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9科9份)

资源简介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英语试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 听力理解(共两节, 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long ago did the man leave home
A. 30 minutes. B. 60 minutes. C. 90 minutes.
2. What does Jack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A. Read books.
B. Play computer games.
C. Do his homework.
3. Why didn’t the man sleep well last night
A. Because he had a fever.
B. Because his baby was ill.
C. Because his dog was ill.
4. What is the daughter doing
A. Perhaps she is playing.
B. Perhaps she is sleeping.
C. Perhaps she is reading books.
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dialogu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 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 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A. The wind stopped, but it's still raining.
B. The rain has stopped.
C. It’s still raining, and the wind is blowing
听第6段材料, 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might have happened
A. An earthquake. B. A fire. C. A gas accident.
7. Why didn’t the woman go out of the house
A. She was too afraid to move.
B. She worried about the valuable things at home.
C. She couldn’t find the way.
8. Where was the woman at the beginning
A. In the bathroom. B. In the bedroom. C. In the kitchen.
听第7段材料, 回答第9至11题。
9. Who is Bengi
A. A tiger. B. A bear. C. A lion.
10. Why do people attack Bengi
A. They want him to be their pet.
B. They want his fur and bones.
C. They want to eat him.
11. What will they do then
A. Take measures to protect Bengi.
B. Work tighter to save Bengi.
C. Write to the government.
听第8段材料, 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y did the man make an apology to the woman
A. For he broke his promise.
B. For he couldn’t go back home.
C. For he had to go to see a film.
13. What promise did he make to the woman
A. To go home together this weekend.
B. To go to see a film this weekend.
C. To go to see her family.
14. Why couldn’t he keep his promise
A. Because he had to do extra work.
B. Because he had to go home.
C. Because he had to see a film.
听第9段材料, 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en will they leave
A. At 10:00. B. At 10:30. C. At 11:00.
16. How will they go
A. By bus. B. By taxi. C. By car.
17. What’s the man
A. He is a driver. B. He is a teacher. C. He is a doctor.
听第10段材料, 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radio station
A. It is owned by the English Coffee Shop.
B. It is on Montana at Seventh Street in Santa Monica.
C. It sells advertising time.
19.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A. Cloudy. B. Cold. C. Fine.
20.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Santa Monica Beach
A. It is a good place for parking cars.
B. It is a good place for surfing.
C. It is a good place for swimming.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1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各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佳选项。
21. —Dad, I feel just relieved after the dreaded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
—__________.
A. So will I B. So do I C. So shall I D. So it is with me
22. The price of oil is __________higher and higher, which doesn’t prevent people from owning a new car in many developed cities in China.
A. rising B. raising C. arising D. arousing
23. A person, when he or she is young, can’t read __________many books.
A. so B. such C. too D. either
24. Kathy __________a lot of English idioms by watching documentaries made by BBC.
A. picked up B. took up C. made up D. turned up
25. —Excuse me, where is Johnson
—He cannot go home, as his book is lying __________on his desk.
A. openly B. opening C. opened D. open
26. —Could you buy me the latest TEENS Senior 2 Edition
—__________after I finish my lunch
A. What for B. What if C. What about D. What
27. Taking notes is important in class, but it is not necessary to __________every word the teacher says.
A. put away B. put out C. put down D. put together
28. The party, __________at 7:30 pm last night, was followed by a brief dinner.
A. started B. to be started C. to start D. starting
29. We are supposed to __________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other related books when writing a report.
A. refer to B. look up to C. look forward to D. see to
30. —Why not talk with your parents about your willingness to attend Peking University Summer Camp
—I tried __________to get them to listen to me.
A. in time B. in vain C. in need D. in case
31. Zhang Yimou, a two-time winner in the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has all the right __________to become the Best Director of China.
A. desperation B. qualification C. attraction D. discrimination
32. So hard did he work that he __________made himself ill for a whole week.
A. merely B. annually C. eventually D. fortunately
33. —Drinking tea is a common practice in daily life, isn’t it
—Yes, teahouses continue to __________up in and around the city of Nanjing.
A. spring B. split C. break D. cut
34. Marry is no different from any other teenage girl, but she has given enough thought __________ her future career.
A. with B. of C. about D. to
35. By popular consensus, great painters can mix the colours together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o get the __________colour.
A. explicit B. desired C. generous D. romantic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2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 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佳选项。
The Catherine family enjoyed the good things in life as much as anyone else. They ___36___
games, books, music, toys, good food and good times. But sometimes ___37___seemed, especially to Mrs. Catherine who ___38___the house, that they had too much stuff in the closets, in the drawers, in the basement, and almost ___39___. It made Mrs. Catherine a little ___40___.
One day, at breakfast, Mrs. Catherine made a(n) ___41___. “This family,”she said firmly, “has too much stuff. It's time to get ___42___of some of them. ”The three children all ___43___with this idea and helped pile used things and unused things they were never going to use into the car.
Their first ___44___was Home for the Aged where the older went to live. Nurses and doctors looked after them, but sometimes the older got a little lonely and ___45___. They liked visitors and things to do. When the family arrived at Home for the Aged, they ___46___out their games and puzzles to the older and then sat down to play games and do puzzles with them. They had a ___47___time and they were sorry when it was time to leave.
Their next stop was the Young Cubs Hospital. The Catherine family dropped ___48___their load of used toys which were very welcome. The hospital workers said the toys would be given out at the hospital ___49___party.
Their last stop was People Who Care store. This was a store that sold things to ___50___money for those who needed warm clothes and good food. The Catherine family lugged all their old clothes and furniture into the store.
After that, the Catherine family ___51___home with warm feelings about what they had done. ___52___they drove along, they passed the lighted ___53___of supermarkets which were beautifully decorated for Christmas. There was window after window of the very latest things, but they were so filled with special thoughts about helping others that they ___54___noticed the wonderful things in the windows except maybe out of the ___55___of their eyes.
36. A. read B. played C. enjoyed D. shared
37. A. there B. they C. it D. this
38. A. knew B. bought C. sold D. managed
39. A. anywhere B. everywhere C. nowhere D. somewhere
40. A. uneasy B. difficult C. ready D. happy
41. A. announcement B. amusement C. notice D. report
42. A. away B. out C. hold D. rid
43. A. decided B. agreed C. argued D. dealt
44. A. place B. arrival C. stop D. departure
45. A. bored B. disappointed C. excited D. determined
46. A. handed B. carried C. found D. let
47. A. fine B. bad C. sad D. sorry
48. A. onto B. into C. out D. off
49. A. Thanksgiving B. Halloween C. Christmas D. Eastern
50. A. rise B. arise C. raise D. arouse
51. A. headed B. arrived C. left D. felt
52. A. Though B. As C. Since D. Before
53. A. closets B. houses C. doors D. windows
54. A. nearly B. hardly C. closely D. immediately
55. A. corners B. sides C. edges D. covers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满分3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 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中, 选出最佳选项。
A
Now we’re always hearing about road accident, and when we’re in a car we try to drive carefully, but how many of us take the same degree of care in our homes Any large hospital will tell you the number of the accidents that happen in the home is almost the same as those on the road.
One of the commonest and most dangerous causes of home accidents is wrong and careless us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People will continue to use a loose plug or pull out a plug without first turning off the power. In spite of warnings, one will carry an electric heater into the bathroom when he is going to have a bath. Sometimes one forgets to cut off the power before mending a lamp or something else. All this will cause accidents. So the rule about anything that work by electricity is:Switch off before you touch anything and don’t pretend you know when you actually don’t.
If you’ve got children in the house, it's always best to keep medicines of any kind out of their reach. Otherwise, they may be taken for candies or a new kind of drink. When there are older people living with you, you have to take particular care in a number of ways in order to make them safe and happy.
Fire, of course, is always a risk. So, remember not to dry clothes in front of fires, or leave stoves in the middle of rooms where they can easily be knocked over. And don’t forget to keep the children away from fire. Smoking, too, may cause fire. So you’d better give it up. Safety first may mean a little more time and care, but it may save you a lot of trouble.
56.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we try to drive carefully in a car while __________.
A. we take the same degree of care in our homes
B. We don’t care much about the accidents in large hospitals
C. We don’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home accidents
D. We seldom think a lot about the road accidents
57. We can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__________.
A. people should never be allowed to carry an electric heater into the bathroom
B. the improper use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is the most dangerous cause of home accidents
C. people should cut off the power first before using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D. both the children and the older people should be taken special care of at home
58. It can be inferred in the text that our life at home will be much safer if __________.
A. we know more about the accidents that happen in the home
B. all of us give up smoking as soon as possible
C. we take more time and care in our life
D. we keep the stoves at the corner of the rooms
59. The main purpose of writing the text is __________.
A. to tell how and why home accidents happen
B. to persuade people to get rid of bad habits
C. to explain how to use electrical equipment
D. to instruct people how to prevent home accidents
B
Use your American Express Card to enjoy one-day visit at four of America’s greatest museums. Note the participating museums, and their exciting special exhibitions that you will not want to miss, listed below.
Boston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Chairs
February 11-May 8, 2012
Italian furniture expert Fausto Calderai and Indian photographer Dayanita Singh present an exhibition of chairs from the museum’s collection and “chair photographs” from around the world presented in a Venetian-style hall housing world-famous masterpieces.
For more information:www. gardnermuseum. org
New York
The Noguchi Museum
Noguehi and Graham
December 1, 2011-May 1, 2012
Noguchi’s long-term collaboration(协作) with dancer Martha Graham is regarded by many as a high point in the history of both modern dance and art. The exhibition highlights nine of the sets created through this collaboration.
For more information:www. noguchi. org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Academy of the Fine Arts
In Full View:American Painting(1720—2012)
January 11--April 10, 2012
Founded in 1805, the Pennsylvania Academy has been home to America’s artists for more than 200 years. The Academy collects and exhibits the works of famous American artists, and is well-known for training fine artists. 2012 at the Academy begins with the largest exhibition of Academy’s distinguished American collection in the institution’s history.
For more information:www. pafa. org
Seattle
Seattle Museum of Glass
Murano:Glass from the Olnick Spanu Collection
Through November 7, 2011
This exhibition includes over 200 pieces of beautiful glass from Murano, the island of glassblowers near Venice, Italy. Watch live glass-blowing shows in the Hot Shop and see other modern glass exhibitions.
For more information:www. museumofglass. org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ebsites offers information about the furniture show
A. www. pafa. org B. www. museumofglass. org
C. www. noguchi. org D. www. gardnermuseum. org
61. We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Martha Graham is ___________.
A. a dancer B. a glassblower C. a painter D. a photographer
62.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painting, you may visit ___________.
A. the Noguchi Museum B. Seattle Museum of Glass
C.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D . Pennsylvania Academy of the Fine Arts
C
New York has taken the title of the world’s top fashion capital from Milan. The annual survey suggest that the top five fashion cities are facing competition from Asia and Australia. New York had been the top fashion city for five years, but Milan took the title in 2009. The survey was made by the Global Language Monitor, a US based organization. It tracks the frequency(频率) of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media, on the Internet and throughout the blog. With the US economy recovering, New York once again took the top title. Hong Kong took second place. It was followed by London, Paris and Los Angeles. The other top 10 cities were Milan, Sydney, Miami, Barcelona and Madrid.
“Because of the new economic situation, the global fashion centers have also changed a lot, ”said Bekka Payack. the Manhattan-based fashion reporter for the Global Language Monitor. “The new list shows that global fashion centers will change now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fashion cities, some new ones are performing better and better. ”She said that perhaps this is new trend, and it is the first sign that the traditional top five fashion cities——New York, Paris, London, Milan, and Rome——do not control global fashion any more.
The biggest changes in the list are Hong Kong, Madrid and Melbourne. The Group said that the top newcomers to the list include Amsterdam at number 17, Cape Town at 23, Johannesburg at 25 and Vienna at 27.
The following are the 10 top fashion cities of 2010 and the changes from 2009.
1. New York(up 1) 2. Hong Kong(up 5)
3. London(up 2) 4. Paris(down 1)
5. Los Angeles(up 1) 6. Milan(down 5)
7. Sydney(up 2) 8. Miami(up 5)
9. Barcelona(up 5) 10. Madrid(up 11)
63. New York has regained the title of the world’s top fashion capital mainly because __________.
A. the US economy has been recovering
B. Milan faced competition from other cities
C. few big cities took part in the competition
D. the survey was made by an American organization
pared with the 2009 lis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has the greatest change
A. Hong Kong B. Milan C. Madrid D. Barcelona
65. We can infer from the text that __________.
A. New York has lost the top title several times
B. all the traditional fashion cities are in the 2010 list
C. economic situations influence global fashion centers
D. new fashion cities have performed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ones
66. The text is probably taken from a __________.
A. science report B. fashion magazine
C. geography textbook D. history book
D
Robert Frost was one of America’s best known and most honored serious writers. But his fame came late in his life.
He was born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in 1874. He lived in California during his early childhood. He was named after the chief Southern general in America’s Civil War. The general’s name was Robert Edward Lee. The poet was named Robert Lee Frost, because his father wanted to honor the general.
Someone once asked another American writer, Ernest Hemingway, how to become a writer. The best thing, he said, was to have an unhappy childhood. If this is true, Robert Frost’s childhood was unhappy enough to make him a very good writer. Robert Frost’s father was a reporter who wanted to be a politician. He often drank too much wine and became angry. Robert was the victim of his anger.
