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五校联盟12—13学年高三上期调研考试(全科 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五校联盟12—13学年高三上期调研考试(全科 有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五校联盟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高三年级文综试卷
命题人:张志光 李颖 杜靖超
审核:洪杰 王海 王翠红
说明:
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试卷上.。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 共140分)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计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读图1,回答第1~3题。
1.N资源的分布
①低纬度地区缺失
②范围有季节变化
③主要在高纬和高山地区
④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N资源
A. 属于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B. 随科技发展储量可增加
C. 可能因全球变暖而减少
D. 被南美洲各国广泛利用
3.图中废物漂移方向
A. 受中纬西风带的影响
B. 沿北大西洋暖流流向
C. 改变国际海洋运输航道
D. 由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许多特大城市都很注重地面轨道交通和地下轨道交通(地铁)的建设,图2为“地面轨道交通对房地产的影响”,回答4~5题。
4.城市地面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负影响分别是
①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②降低市中心的房地产价值
③造成交通拥挤
④产生噪声污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地铁规划时,最适合作为基准图件的是
A.城市道路分布图 B.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图
C.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 D.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分布图
2012年7月21日10时开始,北京市出现历史少见的强降雨,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图3回答6~7题。
6.此次降水最强降雨集中在房山、门头沟等地的主要原因是
A.受高压脊的控制降水丰富 B.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形成抬升运动
C.夏季气温高形成对流雨 D.受暖锋系统控制形成长时间降水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内涝成因的是
A.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 B. 城市排水设施落后,排水能力差
C.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城市公园绿地等建在地势低洼处
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起初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高度降水量最大,过此高度后,降水量又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此一定高度称为最大降水量高度。图4为某地区最大降水量出现高度分布图(单位:千米),据此完成8~9题。
8.甲地区最大降水量高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原内部,且降水少 B.深居内陆,距海洋较远
C.光照强烈,地面蒸发强 D.气压低,降水量丰富
9.乙地区等值线弯曲的原因是
A.自然带向低纬度延伸 B.地势北高南低
C.山脉呈南北纵列分布 D.降水量南多北少
图5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判读10~11题。
10.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70°N B.75°N C.70°S D.75°S
11.当太阳光线处于b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A.120°W B.0° C.60°E D.180°
12. 对不同收入群体对物价变动的敏感度调查显示,收入1000元以下、1000元至3000元
之间、3000元至5000元之间、5000元以上对物价变动的关注程度依次为:46.6%、32.1%、29.5%、28.1%;物价变动的受影响程度依次为:45.9%、37.7%、32.5%、26.16%。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①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②居民收入和物价变动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③物价变动影响居民购买力,从而影响消费
④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占企业运营成本的50%左右,而在中国还不到10%。在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保证企业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②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
③要充分发挥再分配在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中的作用
④要维护好劳动者的相关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有这样一种观点:综观当今的世界,美国人掌握标准,站在最高端;日本人掌握技术,站在中间;中国人靠力气,只好在低端干苦力。改变这一格局的关键在于
A.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B.大量引进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
C.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对外开放经济水平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5. 2012年6月23日,秘鲁对进口自中国的服装和配饰启动反倾销调查。加入WTO后,中国已经成为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这警示我国企业
①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规模
②要走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之路
③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
④尽快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是
①某公民把浙江温州和江西新余两地官员出国考察的行程表贴在网上
②某教师因对教育局给予自己的行政处理不服而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③众多网民对市政府即将出台的公交车票价格调整方案提出建议
④某村民在村民大会上对本村的河道整治工程方案提出自己的建议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7.“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社会”,微博已成为公民参政问政的重要方式。很多政府官员、人大代表也开始通过微博,搭建与群众沟通的平台,通过微博参与政治生活
A.开辟了公民直接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有效途径
B.有利于上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了解民情,集中民智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C.有利于公民通过多种民主形式和渠道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
D.是公民有序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18. 以前人们曾认为:植树能从大气中取得水分,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滋养环境的作用。而今有人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科学的植树不但不会得到水分补充,反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剧沙漠化。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 真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不同的立场、观点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D.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人平等
19. “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是电影《2012》的台词,它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夺性破坏,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最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
20. 2012年2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面对全新的历史改革方位,改革者当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宽广视野,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不失时机的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创新,才能为党和国家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是因为
①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改革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③创新可以为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④应在实践中实现主观和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 华盛顿合作定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这主要是因为:合作者多了会分散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惰化合作者的积极性,容易产生组织内耗,减弱了群体工作效率。从辩证法角度看,破解华盛顿合作定律,应该
①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
②科学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2012年2月3日,2011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揭晓,评选出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开展这一活动的重大意义在于
①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催生思想变革
②奏响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巩固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
④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2012年6月23日,冀晋鲁豫辽五省“历史文化名村(镇)村(镇)长论坛”在蔚县落幕,为更好保护正一步步被逼进狭小“胡同”的一些具有传统民间文化色彩的古村落带来了曙光。保护古村落
①是人们精神活动的物质载体
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③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4.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
A.创立郡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开创科举制 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
25.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26.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地区的势力范围。使得那个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威胁,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风的直接威胁”喻指苏联的威胁
B.“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喻指冷战
C.古巴导弹危机属于“北风的直接威胁”
D.越南战争属于“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27. 中国是纸币的故乡,产生于北宋时期(1023年)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欧洲早600多年。然而,当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国门的时候,英格兰银行的纸币已经通行于世界,而中国却仍然用白银和铜钱作为货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府缺乏纸币流通的监督制约机制  
②政府滥发无信用纸币,造成纸币信用崩溃 
③海外贸易长期顺差,白银大量流入,原料易得  
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⑤海外贸易繁盛,白银相较纸币更具流通优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8.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29.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业集体化发展迅速,产品过剩,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30. 图6是各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变化图,其中代表中国的是哪一条曲线?
31. 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 “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 “存天理,灭人欲”
C.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 “学者须先立志”
32.俄国革命家赫尔岑曾说:“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卢梭所痛斥的“这种人的文明”是指
A.封建的等级制度
B.天主教会教权统治
C.资本主义私有制
D.西方的殖民侵略
33.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A.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
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
C.一治一乱的史观更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
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且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34.有人说:“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灯陷入信仰和精神危机
B.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
C.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的本性
D.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战争、疾病的威胁
35.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学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 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 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 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 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倾向
卷Ⅱ(综合题 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5题,共135分)
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由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1800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人,雪山和冰川面积约为全岛面积的65%,是一个气候恶劣的小岛,历史上无人问津。但是近30年来却引起了遥远的英国的极大兴趣。1982年4月2日,英国、阿根廷为争夺马岛主权而进行的“马岛之战”开始。马岛上空,硝烟未散。2010年2月,英国、阿根廷两国马岛争端再度升温,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材料二 图7为世界区域局部图,图8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地形图。
(1)读图简述马岛的地理位置。(6分)
(2)读图分析马岛的自然地理特征。(10分)
(3)结合图文资料从地理角度分析英国争夺马岛的原因。(8分)
37.(22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汽车工业和食品工业的成本与规模的关系示意图(图9)
材料二 美国某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分布图(图10)
(1)图9中,最有可能表示汽车工业的曲线是_________,简要说明判断理由(4分)
(2)美国某汽车企业在我国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其选址时主要考虑了哪些有利的区位条件?(10分)
下表为甲汽车制造厂所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汽车业之间的关系
汽车业 其他
GDP 85% 15%
就业人口 80% 20%

(3)该表所示关系说明该地的支柱产业是______________。(2分)
(4)我国汽车消费量猛增,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6分)
38. (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速9.9%。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将此称为“中国之谜”。?
材料二: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析材料一中“中国之谜”的原因并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4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的理由。(16分)
39.(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明代以前)
注: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说:“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材料二 到了近代,中国的农业科技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字狱、焚书坑儒等对文化的摧残,破坏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二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长期受儒学教育影响,认为只要学习古代先贤理论即可,忽视向农业生产者学习;三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深入探索研究,传统农业局限于经验,少有创新。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的?(8分)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探究我国近代农业科技落后的原因。(14分)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都在不断的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丽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4分)
材料二 英国具有议会传统。自13世纪开始,议会在王权集中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君主的信任,并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职权,独立性也不断增强。……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君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维持一种联盟的状态。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彼此扶助各自利益的实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霍布斯提出“必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然的话,在国内定要发生叛乱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内战”,这正符合英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到革命后期,英国整个民族认识到,议会掌握无所不包的权力是合法的,也是必须的。同时,一个贤明的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这种尊崇王室的心态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的。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后来君主登上皇位的原因密切相关。
——摘编自叶·阿·科斯明斯基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主要因素。(6分)
材料三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 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 “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 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 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6分)
材料四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4)材料四中,孙中山是怎样反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失败的?(5分)
(5)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
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陈独秀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
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
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犬阻力也”。
——《独秀文存》
大思想家伏尔泰从18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
1954年9月,毛泽东说:“郭沫若曾经用很多材料证明,孔夫子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是革命党,到处参加造反。说孔夫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那是孟子讲的。其实当时孔夫子周游列国,就是哪里造反他就到哪里去,哪里想革命他就到哪里去。所以此人不可一笔抹煞,不能简单地就是‘打倒孔家店’。……对孔夫子,自董仲舒以来就说不得了,‘非圣诬法,大乱之殃’。我们不能这样,我们要实事求是。我们对一切事情都要加以分析:好,就肯定;不好,就批评。”
