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提升练(1)丰富的社会生活
1.学校正在开展“微公益”活动,同学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积极参加。例如,走上街头当环保志愿者,清扫街道;给敬老院的老人们表演才艺,送温暖;为贫困山区的学生捐书、捐物……参加这些公益活动( )
①有益于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②能够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
③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必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④有利于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更深刻,关心社会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某中学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学生游览历史博物馆,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参加拓展训练、手工制作活动,参观科技、农耕文化馆,参加秋季采摘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 )
①使学生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②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
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俄罗斯发现一位7岁“鸟孩”,他在家中被母亲当鸟儿一样饲养,母亲从不与他说话,使得这位男孩和小鸟一样只会唧唧喳喳地说话。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
①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②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③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④“鸟孩”虽然只会说鸟语,但他仍然是一个社会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网”上的一个“结点”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④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关注社会,谈论一些社会话题。下面对社会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生活绚丽多彩,而且在不断向前发展
②置身于社会生活中,我们对社会的感受会越来越丰富
③社会生活是复杂多变且充满危险的,我们应该少接触
④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新学期伊始,某中学组织了以“低碳生活进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了解社会。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因为( )
①社会是本“无字书”,只有多读,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好
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③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我们能学到现代社会生活必需的本领,提高自身的能力
④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7.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下列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社会化的是( )
①父母告诉子女网络交友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②小明经常和志趣相投的同学参观各类博物馆
③学校组织学生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
④老师提示小刚和小强不要在自习课上随便说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广州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中有关于社会实践评价的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探究和调查研究,形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等情况。下列有助于锻炼社会实践能力的活动是( )
①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②报名争当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
③参加校外各学科培训班补习功课
④到劳动基地参加果树种植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意草成茵”“孝敬父母,团结邻里,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实干苦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漫步在街道上,处处都是彰显正能量的公益标语,引领着我们成长,也号召着广大市民构建和谐社会。这表明( )
①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获取知识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获取知识是人成长的唯一途径
④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中国飞天第一人”航天英雄杨利伟做客《朗读者》节目,围绕主题“第一次”和大家分享了他难忘的飞天任务。在接受董卿采访时他提到,回顾中国60年的航天历程,无数人的很多次造就了中国人民飞天梦的第一次,是祖国和人民用智慧的双手把他送上太空。这深刻阐释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由个人组成
②为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舍弃个人利益
③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初二学生小张和六个小伙伴一起来到泰州图书馆,当天他们要在图书馆的少儿阅览室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负责整理书架以及在自助服务机上帮助小朋友们借阅书籍。该班级还有一些学生在泰州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服务,有的同学帮病人打印化验单,有的同学维持秩序。少部分学生作为社区志愿服务者为贫困居民、弱势群体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服务社会怎样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2)作为未成年人,怎样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在这里看过牙,花了 5毛钱就治好了,今天带老头来看病,他家看得可好哩。”
“我从外地赶过来,专门来找他看腿。”
早上不到8点,河南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一层走廊里,已经坐满了各地慕名而来的病人。病人们口中的 “他”,是金庚医院院长、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宋兆普。
他出生在中医世家,用“祖传医术”治好了很多四处求医而不愈的病人,堪称“神医”;他收治了福利机构 3000多名脑瘫孤儿,救治了 4000多名脑瘫患儿,是脑瘫孩子们的“爸爸”。
“我治过太多病人,深切地知道,你对病人有多好,病人就会对你有多亲。”宋兆普感慨道。
(1)【我学习】宋兆普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我感悟】“我治过太多病人,深切地知道,你对病人有多好,病人就会对你有多亲。”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感悟。(至少两点)
(3)【我实践】宋兆普的做法体现了对社会的关爱。这对于你以后参与社会生活有哪些启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助于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更深刻,学会以实际行动关心 社会发展,投身社会实践,①②④正确;参加志愿服务活 动是人们自愿做的事情,不是必须参加,排除③。
2.答案:B
解析:研学旅行活动有利于青少年更好地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培养社 会责任感和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积极 的生活态度和亲社会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的社会生活空 间不断延展,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使学 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与社会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个人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题文中的鸟孩回归社会,才逐渐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说明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①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④“鸟孩”脱离社会,只会说鸟语,不是一个社会人;故选C。
4.答案:A
解析: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是社会的产物,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人具有社会性,所以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④说法与题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符。故选: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参与社会生活。根据教材知识,置身于社会生活中,我们对社会的感受会越来越丰富,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①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错误,社会生活虽然复杂多变也存在一些危险,但主流是好的。我们要积极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故选B。
6.答案:C
解析: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①②③④均是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融入社会的原因。
7.答案:D
解析: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离不开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 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父母告诉子女网络交友要增强自我 保护意识;小明经常和志趣相投的同学参观各类博物馆; 学校组织学生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老师提示小 刚和小强不要在自习课上随便说话,都可以帮助我们实 现社会化。故①②③④正确。
8.答案:B
解析: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报名争当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到劳动基地进行果树种植,都有利于锻炼社会实践 能力,故①②④正确;参加校外各学科培训班补习功课的 做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③。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在社会中成长。参与社会的过程,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 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题干表明人的成长是不 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②④正确;“只有……才能”“唯一”的说法过于绝对,①③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关系。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①③④认识正确;②说法错误,为了国家的发展,我们有时必须舍弃个人利益。故选C。
11.答案:(1)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2)我们可以参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我们可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服务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回答第(1)问,可以从扩大视野、提升能 力、提高境界等角度作答。
回答第(2)问,要从 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的出发点来参加公益活动。
12.答案:(1)无私奉献、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服务 社会等。
(2)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3)①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 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解析:本题考査服务社会。
第(1)问,从宋兆普的做法可以看出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等品质;
第(2)问,由“你对病人有多好.病人就会对你有多亲”,可以看出服务社会对自己的重要作用,可以从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等方面加以作答;
第(3)问,可以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等方面加以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