Robert Frost finished high school in 1891. After high school, Robert’s grandfather offered to pay his costs at Dartmouth College. But Robert left the school after a few months. He did not like it. He spent the next few years working at different jobs. At one time, he worked in a factory. Later, he repaired shoes. He was a teacher. He was a reporter. Always, he wrote poetry.
Robert Frost attended Harvard University for two years. After that, he returned to the many jobs he held before. For a while, Frost tried to take care of a farm in the state of New Hampshire. He was not a successful farmer. And he continued to write poetry. He said that until 1930, he earned only about ten dollars a year from writing.
In 1912, he decided to try to make a new start. He took his family to Britain. The cost of living was low. In Britain, Frost found a publisher for his first book of poems. The book was called A Boy’s Will. When it appeared in 1913, Frost received high praise from British readers. Praise was something he had not received in his own country.
Ezra Pound, another American poet living in Britain, read the poems and liked them very much. He wrote a magazine article about Frost. He also helped get Frost’s second book of poems published in America. That book was called North of Boston.
67. The followings are writers EXCEPT __________.
A. Robert Edward Lee B. Robert Lee Frost
C. Ernest Hemingway D. Ezra Pound
68. The passage wrote about Hemingway in order to show that __________.
A. he had great influence on Frost’s poetry and life
B. Frost’s poetry style was the same as Hemingway’s
C. Frost was unhappy because he was the victim of his father
D. Frost spent his childhood unhappily
69.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Once Frost’s first book was published he gained great praise in his country.
B. After leaving Harvard University, he began to learn to write poetry.
C. Frost was found lo have a gift in poetry while he studied in high school.
D. Robert Frost’s father was angry and drank a lot because he didn’t realize his dream.
70. 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Robert Frost’s unhappy childhood. B. Robert Frost’ s first and second book.
C. Robert Frost’s family and jobs. D. Robert Frost’s life and poetry.
第四部分 任务型阅读(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1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 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一个最恰当的单词。
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横线上。每个空格只填1个单词。
London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ites in the world for tourists to visit. If you are planning a trip to London in the future, you’re lucky. There are a variety of attractions for you to enjoy.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s in London is the Tower of London. Founded more than 900 years ago, the Tower of London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towers and has changer a lot. Here, you can also find the seven raven(乌鸦)which live in the Tower. There is a story that says:If there are no ravens in the Tower, the Tower and the kingdom will fall. There are also lots of tours, exhibits and special events that you can enjoy throughout the year.
Another popular place to visit is Westminster Abbey. It was set up in 1065 by Edward the Confessor. Visitors to Westminster Abbey can enjoy its beautiful special Gothic architecture(哥特式建筑). There are also lots of memorials of Kings and Queens to enjoy. Excellent transportation is available here by bus or tube from many locations in London.
Buckingham Palace is another place with a rich history to discover. It’s the official London residence(住处) of Queen Elizabeth II. During August and September, you can visit the State Rooms and see the Changing of the Guards. The Queen’s Gallery is opened to the public daily. Checking the official timetable before you make sure to visit the Palace is a must, because it is not open year round.
If you’re expecting to enjoy one of London’s most beautiful landscapes, Hyde Park is the place for you. There are many activities available here to enjoy, including guided walking tours, swimming, tennis, and horse riding. In addition, many concerts are performed in Hyde Park. There’s also a playground available for the kids.
Tourist attractions in London
The Tower of London *Built (71) __________900 years ago, the Tower of London is world-famous.* There are many ravens living in the Tower. (72) __________to an old story, if there are no ravens in the Tower of London, the Tower and the kingdom will fall.* During the (73) __________year, you can enjoy lots of tours, exhibits and special events.
Westminster Abbey (74) __________in 1065, Westminster Abbey is famous for its beautiful special Gothic architecture and memorials of Kings and Queens.
Buckingham Palace * With a rich (75) __________to discover, Buckingham Palace is the official London residence of Queen Elizabeth II.*(76) __________August to September, you can visit the State Rooms and see the Changing of the Guards. The public can get (77) __________to the Queen’s Gallery every day.* It’s (78) __________to check the official timetable before you visit the Palace.
Hyde Park As one of London’s most beautiful landscapes, Hyde Park is the palace for you to walk, play tennis, (79) __________and ride horses. In addition, you can go to a (80) __________that is performed in Hyde Park.
第五部分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暑假到了, 你在不忘课本、完成暑假作业的同时, 是否还安排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下面就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不妨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做一点吧。
请根据以下提示完成一篇英语短文。
建议 理由和好处
读古典文学 1. 提高个人修养2. ……
听优美音乐 1. 缓解学习压力2. ……
看大师画展 1. 培养美感2. ……
注意:
1. 对所有要点逐一陈述, 适当发挥, 不要简单翻译。
2. 词数150左右。开头和结尾已经写好, 不计入总词数。
3. 作文中不得提及考生所在学校和本人姓名。
参考词汇:有修养的cultured
Summer vocation is coming near. Aside from a lot of homework, I think it necessary to plan some meaningful things. My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hope every one of us will lead a productive life in the approaching summer holidays.
【试题答案】
第一、二、三部分
1. C 2. B 3. C 4. B 5. B 6. A 7. C 8. C 9. A 10. B
11. C 12. A 13. B 14. B 15. B 16. C 17. B 18. C 19. C 20. B
21. B 22. A 23. C 24. A 25. D 26. C 27. C 28. D 29. A 30. B
31. B 32. C 33. A 34. D 35. B
36. C 37. C 38. D 39. B 40. A 41. A 42. D 43. B 44. C 45. A
46. A 47. A 48. D 49. C 50. C 51. A 52. B 53. D 54. B 55. A
56. C 57. D 58. A 59. D 60. D 61. A 62. D 63. A 64. C 65. C
66. B 67. A 68. D 69. D 70. D
第四部分
71. over 72. According 73. whole 74. Established/Founded/Built 75. history
76. From 77. access 78. necessary 79. swim 80. concert
第五部分
书面表达评分标准及参考范文
一、评分原则
1. 本题总分为25分, 按5个档次给分。
2. 评分时, 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 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 确定或调整档次, 最后给分。
3. 词数少于130或多于170, 从总分中减去1~2分。
4. 评分时, 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及语言的得体性。
5. 拼写与标点符号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 应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英、美拼写及词汇用法均可接受。
6. 如书写较差, 以至影响交际, 可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
二、内容要点
1. 读古典文学的两点好处。
2. 听优美音乐的两点好处。
3. 看大师画展的两点好处。
三、各档次的给分范围和要求
第五档 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准确、清楚地表达了短文的内容, 要点无遗漏 ●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少许错误, 但为尽可能使用较复杂表达方式所致;具备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 ●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 使全文结构紧凑
(很好)(21~25分)
第四档 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比较准确、清楚地表达了短文的内容 ●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 ●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应用基本准确, 少许错误主要是因尝试较复杂语法结构或词汇所致 ●应用简单的语句间的连接成分, 使全文结构紧凑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好)(16~20分)
第三档 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能说出短文的基本内容, 但逻辑关系较混乱, 要点有遗漏, 没有写自己的认识 ●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 ●有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 但不影响理解 ●应用简单的语句间的连接成分, 使全文内容连贯 整体而言, 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中等)(11~15分)
第二档 未恰当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未能清楚地表达短文的内容, 写了一些无关内容 ●语法结构单调, 词汇项目有限 ●有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 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较少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 内容缺少连贯性 信息未能清楚地传达给读者。
(较差)(6~10分)
第一档 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未写出短文的内容, 写了一些无关内容, 原因可能是未理解试题要求 ●语法结构单调, 词汇项目有限。 ●较多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 影响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缺乏语句间的连接成分, 内容不连贯 信息未能传达给读者。
(差)(1~5分)
0分 未能传达给读者任何信息:内容太少, 无法评判;所写的内容均与所要求内容无法看清。
四、说明:
1. 内容要点可用不同方式表达。
2. 对紧扣主题的适当发挥不予扣分。
五、One possible version:
Summer vocation is coming near. A side from a lot of homework, I think it necessary to plan some meaningful things. My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I recommend reading classic literature, because classics are the antiques of the literary world. They are examples of great writing and wisdom. By reading classics. we can not only appreciate great writers’ works but also make ourselves cultured. At he same time, our ability of reading and writing can be improved.
Music is another thing we should remember to do. As students, listening to music can relax ourselves from the pressure of learning. In some ways, music is good for our health. Sometimes, when we feel tired, we can listen to music. Then we will feel very comfortable. And when we feel sad, we can also listen to music, which can give us a lot of happiness.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art, I suggest you go to some art exhibitions, especially those of masters. Don’t think they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you and your study.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art is good for us. By appreciating art works, we can develop our sense of beauty and become more imaginative and creative, which are inevitably beneficial to our study.
I hope every one of us will lead a productive life in the approaching summer holidays.
试卷难点释疑
● 单项填空
23. C. 本题中can’t和too相互呼应, 构成一肯定的表达, 意思是“一个人年轻的时候, 书读得越多越好。”
25. D. 本题中lie是一个半系动词, 与后面的open连用, 构成一个系表结构, 表示“书处于摊开着”这种状态。
26. C. 答案What about后面省略了buying the latest TEENS Senior 2 Edition.
28. D. 本题考查start用作不及物动词, starting=which started.
35. B. 答案desired在这里的含义是“想要得到的”
● 完形填空
36. C. 此答案可以从前一句得知。考生容易错选B, 但B项的played只能和games构成搭配, 无法与后面的宾语构成搭配。
37. C. 此题考查考生对It seemed…that…句型的掌握。
40. A uneasy在这儿的含义是“不自在:不舒服;心神不安”。
44. C. 文中下面两个自然段都有提示:the next stop;the last stop.
46. A. hand out为“分发”。本题容易错选B. carry out(贯彻;执行)。
53. D. 此处window为“橱窗”之义。
55. A. 此处的the comer of their eyes为“眼角”。
●阅读理解
57. D。文章第三段提到了家中有孩子和老人时要特别注意的地方。A应该是在不关闭电源的情况下不能将电取暖器带进浴室;B是最危险的家庭事故之一;C和原文Switch off before you touch anything意思不相吻合。
58. A。该篇文章的中心内容就是关于家庭事故的预防, 所以我们了解的越多家庭就会越安全。这正是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B和D不是原文的意思, C的错误在于outside。
63. A。见第一段第五行的这句话:With the US economy recovering, New York once again took the top title.
65. C。依据第二段首行的这句话判断:“Because of the new economic situation, the global fashion centers have also changed a lot”。注意D的表达和文中的这句话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fashion cities, some new ones are performing better and better不是一个意思。
68. D。根据文章第三段的这句话Someone once asked another American writer, Ernest Hemingway, how to become a writer. The best thing, he said, was to have an unhappy childhood. If this is true, Robert Frost’s childhood was unhappy enough to make him a very good writer推断。
69. D。根据Robert Frost’s father was a reporter who wanted to be a politician. He often drank too much wine and became angry一句判断, 其他表达都与原文事实不符。
听力原文: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现在, 你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第1小题的有关内容。
(Text 1)
M:I left home at 8:00. What time is it now
W:Just half past 9:00.
(Text 2)
W:What does Jack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M:Sometimes he does some reading, and sometimes goes out with friends, but most of the time he plays computer games at home.
(Text 3)
W:You look tired.
M:I didn’t sleep well last night. My pet dog had a fever.
(Text 4)
W: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TV
M:Sorry, I didn’t know it was bothering you.
W:Not me. but our daughter is in bed.
(Text 5)
M:Is it still raining outside
W:No. But the wind is still blowing strongly.
第一节到此结束。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 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 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 回答第6至第8三个小题。现在, 你有15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三个小题。
(Text 6)
M: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at time
W:I was cooking some eggs. Suddenly the table began to move. The cups fell onto the ground and were broken. The light went out suddenly. I couldn’t help crying.
M:Did you go out at once
W:No. I couldn’t find the way in the darkness. So I stayed in the bathroom.
听下面一段对话, 回答第9至第11三个小题。现在, 你有15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三个小题。
(Text 7)
W:I would like to help Bengi. He sounds so kind and obviously needs a lot of help.
M:OK. I think it’s a shame that animals like Bengi are forced to be violent in order to avoid humans.
W:Yes. The problem is that people are very unkind to tigers when they want something like their fur or their bones. How would humans like to be pushed out of their homes
M:I agree. People should be more thoughtful.
W:Yes, poor Bengi.
M:If he attacks people they will use that as an excuse to attack him.
W:But if he doesn’t attack and is friendly to people, they will attack him anyway for his beautiful skin.
M:Yes. We had better write to the government to take measures as soon as possible.
W:And perhaps we can try to make people change their minds about tigers and learn to like them!
M:That’s good.
听下面一段对话, 回答第12至第14三个小题。现在, 你有15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三个小题。
(Text 8)
M:Mary, can I talk to you for a moment
W:Of course.
M:Well, there’s something I need to tell you.
W:Say it. please.
M:You’re going to have to forgive me, but I have to break the promise I made to you.
W:You mean you can’t go to the film with me this weekend
M:That’s right. I’m really sorry.
W:Never mind.
M:You see. I forgot all about it when my family phoned that they need me to go home this weekend.
W:That’s OK. It’s not your fault.