——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对孔子(儒家思想)的看法。(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或对材料中几种观点进行辩证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二)选考题(5题,共25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写出所选题目的题号。
42.(10分)【旅游地理】
图11中A处为甘肃敦煌市附近的雅丹地质公园。图12为公园中的标志性景观“孔雀台”。读图回答问题。
(1)欣赏图11景观最适宜的方法是【 】(2分)
A.选择观赏位置 B.选择观赏时机
C.以情观景 D.抓住景观特点
(2)简要评价该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利用条件。(8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雷暴是指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美国是雷暴天气频发的国家,图13是美国年平均雷暴天气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分析图中数值最大区域多雷暴天气的原因。
44. (10分)【环境保护】
2012年2月20日央视《新闻1+1》播出《地面沉降,不能承受之重?!》,据悉我国发生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最严重的是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谷地。而在武汉白沙洲高架桥修建过程中,地面沉降次数竟然高达70余次。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的人类活动。(6分)
(2)请为防治地面沉降提出至少两个可行性的措施。(4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写出所选题目的题号。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把首都从平城(大同)迁往洛阳,促成鲜卑人的一次大规模南迁,以及随之而来的全面汉化。以平城为中心的代都地区的恶劣自然条件,决定了它对人口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一向热衷于汉化的孝文帝义无返顾地决定迁都洛阳,走向全面汉化之路。由平城一带迁往洛阳的移民约一百零八万左右,其中包括鲜卑文武百官及士兵二十万,以及这些人的家属。为了缓和部分鲜卑贵族不愿离开故土的情绪,孝文帝特许他们“冬则居南,夏便居北”,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冬天住在洛阳,夏天回到平城一带,这些人被称为像候鸟一样南北迁徙的“雁臣”。这当然是不得已的过渡方式,南迁与汉化的最终目标是不变的。孝文帝后来规定,迁居洛阳的鲜卑人,死后一律葬在洛阳,不许归葬代北,逐渐以洛阳为籍贯,割断与代北的联系。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6分)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迁都洛阳有何历史作用。(9分)
46.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密尔(1806年-1873年)认为,代议制民主中,民主的一面有其正面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依靠自己保护自己的权利,提高个人的尊严、独立性、自觉意识与公共精神。但是,代议制民主只应该体现于选民对其代表的选举和代表对政府的监督上面,至于政府的实际运作则应该交给那些专门知识的政治精英进行。密尔思想中的精英主义倾向是非常强的。
——摘编自《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根据代议制理论,定期参加议会选举是人民参与国家决策的一种理想形式,经人民定期选举产生的议会或总统,原则上是全体人民的代表。他们的决策权反映的是人民的意愿,但这种理论遇到了来自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挑战。……选民通过选举只能确定决策者,而并非参加实际的决策过程。
一-摘自《欧美学界对公民投票制度的研究》
(1)据材料一,归纳密尔对代议制的看法。(6分)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18、19世纪西方“代议制民主中"的“民主”的影响。(9分)
47.(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众所周知,两次世界大战是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近代史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把殖民地视为生死攸关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少数殖民大国为了打开闭关锁国的落后国家的大门,多次发动殖民战争,殖民大国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也进行过战争。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这些战争的继续,是殖民地瓜分完毕,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
但是,上述背景仅仅是世界性大战发生的一个原因。要认识世界大战,还需要看到20世纪围绕殖民地进行的战争与以往的时代不同,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和整体世界形成以后发生的,因此战争的特点和影响也与以往大不相同。
整体世界形成后,少数大国的殖民地和经济利益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这是以前所没有的现象。由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局部地区的利益会牵涉到全球性利益,因此,少数大国的争夺具有了全球性,局部地区的冲突容易转化为全面对抗,使得战争具备了转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世界大战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在冷兵器时代,世界性大战是不可想象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明了越洋电话、电报、汽车、飞机等现代通讯和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能够在广阔的地域及时指挥和迅速调动军队,使得战争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同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武器的发明,坦克、飞机、远程大炮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得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参战的国家只有动员国家的全部力量,才能够维持战争,这样,现代战争涉及的范围和残酷性远远超过了近代战争。这也说明,科学技术本身应该造福于人类是一旦用于战争,反而给人类造成更大的灾难。
可见,世界大战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战争认识的深化,世界大战是可以制止的。
——《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6分)
(2)“随着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战争认识的深化,世界大战是可以制止的。”试用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的史实论证上述观点的合理性。(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郑观应年表
时间 实践活动
1858年 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
1878年 李鸿章委托郑观应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2年 出任当时几至不能维持的轮船招商局帮办
1891年 任开平煤矿粤局总办
1894年 出版《盛世危言》,提出了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
材料二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记载:“考日本东瀛一岛国耳,土产无多,年来效法泰西力求振作,凡外来货物悉令地方官极力讲求,招商集股,设局制造,……”《盛世危言》问世之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一触即发之时,国内的民族危机感极重,该书出版后随即轰动社会及以极快的速度传播。
(1) 据材料一概括郑观应在19世纪80年代的主要历史活动。(6分)
(2) 据材料一、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郑观应的经世取向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9分)
河北省五校联盟调研考试高三年级文综试卷
政治部分答案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 D D B A B A C B B C D
38. (1)原因:
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这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基础。(2分)
②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分)
措施: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分)
②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竞争优势。扩大内需促进国民消费需求。(3分)
③处理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分)
④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分)?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应该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3分)所以我国政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国民消费需求。(2分)
②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并保障公民享有经济、文化等各项权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民权利应更好地得到落实和完善。(2分)因此我国政府解决国民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以缩小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分)
③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2分)
④我国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所以政府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以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分)
39.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农学等史书典籍以文字记载着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成果,使中华农业科技得以传承,是中国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4分)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独树一帜,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4分)
(2)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限制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古代中国知识分子落后思想和传统农业经验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近代农业的衰微。(4分)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我国封建统治阶级的 是近代农业科技走向落后的重要原因。(4分)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古代中国知识分子忽视了农业生产者的主体地位,不善于向劳动群众学习是 中国近代农业科技落后的重要因素。(3分)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封建专制思想和对古代先贤的盲目崇拜禁锢了人们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进步。(3分)
历史部分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D B A C D A C B A A D
40题:(25分)
(1)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议会拥有立法权并逐步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原则。(任选两点4分)
(2)主要因素:历史传统的影响;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君主某种程度上利益的一致性;启蒙思想提供的理论依据;英国民族的心理需求;“光荣革命”的推动等。(任选三点可得6分)
(3)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6分)
(4)反思:缺乏共和政治的社会基础;(3分)缺乏对国情的正确认识等。(2分)
(5)启示:民主政治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体制。(任选两点4分)
41.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
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观点:
康有为的观点:肯定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权威,将孔子打扮成“圣之时者”改革家。借助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有利于减小变法的阻力。
陈独秀的观点:反对传统的儒家思想传统。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任何活动。他的目标是想在中国建设一个以西方国家为模版的国家,所以他也就不得不全面地反对传统的儒家思想传统。
伏尔泰的观点:推崇儒家思想。他认识到:儒家的某些观点(如:“民为贵,君为轻”)是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的说教利于反对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
毛泽东的观点:既有对孔子思想糟粕的批判,也有对孔子思想精华的继承。古为今用,剔除其糟粕,留取其精华。
45.
(1)平城恶劣的自然条件;摆脱首都困境;全面推行汉化需要(6分
(2)促进洛阳繁华;便利全面推行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9分)
46.
(1)看法:培养公民意识;保障公民权;实行精英政治(6分)
(2) 影响:它践行了启蒙思想理论中的“社会契约论”等理论;推动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民主实践过程中存在弊端,如人民只是定期投票来确定决策者,未参与具体的决策过程(9分)
47.
(1)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体世界的形成
(2) 政治:加强互信和国际合作和地区合作。如联合国的建立、欧共体成立
经济:建立和健全国际经济体系,全球化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贸易总协定建立
思想上:和平主义思想盛行,欧美和新独立的国家出现了反战、反殖民主义、反霸权主义的思想和运动潮流。如不结盟运动(思想)(9分)
48.
(1) 积极参与洋务运动;提出社会改革方案,探索救国之路(6分)
(2) 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就;西学的进一步传播和影响;郑观应在洋务运动中对西方社会的了解日益深入 (9分)
河北省五校联盟调研考试高三年级文综试卷
地理部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A D B B D A C D C
二、综合题:
36.(24分)
(1)南半球(2分)、中高纬地区(2分)、南大西洋西岸(南美洲南端大陆东岸)(2分)
(2)以丘陵山地为主,北高南低(2分),温带海洋气候,寒冷湿润(2分);河流短小湍急(2分);温带落叶阔叶林(2分);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2分)。
(3)马岛扼太平洋和大西洋航道要冲(2分),距离南极大陆较近(2分),便于对南极的勘探和科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分);马岛周围大陆架广阔,石油资源和渔业等海洋资源丰富(2分)。
37.(22分)
(1)A;汽车工业成本高于食品工业(4分)www.
(2)①沿长江分布,水陆交通便利;(2分)②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2分)③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2分)④工业基础雄厚;(2分)⑤经济发达,资金雄厚(2分)
(3)汽车工业(2分)
(4)交通压力增大(2分);道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占用土地增多(2分);石油供需矛盾突出;环境污染加重等。(2分)
42. (10分)【旅游地理】
(1)A(2分)
(2)游览价值较高(景观审美和科研价值高;附近有敦煌石窟等景点,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2分);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远,市场距离远(2分);交通位置闭塞,交通通达性差(2分);地区接待能力较弱(2分)。
43.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蒸发旺盛,对流显著(2分);三面环海,水汽充足(2分);飓风活动频繁(2分);水陆温度不均,大气不稳定(2分);洋流加剧大气的不稳定性(2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44. (10分)【环境保护】
(1)过度开采地下水;大规模开采地下矿藏;建设高楼和重大的工程建筑;修建地下工程。(6分)
(2)加强地面沉降监测;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人工回灌地下含水层;加强管理和立法。(4分)
图1
可达性
到车站或轨道线的距离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图2
房山
门头沟
图3
图4

35°
N
S
a
b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河北省五校联盟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高三年级数学试卷(理科)
命题人:毛金丽 审题人:姚洪琪
说明: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若集合=( )
A. B. C. D.
2.复数,则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x=3,则输出y的值为( )
A.5 B.9 C.17 D.33
4.袋中有6个小球,分别标有数字1,2,3,4,5,6,
甲乙两人玩游戏,先由甲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
记下号码后放回袋中,再由乙摸出一个小球,
记下号码,若就称甲乙两人“有默契”,
则甲乙两人“有默契”的概率为( )
A. B. C. D.
5.如图,一个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主视图与俯视图分别是边长2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则其体积是( )
A. B. C. D.
6.已知,命题,则( )
A.是假命题; (第5题)
B.是假命题;
C.是真命题;
D.是真命题;
7.在中,( )
A.10 B.-10 C.-4 D.4
8.等轴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与抛物线的准线交于两点,,则的虚轴为( )
A. B. C.4 D.8
9.已知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若成等差数列,则数列 的前5项和为( )
A. B. C. 121 D. 31
10. 点A、B、C、D均在同一球面上,其中是正三角形,,
,则该球的体积为( )
A. B. C. D.
11. 求形如的函数的导数,我们常采用以下做法:先两边同取自然对数得:,再两边同时求导得,于是得到:,运用此方法求得函数的一个单调递增区间是( )
A.(e,4) B.(3,6) C.(0,e) D.(2,3)
12.是双曲线的左焦点,是抛物线上一点,直线与圆相切于点,且,若双曲线的焦距为,则双曲线的实轴长为( )
A.4 B.2 C. D.
卷Ⅱ(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计20分)
13.的展开式中的系数等于
14.将6位志愿者分成4组,其中有2个组各2人,另两个组各1人,分赴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四个不同场馆服务,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种.(用数字作答)
15.设实数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8,则的最小值为
16.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的最小值为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且
(1)求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
(2)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若成立 ,
求的取值范围.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四棱锥中,底面,,
.
(1)求证:面⊥面;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校高二年级共有学生1000名,
其中走读生750名,住宿生250名,现从该年级采用
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年级抽取n名学生进行问卷调
查.根据问卷取得了这n名同学每天晚上有效学习时
间(单位:分钟)的数据,按照以下区间分为八组
①[0,30),②[30,60),③[60,90),④[90,120),
⑤[120,150),⑥[150,180),⑦[180,210),⑧[210,240),
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已知抽取的学生中每天晚上
有效学习时间少于60分钟的人数为5人;
(1)求n的值并补全下列频率分布直方图;
(2)如果把“学生晚上有效时间达到两小时”作为是否充分利用时间的标准,对抽取的n名学生,完成下列2×2列联表:
利用时间充分 利用时间不充分 总计
走读生 50 25 75
住宿生 10 15 25
总计 60 40 100
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学生利用时间是否充分与走读、住宿有关?
参考公式:
参考列表:
0.50 0.40 0.25 0.15 0.10 0.05 0.025
0.455 0.708 1.323 2.072 2.706 3.841 5.024
(3)若在第①组、第②组、第⑦组、第⑧组中共抽出3人调查影响有效利用时间的原因,记抽到“有效学习时间少于60分钟”的学生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及期望;
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其中也是抛物线的焦点,点为与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且.(1) 求的方程;
(2)平面上的点满足,直线,且与交于两点,若,求直线的方程.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当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证明:.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A,B,C,D四点在同一个圆上,BC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E,点F在BA的延长线上。
(1)若,求的值;
(2)若,证明:.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以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是圆心在极轴上且经过极点的圆,已知曲线上的点对应的参数 射线与曲线交于点.
