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临夏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10份)

资源简介

临夏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命题: 审题:
题号 1-25 26 27 28 29 30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面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出现的
B.环境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C.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D.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和再生能力太差
2、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灌溉可能会导致 ( )
A.土壤沙化 B.土壤盐碱化 C.土壤pH值减小 D.洪涝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酸雨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据此回答3~7题。
3、我国以下城市受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 ( )
A.沈阳 B.长沙 C.乌鲁木齐 D.合肥
4、我国酸雨为硫酸型酸雨,以下解释最合理的是 ( )
A.我国是世界上消耗石油最多的国家 B.我国是世界上SO2排放量大的国家
C.我国南方酸性土壤中多含硫酸 D.我国是森林破坏非常严重的国家
5、形成酸雨危害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 ( )
A.氧化碳 B.二氧化硅 C.氧化氮 D.氟氯烃
6、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酸雨主要是碳酸型酸雨 B.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
C.我国酸雨区面积正在缩小 D.酸雨不仅腐蚀建筑物,而且危害人体健康
7、下面各项措施中,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 ( )
A.禁止排放氟氯烃,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B.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C.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D.发展煤炭生产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8—9题:
8、形成“赤潮”的主要污染物为 ( )
A.重金属 B.甲基汞 C.氮、磷等营养元素 D.有机氯农药
9、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可能的是 ( )
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
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A~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
A.农牧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 D.第三产业
11.图中哪个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降至自然环境自净能力之内 ( )
A.A时间 B.B时间 C.C时间 D.都不是
12.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
①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
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 ④法律健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紧张问题,一要“开源”,二要“节流”。据此回答13-15题。
13.海水淡化可以扩大淡水来源,目前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是 ( )   A.中国   B.美国   C.埃及   D.沙特阿拉伯
14.下列做法属于“节流”的是 ( )  
A.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   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
C.矿产开采中采大弃小,采富弃贫  D.农业生产中应用滴灌,喷灌技术
15.对非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开源”的最好办法是 ( )
A.限制利用   B.寻找新资源   
C.禁止开采   D.综合利用
16.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有( )
A.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
B.受温室效应影响
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
D.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
17.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 ( ) A.控制人口,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
B.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
C.禁止使用私家车
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随着近代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围城已成为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据此回答18-20题:
18.城市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 )
A.水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大气污染 D.噪声污染
19.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新产品的推广,电脑等废旧产品也加入了城市垃圾的行列。这主要反映了城市垃圾的什么特点? ( )
A.数量不断增大 B.品种不断增多 C.变化大 D.治理越来越困难
20.下列关于城市垃圾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不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B.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使水体受到污染、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减,调蓄能力降低
C.垃圾若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后,将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D.医院废弃物若已经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如下表)。回答21-22题。
21.关于三种方案的选择,正确的是 ( ) A.选择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B.选择B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
C.选择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 D.选择C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2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 A.山西 B.江西 C.广西 D.广东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发现,1970—2000年,青藏高原13个面积较大的湖泊中,有8个面积持续缩小,其中青海湖萎缩最多;3个面积增加,以纳木错湖为甚;另外两个面积基本维持不变。然而,自2003年起,这一状况发生了转变。在人口相对稠密的藏南地区,首先观测到湖泊水面扩增,接着,在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面扩大现象。除范围越来越广之外,单个湖泊水面扩张速度也不断加快。
据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气温逐步升高。过去50年中,以每10年0.26℃的速度上升,远远高于全球变暖的平均速度,冬季升温尤为强烈。自1998年起,青藏高原的降水量就开始增多,同时,大气云层的覆盖度也不断增加,使得湖面的蒸发量降低。据此回答23—25题。
青藏高原的湖泊大多数属于 ( )
A.① B.② C.③ D.④
24.青藏高原往日“口渴”,今日却“过饱”,下列关于造成今日“过饱”的直接原因分析可信的是 ( )
①冰川融化 ②降水增加 ③蒸发减少 ④气温升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有关青藏高原湖面扩大,可能带来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解决了农业的用水问题,使干旱的气候得以缓解
B.不断上涨的湖面可能淹没部分肥沃的草场
C.冰川的消融最终将导致后期水量的减少
D.湖面扩大,对地下水的补给增多,对农业生产会更有利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50分)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本题共有5小题,共50分)
26.近30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成为继北美、欧洲之后世界第三大酸雨区,酸雨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读图和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降水pH空间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城市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空间分布图(单位:t/kin2·a)。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酸雨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2分 )
(2)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空间分布特点是(双选题) ( ) ( 2分 )
A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
B.重工业城市多,轻工业城市少
C.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D.东北地区多,西南地区少
(3)从能源消费结构分析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的成因。( 2分 )
(4)试分析我国酸雨与二氧化硫排放量空间分布错位即有些二氧化硫排放量大的北方地区没有成为重酸雨区的原因。(4分)
27. 读右图和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见右图。
材料二 地处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近50年间,人口由55万增至126万,耕地由10万公顷增加到26万公顷,中游沿岸建成的平原水库27座,截流了几乎全部的上游来水。
材料三 额济纳旗草原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草木枯萎,到处是戈壁沙漠,一片荒凉,已难见草原风光。
(1)额济纳旗草原的气候类型属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弱水水源的补给源于( )(2分)
A. 大西洋上带来的少量水汽形成的雨水 B. 祁连山北坡极地大陆气团带来的地形雨
C. 黑河地区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D. 祁连山的冰雪融水
(3)弱水为一条季节性河流,其流量最小时期在( )(2分)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4)分析额济纳旗草原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4分)
28.读印度洋洋流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洋流图是印度洋   月份洋流图,同纬度的A、B两海域,水温较高的是   ;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附近有   经过。(6分)
(2)此时,若一艘油轮经过印度半岛南端附近海域时,发生石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向偏 方向漂流。洋流对石油污染的影响是                
                                    。(2分)
(3)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
。(2分)
2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占1/3。
材料二 图26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材料三 塑料袋的制作过程一般为:从石油烯烃中制造塑料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变形应立刻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四 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这意味着我们每人每年使用 150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年6月1日开始,我国将禁止超市免费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1)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2分)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2)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原因是     。(2分)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⑧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3)国家禁止超市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原因是        、       。(2分)
(4)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1)从图中看,北方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____________(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明显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2分)
(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6分)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出卷人: 审核人: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
1.梭伦在当选执政官前,曾经赋诗说“……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他们自己的阿提卡言语,远方漂荡……”“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雅典),竟至陷入绝境”。透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到 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 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 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 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美】J.H.布雷斯特德《文明的启程》“希腊的殖民扩张和手工业发展引发了一场变革
美]J H 布雷斯特德《文明的征程》“希腊的殖民扩张和手工业发展引发了一场变革。……随着富裕资产阶级的崛起,……贵族阶级也有了新的敌人。首先,新兴的富裕阶级憎恨贵族;其次,雅典手工业的发展使金属制品变得非常便宜,普通人也买的起武器和铠甲了,……普通公民在军队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因而大大增强了下层阶级在城邦中的势力。” 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 主要来自于:
①平民 ②奴隶 ③工商业奴隶主 ④外部城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秦孝公曰“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秦国在诸侯国中相对落后 B.秦孝公求贤若渴
C.秦孝公希望改革 D.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秦国不强大
4.据《史记》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