M:But I feel bad. Please forgive me.
W:There’s nothing to apologize for.
M:How about next weekend
W:Certainly.
听下面一段对话, 回答第15至第17三个小题。现在, 你有15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三个小题。
(Text 9)
W:A sunny day!
M:Yes. Honey, what about swimming
W:Excellent. To the seaside, OK
M:But it’s already 10 o’clock. Besides. the seaside is too far.
W:What a pity.
M:Let’s go to the swimming pool in my school.
W:But there are too many students.
M:It's summer holidays now. There must be few people.
W:OK. Then. But where is our son. Shall we take him
M:He has gone to his grandpa’s. Don’t you remember
W:Oh. yeah. Shall we take lunch
M:No, we will have lunch at the restaurant.
W:Shall we go at once
M:Half an hour later. I will get the car ready.
听下面一段独白, 回答第18至第20三个小题。现在, 你有15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三个小题。
(Text 10)
W:This is radio station KSPF in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It's time for the noon weather report. brought to you today by the English Coffee Shop on Montana at Seventh Street in Santa Monica open twenty-four hours a day with the best food in Santa Monica.
At twelve o’clock, the sun is out after a cloudy morning. The wind is from the west at three miles an hour, and the temperature is seventy-eight degrees with waves which are two to three feet high. Good waves! If you are driving to the beach this afternoon, park at the north end of the beach. The south end parking field is already full. Have a good time at the beach! This weather report has been brought to you by the English Coffee Shop on Montana at Seventh Street in Santa Monica open twenty-four hours with the best food in Santa Monica.
第二节到此结束。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
B. 乙、丙两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甲、丁两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 0~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等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D. 0~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2. 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为时,分子所受的斥力和引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具有最大分子势能
B. 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具有最小分子势能
C. 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引力和斥力都是最大值
D. 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引力和斥力都是最小值
3. 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 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因而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
C.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4. 如图所示,为质量恒定的某种气体的图,A、B、C三态中体积最大的状态是
A. A状态 B. B状态 C. C状态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B. 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恒定的磁场
C. 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D. 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
6. 如图所示,一产生机械波的波源O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中的若干个圆环表示同一时刻的波峰分布,为了使静止的频率传感器能接收到波的频率最高,则应该把传感器放在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7. 红光经一狭缝衍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则可观察到的图象是(图中用白色和黑色分别表示明亮和黑暗程度)
8. 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B.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是绝对的
C. 在一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在其他一切惯性系中也是同时发生
D. 在地面附近有一高速飞过的火箭,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火箭变长了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可能很小
B. 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C.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D. 加速度逐渐减小时,速度一定随之逐渐减小
10. 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且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泡的体积增大
B. 气体的内能减少
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 一定吸热
11. 有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则
A. 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大
B. 速度最大时,位移最大
C. 位移最大时,回复力最大
D. 回复力最大时,加速度最大
12. 如图,P是一偏振片,P的振动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光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
A. 太阳光
B. 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 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 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
第II卷(选择题 共80分)
三、简答题:(20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13. (10分)有关《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到的打点计时器通常有两种,即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交流电。
(2)哪些操作对该实验是没有必要或是错误的
A. 不要用天平测出钩码质量
B. 先启动打点计时器再释放小车
C. 在纸带上确定计时起点时,必须要用打出的第一个点
D. 作图象时,必须要把描出的各点都要连在同一条曲线上
(3)下图为一条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若量得OA=5.90cm,OB=6.74cm,OC=8.40cm,则vB=__________m/s,a=__________m/s2。
14. (10分)某同学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如图所示,为同学在一次实验后白纸上留下的痕迹(玻璃砖的边界如图中实线a、b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折射率n=__________。
(2)如该同学不小心将边界b画在图中虚线处,则测量值将___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从边界a进入玻璃砖的光线在边界b处__________发生全反射。(填“可能”、“不可能”)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 (15分)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将4mL的纯油酸溶液滴入20L无水酒精溶液中充分混合. 注射器中1mL的上述混合溶液可分50滴均匀滴出,将其中的1滴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纸上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0mm。试解答下列问题。(结果均取一位有效数字)
(1)油酸膜的面积约是多少?
(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
(3)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
16. (15分)飞机着陆后以6m/s2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m/s,求:
(1)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
(2)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位移x1
(3)静止前4s内飞机滑行的位移x2
17. (16分)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波速为0.4m/s,M点的横坐标=10m,图示时刻波传到N点,现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试讨论:
(1)此波的波长、周期各是多少?
(2)该时刻N点的运动方向,写出该质点的振动方程;
(3)经过多长时间,M点第一次到达波谷?
18. (14分)一半径为R的1/4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球体由折射率为的透明材料制成。现有一束位于过球心O的竖直平面内的光线,平行于桌面射到球体表面上,折射入球体后再从竖直表面射出,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桌面的距离为/2。求:
(1)第一次的折射角;
(2)出射角。
【试题答案】
1. C 2. B 3. A 4. C 5. D 6. D 7. A 8. A 9. CD 10. AD
11. CD 12. ABD
13. (每空2分)(1)10V以下(4~6V也对) 220V
(2)CD(3)0.125 0.82
14.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各1分,其余每空2分)
(1)图略, (2)小于(3)不可能
15. 解:①油酸膜的面积:
②纯油酸的体积
③油酸分子直径
参考评分:4分+5分+6分
16. 解析:(1)
(2)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飞机在地面滑行最长时间
所以飞机内滑行的位移为10内滑行的位移,由可得
(3)分析可知飞机滑行为静止前,此时的速度
故由可得
参考评分:4分+5分+6分
17. 解:(1)由图知:波长,
(2)沿轴正方向,
(3)
参考评分:4分+6分+6分
18. 解:(1)设入射光线与1/4球体的交点为C,连接OC,OC即为入射点的法线。因此,图中的角为入射角。过C点作球体水平表面的垂线,垂足为B。依题意,∠COB=。
又由△OBC知①
设光线在C点的折射角为,由折射定律得:

由①②式得

即:第一次的折射角。
(2)由几何关系知,光线在球体的竖直表面上的入射角(见图)为30°。由折射定律得⑤
因此,解得。
参考评分:8分+6分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数学I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1. 已知集合,则_________。
2. 如果复数是实数,则实数_________。
3. 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__。
4. 若以连续掷两次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作为点P的横、纵坐标,则点P在直线上的概率为_________。
5. 已知函数,则的值为_________。
6. 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若,则输出的_________。
7. 直线平分圆的周长,则__________。
8. 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前三项的和为21,则__________。
9. 已知实数满足,若在处取得最小值,则此时__________。
10. 在R上定义运算⊙:⊙,则满足⊙的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1. 在△ABC中,∠BAC=90°,AB=6,D为斜边BC的中点,则的值为__________。
12. 已知函数,则该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__。
13. 把数列的所有项按照从大到小,左大右小的原则写成如图所示的数表,第行有个数,第行的第个数(从左数起)记为,则可记为__________。
14. 如图放置的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PAB沿轴滚动,设顶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函数关系式是,在其两个相邻零点间的图象与轴所围区域的面积记为S,则S=_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
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本小题满分14分)
在△ABC中,AB=,BC=1,。
(1)求的值;(2)求的值。
16. (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矩形ABCD中,AD⊥平面ABE,AE=EB=BC,F为CE上的点,且BF⊥平面ACE。
(1)求证:AE⊥平面BCE;
(2)求证:AE∥平面BFD。
17. (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在半径为的圆形(O为圆心)铝皮上截取一块矩形材料OABC,其中点B在圆弧上,点A、C在两半径上,现将此矩形铝皮OABC卷成一个以AB为母线的圆柱形罐子的侧面(不计剪裁和拼接损耗),设矩形的边长,圆柱的体积为。
(1)写出体积V关于的函数关系式;
(2)当为何值时,才能使做出的圆柱形罐子体积V最大?
18. (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0,),且,设点P是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分别作直线和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
(1)求的值;
(2)问:是否为定值?若是,则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设O为坐标原点,求四边形OMPN面积的最小值。
19. (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A、B,椭圆过点(0,1)且离心率。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过椭圆上异于A,B两点的任意一点P作PH⊥轴,H为垂足,延长HP到点Q,且PQ=HP,过点B作直线轴,连结AQ并延长交直线于点M,N为MB的中点,试判断直线QN与以AB为直径的圆O的位置关系。
20. (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等差数列中,,令,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证:;
(3)是否存在正整数,且,使得,,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数学II(附加题)
21.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A.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外一点,且AC=AB,BC交⊙O于点D。
已知BC=4,AD=6,AC交⊙O于点E,求四边形ABDE的周长。
B. [选修4-2:矩阵与变换](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二阶矩阵A的属于特征值-1的一个特征向量为,属于特征值3的一个特征向量为,求矩阵A。
C.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参数)和圆C的极坐标方程:,判断直线和⊙C的位置关系。
D. [选修4-5:不等式选讲](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是正数,证明:。
[必做题]第22题,第23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2. (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B∥CD,∠BAD=90°,PA⊥平面ABCD,AB=1,AD=2,PA=CD=4,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23. (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甲盒内有大小相同的1个红球和3个黑球,乙盒内有大小相同的2个红球和4个黑
球.现从甲、乙两个盒内各任取2个球。
(1)求取出的4个球均为黑球的概率;
(2)求取出的4个球中恰有1个红球的概率;
(3)设为取出的4个球中红球的个数,求的分布列,并求其数学期望E()。
【试题答案】
数学I试题
一、填空题:
1. 2. -1 3. 4. 5. 2 6. 7. -5
8. 168 9. (-1,0) 10. (-2,1) 11. 18 12. [1,2]
13. (10,495) 14.
