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40张PPT+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40张PPT+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 通过《昆明宣言》有什么意义?
(1)“昆明宣言”在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刻出炉,事关人类和地球命运。
(2)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3)中国在大会上宣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新举措,展示了中国与国际社会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与信心,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
1.掌握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资源、绿色发展的方法,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2.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破坏生态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学习目标
2.怎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原因)?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主预习
4.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措施)?
5.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热点时事】
材料一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快。这类病毒原本存在于野生动物身上,被引到人身上的祸源,与一些人管不住自己的手和嘴——乱杀、乱吃野生动物有直接关系。
材料二 :为何野生动物体内的病毒会伤害到人类?这是在告诫人类:不要为了金钱利益、为了吃山珍海味,拿着杀戰的屠刀, 乱捕滥杀无辜的朋友——野生动物。常言道:没有野生动物买卖,就没有伤害。
结合材料,请你分析人类与自然界有着怎样的关系。
合作探究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捕食野生动物引发新冠
气候变暖,物种濒临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P81
以上图片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树木

氧气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三门峡引来3000多只天鹅栖息越冬!绝美画面好似人间仙境!
三门峡被称为天鹅之城,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白天鹅栖息地
,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家AAAA 级景区,水面常年保持在5000亩,林地面积5万亩,是三门峡的一座城市生态园。
以上图片说明了什么?
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动态中的平衡
发展中的协调
进取中的有度
多元中的一致
“纷乱”中的有序
土地荒漠化
泥石流
沙尘暴
酸雨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P8
由于人类疯狂地掠夺自然,大规模地污染自然环境,以至于自然界不得不对贪婪的人类进行报复。尼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尘暴、大洪水、大旱灾、地震、沙漠化等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SARS、AIDS、禽流感等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的疾病,这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大规模破坏所带来的必然恶果。
总有人想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然而……
极端天气频繁
史前病毒释放
(新冠病毒)
生态系统破坏
以上图片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楼兰古国复原图
楼兰古国遗址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原因或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探究与思考P82
伦敦“杀人霾事件”
1.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表面上是天灾,实际上是人祸,是燃煤采暖、燃煤发电所产生的污染物蓄积所致。根本原因是人类缺乏环保意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1)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控制污染物排放,规范人们的环保行为;坚持有法必依,严格执法,让有关法律落地生效;
(2)企业:转变生产方式,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发展;
(3)个人:树立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等等。
古人的智慧给当代人的生存发展启示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美丽高岭
黄沙漫漫
林海绿洲
从塞罕坝的发展历程,分析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生态文明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01
02
03
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为什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4
①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影响】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重要性】
③这有利于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有利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有利于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意义】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探究余村的发展之路
余村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你相信是同一个村吗
说明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给余村带来不同的变化
第一次富起来
第二次富起来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一时增长。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道路。
鼓了“钱袋子”,
伤害了“居住环境”。
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
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论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 。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②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
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
城市森林公园
海绵城市
美丽乡村
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自然恢复
退耕还林
节能
环保
低碳
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环保法》备受瞩目,这是1989年我国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后的首次修订,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
其体现出的亮点:凸显保护优先原则,建立公共预警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公益诉讼主体,明确政府监管职责,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追责处罚力度。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环境污染罪:为了保护环境,我国通过《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企业:偷排超标废水废气等
政府:为GDP保护排污企业等
个人:违规倾倒有毒液体等
讨论并交流:如何看待下列漫画中的行为,如何制止这些行为?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2.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国家)
3.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企业)
①转变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②加大节能环保的投入和科技创新,降低生产能耗,推行清洁生产。
③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企业的行为。
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熄灯一小时
多乘公交车
多种一棵树
就餐要光盘
少用塑料袋
及时关电脑
日常生活低碳微行动
低碳微行动
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
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
太阳能光热电站
光盘行动
三北防护林
*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打算如何行动?
4.你打算如何响应号召,为建设美丽中国做贡献?
努力学习环保知识,为建设美丽中国出谋划策;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积极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
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
如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等
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5.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什么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
发展道路
智慧选择;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措施
符合自然规律
准则 目标
基本国策 发展理念
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措施
处理好一对关系
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走绿色、循环、低碳之路
上限、底线、红线
课堂小结
原因
原因
1.我国在当前世界禁塑潮流中主动担当起大国责任,引领全球塑料污染防治。这表明(   )
①中国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②中国积极践行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③世界塑料污染防治完全依赖于中国
④中国已经成为主导世界事务的大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2. 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PM2.5的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这受益于我国( )
①积极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把治理雾霾作为中心工作
④坚持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之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3.党的十九大强调,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就要(   )
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
②善待自然,禁止开发资源
③节能减排,落实环保行动
④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保的基本国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4.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到:五年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这说明( )
①当前各级政府以建设“绿水青山”为工作中心
②先发展“金山银山”,才能为“绿水青山”打好物质基础
③有了“绿水青山”才会有真正的“金山银山”
④“绿水青山 ”与“金山银山”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C
5.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出台了补贴、税收、牌照、通行等一系列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 )
①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
②推动绿色消费,低碳出行
③彻底扭转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
④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B
6.“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是我们从过去“只顾金山银山,忽视绿水青山”的惨痛教训中得出的认识。它告诉我们( )
①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一时发展
③要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④保护环境必然阻碍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A
7.为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向世界承诺我国将在2030年前和2060年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碳达峰即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上述承诺
②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造福人类
③促进发展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首位
④影响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环境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