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使用工具》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第1课。本课内容重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名称以及它们能做哪些事情以及其中蕴含的机械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工具进行多角度的评价,为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本课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我们用过什么工具,第二部分为选用什么工具好,这两部分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通过学生回忆自己使用过什么工具,用它做哪些事情,引发学生对工具的一些思考。再通过分别选择什么工具把铁钉、螺丝钉、图钉从木头里取出来这一体验活动,使得学生初步认识到: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省力。然后为将油桶运上车、搬动大石头、升国旗选择最使用的工具,使得学生对工具和机械进行了再一次的观察和使用,这为科学问题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从而引出了简单机械的定义。【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简单机械有一定的基础认识:①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知道它们的使用方法,如剪刀能剪纸、剪绳子等,螺丝刀能拧动螺丝。②知道铁钉、螺丝钉、图钉应选用什么方式将其从木板中取出。虽然学生对简单机械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并没有深入研究过他们,所以我们应选择学生熟悉、常用的工具作为研究机械的开端,并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科学探究目标尝试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拔图钉、铁钉和木螺丝),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处处是科学。【教学重难点】重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难点:清晰表述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教学准备】为每位学生准备:记录用的表格和笔。为每组学生准备:各种常用的工具一套(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钳工锤),钉有三个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看图引入。出示一张工具箱图片,谈话:大家看,老师这有一个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工具。2.提问:“你们看,这就是老师工具箱里面的所有工具,你们都认识这些工具吗?你们使用过它们吗?我们可以用这些工具做什么事呢?”学生回答问题。3.总结:介绍11种工具的名称、特点和使用方法。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常见的工具并不陌生,通过工具箱作为导入,不仅能迅速唤起学生对常用工具的认知和使用经验,还能认识一些不常用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二、探索活动一: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回忆使用过的工具。提问:同学们,其实在生活中,除了我们刚刚看到的这些工具以外,我们常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你们都用过哪些工具?用它们来做什么事?怎么使用的?请同学们拿出记录单,将你用过的工具写出来,并写一写你都用他们做什么?(空白的记录表)2.学生回忆并进行记录。3.讲述:同学们看,这是老师在生活中用过的几样工具,你们看,老师用剪刀剪纸,做成美丽的窗花;用螺丝刀来拧螺丝,自己动手组装书柜;用锤子钉钉子,挂上时钟;用开瓶器打开啤酒、饮料的瓶盖;用卷尺测量距离,组织同学们进行50米的短跑比赛。4.总结:相信同学们也将自己的表格填满了,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设计意图:这一活动就是通过学生回忆自己曾经使用过的工具以及用它做过什么事,是怎样使用这些工具的,来引发学生对工具的思考,为后面使用什么工具取钉子奠定基础。活动二:选用什么工具好1.谈话: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小挑战,大家看老师这里有三块木板,分别扎着两个铁钉、两个螺丝钉、三个图钉。2.提问:你们有没有办法把它们从木板中取出来?应该选用什么样的工具,又应该怎样使用工具把它们取出呢?学生思考并汇报。3.出示一张剪刀、螺丝刀等图片,提问: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工具,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个?选择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并汇报。4.总结:相信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因为铁钉被钉在了木板里,用手很难拔出,所以我们可以选择羊角锤;而螺丝钉是被拧在木板里面的,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对应形状的螺丝刀;图钉露在外面的部分较少,而且图钉帽比较光滑,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工具来把它们撬出来,我们可以选择小刀、剪刀、镊子。5.谈话:是不是像我们所说的这样呢?我们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下。在这里老师有一个小提示:使用工具要十分小心,不要伤着同学和自己。我们开始实验吧。6.微课视频播放。7.学生进行实验验证。8.学生汇报实验结果。9.