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唐山丰南区期末]1931年9月18日,日军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于次日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B.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C.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全力抗战D.中国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在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其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指 ( )A.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危机加深B.日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C.日本制造华北危机,企图吞并华北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吞并全中国3.右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关于该事件的历史要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目的:停止内战,联共抗日③地点:陕西西安 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语。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造成日本成为“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的史实包括 ( )①鸦片战争 ②黄海大战 ③南京大屠杀 ④旅顺大屠杀A.①②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以后,进军井冈山;1937年,为了抵御日寇,与国民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些史实表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始终 ( )A.把阶级斗争放在重要位置B.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D.进行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6.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这一做法(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D.适应了全民族抗战新形势的需要7.1937年10月,某组织给出了淞沪会战的战果统计(后日军确认),“日本空军仅在8月21日就损失了19名飞行员。在两周内,54名中国空军飞行员总共击落了62架日本军机”。从中可以了解 ( )A.日军伤亡重大无力发动新进攻B.淞沪会战中国取得胜利C.此战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战局D.中国空军作战英勇8.下列形势图中,反映了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的是 ( ) A B C D9.“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炮火连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胆寒,消灭那鬼子千千万,胜利的捷报到处传。”这是1940年晋冀豫区党委宣传部印发的一首民歌,这首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10.对下图所示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敌后战场抗日力量壮大 B.正面战场地位遭到削弱C.全民族抗战取得重大成果 D.日本“囚笼政策”破产11.抗日战争期间,重庆人民广泛开展了为抗战献金和献机的活动。1940年,全市参加献金活动的有数十万人。1943年,重庆妇女界捐献飞机13架。材料表明重庆人民 ( )A.踊跃参军参战保家卫国B.积极参与抗战的物资运输C.努力生产抗战军用物资D.支援前线抗战的热情高涨12.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分布情况。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反映出 (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B.中国共产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中共革命策略随形势变化而调整D.民主革命的发展扩大了党的影响13.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B.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C.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4.“蹈厉”一词,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后比喻为奋发有为、意气昂扬。郭沫若在1937年用“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的诗句来形容抗日战争。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说:“民族精神,随抗战的发展而蹈厉。民族意识,受抗战的洗练而纯一。”材料体现出( )A.国共两党合作是抗战最终走向胜利的决定性因素B.抗日战争对民族精神的激发超越了党派的局限性C.抗战时期各党的矛盾因服从抗战大局日渐消除D.抗战的胜利促进了国家团结并引领政局的走向15.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面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B.中华民族在十四年抗战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C.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歌曲学史】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1)材料一中的歌词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分)对中国有何影响 (2分)【图片学史】材料二 (2)从上述图表中我们分别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6分)【材料学史】材料三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恢复了卢沟桥事变时的国土,而且收复了九一八事变后为日本占领的东北和热察,以及甲午战争后为日本强割达50年之久的台湾。抗日战争的胜利,挽救了危亡的中华民族,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并促进了整个民族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扫百年来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的屈辱历史,成为百年来无数次反抗外来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3)根据材料三,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4分)【牢记历史】材料四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设有战争胜利纪念日。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4)假如你是全国人大代表,要提出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建议。请你列出这一建议的依据。(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我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材料二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1)材料一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 (2分)据材料一,指出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2分)(2)据材料二,指出图一照片记录的情景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所示战役的目标。(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4分)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2分)18.2021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探究,请你一起参与。(25分)【实地考察】材料一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企图迅速占领华北。1937年7月底,日军派出重装精锐,进犯南口。中国军队迎击,南口战役就此打响。中国军队人数不及日军,装备远差日军,但仍打出了一场英勇壮烈的阻击战。南口战役历时大半个月,日军伤亡15000余人,迟滞了日军南下的计划,成为抗战史上光荣的一页(1)依据材料一,说出南口战役的作用。(2分)【资料整理】材料二 同学们进行史料研究,检索到以下信息。资料整理①照片集《为和平而战——抗战中在重庆的国际友人》收录了140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展示了抗日战争中在中国战场上作出卓越贡献的国际友人的工作场景 ②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档案资料:1937—1941年,日本陆军80%以上的兵力用于侵华战争,而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不及侵华兵力的20%。1945年,日本陆军主力中国派遣军,在中国军民多年的打击消耗和最后的全面反攻下,不得不在中国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③纪录片《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为尽快结束战争,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需要协作。1943年,中国受邀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④专著《抗日战争与民族自尊的重铸》:研究了抗日战争前后中华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变化,包括“民族意识的唤醒”“民族形象的改变”等章节(2)参照下表中的示例,运用材料二中的一则资料,说明该资料与研究主题的关系。(12分)研究主题 资料序号 依据国际援助中国贡献地位提升民族觉醒 ④ 专著通过对抗日战争前后中华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变化的对比研究,说明了抗日战争对于中华民族觉醒的促进作用【抗战故事】材料三 1937年7月,由党员和群众二十四人组建了北平郊区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国民抗日军。 8月22日傍晚,国民抗日军奇袭北平第二监狱,解救大量党员群众……这次奇袭行动还缴获三挺机枪、四十多支步枪、十几支手枪和一百多把大刀……9月8日,队伍壮大到一千多人的国民抗日军夺取日军在黑山扈的武器物资,战斗中,用轻武器击落一架日军飞机,极大地鼓舞了战斗士气。(3)依据材料三,说出国民抗日军的作战方式。(2分)分析国民抗日军作战的意义。(4分)【活动延伸】(4)2021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请你设计一枚纪念章,并对图案进行简要说明。(要求:形式不限,主题鲜明,观点正确。5分)答案1.A 2.C 3.C 4.B 5.C 6.D 7.D 8.B 9.D 10.A 11.D 12.C 13.D 14.B 15.C 16.(1)九一八事变。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2)由图一可知,中国的抗战持续时间最长;由图二可知,中国军民伤亡人数最多;由图三可知,中国参战人数最多。(3)收复了被日本占领和割占的领土;促进了整个民族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洗雪了百年来中国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的屈辱历史。(4)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可以继承和弘扬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对先烈和死难同胞表示哀悼,提醒国民不忘国耻、开创未来;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捍卫和平的决心和信念;维护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果实,维护战后国际秩序。(言之有理即可)17.(1)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2)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或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3)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海外华侨和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品质:不怕牺牲,捍卫民族尊严,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决心等。(言之有理即可)18.(1)迟滞了日军的侵略计划,严重地挫伤了日军。(2)研究主题 资料序号 依据国际援助 ① 照片集通过对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国际友人工作场景的展示,说明了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对中国反侵略斗争作出的援助和支持中国贡献 ② 档案通过中国军民对侵华日军牵制、打击、消耗和反攻的记录,说明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地位提升 ③ 纪录片记录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作为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参与国际会议,说明了中国以大国姿态站到世界舞台上,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民族觉醒 ④ 专著通过对抗日战争前后中华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变化的对比研究,说明了抗日战争对于中华民族觉醒的促进作用(3)游击战。壮大了抗日力量,鼓舞了战斗士气,解救了被日军迫害的党员群众;打击了日本侵略者。(4)略。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