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5.《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候。”可见,商鞅变法为秦国崛起并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秦国崛起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历史作用是
A. 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 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
C. 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D. 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6.据史书记载北魏改革前,鲜卑族拓跋部“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拓跋部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反映了当时北魏存在的问题是①部落制与宗主制并行 ②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并存 ③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 ④落后文化与先进文化同在,汉化程度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9.成书于6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B.隋朝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C.北魏迁都洛阳后,促进当地繁荣 D.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发展
10.北魏孝文帝确立先进生产关系的关键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B、迁都洛阳
C、采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制度 D、改革鲜卑旧俗
11.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得到最高統治者的支持 B.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C.符合广大人民的要求 D.促进了中国社会封建化
1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此文作者所进行的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缓和社会矛盾 B.整顿吏治 C.增加政府收入 D.提高军队战斗力
13.王安石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限制大地主的利益 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D.巩固加强中央集权
14.如果时光倒流让你生活在宋神宗年间,你最不太可能相信的事情是
A严格“恩荫”做官 B读书人死背死记明经诸科为参加科举考试
C地主交赋税和服役 D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直接为官
15.加尔文说:“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的利益 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16.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是
①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 ②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③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 ④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7.关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革建立了新教,它们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
B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D这是一场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8.列宾是同果戈里一样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同他一样具有深刻的民族性。他以我们无可比拟的勇敢……一头扎进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利益。他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19.世纪80年代初最出色的一幅批判现实主义油画,该画不能说明
A.俄国的工业革命缺乏自由劳动力 B.俄国还未出现机器生产
C.农奴制和成为俄国发展的严重障碍 D.俄国的交通运输业落后
19.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丢丑”指的是“克里米亚战争”,有关这场战争的相关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 奥斯曼帝国未派兵出战 B 英法意欲彻底打垮沙俄帝国
C 战争时俄国工业革命还未开始 D 俄国要扩大其在地中海、西亚等地的势力
20.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下对他的观点说法不成立的表述是
A 1861年改革成功改造了沙皇专制统治 B 资本主义经济仍在发展
C 新的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力量在壮大  D 改革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21.从1853年被迫“开国”至1889年《明治宪法》的颁布就是所谓“明治维新”时期。以下关于明治维新的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①德川幕府的封建等级统治造成一系列社会矛盾 ②日本的诸侯多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 ③武士对封建等级制度依然忠诚 ④西方列强的工业文明要求开放海外市场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22.下列观点中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 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 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C 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3.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理解错误的是
A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 说明了维新变法有很强的欺骗性
C 体现了维新派托古改制 D《孔子改制考》可以论证这一观点
24.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①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没有提出政治上的改革  ④中国的维新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而进行的,未发生权力重心的转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5.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 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6.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27.“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梭伦改革措施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是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颁布“解负令” C建立“四百人会议” D设立陪审法庭
《北宋前期兵员增长示意图》,该示意图中反映的现象说明了 
A政府为抵御边患和稳定内政而扩充军队 B宋初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的国策发生了变化
C地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拥兵自重以抗中央 D宋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
29.加尔文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观点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世袭思 B封建社会等级思想
C封建制度解体 D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思想
30.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A十二月党人起义 B 农奴起义不断
C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二、材料题(3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二 明治天皇于1868年4月率公卿诸侯祭祀天地神衹,宣读了五条誓约:一.广兴会议,万机取于公议;二……三……;四.破旧来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材料三 一位沙皇曾在1861年对地主代表们说明改革方案时,曾说:“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一切能做的都做到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改革的主要内容(5分)
(2)与材料二《五条誓约》中的一、四、五条相对应的日本明治改革的内容分别是什么?(5分)
(3)结合材料及课本所学知识,从结果上分析近代日本与俄国改革的异同。(8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三 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 大借洋款,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2)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3分)
(3) 根据材料二、三、四指出维新变法的根本缺陷?(6分)
33.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 魏源在《海国图志》
材料二 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结构的变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国家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材料三 埃及人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他(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对阿里“聪明”的理由的是什么?(3分)
(2)材料二认为阿里的改革没有使埃及国家的现代化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原因是什么?(2分)
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三谈谈你对阿里的看法?(5分)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出卷人: 审核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个小题4分,共4×12=48分)
1、下列能提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
A.光电效应实验 B. 伦琴射线的发现
C. α粒子散射实验 D.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2、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λb>λc.用b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用a光束和c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   )
A.用a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用c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用a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最多
D.用c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
3、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
B.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
C. 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
D.γ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
4、核电站核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碘131和铯137.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会释放β射线;铯137是铯133的同位素,半衰期约为30年,发生衰变时会辐射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31释放的β射线由氦核组成
B.铯137衰变时辐射出的γ光子能量小于可见光光子能量
C.与铯137相比,碘131衰变更慢
D.铯133和铯137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5、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
eV~3.11eV.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
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著的热
效应
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
频率的光
D.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6、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匀速下滑,滑到底端历时为t,则下滑过程中,斜面对物体的冲量大小和方向为( )
A.大小为mgcosθ·t B.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C.大小为mgsinθ·t D.方向竖直向上
7、在以下几种运动中,相等时间内物体的动量变化不相同的是( )
A.匀速圆周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平抛运动 D.匀减速直线运动
8、岸边水面上停着一条小船,小船上站着一个小孩,已知船的质量大于小孩的质量,那么小孩沿水平方向跳上岸时( )
A.小孩的动能较大,船的动量较大
B.小孩的动量较大,船的动能较大
C.小孩和船的动量大小相等,但小孩的动能较大
D.小孩和船的动量大小相等,但船的动能较大
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把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则此系统在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10、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P和Q都可视作质点,质量相等。Q与轻质弹簧相连。设Q静止,P以某一初速度向Q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在整个碰撞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   )
A.P的初动能 B.P的初动能的1/2
C.P的初动能的1/3 D.P的初动能的1/4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波是概率波,物质波是机械波
B.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的不确定量同时变大,同时变小
C.普朗克的量子化假设是为了解释光电效应而提出的
D.光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12、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可能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可能轨道的过程中( )。
A.辐射光子,获得能量 B.辐射光子,放出能量
C.吸收光子,放出能量 D.吸收光子,获得能量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13、天然放射性元素Pu经过 次α衰变和 次β衰变,最后变成铅的同位素 .(填入铅的三种同位素Pb、Pb、Pb中的一种)
14、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当它们跃迁时,有可能放出_______种能量的光子;在能级 与能级 间跃迁时所发出的光子的波长最长。
15、如图所示,有一条光滑轨道,其中一部分是水平的,有质量为2m的滑块A以速率15m/s向右滑行,又有另一质量为m的滑块B从高为5m处由静止下滑,它们在水平面相碰后,B滑块刚好能回到原出发点,则碰撞后A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m/s,方向为______.