二、解答题
15. 解:(1)在△ABC中,∵,∴
由正弦定理得:,即,∴。(7分)
(2)由余弦定理可得:(舍)。
∴。(14分)
16. 证明:
(1)AD⊥平面ABE,AE平面ABE,∴AD⊥AE,
在矩形ABCD中,有AD∥BC,∴BC⊥AE。
∵BF⊥平面ACE,AE平面ABE,∴BF⊥AE,
又∵BFBC=B,BF,BC平面BCE,
∴AE⊥平面BCE。(7分)
(2)设ACBD=H,连接HF,则H为AC的中点。
∵BF⊥平面ACE,CE平面ABE,∴BF⊥CE,
又因为AE=EB=BC,所以F为CE上的中点。
在△AEC中,FH为△AEC的中位线,则FH∥AE
又∵AE平面BFE,而FH平面BFE
∴AE∥平面BFD。(14分)
17. 解:(1)连结OB,∵,∴,
设圆柱底面半径为,则,
即,
所以
其中。(7分)
(2)由,得
因此在(0,)上是增函数,在(,30)上是减函数。
所以当时,V有最大值。(14分)
18. 解:(1)∵,∴,
∴(4分)
(2)设,则,,
∴。(8分)
(3)设,则直线
由得,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故四边形OMPN面积的最小值。(16分)
19. 解:(1)因为椭圆经过点(0,1),所以,又椭圆的离心率得,
即,由得,所以,
故所求椭圆方程为。(6分)
(2)设,则,设,∵HP=PQ,∴
即,将代入得,
所以Q点在以O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即Q点在以AB为直径的圆O上。
又A(-2,0),直线AQ的方程为,令,则,
又B(2,0),N为MB的中点,∴,,

,∴,∴直线QN与圆O相切。(16分)
20. 解:(1)设数列的公差为,由,。
解得,,∴。(4分)
(2)∵,,∴

∴。(8分)
(3)由(2)知,,∴,,,
∵,,成等比数列,∴,即
当时,,,符合题意;
当时,,无正整数解;
当时,,无正整数解;
当时,,无正整数解;
当时,,无正整数解;
当时,,则,而,
所以,此时不存在正整数,且,使得,,成等比数列。
综上,存在正整数,且,使得,,成等比数列。(16分)
数学II(附加题)
21. [选做题]
A.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解:AB=AC=
∴,则
∴DE=2
∴四边形ABDE的周长
B.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解:设



C.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解:直线消去参数,得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即,
两边同乘以得,
得⊙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圆心C到直线的距离,
所以直线和⊙C相交。
D.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证明:∵
,又均为正整数,
∴。
22. [必做题]
证明: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0,1,0),C(-2,4,0),D(-2,0,0),P(0,0,4),易证为面PAC的法向量,则
设面PBC的法向量,

所以
所以面PBC的法向量

因为面PAC和面PBC所成的角为锐角,所以二面角B-PC-A的余弦值为。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读图回答1~2题。
1. 有关图中A、B、C、D四地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A地既在东半球又在南半球
B. 图中B地经纬度是(30°N,135°W)
C. 图中C地处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 图中D地处在南半球的热带地区
2. 如果从图中的B地经过C地再到D地,则走向是
A. 东南 B. 西北
C. 先东南后东北 D. 先东北后东南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3~5题。
3. 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 山顶2900米处 B. 南坡海拔2200米处
C. 南坡海拔2500米处 D. 北坡海拔2100米处
4. 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 10℃ B. 20℃ C. 30℃ D. 40℃
5. 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 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伊朗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大国之一,扼守全球重要的石油运输要道,世界上近40%的石油以及数量可观的天然气由此输往全球各地,对全球石油供应具有战略影响。此外还出口棉花、地毯、干鲜果品、皮张、矿石、天然气等。结合下图(图中A箭头所指为霍尔木兹海峡)回答6~7题。
6. 下列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中东石油通往世界各地的唯一通道
B. 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
C. 如果被切断对西方经济影响不大
D. 如果被切断石油价格仍会很稳定
7. 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而石油最终会枯竭,对此,伊朗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A. 大力发展农业 B. 全力发展地毯织造业
C. 大力发展房地产 D. 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点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据此回答8~9题。
8. 有关图中序号代表的农业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亚热带作物带 ②小麦带 ③玉米带 ④棉花带
B. ①玉米带 ②小麦带 ③棉花带 ④乳畜带
C. ①棉花带 ②乳畜带 ③玉米带 ④小麦带
D. ①棉花带 ②乳畜带 ③小麦带 ④玉米带
9. 下列因素中,对美国乳畜带的形成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地区气候湿冷,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B. 该地区居民喜食牛奶、乳酪等产品
C. 该地区是美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区,消费市场广大
D. 该地区气候湿冷,利于饲料种植,所以适合发展乳畜业
A、B两国预计在2010年10月完成某资源调配工程,据下图完成10~11题。
10. 调配的资源可能是
A. 水资源 B. 木材 C. 石油 D. 煤炭
11. 该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有
①永冻土分布广②林区线路长
③高寒缺氧 ④冬季时间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下图是台湾岛(甲岛)和马达加斯加岛(乙岛)及其部分区域气候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 甲岛在乙岛的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北 D. 西南
13. 关于甲、乙两岛屿的气候及其对应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 甲岛南部是热带草原气候——成因是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
B. 乙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主要是处在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
C. 甲岛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乙岛东部是地中海气候——成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降水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读我国某地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图,回答14~16题。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降水量越大,降水变率越大 B. 降水量越小,降水变率越大
C. 降水变率与降水量大小无关 D. 降水变率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15. 关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地受地形影响,降水量比b地少 B. a地受西风影响,降水量比b地多
C. a地降水变率数值介于20~30 D. b地降水变率数值介于40~50
16. b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且产量高,主要是b盆地
A. 地形平坦 B. 温差大,光照足 C. 土壤肥沃 D. 水源充足
读下图,回答17~18题。
17. 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 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B. 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C. 辽中南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18. 为缓解甲、乙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两地都很重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A. 水能 B. 核能 C. 太阳能 D. 天然气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二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 “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A. 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
B. 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少
C. 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
D. 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多
20. 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A. 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 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C. 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D. 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读下面两个区域图,回答21~22题。
21. 下列有关孟买和洛杉矶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孟买冬季寒冷干燥 B. 洛杉矶冬季温和多雨
C. 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D. 洛杉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22. 有关甲乙海域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海域冬季时为逆时针运行 B. 甲海域夏季时为逆时针运行
C. 甲海域附近洋流向南流,为寒流 D. 乙海域附近洋流向北流,为暖流
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我国北方多省份遭遇严重干旱。下图为2011年年初的特旱形势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 遭受特旱灾害的省份有
A. 江苏、山西 B. 山东、河南 C. 江苏、安徽 D. 山东、河北
24. 临沂市是此次特旱区之一,为减轻此次旱灾对该市冬小麦的不利影响,该市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①打机井灌溉 ②适时人工增雨 ③修建水库等农田水利设施 ④跨流域调水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为“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 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A.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B. 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C. 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D.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26. 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营销员,只考虑自然因素,最适合和最不适合营销的城市分别是
A. 北京 B. 拉萨 C. 上海 D. 重庆
三、综合题(共60分)
27. 下图为我国闽南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简述该区域地形和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有一明显错误在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如果图中甲村在乙村的正北方向,则AB段河流流向是__________(1分)
(4)图中的海拔最高为__________米。(1分)
(5)甲、乙、丙三处村落最有可能发育为城市的是__________,理由有__________(3分)
(6)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乙村能否看到①和③两地,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7)图中①处有一石碑“X河源”,且该河在④处汇入干流,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要求:从①处画到④处),与河流中下游段相比,上游段流速情况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部分流域情况表
流域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 水资源量(亿立方米) 水资源利用量(亿立方米)
M流域 58 13955.18 6478.18 834.09
N流域 79 15387.82 481.50 402.56
长江流域 178 40825.12 9274.22 1737.12
海河流域 32 10627.02 212.06 432.83
淮河流域 33 15502.13 625.29 656.92
材料二 中国局部水系图
(1)表格中的M、N流域分别与图中哪两条水系相对应,其对应数码是:
M:__________,N:__________。(2分)
(2)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人均水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流域,水资源最短缺的是__________流域。(2分)
(3)图中甲、乙两条线代表我国即将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路线,其中可以由南向北自流的是__________线路。试分析南水北调对北方的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图中A、B两大城市均存在用水紧张,但紧张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A城是由于__________,B城是由于__________。(2分)
(5)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和特点,简要说明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应对策?__________(3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每年有震感的地震达1500多次,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日本迄今震级最高地震——里氏9.0级地震(图三),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不久以后的3月24日,在缅甸东北部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图一)
材料二
(1)图一中所示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该半岛的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①是_____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最终流入太平洋。(3分)
(2)图一所示该半岛区域重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其发展该粮食作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2分)
(3)据图二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4)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图三),地震发生后,位于震中西北部的宫城县牡鹿半岛向震中所在的东南方向移动了5.3米,同时下沉了1.2米,由此说明了地壳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5)读图三所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并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3分)
(6)缅甸地震和日本地震时间间隔较短,但专家解释说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专家这样说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读图三,有关日本气候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1分)
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少于日本海沿岸⑤冬季降水日本海沿岸多于太平洋沿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30. 【海洋地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乙为图甲中A海域附近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名称为: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分)
(2)简述图甲中B、C两海域的海水性质差异、资源优势与环境问题。(5分)
海水性质差异:__________;资源优势:__________;环境问题:__________。
(3)M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向是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3分)
31.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进入2012年3月,那些原本怀着度过“一年中最美季节”的市民大失所望:连绵不断的阴霾天气加上仍在入侵的冷空气,让人感觉阴冷而又呼吸艰难。据统计,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不经过肝脏解毒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同时还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当大量有毒物质浓度急剧增加时,产生急性毒害作用,若空气污染物浓度低,在长期的作用下也会使人体产生慢性中毒。
材料二
(1)PM2.5来源广泛,有自然来源,也有人为排放。根据材料说明城市中PM2.5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北非的农牧过渡地带也是PM2.5浓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2分)
(3)近年来PM2.5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分)
(4)针对机动车大量增加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试题答案】
选择题
1. A 2. C 3. B 4. C 5. B 6. B 7. D 8. C 9. A 10. C
11. C 12. B 13. B 14. B 15. B 16. B 17. D 18. B 19. AC 20. BD
21. BC 22. AC 23. BC 24. AB 25. BD 26. BD
综合题
27. (1)以山地为主;西北高,东南低(2分)
(2)③ ③是山脊,不应有河流发育。(2分)
(3)自东北向西南(1分) (4)900~1000米(1分)
(5)丙 ①靠近河流下游,水源丰富;②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③靠近沿海地区,交通运输便利。(答出其中的两点) (3分)
(6)①③都看不到;因为乙和①、③之间有山脊(高地、地形)阻挡了视线。(4分)
(7)图略。上游河段流速快;因为该河上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3分)
28. (1)⑤ ②(2分) (2)珠江 海河(每空1分)
(3)乙 缓解了北方的缺水问题;有利于北方的生态环境改善(3分)
(4)水量不足(资源型缺水) 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2分)
(5)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减少浪费;②修建水库;③开发水源(如海水淡化或利用海水);④调整产业结构;⑤加强法治,规范管理,提高全民珍惜水资源的意识等。(任答3点,得3分)
29. (1)山河相间, (南北)纵列分布 (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湄公河 (3分)
(2)水稻 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2分)
(3)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或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1分)
(4)变动的(或运动的、变化的)(1分)
(5)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1分)原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沿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等。(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
(6)二者位于不同的板块交界地带,缅甸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而日本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2分)
(7)D(2分)
30. (1)大陆架 大陆坡
(2)B海域的温度、盐度均低于C海域 B油气资源丰富;B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3)自西向东 地中海海水盐度高,密度大,大西洋海水盐度小,密度小;大西洋水位比地中海水位高,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或自西向东)。(2分)
31. (1)日常发电 工业生产 汽车尾气(3分)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2分)
(3)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2分)
(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缓解交通拥堵;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环保出行,近距离可步行、骑自行车等。 (答正确其中3点给满分3分) 答案合理,酌情给分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i:28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 改进汽车性质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 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D. 过度开发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乙烯的结构简式: B. 含78个中子的碘的放射性核素:
C. 甲醛的电子式: D. 的结构示意图:
3. 下列有关实验或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如图甲,检验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的乙烯
B. 如图乙,做喷泉实验时先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后松开止水夹
C. 酸碱中和滴定前,滴定管和锥形瓶在用蒸馏水洗涤后均需用待装溶液润洗
D. 用托盘天平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溶于250mL水,配制0.04 mol·L-1Na2CO3溶液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30g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Si—O键数目为2NA
B. 标准状况下,2.24L CHCl3的原子总数为0.1NA
C. 一定条件下,将1molN2与3molH2混合反应后,生成NH3分子的数目为2NA
D. 常温下,溶液中的数目为
5.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的溶液中:、
B. 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
C. 的溶液中:
D. 的溶液中:
6.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将得到的沉淀分离出来,再加水可重新溶解
C. 除去苯中含有的苯酚,可先加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分液
D. 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后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则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变大,pH减小,呈酸性
B.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迁移
C. 反应2A(g)+B(g)=3C(s)+D(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D. 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BaSO4沉淀,可将BaSO4转化为BaCO3
8.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
B. 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
C. 少量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D.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
9.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 碳酸钠用于治疗胃溃疡病人的胃酸过多症
B. 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可利用钠和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
C. 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水解
D. 硅酸钠水溶液呈碱性,可以用来制硅酸
10. 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元素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 三者的单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均能被腐蚀
C. 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 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 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A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14H25O6NBr
B. 该分子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C.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A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 molA最多消耗4 mol NaOH
12.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B和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 A、B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B
C. 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均可相互反应
D. 工业上常用电解元素C、D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
13. 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若pH<7,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A.
B.
C.
D.
