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殖民统治和教学目标基本史实及拉丁美洲人民反抗斗争的过程;了解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和掠夺的基本史实及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过程;认识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代表人物玻利瓦尔、圣马丁、章西女王。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了解运动过程,使学生掌握读图和凭借地图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讲述玻利瓦尔、圣马丁和章西女王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殖民地人民英勇抗击殖民者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
教学难点教学重难点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内外因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
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有句名言告诉我们:“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
二、探究新知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页,提问:说说拉丁美洲的范围。拉丁美洲这一名称是如何得来的?
提示:范围: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名称由来:拉丁美洲所在的地区大约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当地居民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语言,而这两种语言都属拉丁语族,故该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2.展示《16世纪—19世纪初拉丁美洲殖民统治等级示意图》,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并结合图示分析,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提示:殖民统治与掠夺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根本原因。(内因)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的外因。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分析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时间、领导人、特点、结果。
时间 18世纪末19世纪初
领导人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特点 范围广,南北联合作战,有统一指挥
结果 拉丁美洲基本获得独立
  4.课件出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的图片,学生分组讲述他们反抗殖民统治的主要事迹。
提示:(1)玻利瓦尔反抗殖民统治的主要事迹:①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宣布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大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参加起义部队;②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英勇作战,克服艰难险阻,打败了西班牙军队,并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当选总统后,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
(2)圣马丁反抗殖民统治的主要事迹:①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②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拓展延伸:在阅读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反殖民斗争事迹的基础上,讨论总结:拉丁美洲的独立有何意义?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1)意义:①赶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赢得独立运动的胜利。②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2)原因:①拉丁美洲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南北夹击,为民族独立英勇斗争。②有统一的指挥。③玻利瓦尔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学生自读教材第4页1、2段正文,概括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背景。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
(1)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3)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指导学生从历史要素角度,概括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历程,完成下表。
要素 印度民族大起义历程 典型代表
时间 1857—1859年
领导者 封建王公
主力 土兵
阶层 土兵、农民、手工业者、封建王公
结果 起义被镇压
影响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章西女王 (约1835—1858)
  3.课件出示下列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印度民族大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材料 英国武器先进,实力强大。英国殖民者调集军队镇压起义,甚至把派往伊朗和中国的侵略军调回印度。由于各地的起义军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力量分散,再加上有的封建王公被敌人分化,在关键时刻动摇投敌,起义城市先后失陷,起义失败。
提示:(1)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主要是封建王公,这些人后来很多都被英国收买了,所以逐渐退出起义;(2)印度民族大起义组织不严密,较为松散,各自为战,被敌人分化瓦解;(3)英国实力远在印度之上;(4)缺乏统一指挥,发生内讧、叛乱和投敌;等等。
4.教师提问: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相似之处?
提示:(1)从起因来看,都是由于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引起的。(2)从影响来看,都打击了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沉重打击了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3)在反抗斗争中,都出现了英雄人物:拉丁美洲有玻利瓦尔、圣马丁;印度有章西女王。
5.合作探究: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两位历史人物有什么共同点?
提示:(1)虽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但都在国家民族遭到殖民压迫时,挺身而出,领导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2)在斗争中,都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为正义献身,英勇作战,意志坚强,不屈不挠,受到了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教师总结:19世纪,在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是激起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根本原因;②同是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取得了胜利而印度民族大起义却失败了。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拉丁美洲的人民团结协作、联合抗战,弱国最终战胜了强敌。而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各自为战,力量分散,最终起义失败。这两地起义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众志成城,弱国同样可以战胜强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依托课本,弄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使用历史图片、文字材料创设情境,把枯燥无味的历史变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鼓励学生自学,通过历史问题的讨论,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激发学生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