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总复习专题七常见的碱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2.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和pH。3.知道酸碱性对于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学习任务考点1碱1.定义:由 离子和 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碱。2.碱的化学性质性质 举例(化学方程式) 反应需要满足的条件碱与指示剂作用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碱必须 。碱+酸→新碱+新酸盐+碱→新盐+新碱 ① ②3.几种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俗称 、 、 ,是 色固体, 溶于水,溶解时 热。暴露在空气中的固体NaOH易吸收 而 ,可用作 。NaOH对皮肤、纸张、织物等有强烈的 ,若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 溶液。NaOH露置于空气中还会吸收空气中的 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为(2)氢氧化钙:俗称 、 ,是一种 色粉末状物质, 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 。Ca(OH)2对皮肤、衣服等有 作用。Ca(OH)2可由 和 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过程中 。工业上通过煅烧 来生产CaO,化学方程式 。CaO俗称 ,具有 ,常用作 。(3)常见的碱还有 、 等。考点21.常用酸碱指示剂测定物质的酸碱性指示剂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中性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2.常用 测定物质的酸碱度(1)使用方法: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 蘸取少量溶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注意:①使用时不能用水将pH试纸润湿,否则会稀释待测溶液,使结果不准。如测酸性溶液会使结果偏 ,测碱性溶液会使结果偏 ;②不能直接把试纸浸入被测溶液中,以免 ;③检验气体的酸碱性时可将试纸润湿再用。(2)pH数值从0到14,pH ,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 ;pH ,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 ;pH ,溶液显中性。3.酸碱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实质是溶液中的 离子使溶液显酸性, 离子使溶液显碱性。故酸性溶液中一定含 离子,碱性溶液中一定含 离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性溶液也不一定是碱溶液,但酸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溶液一定显碱性。考点31.定义:中和反应指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2.应用(1)农业上常用 改良酸性土壤;(2)工业上利用酸中和碱性污水,利用碱中和酸性污水;(3)医疗上可服用碱性药物来中和过多胃酸,如含Al(OH)3的药物,化学方程式为(4)松花蛋中因含碱性物质而发涩,食用时常加一些 。知识结构例题精析1.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 )A.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弱 B.橘子汁显碱性C.草木灰水的碱性最强 D.萝卜显中性2.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酚酞试液 B.镁条 C.氯化钾溶液 D.氯化铜溶液3.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当加入熟石灰ng时,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4.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① 证明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② 确定成分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加酚酞溶液③ 测定纯度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④ 除去杂质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5.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和OH-,要探究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请观察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的下列实验,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的现象 结论第1孔 孔中溶液仍为紫色 水分子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第2孔 孔中溶液仍为紫色 Cl-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第3孔、第4孔 孔中溶液变为红色 H+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6.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固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实验和推断】(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盐酸,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或稀H2SO4等酸及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现象b ,则猜想Ⅱ成立。【反思】 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课堂练习1.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 B C D体液 唾液 血液 胆汁 胃液pH范围 6.6~7.1 7.35~7.45 6.8~7.4 0.8~1.52.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生石灰 B.浓盐酸 C.浓硫酸 D.硝酸钾3.下列气体中,不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H2 (B)O2 (C) N2 (D) CO24.用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应把氢氧化钠直接放在( )(A)天平的托盘上 (B)滤纸上 (C)小烧杯内 (D)试管中5.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浓硫酸 (B)火碱 (C)水 (D)浓盐酸6.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氯化钠 D.浓盐酸7.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8.某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蜇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 )A.浓硫酸 B.食醋(pH=3) C.食盐水(pH=7) D.苏打或肥皂水(pH=9~10)9.盛有盐酸、水、氢氧化钠的三瓶无色液体,请选用一种试剂将它们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10.某市发生了一起盐酸泄漏事件。盐酸泄漏的瞬间,酸雾弥漫,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酸味,泄漏的酸液顺势流入低洼的村庄,酸雾导致十余人住院观察。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应邀参与这一事故的处理,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1)小明提出用可溶性碱来处理,例如 (填写一种具体物质)。(2)小丽提出不同意见,她认为在污染面积较大且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无法确定碱是否完全反应,因为 。(3)通过以上讨论,大家决定用盐类物质处理酸液,例如 (填写一种具体物质)。课后作业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右图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有发生化学反应,她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2: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2.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固体(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① ② ③(1)观察发现实验①、②的硅胶不变色,这两个实验的实验目的是。(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皮塞的原因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3.有两支试管里分别装了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如果不提供任何试剂(药品),你能把两种溶液区分开吗? 。如果提供试剂,可用 试剂鉴别。除去NaOH溶液里混有少量Ca(OH)2 ,可加入的试剂是 。4.某同学做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实验,为使反应完全,先往C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再滴入Na2CO3溶液,根据酚酞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完全。你认为这样做对不对? (填“对”与“不对”),理由是酸指示剂盐非金属氧化物碱1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