14.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应用普遍的化学电池,新型液流式铅酸蓄电池以可溶的甲基磺酸铅为电解质,电池总反应:。下列有关新型液流式铅酸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充放电时,溶液中浓度保持不变
B. 放电时转移电子,消耗
C. 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为:
D. 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为:
15. 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
。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表和下图表示:
容器 甲 乙 丙
容积 0.5L 0.5L 1.0L
温度/℃
反应物起始量 0.5 1.50.5 6.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
B. 由图可知:,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D. ℃,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
非选择题(共80分)
16. (14分)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的主要反应如下:


(1)工业上反应①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红矾钠()和的溶解度曲线。
从和的混合溶液中提取晶体的操作:先将混合溶液蒸发浓缩,趁热过滤。然后将滤液冷却结晶,从而析出红矾钠。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含的废水要经过化学处理,使降到以下才能排放,用沉淀法处理该废液是方法之一。
已知:,则至少应达到__________。
(4)用重铬酸钾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将铁矿石加浓盐酸加热溶解
步骤2:加入溶液将还原
步骤3:将所得溶液冷却,加入溶液,将过量的氧化为
步骤4:加入硫酸和磷酸的混合酸及5滴0.2%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
步骤5:立即用重铬酸钾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稳定紫色,即为终点,消耗重铬酸钾溶液(已知:)
①写出还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铁矿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
③如省去步骤③,则所测定的铁的含量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④步骤5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5分)甲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以和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反应来制备甲醇。
I: △
II: △
(1)与反应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和通入容积为100L的反应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I,测得在一定的压强下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①假设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则用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②100℃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
(3)在压强为0.1、温度为300℃条件下,将与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I生成甲醇,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减少;B.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C. 的物质的量增加;D. 重新平衡减小;E. 平衡常数K增大
(4)写出甲醇—空气—KOH溶液的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5)甲醇对水质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有一种电化学法可消除这种污染,其原理是:通电后,将氧化成,然后以做氧化剂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而净化。实验室用下图装置模拟上述过程:
①写出阳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8. (12分)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俗称尼泊金丁酯)可用作防腐剂,对酵母和霉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工业上常用对羟基苯甲酸与丁醇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以下是某课题组开发的从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出发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①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2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②D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
③F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1:1。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
(3)F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4)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E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2:2:1的是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19. (15分)慢心律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1)由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C分子中有2个含氧官能团,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官能团名称)。
(3)写出A与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制备B的过程中有少量副产物E,它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①属于-氨基酸; ②是苯的衍生物,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③分子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6)已知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环氧乙烷()。写出以邻甲基苯酚()和乙醇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20. (10分)第四周期过渡元素Mn、Fe、Ti、Ni可与C、H、O形成多种化合物。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CH2O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B. CH2O和CO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 C6H6分子中含有6个键和1个大键,C6H6是非极性分子
D. CO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2)H、C、N、O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
(3)已知Fe2+与KCN溶液反应得Fe(CN)2沉淀,当加入过量KCN溶液时沉淀溶解,生成配合物,其配离子结构如图所示。
①Fe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②1molCN-中键数目为__________。
③上述沉淀溶解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1. (14分)氮元素可形成卤化物、氮化物、叠氮化物及配合物等许多化合物。
(1)NF3的沸点为-129℃,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2)叠氮酸(HN3)是一种弱酸,可部分电离出H+和。
①与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举1例)。
②叠氮化物、氰化物都能与Fe2+、Cu2+及Co3+等形成配合物,如:[Co(N3)(NH3)5]SO4。钴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NH3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
③NaN3与KN3的结构类似,则NaN3的晶格能__________KN3的晶格能。(填“>”或“<”)
(3)元素X与N形成的氮化物中,X+与N3-形成晶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每个与其距离最近的X+有__________个。
【试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 D 2. B 3. B 4. A 5. C 6. C 7. D 8. A 9. D 10. C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
11. BD 12. A 13. CD 14. C 15. C
16. (14分)
(1)使反应物接触更充分,加快反应速率
(2)有利于结晶析出,又能防止结晶析出而损失(2分,意思相近均给分)
(3)(2分)
(4)①(2分)
②(2分)③偏高(2分)④酸式滴定管 锥形瓶(每个仪器1分,共2分)
17. (15分)
(1) △(3分)
(2)①(2分);②(2分)
(3)C、D(各1分,共2分)
(4)(2分)
(5)①(2分)
②(2分)
18. (12分)
(1)甲苯
(2);取代
(3)
(4)
(5)16;
19. (15分)
(1)氧化反应(2分)(2)醚键、羰基(2分)
(3)
(2分)
(4)(2分)
(5)(2分)
(6)(5分)
(说明:用的氧化条件也可为,,△;若将醇在一定条件下直接氧化为羧酸不扣分。)
20. (10分,每空2分)
(1)AD
(2)
(3)①;②;③
21. (14分,每空2分)
(1)三角锥形(2分)
(2)①或或或(2分);或或(2分)
②(2分)杂化(2分)
③(2分)
(3)6(2分)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政治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6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中学生到和谐社区观摩老人合唱团、时装表演队 ②市民观看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庆典 ③某企业生产“神舟九号”飞船零部件 ④某市民就城市规划向政府提出建议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2. 专家指出,南京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历史教科书,中山陵、夫子庙、秦淮河等,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这说明
A. 南京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 南京文化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C. 人类的精神产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继承性
D. 人们的精神产品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体现
3. 《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②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
③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启示我们在与世界文化交流、借鉴中,要
A. 尊重文化多样性 B. 重视文化继承性
C. 理解文化发展性 D. 懂得文化先进性
6. 中国公民出国留学人数每年都超过10万人,越来越多的学子学成归国,在科研、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管理等领域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反映了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A. 商业贸易 B. 人口迁徙 C. 教育 D. 大众传媒
7. 2012年丽水世博会将于5月12日至8月12日在韩国举办。各国都以各具特色的展馆建筑演绎着本届世博会的主题——“生机勃勃的海洋及海岸: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这反映了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全部承载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④各国文化是截然不同的,无法相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8. “端午节”这一天,不管是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还是旅居国外的华人家庭,都有挂艾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这种现象说明
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B. 传统文化是促进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C. 传统习俗对人们物质、精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D. 传统习俗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9. 2012年中国·秦淮国际灯会点灯仪式分为三个篇章,以传统儒学文化精粹的“礼”贯穿始终,用现代科技和歌舞演绎“天下文枢,智慧之光”的主题,展现南京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传统文化总能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0.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A. 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 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 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 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
11.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顺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该画曾在台北合璧展出,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这表明
①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②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我的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传唱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歌曲
A. 旋律优美,朗朗上口
B. 抒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C. 讴歌了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品格
D. 反映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风貌
13. 江苏省是中国著名的沿海水乡,境内河湖纵横,江苏人的性格也具有了“水的特征”——柔和、低调、不张扬。2011年,“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在江苏大地到处传扬,激励着人们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②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④社会意识源于社会存在又先于社会存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 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与时俱进
C.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5.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优先发展教育。这是因为
①教育在综合国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居于决定地位
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③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6.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②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部内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7. 下边漫画中的做法
①忽视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没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③忽视了社会实践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④否认了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经说:“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这表明
A.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相互区别
C.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 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
19.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 我思故我在 B. 气者,理之依也
C.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D.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20. 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申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的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A. 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 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
C. 物质决定意识 D. 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21.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客观实在性 B. 运动性 C. 主观能动性 D. 永恒性
22. 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A.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 飞矢不动
23. 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A. 社会性 B. 客观物质性 C. 主观能动性 D. 历史性
2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发团队在较短时间内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中国人更加深入地认识宇宙。这体现了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5.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 客观性 R. 条件性 C. 反复性 D. 主观性
26. 1948年底,中共中央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军150多万,从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力量对比,为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和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哲学上看,上述史实体现
A. 整体统率部分
B. 部分影响整体
C.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 所有部分对整体都有决定性影响
27. 对于哲学中“发展”认识正确的是
①要发展必须要有否定 ②否定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
③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 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8. 2002年中国与东盟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2003年正式实施“早期收获计划”,2004年签署《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签署《服务贸易协议》,此次《投资协议》的签署标志自贸区主要谈判任务成功完成,自贸区在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建立的过程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事物的发展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 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 矛盾主次双方是辩证统一的
29. 纳米技术给医学、环保、国防等领域带来突破的同时,科学家们也对纳米技术可能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抱有严重担忧。这说明
A.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B. 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D. 任何事物都具有优点和缺点
30. 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A. 认识事物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
B.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
D. 联系是多样的,无条件的
31. 当前,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我国正在迈向汽车社会。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如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酒驾等。从唯物史观看,“汽车道德”的出现体现了
A. 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 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2.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而强有力的体制支撑。这表明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改革是生产力的自我完善
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3. 2012年以来,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过程中,民生问题被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国家重视民生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 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D. 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4分)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 材料一: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达到2.5亿,占网民总数的48.7%,政府部门通过认证的新浪微博覆盖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微博在多起公共事件和公共讨论中,充分展现其及时传播信息、快捷发布言论和反馈舆情的功能。但是微博也出现了低俗化倾向: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思想和言论借助微博传播……
材料二:社会上对青少年上网问题,有下述两种观点:
观点A:“让孩子上网会毁了他!”
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选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公益广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政府怎样引导微博健康发展?(6分)
(2)结合材料二,探讨青年学生解决上述矛盾冲突的办法: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论证。(6分)
35. 地铁南京南站展厅一面巨大的“爱墙”默默注视着南来北往的乘客,这面墙上铭刻着4000多人对于爱的感悟。近看可以看到每一个句子,而离开一定距离看,4000多条爱的箴言又汇聚成六幅捧着爱心的双手画面。爱的内涵,不再局限爱情之爱,还包含了亲情友情之爱、民族国家之爱、人类自然之爱。
(1)请体悟“爱墙”的文化意义。(6分)
爱墙上有知名作家、书法家、艺术家的作品,也有大中小学生和普通市民对爱的感悟,其中有很多精彩的句子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余光中“从爱出发,终会抵达”;白岩松“远看是佛,近看是爱”;敬一丹“爱是心与心的呼应”;某校初二学生“爱,就是我把大部分薯条给他,但是不介意他是不是也把大部分薯条给我”;有个一年级小学生夹杂着拼音写道“妈妈的ai,xiang可乐,甜甜的,真好he呀!”;拉贝的孙子用德文写下了“在灾难的时刻,离开朋友是不合适的。”……
(2)“不同的人对爱的体验是不一样的。”请你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此进行辨析。(6分)
36. 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无论采用君主立宪制还是民主共和制,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都存在着分权和制衡。源于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原则,在今日美国政体中表现得最为典型。
(1)在美国政体中,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是如何相互制衡的?(3分)
(2)我们该如何评价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中普遍采用的“三权分立”原则?(9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 雷锋,离开我们已经整整50年了。半个世纪以来,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某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成立自主学习小组,围绕“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的主题进行探究,请你一并参与其中。
【寻访雷锋成长的足迹】
第一小组的同学了解到,雷锋出生在旧社会一个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然而他没有在逆境中沉沦。解放后,他先后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并成为一名军人和共产党员。他从事的是拖拉机手、推土机手、汽车驾驶员等普通而平凡的工作,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省吃俭用捐助受灾群众;利用休息时间到车站扶老携幼;出差时,为旅客端茶送水,打扫卫生,他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但做了好事却从不留姓名。1962年,22岁的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
(1)该班学生探究的主题蕴含了哪一个唯物论的道理?材料中雷锋的成长足迹对你有何辩证法启示?(8分)
【追求雷锋精神的价值】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中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在时尚嗅觉敏锐的年轻人中间,一股“雷锋热”又悄然兴起:雷锋帽、大茶缸子、帆布绿背包,这些曾一度被封上“老土”标签的玩意如今又刮出了时尚风,由于供不应求,几家大型电子网购网站甚至打出了“雷锋帽”售罄字样。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议论。
甲同学说:“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奉献,学习雷锋不应单纯着眼于经济利益”。
乙同学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利用雷锋的影响力获取经济利益无可厚非”。
(2)请选择一个你所支持的观点,并进行文化论证。(4分)
【呼唤雷锋精神的弘扬】
半个世纪过去了,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我国涌现出无数个雷锋式的先进人物,他们在各条战线上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但愿我们学雷锋不要停留在3月5日“学雷锋日”,不要停留在一阵风一阵雨的各式活动上,更不要让世人发出“把异乡出现的‘洋雷锋’找回来”的感叹!