(1)求曲线,的方程;
(2)是曲线上的两点,求的值.
24.(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 5 :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1)若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解不等式.
河北省五校联盟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高三年级数学答案(理科)
1-5CDDDC 6-10DBBAA 11-12CA
13.15 14.1080 15.4 16.
17.解:(1)
……………………………………3分
………………………………………………………..4分
单调递增区间为:
解得:
故单调递增区间为:……..6分
(2)由正弦定理得:
B为三角形的内角 B= ………………………. 8分
+1
又 …………………10分
故2,3]…….. 12分
18. (1)证明:设PA=AB=BC=CD=a,连接AC,在RT△ABC中,AC=a,在直角梯形ABCD中易求得AD=a,所以在△DAC中有:AD2+AC2=CD2,∴AC⊥AD
又∵PA⊥底面ABCD ∴PA⊥AC ∴AC⊥平面PAD
∵AC平面PAC ∴面PAD⊥面PAC ……………6分
(2)以B为原点,BA,BC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则:
A(a,0,0),B(0,0,0),C(0,a,0),D(2a,a,0),P(a,0,a)
设平面PBC的法向量为=(x′,y′,z′),平面PBD的法向量为=(x,y,z), =(a,0,a), =(0,a,0),=(2a,a,0)
由⊥,⊥,⊥,⊥得:ax′+az′=0,y′=0,ax+az=0,2ax+ay=0
∴z′=-x′,y′=0,y=-2x,z=-x ∴=(1,0,-1),=(1,-2,-1)
∴cos<,>==
设二面角D-PB-C的平面角θ,由图形易知θ为锐角
∴cosθ=|cos<,>|=……………………………12分
(以B为原点,AD,AC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参照给分)
19. 解:(1)设第i组的频率为Pi(i=1,2,…,8),
则由图可知:P1=×30=,P2=×30=
∴学习时间少于60钟的频率为:P1+P2= 由题n×=5 ∴n=100…(2分)
又P3=×30=, P5=×30=, P6=×30=, P7=×30=, P8=×30=,
∴P4=1-(P1+P2+P3+P5+P6+P7+P8)=1-=1-=
第④组的高度h=×==
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未标明高度1/120扣1分)……4分
(2)
K2=≈5.556
由于K2>3.841,所以有95%的把握认为
学生利用时间是否充分与走读、住宿
有关………8分
(3)由(1)知:第①组1人,
第②组4人,第⑦组15人,第⑧组10人,总计20人。则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P(X=i)=(i=0,1,2,3)
∴P(X=0)= ==, P(X=1)= ===, P(X=2)= ===, P(X=3)= ===
∴X的分布列为:
P 0 1 2 3
X
EX=0×+1×+2×+3×===
(或由X服从20,5,3的超几何分布,∴EX=3×=)…………………12分
20.解:(I)由 知
设,,解得,
在上,且椭圆的半焦距,于是,
消去并整理得,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故椭圆的方程为. -------- 6分
(II)由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心为坐标原点,
因为,所以与的斜率相同,故的斜率。
设。由
设,所以
因为,所以,
解得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或. ------------- 14分
21.解:(1)的定义域为(0,+∞),
2分
当时,>0,故在(0,+∞)单调递增;
当时,<0,故在(0,+∞)单调递减;……4分
当0<<1时,令=0,解得.
则当时,>0;时,<0.
故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5分
(2)因为,所以
当时,恒成立
令,则, ……………6分
因为,由得,
且当时,;当时,.
所以在上递增,在上递减.所以,
故 ……………………9分
(3)由(2)知当时,有,当时,即,
令,则,即 …10分
所以,,…,,
相加得

所以,.……………12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1)解:∵A,B,C,D四点共圆
∴∠EDC=∠EBF 又∵∠DEC=∠AEC ∴△ECD∽△EAB
∴== 又∵=,= ∴=………5分
(2)∵EF2=FA·FB ∴= 又∵∠EFA=∠BFE
∴△FAE∽△FEB ∴∠FEA=∠EBF
又∵A,B,C,D四点共圆 ∴∠EDC=∠EBF
∴∠FEA=∠EDC ∴EF∥CD……………………………………………10分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解:(1)将M(2,)及对应的参数 代入得:得:
∴曲线C1的方程为: ( 为参数)或
设圆C2的半径R,则圆C2的方程为:ρ=2Rcosθ(或(x-R)2+y2=R2),将点D(,)代入得:=2R· ∴R=1
∴圆C2的方程为:ρ=2cosθ(或(x-1)2+y2=1) …………………5分
(2)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1
将A( 代入得:+=1,+=1
∴+=(+)+(+)=……………10分
24.(本小题满分l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解:(1),------------------3分
又当时,,
∴--------------------------------------------5分
∴若使f(x)≤a恒成立,应有a≥fmax(x),即a≥3
∴a的取值范围是:[3,+∞)
(2)当时,;
当时,;
当时,;-------------------------8分
综合上述,不等式的解集为:.-------------------------10分
开始
y=2x-1
1
输出y
结束

x=y

输入x
|x-y|>8
P
A
B
C
D
时间(分钟)
频率/组距
1/3000
0
90
120
150
30
60
180
210
240
1/600
1/300
1/750
1/200
1/100
A
B
C
D
E
F
P
A
B
C
D
x
y
z
时间(分钟)
频率/组距
1/3000
0
90
120
150
30
60
180
210
240
1/600
1/300
1/750
1/200
1/100
1/120
A
B
C
D
E
F河北省五校联盟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李双
说明:
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将第Ⅰ卷选择题(1—6小题)和第Ⅱ卷单选题(13—15小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其他题目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一直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都处于市场化程度偏低、管制偏多的状态,这不仅抑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未能满足社会正常的文化消费需求,而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这部分未能满足的文化消费需求将会不断提升。因而,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前提下,当政策的东风吹起时,文化产业自然就成为了资本的投资方向。相应的,资本的这种预期和注入也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力。
  因而可以说,当下资本与文化的相遇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和创造了良机。然而,能否把握将良机转换为文化产业的良序发展,文化产业却充满了忧虑。
  资本的天性是急功近利,追求的是短时间、高收益。文化的天性——用梁漱溟先生的话说是“透出人心”,其最为忌讳的恰恰是“急功近利”,好的文化项目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一个成功的文化产品固然能够为资本带来巨大的爆发式利润增长,但在取得成功之前,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更需要投资者和运营者懂得文化,懂得持续发展,愿意长期浸润在文化中,将打造文化精品的愿望优先于谋取暴利。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涌入文化领域的投资者普遍怀着淘金的情怀,高盈利是他们的首要选择。因而,很多文化公司面对的不仅是资本的快速注入,还有高回报压力。
以股权投资为例,一般来说,当风险投资对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会占有相应的股份。为了确保资本回报,投资者会与创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团队签署对赌协议,要求企业每年盈利需达到一定数额,如果企业不能实现定期业绩,风投所占的股份比重就会上升,直至获得企业的控股权。
  在定期业绩的压力之下,文化企业不可能以厚积薄发、精雕细琢、打造文化精品来作为发展目标,只能以快速发展、做大企业、尽早上市,以便赢得更好的投资方来接盘作为企业目标。为此,很多文化企业不得不放弃其产品的文化属性,而单纯以商业性来打造产品。
结果,在文化产业领域内,一方面,最能获得资本注入的仍然是电影、出版发行、演出等商业模式已然成熟清晰的企业;另一方面,为了获得资金的注入,新成立的文化企业会纷纷按照风险投资的偏好来组建企业团队、构建企业理念。这是文化与资本相遇时最容易出现的结果,而这一结果的最终结局是,文化企业因丧失了文化属性而被市场淘汰,被资本抛弃。
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资本是水,文化产业是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理性长效的投资,可以帮助文化产业做大无形资产,形成战略优势,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升级。急功近利的投资,则会让文化产业摒弃缓慢沉淀和精雕细琢,放弃文化属性,最终失去文化企业的可持续。文化产业虽然借着政策的东风赢得了资本的大量涌入,但它与金融资本的对接融合,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节选自《新产经》(2012.06)刘芳《当文化遇到资本》)
1.对我国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将不断增长,文化产业和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愈趋紧张。
B.现在,决策部门已经意识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始出台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给文化产业松绑,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
C.我国文化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放宽管制的政策必将提升资本的利润预期,吸引更多资本的注入,这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D.资本注入文化产业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和创造了良机,然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资本的天性是急功近利,而文化产业投资周期长,好的文化项目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是二者矛盾的焦点所在。
B.文化产业不属于高盈利的产业,它需要投资者和运营者懂得文化、热爱文化,把打造文化精品比谋取暴利看得更重。
C.很多文化公司由于定期业绩的压力,不可能把打造文化精品作为发展目标,而不得不放弃其产品的文化属性。
D.电影、出版发行、演出等企业之所以最能获得资本注入,是因为这些企业商业模式已然成熟清晰,资本容易实现盈利预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公司为谋取资本的垂青,很容易摒弃对文化属性的追求;这样,文化企业也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能力,最终会被资本抛弃。这是文化遇到资本时的尴尬。
B.文化与资本天然存在矛盾,如果不能找到恰当方式解决这一矛盾,无论资本盈利状况如何,文化产业都将可能失去其文化属性,并失去资本的青睐。
C.文化产业,特别是新成立的文化企业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怎样缩短投资周期,降低投资风险,是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
D.当资本大量快速涌入时,文化产业如何与金融资本对接融合,实现文化精神与商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精神的融合,这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探索过程。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岁因大稔 稔:庄稼成熟。 B. 讽大亮献之 讽:嘲讽。
C. 深乖昔旨 乖:违背。 D. 而多弼不自伐也 伐:夸耀。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大亮“忠谨”的一组是(3分)
① 以惠政闻 ② 大亮密表曰 ③ 必通宵假寐
④ 我便通夜安卧 ⑤ 而居处卑陋 ⑥ 哭之甚恸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
B. 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
C. 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
D. 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追封他爵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2)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秋波媚
陆 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这是陆游48岁在南郑担任军务时所作。此时他助川陕宣抚使王炎为“干办公事”,身着戒装,往返前线,前方有利的形势和军队壮阔的生活,使他触景生情,作者于是写下这首词。
8.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色?(5分)
9.这首词的下片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3)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你必须做出选择
奚同发
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儿时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
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表示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他从来没有这么放松地拉过琴,时而飞扬如瀑,时而沉滞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泪水、奔跑,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他一生考了多少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可以听到人的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第3自然段点明了他对小提琴没有感情,并以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交代了他练琴是由于他父亲的强迫,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B.“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文章这样写,表现了他在长期的机械性练琴中所形成的习惯。
C.毕业考试的演奏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这首曲子是他自己创作的,表现的是自己的生活——他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
D.这篇小说腾挪跌宕,张弛有度,开篇由“他”在最后一次考试的考场上展开,运用了倒叙的方式;小说在故事高潮处骤然转折,瞬间“引爆”,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E.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来描写人物、塑造形象,着重展示了作品主人公在“强迫”下学琴的心理历程。
答:( )( )
(2)谈谈你对小说标题“你必须做出选择”的理解。(6分)
(3)这篇小说用了很多篇幅写“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6分)
(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主题,并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永远的陈寅恪
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
B.王国维可以说是坚守民族文化而死,向王国维先生遗体告别时,学生们三鞠躬,而陈寅恪三跪九叩,这说明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
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既是帮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理由,也是诚心之言。
D.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
E.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
答:(  )( )
(2)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的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6分)
(3)通过本文作者的介绍,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6分)
(4)文章结尾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结合全文,具体阐释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B.一代伟人毛泽东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而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对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世界观影响尤为深刻。
C.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作品也是参差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繁冗乏味,格调低下庸俗,真让人不忍卒读。
D.联通版iPhone 4S正式首发销售,尽管苹果零售店已经宣布销售告罄,但站在苹果专卖店门口的果粉们却乐此不疲,久久不愿离去。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10月13日,广东佛山年仅两岁的小悦悦被两辆车相继碾压,18名路人先后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最后一名拾荒阿姨发现后施以援手,但终因伤势过重而去世。
B.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起诉中国运动服饰生产商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姓名权一案又有进展,此案日前已被中国法院正式受理。
C. 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D.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最美妈妈”吴菊萍受到超级明星般的社会关注,无疑证明了道德之真与人性之美天然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主旋律作品未必很“热”, , , 。 , ,她构成了一个生机社会完形的精神规则。
①但她给人心灵的抚慰是不可替代的 ②她是社会浮躁时的一碗清水
③销量未必好、点击未必多、票房未必高 ④是经济火热、思维骚动时的一丝和谐
⑤主旋律作品观点未必极端,标题未必惹眼球
A.⑤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⑤ C.③⑤①②④ D.⑤⑨①④②
16.“一群蚂蚁停在一根水中的枯枝上,突然,河流湍急,蚂蚁危急。而选择避险的方式决定了蚂蚁能否逃生”。——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明明白白的道理,却被下面的文字表达为高深莫测、不明不白的内容。
枯枝上的蚂蚁,(1)如果不能顾及各种动态与静态的综合效应,仅仅凭借观念史中原子化个人主义主张行动,群体的集体无意识将使自身解救活动趋于低效甚至完全失败。(2)如果借助其肢体语言建立集体的意识,并且实现新的规范层面的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的统一,进而得到狭义后果论意义上的集体的获救。
请你对上面的划线文字进行转换,使表达简单明白。要求:(1)化复杂为简单,化艰深为浅显;(2)每句字数在20字以内;(3)不要照抄题干内容。(6分)
(1)(3分)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___________________
17.高三的同学正处在紧张的复习阶段,大家都希望找到一种高效率的复习方法。阅读下图,试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就复习问题给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不超过25字)(5分)

建议: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学问做的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以“心要在焉”为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河北省五校联盟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1.A(“文化产业和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愈趋紧张”没有根据。虽然“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文化消费需求将会不断提升”,但“文化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B(“文化产业不属于高盈利的产业”错误,“热爱文化”没有根据。)
3.C(“缩短投资周期”错误。“好的文化项目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缩短投资周期”就等于放弃产品的文化属性,不能“打造文化精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B(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5.B(①表现李大亮的行政能力;⑤表现李大亮生活俭朴不求奢华;⑥太宗的“哭之甚恸”不能简单认定是因为李大亮的“忠谨”。)
6.C(李大亮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是“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之前的事。)
7.(1)(5分)你们这些人大多是士族人家的子女,因国家灭亡而到了这个地步,我又怎么忍心把你们当做低贱的奴隶呢!