答案必须写在第二页的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三、实验题:(8分)
16、右图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点,O点下方桌子的边沿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将球1拉到A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点,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A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B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b,C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c.此外,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0分)
17、(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射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18、(10分)分别用λ1和λ2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
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是多大?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出卷人: 审核人: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u 64 Ag 108
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注:答案全部填在答题卡内,否则无效)
1.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释放出的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 )
A.CH4 B.NH3 C.HCHO D.SO2
2.某烯烃与H2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烯烃的名称是( )
A.2,2-二甲基-3-丁烯 B.2,2-二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
3.下列物质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 )
A.2-氯丙烯 B. 丙烯 C.2-丁烯 D.1-丁烯
4.某同学写出的下列烷烃的名称中,不符合系统命名法的是( )
A.2,3—二甲基己烷 B.2—甲基丙烷
C.3—甲基—2—乙基戊烷 D.2,2,3,3—四甲基丁烷
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11.2 L的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 NA
B.28 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 NA
C.0.1molCnH2n+2中含有的C-C键数为0.1n NA
D.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 NA
6.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福尔马林(甲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B.甘油(水):用分液漏斗分离
C.苯(苯酚):加NaOH溶液,充分振荡,分液
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
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⑦还原
A.①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⑦ C.①③⑤⑥⑦ D. ②③④⑤⑥
8.下列各项表达正确的是( )
A.丙醛的结构简式:CH3CH2COH B.丙烷的球棍模型:
C.聚丙烯的链节:CH3CH=CH2 D.羟基的电子式:
9.1 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右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 丁醇的转化率
10.下列物质:①蔗糖 ②麦芽糖 ③淀粉 ④纤维素 ⑤油脂 ⑥蛋白质,在酸存在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水解,其水解的最终产物一定只有一种的有(  )
A.①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
11.下列各组有机物,无论以何种物质的量的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为一恒定值的是( )
A.C3H6和C3H8 B.C2H6和C2H4O2   C.C5H10和C6H6  D.C2H6和C3H8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是纯净物,乙醇汽油是混合物
B.塑料、橡胶、纤维是三种重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C.淀粉和纤维素是非还原性多糖,蔗糖和麦芽糖都是还原性二糖
D.乙烯、植物油和苯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其结构中都含有碳碳双键
13.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11H16 ,它不能因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经测定数据表明,分子中除含苯环外不再含有其他环状结构,且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符合此条件的烃的结构有(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14. “喷水溶液法”是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30~50cm处形成一个厚0.5cm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关于聚丙烯酸酯的说法错误是( )
A.单体的结构式为CH2=CH—COOR B.由单体合成聚丙烯酸酯属加聚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有固定的熔沸点
15.下列有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D.乙醛的银镜反应:
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3NH3+H2O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每空2分,共55分)
16.(1)键线式 表示的分子式 ;名称是 。
(2)请填写下列有机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
①由溴乙烷制乙烯____________;②乙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
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_______________;
④由苯酚和甲醛制酚醛树脂_______________;
⑤由丙烯制聚丙烯____________。
17.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促使各国政府加大生物能源生产,其中酒精汽油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1)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X,X可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X被银氨溶液氧化的反应方程式 (标出具体反应条件):
__________;
(2)乙醇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Y,Y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乙醇与Y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盛有Y、W,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该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乙烯能被氧气氧化生成环氧乙烷( ),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18.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1)制备粗品将12.5 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l 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___ (填入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下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___口进入,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 )
a.蒸馏时从70 ℃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19.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俗称尼泊金丁酯)可用作防腐剂,对酵母和霉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工业上常用对羟基苯甲酸与丁醇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以下是某课题组开发的从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出发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①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②D可与银氪溶液反应生成银镜;
③F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1:1。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 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4)F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5)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A.氯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的反应:CH3CH2Cl+NaOH CH3CH2OH+NaCl
乙醇

+3H2O
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
+3HNO3
CH3
NO2
O2N-
-NO2
CH3
浓硫酸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出卷人: 审核人: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则 ( )
(A){5,8} (B){7,9} (C){0,1,3} (D){2,4,6}
(2)复数
(A) (B) (C) (D)
(3)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4+a8=16,则a2+a10=( )
(A) 12 (B) 16 (C) 20 (D)24
(4)在某次测量中得到的A样本数据如下:82,84,84,86,86,86,88,88,88,88.若B样本数据恰好是A样本数据都加2后所得数据,则A,B两样本的下列数字特征对应相同的是( )
(A)众数   (B)平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5)已知命题p:x1,x2R,(f(x2)f(x1))(x2x1)≥0,则p是( )
(A) x1,x2R,(f(x2)f(x1))(x2x1)≤0
(B) x1,x2R,(f(x2)f(x1))(x2x1)≤0
(C) x1,x2R,(f(x2)f(x1))(x2x1)<0
(D) x1,x2R,(f(x2)f(x1))(x2x1)<0
(6)已知,(0,π),则=( )
(A) 1 (B) (C) (D) 1
(7)将圆x2+y2 -2x-4y+1=0平分的直线是( )
(A)x+y-1=0 (B) x+y+3=0 (C)x-y+1=0 (D)x-y+3=0
(8)函数y=x2㏑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A)(1,1] (B)(0,1] (C.)[1,+∞) (D)(0,+∞)
(9)设变量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是 ( )
(A) 1
(B) 0
(C) 1
(D) 2
(11)在长为12cm的线段AB上任取一点C. 现作一矩形,邻边长分别等于线段AC,CB的长,则该矩形面积大于20cm2的概率为:
(A) (B) (C) (D)
(12)已知P,Q为抛物线x2=2y上两点,点P,Q的横坐标分别为4,2,过P,Q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两切线交于点A,则点A的纵坐标为
(A) 1 (B) 3 (C) 4 (D) 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E为线段上的一点,则三棱锥的体积为_____.
