棋。
学习策略 本课分为两个版块:第一板块分为四个环节,从初识规则、感知规则、制定规则、遵守规则四个方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 第二板块也分为四个环节 主要以学习制作文明棋活动为载体,通过回忆规则、交流规则、践行规则、内化规则四方面,进一步加深对班级生活规则的记忆和理解,跟踪评价,借助评选班级、学校规则之星,引导学生内化规则,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应的学习方法采用自主研讨、交流、体验的方法,体会、感知班级规则的重要性,通过学生们亲身体验,参与班级规则制定这个过程,帮助学生逐渐理解和形成对班级的责任感,权利和义务,有助于规则意识的形成。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环节一、 游戏体验,初识规则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好吗?(猜拳大王) (不出示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玩的开心吗? 师:那怎样玩游戏,才能玩的开心、快乐、公平、公正呢?现在出示游戏的规则,再玩一次。 师:这一次玩得怎么样? 生:(学生非常兴奋) 生:(赢的开心,输的不开心没有游戏规则,不公平,玩游戏要有规则才开心)(开始玩) 生:(开心、公平)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创设生活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既拉近师生距离,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巧妙自然、不着痕迹地引出了“规则”,通过两次玩游戏的不同感受,感知规则的重要性,连小小的玩游戏也要有规则,才能玩的好。
环节二、 创设情境,感知规则 师:看来玩游戏也要遵守规则,离开了规则,游戏就无法有序、公平的完成。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家要讲规矩,出门在外要守规则,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大家每天生活、学习的班集体一样也有规则。我们一同看看米小圈的班级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米小圈上学记的绘本故事》 师:嗯,同学们观察的真认真,他们这些地方做得真不错,可是平时没注意的地方会对班级造成影响。让我们拿起生活“放大镜”去找一找吧! 出示绘本图片 情境一:下课了,米小圈飞一样的跑到一位同学面前,非要拉着本来要出去的同学玩,另一位同学也来拉这一位同学。这位同学被拉扯的很难受,就哭了。 情境二:阅读课上,同学们有的做手工,有的玩飞机,有的唱歌,原本肃静的课堂因此变得非常吵闹。 师:同学们,他们做的怎么样?我们班级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 发现了吗,有时候一些不好的行为会影响到整个班级。 大家说得真好。为了班级生活更愉快,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交通、法律、游戏等规则) (有些同学做的非常好 生1:同学们每次见到老师都会主动礼貌地问好。 生2:上课了,同学们都坐好安静的上课。 生3:上课时同学们都积极举手发言。 学生纷纷表示这样做的不对,有什么影响?并联系自己班级的情况谈谈想法和感受,可以说一说。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在参加集体活动时,班上每个同学都要遵守纪律。 生2:大家在校会上都应该像解放军叔叔那样站得有精神,要不然会影响我们班的形象的。 生3:是呀,我们应该把自己的衣服、红领巾整理好,然后站好不乱动。 设计意图: 借助米小圈绘本的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去捕捉感知班级生活中隐藏的规则问题,从正面和反面感悟到规则的重要性,并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由此萌发自觉遵守规则的愿望,让遵守规则成为学生心中的向往,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规则意识。
环节三、小组合作,制定规则. 师:同学们出的点子真不错,让我们把刚才讨论的内容好好整理整理,成为《我们的约定》吧! 师:刚才经过热烈的讨论,每个小组都拿出了一份《我们的约定》的初稿,我们来看一看。 师:同学们一下拿出了这么多约定,为了方便大家讨论,我们先给分分类。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每个小组除了给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定好了规则,还发现了一些其它的问题并且也做了约定。现在我们要把这些讨论意见集中起来成为全班同学都要遵守的规则,那么就需要多数同学的通过,咱们可以怎么办? 师:这个办法不错,我们就举手表决吧。 师:现在,咱们的约定内容已经定好了,接下来我们把《我们的约定》制作出来贴在墙上,这样可以时时提醒我们。也许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去制作,别着急,老师帮你们找了一些《班级公约》的照片,我们先来看看。 师:我看到大家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请组长和组员商量好各自的任务,开始你们的制作吧。 师:《我们的约定》已经“出炉”了大家一起欣赏欣赏! (分小组讨论约定内容,并填写学习任务单,老师巡视指导)(展示小组学习任务单) 生:就像选班干部那样举手吧! (通过《班级公约》的各项条款) (观看《班级公约》图片) (小组制作《班级公约》) 出示做得好的班级公约,大家一起学习评价。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细致指导学生按照提议---讨论---达成共识程序确定班级的规则约定,由扶到放,指导学生重点围绕班级生活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经历分析思考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参与制定规则,完善规则,内化道德品质。