(3)第三小组的同学根据本次探究的主题,设计了几条宣传标语,请你帮助完成下列表格,在序号对应处填上宣传标语或具体原理。(6分)
标语 依据的教材 具体原理
服务校园,奉献社会,做公民道德的践行者。 《文化生活》 ①
② 《生活与哲学》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D 3. B 4. C 5. A 6. C 7. B 8. A 9. A 10. A
11. B 12. B 13. A 14. A 15. B 16. B 17. A 18. D 19. C 20. C
21. A 22. D 23. B 24. C 25. A 26. B 27. C 28. C 29. A 30. B
31. C 32. D 33. B
二、简析题
34. (1)①政府要对微博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政府要在微博中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③政府要在微博中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2)①物质决定意识,青年学生要从实际出发,吸收网络中积极有益的东西,抵制网络中消极腐朽的东西。(2分)(或矛盾具有特殊性,对网络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事物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青年学生要适度上网,防止网瘾。(2分)③正确价值观对人生有导向作用。青年学生要坚持文明上网,利用网络发展自己。(2分))
35. (1)①有利于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递博爱精神;②有利于人们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阅历,对爱的体验会不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观点具有合理性。(3分)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不同的人对爱的体验也会呈现相似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观点具有片面性。(3分)
36. (1)美国的立法权属于国会,但受到总统和法院的制约;行政权属于总统,但受到国会和法院的制约;司法权属于法院,但受到总统和国会的制约。(3分)
(2)三权分立原则,对于反对封建专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利益,维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积极意义。(2分)但是,三权分立制的阶级局限性和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广大人民不可能对权力的运用施加重要影响,分权和制衡只是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机制;(2分)其次,会导致互相扯皮,效率低下;(2分)再次,这一原则难以在政治实践中真正贯彻。(2分)三权分立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它有效地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广大人民不可能在这种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1分)
二、探究题
37. (1)①该班学生探究的主题“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蕴含的唯物论道理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2分)
②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雷锋通过努力在逆境中奋进,在平凡中显伟大,启示我们要不断进取,努力成才。(2分)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把握事物的有利联系。雷锋的成长既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培养。(2分)
④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雷锋正是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才成就了伟大的事业。(2分)
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正确面对挫折。雷锋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磨难中不断成长。(2分) (任意三点得6分)
(2)支持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文化角度,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文化的发展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4分,其他回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或:支持乙同学的观点。理由是:文化角度,经济是基础,对政治和文化起决定作用,应当重视经济利益。(4分,其他回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或建设和谐文化需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践。(3分)。②例:让行动与雷锋精神同在(3分)。
(其他答法只要标语内容与雷锋精神相关且与理论对应均可得分)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第I卷 (非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左传》记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材料直接反映了
A. 分封制的作用 B. 宗法制的作用
C. 郡县制的作用 D. 君主专制的作用
2.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分封制度被废除 B. 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C. 等级制度被破坏 D. 贵族特权被废除
3.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 反对郡县制 B. 主张中央集权 C. 反对中央集权 D. 主张实行分封制
4. 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B.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 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
D. 小农经济是分封制存在的经济基础
5.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 皇权的独尊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等级制度的森严 D. 文化专制的扩展
6.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7.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评价某制度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他评价的是
A. 察举制 B. 三省六部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8.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B.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D. 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9.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 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C. 内阁地位等同于六部
D. 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10. 请根据下述图片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B. 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
C. 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D. 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11.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一规定旨在
A. 保护私有财产 B. 保障平民利益
C. 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 维护法律尊严
12.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3.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军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撤归国执政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
A. 会,因为是皇帝的妻、子
B. 不会,因为她们不属于罗马共和国公民
C. 会,因为她们属于罗马帝国公民
D. 不会,因为她们不属于罗马帝国自由民
14. 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制度起到奠基作用的内容包括
①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②设五百人议事会执掌统治权
③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为最高司法机关 ④在公民中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5. 《海国图志》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举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物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A. 英国的议会制 B. 法国的共和制 C.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D.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16.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 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 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 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17. 2010年3月1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向英国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兼外交使团副典礼官马丁递交国书副本。刘大使应该将国书的正式文本递交给英国
A. 国王 B. 首相 C. 财政大臣 D. 外交大臣
18. 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A. 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 B. 主宰了联邦政府
C. 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 D. 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19.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A. 分权制衡原则 B. 民主原则 C. 联邦制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
20. 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①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②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③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它的支持。”题中的①②③对应正确的应当是
A. ①国会②内阁③议会 B. ①最高法院②参议院③下议院
C. ①内阁②国会③下议院 D. ①国会②最高法院③内阁
21.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 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 共和制 B. 联邦制 C. 分权制 D. 权力制衡
22. 英国人Sir John Tenniel所画1890年“辞退俾斯麦”的历史漫画非常有名。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A. 帝国皇帝 B. 内阁成员 C. 帝国议会 D. 联邦议会
23.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地方各邦保留的权力有
①教育②卫生③地方行政权④地方立法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4. 欧美主要国家在近代建立了不同模式的民主政体。其共同点是
①以法律保障民主的实施 ②国家元首必经选举产生
③逐步形成分权制衡机制 ④民意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 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A. 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 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C. 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 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 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尤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识者,今之宫奴(宦官)也。
——《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俸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2分)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四,回答军机处有何特点?该机构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4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苏格拉底为之痛心,但并未因此对民主制度的活力丧失信心,于是开始运用自己的博学来展开对民主制度的批评,企图予以改良。在他看来,雅典民主制最大的弊端,就是“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特别反对城邦官员的“抽签选举法”,认为此法愚不可及:“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还发现,由于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他们极容易受一些同样没有政治知识、但擅长说服技术的蛊惑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在一种盲目的激情引导下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3表:如债权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材料三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四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五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痛心”的原因。(3分)
(2)依据材料二,判断它可能出自哪部法律?其历史地位如何?(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3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2分)
(5)根据材料五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2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苏联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节录《二一九法令》
材料三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在农民与土地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态度产生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说明法令条文中两种农民在权利规定方面的不同。(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的原因是什么。(2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2分)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2分)
【试题答案】
选择题
1. B 2. C 3. D 4. D 5. A 6. C 7. D 8. B 9. B 10. A
11. A 12. B 13. B 14. A 15. A 16. C 17. A 18. B 19. A 20. A
21. B 22. A 23. A 24. C 25. D
非选择题
26题
1. 废丞相,权分六部。秦忘;小人专政
2. 内阁;对皇帝负责
3. 从拟指到批答。听从宦官之意,君主专制。
4. 机构简单、办事效率快,保密。封建时代衰落。
27题
1. 原因:雅典民主制最大弊端是外行治国;抽签选举法无法保证执政者的素质;民众容易受没有政治知识的蛊惑家影响和控制
2. 十二铜表法 罗马成文法
3. 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4. 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又相互制约;实行两党制。
目的:保障民主(防止专制)。
5. 政体: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特点: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或答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28题
1)态度:解放农奴,但不将土地无偿地给予农民。
原因:农奴起义严重威胁到沙皇统治;废除农奴制面临贵族的强大阻力;维护农奴主利益。
(2)不同: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
(3)原因:农民没能真正获得土地与自由。
29题
(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
(2)儒学创始人,中国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
(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理科总分:160分 时间:150分钟 文科总分:200分 时间:18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悲怆/满目疮痍 惆怅/未雨绸缪 掾吏/不容置喙
B. 攀援/妖童媛女 契合/锲而不舍 愀然/翘首以待
C. 折腾/动辄得咎 针砭/鞭辟入里 绯红/缠绵悱侧
D. 惩罚/驰骋疆场 自刭/杀一儆百 给养/人才济济
2. 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他文思敏捷,下笔千言,__________。
(2)在那动乱的日子里,一听到枪声,他就__________,吓得发抖,仓皇失措。
(3)我们必须正确的看待自己,既不要__________,也不要妄自尊大。
(4)从旧社会来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都已__________,有了很大的进步。
A. 一挥而就 失魂落魄 妄自菲薄 脱胎换骨
B. 一挥而就 魂不附体 妄自菲薄 洗心革面
C. 一蹴而就 失魂落魄 自暴自弃 脱胎换骨
D. 一蹴而就 魂不附体 自暴自弃 洗心革面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问责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建立了健全的问责制度是一个国家反腐倡廉和法治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B. “河套人”的生存年代经考古确认大幅度提前,一下子跃居为目前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所知生存时代最早的晚期智人。
C. 近年来,国内有的高校也受到奢侈风气的影响,大修豪华办公楼,某高校仅三层的餐厅,也安装了观光电梯,导致了严重的浪费现象和极其恶劣的影响。
D. “不抛弃、不放弃!”“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经典台词,将引发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共鸣,成了他们的人生坐标。
4. 请说明下面漫画画面的主要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5分)
(1)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0字)(3分)
(2)漫画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字)(2分)
5. 目前,北京大学公布了2012学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生遴选条件,其中增加了“不孝敬父母不得推荐”的新规。作为一名高三学生,请对此“新规”发表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5分)
要求:不超过60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张敷,字景胤,吴郡人,吴兴太守邵子也。生而母没。年数岁,问母所在,家人告以死生之分,敷虽童蒙,便有思慕之色。年十许岁,求母遗物,而散施已尽,唯得一画扇,乃缄录之,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见从母,常悲感哽咽。
高祖见而爱之,以为世子中军参军,数见接引。永初初,迁秘书郎。尝在省直,中书令傅亮贵宿权要闻其好学,过候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
时义恭就太租求一学义沙门,比沙门求见发遣,会敷赴假还江陵,太祖谓沙门曰:“张敷应西,当令相载:”及敷辞,上谓曰:“抚军须一意怀道人,卿可以后载之,道中可得言晤。”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杂。”上甚不说。
迁正员郎。中书舍人狄当、周赳并管要务,以敷同省名家,欲诣之。赳曰:“彼若不相容,便不如不往。讵可轻往邪?”当曰:“吾等并已员外郎矣,何忧不得共坐。”敷先设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既而呼左右曰:“移我远客。”赳等失色而去。其自摽遇如此。善持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余响久之不绝。张氏后进至今慕之,其源流起自敷也。迁黄门侍郎,始兴王浚后军长史,司徒左长史。未拜,父在吴兴亡,自发都至吴兴成服,凡十余曰,始进水浆。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世父茂度每止譬之,辄更感恸,绝而复续。茂度曰:“我冀譬汝有益,但更甚耳。”自是不复往。未期而卒,时年四十一。
琅邪颜延之书吊茂度曰:“贤弟子少履贞规,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见慰说,岂谓中年,奄为长往,闻问悼心,有兼恒痛。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其见重如此。世祖即位,诏曰:“司徒故左长史张敷,贞心简立,幼树风规。居哀毁灭,孝道淳至,宜在追甄,于以报美。可追赠侍中。”于是改其所居称为孝张里。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乃缄录之 缄:封存
B. 会敷赴假还江陵 会:正赶上
C. 以敷同省名家,欲诣之 诣:拜访,到……去
D. 琅邪颜延之书吊茂度曰 吊:凭吊
7.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敷“孝道淳至”的一组是( )(3分)
①年数岁,问母所在②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③见从母,常悲感哽咽④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杂。”⑤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⑥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④⑤⑥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张敷从小就懂得孝道,虽然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母亲,但却非常想念她,所以当他得到母亲的遗物后就收藏起来,每当思念时就拿出来观看。
B. 张敷也是一个依自己性情做事的人,当皇帝让他带一个僧人去西行时,他以难以忍受闲杂人为由,拒绝了皇上的要求,使得皇上很不高兴。
C. 张敷虽不慕权贵,但对于同官阶的狄当、周赳拜访自己时,却能以礼相待;只是在接待的最后自己有事先离开了。
D. 父亲死后,张敷悲伤万分,当伯父劝他时,他悲伤得就更加厉害了。由于他优良的品行,使得琅邪的颜延之和他结成了忘年交。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至感恩,辄开笥流涕。见从母,常悲感哽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书令傅亮贵宿权要闻其好学,过候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上阙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上阙的构思脉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时容易见时难”一句化用了李商隐《无题》诗中的那句诗?“流水落花春去也”包含了哪两层含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自居易《琵琶行》)
(5)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不悱不发。”(《论语》)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7)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作。(《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
鲍鹏山
孔子生活的时代混乱无道,他为之伤心不已: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西周古都废墟上的青草与野黍也一茬一茬地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根深而茎壮了,掩埋在草丛中瓦裂里的陶器早已流尽了最后一滴汁液。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东周呢?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可怜巴巴地看着那纵横天下的伯霸诸侯,看他们把九州版图闹得瓜分而豆剖。还有谁来用红巾翠袖,擦去周王混浊的老泪?连孔子本人都不曾去那里。孔子是一位痴人。痴人往往缺乏现实感。他的精神就常常脱逸出现实的背景,沉浸在过去辉煌中,追寻着万物逝去的方向。是的,他的一生都在适寻,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既是在找人,找一个能实施他主张的人,更是在找过去的影子,找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面对这一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领悟到并承诺了自己的使命。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罢了。
当他奔波倦极归来,在一条小河边饮他那匹汗马时,他偶然从平静的流水中惊见自己斑驳的两鬓,“甚矣,吾衰矣!”顿时心凉如水。他壮志不酬,眺望茫茫无语的宇宙,心事浩茫。人世渺小,天道无情,青山依旧,哲人其萎。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逝者如斯夫!”
我在几千年后的漆黑的夜里写这篇文章时,宛如见到他当初衰弱地站在苍茫高天之下的无情逝水边。那无限凄惶的老人的晚景使我大为感动。于是这篇文章题目也就一闪而现:这衰弱的,即将随着时间的流水逝去的老人,不就像黑暗旷野上快要燃尽的一支蜡烛吗?