(14)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5)30°角的终边按顺时针方向转得到的角正切值为___________.
(16)已知双曲线x2 y2 =1,点F1,F2为其两个焦点,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若P F1⊥P F2,
则∣P F1∣+∣P F2∣的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角A,B,C成等差数列。
(Ⅰ)求的值;
(Ⅱ)边a,b,c成等比数列,求的值。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直三棱柱,,
AA′=1,点M,N分别为和的中点。
(Ⅰ)证明:∥平面;
(Ⅱ)求三棱锥的体积。
(椎体体积公式V=Sh,其中S为地面面积,h为高)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袋中有五张卡片,其中红色卡片三张,标号分别为1,2,3;蓝色卡片两张,标号分别为1,2.
(Ⅰ)从以上五张卡片中任取两张,求这两张卡片颜色不同且标号之和小于4的概率;
(Ⅱ)现袋中再放入一张标号为0的绿色卡片,从这六张卡片中任取两张,求这两张卡片颜色不同且标号之和小于4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的前项和为
(Ⅰ)求及; (Ⅱ)令,求数列的前项和.
.
(21) (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椭圆的离心率为,直线和所围成的矩形ABCD的面积为8.
(Ⅰ)求椭圆M的标准方程;
(Ⅱ) 设直线与椭圆M有两个不同的交点与矩形ABCD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m的值.
(22) (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
(Ⅰ)求a的值;
(Ⅱ)若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出卷人: 审核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I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风俗通》中记载了:“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在里面。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另外,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所谓“焚香操琴”,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古琴音乐之所以能够给予人们一种曲调高古的意境,这是因为古人对于弹琴的时机、心情、仪容以及气氛,甚至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讲究的。有所谓“六忌、七不弹”之说。“六忌”是指大寒、大暑、大风、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种天气气候,“七不弹”则是指:闻丧者、奏乐时、事冗时、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遇知音等七种情况,都不是弹琴的好时机。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班固在《白虎通》中记载:“琴者,禁也。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可见古琴又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因此,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君子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
(选自2011年7月15日中国国学网,有删改)
1.下列有关 “古琴”的描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先秦时期,古琴除了作为雅乐出现在许多重大神圣的场合外,还被人们用来抒情咏怀,在民间流行,深受人们欢迎。
B.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古琴早在孔子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
C.古琴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谁最早制造了古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许多说法也仅是传说而已。
D.作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工具,古琴又被人们赋予许多特殊的含义,如其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中国,古琴是遗存最为丰富的一种乐器。不仅有许多古琴精品传世,还有大量的琴谱、琴曲被保留了下来。
B.古人对弹琴的各种条件及弹琴对象的选择十分讲究,这也是古琴音乐能让人感受到曲调高古的意境的原因。
C.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因此,比其他中国器物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D.古琴被认为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是圣人治理国事的准则,它的地位是棋术、书法、绘画所不能比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中有许多诗歌内容涉及古琴,可见,在春秋时期或者更早,古琴就已经是一件受到人们欢迎的乐器。
B.古琴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如“文王、武王加二弦”之举赋予了古琴君臣之恩的含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等,这些在《风俗通》中都有记载。
C.关于古琴演奏,古人有“六忌、七不弹”的说法,古人认为如果遇上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或者哪怕只是事务繁杂、衣冠不整都不是弹奏古琴的好时机。
D.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它与棋术、书法、绘画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②得与 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 ”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 ”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辟雍:太学名。 ②宦寺:宦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虞:预料
B.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 曹:一类人
C.安得此不详语 详:详细
D.黼闻而衔之 衔:怀恨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3分) ( )
①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②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③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④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⑤辞益坚,曰:“宁饿死。” ⑥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
B.其他官员对童贯等人的行为不敢指责,陈禾却大胆弹劾。他认为自己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自己的本职了。
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
D.陈禾遇赦,被起用掌管广德军,调任和州知州。不久遇上母亲去世,服丧结束,担任秀州知州。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5分)
(2)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①谩:徒然、空自。
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5分)
9.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韩愈《师说》)
(2)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使负栋之柱, ;架梁之椽, ;(杜牧《阿房宫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题(25分)
想起陶  宋长征
①想起陶,就想起了乡村,想起那些朴拙的面孔,温厚、柔软、粗糙,却有着细密的纹理,在心间轻轻流淌。
  ②陶是怎样走来的,或者,哪一个祖先为了给易逝的光阴,找到一个盛放的器皿;或者,为了把食物的温暖,及时送给在田埂上劳作的亲人。在远古的暮色下,苦思冥想,把脚边的泥土抟了又抟,然后狠狠地摔在地上——架炉,生火,祈祷火神,终于在一个烟青色的黄昏,含泪将陶捧出。
④我是从陶里走来的。那陶片上简单的图案,一尾三文鱼或一株三叶草,曾经是我鲜活生动的祖先。陶从漫长的时光星河走来,温暖着简单的乡村,战火与硝烟,困苦与劫难。易碎,却依旧从容。少年时,常听得一声声锔锅补碗的吆喝声,踏着乡村的暮色而来,肯定是老锔匠背着一张弓弦走进村里。锔,补,分崩离析的岁月也一样可以缝补。你看他小心翼翼地带上花镜,把脚放平,把腿放稳,把破碎的陶的器皿夹在腿间,哧啦,哧啦,拉着古朴的琴声。以至于到了后来,当我一不小心打碎了家什,就会自告奋勇地站在母亲面前:拿来,我去补。在乡下,母亲是宽容的,就像对待她的庄稼,就像对待她亲手侍弄的那些活物。陶,你发现没有——圆圆的口儿,厚厚的底儿,中间一直圆圆鼓鼓。我想那是母亲才有的胸怀吧,把苦难和风雨咽在肚子里,把亲切与宽容慈祥地呈现,让每一个乡村的儿女都在土陶一样质朴的温暖里成长。
  ⑤金木水火土,陶是乡间的土著。
  ⑥在辉煌的宫殿里你看不见陶的影子,青铜的,镏金的,千年温玉的高贵与典雅在宫闱里穿梭。陶只属于民间,属于乡村,属于一个手捧陶罐匆匆赶往河边的女子,她脚步匆匆,是去浣洗衣衫,还是去盛一罐清粼粼的河水,然后洗涤那如黛的青丝。或者只是为了在河边看一看自己俏丽的容颜吧,怕明月送归的人发现些许的憔悴。女人的村庄,母亲的村庄,一生的辛劳怎么可以离开与陶相伴的光阴
  ⑦陶的来路本就在乡间。河滩、沟渠,一抔远古的泥土,还残留着祖先的味道。手是生在乡间的手,也只有土生土长的手掌,才能把陶的岁月抟转得那样流畅。孤单、贫穷,或者太过简朴,都不说,把易散的光阴凝聚在一起,放进一座时间的熔炉,土就坚硬了,釉就润滑了,即使通体透着原始与单纯,也预示着将要包容下乡村的冷暖。我相信,每一个烧陶人都是虔诚的,只有把血液与灵魂在烈焰中烧灼,才能修得完整的身心,不贪图什么,只求平安、团圆和一些小小的幸福之果。