(2)(5分)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
((1)“多”、“衣冠”、“破亡”、“以……为”,每译对一处给1分,语意完整给1分(2)“诸”、“持”、“推”、“遗”,每译对一处给1分,语意完整给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上片分别描写了瑟瑟秋风、漠漠边城、哀切角声、冲天烽火、耸立高台等景物(2分);作者抓住了边陲景物的特点来描绘,使整个画面具有苍凉悲壮的色彩(3分)。
9.从下片看,作者主要运用想象和拟人的手法(2分),比如将南山月、灞桥柳、曲江馆进行丰富联想并赋予人的多情与期待(2分),形象地抒发了词人决心恢复中原、报国立功的壮志豪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A、C(A第三自然段没有“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C“他自己创作的”说法有误,根据原文“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来看,应是他的临场发挥。答对一项2分,全对5分)
(2)毕业前,“他”只能选择父亲的安排,走自己情非所愿的人生道路;毕业时“他”,毅然选择放弃。人生有太多无奈,有时不得不做出选择。(3分);第二人称“你”,既指小说中的“他”,又可推及到其他人。丰富了小说的意蕴,升华了主旨。(3分)
(3)“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作者这样安排,更充分展现“他”内心的压制和反抗,突出人物心理,使人物形象丰满而富有张力。(2分)本次演奏的成功和听众的赞赏,与前面拉琴缺乏艺术、大家对他失望形成对比,深化了文章主题。(2分)本次演奏的成功和听众的赞赏与后文他的最终选择形成反差,引人思考。(2分)(不必强求与答案一致,意思对即可。)
(4)示例:
①这篇小说是对应试教育的控诉。从儿时起近二十年,主人公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但在父亲的逼迫下从未间断过练琴。父亲的逼迫无所不用其极,他与父亲进行一次次智力较量,他没法战胜的,恐怕不止是父亲的智力。(6分)干事情不可强迫,应该尊重个体的不同需求和爱好。(2分)
②这篇小说是对艺术规律的理解。技术,是没有生命的;艺术,则是生命感受和技术的完美融合。主人公原先令教授们失望,而最后一次演奏成功,正是从相反的两个侧面阐释了这个艺术规律。(6分)人们应该从实际出发,遵从规律,否则达不到目的。(2分)
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1)B、D(B “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错;D没有“心理描写”)(答对一个选项给2分,两个都答对给5分)
(2)(6分)(以下3点,每写出一点给2分)
①这段对话交代了留学归来却没有学位和著作的陈寅恪如何得以执教名校清华的原委;
②学术大师梁启超对初出茅庐的陈寅恪的极力推荐,从侧面突出了陈寅恪治学的严谨和学养的深厚;
③梁启超的评价也为作者在后文进一步凸显陈寅恪的治学境界和学术成就做出了铺垫。
(3)(6分)(以下5点,写出3点即可给满分)
①陈寅恪富有诗人气质,是一个纯正的学者;
②陈寅恪治学严谨,在教学中勤勉认真,堪称学生的楷模;
③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可谓独树一帜;
④陈寅恪为人多情重义,对友朋情真意切,对后学的奖掖提携不遗余力;
⑤陈寅恪具有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4)(8分)(以下4点,每写出1点给2分)
①陈寅恪在中国历史学术、文化方面所进行的深刻探究,都是卓尔不群的,创造出至高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
②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③他表现出拯救民族文化的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④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B(A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即达到极致的东西是不可捉摸的。与句子要表达的语意不符。C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指文章的好或差。C项乐此不疲:因为酷爱做某事而不觉疲倦。形容对某事酷爱而沉浸于其中。与句子要表达的语意不符。)
14.D(A项暗换主语,“但终因伤势过重而去世”前应该加上主语“小悦悦”。B项,成分残缺,应在“姓名权”前加上“侵犯其”;C项,“不仅对世界……而且反映美国……”,语序不当。)
15.C
16.(6分)示例:(1)如果蚂蚁各自逃生,就有可能跌入河水而丧生。如果它们抱成一团,这群蚂蚁就会因此而得救。(每句3分)
17.(5分)在遗忘临界点及时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次数和间隔。(第一句2分,第二句3分。意思对即可)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参照2012年河北省普通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大亮,是雍州泾阳人,年少时就有文武才干。隋朝末年,在东都洛阳与李密交战,战败,跟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敌人的统帅张弼见到他而认为他与众不同,就单独释放了他跟他谈话,于是两人在帐篷里结为朋友。正义之师入关后,李大亮从东都洛阳归附国朝,担任土门(河北井陉的古称)县令。属县百姓有饥荒,盗贼来侵犯,李大亮卖掉自己所骑的马把钱分给贫弱的人,用开垦土地劝勉人们,当年就获大丰收。他亲自搜捕盗贼,所攻打之处总能平定。当时太宗位居藩镇,巡视安抚北部地区,听说他的事迹而赞叹。那以后,胡人侵犯边境,李大亮部众少不能抵挡,就单人匹马到敌人军营,叫来敌人的主帅,把祸福向他讲明,胡人感动悔悟,互相带着前前后后投降的有一千多人,属县境内因此太平。高祖非常高兴,按照功劳赏赐他奴婢一百人。李大亮对这些人说:“你们这些人大多是士族人家的子女,因国家灭亡而到了这个地步,我又怎么忍心把你们当做低贱的奴隶呢!”全都放走了。
贞观元年,他离开都城担任凉州都督,凭借仁爱宽厚的治理闻名。曾经有宫里来的使者到了凉州,见到凉州有著名的猎鹰,就暗示李大亮献上它。李大亮秘密呈上奏章说:“陛下很久就不再打猎了,但使者却索要猎鹰。如果这是陛下的想法,就很是违背您过去的旨意;如果是他自己擅自做主,这说明派遣的不该是这样的人。”
贞观八年,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贞观十七年,晋王成为皇太子,东宫太子的属官,都大规模从重臣里选拔。让李大亮兼任太子右卫率,不久又兼任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值宿保卫两宫,特别被亲近和信任。李大亮每当夜里值班,一定整宿不脱衣服小睡。太宗曾经慰劳他说:“到了你夜里值班,我就整晚上都能安睡。”他就像这样被信任。李大亮虽地位名望显赫,但住处地势低洼狭小简陋,衣服俭朴随意。至于本性忠诚谨慎,即使是妻子儿女也没有见过他有懈怠的样子。他常常想起张弼的恩惠,却一直不能报答。张弼当时担任将作丞,自己隐藏不说。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李大亮对太宗说:“我有今天的荣耀,是张弼的帮助啊。”太宗于是就提拔张弼担任中郎将,不久担任代州都督。当时的人都赏识李大亮没有背弃张弼的恩德,称赞张弼不夸耀自己。不久李大亮得病,太宗亲自为他调药,用驿马快传赏赐给他。他去世时五十九岁。
被李大亮所抚养的内外亲属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为他在另外的临时住处表达哀思,为他哭得特别悲痛,停止处理朝政三天。追封他为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号叫懿,陪葬在昭陵。河北省五校联盟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高三年级数学试卷(文科)
命题人:刘艳利 审题人:闫 芳
说明: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为实数R,集合A=,B=,则=( )
A. B. C. D.
2.已知复数(为虚数单位)则 ( )
A.1 B. C. D.
3.过曲线,点P的坐标为 ( )
A. B. C. D.
4.已知则( )
A. B. C. D.
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9,3,成等比数列. 若=3,则= ( )
A. 7 B. 8 C. 12 D. 16
6.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可得这个几何体
的体积是( )
A. B.
C. D.
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是,则输入整数的最小值是 ( )
A.7     B.8    C.15     D.16
8.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命题:“若”的逆否命题为:“若,
则”
B. 命题:“存在为实数,”的否定是“任意是实数,

C.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D.若p且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
9.已知m、n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
②若;
③若;
④若m、n是异面直线,
其中真命题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10.已知双曲线的左顶点为,右焦点为,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最小值为( )
A. B. C. D.
11.已知点P为所在平面上的一点,且,其中为实数,若点P落在的内部,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已知是偶函数,且在上是增函数,如果在上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圆关于直线对称的圆的方程为 ;
14.设实数满足不等式组,则的最小值为 ;
15.已知函数,且关于的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6.已知三棱锥的所有棱长均为2,D是SA 的中点,E是BC 的中点,则绕直线SE 转一周所得到的旋转体的表面积为 .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锐角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若,求角A、B、C大小;
(2)已知向量,,求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有A、B、C、D、E五位工人参加技能竞赛培训.现分别从A、B二人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预赛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如下:
(1)现要从A、B中选派一人参加技能竞赛,从平均状况和方差的角度考虑,你认为派哪位工人参加合适 请说明理由;
(2)若从参加培训的5位工人中选2人参加技能竞赛,求A、B二人中至少有一人参加技能竞赛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面体中,,,点,分别是,的中点.
