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关爱他人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关爱他人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第一框 关爱他人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在关爱他人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把握策略。
能力目标: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了解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懂得关爱要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意义
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做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公益广告——关爱他人 传递温暖。
提问:观看此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
教师讲述: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
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探究一 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一)关爱他人的含义及表现
阅读教材P75“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1)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当时你的感受如何?
(2)你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过哪些关爱?
提示:(1)有,感受到来自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爱护,心里很感动,很温暖。
(2)例如:生病了,同桌帮我记课堂笔记、同桌教我写作业等。
教师总结: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二)关爱促和谐
展示教材P7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1)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
(2)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
提示:(1)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令老人深受感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关爱有助于社会文明进步。
教师总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三)关爱获幸福
展示材料: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盲人一手拿着根小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手提着一只灯笼。路人问:“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道理很简单,我提着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我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一个个沟坎,使我免受许多危险。你看,我这不是既帮助了别人,又帮助了自己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大家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探究二 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一)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多媒体展示教材P77~78“探究与分享”。
思考:(1)你如何看待这位中学生的行为?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提示:(1)中学生主动帮别人扶起倒了的自行车,是关爱他人的表现。
(2)如果是我,我会耐心、诚恳地向自行车的主人说明情况,让她相信我说的话。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二)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阅读教材P78下面的“探究与分享”。
思考:(1)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怎么办?
(2)社会上有哪些关爱他人的人?
提示:(1)女生的观点是正确的,两位男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就是善良的,值得点赞。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尽己所能,关爱他人。
(2)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志愿者、爱心人士等。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三)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1.展示材料:
班长知道同学梅梅家中非常困难,就写了一份倡议书,号召全班同学为梅梅捐款,可梅梅对此却非常反感。
学生相互交流:(1)梅梅的反感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为什么有时候善意的关怀反而成为一种伤害?
2.展示材料:
一天,中学生甲、乙、丙、丁放学回家,走到学校附近的河边时,忽然听见有人大喊“救命”。原来是同学小刚和小明在河边玩耍,不慎滑进河里。甲、乙、丙、丁均不会游泳,在此危急关头,四个学生有三种不同表现。
甲:纵身一跃跳进河中,试图拉小刚上岸,结果河水湍急,他们抱在一起在河中挣扎。
乙:自己不会游泳,也没有法定的救助义务,还是自身安全重要,于是扬长而去。
丙、丁: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找救人工具,发现旁边有一根三米长的木棍,两人马上抄起木棍,将另一头伸向河中,让二人抓住。这时几个成年人跑来,有的跳进河里救人,有的帮着拉木棍,大家齐心协力将二人救上岸。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思考:(1)你最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
(2)该材料警示我们在关爱他人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1)最赞成丙和丁的做法。因为他们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去救助他人。这样既保护了自己,又成功地抢救了他人。
(2)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3.活动:阅读教材P79“拓展空间”,将关爱宣言补充完整。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关爱他人,善待自己。
在社会生活中: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是关爱他人,为什么要关爱他人,以及怎样关爱他人。教学过程中选择了教材中的事例和生活中常见的事例,通俗易懂,蕴意明显,贴近学生生活。整节课,条理清晰,层层推进,很好地处理了本节课重难点。不足的是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有限,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以后要多加注意时间的把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