 ⑨不是我又想起了陶,当陶突然于某夜走失,我看见眼中的落寞。陶走了,她的青春,被陶封存的青春会不会一样会消弭 或者,陶根本就不懂。从远古的岁月孤单上路,见惯了太多的风雨沧桑,世事轮转,等某天清晨被隆隆作响的机器从深埋着的地下挖掘出来,也可能只是些残片,然后在灼热的阳光下被人抚摸,审视——这时候,会不会有人想起陶
   (选自《散文》2010年第4期)
(1)下列对本篇散文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陶”在作者的眼中简单,质朴,有包容性;原始、易碎、历史久远。
B. 本文以“陶”为线索,串联起乡村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联想到与“陶”有关的人和事,表达含蓄蕴藉,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深长。
C. 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运用呼告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陶的肯定和赞美。
D.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呼唤的是一种简单而丰富的生活方式,提倡的是一种和谐、健康的生活态度。
E. 文章告诉我们生命像“陶”一样脆弱而易碎,我们应该珍爱生命。无论面对多么困苦艰难的生活,都应该有一份从容和宽容。对生活不要过多的贪求,只求平安、团圆。
(2)这篇散文的题目叫“想起陶”,实际上“陶”是作者联想的生发点。作者由“陶”联想到哪些人 他们各有什么样的主要特点 (6分)
_
作者称“陶是乡间的土著”,阅读5至7段,指出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
(4)第一段作者说,想起陶,就有温厚细密的情感在“心间轻轻流淌”。通读全文,请从以下三个方面归纳陶带给作者的感悟。 (8分)
生活层面:
生命层面:
价值层面: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乔布斯:用“禅”改变世界
①没有人可以选择命运,乔布斯同样如此。他在生下不久就被父母送给别人收养,尽管养父母非常爱这个孩子,但是家境的困窘还是让乔布斯感到生存的压力。由于他爱捣乱、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外作业,学校几次勒令他退学。所幸的是,乔布斯对电子产品有着非凡的兴趣,而且他会非常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以至于母亲要叫醒他,必须要用铅笔戳他的脑袋。
②乔布斯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一家自己喜欢的大学——俄勒冈的里德学院,为此父母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凑齐了学费。但是乔布斯不到一年就离开了学校。因为“已经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他喜欢嬉皮士,喜欢听鲍勃·迪伦的民谣和披头士的摇滚,和狐朋狗友一起酗酒、吸大麻……乔布斯恣意放纵自己,以为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然而这些没能让他真正“解脱”。最终乔布斯发现,有些东西永远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自己的出身,兴趣,生存的社会以及必然走向的死亡。世界并不属于他,他需要学着去适应世界。
③在里德大学,乔布斯接触到了佛教里的禅宗,为之深深着迷。禅宗是汉传佛教宗派之一,禅宗认为“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禅宗“明心见性”的哲学帮助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并从中汲取力量。2003年,乔布斯的事业正处于巅峰状态,却被检查出患有胰腺癌,其后虽然治愈,但是屡次休假,经常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但是面对死亡,乔布斯却从禅宗中得到顿悟:“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并因此告诫年轻人:“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⑤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点评乔布斯“做了经典的减法”,也证明了乔布斯从禅宗中得到的简约理念。 “我相信乔布斯花了很多时间在内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只不过他可能不愿意讲出来。”“我想乔布斯在做产品上有一种哲学的高度,他真的能够做取舍。”
⑥在内心里,乔布斯却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乔布斯每天清晨醒来时,总是会问自己:“假如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应该做什么?”是的,乔布斯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对他自己而言最有意义的事情,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他的态度简单而坚定“No”。乔布斯在经历过死亡威胁之后,悟道:“如果佛祖保佑我重获健康,我将用余生去从事造福世人的伟大工作。”
⑦正是抱有如此热烈的理想,乔布斯才没有在禅中沉醉,他将参禅视为一种途径,通过禅找到造福世人的方法。这又和佛教“慈悲”的说法不谋而合。所以乔布斯的佛教信仰不是“小乘”,而是“大乘”,他能由己及人,他比消费者更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⑧在事业上,乔布斯制造了无数的敌人。在苹果公司,除现任CEO蒂姆·库克之外,历任CEO都是他的敌人。他将自己视为苹果的拥有者,不允许其他人对他的决策提出异议。乔布斯之前,苹果历史上有五位CEO,没有一位在苹果善终。
⑨早年的乔布斯就是这样,他从来不是一个维持平衡的人,而从来都是打破平衡的人。跟他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人都难免会受到伤害,而这样的做法显然与“禅”背道而驰。
⑩正如美国作家杰弗里·扬和威廉·西蒙在其著作《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所言,乔布斯“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去之后,在‘荒野’之中整整待了15年,在他重新回来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转变。”
⑾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赠给毕业生这样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显然,一向自命不凡的乔布斯也意识到“foolish”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力量的局限性,而更愿意与其他人合作。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如果不是因为乔布斯能够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不服从管理、总是惹是生非的学生就被学校勒令退学了。
B. 乔布斯在里德大学接触到了禅宗,他从中明白必须依靠自己的本心去探寻生命的意义,不能盲目附和跟从别人的意见。
C. iMac、iPod、iPhone、iPad等产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并不是详尽的市场调查,而是乔布斯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简约”。
D.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后,乔布斯用了15年时间深入感悟"禅",顺应了"禅"的精神,内心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转变。
E.本文通过记叙乔布斯对禅宗理论逐步深入的研究,展现了他人生中的多次重要转变,揭示了乔布斯获取重大成功的原因。
文章要揭示的是乔布斯如何用“禅”改变世界,为什么还要花费不少笔墨叙述他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生涯?(6分)
联系全文,分析乔布斯从“禅”中获取了哪些启示?(6分)
乔布斯赠给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的一句话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可谓语重心长,意蕴深刻。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
A.抱负 瑕不掩瑜 苍茫 残羹冷炙
B.告罄 记忆尤新 寥落 既往不咎
C.自诩 真知卓见 亵渎 闪烁其辞
D.荟萃 迥乎不同 信扎 世外桃源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高中毕业后,李小海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便整天不学 无术,在社会上瞎混。
B.小赵在这次技能大比武中荣获特等奖确实值得表扬,但他旷工迟到、殴打同事等错误,绝不可一笔抹杀。
C.12月15日正式动工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长约50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其施工技术难度目前在世界上屈指可数。
D. 经过几个月的集训,国家足球队的战术水平是否能有较大提高,精神面貌是否能有明显改善,广大球迷正拭目以待。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 有关专家认为,过度劳累会引起健康透支,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工作压力巨大导 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B.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 以娱乐性阅读为主要目的的穿越小说往往并不叙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借用历史人物 的名字,讲述历史版本的现代爱情故事。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是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与示范”的支持下,由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承担,借鉴国际上目前最先进的灾害风险科研成果完成的我国第一代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分布地图集。
17.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6分)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 ,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 ,