(1)求证:平面⊥平面;
(2)若平面⊥平面,且,
求三棱锥的体积.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一个顶点为,且其右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
(1)求椭圆的方程;
(2)是否存在斜率为 ,且过定点的直线,使与椭圆交于两个不同的点、,且?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2分)定义在上的函数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②是偶函数;
③在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设,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所示,已知与⊙相切,为切点,
为割线,弦,、相交
于点,为上一点,且·
(1)求证:;
(2)求证:·=·.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是.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的参数方程是:(是参数).
(1)将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和直线参数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
(2)若直线与曲线相交于A、B两点,且,试求实数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
解不等式;
(2)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空集,求得取值范围.
河北省五校联盟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高三年级数学试卷答案(文科)
1.D 2.C 3.A 4.C 5.C 6.B 7.B 8.D 9.C 10.A 11.D 12.D
13. 14.
15. 16.
17.解:(1)由已知得:
又从而即 …………2分
由,得,可得
又因为,,
可得: ,, …………6分
(2)
…………8分


从而 故
即…………12分
18解:(Ⅰ)派B参加比较合适.理由如下:
=(70×2+80×4+90×2+9+8+8+4+2+1+5+3)/8=85,
=(70×1+80×4+90×3+5+3+5+3+5)/8=85,…2分
S2B=[(78-85)2+(79-85)2+(80-85)2+(83-85)2+(85-85)2+(90-85)2+(92-85)2+(95-85)2]/8=35.5
S2A=[(75-85)2+(80-85)2+(80-85)2+(83-85)2+(85-85)2+(90-85)2+(92-85)2+(95-85)2]/8=41……4分
∵=,S2B>S2A,∴B的成绩较稳定,派B参加比较合适. ……6分
(Ⅱ)任派两个(A,B),(A,C),(A,D),(A,E),(B,C),(B,D),(B,E),(C,D),(C,E),(D,E)共10种情况;A、B两人都不参加(C,D),(C,E),(D,E)有3种.…10分
至少有一个参加的对立事件是两个都不参加,所以P=1-=.…12分
19解:(1)∵ 分别是的中点,
∴ ∥.
又 ,∴ .
∵,∴.
∵,∴面.
∵ 面,∴平面平面.…6分
(2) ∵ 面面,且,
∴ 面.
由和,得是正三角形.
所以.
所以 . ………12分
20.解:(Ⅰ)设椭圆的方程为,由已知得.
设右焦点为,由题意得 ……………………………2分 .
椭圆的方程为. ………………………………………………………4分
(Ⅱ)直线的方程 , 代入椭圆方程,得
由 得……………………………………6分
设点则
设、的中点为,则点的坐标为. ………………8分
点在线段的中垂线上.
化简,得 . ……………………………10分
所以,存在直线满足题意,直线的方程为
或 ……………………………12分
21解:(1).
由题意知即解得
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 . …………….…….……4分
(2), .
令得,所以函数在递减,在递增. ……6分
当时,在单调递增,.
当时,即时,
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 ……9分
当时,即时,
在单调递减,
综上,在上的最小值 . ………12分
22.证明:(1),。是公共角,相似于,,. ……5分.
(2),相似,即··.
弦相交于点,··
.··. ……………………10分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解:(Ⅰ)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是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4分
(Ⅱ)(法一)由(1)知:圆心的坐标为(2,0),圆的半径R=2,
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 ………………6分
………………8分
或 ………………10分
(法二)把(是参数)代入方程,
得, ………………6分
.
………………8分
或 ………………10分
24.解:(1) ………………5分
(2)因为,
所以,
所以若的解集不是空集,则,
解得:.
即的取值范围是: .………………10分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河北省五校联盟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高三年级英语试卷
命题人:高三年级组
说明: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3. 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 共105分)
一、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prefer to drink
A. Tea. B. Coffee. C. Cold water.
2. What does the man dislike
A. Flying. B. Driving. C. Traveling.
3. 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the blouse
A. It’s of good design.
B. It’s up-to-date.
C. It’s old-fashioned.
4. When will the man meet Mr. Smith
A. At 1:45 p.m.. B. At 2:00 p.m.. C. At 2: 15 p.m..
5. What is probably wrong with the man
A. He has caught a cold.
B. He has got an upset stomach.
C. He ate something ba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is in the middle of Victoria Square
A. A large clock. B. A golden statue. C. A big fountain.
7. How is the woman going to the square
A. On foot. B. By bus. C. By taxi.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 date. B. A net friend. C. A meal.
9.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often chats with Jacky online.
B. She will follow the man’s suggestions.
C. She told Jacky nothing about herself.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the woman’s friend’s house.
B. In a school.
C. In a police station.
11. How long has Max been away from home
A. Two days. B. A whole day. C. The whole morning.
12. What colour shoes does Max wear
A. Red. B. Blue C. White.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ere does the woman come from
A. America. B. Canada. C. Australia.
14. Which place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visit
A. Bondi Beach. B. Opera House. C. the Blue Mountains.
1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mall hotels in Sydney
A. They are well-equipped.
B. Some of them can be found on-line.
C. Most travelers like to stay in them.
16.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travel around according to the woman
A. The bus. B. The car. C. The air.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y did the speaker move to Florida
A. She went to university there.
B. Her mother had to work there.
C. Her father wanted to live there.
18. What did the speaker use to do in New York
A. She went bowling. B. She played in the fields. C. She went to an under-20 club.
19. What does the speaker think of Florida
A. Exciting. B. Awful. C. Safe.
20.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peaker
A. She is 15 years old.
B. She misses Katie very much.
C. She repeated her name several times on her first school day in Florida. .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选填空(共15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21. As ______ unemployment is very high at the moment, it’s very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find
______work.
A. the;/ B. /; / C. the; a D. an; the
22. — Who is making so much noise in the garden
— ______ the children.
A. It is B. They are C. That is D. There are
23. Yesterday I was walking downstairs when I missed my foot and had a bad fall, nothing serious, ______.
A. even B. either C. then D. though
24. It’s said that there are plenty of hotels in that town. There ______ be any difficulty for you
to find somewhere to stay.
A. wouldn’t B. mustn’t C. shouldn’t D. needn’t
25. It’s no longer a question now ______ man can land on the moon.
A. that B. which C. whether D. what
26. — If you like I can do some shopping for you.
— That’s very kind of you for your ______.
A. service B. offer C. point D. suggestion
27. Some plants can take in carbon dioxide we breathe out and give ______ oxygen to us.
A. in case B. in turn C. in return D. in addition
28. The form cannot be signed by anyone ______ yourself.
A. rather than B. better than C. more than D. other than
29. ______ at failing in the math exam, John wouldn’t like to talk about it to his parents.
A. Disappointed B. To be disappointed
C. Disappointing D. Having disappointed
30. — Is Paul playing both soccer and tennis for the school
— He ______. But now he has given up playing tennis.
A. is B. has C. was D. had
31. — Put these glasses away before they______.
— OK, I’ll put them in the cupboard.
A. have broken B. are breaking C. get broken D. will be broken
32. — Are you a member of the club
— . It’s years since I .
A. Yes; was B. No; was C. Yes; had been D. No; became
33. — What do you mean saying “The boy is overgrowing”
— I mean that he is tall his age.
A. about; with B. as to; for C. by; for D. by; to
34. — My son failed to be accepted by the firm after the interview.
— Now that he wasn’t well prepared, he might as well ______.
A. not try B. not to have tried C. not to try D. not have tried
35. John has put on so much weight recently that his mother has to ______ all his trousers to his measure.
A. let out B. give away C. bring in D. make up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little boy invited his mother to attend his school’s first teacher-parent meeting. To the little boy’s 36 , she said she would go. This would be the first time that his classmates and teacher 37 his mother and he felt 38 of her appearance. Although she was a beautiful woman, there was a severe scar that 39 nearly the entire right side of her face. The boy never wanted to 40 why or how she got the scar.
At the meeting, the people were 41 by the kindness and natural beauty of his mother
42 the scar, but the little boy was still embarrassed and 43 himself from everyone. He did, however, get within hearing of a conversation between his mother and his teacher.
The teacher asked 44 , “How did you get the scar on your face ”
The mother replied, “ 45 my son was a baby, he was in a room that 46 fire. Everyone was 47 afraid to go in because the fire was 48 , so I went in. As I was running toward his bed, I saw a long piece of wood coming down and I placed myself 49
him trying to protect him. I was knocked 50 but fortunately, a fireman came in and saved both of us. ” She 51 the burned side of her face. “This scar will be 52 , but to this day, I have never 53 what I did.”
At this point, the little boy came out running toward his mother with tears in his eyes. He
54 her in his arms and felt a great sense of the sacrifice that his mother had made for him. He held her hand 55 for the rest of the day.
36. A. enjoyment B. disappointment C. sorrow D. joy
37. A. noticed B. greeted C. accepted D. met
38. A. sick B. ashamed C. afraid D. tired
39. A. included B. passed C. covered D. shaded
40. A. talk about B. think about C. care for D. hear about
41. A. impressed B. surprised C. excited D. comforted
42. A. in sight of B. by means of C. by way of D. in spite of
43. A. hid B. protected C. separated D. escaped
44. A. carefully B. seriously C. nervously D. anxiously
45. A. As B. When C. Since D. While
46. A. caught B. set C. lit D. made
47. A. so B. much C. quite D. too
48. A. out of control B. under control C. in control D. over control
49. A. under B. at C. to D. over
50. A. helpless B. hopeless C. senseless D. useless
51. A. pointed B. showed C. wiped D. touched
52. A. ugly B. lasting C. serious D. frightening
53. A. forgot B. recognized C. considered D. regretted
54. A. grasped B. held C. put D. caught
55. A. quietly B. slightly C. tightly D. suddenly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Imagine that you are in school, giving a speech to your class. Now think what it feels like when stammering (口吃) makes it a struggle to communicate your thoughts and feelings to other people.
The King’s Speech, which won the best picture at the Academy Awards in March, 2011, focuses on stammering along with other speech-related problems. The movie tells the story of Britain’s King George VI, who became king after his brother Edward VIII gave up the crown to marry an American woman.
As a result of British actor Colin Firth’s performance, people are starting to realize that stammering can damage a person’s self-confidence and cause him or her to escape from life.
“The serious problem is unseen and unheard,” said Norbert Lieckfeldt, an expert at the British Stammering Association, in an interview with a news reporter.
“Stammering masks your ability,” he said. “It's a serious disability.”
Most stammerers face bullying (欺负) in school, something that is “usually carried over into the workplace”.
George VI’s stammer took away his confidence as a speaker. But Samantha Mesango, a speech coach based in the UK, believes that speech problems are more common than most people realize. “Some simply don’t like the sound of their own voice; others are scared of speaking in public,” she said.
Travis Treats from St.Louis University praised The King’s Speech. He said it shows that “how one’s speech does not mean what one is inside”. He also added that people who stammer need to be heard and our society should recognize that they have a lot to give to the world.
