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1.时间在流逝现在的时间是?我们可以利用钟表等计时工具来计时,判断时间。一、聚焦二、交流没有任何计时工具,怎样判断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来计时,人类最早的计时单位——天大雁南飞与北归黍子播种与收割夜晚月亮的位置利用自然现象来计时利用太阳来计时日晷晷面晷针利用阳光下影子方向的变化来计时日晷晷面的刻度盘观察思考1.一个时辰指的是现在的多少时间?2.子时和午时分别指的是现在的什么时间?圭表圭表利用阳光下影子长短的变化来计时利用燃香来计时“一炷香”的时间三、探索四分之三四分之一整支二分之一1.取一只香,分别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三处做上标记。2.燃香,并记录香燃到每个标记的时间。3.重复三次实验。注意:实验过程中保持无风状态。四分之一 二分之一 四分之三 一整支第1支香第2支香第3支香我的发现注意:实验过程中保持无风状态。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与燃香有什么不同?四、拓展五、研讨古人曾用过哪些方法计时?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帮助人们计时?利用自然现象判断时间利用太阳钟来时间可以利用有规律变化的事物来计时。利用燃香钟来时间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时间在流逝》【教材简析】《时间在流逝》是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计量时间”单元的起始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基础和铺垫的作用,是学生研究计量时间的开始。作为单元起始课,一开始就提出了单元研究主题“在时钟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安排生活和劳作的呢?”,之后通过对日晷等计时工具的介绍,简要了解一些古代计时方法,然后开展“一炷香”时间的研究。这项研究为后续整个单元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观测事物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变化所需的时间是否一致。【学情分析】对五年级学生而言,关于时间及现代计量时间的工具,他们有比较丰富的、直观的认识,但各种计时方法和计时工具是怎样逐步发展的,在现代钟表发明之前古人是如何计时的,学生的认识还不太清晰。作为单元起始课,本课即引导学生关注、研究这些问题,并通过对燃香钟这一工具的探究、研讨,使学生由浅入深进行计时工具的探索,激发研究计时方法的兴趣,并初步获得研究计时问题的方法,为后面整个单元的学习做准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古人利用天体的运动规律计时。 在一定的条件下,燃香变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可以用来计时。科学探究目标 能搜集古人计时方法的资料并进行交流。 能观测并记录燃香时间的相关数据。 能就“蜡烛可以计时吗”这一问题结合实验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科学态度目标 有关注计时方法的意识和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计时工具。【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古代人们的计时方法、计时工具及其发展史。难点:实验研究燃香计时的科学原理。【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古人计时的资料,秒表、香、火柴、记号笔、实验记录表。(可按组准备)【教学过程】一、聚焦与交流(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板书、时钟、课件、有关古人计时的资料]1.上课铃声响,请一位同学看一下时间。2.交流: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古代人有哪些方法计时,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预设:利用太阳判断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利用公鸡叫声,闻鸡起舞。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规律,发明日晷,还有圭表的发明。后来还发明了水钟、沙漏等等。还有“一盏茶”、“一柱香”等计时方法。利用候鸟迁徒判断季节。根据星星和月亮判断夜里时间。……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板书,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排排序。在恰当时机引出“天”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单位,在恰当时机补充介绍日晷、圭表,并提供补充资料,请学生解释日晷、圭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讲解“时辰”,分析讨论缺陷,等等。3.交流小结: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时代,人们最早是根据观察长时间观察自然现象,发现一些规律,然后慢慢形成经验,人们再利用这些经验来判断时间。但是利用这些自然规律判断时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判断的时间不准确,有时无法判断等等。于是聪明的人类开始思考,能否根据自然规律制作一种工具来计时呢?然后发明了日晷、圭表、水钟、刻漏等等。4.交流结束,请同学们再次看一下时间。问:现在看的时间和刚上课时看的时间一样吗?时间过去了多久了?5.引出课题:原来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流逝了。板书:时间在流逝二、探索:测量“一柱香”时间(预设22分钟)[材料准备:秒表、香、火柴、记号笔、实验记录表、课件]1. 引言时间在悄悄流逝,在电视里,我们时常会听到描述时间流逝的说法,比如古人常会说“一柱香”的时间,那么这个“一柱香”到底是多长的时间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索一下。2.交流讨论实验方法。出示材料,问:你打算如何利用这些材料研究“一柱香”的时间?预设1:从点燃开始计时,直到烧完这柱香看下用了多长时间。预设2:全部烧完时间可能太长了,烧一半看用多长时间,再乘以2.追问:那么,燃烧相同长度的香,用的时间会相同吗?怎么研究?预设1:可能香的燃烧速度是基本不变的,可以把香分成相同的几小段来观察,比较每一小段燃烧用的时间。预设2:如果有风,香可能燃烧得快。(排除干扰因素,无风环境。)3.设计实验。小组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思考:研究香燃烧速度是均匀的吗?需要哪些材料,怎么研究?确定研究方法:给燃香等分四段,分别记录燃烧每一段的时间,重复三次。4.实验操作:小组活动,测量燃香的时间。(学生实测、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填写实验记录单)5.研讨交流:每一段燃香的时间一致吗?能用来计时吗?预设:在没有外界风等因素的影响下,一样长度的香燃烧的时间一致。6.小结:在一定的条件下(无风、香的粗细均匀),每一等份的香燃烧的速度大致均匀,燃烧所用的时间基本一致,可以用来计时。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制造出了燃香钟这一计时原理。补充说明:不同长度的香、粗细不同的香、有无风的影响等条件都会影响到“一柱香”的时间长短,所以“一柱香”并不能像我们现在的钟表那么精确地描述时间。三、拓展与研讨(预设:8分钟)[材料:生日蜡烛,火柴,记号笔,秒表,实验记录表,课件]1.蜡烛计时的研究你觉得蜡烛可以像燃香一样用来计时吗?你打算如何研究?学生交流想法,设计研究蜡烛计时的实验,确定实验方法(类似于燃香实验),出示蜡烛来计时的视频。探讨:它与燃香有什么不同呢?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蜡烛燃烧时的速度大致也是匀速的,可以用来计时,但是它燃烧的速度比燃香要慢,能计时更久。而且蜡烛燃烧时会产生一些蜡油会附着在蜡烛上,不太容易观察到长短的变化,计时可能不太准确。追问:蜡烛和燃香一样也可以用来计时,但是这样的计时工具又存在着什么问题呢?预设:燃香和蜡烛的长短要一样,而且不能有外界因素的干扰。看来燃香钟和蜡烛钟计时也存在着一定缺陷和不足。2.研讨计时方法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了解到古人曾用过哪些方法计时?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帮助人们计时?预设:古人曾用过日晷、圭表,日晷——阳光下物体影子方位变化的规律发明的,圭表——利用日影长度变化发明的天文仪器,因为太阳的运动以及引起的影子等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而燃香——在无外界因素影响时,粗细均匀的香燃烧速度大致均匀,所以它们都可以用来计时。……四、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时间像流水一样,在我们身边悄悄流逝,人类计时工具在不断地发展,人们一直在探索更精准的计时工具,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探索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史,制作一本“人类计时工具发展史”小手册。【板书设计】时间在流逝计时方法 原理自然规律计时——最早计时单位“天”日晷、圭表 阳光下影子有规律的变化燃香 匀速燃烧 ……【作业设计】制作“人类计时工具发展史”手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五上3-1《时间在流逝》教学设计.doc 五上3-1《时间在流逝》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