写作(60分)
18.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⑴立意自定;⑵角度自选;⑶不必面面俱到;⑷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3.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题至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9题至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从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一)必考题(4题,共39分)
29.(11分)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________,通过_________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_________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_________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________mg·粒-1·d-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0.(10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 ,b是 ,c是 ,d是 。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 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中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31.(10分)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的基因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为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 性基因突变为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是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 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32.(8分)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 。
(二)选考题(15分)
39.【生物——选修Ⅰ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    和    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      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   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   (填“6-BA”或“IAA”)。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    和    。
(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     DNA连接酶和       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    ,产物是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    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      和       也可作为运载体。
(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出卷人: 审核人: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5位同学报名参加两个课外活动小组,每位同学限报其中的一个小组,则不同的报名方法共有( )
A.10种 B.20种 C.25种 D.32种
2.某城市的汽车牌照号码由2个英文字母后接4个数字组成,其中4个数字互不相同的牌照号码共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3.从0,2,4中取一个数字,从1,3,5中取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则所有不同的三位数的个数是( )
A.36 B.48 C.52 D.54
4. 2位男生和3位女生共5位同学站成一排.若男生甲不站两端,3位女生中有且只有两位女生相邻,则不同排法的种数为
A.36 B.42 C. 48 D. 60
5. 某会议室第一排共有8个座位,现有3人就座,若要求每人左右均有空位,那么不同的坐法种数为( )
A.12 B. 16 C.24 D.32
6. 从如图所示的12个顶点中任取3个顶点作为一组,其中可以构成三角形的组数为 ( )
A.208 B.204 C.200 D.196
7. 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是( )
A. B. C. D.
8.同时抛掷三枚硬币,恰有2枚正面朝上的概率为 (  )
A. B. C. D.
9.下列叙述中,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为( )
A.某人早晨在车站等出租车的时间
B.电灯泡的寿命
C.连续不断的射击,首次命中目标所需要的次数
D.袋中有2个黑球6个红球,任取2个,取得一个红球的可能性 3.C.解析:由条件f(a)>0,f(b)>0仅知道二次函数图象过x轴上方两点,据此画图会出现多种情况与x轴交点横坐标在(a,b)上可能有0个、1个或2个,因此选C
10.从标有1~10的10支竹签中任取2支,设所得2支竹签上的数字之和为X,那么随机变量X可能的取值有( )
A.17个 B.18个 C.19个 D.20个
11.正态曲线关于y轴对称,则它所对应的正态总体均值为( )
A.1 B.-1 C.0 D.不确定
12.已知,且,则( )
A.0.1 B.0.2 C.0.3 D.0.4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有5幅画将要被展出,其中有3幅水彩画,2幅油画,现将他们排成一排,要求同一品种的画必须连在一起,则不同的排列方式有 种。
14.若二项式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则实数________。
15.在二项展开式中的常数项式是第 项。
16.某射手射击所得环数的分布列如下:
7 8 9 10
P x 0.1 0.3 y
已知的期望=8.9,则y的值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
17..用二项式定理展开:
(1) (2)
18.用0,1,2,3,4,5这六个数字
(1)可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
(2)可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五位奇数?
(3)可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能被5整除的五位数?
20.已知展开式的第二项与第三项的系数比是1:2 ,求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
22.根据天气预报,某地区近期有小洪水的概率为0.25,有大洪水的概率为0.01.该地区某工地上有一台大型设备,遇到大洪水要损失60000元,遇到小洪水要损失10000元,为保护设备,有以下3种方案:
方案一:运走设备,搬运费为3800元;
方案二:建保护围墙,建设费为2000元,但围墙只能防小洪水;
方案三:不采取措施。
试比较 哪种方案好。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出卷人: 审核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到答题卡上否则以零分记)
第Ⅰ卷
一、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从A. B. C. 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
1.stomach A . Christmas B. speech C. charge D. Church
2.breathe A. south B. tooth C. health D. mother
3.doubt A. climb B. book C. club D. trouble
4. suggestion A. education B. information C. invitation D. question
5. news A. support B. desert C. sugar D. research
二、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6.As he reached _____ front door, Jack saw ______ strange thing.
A. the; 不填 B. a; the C不填. ; a D. the; a
7.The village is far away from here. It’s ______ walk.
A. a four hours’ B. a four hour C. a four hour’s D. a four-hours
8.______ student can have two days off at weekend.
A. some B. any C. every D. all
9. The new stadium being built for the next Asian Games will be ______ the present.
A. as three times big as B. three times as big as
C. as big as three times D. as big three times as
10. I haven’t seen ______ Linda since I came here.
A. as lovely a girl as B. so a lovely girl as
B. girl as lovely as D. as a lovely girl as
11. We will meet again ______ four years.
A. after B. since C. in D. when
12. ______ his carelessness, he lost his job.
A. Since B. As a result C. Because of D. Because
13. The room needs ______ .
A. to clean B. cleaning C. cleaned D. to cleaning
14. I ______ have come but for an unexpected visitor.
A. must B. might C. could D. would
15. _____ I you, I ______ the challenge.