56. The author writes the first 3 paragraphs to .
A. show how harmful stammer is for common people
B. introduce a famous movie winning great awards
C. tell the story of the king who suffers from stammer
D. draw readers’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stammer
57.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
A. stammerers face bullying in school but not in the workplace
B. Edward VIII gave up his crown because he was a stammerer
C. stammerers should be understood and can contribute to the world
D. the sufferings caused by stammer haven’t been found yet
58. According to Norbert Lieckfeldt, .
A. the voice of stammering people cannot be heard
B. people who stammer do better in work than school
C.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that stammering people can give to us
D. the serious problem of stammering remains unseen and unheard
59. The paragraph that follows the last will probably talk about .
A. the success the king made by overcoming stammer
B. the medical treatments given to the stammerers
C. doctors’ opinions upon the serious stammer problem
D. how popular the movie The King’s Speech will become
B
Have you ever wished that you could make your little sister’s teddy bear talk to her Or have you ever wanted to bring a puppet (木偶) to life If so,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the art of ventriloquism (腹语术). A ventriloquist can make an ordinary object seem to be alive by giving it a personality, movement, and speech.
Your object can be a puppet, or a doll. Give your new “friend” a name, and then decide on the personality that he will have. The next step is to give your friend movements that agree with the personality you have chosen.
Now you can learn to make your “friend” talk. A ventriloquist will control his mouth and lips so that it will appear that his voice is coming from the object he is using. This will take practice, but you can do it.
First, decide on a voic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your own. It could be higher or lower than yours, or could even have a special accent. Then, find a clean teaspoon and hold the handle between your front teeth. Now, using the voice you created for your friend and holding the handle of the teaspoon tightly between your teeth, look into a mirror and talk. Practicing with the spoon in your mouth will help you learn to keep your mouth from moving. Now try telling a joke in your normal voice and have your friend speak in his voice. Practice those words until you can say them without your lips moving at all.
Ventriloquism is fun. It also requires hard work to become good at i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do is practice. But if you are willing to take the time to give your friend an interesting personality, to practice lively movements, and to work on good mouth control, then you will be well on your way to becoming a ventriloquist!
60.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ventriloquist .
A. is a person who can make puppets
B. needs to work with another person
C. can speak without using his mouth
D. can make an object seem to speak
61. You need to hold the handle of a teaspoon between your front teeth so that .
A. your voice will change
B. your mouth won’t move
C. you can look humorous
D. you can feel your mouth’s movements
62. If you want to be good at ventriloquism, you .
A. need to spend much time practicing
B. must learn from famous ventriloquists
C. should learn at least one special accent
D. must have a great doll to practice with
63.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How to tell jokes
B. How to make puppets
C. Secrets of ventriloquism
D. Tips on making friends
C
Weekend Miracles
Weekend Miracles give children aged 9 and older in the Children’s Center the opportunity to visit a host family who partners the child to find the child a permanent family. The host family arranges activities that the child will enjoy and introduces the child to their circle of friends—in order to develop a lasting connection with someone.
Organization: Kidsave International
Location: the United States
Duration: 2 days to 6 weeks
Web Designer Needed
We need the skills of a Web designer to help us redesign our website. The project will be fun and fulfilling, and give much needed visibility (能见性) to our grass-roots projects that are serving children and mothers in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Organization: Children’s Fund
Location: the United States
Duration: 3 weeks to 2 months
Living Miracles
Doctors and dentists are needed as volunteers at Shechen Medical Clinic in Nepal for two months or longer. In Tibet, we need doctors for only 1-2 months. Dentists can come for one month or longer. Please understand that modern conveniences are not available here.
Organization: Dilgo Khyentse Fellowship
Location: Nepal
Duration: 21 days to 6 years
Teaching English to Children in India
The Salus Foundation, Inc. needs help from volunteers, teachers, college students or recent college graduates trained in ESL, or who are willing to be trained in ESL to teach English to the students at the Sulaxim School.
Organization: The Salus Foundation, Inc.
Location: India
Duration: 6 weeks to 9 months
Chimpanzee Sanctuary in Cameroon
In Defense of Animals in Africa needs help from highly motivated, mature volunteers who care about the conservation of great apes and are willing to live in an isolated, challenging, French-speaking environment for six months to benefit our future generation.
Organization: In Defense of Animals in Africa
Location: Cameroon
Duration: 6 months
64.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
A. serving children in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is the Web designer’s duty
B. volunteers going to Cameroon should be able to speak French
C. more dentists are needed than doctors in Nepal
D. the time you work in one of these places can be changed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fields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Health B. Education C. Politics D. Wildlife conservation
6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suitable for John, 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 who wants to learn about the lives of children in other countries
A. Weekend Miracles B. Chimpanzee Sanctuary in Cameroon
C. Web Designer Needed D. Teaching English to Children in India
67. The purpose of Weekend Miracles is mainly to help children .
A. enlarge their circle of friends
B. learn more about the outside world
C. find a family who is willing to raise them
D. get chances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children
D
In my opinion, there is only one legitimate (合法的) handgun sport and that is aim practice. It is practiced at objects which are properly monitored and usually quite safe. Only certain handguns are true “sporting weapons”, seen as such by the sport’s lovers.
On the other hand, shooting at tin cans and other small objects in one’s backyard is not and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 serious sport. When uncontrolled, it can be a very dangerous practice.
Some opponents (反对者) of handgun control have stated that we are out to stop all hunting and that controlling the handgun would severely affect hunting. That is simply untrue. Handgun control would in no way limit the freedom of the true hunter. Few if any hunters consider the handgun an effective hunting weapon.
There are a few hunters who do hunt with handguns, but most states place restrictions (限制) on the type of guns that can be used in hunting, the reason is that killing of game should be done in as humane (人道的) a way as possible. Some small handguns are more likely to wound the animal rather than kill it at once. Only long guns, rifles and shotguns are effective arms of hunting.
People must understand that handguns and hunters are separate matters. Because most of the hunters use a rifle or shotgun, there is no reason why their search for game and sport should be affected by handgun control. Mixing the anti-hunting matter with the handgun matter confuses the killing of animals with killing of people.
68. In the writer’s opinion, people should use handguns only when .
A. hunters shoot at animals
B. they aim at a criminal
C. objects are under control
D. objects are only small tin cans in the backyard
69.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hunting is not affected by handgun control because .
A. hunters can use knives rather than guns to hunt animals
B. state government encourages hunters to use other guns
C. nobody cares what weapons are used to kill animals
D. most hunters use rifles rather than handguns
70. This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
A. the relation between hunting and handgun control
B. the importance of aim practice
C. how handgun control affects hunting
D. different types of guns used in hunting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注意:涂卡时,如答题卡上没有E、F、G选项,请按如下方式填涂:选E涂AB;选F涂BC;选G涂CD。
Before going outside in the morning, many of us check a window thermometer (温度计) for the temperature. This helps us decide what to wear. 71 We want our food to be a certain coldness in the refrigerator. We want it a certain hotness in the oven. If we don’t feel well, we use a thermometer to see if we have a fever. We keep our rooms a certain warmth in the winter and a certain coolness in the summer.
Not all the thermometers use the same system to measure temperature. We use a system called the Fahrenheit scale. But most other countries use the Centigrade scale.
Both systems use the freezing and boiling points of water as their guide. 72
The most common kind of thermometer is made with mercury (水银) inside a clear glass tube. As mercury ( or any other liquid ) becomes hot, it expands. As it gets colder, it contracts (收缩) . That is why on hot days the mercury line is high in the glass tube. 73
First, take a clear glass juice bottle that has a cap; fill the bottle with colored water. Tap a hole in the center of the cap using a hammer and thick nail. Put the cap on the jar. Then stick a plastic straw (吸管) through the nail hole.
74
Finally, place a white card on the outside of the bottle and behind the straw. Now you can see the water level easily.
75
As the temperature goes down, the water will contract, and the level in the straw will come down. Perhaps you will want to keep a record of the water level in the straw each morning for a week.
A. We use and depend on thermometers to measure the temperature of many other things in our daily lives.
B. Thermometers measure temperature, by using materials that change in the same way when they are heated or cooled.
C. Now that you know this rule you can make a thermometer of your own that will work.
D. The water will rise in the straw. A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air goes up, the water will expand and rise even higher.
E. They label these in different ways. On the Fahrenheit scale water freezes at 32 degrees and boils at 212 degrees. On the Celsius scale water freezes at 0 degrees and boils at 100 degrees.
F. Take wax ( you may use an old candle if you have one ) and melt some of it right where the straw is stuck into the cap to seal them together.
G. People use thermometers which are made by themselves when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卷Ⅱ(非选择题 共45分)
(注意:以下各题均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
一、单词拼写 (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 Yet the _____ (大多数) of these employees have no voice,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their own safety.
2. The idea _____ (被想到) to him in a dream.
3. So if someone asks you out, never ______ (犹豫).
4. There are some obvious ______ (实际的) ap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5. She was shocked by the violent scenes she had _____ (目击).
6. The plan was so _____ (肤浅) that no serious attempt was ever made to realize it.
7. We received a letter of ______ (道歉).
8. The exhibition is held ______ (每年).
9.The bank is ______ (在…对面) the supermarket.
10. I had to join a _____ (队,行列) for the toilets.
二、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下面短文中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请在有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 ),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面画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There are different train ticket for people to choose from when traveled by train.
They may want to buy a single ticket and a return ticket. A single ticket allows them
enjoy more freedom at their destination while a return one not only is cheaper but
also save them the trouble of buying the ticket when they decide to return. Some
people prefer hard seats to soft one. Young people like to have hard seats because
enjoy the company of other passengers is what they need during a journey.
Businessmen would not like to have soft seats. They want to have a good rest. When
they get off the train, they were still energetic and can rapid go on to do their jobs.
三、写作(满分25分)
假设你是高三学生李华,开学之初,你们新换了英语老师Ms Li。 她希望了解每位同学的英语学习情况,并征求教学建议。请按以下要点用英语给她写一封信。
1、对英语学习的认识;
 2、自己目前的英语水平;
3、自己英语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4、对英语教学的两点建议。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
Dear Ms Li,
I’m very happy to have you as our English teacher.
------------------------------------------
Thank you!
Li Hua
河北省五校联盟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卷Ⅰ
听力 1-5 CABCB 6-10 ABABC 11-15 BCACB 16-20 ABACC
单选 21-25 BADCA 26-30BCDAC 31-35CBCDA
完形 36-40 BDBCA 41-45ADAAB 46-50ADADC 51-55DBDBC
阅读 56-59 DCDA 60-63 DBAC 64-67 BCDC 68-70 CDA 71-75 AECFD
卷Ⅱ
一、 1. majority 2. occurred 3. hesitate
4. practical 5. witnessed 6. shallow
7. apology 8. annually 9. opposite 10. queue
二、第一行:ticket—tickets; traveled—traveling 第二行:and--- or; them后加上to
第四行:save---saves 第五行:one--- ones
第六行:enjoy---- enjoying 第七行:去掉not
第八行:were---are; rapid---rapidly
三、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Ms Li,
I’m very happy to have you as our English teacher.
  As the world is becoming a global village, English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so mastering English means we can see the world through a new window.
My English is just OK and the two main problems in my study are that I feel it difficult to learn words by heart, and that I often feel nervous when speaking English. I really hope that you can give me good advice on how to memorize new words. Another suggestion is to give us more chances to practice speaking. I believe we can make much progress in English with your help.
  Thank you!