四面飙风,寒意四逼,这支蜡烛艰难地闪耀……
颜渊死了,他的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天丧予!天丧予!”安贫而乐道的颜回死于贫困,死后连棺材也没有。孔子为之深深恸哭。“我不为他哭还为谁哭呢?”他越来越老了,世道也越来越混乱了。不久,有消息传来,子路死在卫国了,正中了孔子以前的忧心忡忡的预言:“不得其死”,被人剁为肉酱。子路是众弟子中唯一敢于冲撞他的学生,小他九岁,总是雄纠纠的样子。孔子知道这个有些粗野的弟子其实最为忠厚义气,他还曾设想,当他远遁人世时,让子路跟随着他。可现在又死在他前面了。他已经多次承受着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了。他的心境更为凄凉了。做生意的端木赐(子贡)来看他,给老师一些周济,他正拄着拐杖在门外看西山的落日,那落日如血的余辉最后一跃染红大地与天空。孤独的孔子问端木赐:“赐啊,你为什么到现在才来看我呢?”接着便低吟了一首绝命歌,那简单的字句和厚重的内涵使人想到宇宙中最简单而又最本质的哲理,人间的生死竟也牵动着宇宙的毁成:“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圣人洒泪而尽了。如蜡烛最后一次耀眼地一跳,熄灭了。天地之间,一片黑暗。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不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选自《天纵圣贤》,有改动)
12. 文章开头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是如何表述孔子所处时代特征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作者引用孔子的“绝命歌”的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中花了不少笔墨写“蜡烛”,请联系全文,具体分析“蜡烛”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有人评价这篇文字“苍凉悲壮,有一种悲剧之美”。试探究文章是如何选材来呈现苍凉悲壮之美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考题
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劝君免谈陈寅恪
易中天
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辞世多年后忽然成了文化新闻的热点人物,似乎是一件没什么道理的事情。
史学不是显学,陈先生也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陈寅恪也不同于其他一些文化人。他不是金庸,不曾写过从政治家、科学家到“引车卖浆者流”都人见人爱的新派武侠小说,也没那么多门徒和拥趸。他的著作,选题既很专门,文字也很古奥,感兴趣的人不多,看得懂的人也不多,感兴趣又看得懂的更是凤毛麟角,哪里会弄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也不是余秋雨,不曾炮制过“香喷喷甜津津有点嚼头,完了还能吹个泡泡”的“文化口香糖”,亦不曾发表过声讨某集团的《告全国人民书》。
没有哪个小女生或小男生会去买《元白诗笺证》或《柳如是别传》。柳如是?柳如是是谁?是王菲吗?还是田震?陈寅恪又是谁?是汪国真、赵忠祥吗?陈寅恪的最后20年,基本上是冷清寂寞,默默无闻的。他甚至不同于钱钟书。钱先生和陈先生一样,也是学贯中西博通今古,也是淡泊名利不事张扬。他的《管锥编》。《谈艺录》,也没多少人看得懂。但钱先生毕竟写过《围城》呀!还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还拍得挺成功。这就举国皆知,人人趋之若鹜了。那么,陈先生可曾与大众传媒缔结过良缘吗?没有。
所以我赞同骆玉明教授的说法:“陈寅恪最不应该成为公众人物。”然而“最不应该成为”的最终还是“成为”了。而且,还弄到了人人都拿他来附庸风雅,谁不说陈寅恪谁就狼心狗肺缺心眼儿的程度。至于这些说词究竟有多少符合历史事实,又有多少最得逝者之心,那就只有天晓得了。正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冷和热。最不该热的热了起来,就一定事出有因。比如国内民众的关心,便多半带有好奇心理。的确,像陈寅恪这样可以公然不参加学习,不接受思想改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真没几个。这才真是怪了!于是人们就很想知道,陈寅恪这“瞎老头”受此优待,究竟凭的是什么?疑团很快就因史料的披露而冰释。原来这陈寅恪并非等闲人物。他的祖父陈宝箴,未出道时就为曾国藩所器重,后来官居湖南巡抚,是戊戌变法时推行新政的风云人物。父亲陈三立(散原先生),早年和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一起,号称“晚清四公子”,晚岁则以诗文著称,被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评价为鲁迅之前中国近代文学成就最高者。在一个重血缘,重门第,重承传,重渊源的国度里,这已经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了。何况陈寅恪本人也十分了得。他12岁时就东渡日本,以后又游历欧美十数年,回国后与赫赫有名的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同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而1925年吴宓举荐他任此教席时他才35岁。他学问大得吓人,据说外语就懂十几门(也有说二三十种的)。名气也大得吓人,据说毛泽东访苏时,斯大林还专门问起。英国女王也曾来电问其健康。这些都让人啧啧称奇,哎呀连声。如此之多的光环加之于身,被推介给大众也就不足为奇。
陈寅恪是了不起的,可惜我们学不来。首先是“顶不住”。无论是谁,当真要坚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就必须有本事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要知道,压力并不仅仅来自官方,来自当局,也来自民间,来自群众。
其次是“守不住”。怎么个守不住呢?因为要“学以致用”。中国的读书人,或曰知识分子,内心深处历来就有一个解不开的疙瘩,那就是总觉得自己的满腹经纶得有地方派个用场,否则实在是可惜了。所谓“有用”,倒不一定是要拿去换饭吃,换钱花,更主要的还是要有利于国家民族国计民生。因此这种想法不但不可耻,反倒很崇高。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谈陈寅恪? (选自《博文》,有改动)
16. 文章说了陈寅恪热的现象,陈寅恪为什么能在社会上流行起来?(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结合文章概括陈寅恪有哪些异乎常人的地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作者认为为什么不能谈陈寅恪?(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孔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意思是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郎根尼西:“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说:“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请全面理解上面名言含意,选择一个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试题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2分)B(B yuán/yuàn qì/qiè qiǎo/qiáo A chuàng/chuāng chóu/chóu yuàn/huì;C zhē/zhé biān/biān fēi/fěi;D chéng/chěng jǐng/jǐng jǐ/jǐ)
2. (2分)A(“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非常快;“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了,一下子就成功。“魂不附体”只形容恐惧万分;“失魂落魄”除了形容恐惧外,还常形容紧张、忧虑和神经失常、行动失常。“妄自菲薄”多指心理状态,精神面貌,语意较轻;“自暴自弃”兼指行动表现,语意较重。“洗心革面”只指罪人的改造;“脱胎换骨”可以指罪人的彻底改造,也可以指一般思想上有毛病的人的改造。)
3. (2分)A(B残缺主语。C“导致……现象和影响”搭配不当。D“将”与“了”时态矛盾)
4. 示例:(1)画面内容:一个成年男子,身处不倒翁状襁褓之中,(2分)只露出一张戴着眼镜的脸。(1分)
(2)漫画寓意:讽刺了某些人因怕犯错误而宁愿少做工作或不做工作的社会现象。(2分,只要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理解酌情给分)
5. 肯定或否定皆可,言之有理即可。示例:这条规定增加得好。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底线。古人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鸟兽无知,尚且如此,何况人呢?不孝敬父母的人是不会报效国家和民族的,他们不应该获得推荐资格。(看法1分,理由2分,修辞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6. (3分)D(吊:慰问)
7. (3分)B(④是写他不奉皇上的旨意⑥是别人对他品行的评价)
8. (3分)C(“最后自己有事先离开了”表述错误,是他让下人把自己的椅子搬离了客人)
9. (1)每到感伤思念时,就打开盒子对着扇子流泪(1分),看到姨母(1分),就常常悲伤抽泣(1分)。
(2)权贵重臣中书令傅亮听说他很好学,特地去拜望他,张敷却卧在床上不起来,傅亮生气地离去了。(四句,每句1分)
(3)您家教敦厚周全(1分),张敷更是一家之宝(1分),一旦丧失,又能以什么排遣心怀(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 (1)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想象)。(2分)以梦的短写现实的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2分)。
(2)这首词的上阙采用倒叙手法(1分):先写梦后的事,帘外雨,五更寒(1分);接着写梦中的事,忘却了帝王身份(1分)。
(3)相见时难别亦难(1分)。一层是写水流、花落、春归(1分),另一层是比喻自身面临的厄运(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1)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2)沧海月明珠有泪(3)犹抱琵琶半遮面(4)别有幽愁暗恨生(5)不愤不启(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7)衡于虑(8)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2. (4分)通过拟人、想象(2分),形象化地描写了西周古都废墟的荒凉残破(1分),渲染当时周王朝土崩瓦解,天下纷乱不堪的局面(1分)。
13. (4分)表现孔子临终时深深的悲哀(1分),让人联想到一代圣人的伟大人格(1分),感受到他去世造成的巨大影响(1分),不仅影响当时,也影响千秋万代(1分)。
14. (6分)题目把孔子比喻为“黑暗王国的残烛”,文中着力渲染“蜡烛”如何在“寒意四逼”的环境中“艰难地闪耀”,最后写蜡烛“耀眼地一跳,熄灭了”。“蜡烛”象征孔子的伟大形象(2分)。
写出了孔子所处环境的恶劣,表现孔子一生都在追寻却壮志难酬的痛苦,突出了一代哲人的悲剧命运(2分)。“蜡烛”在文中作为线索,勾连首尾,串起材料(2分)。
15. (6分)从选材上看,文章写的是孔子的晚年(2分),写他的疲倦、痛苦、失败和不幸(2分),突出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或挽狂澜于既倒)的人格精神,充满悲壮感(2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6. (6分)①陈寅恪身上光环众多,被推介出来正好满足了民众的好奇心理,②谈及陈寅恪可以显得自己博学,可以附庸风雅。(每点3分)
17. (6分)①“文革”中拒绝学习,拒绝改造;②他的著作选题很专门,文字很古奥;③身世显赫;学问大;④名声大。(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18. (6分)首先是“顶不住”。无论是谁,当真要坚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就必须有本事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其次是“守不住”。因为中国知识分子内心深处追求的是“学以致用”。 (每点3分)
七、作文(70分)
19. 2012届高二学情调查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一、审题
导入语由三句名言构成,这三句名言其实告诉了我们:生活中或人生道路上,有时需要“听听忠告”,有时又不能被“忠告”束缚,关键是看什么样的“忠告”,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的“忠告”。读懂了材料的这个中心,便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人生路上或者生活中有哪些忠告,这些忠告来自哪里;二是什么样的“忠告”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的“忠告”该听或者不该听。这些“忠告”对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二、判分
1. 判分原则:
坚持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写作基本能力。要求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文体等诸方面全面衡量,实事求是,科学量分。
2. 判分等级:
一类卷63~70分,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
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 评分表解
分类 赋分 切题 立意 选材 结构 语言
一 70~63 切题 独到、深刻 新颖,论据富有个性、典型性 精巧;严谨 精彩、生动
二 62~56 准确 较好、论据有代表性,有一定说服力 完整;有特点 准确、恰当
三 55~49 基本切题 正确 一般,论据基本为众所周知、但能证明观点 基本完整 通顺、平安
四 48~42 基本正确 基本通顺
五 41~28 不切题 牵强有误 低幼、论据与事理有出入、论据基本不能证明观点 逻辑层次不清 不通顺、有明显语病
六 27~0 不正确 很差、编造论据、与观点毫不相干 无章无法 粗俗
4. 几点说明:
①关于切题
作文的中心词为“忠告”,可以谈“人生需要接受忠告”或者“人生需要拒绝忠告”,但一定要把它放在人生的背景下思考,能谈出点辩证的思想则更好。
脱离导语,任意泛化引申“忠告”的内涵,视为不切题。
②关于立意
命题有引导学生对人生中“忠告”的作辩证思考的意图。但是立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导语中孔子的话是站在忠告别人的角度,忠告人要真诚耐心劝告,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导语中郎根尼西、歌德的话是站在接受忠告的人的角度,一是反面立意——不接受忠告,或者说不能盲从忠告,一是从正面立意——接受好的忠告能使人不断进步等。
③关于三类卷:
符合“三基本”要求。记叙文能具体写面对“忠告”的过程、场面、人物,感情较真实;议论文能围绕忠告的辩证关系,思考产生忠告的原因,如何对待忠告,进行理性思考和审视评判,立意基本正确,论据比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可判三类卷。在49~55之间赋分。
④关于四类卷:
记叙文只写出某段具体生活经历或某段生活场景,文章没有明确的中心,或结构残缺,语言表达凌乱,语病较多。议论文虽有观点,但内容空泛,堆砌论据,观点和材料分离,硬凑字数,语病较多。视为四类卷,在42~48之间赋分。
⑤关于五类卷:
抛开导语另立话题,自说自话,偏离题意;或者立意飘忽不定,文章中心不明;文体模糊不清。视为五类卷,在28~41之间赋分。
5. 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全文三分之二以上与原文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后,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视篇幅和内容具体情况而定,最高不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③游戏人生、语言粗俗、格调低下的“问题卷”,最高不得超过40分;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完篇切题的文章,最高不超过25分。
④每错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书写明显差,扣1分。
【参考译文】:
张敷,字景胤。是吴郡人氏。他是吴兴太守张邵的儿子。生下来母亲就死了。当他长到几岁时,有一天问他的母亲在哪里?家里人跟他说他母亲死了,并跟他解释说什么是生和死,张敷虽然是小孩子,但是他就表现出思念他的母亲的模样。到了十几岁时,寻求母亲的遗物,都已施送散失,只得到一把扇子,于是将扇子封藏。每到感伤思念时,就打开盒子对着扇子流泪。看到姨母,就悲伤抽泣。
宋高祖看到他,一见投缘,任命他为世子中军参军,多次受到接见提拔。永初初年,被提拔为秘书郎。有一次他在省直,权贵重臣中书令傅亮听说他很好学,特地去拜望他,张敷却卧在床上不起来,傅亮生气地离去了。
当时义恭跟随太祖选拔一个优秀的和尚,等到找到那个和尚准备派遣时,恰逢张敷放假完毕回江陵,太祖跟那个和尚说:“张敷正要去西边,我命令他载你去。”等到张敷辞行时,皇上跟他说:“抚军(官名,指张敷)你还要留意怀有道的人啊,现在就有一个人在,你可以载着他一起走,路途中还可以一起说说话解解闷呢。”张敷却不领旨,拒绝说:“我不喜欢跟烦杂的人一起走。”皇上很不高兴。
后来张敷升迁为正员郎。中书舍人狄当、周赳一同掌管机要事务,因为张敷是同在中书省任职的名门世族,两人商量去拜访他。周赳说:“如果我们去拜访,他却叫我们吃闭门羹,还不如不去呢。怎么可以轻易就去拜访他呢?”狄当说:“我们已经都是员外郎了,何必担心不能同坐。”张敷先设两张坐榻,离开墙壁三四尺,当狄当、周赳两位客人就座时,张敷唤仆人说:“移开我的坐席,远离来客!”周赳等人变了脸色离去。他就是这样地自我标榜。他还很擅长音乐礼仪,能够懂得音节的轻重快慢变化。与人道别时,握手说:“盼你常来信。”余响久久不断。张家的后人都羡慕仿效,其源就是出自张敷。
张敷升任黄门侍郎、始兴王刘濬后将军司徒左长史。未及拜授,父亲在吴兴亡故,服丧后共有十多天,他才喝一些水,丧葬事办完,他仍然不吃有盐的菜,于是伤损瘦瘠而得病。伯父张茂度每次晓论劝止,张敷就更为悲痛,哭得死去活来。张茂度说:“我本想劝你节哀,可是你更加悲痛。”从此不再去劝他。不到一年,张敷就死了。时年四十一岁。
琅琊颜延之写信给张茂度,哀悼张敷说:“贤侄少年时遵循正道,成人后懂得事理的精要。他那清雅气质,是天然形成的。自从我与他会面言谈以来,便结下忘年之交,近年虽然因路途遥隔,但是彼此经常通讯问候。我这个垂暮之人,希望再见他,从而得到宽慰愉快,岂料他尚在中年就溘年长逝。得到噩耗,我内心的悲悼之情,比对一般人加倍伤痛。您家教敦厚周全,张敷更是一家之宝,一旦丧失,又能以什么排遣心怀?”他被敬重到如此程度。世祖即位,下诏说:“已故司徒左长史张敷,存心贞正,立身简朴,自幼便对树立良好风范。因误伤过度而去世,孝道淳厚已极,应该追加表彰,用以回报美德。可以被追赠侍中”。于是将他的居地改名为孝张里。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 9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都含有氮元素的一组物质是
A. 脱氧核糖和脱氧核糖核酸 B. 胰岛素和核糖核酸
C. 丙酮酸和丙氨酸 D. 脂肪和脂肪酶
2. 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万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 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D. 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万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
3.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和核酸都是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
B. 组成核糖和核苷酸的化学元素完全相同
C. 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 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4. 下列有关蓝藻细胞、人的肌肉细胞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含C、H、O、N、P、S等元素
B. 由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水、无机盐等物质组成
C. 有两种类型的核酸,有核糖体,能够合成蛋白质
D. 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等细胞器
5. 下列物质或细胞结构中,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是
A. 转运RNA B. 质粒 C. 核糖体 D. ATP
6. 下面是一肽链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肽链由4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B. 图中含有的R基是②④⑥⑧
C. 该肽链中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D. 控制该肽链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4个密码子
7.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显色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常温条件下,稀蛋清溶液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紫色
B. 在沸水浴条件下,菜花细胞中提取的DNA与二苯胺作用呈蓝色
C. 用酒精洗去浮色后,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与苏丹IV作用呈橘黄色
D. 在常温条件下,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与作用呈黄色
8.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B. 线粒体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
C. 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D. 将酶解法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涨破
9. 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不会改变其选择透过性
B. 大鼠脾细胞与兔骨髓瘤细胞实现融合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
C. 相对于线粒体外膜而言,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的糖蛋白种类与数量更多
D. 相对于胰岛细胞,心肌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10. 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 它们都有染色体,存在基因
C. 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D. 原核细胞的细胞膜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
11.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不同
B. a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简单扩散,b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 若图示为红细胞膜,则a可代表O2,b可代表葡萄糖
D. 该图可以表示细胞内的其他生物膜结构
12. 下图表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抗体的消化作用,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蛋白酶能使抗体失活
B.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 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胃蛋白酶催化抗体分解断裂的肽键数目多于木瓜蛋白酶
13. 体细胞增殖过程中,肯定发生的是
A. DNA含量的变化 B. 纺锤体的形成 C. 基因突变 D. 染色体自由组合
14. 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①和③
B. 一般情况下,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细胞②
C. 细胞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之比为1:2:2
D. 细胞③和细胞④所示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同一器官中
15. 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缺氧导致脑细胞死亡是细胞坏死
B. 细胞癌变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C. 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D. 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16.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②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
③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④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无关
⑤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⑥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是细胞癌变的内因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7.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
C.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18. 下图表示果蝇X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位点。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中各个基因同时在一个细胞内表达
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其等位基因
D. 图中各个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还要受到其他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19. 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A. 注射R型菌后,老鼠不死亡
B. 注射S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C. 注射R型菌和热处理的S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D. 注射S型菌和热处理的R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
20. 下图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过程的模板是脱氧核糖核酸,原料是氨基酸
