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知识梳理与拓展一年级 科学一、聚焦回顾单元内容二、探索在观察中比较可以比较哪些内容?甲乙比较谁跳得远?起点终点终点我赢啦!比较高矮?比较高矮?起点终点终点如何比较两条鱼的长短?起点终点终点草鱼鲫鱼做一根和鱼一样长的棍子起点终点比较棍子的长度用手来测量2+3+回形针和橡皮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14+10+用小立方体来测量53个39个做一个测量纸带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1889年的国际米原器1983年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重新制定米的定义:“光在真空中行进1/299 792 458秒的距离”为一标准米。标准单位——米生活中的测量工具里程表导航软件直尺三、研讨1.现在,在北京有一个小朋友叫张明,他想和你比身高,你有什么办法吗?2.我们用尺子测量身高时要注意什么?四、拓展测量花盆一周的长度测量花盆一周的长度不精确测量21厘米约30厘米A4纸约80厘米不精确测量五、结束语知识梳理与拓展知识梳理与拓展比较与测量比较 起点,终点 公平测量 标准,单位 通用学生活动手册第14页评价表《知识梳理与拓展》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比较与测量》单元围绕常见的测量工具——尺子展开学习。涉及《课标》中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知识要求。在学习中让学生体会人类之所以要发明那么多测量工具,是为了测量的需求,做那么多研究,研究的标准是什么,进而将科学技术与生活相联系。为了避免学生对测量的认识停留在测量距离上,还包括时间、温度等各个方面,在科学阅读的讲解中又对测量的内容、方法、目的等进行了拓展。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本课教学将紧扣“比较与测量”单元的核心概念“公平、准确、方便和通用”,通过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有序地梳理,再次让学生知道基本的科学概念,学会基本的比较方法,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学生分析】一年级同学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着好奇,通过这两个单元的学习,养成了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逐步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通过对《比较与测量》单元的学习,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有所提升。但是知识的系统性,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还需提升,渐进提升简单的语言表达与归纳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比较需要公平,共同的起点是公平比较的需要。2.测量使比较的结果更准确,确定起点和终点、测量单位、首尾相连是测量的要素。3.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方便信息交流。4.测量不同的物体需要选用不同的工具。科学探究目标1.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会与别人合作,让学生知道一个人干不好或干不成的事情,两人或多人在合作中更能干好或完成,使学生乐于合作。2.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或任务有连续的好奇心和兴趣点,通过对一个问题反复的多角度的多方面的研究,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专注力。科学态度目标1.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尺子诞生的必要性。2.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2.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本课通过比身高的情境,梳理学习比较与测量的认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体系。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 一、聚焦:谈话导入,揭示课题。阅读课程目录,回顾课程知识。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明确学习任务。二、探索: 知识梳理,形成系统认知。1.在观察中比较单一物体不需要进行比较。多个物体可以进行比较。给出图例,思考可以比较的内容。2.起点和终点通过比较谁跳的远,比较高矮,复习起点与终点知识的内容。能力拓展,灵活运用起点与终点的知识内容:当两个物体不能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时,需要借助其他物体来进行比较。3.用手来测量复习用手测量的方法。“一拃”测量时的注意事项。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用手测量的缺点。复习使用回形针,橡皮等不同物体测量的方法。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的缺点。复习使用小立方体这种相同物体的测量的方法。6.做一个测量纸带用小正方体测量的缺点。复习做一个纸带进行测量的方法。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复习尺子的使用方法。标准长度单位了解统一长度标准以及长度单位的作用。9.生活中的测量工具不同测量工具的用途设计意图:从问题入手,带领同学们在一个情境里复习知识,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有序地梳理,让学生知道尺子出现是“公平、准确、方便和通用”要求下的必然产物。三、研讨:归纳整理,形成体系(1)现在,在北京有一个小朋友叫张明,他想和你比身高,你有什么办法吗?(2)我们用尺子测量自己的身高时要注意什么?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直接用尺子准确测量自己身高,并与别人交流比较,让学生学会测量,并能够与人交流。四、拓展应用1.当工具不全时,如何测量出物体的长度。一把直尺,一条绳子如何测出花盆一周的长度?并说一说测量方法和步骤。2.生活中的不精确测量。借助生活中已经知道长度的常见物体来帮助我们测量,进行估测。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学以致用,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比较中来。结束语:1..结语: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了比较与测量单元的相关知识,知道了确定起点和终点,测量要有统一的标准,对公平比较的重要性。了解了各种测量工具的诞生,都是人们在生活中追求测量方便、公平、准确和通用不断改进创新的结果。再次感受到了测量工具对测量的重要性。2.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的单元评价表。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18知识梳理与拓展》教学设计.docx 1《知识梳理与拓展》视频:测量花盆.mp4 2《1.18知识梳理与拓展》ppt.pptx 2《知识梳理与拓展》视频:测量身高.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