A. Were; would accept B. Were; would receive
C. Had; would accept D. should; would receive
16. -----Wow! What a beautiful place!
-----Exactly! It’s ______ description.
A. beyond B. over C. without D. in
17. By this time of next year, all of you ______ college students.
A. will become B. will have become C. have become D. had become
18. All the teachers live on ______ floor.
A. the second B. two C. second D. the two
19. Let’s do it together, ______
A. shall we B. will we C. need we D. will we
120. It was on October 1st ______ new China was founded.
A. which B. when C. as D. that
三、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 . B. C. 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Do you know how many languages there are in the world There are about 1, 500, but many of them are not considered very 21 .English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anguages because many people 22 it, not only in England and America, 23 in other countries of the world. About 200, 000, 000 speak it 24 their own language, and another 230, 000, 000 use it as 25 language. It is 26 to say how many people are learning it. 27 boys and girls in schools are trying to do so.
Many 28 children study French. French is also a very important language. 29 children study German, Russian, Japanese and Chinese.
Which is the best 30 to learn a language We know that we all learnt 31 language well when we were 32 . If we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in the 33 way, it may not seem so difficult. What does a small child do It 34 what people say, and it tries to guess what it hears. When it wants something, it has to 35 it. It is using the language, 36 and talking in it all of the time. If people use a second language 37 , they will learn it 38 .
In school, you learn to read, to write, to hear and to 39 . It is best to learn all new words through the 40 . You can read them, spell them and speak them later.
21. A. spoken B. happy C. important D. ideal(理想的)
22. A. like B. use C. operate D. play
23. A. but B. and C. too D. so
24. A. like B. with C. for D. as
25. A. distant B. a second C. the second D. a special
26. A. easy B. again C. difficult D. best
27. A. Millions of B. Hundreds of C. Tens of D. Thousands of
28. A. Chinese B. Japanese C. English D. Asian
29. A. Some B. Thousands C. All D. Much
30. A. time B. way C. thing D. place
31. A. a foreign B. our mothers' C. other's D. our own
32. A. born B. children C. grown D. boys
33. A. same B. different C. useful D. good
34. A. talks B. wants C. cries D. follows
35. A. ask B. want C. get D. ask for
36. A. speaking B. writing C. thinking D. doing
37. A. some time B. sometimes C. all the time D. for the time
38. A. fluent B. confident C. freely D. easily
39. A. fight B. sing C. speak D. play
40. A. mouth B. hands C. ears D. eyes
四、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 . B. C. 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Put sunscreen on before going out in the sun .
●Take it with you.
●Use it
—after a swim
—every hour or so while playing outdoors
—if you get sweaty.
●Cover up when the sun is overhead
—10 a.m.- 2 p.m.
—especially at lunch time.
P.O.Box
Spring Hill,QLD.4000
Phone (07) 839 7077
Provided for community awareness by the Queensland Cancer
41. This passage is most likely to be
A. an article from a student text book
B. a direction from a bottle of medicine
C. an advertisement from a newspaper
D. a suggestion from a chemist
42. Which statement is true
A. The more you get sunshine, the better your health will be.
B. You'll never have skin cancer with controlled exposure.
C. You mustn't stay outside from 10 a.m. to 2 p.m.
D. You should frequently put on sunscreen while playing outdoors.
4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see that Queensland Cancer Fund wants to .
A. sell sunscreen, shirt and hat
B. encourage people to play in the sun
C. help people guard against skin cancer
D. make money out of sunscreen
44. If you want a sunscreen , you should ask ________ for advice.
A.?the seller B.?the advertiser
C.?your parents D.?your doctor

A Father’s day is a day set aside for honouring fathers in church services and in the home. It’s celebrated in the U.S. in the third Sunday of June. This idea was begun by Mrs John Bruces Dodd, who in 1909 persuaded an organization in Washington to salute fathers with special church services. The idea was officially agreed to by President Woodrow Wilson in 1916. In 1924, President Calvin Coolidge suggested national celebration of the day to form closer relations between fathers and their children, and to impress upon fathers the full measure of their duties. The red or white rose is recognized as the official Father’s Day flower.
45. Father’s Day, at first, meant ______.
A. to respect all the fathers
B. to win honour for fathers in church services
C. to do honour to fathers at home
D. to warn the fathers of their duties
46. Father’s Day was first celebrated by _____.
A. the French B. the British
C. the German D. the American
47. The first president who agreed to Father’s Day was _____.
A. Woodrow Wilson B. Calvin Coolidge
C. George Washington D. Abraham Lincoln
48. The president wanted Father’s Day to be a day on which _____.
A. people remembered their fathers
B. the relations between fathers and their children became closer
C. fathers must remember that they should be good fathers
D. both B and C

If you wish to become a better reader, here are four important points to remember about rate, or speed, of reading:
1. Knowing why you are reading—what you are reading to find out—will often help you to know whether to read rapidly or slowly.
3. Some things should be read rapidly throughout. Examples are simple stories meant for enjoyment, news, letters from friends, items, or bits of news from local, or hometown, paper, telling what is happening to friends and neighbours.
4. In some of your readings, you must change your speed from fast to slow to fast, as you go along. You need to read certain pages rapidly and then slow down and do more careful readings when you come to important ideas which must be remembered.
4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your reading speed depends on ________.
A. whether the reading material is easy or difficult
B. what you are reading
C. what your purpose in reading something is
D. both B and C 
50. If one wants to be relaxed by reading, one should take up ________.
A. a story book
B. a book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 news, letters from friends
D. some material full of information 
5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readings should you read slowly and carefully
A. Fairy tales.
B. News.
C. Directions for use of a machine
D. An evening paper. 
5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expres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How to decide your reading speed.
B. How to raise your reading speed.
C. How to improve your reading skills.
D. How to choose your reading materials.

George Banks was a clever journalist. He worked for a good newspaper, and he liked arguing very much. He argued with anybody, and about anything. Sometimes the people whom he argued with were as clever as he was, but often they were not.
He did not mind arguing with stupid people at all: he knew that he could never persuade them to agree, because they could never really understand what he was saying, and the stupider they were, the surer they were that they were right; but he often found that stupid people said very amusing things.
53. It seemed to George as if ________.
A. it was more interesting to argue with as clever people as he was
B. it was more interesting to argue with clever people than with stupid ones
C. it was more interesting to argue with stupid people than with clever ones
D. it was no good arguing with stupid people 
54.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conclude that________.