PAGE
- 11 -
www.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河北省五校联盟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命题人:师国臣 宋焕民 蔡宝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4页,考试时间150分钟,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2.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第Ⅰ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 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途径,存在于造血干细胞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产生的胰岛素: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内环境
C.CO2:细胞质基质产生→细胞膜→内环境
D.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2.去年有一批次蒙牛纯牛奶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140%。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会导致p53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导致肝癌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发生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p53基因属于原癌基因
C.肝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
D.对于肝癌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
3.下图为原核细胞内某一区域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两处都有大分子的生物合成,图中DNA可以与有关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B.①处有DNA-RNA杂合双链片段,②处没有DNA-RNA杂合双链片段
C.①处有DNA聚合酶参与,②处没有DNA聚合酶参与
D.①②两处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均为A和U、G和C
4.某健康人在上午11点前仅进食了早餐,下图为其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 点时体内分泌的胰岛素增加,A 点时体内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B.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将血糖转化成各种氨基酸
C.B 点时肝糖原开始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D.激素只运输给靶细胞,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5.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样地 类群数 个体数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人工广场绿地 14 8 3 182 74 22
某植物园 13 7 4 190 92 18
农用地 11 8 4 92 113 21
注:第一层为距地表0~5 cm;第二层为距地表5~10 cm;第三层为距地表10~15 cm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B.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有明显的差异
C.各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D.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
6.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视野中观察到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不能据此判断该细胞正在失水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
D.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排列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B.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22.4 L氯气中一定含有2 NA个氯原子
C.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使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D.pm 2. 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I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I-+2Cl2=2Fe3++I2+4Cl-
B.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2ClO-+CO2+ H2O =2HClO+CO32-
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2H2O+4NH4+
D.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2稀溶液与NH4HCO3稀溶液混合:
Ba2+ + 2OH- + NH4+ + HCO3- = BaCO3↓ + NH3 H2O + H2O
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10.将0.2 mol/L HCN溶液和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c(HCN)-c(CN-)=2c(OH-) - 2c(H+) B. c(Na+)C.c(HCN)-c(Na+)=c(OH-) - c(H+) D. c(HCN)+c(CN-)=0.1 mol/L
11.W、X、Y、Z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Z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X、Y、W一定是主族元素
C.若W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有三种固体产物,则Y的单质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D.Z既可能在三周期,也可能在四周期
12.用碱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H2 – 2e-= 2H+
B.若要实现铁上镀铜,则a极是铁,b极是铜
C.若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当电池中消耗H2 22.4 L(标准状况)时,a极析出铜64 g
13.某物质的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部分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时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10H11O2
D.该化合物能与新制的Cu(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反映了一个重要事实:如果空气阻力和摩擦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小球一但沿斜面A滚落,必将准确地终止于斜面B上同它开始点相同高度处,绝不会更高一点,这说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这个“东西”是
A.弹力 B.速度
C.动量 D.能量
15.如图所示,一根轻绳跨过定滑轮后系在质量较大的球上,球的大小不可忽略。在轻绳的另一端加一个力F,使球沿斜面由图示位置缓慢拉上顶端,各处的摩擦不计,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
A.逐渐增大 B.保持不变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16.水平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以速度v匀速运动。某时刻在传送带上A点处轻轻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经时间t小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相同,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大小为x,A点未到右端,在这段时间内
A.小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x
B.传送带上的A点对地的位移大小为x
C.由于物体与传送带相互作用产生的热能为
D.由于物体与传送带相互作用电动机要多做的功为
17.把一根不计重力的通电的硬直导线ab放在磁场中,导线所在区域的磁感线呈弧形,如图所示。导线可以在空中自由移动和转动,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由a向b,关于导线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硬直导线先转动,后边转动边下移
B.硬直导线只能转动,不会向下移动
C.硬直导线各段所受安培力的方向都与导线垂直
D.在图示位置,a端受力垂直纸面向内,b端受力垂直纸面向外
18.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从斜面的P点分别以v0和2v 0的速度水平抛出A、B两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若两小球均落在斜面上且不发生反弹,则
A.A、B两球的水平位移之比为1:4
B.A、B两球飞行时间之比为1:2
C.A、B下落的高度之比为1:2
D.A、B两球落到斜面上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4
19.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AO<OB,则
A.星球A的向心力一定大于B的向心力
B.星球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B的线速度
C.星球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D.双星的总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20.如图所示,A是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每边长电阻为r。现维持线框以恒定速度v沿x轴运动,并穿过图中所示由虚线围成的匀强磁场区域。以顺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线框在图示位置的时刻作为时间的零点,则bc两点间的电势差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为
21.半径为R的大球O被内切地挖去半径为的小球,余下的部分均匀地带有电荷量Q。今在两球球心连线的延长线上,距大球球心O的距离为r(r>R)处放置一个点电荷q,求q所受的力。你可以不必进行复杂的计算,而是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
A. B.
C. D.
第Ⅱ卷(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4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一个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前端各系一条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中放砝码。(盘与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两小车后端各系一条细绳,用一个黑板擦把两条细线同时按在桌子上,开始小车静止。抬起黑板擦,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按下黑板擦,两小车同时停下来。用刻度尺测出两小车的位移,用天平测出质量。得到如下数据:
从表中的数据,根据 可知: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是 。
23.(11分)在“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所示。
(1)请在实物图中,用实线代替导线将器件按原理图连接成实验电路。
(2)一位同学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U-I图象。从图象中可以发现该同学记录的第____组数据有误。
1 2 3 4 5 6
电流I/A 0.12 0.20 0.31 0.40 0.50 0.58
电压U/V 1.39 1.33 1.29 1.18 1.10 1.04
(3)由图线读出该电池的电动势为E=______V, 该电池的内阻为r =______Ω。
(4)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
引起的。
24.(14分)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A可以看成质点,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设物体与物体、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现给物体A一个水平向右的速度v0,使物体A刚好滑到物体B的最右端,在此过程中,物体B恰好不动,试求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改变水平面的材料,使物体B与新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变为,仍使物体A以速度v0从物体B的最左端开始滑动,试求A物体运动的时间。
25.(18分)如图所示,在y轴左侧有一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x轴平行且沿x轴正向,在y轴右侧有一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现将一挡板放在第一象限内,其与x、y轴的交点M、N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均为2L。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在第二象限内从距x轴为L、y轴为4L的P点由静止释放(不计重力),粒子与挡板碰后电荷量不变,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沿y轴正向,当粒子第一次到达y轴时电场消失。求:
(1)粒子第一次到达y轴时距坐标原点多远?
(2)若使粒子再次打到档板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的取值范围?
26.(15分)对于甲、乙、丙、丁、戊五种溶液有如下信息:
①分别NH4+、Na+、Al3+、Ba2+、Ag+和NO3-、Cl-、SO42-、Br-、CO32-离子中的各一种组成(不重复)。
②其中甲、丙、戊三种溶液呈酸性,乙溶液呈碱性,
③甲、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气体,丁可分别与甲、乙、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化学式表示出各物质:乙 、丁 。
⑵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戊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
⑶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甲与乙的反应: 。
⑷检验甲溶液中甲的阴离子的方法是先加 试剂,再加 试剂,观察到 现象,证明该阴离子存在。
⑸若丙、丁形成的白色沉淀的溶度积常数Ksp=1.8×10-20,则将1 L 1mol/L的丙溶液与1 L 1 mol/L的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不考虑溶液混合时的微小体积变化,形成沉淀的阳离子的浓度约为 mol/L。
27. (14分)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
CO(g)+H2O(g) CO2(g)+H2(g) △H=-41 kJ/mol
某小组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 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
CO H2O CO2 H2
① 1 4 0 0 t1 放出热量:32.8 kJ
② 2 8 0 0 t2 放出热量:Q
(1)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3)计算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 。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 > 65.6 kJ
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容器①中,化学反应速率为:
(5)已知:2H2 (g) + O2 (g) = 2H2O (g) ΔH=-484 kJ/mol,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
(6)容器①中反应进行到t min时,测得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为0.6 mol。若用200 mL 5 mol/L的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
28. (14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O2的性质。
已知:2NO2 + 2NaOH=== NaNO3 + NaNO2 + H2O
任务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1)E装置中制取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 。
(3)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该小组同学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认为可能是:
①NH3还原性较弱,不能将NO2还原;②在此条件下,NO2的转化率极低;
③ 。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
任务2:探究N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实验前,该小组同学提出三种假设。
假设1:二者不反应;
假设2:NO2能被Na2O2氧化;
假设3: 。
(6)为了验证假设2,该小组同学选用任务1中的B、D、E装置,
将B中的药品更换为Na2O2,另选F装置(如右图所示),重新组装,
进行实验。
①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是(某些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经检验,该白色物质为纯净物,且无其他物质生成。推测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10分)取一植物形态、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四片叶子按下图进行实验,烧杯中的液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矿质元素的正常供应,气体的变化量可以通过观察油滴的移动来判断。(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1)适宜的光照下,装置A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适宜的光照下短时间内装置B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此时装置B中的净光合量________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装置C中的油滴在________情况下不移动,若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对装置C的影响,对照组的设置是___________。如果将C装置突然从光下移动到黑暗处,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的C3物质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3)能直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实验前应该将叶片作______________处理,若用B、D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需进行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要测定叶片细胞呼吸的强度最好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
30.(9分)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损伤。图1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2为图1中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请根据信息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是 ;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信息分子的运动方向 。在完成一次信息传递之后,图2中的 (填数字)将很快被分解。
