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第二单元 校园科技周 —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单元素材解读1.素材的选取2.情境串航模放飞本单元选取的素材是校园科技周,航模放飞、小发明、小制作等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活动。选取这个素材的另一个目的,这就是在教学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科普教育和创新教育。我的小发明科普展板设计已学知识分数的初步认识除法的意义和性质本单元新学知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后续学习知识分数四则运算用分数解决问题(分数应用题)(二)单元知识分析(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四)单元主要编写特点优化知识结构,给学生以内化知识的时间,降低教学难度。突出直观操作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五)单元信息窗解读信息窗11.情境图解读:学校科技小组放飞航模的场景。2.知识点:分数的意义[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一份是一个物体)]。分数的意义[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一份是多个物体)]。3.教学建议教学分数的定义,重点要建立单位“1”的概念。3.教学建议让操作、观察与思考对接,完成概念的抽象过程。每份都是2架飞机,为什么不能用同一个分数表示呢?3.教学建议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利用已有经验迁移,适当点拨引领,完成思维从“1个”到“1个整体”的转化。分四步走:(一)唤醒旧知: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忆。(二)夯实新知:深刻把握内涵(把多个物体看 作一个整体)。(三)讲解单位1:与小数的计数单位比较。(四)概括分数意义:连续量和离散量。3.教学建议结合生活实际,感受被平均分对象的广泛性,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积累丰富的感知经验。4.注意的问题区别单位“1”和自然数1的不同。把握难度,不要急于延伸与扩展。灵活安排教学程序,让教材为教学服务。5.自主练习(五)单元信息窗解读信息窗21.情境图解读:两位同学的小发明。2.知识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3.教学建议为突破难点提供思维导向,引导学生体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教学建议渗透“猜测、操作、验证”的数学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教学建议经历涂一涂的过程,数形结合,感受真、假分数的意义。3.教学建议先学后教,使学生经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的过程,感受假分数数值的大小。4.注意的问题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要关注b≠0问题的讨论。把握标准内容,不要提出过高要求。体会用分数表示两个同类量之间关系的意义,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5.自主练习(五)单元信息窗解读信息窗31.情境图解读: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展板。2.知识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3.教学建议借助直观(纸片或线段图),引导学生经历“规律”的形成过程。3.教学建议举例验证,丰富感知,有效地渗透“不完全归纳”思想。3.教学建议以“0除外”为牵引,沟通分数基本性质与除法性质的内在联系。3.教学建议在写等值分数的活动中,互相辨析正误,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4.注意的问题分数的基本性质实质上是在“单位1相等”的前提下讨论的。向学生解释或引导学生弄清一些关键性词语。5.自主练习STOP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是关于分数的描述式定义。单位“1”、平均分和表示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定义里的三个主要内涵。例1: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3分,取其中的2份,和把一条同样长的线段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4份比,看是否一样长。例2:在一个长方形框内,画12个圆圈,分别取出4/12和1/3,看是否一样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分数的基本性质。1/31/41/543÷6=7……1红:8÷43=8/43黄:2×7÷43 =14/43绿:3×7÷43 =21/4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