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研制》情景线索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化学与材料研制》情景线索

资源简介

《化学与材料研制》情景线索
设计思路:这一节的内容与科学、技术、社会即STS教育紧密相联系,本节课的重点不在于获取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教学设计:
1玻璃——故事导入——各种玻璃介绍。
2塑料——跟着世博学塑料——塑料的危害
3复合材料——现代社会广泛应用
以这样的板块式的结构让学生对玻璃、塑料这样一些司空见惯的材料有了新的认识,本节的教学定位于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神奇作用上,体会通过化学方法可以使廉价、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质地优良、用途大的物质,通过有意混合可以改善物质的性能、扩展物质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化学在实现物质转化、改良物质性能进而服务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
[导入]:同学们,今天你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可是采光效果却很好,这些都是玻璃的功劳!那么,你们知道玻璃是怎么来的吗?
[展示情境]:
玻璃的由来:很久以前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有一艘腓尼基人的大商船来到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河口,
船上装了许多天然苏打的晶体。对于这里海水涨落的规律,船员们并不掌握。当大船走到离河口不远的一
片美丽的沙洲时便搁浅了。
中午到了,被困在船上的腓尼基人,索性跳下大船,他们决定在沙洲上埋锅造饭。可是沙洲上到处是软软
的细沙,竟找不到可以支锅的石块。有人突然想起船上装的天然结晶苏打,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搬来几十
块垒起锅灶,然后架起木柴燃了起来。饭很快做好了。当他们吃完饭收拾餐具准备回船时,突然发现了一
个奇妙的现象:只见锅下沙子上有种东西晶莹发光,十分可爱。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以为发现了
宝贝,就把他收藏了起来。其实,这是在烧火做饭时,支着锅的苏打块在高温下和地上的石英砂发生了化
学反应,形成了玻璃。
[介绍]:播放玻璃制造的视频
玻璃制法: 1、原 料: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SiO2)
2、方程式:
[介绍]:其实,根据大量的出土文物证实,3000 多年前西周时期,我们祖先就已经能够 制造 “玻璃珠”、“玻璃碗”、“玻璃屏”等玻璃制品了。到了汉朝,玻璃 制造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皇帝和皇妃们的住处门窗上已经按上了玻璃。
[展示图片]:

[讲解]现代玻璃制品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下面这些你都见过吗?
[展示]各种玻璃
钢化玻璃
防弹玻璃
玻璃纤维
[多识一点]课本P 136 从沙子到芯片
注: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神奇作用,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过渡]现在社会,除了玻璃,塑料也有了广泛的应用。那么,你知道塑料的由来吗?
[介绍]塑料的聚合过程
[情境]今年的世博会就是一个塑料材料的盛宴!那么,你知道世博会都应用了那些塑料材料吗?让大家一起,跟着塑料逛世博吧。
中国国家馆——让“中国红”如此夺目的就是国产高性能氟碳涂料,其颜色生命期长达15~20年。采用保温隔热的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和保温隔热涂料,让中国馆的建筑能耗比传统模式至少降低了25%。
阳光谷——世博轴长约1000米,宽100米、当中错落有致地分布着6个极为吸引眼球的倒锥形钢结构,这就是“阳光谷”。世博轴的索膜结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连续张拉索膜结构,每片膜单片面积1800平方米,总展开面积达7万平方米。索膜选用了聚四氟乙烯涂层玻璃纤维,膜材料厚度虽然仅为1毫米,但强度高,设计张力达到5吨/平方米,具有难燃、防紫外线、抗风化、高反射等特点,而且涂在表层的功能性材料使索膜具有自清洁功能。“阳光谷”不仅主体结构颇为讲究,细节之处也毫不马虎。为避免玻璃掉落造成人员伤害,其环状玻璃幕墙的两层玻璃之间夹入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片,即使玻璃破碎其碎片也会与PVB胶片粘在一起。
石油馆——石油馆披着近4000平方米的聚碳酸酯(PC)“外衣”。与建筑同寿命的PC“外衣”和建筑物外墙之间留有空隙,形成了保温隔热的空气夹层,是极佳的遮阳板,既美观又实用。
中国航空馆——中国航空馆表面的聚氯乙烯(PVC)膜厚度仅为0.7毫米,却足以承受一个正常成人的体重。
瑞士国家馆——瑞士国家馆的智能帷幕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降解;
日本国家馆——日本国家馆的外墙,采用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是一堵“会呼吸的墙”;
世博会一次性餐具——世博会期间的一次性餐具用生物质材料——“玉米塑料”制成。不仅是一次性杯子、托盘、包装盒,世博会上使用的路牌、胸卡、磁卡等也是由源于玉米的聚乳酸材料制成,彰显了绿色理念。
[情境]塑料的危害:为什么我们要大力倡导低碳生活,倡导使用环保购物袋呢?
白色污染的图片:
注:情感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过渡]塑料和玻璃结合在一起,又能形成什么新材料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介绍]玻璃钢
用途:
直升飞机 隐形飞机 隐形战舰
玻璃钢还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结语与作业]化学不仅神奇,还能“化腐朽为神奇”!
请你写一篇小论文,畅想一下50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