(2)皮肤感受器受针扎之后,经过 (填写字母)将兴奋传入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①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 ,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
(3)皮肤被针扎之后,会感觉到疼痛,这是因为 。
(4)某人因车祸致脊髓在颈部断裂,导致高位截瘫,用针刺该患者脚部皮肤,被刺的腿的伸肌和屈肌的反应分别是 , (“收缩”或“舒张”)。
31.(12分)用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在获得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的同时,也会得到一些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
(1)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在幼胚期,形态上并无明显差别。若想在幼胚期就区分出是哪种胚,可以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对它们加以区分。在对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培养过程中,有一部分单倍体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题干中所述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得到的幼胚,用0.2%--0.4%的秋水仙素进行处理,得到了许多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的植株,秋水仙素能够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 。其中,两对性状均为显性的基因型是 ;只表现出一种显性性状的基因型有两种,从理论上分析,这两种基因型植株的比例应该是 ,但统计这两种植株实际比例与此相差甚远,可能原因是


32.(8分)下图示生态系统的一般模型,A、B、C分别代表三大营养功能类群的生物。分析回答:
(1)请写出图中的捕食链(用字母表示) ,碳在其中主要是以______ 形式进行传递的。
(2)C的主要生物种类有 ,其在 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
(3)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则在被弃耕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
(4)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其基础是 调节。
(5)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如图所示,电路与一绝热密闭气缸相连,R为电阻丝,气缸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外界大气压恒定。闭合电键后,绝热活塞K缓慢且无摩擦地向右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的内能增加
B.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C.电热丝放出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所做的功
D.气体的压强不变
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减少
(2)(9分)在一端封闭、内径均匀的直玻璃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将管口向上竖直放置,若温度为T,达到平衡时,气柱a的长度为L ;将管口向下竖直放置,若温度为T1,达到平衡时,气柱a的长度为L1。然后将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温度为T2,在平衡时,气柱a的长度为L2。已知:T、T1、 T2、 L 、L1;大气压P0一直保持不变,不计玻璃管和水银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求:L2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如图所示,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动图象,波的传播速度是5m/s。则从t=0到t=1.5s的时间内x=0.2m处的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m,t=1.5s时刻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________m。
(2)(9分)如图所示,一个盛有折射率为的液体的槽,槽的中部扣着一个屋脊形透明罩ADB,顶角(∠ADB)为30°,罩内为空气,整个罩子浸没在液体中。槽底AB的中点C处有一点光源,在纸面内从点光源发出的光与CD的夹角在什么范围时,光线可从液面上方射出。(液槽有足够的宽度,罩壁极薄)
35.【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如右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这群氢原子能发出_________种不同频率的光,用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1.86 eV的金属铯,金属铯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__eV。
(2)(9分)如图所示,被压缩后锁定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2m的物体A相连接,光滑的水平面和光滑的曲面平滑相连。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B,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曲面滑下,与物体A相碰,碰后两物体立即以相同速度向右运动(但两个物体不粘连),同时弹簧的锁定被解除,返回时物体B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试求:
①碰撞结束瞬间AB的共同速度v1。
②弹簧锁定时对应的弹性势能EP。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工业上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烧碱和氯气。
Ⅰ.电解饱和食盐水之前,需精制食盐水。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②①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②④⑤①③ E.⑤②④①③ F.⑤④②①③
Ⅱ.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⑴图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⑵分别写出燃料电池B中正极、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正极:___________ __; 负极:___________ ____;
⑶为什么必须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才能通入燃料电池? 。
⑷分析比较图示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a%、b%和c%的大小 。
37.【化学—选修5: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现有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A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C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D元素与E元素在同周期相邻的族,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差3,且D元素的基态原子有4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A、B、C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 、 、 。
⑵用元素符号表示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低到高的排序为 。
⑶E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⑷A元素与氢元素能形成种类繁多的化合物,其中只含sp3杂化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的VSEPR空间构型为 ;其中只含sp2杂化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其中同时含sp杂化、SP2杂化、sp3杂化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⑸A元素的一种单质的晶体结构如图甲所示,D元素的一种单质的晶体结构如图乙所示。
图甲中A原子的配位数与图乙中D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 。
38.【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
聚酯纤维在服装、室内装饰和工业领域中有广泛应用。下图是合成某种聚酯纤维H的流程图。
已知:A、D为烃,质谱图表明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其中含碳57.8%,含氢3.6%,其余为氧;G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且含有苯环;核磁共振氢谱表明E、G分子中均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且E分子中两种类型的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1)①、③ 的反应类型依次为 、 ;
(2)B的名称为: ;E的结构简式为: ;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② ;
⑥ ;
(4)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b.能与NaOH溶液反应
c.在Cu催化下与O2反应的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39.[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植物的花药培养在育种上有特殊的意义。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无病毒植株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方面。请回答相关问题。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2)在花粉发育的过程中,只有某一个时期对离体刺激敏感,一般来说,在____________ 期,花药培养成功率高,为了挑选到此期的花药,通常选择________ 的花蕾。
(3)为了进一步确定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一般要通过 来观察,通常需要用 来染色,但有些植物的花粉核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一铬矾法,此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 色。
(4)采用的MS固体培养基中除含有多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外,还需添加植物激素,其中主要是 。
(5)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下列各项中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的是 ,采用灼烧方法进行灭菌的是 。(答序号)
①培养皿 ②培养基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④三角锥形瓶 ⑤接种环 ⑥花蕾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第三十届奥运会今年在英国伦敦举行,其中的马术比赛被称为贵族的运动,英国纯血马是世界顶级马术比赛的常用马种,其数量少,生育力低。现代生物工程能有效提高优质马的生育效率。请回答:
(1)用 激素处理适龄纯血母马,使其一次性排出比自然情况下多几倍到几十倍的卵子。采集的卵母细胞人工培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 。
(2)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 。
(3)为取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可以在胚胎发育的 期用机械方法将胚胎分割。
(4)随着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将纯血马的 移入其他马的__________ 细胞中,将其激活并发育成胚胎,植入代孕母马体内。为保证胚胎移植的成功,胚胎的供体和受体应保持 。
(5)克隆技术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人们的传统观念造成极大冲击,我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 性克隆人。
(6)把含有某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培育成为一匹优质马还需要用到的技术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种)
2013年五校联盟化学部分答案
A D D B B C A
26.(15分)
⑴Na2CO3(2分)、BaCl2(2分)
⑵ (2分)
⑶2Al3++3CO32-+3H2O=2Al(OH)3↓+3CO2↑(2分)
⑷足量的盐酸(1分),BaCl2(1分),白色沉淀(1分)⑸3.6×10-20 mol/L(4分)
27.(14分)(除(5)(6)各3分外,其余每空2分)
(1)小于(2)80(3)1 (4)a (5)2CO(g) + O2(g) === 2CO2(g) △H = -566 kJ/mol
(6)3CO2 + 5OH- === 2CO32- + HCO3- + 2H2O
28.(14分)(每空2分)
(1)Cu + 4HNO3 (浓) === Cu(NO3)2 + 2NO2↑+ 2H2O
(2)C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在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极慢。
(4)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5)NO2能被Na2O2还原(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6) ① EDBDF或EDBF
Na2O2 +2NO2 = 2NaNO3
36.(15分)Ⅰ.CEF(3分)
Ⅱ.⑴Cl2(2分)、H2(2分)⑵O2+2H2O+4e-=4OH-(2分);H2-2e-+2OH-=2H2O(2分)⑶使燃料电池导出的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 (2分)⑷b%>a%>c%(2分)
37.(15分)⑴碳(1分)、氮(1分)、氧(1分)⑵C、O、N(2分)⑶[Ar]3d104s1(2分)⑷正四面体(2分)、 (2分),C5H6(2分)⑸1/2(2分)
38.(15分)
(1)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各2分)
(2)1,2-二溴乙烷 (2分) ( 2分)
(3)CH2BrCH2Br+2NaOH CH2OHCH2OH+2NaBr ( 2分)
(4)(3分)
生物答案
1----6 DBBCDC
29、(每空1分,共10分)
(1)不移动 向左移动 小于
(2)光合作用强度(速率)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速率)
叶片换成大小相同的死叶片,其他同装置C 上升
(3)B和C 饥饿处理 把NaOH换成CO2缓冲液 D
30、(每空1分,共9分)
(1)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⑤→④→⑥ ⑦
(2)F 保持正电位 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
(3)神经冲动经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向上传导至大脑皮层(痛觉中枢)
(4)舒张 收缩
31、(共12分)
(1)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数目(2分) 将植株分别自交,子代性状表现一致的是自然加倍植株,子代性状分离的是花药壁植株(3分)
(2)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1分) AABB和AAaaBBbb(2分) 1:1(2分)
①统计植株数太少(1分)
②这两种植株(或产生这两种植株的花粉)生活力不同(1分)
32、(每空1分,共8分)
(1)A→B1→B2→B3 含碳有机物
(2)腐生的真菌和细菌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次生演替
(4)自我调节 负反馈
(5)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答不全不得分)
39、(共15分)
(1) 愈伤组织 (2分)
(2) 单核(靠边) (2分) 完全未开放 (2分)
(3)显微镜(1分) 醋酸洋红(1分) 蓝黑色(1分)
(4)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少答不给分2分)
(5)③⑥(少答、错答均不给分)(2分) ⑤(2分)
40.(15分)
⑴促性腺激素(2分) 第一极体(2分)
⑵获能(2分)
⑶桑椹胚或囊胚(不全不给分2分)
⑷细胞核(1分) 去核卵母(1分) 相同的生理环境(1分)
⑸生殖(2分)
⑹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答出2点给2分)。
河北省五校联盟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A AD AC AB CD B C
22. (或用语言表述),成正比。
23.(1)电路连接如下图,(2)如右图,第3组。(3)E=1.48V(在1.46V~1.50V范围内均给分),r=0.77Ω(在0.75Ω~0.79Ω范围内均给分)。(4)电压表分流。
24.解:
(1)根据题意,应有: (4分)
(2)当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后,物体A以初速度v0开始滑动,则物体B也将开始滑动,物体A作减速,B作加速,当两者速度相等时相对静止一同向前减速,最终两者同时静止。
设物体A和B相对滑动的时间为t1,共同减速的时间为t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A和B相对滑动时:
物体A的加速度为: (1分)
则t1时刻A的速度满足: (1分)
物体B的加速度为: (2分)
则时刻的速度满足: (1分)
得: (1分)
A、B的共同速度 (1分)
A与B达到共同速度后,将一同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1分)
末速度减为零,则 (1分)
所以 (1分)
26.解:
(1)设粒子与板作用前瞬间,速率为,由动能定理有
(1分)
得 (1分)
粒子与档板碰后在电场中作类平抛运动,设到达y轴时与Q点的竖距离为y,
在x轴方向有 (1分)
在y轴方向有 (1分)
由以上二式得 (1分)
(1分)
故粒子第一次到达y轴时距坐标原点为 (1分)
(2)粒子到A点时,x轴方向的速度分量为 (1分)
设与y轴正向的夹角为有,,故 (1分)
此时速度 (1分)
粒子进入磁场后将做匀速率圆周运动,转过300°后打到板上的N点时,磁感强度为最大,有 (1分)
又 (1分)
故= (1分)
当磁感强度的大小减小到时,粒子做半径为r2的圆周运动到达y轴上的C点,之后沿直线运动打到板上的M点。
∠OCM=30°,OC长为 (1分)
故 (1分)
同理 (1分)
所以B的取值范围为:≤B≤ (2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ADE。
(2)设管的横截面积为S,设水银柱在竖直放置时产生的压强为Ph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3分)
可得: (2分)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又有: (3分)
得: (1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1)3.75,-0.05。(每空3分)
(2)由如图,有一条光线从C点射向DB时,在M点折射后进入液体中,射向空气时在N点发生全反射。(画出光图2分)
入射角为C,有,∠(1分)
可知∠DNM=45°
由题意知∠NDM=75°,故∠DMN=60°,=30° (2分)
由折射定律,所以=45° (2分)
(1分)
故从点光源发出的光与CD的夹角在0°~30°范围内时光线可从液面上方射出。
(1分)
35.[物理——选修3-5](15分)
(1)6,10.23。(每空3分)
(2)
①B从高h处滑到平面时的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有
, (2分)
A与B碰后共速为v1,由动量守恒有, (2分)
②B返回时离开A的速度为,有 (1分)
对A、B和弹簧有 (2分)
(2分)
A
B
F
v
A
P
O
A
B
Ubc
0
1
2
3
4
5
BLv
-BLv
A
Ubc
0
1
2
3
4
5
BLv
-BLv
C
D
Ubc
0
1
2
3
4
5
BLv
BLv
-BLv
Ubc
0
1
2
3
4
5
B
q
O
V
15
3
A
0.6
3
V
A
R
S
r
E
L2
0
0.2
0.4
0.6
I/A
U/V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v0
A
B
x
y
M
N
O
P
E
Q
A
B
C
D
E
铜片
碱石灰
无水CaCl2(干燥剂)
浓硝酸
K1
K2
r
E
R
K
S
a
水银柱
M
0
x/m
y/cm
0.2
5
0.4
0.6
v
A
B
C
D
液体
空气
空气
1=1
2
3
4
-13.6
-3.40
-1.51
-0.85

0 
n 
E/eV 
h
A
B
0
0.2
0.4
0.6
I/A
U/V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V
15
3
A
0.6
3
x
y
M
N
O
P
E
Q
A
v
vx
v0
v0
O1
r1
r1
C
O2
C
A
B
C
D
液体
空气
空气
N
M
h
A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