B. 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
C. 若最终形成的②中含有17个基本组成单位,则①中至少含有51个碱基
D. 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21. 噬菌体X174是单链DNA生物,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首先形成复制型(RF)的双链DNA分子。如果该生物DNA的碱基构成是:27%A,31%G,22%T和20%C。那么,RF中的碱基构成情况是
A. 27%A,31%G,22%T和20%C B. 24.5%A,25.5%G,24.5%T和25.5%C
C. 22%A,20%G,27%T和31%C D. 25.5%A,24.5%G,25.5%T和24.5%C
22. 萝卜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下是三种不同类型杂交的结果:
紫色×红色398紫色,395红色;
紫色×白色→200紫色,205白色;
紫色×紫色→98红色,190紫色,94白色。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红色与红色杂交,后代均为红色
B. 白色与白色杂交,后代均为白色
C. 红色与白色杂交,后代既有红色,也有白色
D. 可用紫色与白色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23.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B. 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
C.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D. 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24. 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
A. 均为黄色短尾
B. 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
C. 黄色短尾:灰色短尾=3:1
D. 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
25.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生产要求品种
A. 过程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B. 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C. 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幼苗
D. 此育种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
26.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bb:AAbb=1:1,且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个体之间能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A. 1/2 B. 5/8 C. 1/4 D. 3/4
27. 与玉米植株颜色有关的一对基因P1(紫)和p1(绿)在第6染色体长臂的外段,纯合紫株玉米与纯合绿株玉米杂交,F1植株均表现为紫色。科学家用X射线照射纯合紫株玉米的花粉,然后给绿株授粉,734株F1幼苗中出现2株绿苗。经细胞学鉴定表明,这是由于第6染色体上载有P1基因的长臂缺失导致的。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28. 单倍体在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单倍体生物是指
A. 不能产生正常生殖细胞的个体
B. 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为奇数的个体
C. 由未受精的卵细胞或精子发育形成的个体
D. 通过不同种植物体细胞融合培育形成的个体
29. 下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 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 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D.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30.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 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C. 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D.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31. 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血清葡萄糖 223 60~110
甘油三酯 217 50~200
总胆固醇 179 150~220
促甲状腺激素(TSH) 5.9 1.4~4.4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服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
B. 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
C. 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
D. 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不变,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
32. 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浸泡在下列5种溶液中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雄花与雌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如下表:
浸泡液 雄花 雌花 雄花:雌花比值
水(对照) 21.1 3.8 5.6
甲(赤霉素 100毫克/升) 4.7 4.7 1.0
乙(CP 100毫克/升) 7.8 6.2 1.26
丙(乙烯利 1000毫克/升) 19.6 3.7 5.3
丁(整形素 10毫克/升) 33.1 1.2 27.6
甲液、乙液等体积混合(赤霉素+CP100毫克/升) 3.1 7.2 0.43
分析上表数据,不能得到的推论是
A. 甲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B. 丙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C. 丁液最有利于雄花的形成 D. 甲液、乙液等体积混合较利于雌花的形成
33. 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
A. 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
B. 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C.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
D. 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
34.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过程中相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并产生淋巴因子
B.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C.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D. 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合成并分泌抗体
35.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 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 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 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 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36. 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2.50 13.30 9.80 0.28 220.00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7. 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A. 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 B.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
C.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D. 播放集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
38.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
B.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
C.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D.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有重要作用
39. 关于“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果酒制作中,对葡萄进行多次反复冲洗以防止杂菌污染
B. 果酒制作过程中,若发酵条件控制不当果酒可能变酸
C. 腐乳制作过程中,适量加盐以防止豆腐变软、变质
D. 果醋制作过程中,应充入无菌空气以利于醋酸发酵
40. 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能更有效地清除污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加酶洗衣粉是添加了固定化酶的洗衣粉
B. 水质、水量、水温都会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C.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选择同一品牌的普通洗衣粉作对照
D.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减少了磷的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
41. 蛋白质工程中,要对蛋白质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必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完成,而不直接改造蛋白质的原因是
A. 缺乏改造蛋白质所必需的工具酶
B. 改造基因易于操作且改造后能够遗传
C. 人类对大多数蛋白质高级结构知之甚少
D.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操作难度大
42. 下列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从反应类型来看.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催化的是一种水解反应
B.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会受温度、pH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C. 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双链DNA中某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D.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小
43. 下列关于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给小鼠注射抗原,是为了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细胞
B. 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是为了获得融合细胞
C. 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是为了获得单克隆抗体
D. 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培养,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胚胎
44. 下表有关“DNA粗提取和鉴定”的相关操作中所选取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相关操作 选取的试剂
A 破碎鸡血细胞 蒸馏水
B 溶解核内DNA 溶液
C 提取杂质较少的DNA 冷却的95%的酒精
D DNA的鉴定 双缩脲试剂
45. 下列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蒸馏水进行红细胞的洗涤,其目的是去除细胞表面杂蛋白
B. 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C. 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
D. 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
46. 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相关知识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动物细胞培养与动物组织培养过程均需使用胰蛋白酶处理
B. 试管苗、试管牛和克隆羊都属于无性生殖且能保持母本性状
C. 用DNA连接酶将一个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D. 将玉米花粉和水稻花粉进行细胞杂交,获得的植株为二倍体,且可育
47. 下列各类酶催化的生理过程中会出现碱基互补配对的有
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催化过程中 ②RNA聚合酶催化的过程中
③DNA聚合酶催化的过程中 ④逆转录酶催化的过程中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48. 科学家将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亨鸡的受精卵细胞的DNA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在每一只鸡蛋的蛋清中都含有大量的药物蛋白,而且用这些鸡蛋孵出的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过程运用了胚胎移植技术 B. 这些鸡是转基因工程的动物
C. 该种变异属于定向变异 D. 这些鸡的变异来源属于基因重组
49. 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
B. 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左右最好
C. 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
D. 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所以不需要对所用的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50.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的制作和腐乳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根霉
B. 含水量为50%左右的豆腐适于制作腐乳
C. 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D.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嗅气味的办法来检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5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C. 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D. 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连续分裂,而成熟的叶肉细胞一般不分裂
52. 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
A. 该DNA分子另一条链上A:T:G:C=2:1:4:3
B. 该分子中另一条链上A+G=T+C
C. 该DNA分子中A:G:T:C=3:7:3:7
D. 该DNA分子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溶液中扩增,产生的n个子代DNA分子中,有n-2个DNA分子含有32P
53. 用人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可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
A. 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 B. 人胰岛A细胞中的mRNA
C. 人胰岛B细胞中的DNA D. 人胰岛B细胞中的mRNA
54. 下列有关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细胞膜内外侧对称分布 B. 是不能运动的
C. 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D. 在细胞膜内侧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
55. 下列是有关生物实验的四幅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①由甲转换乙时需要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以保持视野较亮
B. 图②所示的视野中,和细胞A处于同一时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最高
C. 图③中的植物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 图④可以表示用发黄的菠菜叶片为材料,提取、分离色素后的结果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3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56. (5分)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的__________模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__________。
(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__________,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7. (5分)产前诊断是优生学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中的羊水检查是针对孕妇进行的一种检查手段,主要检查羊水和羊水中胎儿脱落的细胞。检查项目包括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羊水生化检查等,以确定胎儿成熟程度和健康状况,并诊断胎儿是否患有某些遗传病。下图甲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图乙是某患者家系遗传系谱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获取的胎儿细胞进行悬浮培养过程中,需配制培养基(液)。合成培养基(液)中除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促生长因子、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外,往往还需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以保证细胞正常的分裂和生长。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杂菌污染,还需向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若需检测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最好选用__________期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鉴别。
(2)某次羊水检查中发现一男性胎儿(上图乙中的III-10)表现正常,但调查却发现其姐姐(上图乙中的III-9)患有某种遗传病(用A、a表示)。请根据图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
②若II5再次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医生将该家系中部分成员A、a基因所在的DNA分子进行处理,经电泳分离后结果如下图所示。由电泳图谱分析可知,该胎儿是否患该种遗传病?__________。
58. (5分)下图是培育能产生人凝血因子牛的过程示意图,试回答相关问题:
(1)为能从良种母牛体内一次取得多枚卵子,可以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
(2)在过程③中,当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后会激发卵子发生反应,如透明带反应等,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④中为保证人凝血因子基因能够在受精卵稳定存在并表达,需要先将该基因与__________结合,检验人凝血因子基因是否导入受精卵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⑥涉及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9. (8分)下图1为人工种子生产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③过程的相关操作,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①②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图2中,包埋形成人工种子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__________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__后,加入胚状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刚生产的人工种子需要在氯化钙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使人工种子__________。
(4)若用图2的方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海藻酸钠的浓度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若浓度过低,则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评价该实验结果主要是观察凝胶珠的__________。
(5)制各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7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下村脩、马丁·沙尔菲、钱永健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代表了绿色荧光蛋白研究上的三个里程碑。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材料一 下村脩196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的时候从一种水母身上分离出绿色荧光蛋白(GFP)。当时知道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它会发出绿色荧光。
材料二 科学家1992年克隆出了GFP基因,随后马丁·沙尔菲成功地让GFP基因在大肠杆菌和线虫中表达成功。之后,会发光的鼠、猪、猫、兔、蝌蚪、鱼也相继问世。下图是转基因绿色荧光鼠的培育过程:
材料三 钱永健通过改造GFP基因,相继制造出了蓝色(BFP)和黄色(YFP)的荧光蛋白。
(1)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需要通过PCR技术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与体内DNA复制相比,PCR反应体系需加入__________种引物和__________。
(2)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A. 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 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 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 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3)材料二中,过程①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需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导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__________。
(5)材料三中,钱永健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这种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称为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90分)
1~5 BBADB 6~10 CCABB
11~15 BCADA 16~20 CDACC
21~25 BCCBD 26~30 BCCAB
31~35 CABDA 36~40 ACBAA
41~45 BDDDD 46~50 CCABD
51. BCD 52. AC 53. ABC 54. ABD 55. AD
二、非选择题(30分)
56. (5分)(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2)乙 细胞外液(血浆) 渗透压升高
(3)胰岛B细胞 单向传导
57. (5分)(1)血清(血浆) 抗生素 有丝分裂中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是
58. (5分)(1)注射促性腺激素(超数排卵) (2)防止多精入卵 (3)载体 DNA分子杂交(技术) (4)胚胎移植(技术)
59. (8分)(1)脱分化 再分化 (2)小火(间断) 冷却 (3)形成稳定的结构
(4)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 颜色和形状
(5)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60. (7分)(1)2 耐热的DNA聚合酶(Taq酶) (2)C (3)CFP(目的)基因 标记基因 (4)外源基因的插入使受精卵内生命活动必需的某些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蛋白质工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