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利用羊角锤可以比较轻松的取出钉在木板上的铁钉,用螺丝刀可以把螺丝钉轻易的拧出来,而利用小刀或者剪刀、镊子,也可以帮助我们将图钉撬出来。10.谈话:同学们,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是的,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虽然我们的任务相同,但只有选择恰当的工具,才能给我们的带来方便。设计意图:通过选用什么工具来取出木板中的铁钉、螺丝钉、图钉这一实验,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事情省力、方便。三、研讨1.谈话:同学们,有了刚刚的经验,相信大家对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有了新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小挑战!2.出示一张车、油桶,石头,国旗,滑轮,木板,撬棍图片。谈话:大家看,现在我们有三个任务需要做,第一个是将油桶搬上汽车;第二个是将大石块移除;第三个是升国旗;而老师给大家提供了滑轮、木板、绳子和木棍,我们现在连一连,看看应该选择哪个工具来完成这三样任务?3.出示完成连线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看,你们的选择是不是跟老师的一样?相信大家都很聪明,选择了正确的工具,那我们怎样使用这些工具呢?4.出示图片,总结用木板运油桶、撬棍撬石头、滑轮和绳子升国旗过程中,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5.总结:通过我们刚才的挑战老师发现,你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真的是很善于观察,在选用工具上也很有经验,刚刚我们选择的这三种工具,在后面的我们还要一一进行详细的学习。6.提问:那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认为,使用工具对我们会有什么帮助呢?7.总结:相信同学们跟老师想到的一样,在生活中有一些很费力,或者很难做的事情,如果使用工具,就可以帮助我们省力或方便的完成。而且我们也发现,不同的工具设计不同,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也不同,它们的用途也就不同,只有选择了正确的工具,才可以事半功倍,高效的完成任务。8.谈话:同时,我们今天使用的诸如螺丝刀、羊角锤、剪刀等工具,能帮助我们省力或方便我们工作,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机械,而由于这些机械的构造比较简单,所以又叫做简单机械。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让学生应用本课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感受工具的使用不仅给我们带来方便,而且恰当的使用工具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四、拓展1.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并使用了这么多的简单机械,对于它们,你还有什么问题?请在记录单的最下方,写出你的问题。2.谈话:老师相信,通过对《使用工具》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简单机械应该有了初步的认识,发现了机械装置能使我们省力、方便。3.谈话:请同学们按照老师课件上的提示,做好下节课的准备。设计意图:虽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一些简单机械,也了解了一些关于简单机械的知识,但好奇的他们肯定还想知道更多关于简单机械的知识。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就是想了解学生对于简单机械还有什么疑问和想法,可以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板书设计】使用工具省力 方便下节课材料准备1. 两根筷子2. 一张硬卡纸3. 图钉若干4. 一把直尺5. 一块橡皮泥6. 回形针若干7. 一瓶白乳胶8. 一把剪刀9. 一支笔5(共29张PPT)使用工具六年级 科学一、聚焦工具箱剪刀钢卷尺活动扳手羊角锤剥线钳钢锯钳工锤螺丝刀斧头压线钳镊子二、探索同学们,你们都用过哪些工具?用它来做什么事?怎么使用的?我们使用过的工具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剪刀锤子螺丝刀开瓶器钉钉子安装、取螺丝钉打开啤酒、饮料瓶盖等剪纸等卷尺测量距离螺丝钉铁钉图钉选一选1、羊角锤:撬或拔出铁钉。2、螺丝刀:拧出螺丝钉。3、小刀、剪刀和镊子撬出图钉。思考:这说明了什么?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三、研讨应该选择什么工具来完成下面的任务?为什么?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斜面大石头用撬棍当杠杆去撬动,比较省力。杠杆利用绳子和轮子组成定滑轮就很方便将国旗升起。滑轮你们发现使用工具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在生活中有一些很费力,或者很难做的事情,使用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省力或方便的完成。不同的工具设计不同,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也不同,它们的用途也就不同,只有选择了正确的工具,才可以事半功倍,高效的完成任务。小结: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羊角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四、拓展对于简单机械,我们有什么问题?五、结束语使用工具省力 方便六、下节课材料准备1. 两根筷子2. 一张硬卡纸3. 图钉若干4. 一把直尺5. 一块橡皮泥6. 回形针若干7. 一瓶白乳胶8. 一把剪刀9. 一支笔 我们使用过的工具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1使用工具》教学设计.docx 2.《1.1使用工具》ppt.pptx 3.《1.1使用工具》记录表.docx 4.《1.1使用工具》.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