A. George did nothing but argue with others
B. George was a man full of sense of humour
C. George always won the arguments
D. What George said wa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55. Why didn’t George mind arguing with stupid people Because ________
A. he wanted to win the arguments
B. he wanted to make the arguments more heated
C. stupid people could be easily fooled
D. what stupid people said could often give him greater pleasure 
五、补全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根据对话内容,从对话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与两项为多余选项。
W: Hi, Meimei. 56
M: I’ll stay at home and watch TV.
W: 57
M: Great. Here is the newspaper. 58 .
W: Ok. Look, there is a talk on science at 8:00 on CCTV-10.
M: Wonderful! I like science programs.
W: 59 .
M: There is still a little time left. Let’s watch other programs first.
W: 60 .
I prefer TV plays. Let’s find out what’s on.So do I. Why not watch TV together Neither do I. All righ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night
第Ⅱ卷
六、单词拼写(共15分)
A. 根据汉语释义完成下列句子(每小题1分,共5分)
61. Animals are our friends, so ________ (保护) them is our duty.
62. It’s a _______ (传统)to eat dumplings on New year’s Eve for people in China.
63. We must _______ (遵守)the rules of our school.
64. ________ (星期天)is the seventh day of a week.
65. After a long delay, the performance ________ (最后)started .
B. 英汉互译(每小题2分,共10分)
66.日复一日 _______________ 67.安顿下来 ______________
68. be occupied with _____________ 69.out of the question _______________
70. as far as one is concerned _________________
七.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作出判断;如无错误,在该行右边横线上画一个勾(√);如有错误(每行只有一个错误),则按下列情况改正:
此行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
此行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
此行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注意:原行没有错的不要改。
Dear Xiaohua,
It is four days since Mother accepted the operation. 71. ______
She is feeling much more better. The doctors told me 72. ______
the operation was successful, but because her old age 73. ______
she had to stay in hospital for other two weeks. The 74. ______
doctors also say it was quite necessary for her to 75. ______
do so. We expect to get a full report in two and three 76. ______
days. Please tell the good news to the rest of family 77. ______
as soon as possible. You needn't to come here. I'm 78. ______
able to look after Mother by myself. You'd better 79. ______
send flowers to Mother. She will feel happily. 80. ______
Yours, Xiaohui
八.书面表达(共30分)
以“How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为题写一篇约110字左右的文章。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出卷人: 审核人: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将千变万化的运动形式与我国汉字架构相联系,是一种创新。创新的哲学依据是( )
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C.辩证的否定观 D.事物是相对稳定的
2.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
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物质是否依赖于意识的问题 D.意识是否具有能动性的问题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
A.科学社会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荀子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一古语体现的思想是( )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承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5.“十一五规划”在原来提出的2010年 GDP 比2000年翻一番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即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 GDP 比2000年翻一番。这一更高目标的提出从认识论上表明( )
A.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B.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C.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和发展
6.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之所以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因为实践( )
A.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B.是主观见之于主观的过程
C.具有客观物质性 D.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7.在谈到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时,温家宝总理引用古语“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此古语蕴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
③不失时机促进飞跃 ④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下列说法中,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体现的哲理一样的是( )
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B.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9.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要高度重视事物( )
A.内部各要素的功能 B.结构的优化
C.整体的统帅作用 D.要素的更新
10.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时赋诗一首,其中一句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话强调( )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C.要积极促成质变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1.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同一性的是( )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③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④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 ⑤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⑥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③
13.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安全等社会各方面的全面进步。这表明( )
A.坚持重点论不能不讲两点论 B.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C.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14.总的看,当前经济形势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生活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因而,我们的一切工作仍然应该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上述材料体现了(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B.抓主要矛盾的原理
C.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1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代辛弃疾的这句词体现的哲理是( )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6.哲学史上有一种怪现象,就是一个自然观上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关键是这些人不能把握( )
A.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B.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C.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D.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17.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哲学依据是(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19.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法、绘画、汉字、戏曲等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科技的演绎中散发出迷人的光彩。这表明( )
①要高度重视文化创新 ②旧事物尚未退出历史舞台
③事物应在发展中延续自身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下列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
D.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1.下列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是( )
A.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没有性质之分 B.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没有大小之分
C.“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和群众没有区别 D.人民群众的内涵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
22.在一次课堂上,同学们畅谈自己的理想。有的同学想成为科学家,有的同学想成为艺术家,有的同学想成为医生,但甲同学表示自己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售货员。下列对甲同学的人生理想评述正确的是( )
A.售货员只能创造微小的社会价值 B.成为售货员不是一种崇高的理想
C.默默无闻同样是成就人生价值的方式 D.举世瞩目的成就基于宏大的理想
23.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本身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人们在追求个性发展过程中,应该( )
①把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在二者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②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③以“新潮”和时髦作为标准
④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在一次主题为“理想”的班会上,很多同学的发言是以“我喜欢……”开始的,他们对自己的喜好和性格特点大加渲染,却一点也没有提到他对集体、社会、国家和时代的理解。下列各项评述正确的是( )
①离开时代和社会需要来“自我设计”必然行不通
②离开社会的帮助,个人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③他们都懂得集体是发展个人才能和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
④没有看到个人价值只有在个人同社会和他人发生关系时才是有意义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5.一位普通的进城打工人员,发现有人落水后奋不顾身地入水营救,结果由于体力不支,未能到达落水人身边就溺水身亡。下列对这名打工者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A.没有结果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
B.体力不支使他没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C.他的精神是不朽的,其精神贡献是永存的
D.社会价值否定了他的个人价值
二、非选择题(50分)
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
30.人类认识从古到今有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发展更加迅速,新理论层出不穷,新学科不断出现,新知识爆发式地增加,说明了人类认识在快速发展。那么,认识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求知欲”、“好奇心”、“科学兴趣”等,这些心理因素对认识的发展无疑有重要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并不是认识发展的推动力。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表明,认识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实践,是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才推动认识由浅入深、由片面向更多方面发展。
请结合材料回答,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5分)
请你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巧实力”的内涵。(15分)
32.同学们在一次以“合理消费”为主题的经验交流会上提出下列观点,填出这些观点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0分)
观点 哲学道理
合理消费的关键在于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只有树立正确、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才能做到合理消费。
细小、点滴的零钱积累起来也可以有很大的用途。
把我们积攒的零用钱捐献给灾区的同胞会感到很快乐。
消费要在个人承受力的范围内,不能攀比。
要正确看待金钱的作用,它既是人生幸福的手段,也有可能把人引向歧途。
33.运用选修2《经济学常识》的知识回答:
(1)凯恩斯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上提出了那些观点?(6分)
(2)二战结束后,凯恩斯主义对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