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少年当自强 课件(共28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少年当自强 课件(共28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单元 走向未来的少年
第5课 少年的担当
第二框 少年当自强
导入新课
“国家需要我们去,我们必须今天就去”。84岁的钟南山以党员本色,临危受命,成为那个冲在前面的人。战“疫”以来,救人、科研、开会、受访,马不停蹄,奔波劳苦。从抗击“非典”到阻击新冠肺炎,一次次挺身而出,一个个科学决断,一次次回应期盼……钟南山以铁血硬汉的担当、冲锋陷阵的逆行,成为民众心中的英雄。
思考:(1)从钟南山身上,你看到哪些优秀品质?
(2)这些品质对你的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少年强,中国强,我们要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热爱祖国
爱岗敬业
面对病毒,勇敢而坚毅,有担当。
探究一 少年强 中国强
探究新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发展取得新成就。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经过五年持续奋斗,“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我们青少年必将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
材料展示
电视剧《国家命运》剧情(节选)
剧情一 邓稼先和一批年轻的科技人员投入到原子弹库房的建设和原子弹的理论学习与研究之中。为加快两弹工程,宋任穷、钱三强等请苏联专家讲解原子弹原理,对方却不准做笔记。苏方的态度和做法,既让人难以理解,也难以让人接受。
剧情二 苏联专家离开之前,技术员张洁向列捷耶夫询问原子弹的结构,对方告诉她:“原子弹就像一个苹果。”这样的回答让张洁非常意外,然而对方却说:“以后你就会明白我的话。”
剧情三 1960年2月19日,第一枚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可正准备发射一枚从苏联购买的导弹时,苏方却提出不准使用中国生产的燃料,尽管它是完全合格的。孙继先、李福泽气得当场拍了桌子。当年7月16日,苏联宣布召回专家,撕毁协定,终止合作项目。
剧情四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的历史性跨越。
于敏、孙家栋、钱学森、程开甲、邓稼先、钱三强、郭永怀等。
思考:(1)你知道哪些为“两弹一星”设计研制和试验成功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2)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国家命运》的剧情,说说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是一种什么关系。
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少年中国说》
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少年中国说》里有少年强则国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那么,你是如何理解“少年强,中国强”的?
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是从天而降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少年要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
过去为了打破美国的核威胁,老一辈的科学家殚精竭虑,终于成功研制出核弹,中华人民共和国再也不用受制于人。如今美国依旧挥舞着“大棒”打压中国的崛起,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展示
钱学森的四次人生选择
报考大学时,钱学森做出人生的第一次选择:要学铁道工程,给中国造铁路。
在校园里目睹天空中的日本飞机,钱学森做出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要改学航空工程。他要学习能打下日本飞机的本事。
为了能掌握航空理论,以此来指导航空工程,钱学森做出了人生的第三次选择:从做一名航空工程师,转为从事航空理论方面的研究。
国家的需要使得钱学森做出了他人生的第四次选择:从学术理论研究转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设。
思考:(1)是什么原因促使钱学森做出了四次人生选择?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2)钱学森的四次人生选择无不围绕着国家进行,我们在树立理想的时候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3)分享交流:你目前有明确的理想吗?如果有,请说说你树立这个理想的理由。如果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理想,说说你树立理想的时候会关注哪些方面。
爱国和国家需要。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
肩负时代重任,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探究二 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
探究新知
材料展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明]顾炎武
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明知无望,然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
——[民国]蔡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先秦]儒家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
思考:(1)你从以上名言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
(2)请找出一位具有这种情怀的当代代表人物,并作简要介绍与评价。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中学时代背井离乡、历经烽火的求学路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品质,让他日后面对恶劣的科研环境仍甘之如饴;项目攻关的紧张时刻,他用音乐排解困顿,少年时的兴趣爱好让他终生受益。原名黄绍强的他改名“黄旭华”,寓意“中华民族如旭日东升般崛起”。为了工作保密,黄旭华30年没回家,父亲、二哥逝世他都未能奔丧。直到1987年《文汇月刊》刊发《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母亲含泪细看,认定主人公就是多年未归的三儿子黄旭华。有人问黄旭华,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理解的?他的答案是,“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爱国情怀
这种情怀不会发生变化。
不同时代的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变”指的是历史场景、历史责任的变化,“不变”指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种情怀是否发生了变化?变与不变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小结
新青年第35期“联合国女孩”陈皓演讲(节选)
大家好,我是新青年陈皓。
今年是我在肯尼亚常驻的第七年。很多人听到我在非洲工作,都会问我:“你怎么在那儿工作?什么时候去欧洲、去美国?”大家想到非洲,脑海中可能浮现的是贫穷、饥饿、疾病,甚至是犯罪。而我所经历的非洲,是辽阔的草原、人们的热情和这片大陆无穷无尽的活力。
……
在做新闻官的那四年,我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职责。那几年,非洲大象的数目急剧下降,而主要原因是象牙
材料展示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消费市场庞大,获取象牙的主要手段是偷猎、杀死大象。我们和国际刑警组织一起,将科学的数据转化为政策建议,呼吁成员国打击非法贸易,也针对民众开展了密集的宣传,呼吁他们改变消费野生动植物制品的习惯。
……
我所去过的很多国家,主政官员、老百姓的呼声其实都大同小异。他们渴望更好的发展,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干净的水、空气和土壤。我和我的同事处在如此幸运的时代,人们对健康地球的诉求赋予了这段环境外交事业日新月异的内涵。没有错过摆在联合国面前的时代车轮,是我们的小幸运。在最好的时代,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用生命力、经历和定力去换取一个属于我自己的人生。
谢谢大家,我是新青年陈皓。
思考:(1)你印象中的非洲是怎样的?非洲给大众的印象又是
怎样的?
我们眼中的非洲也许贫穷、饥饿,而陈皓所经历的非洲则是辽阔、热情和充满活力。只有走出去,我们才有可能看到一个别人眼中不一样的世界。
(2)阅读演讲材料,“在最好的时代,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用生命力、经历和定力去换取一个属于我自己的人生。”面向世界,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
从提高个人素养和行为能力方面回答。
对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提出的要求:
从提高个人素养方面: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同时,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从行为方面: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要从我们做起。我们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课堂小结
少年当自强
少年强
中国强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
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
青少年的情
怀与抱负
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当堂演练
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为此,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 
( )
A.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B.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学生
C.能够为班级着想,体谅父母的好青年
D.学习社会上的小混混,自力更生
B
2.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中国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句话体现了 ( )
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要学会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局部发展决定社会的整体发展
实现人身价值要有坚定的信念
D
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青年学生应该 ( )
①追逐梦想、实现梦想
②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
③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④以自己为中心,奋力拼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4.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这要求我们青少年
( )
①积极关切自己的问题和亲人的安危
②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③在世界复杂多样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④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④
D
5.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要从我们做起。我们应该 ( )
①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
②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
③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
④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