环节四、辨析行为,遵守规则 师:榜样示范,学习21天习惯养成法; 师:辨析行为,我来支招.引导学生明确遵守规则要准备提前做事不给他人添麻烦,要自觉自律。 指导学生掌握21天习惯养成法来遵守规则。 设计意图: 这一板块主要通过规则童谣的诵读和班级规则表的发放,引领学生将课堂中得到的感悟迁移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从“他律”到“自律”,强化道德认识,最终规范学习行为习惯,提升学习品质。
达标 检测 师:借助评价表,课后评价。 做事不给他人添麻烦,要自觉自律。
板书 设计 班级生活有规则 制定规则 遵守规则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回顾规则 主持人:同学们,今年“中华成语班”的棋文化节开幕了,擂台赛马上开始。先由请八位新城学子出场。感谢各位学子带我们重温班规,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把他牢记在心中。 师:今年的擂台赛以“班级规则”为主题,需要同学们开动脑筋设计一副文明棋。 (八位新诚学子手执班规牌依次出场,并宣读。) 设计意图: 以棋文化节“擂台赛”的形式,让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仪式的教育中重温班级规则,引导学生进行“班级规则文明棋”的制订。
环节二、 设计文明棋体验规则 师:同学们,你们都下过棋吧?我们来看看棋盘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棋盘照片) 出示棋盘:起点、终点、棋格、方向标(板书)   小结:棋盘只有这些是不够的,怎样才能把这幅文明棋变成一副真正的棋呢,那就需要大家开动脑筋,相信你们一定可以。   2.师: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班级规则”,那我们可以想想怎么样把“班级规则”和棋联系起来?   预设:把班级规则放入棋盘中。   过渡: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完善棋盘。大家可以分小组讨论,交流。   遵守班规  进格   违反班规  退格(板书)   小结:同学们回答得真精彩,说的好不如动手做一做,请同学们拿出你手边的棋盘开始动手做一做。 同桌讨论  交流(评价: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都发现了……) 小组活动:完成设计文明棋的第二步:融入班级规则内容的设计。要求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意。   展示:邀请各小组代表对各自文明棋特色进行介绍。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分步骤逐层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制作文明棋。让学生将班级规则渗透到文明棋中,使得规则意识无形走入学生心灵,德心融通,对学生的心灵成长进行正向的价值引领。
环节三、 下文明棋 感悟规则 师过渡: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特色,可是下起来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挑选一副文明棋来试一试。(指名说) 预设一、同样是遵守班规的地方,为什么有的要进三格,而有的只进一格? 预设二、同样是违反班规,为什么有的只退一格,有的要退两格呢? (评价:同学们的想法真的太好了;你的设计太有趣了) 小结:同学们通过设计棋盘,不仅明白了规则存在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知道了规则能够让我们生活的更有原则性。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亲手制作的文明棋。(教师巡视)我发现有同学在下文明棋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回到了起点,小朋友们帮他想想,他为什么又回到起点了呢?他下次应该怎么做呢? .师:在玩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还能不能把你的棋盘设计的更合理呢? 师:和同学下文明棋怎样才能最先到达终点?  小结:遵守规则,我们进步会更快。让我们从我做起,争做守规则的文明人。 (学生交流 评价:原来违反规则后果严重;规则在生活中真的不可或缺) (学生交流文明棋中存在的问题。) (1)修改文明棋。 (2)展示修改后的文明棋。 (学生参与讨论,如遵守规则会前进地更快) 设计意图   通过三次情境问答,学生逐层深入地将规则意识内生于心。学生在下棋过程中反思日常行为,使得规则意识再次无形走入学生心灵,德性内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自我构建。
环节四、 交流心得 牢记规则 主持人采访小棋手: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成了小小的棋手,不光制作了文明棋,还和同伴一起参与了下棋,你和同学一起下文明棋时心情如何? 当你在下棋过程中受挫时,是否失落过呢?原因是什么?之后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师:同学们通过下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掉了坏毛病,通过下文明棋,你又收获了什么?   总结:本次棋文化节“擂台赛”圆满结束。同学们,让我们将代表规则的文明棋带入家中,制作家庭文明棋,小手拉大手,争做守规则的文明人。 生:高兴、兴奋、自豪 生:失落、懊悔 生:心情很糟糕 生:但是心里不服气,心想可以赢得胜利的,但是怎么没做到呢? 生:看来平时一定要改正不好的习惯,遵守规则。 生:班级的规则是靠大家互相监督、努力一起做到的。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与父母共做“家庭文明棋”的课外活动,让规则意识向家庭辐射,帮助学生成为品德的主人、人格的主体,实现“道德自觉”的愿景。
达标 检测 当你在下棋过程中受挫时,是否失落过呢?原因是什么?之后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同学通过下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掉了坏毛病,通过下文明棋,你又收获了什么?
板书 设计 班级生活有规则    (制作文明棋)    棋盘:起点、终点、棋格、方向标 内容:遵守班规  进格   违反班规  退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